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口地域文化系列
- 格式:ppt
- 大小:6.26 MB
- 文档页数:105
《地域文化(专)》5205050经典例题精析填空题(共10题,共30分,每空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填对给分,填不对不给分。
)1.(3分)地之一。
单选题(共10题,共30分,答题要求:每空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填对给分,填不对不给分。
)11.(3分)贵州下列被称为凉都的是()。
A、遵义B、水城C、贵阳D、都匀12.(3分)贵州多民族的社会环境是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经过多次人口()活动而形成的。
A、迁徙B、出生C、战争D、动荡13.(3分)2014 年 1 月 6 日,国务院正式同意设立贵州贵安新区为()新区。
A、县级B、地级C、省级D、国家级14.(3分)“一五”计划时期,贵州的建设主要以()为重点。
A、工业B、农业C、商业D、服务业15.(3分)贵州土家族主要分布在()A、安顺市B、铜仁市C、六盘水市D、黔东南州16.(3分)明代诗人( )曾说:“江南千重水,云贵万重山,五百年后看,云贵胜江南。
”A、袁中道B、刘伯温C、刘基D、张羽17.(3分)下列城市中被中国气象学会授予“中国避暑之都”称号的城市是()。
A、遵义B、凯里C、贵阳D、都匀18.(3分)苗族乐器最著名的是()。
A、唢呐B、芦笙C、古瓢琴D、铜鼓19.(3分)贵州的疆域范围基本定型是在()。
A、唐朝B、元朝C、明朝D、清朝20.(3分)贵阳市人民政府和贵州省人民政府成立的时间分别是()。
A、1949年的11月15日和11月22日B、1949年的11月23日和12月26日C、1949年的11月15日和12月26日D、1949年的11月23日和12月16日多选题(共10题,共30分答题要求:每空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填对给分,填不对不给分。
)21.(3分)贵州苗族舞蹈种类很多,富有浓郁的民族特色,以下属于苗族的舞蹈的有()A、芦笙舞B、反排木鼓舞C、“锦鸡舞”D、“多耶舞”22.(3分)贵州完成土地制度改革以后,逐步开展的“三大改造”是()。
A、对个体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B、对个体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C、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家乡的文化作文家乡的文化作文9篇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有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很是熟悉吧,作文是由文字组成,经过人的思想考虑,通过语言组织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文体。
如何写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家乡的文化作文,欢迎大家分享。
家乡的文化作文1我的家乡在登封,位于嵩山脚下。
在这样的一座小城里,每当山上吹来的一丝风,便会也有一番滋味……登封是个建筑分布密集,历史久远的城市。
登封是佛教、道教和儒教三大教汇集之处。
107国道从市中心穿过。
登封还有一个非常响亮的名字“武术之乡”,有大大小小的武术学院几百个。
登封的嵩山位于瞰河洛,位于天中,是五岳之一,对中国文化文明形成发展有主导和核心地区。
一代女皇武则天来嵩山封禅,在登封到处留下了足迹和史迹。
登封有很多特产,比如茶亭沟红薯,在登封告成地区具有悠久的栽培历史。
告成镇非常适合红薯种植。
茶亭沟红薯个头大,风味佳,常食有健脾胃,补肝肾,防癌,延年益寿,和美容之功效。
登封芥丝历史悠久远近闻名,芥末味道,氽鼻浓香,沁人心脾,清爽可口。
登封刀削面与其他地方不同,不是汤面,均是炒制的,麻辣味儿重。
登封芝麻焦盖烧饼,传说是登封人为纪念岳飞抗金而被秦桧害死而创制的一种特色食品,起初形状类似老鳖,上有秦桧,王氏两个面人,后来演变成现在这种圆形。
芝麻焦盖烧饼以色泽金黄,味鲜,香脆,形圆者为极品。
登封的文化历史悠久,特产可谓是色、香、味俱全。
我爱登封,更爱家乡——登封的文化特产。
家乡的文化作文2我的家乡有许多美丽的景点,有使连接京津交通便利的城际站,有时尚购物之都佛罗伦萨小镇,有有山有水绿植遍地的绿博园,还有我要为大家介绍的我最喜欢的离我家最近的文化公园。
从我家走到公园也就500米,首先看到的是影剧院,它的外观建筑像熊掌一样。
然后就是博物馆,里面有恐龙化石,有动物化石,还有许多的画。
然后是图书馆,里面有许多可以丰富我们文化生活的各类书籍。
走进里面,春天时有许多的花朵,五颜六色,十分美丽,有奇形怪状的石头,有用石头雕成的假人,手里拿着小提琴,弹着一支支优美的歌,还有美丽的喷泉,偶尔我写完作业的时候就会去看喷泉。
地域文化(专)02 新 -0001填空题(共 10题,共 30分)1.(3分 )2018年底,全省城镇常住人口为 1710.7247.52%。
到 2020 年常住万人,城镇化率达到人口城镇化率达到 60%以上。
2.(3分 ) 贵州的史前文化以观音洞文化为代表。
3.(3威宁彝族回族苗族分 ) 毕节市管辖的 1 个自治县是自治县。
4.(3分 ) 开宝七年(矩州归顺朝廷,宋太祖敕书中引为“惟尔974 年),矩州彝族首领普贵以所领贵州”句,这是“贵州”名称首次见于文献。
5.(3分 ) 贵州贯彻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在行政区划变更过程中逐步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
截至2018 年全省共有3个自治州、11个自治县和 252个民族乡。
6.(3分 ) 贵州高原是中国古人类古文化的发源地之一。
的发祥地和7.(3 分 ) 清朝改土归流后,社会矛盾、民族矛盾交织,激起各族人民的反抗,在贵州先后爆发了(“乾嘉起义”)和(“咸同起义”)。
8.(3关岭布依族苗族分 ) 安顺市管辖的 3 个自治县是自治县、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和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
9.(3分 ) 截止 201863年底,贵州省辖贵阳、遵义等个地级市,黔东南等个民族自治州;有9个县级市、 52个县、 11个民族自治县、 15 个市辖区和1个特区。
10.(3分 ) 贵州目前已建立的自治州是黔东南苗族侗族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自治州、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单选题(共 10题,共 30分)11.(3分 ) 贵州下列被称为凉都的是()。
A、遵义B、水城C、贵阳D、都匀12.(3 分 ) 贵州多民族的社会环境是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经过多次人口()活动而形成的。
A、迁徙B、出生C、战争D、动荡13.(3分 )2014年 1月 6日,国务院正式同意设立贵州贵安新区为()新区。
A、县级B、地级C、省级D、国家级14.(3分 ) “一五”计划时期,贵州的建设主要以()为重点。
A、工业B、农业C、商业D、服务业15.(3分 ) 贵州土家族主要分布在()A、安顺市B、铜仁市C、六盘水市D、黔东南州16.(3分)明代诗人( )曾说:“江南千重水,云贵万重山,五百年后看,云贵胜江南。
陈楚文化及其在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地位王剑*(河南省周口师范学院,周口466001)【摘要】陈楚文化是从远古传说时期到春秋战国时代在陈楚地区(以今河南周口为中心)形成、发展并在后世得到继承和发展的一种地域文化,具有自己独特的风韵和价值。
陈地在上古时代正处在华夏、东夷、楚蛮三大部族文化交流的中心地带,在文化史上的地位十分重要,对中华主体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是中华文化的主要发祥地之一本文所谈及的陈楚地区,即今河南省周口市所辖区域与安徽省西北一部。
这里位于中原腹地,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
陈楚地区的行政、文化中心过去一直在淮阳。
淮阳古称“宛丘”,上古为太昊伏羲之墟,神农所都之地,夏为豫州之域,商为虞遂封地;西周分封,武王封舜后妫满于此,建立陈国;春秋末年,楚灭陈,陈为楚北方重镇;战国后期,楚徙都于此,陈城为“郢陈”,史称“陈楚”。
所谓“陈楚文化”,概指产生发展于陈楚地区的一种地域性文化,是有史以来生活在陈楚地区的人们所共同创造的一切文化的总称。
中华文化是多种地域文化交流、融汇的产物,陈地正处在多种地域文化交流的中心地带,在文化史上的地位十分重要,对中华主体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一、陈楚文化的形成一种地域文化的形成,要受三方面因素的影响,即历史发展、地理位置以及上述二者相结合而形成的历史区位关系。
陈地地处中原,这里自然环境优越,又是上古时期各种政治势力相互交接、争夺的地区,历次朝代更迭、文化演进都对陈地产生巨大的影响。
特殊的地域位置,为陈楚文化的形成提供了条件。
从地理环境上看,陈地属黄淮平原的一部分,大致以沙颍河为界,以北为黄河冲积平缓平原区,以南为淮河及其支流冲积湖冲积低缓平原区,土地平旷,河流众多,土质疏松肥沃;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型气候,降水量适宜,有利于农作物生长。
陈地兼有南北地理条件之长,具有发展农牧业的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
陈地地处豫东要冲,疆域广袤,无山水阻隔,交通便利。
百度文库-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学科门类(二级类):中国古代文学2013 年度周口师范学院教学团队建设总结(校级)团队名称:中国古代文学带头人:丁恩全单位(盖章):文学院填报日期:2013年12月5日周口师范学院教务处制填报说明一、本报告由各项目组论证后填写,建设内容应填写教学团队2013年度开展的工作。
二、表格篇幅不够,可以加页。
三、单位意见务必加盖公章,否则无效。
四、本报告一式两份,须双面打印。
一、团队建设计划实施情况(可以量化的请量化)1、专业结构、学历层次文学院古代文学教学团队共有18人,有高恒忠、王剑二位教授,有钟祥、丁恩全、谭泽宁、郭丽、张慧琼、王骞、杨蕾、王彦明、徐冰9位博士,原有钟祥、丁恩全、王彦明、陈海丽、李治中、孙晓琴6位副教授,新增孙洪杰、李继华两位副教授,高级职称人数比率由去年的50%增加到69%。
引进了王彦明博士,郝永博士离开了,所以博士比率由去年的44%增加到今年的50%。
2、梯队建设引进。
古代文学是中国语言文学系传统优势学科,所以,我们引进人才的要求是35岁以下的博士,博士后年龄可以适当放宽。
2013年我们引进的有杨蕾、王彦明、徐冰三位博士。
学术会议和学术报告。
鼓励团队成员参加国内国际各种学术研讨会。
2013年,团队共有10人次到省内外参加各种层次的学术研讨会。
时间参会人员开会地点经费备注2013、8 高恒忠、任动沈丘2402013、9 李治中西峡15882023、10 丁恩全兰州37353、运行机制引进和培养相结合。
凝聚新的研究方向。
地方文化是古代文学教学团队较为成熟的研究方向,随着博士数量的增加,我们要在3-5年内凝练出新的研究方向,并产生影响。
自由多样的小型讨论会。
因为时间关系,小型讨论会的形式多样化,就是平时碰上了就聊聊彼此的计划。
1.教授给本科生上课王剑诗歌创作研究2010级汉语言文学专业选修课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高恒忠中外文论2011戏剧影视文学专业选修课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2.团队内课程分担情况陈海丽:中国古代文学、中国戏剧史、红楼梦研究丁恩全:韩愈研究郭丽:中国古代小说焦华丽:中国古代文学李继华:民间文学李治中孙洪杰:中国古代文学孙晓琴:唐宋诗词研究谭泽宁:古代汉语专题研究、古代汉语唐旭东:中国古代文学、古代散文王骞:中国学术思想史、中国古代文学王彦明:中国古代文学徐冰:地方戏剧研究杨文森:中国古代文学张慧琼:中国古代文学钟祥:陶渊明研究3.教学效果:教学质量考评结果优秀:高恒忠、丁恩全、孙洪杰良好:王剑、钟祥、张慧琼、李继华、孙晓琴、焦华丽、李治中、谭泽宁、杨文森合格:陈海丽、郭丽、唐旭东、王骞新进教师:王彦明、徐冰、杨蕾(三)科研水平的提高(教学研究与教学改革、教材及其他教学资源、科研能力1、教学研究与教学改革完成了6000多新生的地域文化讲座。
张鹭经歌俗称为“唱经”、“跑经”,是带有宗教色彩的一种民间歌曲。
其演唱的场所为寺庙、广场或家庭庭院等地,含有一定的宗教色彩。
周口民间经歌是以边歌边舞的形式进行,歌者边舞边唱,唱词带有浓重的地域文化和佛、道宗教色彩,传统经歌大多以歌颂伏羲、女娲为主,其舞蹈形式称为“担花篮”(又称“担经挑”或“履迹舞”),是以担花篮诵经文进行的一种奇特的原始巫舞。
如今,在以河南省周口市淮阳太昊陵、西华女娲城等为代表的庙宇群内外广泛地存在着“经歌”的演唱和表演。
一.周口民间经歌的传承与保护的意义1、周口民间经歌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
周口地处黄淮腹地,共辖淮阳县、鹿邑县、西华县、项城县等八县一市一区,历史上曾五次建都,四次封国,皇而帝,帝而王,分封则国,统制则郡,南北迭辖,州县兼置,始终是豫东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
相传6500年前,人文始祖太昊伏羲氏在此定都宛丘,创下先天八卦和龙图腾,创华夏民族远古之文明:制网罟,教民渔猎,开畜牧业之先河;画八卦,分阴阳,奠定中国古典哲学之基础;造土损,制琴瑟,始有中华之古乐;定姓氏,制嫁娶,革除原始社会之群婚习俗;以龙纪官,号曰“龙师”。
5000年前,炎帝神农氏继都于太昊之旧墟,易名为陈,尝百草艺五谷,开创了中国农业的先河。
3000多年前,周武王封舜后妫满于陈,建陈国。
公元前196年,以陈在淮水之北,改名淮阳。
所以说,淮阳是姓氏文化、农耕文化、八卦文化和龙图腾的发源地。
同时,这里也是道家文化的发源地。
春秋时期我国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世界百位历史文化名人之一的老子和宋初著名学者、道家修士陈抟,均诞生在这里。
被称为“天下文官祖,历代帝王师”的孔子,曾三次来陈,在这里著书讲学长达四年之久,为儒家学说的形成奠定了思想基础。
这些宝贵的历史文化孕育了周口民间经歌,成为周口民间经歌生成和发展的重要文化环境。
周口民间经歌内容丰富,既有世代延续、历千年不衰传承下来的传统经歌,又有增添了时尚气息,融入了新表现形式和内容的现代经歌,充分体现了以农耕文化为核心的地域文化个性,同时也从另一个角度展示了民众宗教性的精神特点。
《地域文化》形成性考核作业1一、填空题1、据地质学家研究,台湾和台湾海峡,本来就是和福建相连的华夏古陆的一部分。
台湾是以 大陆 为根生成的一个岛屿,在地缘上与大陆是不可分的。
“东山陆桥” 是福建与台湾史前文化关系的一个有力的历史见证。
P1-22、春秋至秦汉时期,居住在福建境内的越人称“闽越”,其最重要的文化标志是以蛇为图腾和断发文身,他们不少人迁徙到时台湾岛,成为台湾 高山族 族的祖先。
P7 3、有历史记载的台湾人定居大陆(福建)沿海的第一次是隋炀帝时期武贲郎 陈棱 从台湾掳回数千人安置于福清县福庐山。
此人被后世奉祀为台湾的“开山祖”,郑成功在台湾为他修“ 开山宫”以为纪念。
P94、13世纪末,元朝政府在澎湖设巡检司,管辖澎湖、台湾等岛屿,隶属于福建泉州路同安县(今厦门)。
这是我国在台湾附近岛屿上设立专门政权机构的开始。
P125、 明代中叶 ,政府的文件中正式使用台湾这一名称。
P56、民族英雄郑成功是明末之际抗清名将,也是台湾省历史上最重要的人物。
他对收复和开发台湾作出了重大贡献,被台胞尊称为“ 开台圣王”。
P157、 朱熹于绍熙间任漳州知州,他笃意学校,力倡儒学;使“漳民独蒙大儒之泽”,造就一些文人学者,文化发昌盛,文化教育普及。
P378、 八宝印 是漳州文化的缩影,与水仙花、片仔癀合称“漳州三宝”。
P389、泉州别称“刺桐城”“ 鲤城 ”“温陵”,是中国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
P39二、选择题1、在中国古代文献里,台湾的名称有( ABCDEFG )P6A蓬莱B贷舆C员峤D瀛洲E 岛夷F 夷州G琉求2、从现存文献看,福建汉族人民较大规模迁居台澎是从 ( C )朝开始的。
P10A 唐B五代C宋D元3、清朝统一台湾的时间是(D)P16A1680年 B1681年C1682年 D1683年4、泉州可称是“宗教博物馆”,以下哪个是泉州所信奉的宗教(ABCDEFG)P41A 佛教B 道教C 伊斯兰教D 景教E 明教F 天主教G 印度教三、名词解释1、东山陆桥: 是闽台地缘关系的见证,在碧波万顷的台湾海峡上,有一道浅滩发端于福建东山岛,经澎湖列岛,抵达台湾。
周口师范学院荣获5项2020年度河南省社会科学
优秀成果奖
近日,2014年度河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评奖结果揭晓,周口师范学院5项优秀成果均获奖.其中俞海洛教授的著作《周口地域文化十二讲》获一等奖,董玉芝教授等二人的学术论文分别获二等奖,孙红震教授等二人的研究成果分别获三等奖.
据悉,2014年度河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共评出271项优秀成果,其中,荣誉奖1项,一等奖16项,二等奖114项,三等奖140项.周口师范学院在这次评奖活动中,一等奖为首次获得,获奖总数也再创新高.这些成果的获得充分体现了周口师范学院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领域的创新能力、鲜明特色和学科优势,显示了周口师范学院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态势.
2014年度河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主要奖励2014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在社会科学研究领域做出较大贡献、具有较高学术水平或应用价值的研究成果,包括正式出版的著作,核心期刊、省部级(含省部级)以上报纸发表的文章,市厅级(含市厅级)以上领导机关采用的价值较高的调研报告等.作为我省目前最高层次的社会科学研究奖项,其获奖层次与数量已成为衡量高校社会科学发展水平和科研实力的重要标尺.
(编辑/苏光鸿助编/麻辰逸)。
周口东站站房地域文化表达武模堂1,赵敏2,冯瑛瀛3(1.郑万铁路客运专线河南有限责任公司物资设备部(站房办),河南郑州450000;2.中国铁路郑州局集团有限公司土地房产部,河南郑州450000;3.中国铁路郑州局集团有限公司郑州生活段,河南郑州450000)摘要:通过阐述高铁发展背景与地域文化的重要性、解析地域文化设计理论和深入了解周口的地域文化,重点分析周口东站站房装修的地域文化表达。
通过分析室内设计的局部细节与整体效果,突出地域文化在站房设计中的重要性。
将地域文化作为影响高铁站房设计的重要因素,以此优化高铁站房设计。
关键词:高铁站房;站内装修;地域文化;周口东站;文化设计;文化站房中图分类号:U2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061X(2021)02-0040-06 DOI:10.19550/j.issn.1672-061x.2021.02.0400引言截至2020年底,我国高铁里程已超过3.5万km,占全球高铁总里程的七成以上。
随着高铁的快速建设,我国高铁的八纵八横网络构建已基本完成,但网络密度还有很大提升空间,这意味着我国正处于并将长久处于高铁时代。
铁路建设还将持续快速发展,站房建设也将持续发展。
1地域文化在高铁站房中的重要性高铁作为新时代的快速交通工具,高铁站房扮演着城市门户的角色,作为城市名片,它肩负的不仅是交通运输功能,还有文化的传承与发扬,将交通功能与地域文化完美融合越来越受到重视[1-4]。
如武汉3站就很好地诠释了武汉城市文化[5]。
将地域文化融入高铁站房设计中,使高铁站房不仅具备实际运输功能也兼具文化宣传功能,同时满足了人们的物质文化需求。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河南省作为中华文化的发源地,历史地位之重要、文化底蕴之深厚世人皆知。
河南省有必要也有实力将地域文化融入到高铁站房设计中。
地域文化在站房中的表达方式多样,外部可从站房造型、建筑肌理、塑造雕塑等方面表达地域文化,内部可从装饰材料、色彩、文化符号等方面进行表达。
河南周口议婚习俗方言词语释例1. 引言1.1 介绍河南周口议婚习俗方言词语释例河南周口地区的议婚习俗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重要的地位,而周口方言词语也承载着这些习俗的独特特点。
周口婚礼习俗丰富多彩,包括婚礼仪式、嫁妆准备、迎亲等环节,每个环节都有特定的方言词语与之相对应。
在周口地区的婚礼仪式中,人们常常会使用一些特定的方言词语来表示祝福和祈愿。
“燕子”在周口方言中代表着祝福新人百年好合,“和气生财”则寓意着夫妻和睦相处,共同创造财富。
这些方言词语不仅展现了周口地区人们对婚姻的尊重和祝福,也反映了他们对家庭幸福美满的向往和追求。
在周口地区的婚礼习俗中,还有许多特殊的方言词语用于描述婚礼准备和仪式过程。
“簪花”指的是新娘盘发时用来点缀的花朵,“拜堂”则是新人进入结婚仪式场所进行祈福的仪式。
这些方言词语不仅体现了周口地区人们对传统婚礼习俗的尊重和传承,也凸显了周口方言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和独特魅力。
河南周口议婚习俗方言词语的丰富多彩,不仅反映了当地人们对婚姻和家庭的重视,也展现了周口方言在文化传承和人际交往中的重要作用。
通过了解和学习这些方言词语,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周口地区的传统文化和生活方式,同时也能够感受到方言在维系家庭和社区关系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2. 正文2.1 周口地区的婚礼习俗周口地区的婚礼习俗是河南省内具有特色的传统文化活动之一。
周口人在举办婚礼时,会遵循一系列传统习俗,以表达对新人的祝福和祝福之情。
婚礼的筹备工作十分繁琐,需要家族亲友的共同努力,以确保一切都能顺利进行。
在周口地区,举办婚礼的时间通常会选择在农历的吉祥日子,以求婚姻美满和幸福。
在婚礼当天,新郎需要先到新娘家中迎亲,这一步被称为“迎亲”。
迎亲的过程中,会有一系列的仪式和文化表演,以展现新人间的感情和家族间的融洽关系。
接着是婚礼的正式仪式,新人要进行交杯酒、拜堂、敬茶等环节,以示对彼此的承诺和对双方家庭的尊重。
在婚礼结束后,新人还会举办喜宴,邀请亲友共同分享这份喜悦。
《地域文化》简答题1、北京地区远古文化的特点是什么? P10(1)北京地区是原始人类的聚居地,包含有从旧石器到新石器时期的各个发展阶段,内容丰富、完整,基本反映了原始社会历史的全貌。
(2)周口店龙骨山旧石器文化遗址的发现,尤其是“北京人”的发现,使北京成为了我国远古祖先的故乡,也成为了世界人类的发祥地之一。
(3)北京地区的先民从开始居住天然洞穴到逐渐向近山平原迁居,活动范围大体是自西向东扩展,创造了燕山以南地区具有独特风格的远古历史文化。
(4)北京地区北接塞外、南连中原,从新石器文化遗存中可见,其远古历史文化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与中原和内蒙古、东北地区远古文化有密切联系,且相互影响的。
2、简述燕昭王“励精图治”的过程及后果。
P15-P16(1)将军事重镇武阳城营建为陪都,巩固了燕国的南部疆土;(2)筑“黄金台”招纳天下贤士;(3)深入民间,与燕国百姓同甘共苦,燕国日益富强;(4)任用乐毅攻伐齐国,洗雪“先王之耻”,并占领了齐国的大片土地;(5)击退东胡,在边地设立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五郡,进一步扩大了版图;(6)修筑“北长城”及“易水长城”,巩固边防。
3.为加强对燕地的控制,秦王朝采取了哪些措施? P23-P24(1)设置广阳郡。
灭掉六国后,秦始皇为了防止六国的旧贵族复辟,不但把他们迁徙到关中、巴蜀等地管理起来,而且在六国旧都城处大都设置了郡,如赵都邯郸设邯郸郡,齐都临淄设齐郡等。
广阳郡的设置显然也是为了控制旧燕地的核心地区。
(2)拆除燕国的南长城。
南长城又称易水长城,其走向基本上是沿易水东西伸延,恰好阻隔了燕地与中原地区的联系。
拆除易水长城,就使得旧燕地与整个华北大平原乃至关中地区连通起来。
(3)修筑驰道。
秦始皇为了加强对各地的控制,自统一后的第二年(公元前220年)起,就以咸阳为中心,陆续修筑通往全图各地的驰道,向东一条经函谷关到三川郡(治所在今洛阳),东北向邺县(今河北临漳县西南)达于邯郸,向北直到蓟城。
周口关帝庙中的佛道文化研究作者:刘灵灵李东来源:《神州·上旬刊》2017年第09期摘要:周口关帝庙受到当地三川交汇等地理环境影响,山陕商业文化浓郁。
由于山陕商人信奉佛教及道教文化,因此,他们修建的关帝庙成为了佛道商文化的统一载体。
关键词:周口;关帝庙;佛教文化;道教文化引言:周口关帝庙受到商业、佛教、道教文化的影响,其建筑风格实现了多文化统一。
本文,将针对周口关帝庙佛道文化进行研究。
一、针对周口关帝庙的分析河南省地大物博,拥有众多的历史文明估计,坐落在其东南部的周口市,更是风光秀丽,历史绵长。
其中沙河、颖河、贾鲁河在市区交汇,三岸鼎立,古为漕运重地,素有“小武汉”之称。
明清时期,舟车辐辏,商贾云集,商人会具有此,修建了宏伟的周口关帝庙。
而周口关帝庙也是国内完整度最高、建筑规模首屈一指的古代建筑群,关帝庙建筑群更是我国的著名旅游胜地与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二、周口地区关帝庙里面体现的佛文化道士主要是古时候关帝庙的管理者,但是在周口却是由住寺僧管理。
周口关帝庙里面,存在大量和“住寺僧”有关的碑文内容、符号、佛教寺院禅房等建筑,通过观摩研究能够发现关帝庙里佛学文化浓厚。
周口关帝庙中有佛文化的体现,主要是因为关羽神圣化的过程中受到了佛教文化的影响,同时,僧侣对周口关帝庙的修建与修缮起到了巨大作用。
这些观点,在周口关帝庙现存的碑文内容中得到了强有力的证明。
周口关帝庙里面有13幢碑铭,其建设时间大约是1783年~1920年之间,与住持僧有关的碑文内容为5幢。
经研究发现,在关帝庙修建完成后,住持僧就会在会馆内长期居住,并世代延续。
在关帝庙内的石碑上,如《重修关圣庙诸神殿香亭钟鼓楼并照壁僧室戏房及油画诸神铺砌庙院碑记》、《山陕会馆春秋阁院创修牌坊两廊看楼客庭工作等房铺砌甫路院落碑记》等都明确记载了住持僧的相关内容。
更有部分碑文对住持僧世代传承的过程进行了完整的描述,比如《山陕会馆春秋阁院创修牌坊两廊看楼客庭工作等房铺砌雨路院落布施抽积银钱碑记》就指出了当时的住持僧为广修、徒弟为续安等。
特色与优势
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的特色与优势体现在两个研究方向:先唐文学与文化研究、近古文学与文献。
一、先唐文学与文化研究
周口师范学院文学院古代文学先唐文学与文化研究具有一定的科研基础,已经形成一定的学科优势和学科特色,研究主攻目标明确,包括王剑教授、李治中副教授的周口地域文化研究,唐旭东博士的《尚书》、《诗经》研究,杨蕾博士、徐冰博士的戏曲史研究和周口地方戏研究,郭丽博士的小说概念起源研究等。
本研究方向学术带头人王剑教授多年来致力于周口地域文化研究,已具有丰厚的学术积累,出版了多部学术专著,为本研究方向的顺利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本方向科研梯队年龄、学历、职称比例合理,研究力量较为雄厚。
二、近古文学与文献
周口师范学院文学院古代文学近古文学与文献研究方向具有较为雄厚的科研力量和一定的科研基础,初步形成了较为鲜明的特色和优势,三个研究重点互为补充、交叉重叠:钟祥博士的唐五代诗歌研究、谭泽宁博士的唐赋及其接受史研究、王骞博士的唐宋诗词经典化研究;张慧琼博士的明代作家作品研究与明清海防诗研究及文献整理、王彦明博士的明代虞山诗派与佛教文学研究及文献整理;丁恩全博士的唐代散文研究与文章学研究及文献整理。
本研究方向学术带头人丁恩全博士多年来一直致力于近古文学与文献研究,积累了大量的研究资料和丰富的研究经验,公开发表了一些有分量的学术论文,主持国家级、省部级等高层次的科研项目,有力地带动了本方向的研究工作。
本研究方向科研队伍有六位中青年博士,具有厚实的潜在研究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