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绿色建筑概论的文献综述
- 格式:ppt
- 大小:640.50 KB
- 文档页数:11
第1篇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建筑工程规模不断扩大,建筑行业对资源的需求日益增加,同时也对环境造成了较大的压力。
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建筑工程绿色施工应运而生。
本文将从建筑工程绿色施工的概念、发展现状、技术措施及未来展望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建筑工程绿色施工的概念建筑工程绿色施工是指在施工过程中,通过采用环保、节能、节地、节水、节材等技术手段,降低对环境的影响,实现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一种施工模式。
它包括绿色设计、绿色材料、绿色施工技术、绿色管理等方面。
二、建筑工程绿色施工发展现状1. 政策支持力度加大。
近年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绿色施工,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如《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评价标准》等,为绿色施工提供了政策保障。
2. 绿色施工技术不断成熟。
在绿色设计、绿色材料、绿色施工技术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
如节能保温材料、可再生能源利用、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
3. 绿色施工应用范围逐步扩大。
越来越多的建筑工程项目开始实施绿色施工,如住宅、公共建筑、工业建筑等。
4. 绿色施工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企业对绿色施工的认识逐渐加深,绿色施工管理体系不断完善,绿色施工人员素质逐步提高。
三、建筑工程绿色施工技术措施1. 绿色设计。
在建筑设计阶段,充分考虑节能、环保、舒适等因素,优化建筑布局,提高建筑物的能源利用效率。
2. 绿色材料。
选用环保、节能、可再生的建筑材料,如节能保温材料、绿色涂料、绿色石材等。
3. 绿色施工技术。
采用先进的施工技术,如节能施工、节水施工、节材施工、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
4. 绿色管理。
建立健全绿色施工管理体系,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监督管理,确保绿色施工措施得到有效执行。
四、未来展望1. 绿色施工将成为建筑行业的主流。
随着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绿色施工将得到更广泛的应用,成为建筑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2. 绿色施工技术将不断创新。
随着科技的发展,绿色施工技术将不断优化,为建筑行业提供更多节能、环保、高效的解决方案。
绿色建筑设计文献综述绿色建筑设计是指以环保、节能和资源利用高效为目标,从建筑设计的各个方面包括场地选择、平面布局、空间设计、建筑材料、能源系统设计等方面,实现对环境保护的最大化贡献。
绿色建筑设计不仅能够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还能提高建筑的舒适度和用户的生活质量。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中关于绿色建筑设计的研究成果和实践案例。
绿色建筑设计中的节能技术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
建筑能耗在全球能耗中占有很大比重,降低建筑能耗是绿色建筑设计的一项重要任务。
通过文献综述发现,目前绿色建筑设计中主要包括了建筑外墙的保温、采用高效节能设备、利用太阳能和风能等可再生能源等。
其中,太阳能应用在建筑中的研究和实践比较广泛,在绿色建筑设计中被广泛运用。
太阳能采集系统可以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或热能,通过运用这种技术,建筑可以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从而降低能耗。
此外,建筑材料的选择和使用也是绿色建筑设计的重要内容之一、传统的建筑材料例如水泥、砖块等材料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很大,而绿色建筑设计中的建筑材料主要是指对环境影响较小,同时具备良好性能的材料。
绿色建筑材料包括可再生材料、环保材料和高效节能材料等。
研究者通过对文献的综述发现,目前有很多新型材料被广泛应用于绿色建筑设计中,例如:绿色混凝土、瓦楞纸板和竹材等。
这些材料具有很好的环保性能和高效节能性能,在绿色建筑设计中被广泛使用。
总之,绿色建筑设计是当前建筑设计领域的热点研究方向。
通过本文的综述可以看出,绿色建筑设计已经成为国内外学术界的重要研究领域,并且在实际设计实践中有着广泛应用。
研究者通过对绿色建筑设计的文献综述,发现其主要包括绿色建筑评估标准、节能技术和建筑材料的选择和使用等内容。
未来的研究方向可以进一步对绿色建筑设计中标准体系、节能技术和建筑材料的应用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以推动绿色建筑设计的发展和创新。
河南科技2011.08 下82建筑工程ARCHITECTURAL ENGINEERING当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成为全球性关注焦点之时,人们对节能环保的重视越来越多,“绿色建筑”概念已经成为当前世界建筑界最主流的发展方向之一,世界的目光开始关注绿色建筑以及它背后的行业推动者。
以绿色建筑标准为准绳的建筑绿色化也正成为中国建筑行业的大势所趋,发展节能和绿色建筑将是房地产业持续发展所难以回避的战略转变,也是构建节约型社会的一个显著标志,未来新增的建筑是否节能将成为今后建筑的重要指标,绿色建筑的发展已成为中国建筑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一环。
一、绿色建筑的概念绿色建筑即“资源可有效利用或可循环利用的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舒适和高效的使用空间,同时在建筑全生命周期(物料生产、建筑规划、设计、施工、运营维护拆除过程)中实现高效率地利用资源(能源、土地、水资源、材料)、最低限度地影响环境的建筑物。
设计应符合可持续发展原理,减少不可再生能源和资源的使用,尽量避免使用建筑构件或建筑产品,加强对老旧建筑的修复和某些构成材料的重复使用。
这种建筑通过各种方式节能和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是实现“以人为本”、“人—建筑—自然”三者和谐统一的重要途径,是绿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实施21世纪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绿色建筑的选址、布局十分合理,尽量减少使用人工合成材料,充分利用阳光、自然通风等资源,节省能源,为居住者创造一种接近自然的感觉,同时可以减少环境污染。
二、中国绿色建筑发展现状随着中国经济的蓬勃发展,中国的房地产行业面临整合升级,建筑设计及家居设计也越来越呈现专业化、高科技化的趋势。
城市现代建筑对制冷制热及通风等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对其总运行成本、节能环保、用户体验、与建筑外观的结合等都提出了新要求。
能源结构调整、技术更新速度都超乎想象,推广节能环保绿色建筑已是大势所趋。
题目:基于绿色建筑技术的可持续发展研究综述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绿色建筑技术在我国得到了广泛关注。
本文从绿色建筑技术概念、研究现状、发展趋势三个方面对相关文献进行综述,以期为我国绿色建筑技术的研究与发展提供参考。
一、绿色建筑技术概念绿色建筑技术是指通过采用环保、节能、节水、节地等手段,降低建筑全生命周期的环境影响,提高建筑使用效率和舒适度,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建筑理念和技术体系。
绿色建筑技术包括建筑节能、建筑节水、建筑节地、室内环境质量、建筑材料等方面。
二、绿色建筑技术研究现状1. 绿色建筑节能技术:近年来,我国在绿色建筑节能技术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
如太阳能热水系统、地源热泵、建筑围护结构保温隔热等技术的应用,有效降低了建筑能耗。
2. 绿色建筑节水技术:我国在绿色建筑节水技术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如雨水收集利用、中水回用、节水器具研发等技术的应用,有效提高了建筑用水效率。
3. 绿色建筑节地技术:在绿色建筑节地技术方面,我国主要开展了建筑密度、建筑形态、土地利用等方面的研究。
如垂直绿化、立体停车库等技术的应用,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
4. 绿色建筑室内环境质量:室内环境质量是绿色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在室内环境质量方面主要研究了室内空气质量、声环境、光环境等方面,以提高居住舒适度。
5. 绿色建筑材料:绿色建筑材料是实现绿色建筑的关键。
我国在绿色建筑材料方面开展了新型建筑材料、可再生建筑材料、环保材料等方面的研究。
三、绿色建筑技术发展趋势1. 绿色建筑技术将更加注重整体性:绿色建筑技术将朝着集成化、系统化的方向发展,实现建筑全生命周期的绿色性能。
2. 绿色建筑技术将更加注重智能化:通过智能化技术,提高建筑能源利用效率、水资源利用效率,实现建筑节能减排。
3. 绿色建筑技术将更加注重地域性:针对不同地域的气候、环境特点,开发具有地域特色的绿色建筑技术。
4. 绿色建筑技术将更加注重生态性:绿色建筑技术将更加注重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实现生态平衡。
建筑文献综述范文建筑,这一古老而又充满活力的领域,就像一个巨大的宝藏,有着数不清的奥秘和故事。
在这篇文献综述里,咱们就来好好扒一扒建筑相关的研究成果。
一、建筑的历史发展。
建筑的历史那可真是源远流长,就像一条奔腾不息的长河。
从远古时代的洞穴居住开始,人们就有了对居住空间的基本需求。
那时候的建筑,简单来说就是找个能遮风挡雨的地方,比如天然的山洞,或者用树枝、树叶搭个简易的棚子。
这就好比是建筑的婴儿时期,虽然简单粗糙,但却是生存的基本保障。
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建筑也开始变得复杂起来。
古埃及的金字塔可是建筑史上的一个大明星,那些巨大的石块堆积而成的宏伟建筑,至今都让人惊叹不已。
金字塔不仅仅是法老的陵墓,更是当时埃及人工程技术和宗教信仰的体现。
建造金字塔的工匠们,就像是一群技艺高超的魔法师,把一块块沉重的石头变成了永恒的艺术。
古希腊的建筑也是建筑史上的璀璨明珠,他们的柱式结构,如多立克柱式、爱奥尼柱式和科林斯柱式,给建筑带来了一种独特的美感和秩序感。
这些柱式就像是建筑的骨架,撑起了整个建筑的庄重与优雅。
而且古希腊的建筑与他们的民主文化息息相关,像帕特农神庙,它的建筑比例、空间布局都反映了当时希腊人对和谐、对称和美的追求。
再到古罗马时期,建筑在继承古希腊的基础上又有了新的发展。
罗马人发明了拱券结构,这种结构让建筑可以跨越更大的空间,建造出更加宏伟的建筑,如罗马万神殿。
万神殿那巨大的穹顶,仿佛是天空的盖子,阳光透过穹顶的圆孔洒进来,营造出一种神圣而又神秘的氛围。
二、建筑风格的多样性。
建筑风格就像时尚潮流一样,多种多样,每个时期、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格。
中世纪的哥特式建筑,那可真是建筑界的“高个子”。
哥特式建筑的特点是高耸的尖塔、巨大的彩色玻璃窗和飞扶壁。
尖塔直插云霄,仿佛要与上帝对话;彩色玻璃窗在阳光的照耀下,五彩斑斓,就像梦幻中的仙境;飞扶壁则像一双双有力的手臂,支撑着建筑的高大身躯,让建筑内部可以有更大的空间。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行业在我国的发展势头愈发迅猛。
为了更好地推动建筑行业的科技进步,提高建筑质量,本文对近年来建筑领域的文献进行了综述,总结如下:一、建筑结构优化设计1. 建筑结构优化设计是提高建筑质量、降低建筑成本的关键。
近年来,众多学者对建筑结构优化设计进行了深入研究。
如张华等(2018)提出了一种基于遗传算法的建筑结构优化设计方法,通过调整遗传算法参数,提高了优化效果。
2. 针对复杂建筑结构,刘洋等(2019)研究了有限元方法在建筑结构优化设计中的应用,通过建立合理的有限元模型,实现了对建筑结构的精确分析和优化。
二、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1.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资源短缺问题日益严重,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成为我国建筑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
李明等(2017)对建筑节能技术进行了综述,包括墙体保温、屋面保温、门窗节能等方面。
2. 针对绿色建筑评价体系,赵静等(2018)对国内外绿色建筑评价标准进行了比较分析,提出了适用于我国绿色建筑评价的指标体系。
三、建筑信息化与BIM技术1. 建筑信息化是提高建筑行业管理水平、促进产业升级的重要手段。
陈勇等(2016)对建筑信息化技术进行了综述,包括建筑信息模型(BIM)、建筑性能分析、建筑运维等。
2. 针对BIM技术在建筑行业中的应用,刘翔等(2019)对BIM技术在建筑全生命周期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包括设计、施工、运维等阶段。
四、建筑安全与抗震1. 建筑安全是建筑行业永恒的主题。
张伟等(2017)对建筑抗震设计理论和方法进行了综述,包括抗震设防、抗震结构体系、抗震计算等。
2. 针对建筑安全风险控制,王磊等(2018)对建筑安全风险评价方法进行了综述,包括定性评价、定量评价、模糊评价等。
五、建筑经济与管理1. 建筑经济与管理是提高建筑企业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李慧等(2016)对建筑项目管理模式进行了综述,包括传统项目管理、敏捷项目管理、BIM项目管理等。
绿色建筑设计文献综述摘要:20世纪60年代,美国建筑师保罗·索勒瑞提出了生态建筑的新理念,绿色建筑理论引入到中国以后,绿色建筑成为日益流行的概念。
但国内人们长期以加强具体的绿色技术应用来实现绿色建筑,过程设计没有成为绿色建筑设计的研究重点,过程研究的滞后阻碍了绿色建筑多学科整合设计的实现,因此有必要对绿色建筑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对基本的概念进行深入的剖析。
本文从方法论的视角出发,促使绿色建筑设计的重点问题转为如何提高设计与规划过程的效率和更合理使用技术。
关键词:绿色建筑;绿色建筑技术;方法论;绿色建筑设计方法论;并行设计过程模型1 绿色建筑世界性的能源和环境危机使得“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 ) 的思想在全世界范围内达成共识。
从社会能源消费的构成来看,建筑能耗占总能耗的30%~40%,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建筑能耗将在一段时期内继续以较快的速度增长。
对于城市和建筑来说,由传统的高消耗型发展模式转向节能环保型模式成为必然的趋势,绿色建筑的概念应运而生。
绿色建筑的概念由美籍意大利建筑师保罗•索勒瑞于20 世纪60 年代首先提出,是指为人类提供一个健康、舒适的工作、居住、活动的空间,同时实现最高效率地利用能源、最低限度地影响环境的建筑物。
现在这一概念得到了高度的重视,在不少国家得到实践推广,成为世界建筑发展的方向。
经过30 多年的发展,绿色建筑现在在国际上已有了许多成熟的评估体系,如美国的LEED、英国的BREEM、加拿大的GBC、日本的CASBEE、澳大利亚的NABERS 等绿色建筑评估体系。
中国也紧跟世界发展潮流,在2006 年6 月推出了GB/T50378-2006《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从法律和标准上规范了绿色建筑的发展。
2 绿色建筑的内涵2004年8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设部颁发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对绿色建筑作出了如下定义: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包括物料生产、建筑规划、设计、施工、运营维护及拆除过程),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实践与创新中国绿色建筑发展综述一、本文概述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绿色建筑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关注与发展。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建筑市场,对绿色建筑的需求与实践更是日益增强。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中国绿色建筑的发展历程、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同时分析中国在这一过程中所采取的创新策略和实践经验。
本文首先对中国绿色建筑的发展历程进行回顾,梳理出中国绿色建筑从起步到现阶段的发展历程,分析其发展动力及主要影响因素。
接着,通过案例分析的方式,展示中国绿色建筑在实践中的创新做法和成功经验,如节能设计、可再生能源利用、绿色建材使用等方面的创新实践。
本文还将深入探讨中国绿色建筑在政策、技术、市场等方面所面临的挑战与问题,分析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在此基础上,对中国绿色建筑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以期为中国绿色建筑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本文还将总结中国绿色建筑在实践与创新中所取得的成果与经验,探讨这些成果与经验对于全球绿色建筑发展的启示与意义。
希望通过本文的阐述,能够为中国绿色建筑的发展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同时也为全球绿色建筑的发展贡献中国智慧和力量。
二、中国绿色建筑的政策与实践中国绿色建筑的发展,离不开政策的推动和实践的积累。
自21世纪初开始,中国政府就将绿色建筑作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方向,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标准和规范,以推动绿色建筑在中国的广泛应用。
在政策层面,中国政府通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关于加快推广绿色建筑的通知》等一系列政策文件,明确提出了绿色建筑的发展目标和具体措施。
这些政策不仅鼓励新建建筑采用绿色建筑标准,还强调对现有建筑进行绿色改造,以实现节能减排和可持续发展。
在实践层面,中国绿色建筑的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果。
各地纷纷出台绿色建筑示范工程,通过实践探索绿色建筑的设计、施工、运营等各个环节。
同时,中国还积极推动绿色建筑国际合作,学习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和技术,不断提升绿色建筑的发展水平。
中国绿色建筑的发展的理论综述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的建筑事业的发展步伐也逐步加快。
但是,建筑行业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对环境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比如建筑垃圾过多、资源和能源消耗严重等。
绿色建筑与传统的建筑有很大的不同,绿色建筑的规划设计充分考虑到了建筑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并注重污染的防治和资源的管理,值得大力推广。
1 我国绿色建筑的发展现状绿色建筑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目前对绿色建筑有很多种说法,这些说法都认识到了绿色建筑对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的促进作用,通过研究人、建筑和自然这三者之间的关系,追求建筑与自然的平衡、协调发展。
绿色建筑利用先进的建筑技术,可以起到节水、节能、环保的作用,促进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
总之,绿色建筑能够保护生态环境,达到可调节、智能化、环境好、高效率的效果,促进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我国很早就开始了对绿色建筑的研究,通过对绿色建筑人文理念的研究与实践,总结出了绿色建筑的基本理念:“天人和谐、持续发展、经济适用、安全健康、节约高效、地域适应、以人为本、诗意安居。
”通过简短的32个字,总结出我国绿色建筑的理念和发展目标,是我国发展绿色建筑的重要指导思想,与其他国家的技术体系和评估体系有很大的不同。
我国在2006年出台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使绿色建筑的评价逐渐规范和科学。
该标准总结了我国发展绿色建筑的经验,是在总结研究成果和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制定的一套评价标准,是一套符合我国国情的评价体系。
该标准关注建筑物的综合能效水平,不仅重视先进技术和产品的应用,更强调将工程项目作为多学科的系统工程来做,不仅涉及建筑和暖通领域,也包括建筑技术科学、能源、建筑材料、自动控制、、给排水等。
绿色建筑理念强调要因地制宜地进行的建设,根据地域性的差异采用全生命周期的费用模式对建筑工程进行衡量。
在这个标准的指引下,我国开展了很多绿色示范项目,正朝着绿色建筑的发展之路前进。
在建筑行业转型的大背景下,政策的鼓励促进了国内绿色建筑的发展。
绿色建筑论文总结引言绿色建筑是在设计、建造和运营建筑时综合纳入环境、经济和社会因素的一种战略方法。
它旨在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提高居住者的健康和舒适程度,同时促进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总结我在绿色建筑领域的研究成果和心得体会。
研究方法我采用了综合文献研究和实地调研的方法来深入理解和分析绿色建筑的相关内容。
通过查阅大量的学术论文、研究报告和行业资料,我获得了关于绿色建筑原则、最佳实践和技术创新的详细信息。
此外,我还参观了一些绿色建筑项目,并与业内专家和从业者进行了交流,以获取他们的观点和经验。
研究结果绿色建筑原则绿色建筑的核心原则是将可持续发展原则融入到设计和建造过程中。
这包括最大限度地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提高能源效率和室内环境质量、促进环境与建筑之间的融合等。
绿色建筑的原则不仅仅适用于新建筑,也适用于现有建筑的改造和维护。
绿色建筑技术创新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绿色建筑领域也出现了许多创新的技术应用。
例如,光伏发电系统、雨水收集与利用系统、高效节能的建筑外墙和屋顶材料等。
这些技术创新不仅可以降低建筑的能耗和环境影响,还可以提高建筑的性能和可持续性。
绿色建筑的经济效益绿色建筑不仅有助于环境保护,还可以带来经济效益。
通过采用节能措施和资源回收利用,绿色建筑可以显著降低能源和水资源的使用成本。
此外,绿色建筑还可以提高建筑的价值和竞争力,提高租金和销售价格,并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和租户。
绿色建筑的社会效益绿色建筑对人类健康和生活质量的改善也具有重要的社会效益。
通过优化室内环境质量、减少污染物排放等措施,绿色建筑可以提供更健康、更舒适的居住和工作环境。
这有助于提高居民的工作效率和生活满意度,减少慢性病的发生率,提高社会整体的幸福感。
绿色建筑的可持续性绿色建筑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
它通过优化建筑的能源和资源利用效率、降低对环境的负面影响、促进循环经济等措施,为未来的发展提供了可持续的基础。
绿色建筑的可持续性不仅体现在建筑的生命周期内,还包括建筑所处的社区和城市的整体可持续性。
绿色建筑技术综述一、引言绿色建筑,顾名思义,就是建筑行业中以节能、环保为主要目的的建筑。
无论是从人类自身的健康、节约能源、环保等方面考虑,绿色建筑都成为现代建筑行业的主流趋势。
绿色建筑不仅可以达到节能、环保的目的,而且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同时可以改善人类的生活条件。
二、生态建筑技术生态建筑技术是一种以生态学原理为基础,以最大程度地满足人类需求,同时最小程度地影响自然环境为目标的建筑设计技术。
“绿色”建筑与“生态”建筑是两个概念,生态建筑是利用天然和文化资源,采用科学的、系统的设计理念,实现空间、功能、艺术、生理、社会和环境效益的最佳和谐的建筑,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1.独特的“空气洁净”,生态建筑内部除甲醛等污染物质的浓度远远低于一般建筑;2.通过循环利用和生态承载力的内在平衡,可以将建筑和环境良好的融合起来,实现最佳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3.运用细小的材料、大量的自然光、自然通风等等解决被动性设计问题,使得整个建筑形成自然透风、自然采光等优越的条件,4.同时,考虑到生态建筑在各种环境条件下的兼容性,使得生态建筑适合在不同环境下得到广泛的应用。
三、绿色墙壁技术绿色墙壁技术是一种可以栽种植物的墙壁技术。
这种技术通过在墙壁上种植植物,可以使得室内的空气净化率大幅度提高。
近几年,绿色墙壁技术变得越来越流行,并且在日本、中国等国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1.绿色墙壁的造价不算很高,而且可以大幅度减少气候变化所带来的影响;2.不同的植物可以在不同的季节中起到不同的效果,例如冬季的花朵可以增加空间中的温暖感,使得室内氛围变得温馨而令人愉悦;3.绿色墙壁技术同样可以在减少不必要的基础负担,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四、绿色屋顶技术绿色屋顶技术是指通过在屋顶上种植植物的方法,达到减少能源的消耗和提高生态资产的利用。
绿色屋顶是一种重要的绿色建筑技术,可以最大化地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1.可以达到更好的绝热保温效果,节约能源,减少能源消耗。
绿色建筑技术综述近年来,随着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绿色建筑成为建筑业的热门话题。
绿色建筑是指在设计、建造、使用和维护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影响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建筑。
本文将对绿色建筑技术进行综述。
一、能源利用节能是绿色建筑的重要指标。
建筑中最大的能源消耗者是空调和照明系统。
因此,在建筑中采用高效的空调和照明系统可以有效地降低能源消耗。
另外,太阳能和风能等可再生能源也可以作为建筑能源利用的重要手段。
二、材料利用绿色建筑中,使用环保材料是至关重要的。
环保材料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提高人员健康安全性。
建筑材料应该具有高回收性和可再生性,例如使用松木等可再生资源制作的木材作为室内装饰。
三、空气质量绿色建筑中,保持室内空气质量是重要的一环。
针对室内空气污染,绿色建筑采用高效的通风系统和空气过滤器,保证室内空气的质量。
四、水资源管理在绿色建筑中,水资源管理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即使是最节水的建筑,也会用水,因此,必须采用先进的水资源管理技术,如雨水收集系统、灰水回收系统等。
五、生态环境为了营造舒适的室内环境,绿色建筑还应注重生态环境保护。
绿色建筑中的植物墙、绿色屋顶等设计,可以减小建筑物表面温度和环境温度,从而减少城市热岛效应,提高室内居住质量。
六、智能化智能化技术在绿色建筑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自动化系统的引入可以降低能源和水资源的消耗,如可编程可以控制的照明系统、自动化散热系统等。
结语总的来说,绿色建筑是建筑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如何在设计、建造、使用和维护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影响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建筑是我们所应追求的目标。
绿色建筑文献综述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设计、建筑材料选择、建筑施工、建筑使用等全过程中,充分考虑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的建筑。
绿色建筑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通过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和提高建筑的资源利用效率,实现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
绿色建筑的概念最早出现在20世纪70年代,当时人们开始关注建筑对环境的影响。
自那时以来,绿色建筑的概念和技术逐渐发展完善。
绿色建筑的核心理念是“节能、节水、节材、健康”。
通过优化建筑设计、选用环保材料、节约能源和水资源、改善室内环境质量等措施,绿色建筑能够降低能耗、减少污染、提高居住舒适度。
在绿色建筑设计方面,很多绿色建筑项目采用了被动式设计原则,如合理利用自然光线、自然通风和自然遮阳等,减少对机械设备的依赖,降低能耗。
同时,绿色建筑还注重建筑外墙的保温隔热性能,采用节能材料和技术,减少能源损耗。
在绿色建筑材料选择方面,绿色建筑倡导使用可再生材料和回收材料,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
例如,使用竹木地板、环保油漆、水性涂料等材料,能够减少有害气体的释放,提高室内空气质量。
此外,绿色建筑还鼓励使用高效节能的建筑材料,如太阳能电池板、节能灯具等,以减少能源消耗。
绿色建筑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减少施工废弃物的产生,合理利用资源。
同时,施工过程中也要注意环境保护,避免土壤、水源等的污染。
绿色建筑的使用阶段也需要注意节能环保。
在室内装修方面,绿色建筑推崇使用环保材料,如无甲醛的家具、环保地板等。
此外,绿色建筑还注重室内空气质量的控制,通过科学的通风系统和空气净化器等设备,保证室内空气的清新。
绿色建筑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和推动。
政府可以通过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鼓励和引导建筑业采用绿色建筑技术和材料。
同时,政府还可以提供财政支持,推动绿色建筑市场的发展。
绿色建筑是未来建筑发展的趋势,它能够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降低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提高建筑的可持续性。
在建筑行业中,应积极推动绿色建筑的发展,加强绿色建筑技术的研究和应用,为人们创造更健康、舒适、环保的生活环境。
文献综述论文范文随着全球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人口的增长和城市空间的扩张对环境和资源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绿色建筑作为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建筑理念,其在城市化进程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本文综述了绿色建筑的发展现状、面临的挑战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绿色建筑,也称为生态建筑或可持续建筑,是一种在设计、施工和运营过程中注重节能减排、资源循环利用和环境友好的建筑。
它通过采用先进的建筑技术、材料和设计理念,旨在减少建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提高建筑的能效和舒适度。
发展现状方面,许多国家和地区已经将绿色建筑纳入城市规划和建设的强制性要求。
例如,欧盟通过《建筑能效指令》推动成员国提高建筑能效标准;中国则实施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鼓励建筑项目采用绿色建筑技术。
此外,绿色建筑认证体系如LEED(美国)、BREEAM (英国)和DGNB(德国)等,为建筑项目提供了评估和认证服务,推动了绿色建筑的普及。
然而,绿色建筑的发展也面临着一系列挑战。
首先是成本问题,绿色建筑在设计和施工阶段往往需要更高的初始投资。
其次是技术问题,绿色建筑技术的推广和应用需要相应的专业人才和技术支持。
此外,政策和法规的不完善、市场认知度不高以及文化差异等因素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绿色建筑的发展。
展望未来,随着全球对可持续发展的重视,绿色建筑有望得到更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技术创新、政策支持和市场教育将是推动绿色建筑发展的关键因素。
同时,绿色建筑也将与智能建筑、健康建筑等新兴概念相结合,形成更加综合和多元化的建筑发展模式。
综上所述,绿色建筑在城市化进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和政策推动,绿色建筑有望为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建筑文献综述范文# 建筑文献综述。
建筑,这可是个充满魅力又超级复杂的领域。
从古老的金字塔到现代的摩天大楼,建筑就像一本本凝固的史书,记录着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
为了深入了解建筑这门艺术与科学,我可是查阅了不少相关文献呢,下面就来唠唠我的收获。
一、建筑的历史溯源。
建筑的历史那可真是源远流长。
在古代,建筑主要是为了满足人类最基本的生存需求,像遮风挡雨、抵御外敌等。
最早的建筑形式简单又质朴,比如原始部落的茅屋,就是用树枝和树叶搭起来的,虽然简陋,但也是人类智慧的结晶。
随着文明的发展,建筑变得越来越复杂和精致。
古埃及的金字塔那可是建筑史上的奇迹,巨大的石块层层堆砌,精确的角度和结构让人惊叹不已。
当时的埃及人可没有现代的高科技工具,全靠人力和简单的机械,就能建造出如此宏伟的建筑,简直不可思议。
这些金字塔不仅是法老的陵墓,更是古埃及宗教和权力的象征。
古希腊建筑则以柱式为特色,多立克柱式的粗壮简洁,爱奥尼柱式的优雅柔美,科林斯柱式的华丽精致,每一种柱式都体现了古希腊人对美的独特追求。
帕特农神庙就是古希腊建筑的杰出代表,它的比例协调,线条优美,站在它面前,仿佛能感受到古希腊文明的辉煌。
到了中世纪,宗教在欧洲占据主导地位,建筑也深受宗教影响。
哥特式建筑应运而生,高耸入云的尖塔、巨大的彩色玻璃窗,内部空间营造出神秘而庄严的氛围。
巴黎圣母院就是哥特式建筑的经典之作,那些精美的雕塑和绚烂的玻璃窗,讲述着宗教故事,也展示了当时工匠们高超的技艺。
二、建筑的风格多样性。
建筑风格就像人的性格一样,多种多样。
除了前面提到的古代建筑风格,近现代也涌现出许多特色鲜明的建筑风格。
现代主义建筑强调功能主义,主张“形式追随功能”。
这种风格摒弃了传统建筑的繁琐装饰,追求简洁、实用的设计。
勒·柯布西耶的萨伏伊别墅就是现代主义建筑的典范,它以简单的几何形状构成,内部空间布局合理,采光通风良好,充分体现了现代主义建筑的理念。
后现代主义建筑则是对现代主义建筑的一种反叛,它重新引入了历史元素和装饰性。
绿色建筑中的装配式建筑应用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一)国内外研究现状1.国外研究动态国外对装配式建筑的研究远远早于国内,早在20世纪20年代,德国就提出了关于建筑工业化的理念,1933年在住宅区进行大规模的推广,如今装配式小型住宅已经占据了德国市场。
而在法国,建筑装配率也已高达75%,俄罗斯的预制混凝土结构率也达到50%,欧洲其余各国为35%—40%。
而美国在上世纪30年代也大力推进建筑工业化,尤其在1971年,美国编制的《PCI设计手册》,对世界装配式产业的全过程具有指导性意义。
[3]Assad Minass在生态经济学的理论与研究方法的基础上,建议将经济与生态相结合,对绿色建筑进行全面认识,从而推动绿色建筑的发展[4]。
David Pearson认为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可以使绿色建筑增加社会、文化维度,为创造和谐社会环境提供条件[5]。
Hao Jun, Li Yin, Li Yaxin等从建筑围护结构、建筑节能等方面入手,对建筑节能利用、室内环境等方面进行有效分析,将评估方法与产业特性相结合,建立一套评估绿色建筑的方法[6]。
针对绿色建筑的评估,各国均制订了一些相对完备的评价体系。
[7]2.国内研究动态(1)装配式建筑在绿色施工技术方面的研究国内对装配式建筑在绿色施工技术方面的研究相对于国外来说还不太成熟。
但亦有许多人对这方面的研究做出了自己贡献。
肖绪文等(2015)在我国绿色施工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时,他对如何推进绿色施工的研究提出了一些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8]喻晓梦等(2018)对装配式建筑的施工进行了大致的描述,并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探讨了绿色施工技术的应用,并指出使用BIM技术,可以节约资源推动绿色施工的发展。
[9-10]冯锦等(2018)对装配式绿色建筑多功能墙体进行探讨,把装配式绿色建筑的理念融入到原有的建筑中,通过对多功能墙体的应用,提高建筑水平,为改善居民的居住条件提供新的思路。
[11]聂勇等(2017)结合实际的工程发现,装配式绿色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可以带来较好的经济效益,为类似项目提供参考,为以后的建设带来信心。
绿色建筑发展文献总结汇报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设计、施工和使用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建筑模式。
绿色建筑在节能、环保、资源循环利用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可以降低建筑的碳排放、减少能源消耗,促进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从绿色建筑的定义、发展现状、国内外案例以及发展前景等方面进行综述。
绿色建筑的定义: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物的设计、建造、使用和拆除等各个阶段,充分考虑对环境的影响,综合运用节能、环保、资源循环利用等技术手段,以保护生态环境为目标,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环境的不良影响,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建筑模式。
绿色建筑的发展现状: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提出,绿色建筑得到了广泛关注和迅速发展。
各国纷纷制定了相关政策和标准,鼓励和引导建筑行业向绿色发展方向转变。
目前,绿色建筑在节能、环保、资源循环利用等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和认可。
国内外绿色建筑案例:国内外有许多成功的绿色建筑案例,其中包括了许多获得认证的绿色建筑项目。
例如,美国纽约的One World Trade Center是一个融合了节能、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绿色建筑项目,它通过采用高效的能源系统和透明的外墙材料,在能源消耗和碳排放方面取得了显著降低。
中国上海的上海中心大厦是一个标志性的绿色建筑项目,采用了多项节能、环保技术和材料,成为了中国绿色建筑发展的典范。
绿色建筑的发展前景: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普及和绿色建筑技术的不断创新,绿色建筑的发展前景非常广阔。
未来,绿色建筑将会在设计、施工、运营和拆除等各个环节得到更多的应用和推广。
同时,政府的支持和鼓励政策也将进一步推动绿色建筑的发展。
预计在未来几年内,绿色建筑将成为建筑行业的主流发展方向。
总结起来,绿色建筑作为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建筑模式,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巨大的潜力。
在当前环保形势严峻的背景下,推动绿色建筑的发展已经成为建筑行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我们应该加强绿色建筑的研究和实践,探索更多创新的绿色建筑技术和材料,为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浅述绿色建筑的发展与节水技术摘要: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包括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建筑。
本文基于绿色建筑的发展讨论其应用在绿色建筑的相关技术.关键词:绿色建筑;节水;雨水回用;中水回用1。
引言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 (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1]。
推动绿色建筑的全面发展是实现我国建筑业与房地产业新时期蓬勃发展的重要途径[2] . 近几年来,一些国家和地区相继推出了各自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其中水源保护和对水资源循环利用是绿色建筑的关键部分,虽然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由于水资源占有量的不同,在标准中节水所占的权重不同,但节水是不可缺少的内容[3]。
2。
中外绿色建筑标准与发展绿色建筑是将可持续发展理念引入建筑领域的结果,将成为未来建筑的主导。
目前,世界各国普遍重视绿色建筑的研究,许多国家和组织都在绿色建筑方面制定了相关政策和评价体系,有的已着手研究编制可持续建筑标准。
由于世界各国经济发展水平、地理位置和人均资源等条件不同,对绿色建筑的研究与理解也存在差异。
20世纪60年代以来,绿色建筑设计在世界各国都得到了广泛的发展。
许多欧美发达国家已在单项绿色关键技术取得大量成果的基础上,发展了较完整的适合当地特点的绿色建筑技术体系,并同时开发了相应的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如英国的BREEM,加拿大的GBTOOL,法国的ESCALE,美国的LEED[4]等,这些评估体系的架构和应用,成为其它各国建立新型绿色建筑评估体系的重要参考[5—6]。
日本学者 Yuya Kajikawa认为: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的出现整合了不同学科和专业的知识,鼓励了更好的设计和行为,认证了环境友好型的设计实践,促进了不同利益团体之间的交流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