【全国百强校】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半期考试语文试题(pdf版)
- 格式:pdf
- 大小:697.39 KB
- 文档页数:10
2017-2018学年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高一下学期半期考试化学试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N-14 O-16 Mg-24 S-32 Fe-56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20分)1、化学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天然气是高效清洁燃料和重要的化工原料B.人造放射性同位素,在工农业、医疗等方面有重要用途C.氢键在生命现象中也起着重要作用D.芳香族化合物都有芳香性气味2、化学科学需要借助化学专用语言来描述,下列有关化学用语正确的是A.丙烷的比例模型为:B.铝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C.NH4Cl的电子式为:D.CO2的电子式为: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H2O和D2O互为同位素B.金刚石和石墨互为同分异构体C.所有烷烃互为同系物D.乙醇(CH3CH2OH)和二甲醚(CH3-O-CH3)互为同分异构体4、下列各组比较中,正确的是①酸性:HClO4>HBrO4>HIO4②碱性:NaOH>Mg(OH)2>Al(OH)3③微粒半径:Cl->Al3+> Mg2+>Na+④热稳定性:HF>HCl>H2S> PH3⑤沸点:新戊烷>异戊烷>正戊烷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②③④D. ③④⑤5、中学化学中很多“规律”都可以类推,下列根据有关“规律”推出的结论正确的是A.Na在空气中燃烧会生成Na2O2,故Li 在空气中燃烧也会生成Li2O2B.浓硫酸可以干燥HCl气体,故也可用浓硫酸干燥HI气体C.硅是半导体材料。
故同族的锗也是半导体材料D.卤素单质随核电荷数增加熔点升高。
故碱金属单质熔点也随核电荷数增加而升高6、短周期元素X、Y、Z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X、Y、Z三种元素中,X的非金属性最强B.Y的最高正化合价为+7C.标准状况下,22.4LX的单质含有的原子数为2N AD.Z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在同族元素中最强7、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若a X m+和b Y n-两种离子电子层结构相同,则a-b=n-mB.24Mg16O晶体中电子总数与中子总数之比为1∶1C.CS2和PCl3分子中各原子最外层都满足8电子结构D.第ⅥA族元素的氢化物中,稳定性最好的其沸点也最高8、若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标准状况下。
高一下期末考试答案1.B(“人们就一定会找到算法”太绝对。
原文是“只要是不可计算的问题,人们无论如何找不到算法”,“可计算的问题”未提及。
)2.D(文章论证人工智能的三个局限性,第一个关于机器对语言意义的理解,并没有紧扣A l p h a G o战胜李世石的事例进行论证。
)3.A(根据原文“工程师甚至做出了很不错的软件,能描述图像,……然而软件仍然不能真正理解我们的话语的含义或我们想与它们分享的想法。
”可知人工智能对意义理解的局限性并不一定会导致它在处理文本和语言方面无法向视障人士提供具体图像描述。
)4.C(“渴望雨水的禾苗”“恐惧着发芽的累累稻穗”“巨风狂吼”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万物人格化,赋予其生命,赐予其性格。
)5.(①在结构上,以沈括夜见流星的故事,以及《梦溪笔谈》中的描述引出“我”儿时第一次看见流星的经历,和下文“我小时候也有一段看流星陨落的相似经验”相照应。
②在内容上,沈括的记载为全文奠定了神秘而充满童趣的风格基调,丰富了文章的内容,从而引发了“我”对流星陨落的生命思考。
)6.(①“流星”蕴含着作者童年时期人与事的美好回忆,是时光永不褪色的印记。
②在世人的意念中,流星代表着愿望,也代表着一个人的陨落,由此作者生发了人生短暂、人世无常、聚散由命的感慨。
我们每个人都像流星一样是人世间的行者和过客,没有永恒的光明,但都曾散发过光明。
③“孩子们马上要失去的流星”象征在现代都市里即将消失的那些传统的美好事物,是都市生活中已经难以寻觅的与大地天空紧密相联朴素的生活方式,是都市孩子们心头正在消逝的对自然造化的敬畏之情以及对土地山河的依恋之情。
)(每点2分,表述清晰,意思相近即可。
)7.B(最主要方式应为“通过二手市场卖掉”。
)8.C(A项中“从而极大缓解我国资源缺乏的问题”文中无据。
B项据材料一,是未经分类的电子垃圾,进行统一填埋、焚烧处理,就会对周边环境造成严重破坏。
D 项根据材料三中“《2017 年全球电子垃圾监测报告》指出,2016 年全球产生的所有电子垃圾中只有 20%被回收”可知 D 项错误。
成都七中(成都中学) 2017-2018 学年度下期高2020 届期末考试英语试卷考试时间: 120 分钟满分:150分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20 分)第一节(共 5 小题;每题 1 分,共 5 分)听下边 5 段对话。
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 B、 C 三个选项中选出最正确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地点。
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 秒钟的时间往返答相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
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1. Where does the man want to go?A. To a railway station.B. To a post office.C. To the seaside.2. What happened to the woman?A. She woke up late.B. She got to work late.C. She went to sleep late.3. What is the woman doing now?A. Baking cookies.B. Making a list.C. Shopping for groceries.4. How does the woman feel about the zoo?A. Sad.B. Impressed.C. Disappointed.5.What are the speakers mainly talking about?A. Young people lose their jobseasily.B.Young people are too quick in making decisions.C.Young people seldom stay long in the same job.第二节(共15 小题,每题 1 分,共15 分)听下边 5 段对话或独白。
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 B、C 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4分,共 28分.)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哥白尼提出“地心说”,托勒密提出“日心说”B.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并且利用扭秤装置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数值C.开普勒潜心研究导师第谷观测的行星数据数年,终于得出了行星运动三定律D.卡文迪许坚信万有引力定律的正确性并预言天王星轨道之外还有其他行星2.如图所示,水速恒定的河流两岸笔直平行,甲、乙两只小船(可视为质点)同时从岸边A点出发,船头沿着与河岸夹角均为θ=30°角的两个不同方向渡河.已知两只小船在静水中航行的速度大小相等,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甲先到达对岸B.乙先到达对岸C.渡河过程中,甲的位移小于乙的位移D.渡河过程中,甲的位移大于乙的位移3.如图所示,A、B两小球从相同高度同时正对相向水平抛出,经过时间t在空中P点相遇,此时它们下落高度均为h,若只是将抛出速度均增大一倍,其余条件不变,则关于两球从抛出到相遇经过的时间t'、下落高度h'的描述正确的是()A.t ' =t,h' =hB.12t t'=,h h'= C.12t t'=,h h'= D.12t t'=,14h h'=4.由中山大学发起的空间引力波探测工程“天琴计划”已于 2015年启动,其最重要任务之一是:对一个周期仅有5.4 分钟的超紧凑双白矮星系统产生的引力波进行探测.如图所示,在距离地球10万公里高度处放置 3颗相同的卫星(SCl、SC2、SC3),它们相互之间用激光联系,三颗卫星立体看上去仿若一个竖琴,等待引力波来拨动卫星之间连接的琴弦,这项计划因此被命名为“天琴”.这3颗卫星构成一个等边三角形,地球处于三角形中心,卫星在以地球为中心的圆轨道上做匀速圆周运动,若只考虑卫星和地球之间的引力作用,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这3颗卫星绕地球运行的周期大于近地卫星的运行周期B .这3颗卫星绕地球运行的向心加速度大于近地卫星的向心加速度C .这3颗卫星绕地球运行的速度大于同步卫星的速度D .这3颗卫星的发射速度应大于第二宇宙速度5.汽车沿着水平地面以v 1向左匀速运动,利用绕过定滑轮的绳子吊着某物体竖直上升,某时刻该物体上升的速度为v 2,如图所示.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做匀速运动,且v 2=v 1B.物体做减速运动,且v 2=v 1C.物体做加速运动,且21v v >D.物体做加速运动,且21v v <6.倾角θ的光滑斜面上的O 点固定有一根长为L 的轻质细线,细线的另一端拴住质量为m 的小球(视为质点),P 点钉有一颗光滑钉子(OP OA ⊥),如图所示.现将小球拉至与O 点等高的A 点由静止释放,释放前细线刚好拉直,之后小球恰能绕钉子做半径为R 的完整圆周运动.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由题意判断可得12R L =B .小球刚被释放后的加速度大小为sin g θC .细线碰到钉子之前,小球在运动过程中合外力全部提供向心力D gR7.如图所示,两个质量相同的小球,用细线悬于同一点O 1做圆锥摆运动,两球做圆周运动的轨道在同一倒圆锥面上,悬点O 1、两圆轨道的圆心O 2、O 3及锥顶O 4在同一竖直线上,O 2、O 3将O 1 O 4三等分,则甲、乙两球运动的角速度之比为( )A.1B.22C.2D.2二.多项选择题(每题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共30分.)8.如图所示,放在水平转台上的小物体C、叠放在水平转台上的小物体A、B能始终随转台一起以角速度ω匀速转动.A、B、C的质量分别为3m、2m和m,A与B、B与转台、C与转台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B、C 离转台中心的距离分别为r和1.5r,已知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为g,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B对A的摩擦力一定为3μmgB.C与转台间的摩擦力等于A、B两物体间摩擦力的一半C.转台的角速度一定满足23grμω≤D.转台的角速度一定满足grμω≤9.质量为M的支架(包含底座)上有一水平细轴,轴上套有一长为L的轻质细线,绳的另一端拴一质量为m(可视为质点)的小球,如图.现使小球在竖直面内做圆周运动,已知小球在运动过程中底座恰好不离开地面、且始终保持静止.忽略一切阻力,重力加速度为g.则()A.小球运动到最高点时底座对地压力最大B.小球运动过程中地面对底座始终无摩擦力C.小球运动至右边与O点等高时,地面对底座的摩擦力向左D.小球运动到最高点时细线拉力大小为Mg10.a 、b 为环绕某红矮星c 运动的行星,a 行星的运行轨道为圆轨道,b 行星的运行轨道为椭圆轨道,两轨道近似相切于P 点,且和红矮星都在同一平面内,如图所示.已知a 行星的公转周期为28天,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 行星的公转周期可能为36天B.b 行星在轨道上运行的最小速度小于a 行星的速度C.若b 行星轨道半长轴已知,则可求得b 行星的质量D.若a 行星的轨道半径已知,则可求得红矮星c 的质量11.如图所示,半径为R 的薄圆筒绕竖直中心轴线匀速转动.一颗子弹沿直径方向从左侧射入,再从右侧射出,发现两弹孔在同一竖直线上,相距h .若子弹每次击穿薄圆 筒前后速度不变,重力加速度为g ,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子弹的速度大小为2g hB.子弹的速度大小为2g hC.223hgD.圆筒转动的周期可能为2h g12.如图,小球套在光滑的竖直杆上,轻弹簧一端固定于O 点,另一端与小球相连.现将小球从M 点由静止释放,它在下降的过程中经过了N 点.已知在M 、N 两点处,弹簧对小球的弹力大小相等,且2ONM OMN π∠<∠<,在小球从M 点运动到N 点的过程中说法正确的是( )A.弹力对小球先做正功后做负功B.有两个时刻小球的加速度等于重力加速度C.弹簧长度最短时,弹力对小球做功的功率为零D.弹簧恢复原长时,重力对小球做功的功率最大13.一辆测试性能的小轿车从静止开始沿平直公路行驶,其牵引力F与车速倒数1v的关系如图线所示.已知整车质量(包括司机)为1400kg,行驶过程中阻力大小恒定,则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汽车额定功率为80kWB.汽车匀加速阶段的加速度大小为3m/s2C.汽车匀加速阶段持续时间为5sD.汽车速度达到18m/s 只需用时6s三.非选择题(有4个大题,共52分.)14.(最后两空各 3 分,每空 2 分,共 12 分.)(1)探究向心力的大小 F 与质量 m、角速度ω 和半径 r 之间的关系的实验装置如图 1 所示.此实验中应用了(选填“理想实验法”、“控制变量法”、“等效替代法”),图2所示的步骤正在研究F与(选填“m”“ω”“r”)的关系.(2)在探究小球平抛运动的规律时,用频闪照相机对准方格背景照相,拍摄到了如图3所示的照片,已知小方格边长10cm,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g=10m/s2.计算得知小球平抛的初速度为v0=________m/s,小球经过b位置时小球的速度大小为____ ____m/s,通过相关数据判定得知位置a(选填“是”“不是”)平抛运动的起点.15.(10 分)已知地球的半径为R 、体积为343R ,其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 0,万有引力常量为G ,月球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为T ,忽略地球的自转,则: (1)求地球的平均密度ρ; (2)求月球距离地面的高度h ;(3)请你写出一种可以求得月球平均密度ρ的思路.(要求尽量简洁,已知量不足请自行设定、但个数越少越好).16.(12分)如图所示,光滑直杆AB 足够长,下端B 固定一根劲度系数为k 、原长为L 0的轻弹簧,质量为 m 的小球套在直杆上并与弹簧的上端连接.OO '为过B 点的竖直轴,直杆与水平面间的夹角始终为θ,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 ,则:(1)若直杆保持静止状态,将小球从弹簧的原长位置由静止释放后,一段时间小球速度第一次最大,求此过程中弹簧的弹力对小球所做的功W 以及弹性势能改变了多少 ?(2)若直杆绕OO '轴匀速转动时,小球稳定在某一水平上内做匀速圆周运动,此时弹簧恰好处于原长状态,求此状态下直杆的角速度ω1;(3)若直杆绕OO '轴匀速转动时,小球稳定在某一水平上内做匀速圆周运动,此时弹簧伸长量为x ,求此状态下直杆的角速度ω2.17.(18分)如图所示,从A 点以v 0=4m/s 的水平速度抛出一质量m =1kg 的小物块(可视为质点),当物块运动至B 点时,恰好沿切线方向进入固定在地面上的光滑圆弧轨道BC ,其中轨道C 端切线水平.小物块通过圆弧轨道后以6m/s 的速度滑上与C 点等高、静止在粗糙水平面的长木板M 上.已知长木板的质量M =2kg ,物块与长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1=0.5,长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2=0.1,OB 与竖直方向OC 间的夹角θ=37°,取g =10m/s 2,sin37°=0.6,cos37°=0.8,则:(1)求小物块运动至B 点时的速度;(2)若在AB 间搭一斜面(长虚线所示),求小物块平抛后多久离斜面最远?(3)若小物块恰好不滑出长木板,求此情景中自小物块滑上长木板起、到它们最终都停下来的全过程中,它们之间的摩擦力做功的代数和?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半期考试物理试题参考答案一.选择题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CDDADBCBCCDBDACBCAD14.(1)控制变量法 (2分) ω(2分) (2) 2(2分) 2.5(3分) 不是(3分)15.【答案】(1)34g GRρπ= (2)22324gR T h R π=(3) 203GT πρ=(T 0为近月环绕器的周期) 【解析】:(1)设地球质量M 、地面上小物块质量m ,则有:2MmG mg R = (2分) 故地球凭据密度34M gV GRρπ==(1分) (2)设月球质量为m 月,对月球有:222()()()Mm Gm R h R h Tπ=++月月(2分) 联立(1)问第一个方程得:22324gR T h R π=(1分) (3)发射近月环绕器m 0(如:探测器、卫星、宇宙飞船等),测其环绕周期T 0 (1分)则有:0222()m m G m r r Tπ=月0(1分)则月球平均密度232023043=43r m GT V GT r ππρπ==月月 (2分) 16.【答案】:(1)222sin 2m g k θ-, 弹性势能增加222sin 2m g kθ(2)1ω=(3)2ω=【解析】:当小球合力为零时速度最大,设此时弹簧压缩量为x ,则有:sin kx mg θ= (1分)此过程中弹簧的弹力对小球所做的功2220sin 22kx m g W Fx x k θ+=-=-⋅=- (2分) 故此过程中弹簧的弹性势能增加222sin 2m g kθ (1分) (2)对小球受力分析,正交分解支持力N ,得:cos N mg θ=(1分)水平方向有:20sin cos N m L θωθ= (2分)联立解得:1ω=1分)(3)对小球受力分析,正交分解支持力N 和弹簧拉力kx ,得: 竖直方向有:0cos sin N mg kx θθ=+⋅(1分)水平方向有:2020sin cos ()cos N kx m L x θθωθ+=+ (2分)联立解得:2ω=(1分) 17.【答案】(1)5m/s,与水平方向夹角37度 (2)0.15s (3)-15J 【解析】:(1)分解v B ,得:0cos x y yv v v v θ== (1分) 变形得:05m/s cos B v v θ== (1分) 过B 点时的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成37度 (1分)(2)设斜面倾角为α 、平抛飞行总时间为t 0,平抛后经过t 1时距斜面最远,则有:20000012tan 22By gt v gt y x v t v v α==== (2分)综合(1)问得:3m/s By v =,故3tan 8α=(1分)分析得知当速度与斜面平行时距斜面最远,则:1tan gt v α= (1分) 解得:10.15s t = (1分)(3)因125N>()3N mg M m g μμ=+=,故木板将在地面上滑行,则对小物块有:11mg ma μ=,得215m/s a = (1分) 对长木板有:22()M m g Ma μ+=,得221m/s a = (1分)设它们经过时间t ,共速v 共,则有:12=C v v a t a t -=共,解得:1t s =,=1m/s v 共 (2分)则对小物块在相对滑动有:1 3.5m 2C v v x t +=⋅=共,故11117.5J W mgx μ=-=- (2分)则对长木板在相对滑动有:200.5m 2v x t +=⋅=共,故212 2.5J W mgx μ== (2分)共速后,假设它们一起减速运动,对系统有:2()()M m g M m a μ+=+共,21m/s a =共,则它们间的摩擦力1f ma mg μ=<共,所以假设成立,之后它们相对静止一起滑行至停下,此过程中它们间的静摩擦力对堆放做功一定大小相等、一正一负,代数和为零. (1分)综上所述,自小物块滑上长木板起,到它们最终停下来的全过程中,它们之间的摩擦力做功的代数和12=15J W W W +=-总 (1分)。
成都七中2017-2018学年度下期高2020届期末考试物理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6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卡文迪许为了检验万有引力定律的正确性,首次进行了“月-地检验”B. 系统内一对相互作用的滑动摩擦力做功的代数和一定为负值C. 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时,合外力做功为零,动量不变D. 开普勒通过深入研究第谷的数据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答案】B【解析】牛顿为了检验万有引力定律的正确性,首次进行了“月-地检验”,选项A错误;系统内一对相互作用的滑动摩擦力做功的代数和一定为负值,选项B正确;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时,合外力做功为零,动能不变,动量的方向不断变化,所以动量改变,选项C错误;开普勒通过深入研究第谷的数据提出了行星运动三大定律定律,选项D错误;故选B.2.一个物体在两个恒力的作用下做匀速直线运动,现撤去其中一个力,保持另一个力不变则随后物体()A. 仍做匀速直线运动B. 一定做匀变速直线运动C. 可能做匀速圆周运动D. 可能做匀变速曲线运动【答案】D【解析】作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受到两个力的作用,这两个力一定是平衡力,如果其中的一个力突然消失,剩余的一个力与撤去的力等值、反向、共线;若撤去一个力后,剩余的力仍为恒力,则物体不可能仍做匀速直线运动;因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受到的是指向圆心的变力,则物体不可能做匀速圆周运动,故AC错误;若剩余的力与原来速度方向共线,则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若剩余的力与原来速度方向不共线,则物体做匀变速曲线运动;则选项B错误,D正确;故选D.点睛:此题关键是知道曲线运动的条件是合力方向与速度不共线,当合力与速度共线时,物体做直线运动.3.如图所示,在竖直平面内有一固定的半圆槽,半圆直径AB水平, C点为最低点.现将三个小球1、2、3(均、、,则下列说法正确可视为质点,不计空气阻力)分别从A点向右水平抛出,球1、2、3的落点分别为C D E的是()A. 球1水平抛出时的初速度最大B. 球3空中运动的时间最长C. 球2不可能垂直圆槽切线打在D点D. 运动过程中球1的动量变化率最大【答案】C【解析】根据2htg=可知,因为h1>h2>h3可知球1空中运动的时间最长;根据xvt=可知,球3水平抛出时的初速度最大,选项AB错误;由平抛运动的推论可知,速度方向的反向延长线过水平位移的中点,若球2垂直圆槽切线打在D点,则其速度的反向延长线交于O点,不是水平位移的中点,则球2不可能垂直圆槽切线打在D点,选项C正确;运动过程中小球的动量变化率等于小球的重力,因三个小球的重力大小关系不确定,可知无法比较三个球动量变化率的大小,选项D错误;故选C.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平抛运动在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上的运动规律,知道运动的时间由高度决定,与初速度无关,知道平抛运动在某时刻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夹角的正切值是位移与水平方向夹角正切值的2倍,也就是速度的反向延长线过水平位移的中点.4.成都温江区国色天香游乐园的蹦极是一项刺激的极限运动,如图,运动员将一端固定的弹性长绳绑在腰或踝关节处,从几十米高处跳下(忽略空气阻力).在某次蹦极中质量为50kg的人在弹性绳绷紧后又经过2s人的速度减为零,假设弹性绳长为45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重力加速度为2g=10m/s)A. 绳在绷紧时对人的平均作用力大小为750NB. 运动员整个运动过程中重力冲量与弹性绳作用力的冲量相同C. 运动员在弹性绳绷紧后动量的改变量等于弹性绳的作用力的冲量D. 运动员从跳下到弹性绳绷紧前的动能变化量与弹性绳绷紧后2s 内动能变化量相等,【答案】D【解析】绳在刚绷紧时人的速度/30/v s m s ===;绷紧的过程中,根据动量定理:()0()F mg t mv -=--,解得5030501012502mv F mg N t ⨯=+=+⨯=,选项A 错误;运动员整个运动过程中动量的变化为零,即重力冲量与弹性绳作用力的冲量等大反向,选项B 错误;根据动量定理可知,运动员在弹性绳绷紧后动量的改变量等于弹性绳的作用力的冲量与重力冲量的和,选项C 错误;运动员从跳下到弹性绳绷紧前的动能变化量等于212mv ,弹性绳绷紧后2s 内动能变化量也为212mv ,选项D 正确;故选D.点睛:此题考查动量定理及动能定理的应用;关键是弄清研究的物理过程及受力情况,灵活选取物理规律列式说明;注意动量和冲量的方向性.5.若将地球同步卫星和月球绕地球的运动均视为匀速圆周运动,在地球表面以初速度0v 竖直上抛一钢球,钢球经时间t 落回抛出点,已知地球半径为R ,引力常量为G 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地球的质量为202v R GtB. C. 月球的线速度比同步卫星的线速度小D. 月球的向心加速度比同步卫星的向心加速度小【答案】B【解析】在地球表面以初速度v 0竖直上抛一钢球,钢球做加速度竖直向下,大小为重力加速度g 的匀变速运动;钢球经时间t 落回抛出点,故钢球回到抛出点时的速度和初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故有02v g t=;由地球表面物体重力即万有引力可得:2GMm mg R =,所以地球的质量为:2202v R gR M G Gt==,故A 正确;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卫星,半径为地球半径时,卫星速度即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故由万有引力做向心力可得:22Mm v G m R R=;所以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为:02v R GM v R t ==,故B 错误;根据GM v r =,月球的轨道半径大于同步卫星的轨道半径,则月球的线速度比同步卫星的线速度小,选项C 正确;根据2GM a r =,月球的轨道半径大于同步卫星的轨道半径,则月球的向心加速度比同步卫星的小,选项D 正确;此题选项不正确的选项,故选B.点睛:此题是万有引力问题与运动问题的结合,求解重力加速度是联系这两个问题的桥梁;万有引力与卫星的运动问题,一般通过万有引力做向心力得到半径和周期、速度、向心加速度的关系,然后通过半径关系来比较.6.一物体静止在水平地面上,在竖直向上的拉力F 的作用下向上运动.不计空气阻力,物体的机械能E 与上升高度h 的关系如图所示,其中曲线上A 点处的切线斜率最大,h 2~h 3的图线为平行于横轴的直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在h 1处物体所受的拉力最大B. 在h 2处物体的动能最大C. h 2~h 3过程中合外力做的功为零D. 0~h 2过程中拉力F 始终做正功【答案】AD【解析】由图可知,h 1处物体图象的斜率最大,则说明此时机械能变化最快,由E=Fh 可知此时所受的拉力最大,此时物体的加速度最大;故A 正确;h 1~h 2过程中,图象的斜率越来越小,则说明拉力越来越小;h 2时刻图象的斜率为零,则说明此时拉力为零;在这一过程中物体应先加速后减速,则说明最大速度一定不在h 2处;故B 错误;h 2~h 3过程中机械能保持不变,故说明拉力一定为零;合外力等于重力,合外力做功不为零;故C 错误;由图象可知,0~h 2过程中物体的机械能增大,拉力F 始终做正功;故D 正确;故选AD .点睛:本题画出了我们平时所陌生的机械能与高度的变化图象;要求我们从图象中分析物体的运动过程.要求我们能明确机械能与外力做功的关系;明确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的关系;并正确结合图象进行分析求解.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包括6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成都七中2017-2018学年度下期高2020届半期考试英语成都七中2017—2018学年度下期高2020届半期考试英语试卷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50注意事项:1.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 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3. 答案不能写在在本试卷上,否则无效。
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20分)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5分)听下面5段对话。
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
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
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1. Where are the two speakers?A. In a store.B. At the railway station.C. At the airport.2. What does the woman want to do?A. To borrow a magazine.B. To buy a magazine.C. To learn about the rules.3. How much will the woman pay for the toy cats altogether?A. 40 yuan.B. 16 yuan.C. 32 yuan.4. What does the man’s answer mean?A. He had been here for only five minutes.B. He came here five minutes later than the woman.C. He was angry about the woman’s being late.5. What does the woman mean?A. She has lent her car to Sam’s brother.B. She wants to borrow Sam’s car.C. She hasn’t bought a car of her o wn.第二节(共1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5分)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
成都七中 2017 — 2018 学年下期高 2020 届期末考试语文试卷考试时间:150分钟总分:150分本试卷分第I 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50 分。
考试时间150 分钟。
第Ⅰ卷、第Ⅱ卷均答在答题卷上。
第Ⅰ卷阅读题( 70 分)一、现代文阅读(36 分)(一)阐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边的文字,达成1~3 题。
(此题共 3 小题, 9 分)AlphaGo 战胜李世石产生的一个直接效应是,好多人认为,AlphaGo的成功意味着人工智能已经打破某种极限达到了高智能水平。
但事实上,人工智能目前还没有挣脱“没心的机器”的命运。
这是因为目前计算机使用的都是二进制编码的图灵机计算,是递归算法。
80 年前,伟大的逻辑学家哥德尔就已指出图灵机的计算能力与人类对比较是有天生限制的。
1936年图灵经典文件《论可计算数》的基本点,此中清楚地域分了什么是可计算的、什么是不行计算的,以及计算的界限在哪里。
只假如不可计算的问题,人们不论如何找不到算法。
并且不行计算的世界对比可计算的世界要大得不可胜数。
目古人工智能能够在好多需要做大批计算的局部领域高出人的计算能力,但它的限制性最尖利地表现为不可以办理以下三类问题:意义理解;意识和意识体验;自主性和觉知。
第一个问题能够归纳为,机器理解语言吗?我们知道,人类是借助抽象符号使用语言来描绘外面世界的,人是世界意义的制造者,这个意义就是我们内在的心理世界的所思所想与外面世界的关系。
机器懂得人类语言表达的意义吗?机器翻译程序真的懂得所翻译的语言内容吗?手机上安装的语音输入系统真的理解人们所输入的语言符号的意义吗?这向来是人工智能的所谓“瓶颈问题”的困难所在。
时到现在日,在办理文本和语言方面,机器比过去任何时候都做得更好,工程师甚至做出了很不错的软件,能描绘图像,能在答复电子邮件时给出简洁的建议,但是软件仍旧不可以真实理解我们的话语的含义或我们想与它们分享的想法,不能理解我们跟外面世界终究有如何的关系,因为这个意义的解说者只有人类自己。
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共35小题,每题2分)1. 公元前246年秦国修建郑国渠之后,该灌区面积为4万余顷,粮食亩产达到6石4斗,而当时其他诸侯国,粮食单产普遍只有1石5斗左右。
这反映出A. 粮食在民间的价格随之降低B. 其他诸侯国社会经济大幅度衰退C. 秦国农业生产技术进步较大D. 农业发展为秦国统一奠定了物质基础【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
结合材料对比,郑国渠对秦国粮食增收有很大的帮助。
联系所学,农业的发展为秦国统一奠定了物质基础。
所以答案选D。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水利工程2. 每年春季阴历二月二的那一天,清朝皇帝都要沿袭从周朝传下来的礼制,在先农坛祭祀五谷神,并亲自扶犁耕田,众臣围观,仪式庄严隆重:同时,皇后率后宫众妃嫔在先蚕坛祭祀蚕神,这表明A. 清朝皇室依靠劳动自食其力B. 农桑仍是清朝社会经济主体C. 清朝政府推行海禁政策D. 周朝至清朝的经济政策丝毫未变【答案】B【解析】材料“清朝皇帝……祭祀五谷神,并亲自扶犁耕田……皇后率后宫众妃嫔在先蚕坛祭祀蚕神”反映了统治者对农桑的重视,说明农桑仍是清朝社会经济主体,故B正确;清朝皇室依靠赋税收入生活,不是自食其力,故A错误;材料未涉及清朝政府推行海禁政策,故C 错误;“周朝至清朝的经济政策丝毫未变”说法过于绝对,故D错误。
故选B。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紧扣材料关键信息“皇帝……祭祀五谷神,并亲自扶犁耕田……皇后……在先蚕坛祭祀蚕神”,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统治者对农桑的重视的角度理解材料,即可排除无关选项,得出“农桑仍是清朝社会经济主体”的结论。
3. 战国时期秦国李冰父子在今天成都所修的水利工程是A. 灵渠B. 都江堰C. 郑国渠D. 坎儿井【答案】B【解析】灵渠是秦朝时修建,故A错误;都江堰是战国时期秦国李冰父子修建,故B正确;郑国渠是由韩国水利专家郑国主持兴建的大型水利工程,故C错误;坎儿井是汉代西北地区的水利工程,故D错误。
成都七中2017—2018学年度下期高2020届半期考试英语试卷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50注意事项:1.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 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3. 答案不能写在在本试卷上,否则无效。
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20分)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5分)听下面5段对话。
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
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
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1. Where are the two speakers?A. In a store.B. At the railway station.C. At the airport.2. What does the woman want to do?A. To borrow a magazine.B. To buy a magazine.C. To learn about the rules.3. How much will the woman pay for the toy cats altogether?A. 40 yuan.B. 16 yuan.C. 32 yuan.?4. What does the man’s answer meanA. He had been here for only five minutes.B. He came here five minutes later than the woman.C. He was angry about the woman’s being late.5. What does the woman mean?A. She has lent her car to Sam’s brother.B. She wants to borrow Sam’s car.C. She hasn’t bought a car of her own.第二节(共1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5分)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
成都七中 2017 — 2018学年度下期高2020届期末考试历史试卷考试时间: 60 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35 小题,每题 2 分,共 70 分)1.南宋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诗云“昼出耘田夜绩麻,乡村子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
诗中能够表现中国古代小农经济的特点是()A .精耕细作B.男耕女织C.分工精密 D .土地私有2.铁犁牛耕是古代中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种方式。
以下图中的耕种工具是()A.耦犁B.翻车C.耧车D.曲辕犁3.《元丰九域志》宣城县下有镇名“符里窑”,史载,符里窑于宋熙宁十年上交商税1408 贯612 文、盐税 802 贯 527 文,相当于江淮间小县上交之数。
该商税中可能征收的瓷器税是()4. 秦汉期间,商品买卖两方如有争讼时,市场理睬者“以券书(契券 )从事,毋 (没有 ) 券书,勿听”,这表示,秦汉期间()A .官府着重经过契约规范市场行为B.商人守纪经营,政治地位不停提升C.国家对商业采纳宽松的管理政策D.商品交易管理杂乱,商人矛盾不停5.“街头巷尾叫卖食品杂物的小贩吟叫百端,大小商商铺席绵延不停,夜市直至三更尽,五更又开晓市。
”以下选项中最早出现上述现象的应当是( )A .西汉的长安B.唐代先期的洛阳C.北宋的开封D.南宋的临安6.重农抑商是中国封建王朝的基本政策。
中国古代王朝向来推行此政策,但商业经济仍不停发展,其根来源因是 ( )A .农业、手工业的不停发展B.经商简单致富C.政府没有详细履行此政策 D .商人政治地位高7.明朝期间,抗倭的名将谭纶 (1520— 1577) 说:“闽人滨海而居,非来往海中则不得食,自通番禁严,而邻近大海渔贩,全部不通,故民贫而盗愈起。
”这表示谭纶主张()A .果断抗倭B.开放海禁C.加强治安D.全力富民8.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中说:“外国公司因为拥有巨额资本和强盛的生产力,即便在荒僻的山村,其产品比中国敌手也更热销。
2017-2018学年四川省成都七中高一(下)期初数学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50分)1.设全集U=R,A={x|x<1},B={x|log2x<1},则A∩B=()A.{x|0<x<1} B.{x|0<x<2} C.{x|﹣1<x<1} D.{x|﹣1<x<2}2.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A.B.C.D.3.已知角θ的顶点与原点重合,始边与x轴的非负半轴重合,终边在直线y=2x上,则sinθ=()A.B.C.或﹣D.或﹣4.函数f(x)=3x2﹣e x的零点有()A.有一个B.有两个C.有三个D.不存在5.sin80°cos20°﹣cos80°sin20°的值为()A.B.C.﹣D.﹣6.已知函数f(x)=,则满足f(x)≤2的x的取值范围是()A.[﹣1,2] B.[0,2] C.[1,+∞)D.[﹣1,+∞)7.函数y=Asin(ωx+φ)(ω>0,|φ|<,x∈R)的部分图象如图所示,则函数表达式为()A.B.C.D.8.定义在R上的非常值函数f(x)满足y=f(x+1)和y=f(x﹣1)都是奇函数,则函数y=f (x)一定是()A.偶函数B.奇函数C.周期函数D.以上结论都不正确9.非零实数a、b满足4a2﹣2ab+4b2﹣c=0(c>0),当|2a+b|取到最大值时,则的值为()A.B.C.D.10.已知点A、B是函数f(x)=x2图象上位于对称轴两侧的两动点,定点F(0,),若向量,满足•=2(O为坐标原点).则三角形ABO与三角形AFO面积之和的取值范围是()A.(2,+∞)B.[3,+∞)C.[,+∞)D.[0,3]二、填空题(本大题有5小题,每空5分,共25分)11.若向量=(2,m),=(1,﹣3)满足⊥,则实数m的值为.12.若tanα>0,则sin2α的符号是.(填“正号”、“负号”或“符号不确定”)13.已知函数f(x)=3sin(ωx+φ),(ω>0)的图象的相邻两条对称轴的距离为2,则f(1)+f(2)+…+f(2016)=.14.将曲线C1:y=ln关于x轴对称得到的曲线C2,再将C2向右平移1个单位得到函数f (x)的图象,则f(+1)=.15.设函数y=f(x)的定义域为D,若存在实数x0,使f(x0)=x0成立.则称x0为f(x)的不动点或称(x0.f(x))为函数y=f(x)图象的不动点;有下列说法:①函数f(x)=2x2﹣x﹣4的不动点是﹣1和2;②若对于任意实数b,函数f(x)=ax2+(b+1)x+b﹣2.(a≠0)恒有两个不相同的不动点,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0<a≤2;③函数f(x)=ax2+bx+c(a≠0),若y=f(x)没有不动点,则函数y=f(f(x))也没有不动点;④设函数f(x)=(x﹣1),若f(f(f(x)))为正整数,则x的最小值是121;以上说法正确的是.三、解答题(本题6小题,16~19题各12分,20题13分,21题14分,共75分)16.(12分)(2015春•成都校级月考)(1)化简;(2)计算:4+2log23﹣log2.17.(12分)(2015春•成都校级月考)设=(﹣1,1),=(4,3),=(5,﹣2),(1)求证与不共线,并求与的夹角的余弦值.(2)求在方向上的投影.18.(12分)(2015春•成都校级月考)已知函数f(x)=8x2﹣6kx+2k﹣1.(1)若函数f(x)的零点在(0,1]内,求实数k的范围;(2)是否存在实数k,使得函数f(x)的两个零点x1,x2满足x12+x22=1,x1x2>0.19.(12分)(2015春•成都校级月考)已知函数f(x)=alog2x,g(x)=blog3x(x>1),其中常数a.b≠0.(1)证明:用定义证明函数k(x)=f(x)•g(x)的单调性;(2)设函数φ(x)=m•2x+n•3x,其中常数m,n满足m.n<0,求φ(x+1)>φ(x)时的x的取值范围.20.(13分)(2015春•雅安校级期中)半径长为2的扇形AOB中,圆心角为,按照下面两个图形从扇形中切割一个矩形PQRS,设∠POA=θ.(1)请用角θ分别表示矩形PQRS的面积;(2)按图形所示的两种方式切割矩形PQRS,问何时矩形面积最大.21.(14分)(2015春•成都校级月考)已知函数f(x)=的图象在R上不间断.(1)求正实数a的值;(2)当x≥1时,函数h(x)=kx﹣2|x﹣2|≥0恒成立.求实数k的取值范围;(3)若关于x的方程f(x)=m|x|=0恰好有4个解,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2014-2015学年四川省成都七中高一(下)期初数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50分)1.设全集U=R,A={x|x<1},B={x|log2x<1},则A∩B=()A.{x|0<x<1} B.{x|0<x<2} C.{x|﹣1<x<1} D.{x|﹣1<x<2}考点:交集及其运算.专题:集合.分析:求出集合的等价条件,根据集合的基本运算进行求解即可.解答:解:A={x|x<1},B={x|log2x<1}={x|0<x<2},则A∩B={x|0<x<1},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集合的基本运算.比较基础.2.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A.B.C.D.考点:向量的加法及其几何意义.专题:平面向量及应用.分析:根据题意,画出图形,结合图形,利用平面向量的加法运算法则进行运算即可.解答:解:画出图形,如图所示;++=(+)+=+=+=.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平面向量的加减运算问题,解题时应画出图形,结合图形进行解答问题,是容易题.3.已知角θ的顶点与原点重合,始边与x轴的非负半轴重合,终边在直线y=2x上,则sinθ=()A.B.C.或﹣D.或﹣考点: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的定义.专题:三角函数的求值.分析:由条件利用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的定义,分类讨论求得sinθ的值.解答:解:由于角θ的终边在直线y=2x上,若角θ的终边在第一象限,则在它的终边上任意取一点P(1,2),则由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的定义可得sinθ===.若角θ的终边在第三象限,则在它的终边上任意取一点P(﹣1,﹣2),则由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的定义可得sinθ===﹣,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的定义,体现了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属于基础题.4.函数f(x)=3x2﹣e x的零点有()A.有一个B.有两个C.有三个D.不存在考点:函数零点的判定定理.专题:函数的性质及应用.分析:令f(x)=0,得到e x=3x2,作出函数y=e x,和y=3x2的图象,利用数形结合即可得到结论解答:解:令f(x)=0,得到e x=3x2,作出函数y=e x,和y=3x2的图象如图:由图象可知两个图象的交点为3个,即函数f(x)=3x2﹣e x的零点的个数为3个,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函数零点公式的判定,利用函数和方程之间的关系转化为两个图象的交点问题是解决本题的关键.5.sin80°cos20°﹣cos80°sin20°的值为()A.B.C.﹣D.﹣考点:两角和与差的正弦函数.专题:三角函数的求值.分析:由条件利用两角和的正弦公式,求得所给式子的值.解答:解:sin80°cos20°﹣cos80°sin20°=sin(80°﹣20°)=sin60°=,故选:B.点评:主要考查两角和的正弦公式的应用,属于基础题.6.已知函数f(x)=,则满足f(x)≤2的x的取值范围是()A.[﹣1,2] B.[0,2] C.[1,+∞)D.[﹣1,+∞)考点:分段函数的应用.专题:函数的性质及应用.分析:根据分段函数的表达式,分别进行求解即可得到结论.解答:解:当x≤1时,x2+1≤2,得﹣1≤x≤1,当x>1时,由1﹣log2x≤2,得log2x≥﹣1.∴x≥,∴x>1综上可知,实数x的取值范围是x≥﹣1.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不等式的求解,利用分段函数的表达式分别进行求解是解决本题的关键.7.函数y=Asin(ωx+φ)(ω>0,|φ|<,x∈R)的部分图象如图所示,则函数表达式为()A.B.C.D.考点:由y=Asin(ωx+φ)的部分图象确定其解析式.专题:计算题.分析:通过函数的图象求出A,周期T,利用周期公式求出ω,图象经过(3,0)以及φ的范围,求出φ的值,得到函数的解析式.解答:解:由函数的图象可知A=2,T=2×(5﹣1)=8,所以,ω=,因为函数的图象经过(3,0),所以0=2sin(),又,所以φ=;所以函数的解析式为:;故选C.点评:本题是基础题,考查三角函数的图象求函数的解析式的方法,考查学生的视图能力,计算能力,常考题型.8.定义在R上的非常值函数f(x)满足y=f(x+1)和y=f(x﹣1)都是奇函数,则函数y=f (x)一定是()A.偶函数B.奇函数C.周期函数D.以上结论都不正确考点:函数奇偶性的性质.专题:函数的性质及应用.分析:由y=f(x+1)奇函数,即有f(1﹣x)=﹣f(1+x),由y=f(x﹣1)是奇函数,即为f(﹣x﹣1)=﹣f(x﹣1),将x换成x﹣1,x+1,再将﹣x换成x,x换成x+2,结合周期函数的定义,即可得到结论.解答:解:y=f(x+1)奇函数,即有f(1﹣x)=﹣f(1+x),将x换成x﹣1,即有f(2﹣x)=﹣f(x),①y=f(x﹣1)是奇函数,即为f(﹣x﹣1)=﹣f(x﹣1),将x换成x+1,即有f(﹣x﹣2)=﹣f(x),②则由①②可得,f(﹣x﹣2)=f(2﹣x),即有f(x﹣2)=f(x+2),将x换成x+2,可得f(x+4)=f(x),即有函数f(x)是最小正周期为4的函数.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函数的奇偶性和周期性的定义,考查赋值法的运用,考查一定的推理和分析能力,属于中档题.9.非零实数a、b满足4a2﹣2ab+4b2﹣c=0(c>0),当|2a+b|取到最大值时,则的值为()A.B.C.D.考点:不等式的基本性质.专题:不等式的解法及应用.分析:4a2﹣2ab+4b2﹣c=0(c>0),化为==,利用柯西不等式即可得出.解答:解:4a2﹣2ab+4b2﹣c=0(c>0),化为==,由柯西不等式可得:≥=(2a+b)2,当|2a+b|取到最大值时,=,化为.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柯西不等式的应用,考查了推理能力与计算能力,属于中档题.10.已知点A、B是函数f(x)=x2图象上位于对称轴两侧的两动点,定点F(0,),若向量,满足•=2(O为坐标原点).则三角形ABO与三角形AFO面积之和的取值范围是()A.(2,+∞)B.[3,+∞)C.[,+∞)D.[0,3]考点:平面向量数量积的运算.专题:平面向量及应用.分析:通过设点A(﹣x,x2)(x>0)、利用•=2、计算可知B(,),过点A、B分别作x轴垂线且垂足分别为C、D,通过S△ABO+S△AFO=S梯形ACDB﹣S△ACO﹣S△BDO+S△AFO、利用面积计算公式及基本不等式计算即得结论.解答:解:依题意,不妨设点A(﹣x,x2)(x>0)、B(p,p2)(p>0),∵•=2,即﹣xp+(xp)2=2,∴(xp)2﹣xp﹣2=0,解得:xp=2或xp=﹣1(舍),∴p=,即B(,),过点A、B分别作x轴垂线,垂足分别为C、D,则S△ABO+S△AFO=S梯形ACDB﹣S△ACO﹣S△BDO+S△AFO=(AC+BD)•CD﹣AC•CO﹣BD•OD+OF•CO=(x2+)•(x+)﹣x2•x﹣••+••x=(x3++2x+﹣x3﹣+)=(+2x+)=(+)≥•2(当且仅当=即x=时等号成立)=3,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平面向量数量积运算,涉及面积的计算方法、基本不等式等基础知识,注意解题方法的积累,属于中档题.二、填空题(本大题有5小题,每空5分,共25分)11.若向量=(2,m),=(1,﹣3)满足⊥,则实数m的值为.考点:数量积的坐标表达式.专题:平面向量及应用.分析:根据向量垂直的等价条件进行求解即可.解答:解:∵向量=(2,m),=(1,﹣3)满足⊥,∴•=2﹣3m=0,解得m=,故答案为: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向量数量积的应用,根据向量垂直的坐标公式进行求解是解决本题的关键.12.若tanα>0,则sin2α的符号是正号.(填“正号”、“负号”或“符号不确定”)考点:二倍角的正弦;三角函数值的符号.专题:三角函数的求值.分析:由已知,利用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可得sin2α==>0,即可得解.解答:解:∵tanα>0,∴sin2α==>0.故答案为:正号.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二倍角的正弦函数公式,三角函数基本关系式的应用,属于基础题.13.已知函数f(x)=3sin(ωx+φ),(ω>0)的图象的相邻两条对称轴的距离为2,则f(1)+f(2)+…+f(2016)=0.考点:正弦函数的图象.专题:三角函数的求值.分析:直接利用图象对称轴的距离,求出函数的周期,继而求出f(x)=3sin(x+φ),分别求出f(1),f(2),f(3),f(4)的值,发现其规律得到答案.解答:解:函数f(x)=3sin(ωx+φ),(ω>0)的图象的相邻两条对称轴的距离为2,∴周期为4,则ω==,∴f(x)=3sin(x+φ),∴f(1)=3sin(+φ)=3cosφ,f(2)=3sin(π+φ)=﹣3sinφ,f(3)=3sin(+φ)=﹣3cosφ,f(4)=3sin(2π+φ)=3sinφ,∴f(1)+f(2)+…+f(2016)=504[f(1)+f(2)+f(3)+f(4)]=0,故答案为:0.点评:本题考查函数周期的求法以及归纳推理好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涉及三角函数的图象的应用,考查计算能力.14.将曲线C1:y=ln关于x轴对称得到的曲线C2,再将C2向右平移1个单位得到函数f(x)的图象,则f(+1)=.考点:函数的图象与图象变化.专题:函数的性质及应用.分析:根据函数图象的对称变换和平移变换法则,求出函数f(x)的解析式,将x=+1代入可得答案.解答:解:将曲线C1:y=ln关于x轴对称得到的曲线C2,∴曲线C2的方程为:y=﹣ln,再将C2向右平移1个单位得到函数f(x)的图象,∴函数f(x)=﹣ln,∴f(+1)=﹣ln=﹣ln=﹣(﹣)=,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函数的图象与图象变化,函数求值,根据函数图象的对称变换和平移变换法则,求出函数f(x)的解析式,是解答的关键.15.设函数y=f(x)的定义域为D,若存在实数x0,使f(x0)=x0成立.则称x0为f(x)的不动点或称(x0.f(x))为函数y=f(x)图象的不动点;有下列说法:①函数f(x)=2x2﹣x﹣4的不动点是﹣1和2;②若对于任意实数b,函数f(x)=ax2+(b+1)x+b﹣2.(a≠0)恒有两个不相同的不动点,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0<a≤2;③函数f(x)=ax2+bx+c(a≠0),若y=f(x)没有不动点,则函数y=f(f(x))也没有不动点;④设函数f(x)=(x﹣1),若f(f(f(x)))为正整数,则x的最小值是121;以上说法正确的是①③④.考点:的真假判断与应用.专题:函数的性质及应用.分析:根据已知中函数不动点的定义,逐一分析四个结论的真假,最后综合讨论结果,可得答案.解答:解:令2x2﹣x﹣4=x,解得x=﹣1,或x=2,故①函数f(x)=2x2﹣x﹣4的不动点是﹣1和2,故①正确;若对于任意实数b,函数f(x)=ax2+(b+1)x+b﹣2.(a≠0)恒有两个不相同的不动点,则ax2+(b+1)x+b﹣2=x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根,则△=b2﹣4a(b﹣2)=b2﹣4ab+8a>0恒成立,则16a2﹣32a<0,解得0<a<2,即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0<a<2,故②错误;③函数f(x)=ax2+bx+c(a≠0),若y=f(x)没有不动点,则ax2+(b﹣1)x+c=0无实根,则函数y=f(f(x))也没有不动点;④设函数f(x)=(x﹣1),若f(f(f(x)))={[(x﹣1)﹣1]﹣1}=为正整数,则x的最小值是121,故④正确;故正确的的序号为:①③④,故答案为:①③④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的真假判断与应用,此类题型往往综合较多的其它知识点,综合性强,难度中档.三、解答题(本题6小题,16~19题各12分,20题13分,21题14分,共75分)16.(12分)(2015春•成都校级月考)(1)化简;(2)计算:4+2log23﹣log2.考点:对数的运算性质;运用诱导公式化简求值.专题:函数的性质及应用;三角函数的求值.分析:(1)根据诱导公式和二倍角公式化简即可;(2)根据对数的运算性质计算即可.解答:解:(1)==﹣;(2)4+2log23﹣log2=2+log29﹣log2=2+log28=5.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对数的运算性质,和三角形函数的化简,属于基础题.17.(12分)(2015春•成都校级月考)设=(﹣1,1),=(4,3),=(5,﹣2),(1)求证与不共线,并求与的夹角的余弦值.(2)求在方向上的投影.考点:数量积表示两个向量的夹角;向量的投影.专题:综合题.分析:(1)根据共线向量的判断方法易得与不共线,再结合向量的数量积的运算,可得cos<a,b>的值,(2)根据数量积的运算与投影的概念,可得在方向上的投影为,代入向量的坐标,计算可得答案.解答:解:(1)∵=(﹣1,1),=(4,3),且﹣1×3≠1×4,∴与不共线,又•=﹣1×4+1×3=﹣1,||=,||=5,∴cos<,>===﹣.(2)∵•=﹣1×5+1×(﹣2)=﹣7,∴在方向上的投影为==﹣.点评:本题考查向量的数量积的运用,要求学生能熟练计算数量积并通过数量积来求出向量的模和夹角或证明垂直.18.(12分)(2015春•成都校级月考)已知函数f(x)=8x2﹣6kx+2k﹣1.(1)若函数f(x)的零点在(0,1]内,求实数k的范围;(2)是否存在实数k,使得函数f(x)的两个零点x1,x2满足x12+x22=1,x1x2>0.考点: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分布与系数的关系;根的存在性及根的个数判断.专题:函数的性质及应用.分析:(1)由条件利用二次函数的性质求得实数k的范围.(2)由条件利用二次函数的性质求得实数k的值,再结合(1)中k的范围,得出结论.解答:解:(1)由函数f(x)=8x2﹣6kx+2k﹣1的零点在(0,1]内,可得,求得<k≤.(2)由题意可得,求得k>.再根据x12+x22=1=﹣2x1x2=1,可得k2﹣=1,求得k=,或k=(舍去).结合(1)可得<k≤.故不存在实数k满足题中条件.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分布与系数的关系,二次函数的性质,体现了转化、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属于基础题.19.(12分)(2015春•成都校级月考)已知函数f(x)=alog2x,g(x)=blog3x(x>1),其中常数a.b≠0.(1)证明:用定义证明函数k(x)=f(x)•g(x)的单调性;(2)设函数φ(x)=m•2x+n•3x,其中常数m,n满足m.n<0,求φ(x+1)>φ(x)时的x的取值范围.考点:对数函数的图像与性质.专题:函数的性质及应用.分析:(1)任取区间(1,+∞)上两个实数x 1,x2,且x1<x2,则k(x1)÷k(x2)=()2∈(0,1),进而分当ab>0时和当ab<0时两种情况,可得函数k(x)=f(x)•g(x)的单调性;(2)由函数φ(x)=m•2x+n•3x,可将φ(x+1)>φ(x)化为m•2x+2n•3x>0,结合m•n <0,分当m>0,n<0时和当m<0,n>0时两种情况,可得满足条件的x的取值范围.解答:证明:(1)任取区间(1,+∞)上两个实数x1,x2,且x1<x2,则∈(0,1),∵函数f(x)=alog2x,g(x)=blog3x(x>1),∴k(x 1)÷k(x2)=(ab•log2x1•log3x1)÷(ab•log2x2•log3x2)=()2∈(0,1),当ab>0时,k(x1)<k(x2),函数k(x)=f(x)•g(x)在区间(1,+∞)上单调递增;当ab<0时,k(x1)>k(x2),函数k(x)=f(x)•g(x)在区间(1,+∞)上单调递减;(2)∵函数φ(x)=m•2x+n•3x,φ(x+1)>φ(x),m•n<0,∴φ(x+1)﹣φ(x)=m•2x+2n•3x>0,当m>0,n<0时,>,则x>,当m<0,n>0时,<,则x<,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对数函数的图象与性质,函数单调性的判断与证明,其中熟练掌握函数单调性的证明方法定义法(作商法)的方法和步骤是解答本题的关键.20.(13分)(2015春•雅安校级期中)半径长为2的扇形AOB中,圆心角为,按照下面两个图形从扇形中切割一个矩形PQRS,设∠POA=θ.(1)请用角θ分别表示矩形PQRS的面积;(2)按图形所示的两种方式切割矩形PQRS,问何时矩形面积最大.考点:弧度制的应用.专题:三角函数的求值.分析:(1)根据矩形的面积公式,分别表示即可,(2)根据三角函数中θ的范围,分别计算求出各自的最大值,比较即可.解答:解:(1)对于图1,由题意知PS=OPsinθ=2sinθ,OS=OPcosθ=2cosθ,∴S PQRS=S1=OP•OS=4sinθcosθ=2sin2θ,(0<θ<),对于图2由题意知,设PQ的中点为N,PM=2sin(﹣θ),∴MN=0M﹣ON=2cos(﹣θ)﹣=sinθ,∴S PQRS=S2=2PM•MN=4sin(﹣θ)•sinθ=sin(﹣θ)sinθ,(0<θ<),(2)对于图1,当sin2θ=1时,即θ=时,S max=2,对于图2,S2=sin(﹣θ)sinθ=[sin(2θ+)﹣],∵0<θ<,∴<2θ+<,∴<sin(2θ+)≤1,当sin(2θ+)=1,即θ=时,S max=,综上所述,按照图2的方式,当θ=时,矩形面积最大.点评:本题考查了图形的面积最大问题,关键是三角形函数的化简和求值,属于中档题.21.(14分)(2015春•成都校级月考)已知函数f(x)=的图象在R上不间断.(1)求正实数a的值;(2)当x≥1时,函数h(x)=kx﹣2|x﹣2|≥0恒成立.求实数k的取值范围;(3)若关于x的方程f(x)=m|x|=0恰好有4个解,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考点:分段函数的应用.专题:函数的性质及应用.分析:(1)根据函数f(x)=的图象在R上不间断,可得x=0时,两段函数的函数值相等,即4=2×|﹣a|,解得正实数a的值;(2)当x≥1时,函数h(x)=kx﹣2|x﹣2|≥0恒成立.k≥,分当x∈[1,2]时和当x∈(2,+∞)时,两种情况讨论,可得满足条件的实数k的取值范围;(3)若关于x的方程f(x)=m|x|=0恰好有4个解,函数y=f(x)与y=m|x|的图象有四个交点,对m值进行分类讨论,数形结合可得实数m的取值范围.解答:解:(1)∵函数f(x)=的图象在R上不间断.∴4=2×|﹣a|,解得a=2,或a=﹣2(舍去),∴正实数a=2,(2)当x≥1时,函数h(x)=kx﹣2|x﹣2|≥0,即k≥,当x∈[1,2]时,k≥=﹣2为减函数,故k≥2,当x∈(2,+∞)时,k≥=2﹣为增函数,故k≥0;综上所述:k≥2,即实数k的取值范围为[2,+∞),(3)若关于x的方程f(x)=m|x|=0恰好有4个解,即函数y=f(x)与y=m|x|的图象有四个交点,①当m<0时,函数y=f(x)与y=m|x|的图象无交点,不满足条件;②当m=0时,函数y=f(x)与y=m|x|的图象有三个交点,不满足条件;③当m>0时,若与y=mx与y=2x﹣4平行,即m=2,则函数y=f(x)与y=m|x|的图象有三个交点,则m≥2时,函数y=f(x)与y=m|x|的图象有三个交点,若y=﹣mx与y=﹣(x2+5x+4)相切,则函数y=f(x)与y=m|x|的图象有五个交点,即x2+(5﹣m)x﹣4=0的△=(5﹣m)2﹣16=0,解得:m=1,或m=9(舍去),即m=1时,函数y=f(x)与y=m|x|的图象有五个交点,0<m<1时,函数y=f(x)与y=m|x|的图象有六个交点,故当1<m<2时,函数y=f(x)与y=m|x|的图象有四个交点,故实数m的取值范围为(1,2)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分段函数的应用,函数的零点与方程的根,恒成立问题,是函数图象和性质的综合应用,难度较大.。
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高一下学期半期考试语文试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诗经》中“和”的审美意蕴和观念十分丰富,构成中国古代“和”的审美意识发展演化的重要一环。
《诗经》中直接出现“和”一词地方共12处,其内涵较为丰富,几乎涵盖了西周至春秋时期言“和”的几种主要涵义。
但其“和”的意义不仅仅从在语词方面有体现,还蕴含在其整体艺术形象中的,表现在其所确立的人生态度和审美方式上。
徐复观先生说,中国文化“走的是人与自然过分亲和的方向”。
这种人与自然的亲和倾向,最早在《诗经》中得到最集中、最完整的体现。
睹桃花灼灼,即感女之青春和美艳(《桃夭》);观梅花盛开而衰,即悲青春和爱情之流逝(《摽有梅》);见风雨鸡鸣,则有亲人之盼(《风雨》))。
自然界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均成为诗人情感心灵的写照。
《诗经》以鸟兽草木等起兴所呈现的人与自然的生命共感意识已非常成熟,这正是《诗》“和”之审美的重要意蕴所在,对中国古代“和”的审美理想和方式的形成,无疑也有重要意义。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所言的人与自然和谐融怡的“物感”审美方式,早在《诗经》中就具备了基本的审美原型。
言《诗经》之“和”,我们还必须看到,《诗经》中这种人与自然的亲和倾向和关系把握,实与它所表现的人伦亲情和关爱是深刻统一的。
《诗经》多以鸟兽草木起兴,这不仅是一个人与自然的感情,心灵对应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它包含着深刻的社会人伦内涵。
那种本源于周代礼乐文化的对家族成员的亲和情感,对人间生活和人际关系的关爱,均在《诗经》中得到淋漓尽致的表现。
《小雅常棣》是最早歌唱兄弟友爱的诗;《大雅灵台》则把君臣之乐渲染得无比温馨和谐;而《王风葛藟》,表达一个孤儿孤苦无依,欲认他人做父母,皆得不到帮助、顾念和关怀,其语沉痛之至,又不忍卒读。
显然,若没有人与人之间那种忠诚恻怛、和睦关爱的情感,是不能写出的。
这种人伦亲情之“和”的表现,亦具有深刻的美学意义。
晏婴、子产等人都曾言“和”,但均未进入人伦亲情这一领域。
成都七中2017—2018学年度下期高2020届期末考试化学试卷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每小题2分,共40分)1.化学在人类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以下应用不正确的是()A.用浸泡过高锰酸钾溶液的硅土吸收水果释放的乙烯,可达到水果保鲜的目的B.利用放射性同位素释放射线育种、治疗肿瘤C.软肥皂的主要成分是高级脂肪酸钾,用作汽车洗涤剂D.为了防止蛋白质发生盐析,疫苗等生物制剂要冷藏2.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食用植物油的主要成分是不饱和高级脂肪酸甘油酯,属于高分子化合物B.煤中含有的苯、甲苯等芳香烃可由干馏产物煤焦油再分馏而得到C.蚕丝和人造纤维用灼烧的方法可区别D.石油为烃的混合物,可通过分馏、裂化、裂解等物理变化进行加工综合利用3.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A. 中子数为14的铝原子:B. CH2F2的电子式:C. 聚四氟乙烯为四氟乙烯的聚合物,结构简式为:D. CO2的比例模型:4.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常温常压下,1mol苯中含有3N A碳碳双键、3N A碳碳单键B. 乙烯和聚乙烯的混合物共7g,完全燃烧所生成的CO2的分子数一定为0.5N AC. 标准状况下, 2.24 LCHCl3分子中含有0.3N A个ClD. 60g丙醇中存在的共价键总数为10N A5.下列关于目前使用的元素周期表的叙述正确的是()A. 元素周期表有18个纵行,包含主族、副族、0族、ⅤⅢA族B. 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在第14列C.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都等于该元素所在的族序数D. 某主族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化学式为H n RO m,其气态氢化物的化学式一定为H2m-n R或RH2m-n6.下列实验能获得成功的是()A. 苯、溴水、铁粉混合制成溴苯B. 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可除去乙烷中的少量乙烯C. 用溴水可鉴别苯、CCl4、己烯D. 乙醇的消去反应、油脂的皂化反应、淀粉的水解反应均可用浓硫酸作催化剂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离子化合物中,阴、阳离子间存在静电吸引力B. HF、HCl、HBr和HI的热稳定性和还原性从左到右依次减弱C. 某主族元素原子的第五电子层只有1个电子,其单质与氧气反应的产物只有一种D. 第二、三周期元素形成的XY n型共价化合物中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不可能少于8个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两种烃相对分子质量相同,但结构不同,则它们一定是同分异构体B. 能够快速、微量、精确的测定相对分子质量的物理方法是核磁共振谱法C. 丙烯和苯分子内所有原子均在同一平面内D. 五种烃:①正丁烷②2-甲基丙烷③正戊烷④2-甲基丁烷⑤2,2-二甲基丙烷的沸点比较:③>④>⑤>①>②9.下列化学实验中的操作、现象及结论都正确的是()选项实验操作现象结论A 无水乙醇与浓H2SO4共热至170℃,将产生的气体通入酸性KMnO4溶液红色褪去有乙烯生成B 取溴乙烷与NaOH溶液反应后的上层液体,加入稀硝酸使溶液呈酸性,再滴入AgNO3溶液出现淡黄色沉淀溴乙烷与NaOH溶液发生取代反应C 向蛋白质溶液中加入适量硫酸铜溶液,充分混合有固体析出可用硫酸铜溶液分离提纯蛋白质D 向甲苯中滴入少量浓溴水,充分振荡后静置下层接近无色说明甲苯和溴发生了取代反应10.下列各物质或微粒性质的比较中不正确的是()A. 沸点:HF<HCl<HBr<HIB. 粒子半径:S2- >O2->Na+>Mg2+C. 碱性强弱:CsOH >KOH> NaOHD. 稳定性:H2O>NH3>PH3>SiH41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该物质属于芳香族化合物,含有两种含氧官能团B.按系统命名法,有机物(CH3)2CHCH(CH2CH3)(CH2CH2CH3)的命名为:2-甲基-3-乙基己烷C.总物质的量一定时,乙炔和乙醛无论按什么比例混合,完全燃烧消耗氧气量或生成CO2量不变D.丙烯酸(CH2=CHCOOH)和山梨酸(CH3CH=CHCH=CHCOOH)不是同系物,它们与氢气充分反应后的产物也不是同系物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3≤原子最外层电子数<8的元素一定是非金属元素B. 最外层电子数比次外层电子数多的元素一定是第二周期元素C. 酒精溶于水的过程中,共价键被破坏D. 某元素的离子最外层电子数与次外层电子数相同,该元素一定位于第三周期13.乙酸橙花酯是一种食用香料,结构如图。
2017-2018学年四川省成都七中高一(下)期中语文试卷(J)副标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3.0分)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①这几年的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似乎放弃了纯粹的诗学考量,开始把目光从修辞转向情怀,对作家中的“少数”乃至“例外”青眼有加....。
②讲到这件事,可算文学史上一段伤心事,当时何等轰轰烈烈,想把旁行斜出抬举出来,化为康庄大道,曾几何时....,遭逢古典派与普罗阶级的夹击,以致壁垒沉没,队伍哗散,岂不可叹可羞!③王健林又在海南搞了个大动作,以买椟还珠....的气魄,大胆地与海口市政府签订协议,投资 5 00 亿元在海口市建设全新万达城。
④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从楼言起,但意在楼外,写景抒情曲尽其妙....,炼词造句独具匠心,字字珠玑,脍炙人口,千百年来广为传诵。
⑤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价值观的培育具体而微....,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
⑥教育部明确提出,对多次实施欺凌和暴力以及犯而不校....的学生,应登记在案并将其表现记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必要时转入专门学校就读A. ①③⑥B. ③⑤⑥C. ②⑤⑥D. ②④⑤【答案】B【解析】①青眼有加:表示对人的赏识或者喜爱。
正确。
②曾几何时:指才过了没多少时间,即没过多久。
正确。
③买椟还珠:多用来讽刺那些没有眼光,取舍不当的行为,含贬斥色彩,这里用来表现王健林的气魄,使用对象不当。
④曲尽其妙:曲:委婉,细致;尽:全部表达。
把其中微妙之处委婉细致地充分表达出来。
形容表达能力很强。
符合语境。
⑤具体而微:指事物的内容大体上都具备,但形状、规模很小。
使用错误,不能理解为“很具体、很细致”的意思,望文生义。
⑥犯而不校:犯:触犯;校:计较。
受到别人的触犯或无礼也不计较。
这里误用为“犯了错误不改正”的意思,望文生义。
故选:B。
此题主要考查正确使用词语(成语)的能力。
在平时的复习中应养成规范使用汉语言文字的习惯,不要被一些媒体的错误用法所误导,并注重积累。
成都七中2017—2018学年下期高2020届期中考试语文试卷考试时间:150分钟总分:150分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第Ⅱ卷均答在答题卷上。
第Ⅰ卷阅读题(70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本题共3小题,9分)《诗经》中“和”的审美意蕴和观念十分丰富,构成中国古代“和”的审美意识发展演化的重要一环。
《诗经》中直接出现“和”一词地方共12处,其内涵较为丰富,几乎涵盖了西周至春秋时期言“和”的几种主要涵义。
但其“和”的意义不仅仅从在语词方面有体现,还蕴含在其整体艺术形象中的,表现在其所确立的人生态度和审美方式上。
徐复观先生说,中国文化“走的是人与自然过分亲和的方向”。
这种人与自然的亲和倾向,最早在《诗经》中得到最集中、最完整的体现。
睹桃花灼灼,即感女之青春和美艳(《桃夭》);观梅花盛开而衰,即悲青春和爱情之流逝(《摽有梅》);见风雨鸡鸣,则有亲人之盼(《风雨》))。
自然界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均成为诗人情感心灵的写照。
《诗经》以鸟兽草木等起兴所呈现的人与自然的生命共感意识已非常成熟,这正是《诗》“和”之审美的重要意蕴所在,对中国古代“和”的审美理想和方式的形成,无疑也有重要意义。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所言的人与自然和谐融怡的“物感”审美方式,早在《诗经》中就具备了基本的审美原型。
言《诗经》之“和”,我们还必须看到,《诗经》中这种人与自然的亲和倾向和关系把握,实与它所表现的人伦亲情和关爱是深刻统一的。
《诗经》多以鸟兽草木起兴,这不仅是一个人与自然的感情,心灵对应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它包含着深刻的社会人伦内涵。
那种本源于周代礼乐文化的对家族成员的亲和情感,对人间生活和人际关系的关爱,均在《诗经》中得到淋漓尽致的表现。
《小雅•常棣》是最早歌唱兄弟友爱的诗;《大雅•灵台》则把君臣之乐渲染得无比温馨和谐;而《王风•葛藟》,表达一个孤儿孤苦无依,欲认他人做父母,皆得不到帮助、顾念和关怀,其语沉痛之至,又不忍卒读。
显然,若没有人与人之间那种忠诚恻怛、和睦关爱的情感,是不能写出的。
这种人伦亲情之“和”的表现,亦具有深刻的美学意义。
晏婴、子产等人都曾言“和”,但均未进入人伦亲情这一领域。
儒家从孔子起提倡“中和”,包含着对人伦亲情的重视。
应该说,这种重视,与《诗经》有直接的关系,不然,孔子就不会把“中和”美的思想概括在对《关雎》的评价上,提出“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命题。
不少人认为,是孔子等提出的“中和”论为后世艺术审美奠定了基本原则和标准。
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若没有《诗经》这一类作品的艺术实践和开掘,由孔子提出的儒家“中和”理论,就很可能还是一个较为空洞、抽象的理论原则,难以化成一种深醇、亲心相通的现实感受,也很难真正成为中国古代艺术审美的重要方式和原则。
(毛宣国《<诗经>美学论》,有删改)1.下列有关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要了解《诗经》“和”的意义,既要考虑语词涵义,又要考虑其所表现出的人生态度和审美方式。
B.诗经的审美意蕴主要体现在已非常成熟的以鸟兽草木等起兴所呈现的人与自然的生命共感意识。
C.刘勰所言的人与自然和谐融怡的“物感”审美方式,其基础是《诗经》中所体现出来的审美方式。
D.《诗经》中包含深刻社会人伦内涵的根源是因为其诗歌具有人与人之间那种忠诚恻怛、和睦关爱的情感。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从多个方面论证了《诗经》之“和”对中国古代“和”的审美意识发展演化的重要意义。
B.文章通过多以鸟兽草木起兴论证了《诗经》中人与自然的亲和倾向与人伦亲情是深刻统一的。
C.文章写《小雅•常棣》《大雅•灵台》等篇目,为《诗经》包含着深刻的社会人伦内涵提供了例证。
D.文章写晏婴、子产等人事例是为了论证孔子“中和”论为后世艺术审美奠定了基本原则和标准。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诗经》中歌唱兄弟友爱,渲染温馨和谐的君臣之乐的诗篇,正是《诗经》具有深刻的社会人伦内涵的体现。
B.孔子提出的《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命题,恰恰反映了《诗经》“中和”思想对孔子的影响。
C.《氓》一文中以“桑葚”起兴,鲜明地体现了《诗经》中人与自然的亲和倾向,更包含着深刻的社会人伦内涵。
D.正是因为《诗经》等作品的艺术实践和开掘,使得“中和”理论成为中国古代艺术审美的重要原则成为可能。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4~6题。
⑴古老的家乡有了新的神话,小河里多了几口水井。
最初我是不信的,等回乡看了以后,我黯然失语了。
⑵我想不通。
想不通心就痛着,蜷缩成一种悲凉。
⑶河里的水井,是村里几位放羊的老人挖下的。
过去的羊群在河滩上啃草,渴了到河边饮水,现在河水干涸了,无水可饮,放羊的老人就在河中心挖了几眼水井。
几十步就有一个,似一汪汪晶亮的眼睛,对天而望。
水井不深,却清澈,白羊把脖颈伸进去,便能饮水止渴。
⑷几只白羊跑过来,簇拥井口,头对头的形状,极似摆放的一片硕大花瓣,又像凝固在河里的一片云朵。
我蹲在河里的水井旁,痛心地看着,就像看到了母亲身上的伤口。
我的心里在流泪……⑸我在宽阔裸露的河床上,茫然地来回游走,像小时候在河里洗澡,游来游去。
荒草覆盖的角落,依稀可见黯黑色的粒粒羊粪,与精致的鹅卵石和多彩的贝壳混杂,犹如曾经的欢乐与现在的失落交织,心底泛起隐约的灼痛。
⑹我满怀忧伤地踟蹰游走,不知道在寻找什么。
走累了,我躺在河里的草滩上,遥望着深邃的天空,静静地倾听小河边花开花落的声音……清爽的河水漫过来,溢满全身,我在河水里静躺。
河水柔软地冲刷着身心的疲惫,鱼儿嬉闹,叨舔着身上的污垢。
我宿醉在河水里,享受着曼妙的惬意。
⑺轻风吹过,吹散了我的幻觉,蜻蜓和飞虫的袭扰,清醒了眼前的苍凉现实。
⑻近几年,我常回故乡,望着日渐瘦弱多疾的小河,在心底无数次默默祈祷,千万别在某一个时辰,断了那一丝喘息。
有你在,季节轮回的光阴里,就寄托着无限的欢乐,村人的希望和梦想,就会延绵不止,所有的憧憬就会永不熄灭。
⑼可谁也想不到,河水在我日夜的忧虑担心中,悄然走完了千年的流淌,流完了最后一滴泪,似一位慈祥一生的母亲,撇下她滋养数载的两岸儿女,静静地躺在了物欲横流的尘世。
⑽我明白,小河熬过经年忍辱负重的无情日子,再也难以承受强欲的侮辱,在一个夜深人静的晚上,望着天上银河的繁星,绝望无助,向尘世留下临终的一瞥,屈辱而又无奈地停止呼吸。
⑾河水带着怆然的悲痛,像一枚搁浅在季节里的梦,从我们的意念中飘向远方,留给子孙后代一地的干裂和沉重的启示。
我想,河水最终痛彻心扉的凝视和离弃,是不忍心的,甚至还带着难以割舍的深深眷恋。
那几眼水井,绝不是为了几只羊的存活,而是她用一生微薄的积蓄,留给村民的最后遗产。
那是她不放心的惦念,临终的一缕牵挂和慰藉。
⑿河水是有灵性的。
河水的滋润,赋予我们无穷的智慧。
河水带着遗恨和痛伤走了,我们的心智便会渐渐枯竭和萎缩。
没有河水,家乡的容颜就会蜕变衰老,村庄再也不算完整。
⒀在没有水和鱼儿的河里,我坐起身来。
愁楚地走向河里的水井,掬一捧清水饮下,河水依然清凉甘甜,心里却咸苦酸涩,似乎喝下的是浑浊的泪水。
忽然脑海里浮现出一个光怪陆离的画面,如果有一天,河里的水井再也挖不出水来,那该是怎样的景象?⒁我心里有了莫名的怯怕和恐惧。
回眸的瞬间,瞥见几只羊羔打闹着从桥下的洞孔中穿过,心就再一次痉挛。
⒂羊羔的嬉闹是无意的,却分明嘲讽着桥的尴尬。
那座弓腰驼背的石桥,曾经像一条彩色的纽带,连接着远方和外面的世界,如彩虹一样照亮了我们的生活和前行的步伐。
石桥,曾经是村人的荣耀,救赎着我们的岁月。
⒃如今,石桥在静默的时光里,孤独地悬跨在无水的河上,面对河里的水井,显得沧桑而抑郁。
(有删改)4.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的分析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开头就交代家乡“小河里多了几口水井”,进而表达了作者“黯然失语”直至“悲凉的”的心境,为全文奠定了悲凉的基调。
B.第⑺段在全文是过渡段,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它既承接上文作者在河里的想象,又转而引出下文对现实的描写与思考。
C.作者把家乡的小河比作母亲,饱含着对小河的热爱;河水也眷念家乡人,她忍辱负重坚持到最后,屈辱而无奈地停止了呼吸。
D.文章结尾写了孤独的石桥悬跨在无水的河面,面对河里的水井,显得沧桑而抑郁,主要表达了作者对石桥的同情和无奈之情。
5.文章第⑹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结合语句进行分析。
(5分)答:6.本文表达了怎样的主旨?给了我们怎样的启示?请结合文本和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6分)答:(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7~9题。
材料一:回顾我国生育政策的历史,新中国成立到50年代中期,出现了一个战后婴儿潮,国家鼓励通过生育促进社会主义生产建设。
到60年代,中国极度贫困,这固然有自然灾害的原因,但也说明人口与生产力的矛盾已经出现并日益严重。
所以,70年代以后,我国开始实施以人口控制为导向的人口政策。
到了90年代后,育龄妇女的生育水平已经下降到更替水平以下。
生育更替水平是指同一批育龄妇女生育子女的数量恰好能替代她们本身以及她们的伴侣数量。
一旦达到生育更替水平,出生和死亡将逐渐趋于均衡,在没有国际迁入与迁出的情况下,人口将最终停止增长,保持稳定状态。
更替水平的生育率,是指平均每位妇女生育2.1个子女。
这样,下一代人口数能够更替上一代人口数。
当平均每位妇女生育子女数小于这个水平,人口再生产总体上呈现内在萎缩状态。
目前,我国妇女生育水平仍旧在下降。
贝克尔为生育和家庭行为的经济分析提出了里程碑式的分析框架。
他认为人类的生育是把孩子作为耐用品进行投资的一项行为选择,生育孩子的成本和收益是人们选择生育孩子与否的主要考虑因素。
(摘编自任远《后人口转变》)材料二:表1:老年人口占比调查和预测注:实线:国家人口计生委计划财务司2002年假定总和生育率水平为1.8时,对老年人口所占百分比作出的预测。
这一预测已被证明是科学正确的。
虚线:《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公报》对老年人口比例的调查。
衡量老龄化社会的标准,发展中国家往往以60岁为老年的起点,认为60岁以上人口比例达到10%即为老龄社会。
(转自郭志刚《中国低生率进程的主要特征》)生育率下降和人口增长放缓往往被认为缓解了人口增长对经济社会的压力。
生育率的下降首先减小了少年儿童在总人口中的比重,并带来社会抚养比的下降和人口红利。
但长期人口低生育率以后,劳动力数量和比重开始转而下降,则很有可能在不久的未来出现社会劳动力不足的局面。
老年人人口比重则不断提高,整个社会的抚养压力不断提高,到2020年我国的人口抚养水平将会达到50%的高水平,进一步加剧劳动力数量相对不足给经济增带来的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