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科学概论-PPT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64.50 KB
- 文档页数:2
人文科学概论考点二.人的社会属性是人在实践的社会结合中的依赖性,以及人与人,集团与社会集团之间生存和发展的相互制约的社会特征。
(指人在实践中从他们所依存的社会关系)三.人类自我认识的三种基本形态1.直观领悟性认识2.反思抽象性认识3.辩证具体性认识四.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社会属性从根本上区别了人与动物,并且它一经形成就对人的自然属性起着支配作用。
因此可以断定,人的本质属性在人的社会属性,或着说,人的社会属性是人的本质的表现。
1.否定了把人的本质归结为“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的错误观念。
2.马克思认为社会关系的总和决定着人的本质。
人类的社会关系包括两大类:a.横向的空间关系(即泾济关系、政治关系、,职业关系、法律关系、思想文化关系、伦理道德关系等等)b.纵向的时间关系(即世世代代之间的历史继承关系)3.指出了单个人的本质的来源和特点意义:1.把人与动物从根本上区别开2.揭示人的社会性与观实性3.人的本质是变化发展的4.指出了考察人的本质的科学途径(通过劳动、社会关系)五.人对人本质认识的误区1.抽象的人性论2.人的本质自由说3.人的本质自私说六.认识和把握人的本质的基本方法1.科学抽象的方法2.历史分析的方法3.阶级分析的方法七.市场经济社会中人的本质的表现1.我欲故我在-人首先为追求和满足自我正当利益最大化而存在2.我能故我在-人主要依靠其能力而存在3.我思故我在-人自觉按照理性的法则而存在4.我进故我在-人必须依靠自我努力奋斗而存在八.人与自然界的关系人与自然界的关系是一种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是一种以实践为纽带而联结起来的对象性关系。
一方面,九、人与自然的协调关系协调发展并不是简单的维持或恢复某种自然平衡,而是通过人的干预或利用自然界本身的力量,使自然平衡能为社会的长远发展提供物质需求的环境和资源保障。
首先,必须树立对自然界的整体观念以及确立人与自然之间的伙伴关系。
其次,必须依靠科学技术手段来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协调发展。
人文科学概论教学大纲一、课程概要(一)课程性质“人文科学概论”属于教育部新设立的“文化素质教育”类课程,学术专业性质属于哲学。
(二)教学目的它提供区别于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人文科学原理,包括人文科学的现代性起源、人文科学的对象与方法观等系统理论。
这一理论对传统文史哲诸人文学科提供统一原理、为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提供知识发生学与价值观背景,同时还对作为社会思潮的人文精神与个体人生观提供现代学理。
因此,本课程属于跨专业的知识整合型与素质教育课程。
可作为基础理论课在大学本科二年级第二学期开设。
(三)教学内容课时:60学时(四)教材与参考书:尤西林著《人文科学导论》(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初版。
讨论题:见教材。
二、正文绪论一、教学目标与要点概略了解本课程的问题域:研究对象与范围、学科性质、学习意义、学习方法。
二、课题及关键概念1.“人文科学”(The Human Sciences)、“人文学科”(The Humanities)、“人文主义”(Humanism)三概念。
2.“人文科学”观念与现代性:论域的现代性问题背景、人文科学的现代意义。
3.人文科学概论的原理性。
4.人文科学概论的学习方法。
第一章人文科学的历史与现状一、教学目标与要点了解人文科学产生与发展的历史渊源、问题背景。
重点是:1.“现代性”理论(难点是“现代性”对于“现代化”既支持又批判的对立统一关系)。
2.自然科学的知识范型地位及人文科学的回应。
3.人文科学的“科学”涵义分析。
二、课题及关键概念1.古罗马“七艺”与先秦“六艺”的古典人文学科特性。
2.近代科学的起源及其文化观念前提。
3.以自然科学为范型的近现代科学—知识观。
4.“科学”—“科学精神”—“唯科学主义”。
5.唯科学主义与现代危机的代表形态。
6.“现代”—“现代化”—“现代性”—“现代主义”。
7.人文主义现代思潮的代表形态。
8.中国古典人文精神的现代性阐释。
人文社科概论第一部分总论:人文社科概论第一章1、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的概念(1)人文科学概念:人文科学是关于人的自身的学说或者理论体系,是对人的存在、本质、价值和发展等问题,对认得自然属性、社会属性,特别是精神文化属性进行探究的学问。
(哲学、人类学、宗教学等)(2)社会科学概念:是关于人类社会的学说或者理论体系,它以人的共同体的经济活动、政治活动、文化活动等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目的在于探索和揭示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
(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等等)(3)、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的联系一句话概括: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
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产生了大量的边缘学科。
例子:人文科学的历史学和社会科学联姻,形成新的交叉学科、边缘学科。
法学法律史学社会学社会史学经济学历史学经济史学新闻学新闻史学人口学历史人口学2、人文社会科学的概念(1)、人文社会科学是相互交叉联结的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总称,它以人的社会存在为研究对象,以探索、揭示人的本质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为目的,同现代科学体系中另外一大科学部类就是自然科学相关联又相应。
(2)人文社会科学的主干学科和结构体系三大类:主干学科(一级学科)二级学科(专业学科)三级学科(分支学科)主干学科也就是一级学科,也可以称为门类学科,主要包括:哲学、历史学、文艺学、宗教学、语言学、心理学、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学、法学、管理学、教育学、军事学、新闻传播学、体育科学、情报学与文献学、地理学。
二级学科也称为专业学科。
如军事学的二级学科有战略学、战术学、战役学、后勤学、军事系统工程等等。
管理学的二级学科有决策科学、领导科学、公共关系学、管理计划学、部门管理学与专业管理学等等。
三级学科可以称为分支学科:如经济学的二级学科国民经济学的分支学科:国民经济计划学、消费经济学、投资经济学等等;文艺学二级学科比较文学的分支学科:国别比较文学、历史比较文学、主题比较文学、形态比较文学、渊源比较文学等等(3)、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各种人文社会科学的学科研究的对象或者最后目标都是“人”,以人的社会存在为研究对象,只是他们的研究人的角度、领域、层次不同而已。
人文科学概论人文科学概论什么是人文科学概论?1.人文科学概论是以人文学科为一系统和完整的知识体系,进而阐明这一知识体系的产生、发展及其内在联系的原理性论说。
2.首先必须理解“人文学科”:3.人文学科包括文学、史学、哲学、宗教学、伦理学等,人文学科是以人自身及其活动为研究对象的学问。
4.三大学科的划分是因为有各自的研究对象和知识系统。
人文科学概论的主要任务1.人文学科是一个系统和完整的知识体系;2.人文科学是对这个知识体系进行研究的学问——会提出一系列原理或理论。
3.人文科学概论的主要任务:①阐明人文学科知识体系的产生和发展;②探究人文学科知识体系的内在联系;③系统地揭示人文学科的学理内涵、研究方法以及学科知识统一性原理。
人文学科与人文科学1.人文学科是关于“人本身”的学问,它的表现形态是知识体系,如文学、史学、哲学等;2.人文科学是在对文学、史学、哲学等人文学科的研究基础上,说明人文学科的知识原理,揭示人文学科的学理实质,使人文学科知识系统化、理论化。
3.研究对象:人文世界。
4.是关于人的生命整体存在状态的学问。
什么是人文世界?1.人并不是生活在单一的物理世界的;除了自然的物理世界,还有人的心灵世界、精神世界、情感世界等。
2.人生活的世界既包含已经过去的历史世界,更包含未来世界。
3.人文世界是人所创造的文化世界,总体分为两个层次:①人的内在精神世界(心灵世界、精神世界); ②客观的文化世界。
最难理解的就是“人”1.人有两重生命:自然生命、自为生命;2.人有两重本性:物的本性、超物本性;3有两重性的存在:实体存在、意义—价值存在;4.人生活在两重性的世界:本然世界、应然世界;自然世界、属人世界;现实世界、理想世界;物质世界、精神世界等;5.人来自于物又不能归结为物;人是生命存在,又从不满足于生命生存;人在大自然之中,却超越了自然的局限。
人的存在方式的根本特点:二重化的存在1.人的二重化的存在:感性的物质的存在与超感性的非物质的存在。
简答:什么是人文科学?它以人类自身为学术研究的中心,以人自身的发展和完善作为精神探索活动的出发点与归属,通过知识积累与传播、理论、思想与智慧。
作为一个大的学科类型,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一样,也是由许多相互关联的学科构成的,其主体是文学、史学、哲学这三大学科,同时还包括由文史哲这三大基本学所衍生而成的其他一些分支学科,如美学、伦理学、宗教学等学科。
第一章人文科学的学科本质与学科特征论述题:为什么说人文科学是科学世界的终极承载?人文科学对于现代人类科学与知识体系的发展所具有的特殊意义,在于它可以为科学本身提供某种终极意义和目标方面的支持,使科学由技术层面进入到精神层面、价值层面,使科学和技术真正成为一种促进人类进步发展的力量。
科学和技术只有与人的发展,与人的解放,与自由相联系时才会有意义。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把科学和技术当成一种工具和手段,但是这个工具和手段应该用来达到什么样的目的呢?如何认识什么样的目标才是合理的、正确的,是符合人类的进步与发展要求的呢?这就需要从科学的目的层面和价值意义层面上来对人类的自然科学和技术活动作出界定和规范,作出科学之终极意义与目的的解答,而这正是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技术对话沟通的开始。
自然科学和技术既可被人用于善的目的,也可被人用于可恶的目的,它对善和恶都会带来无限的可能性。
而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可能,则取决于人对科学技术的价值理解和价值引导。
要使科学成为一种善的事业,一种服务于人生、有益于社会的事业,必须从人文科学的角度来对科学加以理解把握。
事实上,保证科学的进步与成果有益于人类而不是相反,已经成为现代科学发展中一个无法回避的重要问题。
对于现代科学发展的整个进程来说,人文科学的发展之所以十分的重要,是因为只有人文科学的健康发展,只有以人文科学的理想与精神来赋予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以人类文化和价值上的意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才能成为一项合理的合于人性的事业,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才能成为推进人类全面发展和进步的积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