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型糖尿病的症状表现
- 格式:doc
- 大小:73.00 KB
- 文档页数:3
2型糖尿病的主要症状表现有哪些?大家对于糖尿病都有一定的了解,2型糖尿病是糖尿病中最为常见的一种,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及时了解其症状有利于及早发现和治疗。
为了帮助患者了解2型糖尿病的症状,那么,2型糖尿病的主要表现有哪些呢?
下面由糖尿病专家王健为大家介绍2型糖尿病的主要症状表现具体内容:
1、年轻患者发生动脉硬化,冠心病,眼底病变等应怀疑有无糖尿病。
2、反复感染。
顽固性外阴瘙痒,或反复外阴、阴道霉菌感染,或屡发疮痈肿者,有可能是糖尿病患者。
不少女性病人就是因外阴痒去妇科就诊而发现糖尿病的。
3、有异常分娩史。
如有原因不明的多次流产史、死胎、死产、早产、畸形儿或巨大儿等。
4、阳痿。
男性病人出现阳痿,在排除了泌尿生殖道局部病变后,要怀疑有糖尿病可能。
5、有多尿、口渴、多饮,或有近期不明原因的体重减轻。
6、有糖尿病家族史。
有明确的轻型糖尿病家庭史者发生二型糖尿病的可能性很大,要引起注意。
7、偶有尿糖阳性而空腹血糖正常者也要怀疑是否有糖尿病,应作进一步检查。
8、反应性低血糖。
多发生于餐后3小时或3小时以上,表现为心慌、饥饿、出汗、颤抖等。
血糖可在正常低值或低于正常,在某些肥胖的二型糖尿病早期可有此表现。
2型糖尿病的主要症状表现有哪些?糖尿病专家王健温馨提示:糖尿病有很多的症状,这些都会导致患者出现身体虚弱的情况,希望大家要多多注意,积极有效的治疗才是克制疾病的关键所在。
2型糖尿病诊疗常规一、诊断标准【临床表现】1 .典型症状(多饮、多尿、多食、体重下降)及非典型症状(头晕、乏力、外阴瘙痒、反复皮肤疖肿等)出现的时间、程度;2 .注意急、慢性并发症出现的时间、程度及进展情况,如有急性并发症,注意询冋可能的诱因,如摄入咼糖、中断治疗、应激状态等;3 .诊治经过:有关诊断的检查结果(血糖、葡萄糖耐量试验、胰岛素释放试验等),有关控制饮食及药物治疗情况,特别是降糖药的具体使用情况及其疗效;使用胰岛素者应注意询问首次使用胰岛素的原因,治疗中有无低血糖症状及体重的变化;4 .既往有无高血压、肾病史及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史,女性有无巨大胎儿分娩史及妊娠期糖尿病史;5 .糖尿病家族史。
【体格检查】除常规体检外,还需测身高、体重,计算体重指数(体重kg/身高m2)【辅助检查】1. 急性并发症: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酮、尿酮、尿糖、血渗透压及肾功、电解质等。
2•慢性并发症:1)眼底检查:眼底镜检、眼底照相、眼底荧光血管造影等2) 肾脏检查:尿常规、尿白蛋白/肌酐、24小时尿蛋白定量、血肾功能检查。
3) 神经系统检查:神经电生理检查。
4) 心脏检查:心电图、心脏B超、24小时动态心电图。
5) 血管检查:ABI、双下肢血管B超、血管造影等。
【诊断标准】1 •无论有无糖尿病症状,均可根据血糖作出糖尿病诊断:(1)有糖尿病症状者符合下列一项可诊断为糖尿病:一次空腹血糖》7.8mmol/L,或一次随机血糖A 11.1mmol/L,或0GTT2h血糖》11.1mmol/L ;(2)无糖尿病症状者符合下列一项者可诊断为糖尿病:两次以上空腹血糖A 7.8mmol/L,或两次以上随机血糖A 11.1mmol/L ,或一次空腹血糖》7.8mmol/L及一次随机血糖A 11.1mmol/L ,或一次空腹血糖A 7.8mmol/L 及一次OGTT2h 血糖A 11.1mmol/L ,或两次以上OGTT2h 血糖A 11.1mmol/L。
2型糖尿病症状的早期表现文章目录*一、2型糖尿病症状的早期表现*二、2型糖尿病的并发症有哪些*三、2型糖尿病的饮食禁忌2型糖尿病症状的早期表现1、2型糖尿病症状的早期表现1.1、血糖过高患者会有多尿、皮肤干燥、口渴、虚弱无力、呼吸慢且很深、恶心、呕吐、心跳很快、神智不清的情形,严重时会昏迷并导致死亡。
1.2、血糖过低会突然感到饥饿无力、发抖、头晕、心跳很快、身体一直大量冒冷汗,若未即时补充糖份,病人会陷入昏迷,严重者伤及脑功能而变成植物人,此种糖尿病二型症状要及时被发现,否则会有生命危险。
1.3、口渴、尿频夜间入睡,2型糖尿病患者尿频的次数可达二十余次,频繁的出入厕所,导致睡眠不好,容易口渴。
1.4、排尿困难当出现尿意低下、排尿间隔时间延长等症状时,可能得了糖尿病。
据统计,大约40%的男性和20%的女性糖尿病人其首发症状就是排尿困难。
1.5、代谢异常、疲劳虚弱由于体内代谢异常,糖尿病人的体重下降幅度大,处于生长发育期的孩子,多半面色蜡黄、身材短小、体弱多病,不少轻度2型糖尿病患者因为嗜吃体重偏肥。
2、2型糖尿病的治疗方法2.1、药物治疗这是糖尿病内科治疗的主要方法之一,可根据自身病情,在医生指导下,选用副作用小、疗效高的降糖药使用。
多吃药不好,俗话说的好,“是药三分毒”不管是什么降糖药物大多有一定副作用,使用时必须注意说明书中注明的用法、剂量、禁忌症和注意事项,以免误用。
2.2、饮食治疗这是每个患者都需要掌握的基本措施之一。
每日摄取的总热量及营养成分一般要根据自己的体重和体力活动强度来制定。
另外,还应限制酒精、食盐、高胆固醇食物、脂肪和食糖的摄入。
2.3、运动治疗运动也是糖尿病的基础治疗之一。
应根据自身年龄及体质,每日坚持适宜强度的运动和锻炼,如散步、体操、打太极拳等。
有规律的运动不仅能提高生活质量,还可以提高胰岛素敏感性,改善血糖及血脂水平。
但应注意空腹时运动易导致低血糖,应在餐后30分钟进行。
2型糖尿病蜜月期有什么表现
2型糖尿病蜜月期有什么表现
2型糖尿病蜜月期症状主要包括排尿次数较以前显着增多(尿频),有的人还会出现。
持续的烦渴,体重下降,经常感到疲乏、劳累,视力下降等2型糖尿病症状,此外还有手或者足部经常感到刺痛或者麻木,伤口愈合非常缓慢这些都是2型糖尿病症状。
当人们出现经常或者反复发生感染,比如泌尿系感染、疖肿及霉菌感染时,有可能就是出现了2型糖尿病症状,还有男性发生阳痿,女性发生阴道异常干燥,极易饥饿,恶心、呕吐等情况均是2型糖尿病症状,此时要及时到医院进行检查,是否患有糖尿病,症状还包括膀胱、阴道以及皮肤反复感染和手脚有麻刺感或知觉丧失,还有一些比较特殊的症状有皮肤干燥发痒和性功能出现问题。
2型糖尿病症状不太明显,但是到了中度时期,就会出现恶心、呕吐等显着症状,出现此种症状时有可能糖尿病病情已经非常严重了,此时接受2型糖尿病的治疗措施,效果不是很好。
2型糖尿病蜜月期怎么办
1、早期胰岛素强化治疗
胰岛素的早期应用是诱导“蜜月期”的重要策略,时间要早,剂量要大,注射次数要多,血糖检测每天至少在4次以上,要保证餐后血糖都在正常范围,因而最好使用胰岛素泵。
2、口服降糖药
在胰岛素强化治疗的基础上,对肥胖者可联用二甲双胍,餐后血糖高者可联用α-糖苷酶抑制剂。
经过胰岛素强化治疗,空腹血糖仍>8.9mmol/L时,说明胰岛功能对血糖的控制力已下降,此时胰岛素还需。
二型糖尿病症状很多人由于生活习惯、饮食不合理、生活工作压力和生存环境的改变等的因素而患上了二型糖尿病,下面我们就来看看有什么吧。
1、多尿、烦渴、多饮:由于糖尿,尿渗透压升高而肾小管回吸收水减少,尿量常增多。
病者尿意频频,多者一日夜可二十余次,夜间多次起床,影响睡眠。
不仅每次尿多与尿频,一日尿总量常在2~3L以上,偶可达十余升。
2、善饥多食:由于失糖,糖分未能充分利用,伴以高血糖刺激胰岛素分泌,食欲常亢进,易有饥饿感,主食有时达1~2斤,菜肴比正常人多一倍以上,尚不能满足。
但有时病者食欲忽然降低,则应注意有否感染、发热、已诱发酮症等并发症。
3、疲劳、体重减轻、虚弱:由于代谢失常,能量利用减少,氮负平衡,失水和电解质,酮症时更严重,患者感疲乏、虚弱无力。
尤其是幼年1型及重症2型患者消瘦明显,体重下降可达数十斤,劳动力常减弱。
4、皮肤瘙痒:多见于女阴部,由于尿糖刺激局部所致。
有时并发白念珠菌等真菌性阴道炎,瘙痒更严重,常伴以白带等分泌。
失水后皮肤干燥亦可发生全身瘙痒,但较少见。
2型糖尿病原名叫成人发病型糖尿病,多在35~40岁之后发病,占糖尿病患者90%以上。
2型糖尿病患者体内产生胰岛素的能力并非完全丧失,有的患者体内胰岛素甚至产生过多,但胰岛素的作用效果较差,因此患者体内的胰岛素是一种相对缺乏。
2型糖尿病是胰岛素不能有效发挥作用与受体结合含量少所致,因此不仅要检查空腹血糖,而且要观察餐后2小时血糖,特别应做胰岛功能检查。
具体数值如下:正常人空腹血糖:3.9~6.1毫摩尔/升,餐后2小时血糖在7.8毫摩尔/升以下。
如空腹血糖≥7.0毫摩尔/升,餐后2小时血糖≥11毫摩尔/升,就可诊断糖尿病。
如空腹血糖在6.1~7.0毫摩尔/升,餐后2小时血糖在7.8~11毫摩尔/升之间为糖调节受损,是早期糖尿病的表现。
而尿糖检查仅供参考,不能诊断糖尿病及用药的依据。
1、控制总热能是糖尿病饮食治疗的首要原则。
摄入的热量能够维持正常体重或略低于理想体重为宜。
2型糖尿病足的早期症状
一、2型糖尿病足的早期症状二、糖尿病足的治疗方法三、糖尿病足的高危人群
2型糖尿病足的早期症状1、2型糖尿病足的早期症状
1.1、病人多有皮肤瘙痒、肢端发凉、感觉迟钝、水肿,继之出现双足袜套式的持续麻木,多数可出现痛觉减退或消失,少数出现患处针刺样、刀割样、烧灼样疼痛,夜间或遇热时加重,鸭步行走或倚杖而行。
1.2、病人下肢及足部皮肤干燥、光滑、水肿,毳毛脱落,下肢及足部变小。
皮肤可见大小不等的散在性水疱、瘀点、瘀斑、色素沉着,肢端发凉。
抬高下肢时,双足发白;下垂时,则呈紫红色。
趾甲变形、增厚、易脆、脱落等。
肌肉萎缩、肌张力差。
常见足畸形、跖骨头下陷、跖趾关节弯曲,呈弓形足槌状趾,足趾过伸如爪状。
1.3、足部慢性溃疡时,足跖部,跖骨头外形成圆形的穿透性溃疡。
有时出现韧带撕裂,小骨折,骨质破坏,并有夏科关节。
干性坏疽时,全足、足趾干枯、变小,皮肤光亮、变薄,呈淡红色,趾尖边区可见有为数不等的黑点、黑斑。
2、预防糖尿病足的方法
2.1、防冻伤:冬季气温低,下肢血液循环不佳,若护理不周保暖不好,容易发生冻伤,而且不容易愈合。
2.2、防烫伤:冬天病人用热水袋、电热毯等为下肢或脚部取暖,若温度过高而下肢的感觉神经麻痹,则极容易烫伤。
2.3、防干裂:每天检查足部是否有小的伤口,在容易受伤的部位缠上保护贴以及涂抹润滑剂预防皮肤干裂等。
糖尿病2型诊断标准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
糖尿病
2型是最常见的类型,其诊断标准对于及早发现和治疗疾病至关重要。
以下将详细
介绍糖尿病2型的诊断标准,希望能够帮助更多的人及时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
首先,糖尿病2型的诊断标准主要包括血糖水平和症状两个方面。
根据世界卫
生组织的标准,糖尿病2型的诊断需要符合以下条件之一,空腹血糖≥7.0mmol/L (126mg/dL);或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2小时血糖≥11.1mmol/L(200mg/dL);
或随机血糖≥11.1mmol/L(200mg/dL)并伴有典型糖尿病症状,如多饮、多尿、
多食、体重减轻等。
其次,糖尿病2型的诊断还需要排除其他可能引起高血糖的疾病,如胰岛素分
泌不足的疾病、胰岛素抵抗症候群等。
此外,为了确保诊断的准确性,需要在两次检测中得到相同的结果,或在一次检测中同时进行空腹血糖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
另外,对于高危人群,如有家族史、肥胖、高血压、高胆固醇等危险因素的人群,建议进行定期的血糖检测,以便及早发现糖尿病2型的征兆。
及时发现并干预糖尿病2型,可以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总之,糖尿病2型的诊断标准主要包括血糖水平和症状两个方面,需要符合一
定的条件才能确诊。
同时,对于高危人群,定期的血糖检测也是非常重要的。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能够帮助更多的人了解糖尿病2型的诊断标准,及早发现并干预疾病,提高生活质量。
中医学中2型糖尿病的定义-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代谢性疾病,其主要特征是血糖水平持续升高。
根据病因的不同,糖尿病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其中2型糖尿病是最常见的一种类型。
2型糖尿病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慢性疾病,主要包括胰岛素分泌不足和组织细胞对胰岛素的抵抗。
这种类型的糖尿病通常在中年或老年人中更为常见,但近年来也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被诊断为2型糖尿病。
与1型糖尿病相比,2型糖尿病的起病较为缓慢,症状不明显,很多患者可能在多年之后才被确诊。
常见的症状包括多尿、口渴、体重下降、疲乏等。
如果不及时进行有效的治疗和管理,2型糖尿病可能导致一系列的并发症,如心血管疾病、视网膜病变、肾脏病变等,给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带来巨大影响。
中医学在对糖尿病的定义和分类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和理论依据。
中医学认为2型糖尿病主要是由脾胃功能失调导致的,脾胃失调表现为消化功能不良、体内湿气与脂肪代谢紊乱等。
中医学将2型糖尿病分为多个亚型,以便更好地指导临床治疗。
本文将重点探讨中医学中对2型糖尿病的定义和分类,并分析中医学对2型糖尿病定义的重要性。
最后,我们还会展望中医学对2型糖尿病未来研究的方向。
通过深入了解中医学对2型糖尿病的观点和方法,我们可以为2型糖尿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更加全面和专业的指导。
1.2文章结构1.2 文章结构本文主要介绍中医学中对2型糖尿病的定义。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文章将按照以下结构展开:第一部分是引言,该部分首先对整篇文章进行概述,介绍文章的主要内容和结构安排。
接着,阐明了撰写本文的目的,即探讨中医学对2型糖尿病的定义。
第二部分是正文,该部分将重点探讨中医学对2型糖尿病的定义,并对其进行详细解读。
首先,将介绍2型糖尿病的定义,包括其特点、发病机制等方面。
然后,将探讨中医学中对2型糖尿病的分类方法,不同分类方式对疾病的研究和治疗都有重要意义。
第三部分是结论,该部分将总结中医学对2型糖尿病的定义的重要性,并展望未来的研究方向。
Ⅱ型糖尿病一、概述糖尿病(DM) 由于胰岛素绝对或相对不足以靶细胞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引起糖、蛋白质、脂肪代谢和继发性水、电解质紊乱。
临床主要表现为多尿、多饮、多食和消瘦。
二、病因及发病机制Ⅱ型糖尿病的发生主要与遗传有关,肥胖是Ⅱ型糖尿病的重要诱因,感染、多次妊娠和分娩、都市生活方式如应激、体力活动减少、饮食改变等都可成为Ⅱ型糖尿病的诱因。
2型糖尿病(T2DM)发病机制主要为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缺陷而非胰岛B细胞自身免疫破坏。
胰岛素抵抗一般先于胰岛素分泌障碍;或胰岛素分泌不足为主伴或不伴有胰岛素抵抗。
2型糖尿病和空腹高血糖的患者特征性表现为胰岛素抵抗、胰岛素分泌障碍和肝脏葡萄糖产生增加。
三、临床表现Ⅱ型糖尿病多见于40岁以上成年人和老年人,较多病人体型肥胖,起病缓慢,病情较轻。
(一)症状本病典型表现为“三多一少”,即多尿、多饮、多食和体重减轻。
1.多尿由于血糖浓度增高,大量葡萄糖从肾脏排出致尿渗透压增高,阻碍肾小管对水的重吸收,大量水分随糖排出形成多尿。
2.多饮因多尿失水而出现口渴多饮。
3.多食葡萄糖是体内能量及热量的主要来源,由于胰岛素不足,体内葡萄糖不能充分利用而自尿中丢失,病人常感饥饿,从而导致食欲亢进、易饥多食。
4.消瘦体内葡萄糖不能充分利用,蛋白质和脂肪的消耗增多,加之失水,致体重减轻、乏力和消瘦。
(二)并发症1.心、脑、肾、四肢、血管病变2.糖尿病性肾病变3.眼病变4.神经病变5.感染四、辅助检查1.尿糖测定尿糖阳性有助于糖尿病的诊断。
每日4次尿糖定性测定和24小时尿糖定量常用作疗效判断的指标。
2.血糖测定血糖升高是诊断糖尿病的主要依据。
空腹血糖≥7.8mmol/L或随机血糖≥11.1mmol/L,可诊断为糖尿病。
3.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用于可疑糖尿病患者的检查。
方法是在检查前3天,保持较高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至少禁食10小时后,将葡萄糖75g加温水300ml溶解,于清晨空腹服下,服糖前及服糖后0.5、1、2、3小时分别抽血,同时留取尿标本一个送检。
2型糖尿病诊疗常规一、诊断标准【临床表现】1.典型症状(多饮、多尿、多食、体重下降)及非典型症状(头晕、乏力、外阴瘙痒、反复皮肤疖肿等)出现的时间、程度;2.注意急、慢性并发症出现的时间、程度及进展情况,如有急性并发症,注意询问可能的诱因,如摄入高糖、中断治疗、应激状态等; 3.诊治经过:有关诊断的检查结果(血糖、葡萄糖耐量试验、胰岛素释放试验等),有关控制饮食及药物治疗情况,特别是降糖药的具体使用情况及其疗效;使用胰岛素者应注意询问首次使用胰岛素的原因,治疗中有无低血糖症状及体重的变化;4.既往有无高血压、肾病史及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史,女性有无巨大胎儿分娩史及妊娠期糖尿病史;5.糖尿病家族史。
【体格检查】除常规体检外,还需测身高、体重,计算体重指数(体重kg/身高m2)。
【辅助检查】1.急性并发症: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酮、尿酮、尿糖、血渗透压及肾功、电解质等。
2.慢性并发症:1)眼底检查:眼底镜检、眼底照相、眼底荧光血管造影等2)肾脏检查:尿常规、尿白蛋白/肌酐、24小时尿蛋白定量、血肾功能检查。
3)神经系统检查:神经电生理检查。
4)心脏检查:心电图、心脏B超、24小时动态心电图。
5)血管检查:ABI、双下肢血管B超、血管造影等。
【诊断标准】1.无论有无糖尿病症状,均可根据血糖作出糖尿病诊断:(1)有糖尿病症状者符合下列一项可诊断为糖尿病:一次空腹血糖≥7.8mmol/L,或一次随机血糖≥11.1mmol/L,或OGTT2h血糖≥11.1mmol/L;(2)无糖尿病症状者符合下列一项者可诊断为糖尿病:两次以上空腹血糖≥7.8mmol/L,或两次以上随机血糖≥11.1mmol/L,或一次空腹血糖≥7.8mmol/L及一次随机血糖≥11.1mmol/L,或一次空腹血糖≥7.8mmol/L及一次OGTT2h血糖≥11.1mmol/L,或两次以上OGTT2h血糖≥11.1mmol/L。
2.根据发病年龄、起病缓急、有无自发性酮症倾向、对胰岛素依赖与否及胰岛素、C肽水平、ICA、IAA、GAD免疫学指标等综合判定,予糖尿病分型。
中国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
中国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
2型糖尿病的症状表现与患者体内血糖值的高低有着密切的关系,在患病初期,许多患者无任何症状,仅于健康检查或因各种疾病就诊化验时发现高血糖。
当病情加重后,患者会出现“三多一少”的典型症状。
1.多尿:此是由于葡萄糖不能完全转运到细胞内被利用,最终通过肾脏流失,并带走大量水分,即渗透性利尿,从而小便频次变多。
2.多饮:因多尿导致患者体内水分大量丢失,所以一般会通过多喝水来补充。
3.多食:由于血糖不能完全被利用,能量不济而常有饥饿感,使进食量明显增加。
2型糖尿病患者可有皮肤瘙痒,尤其外阴瘙痒。
血糖升高较快时可见眼房水、晶体渗透压改变,而引起屈光改变致视力模糊,多数患者有可能会出现焦虑、抑郁等问题。
二期糖尿病症状
一、二期糖尿病症状二、糖尿病的原因三、糖尿病怎么预防
二期糖尿病症状1、多尿是二期糖尿病症状之一
是由于血糖过高,超过肾糖阈(8.89~10.0mmol/L),经肾小球滤出的葡萄糖不能完全被肾小管重吸收,形成渗透性利尿。
血糖越高,尿糖排泄越多,尿量越多,24h尿量可达5000~10000ml。
但老年人和有肾脏疾病者,肾糖阈增高,尿糖排泄障碍,在血糖轻中度增高时,多尿可不明显。
2、多饮是二期糖尿病症状之二
主要由于高血糖使血浆渗透压明显增高,加之多尿,水分丢失过多,发生细胞内脱水,加重高血糖,使血浆渗透压进一步明显升高,刺激口渴中枢,导致口渴而多饮。
多饮进一步加重多尿。
3、体重下降是二期糖尿病症状之三
糖尿病患者尽管食欲和食量正常,甚至增加,但体重下降,主要是由于胰岛素绝对或相对缺乏或胰岛素抵抗,机体不能充分利用葡萄糖产生能量,致脂肪和蛋白质分解加强,消耗过多,呈负氮平衡,体重逐渐下降,乃至出现消瘦。
4、糖尿病的危害
4.1、糖尿病对周围血管的危害:糖尿病对周围血管主要以肢动脉为主,糖尿病病人由于血糖升高的原因,可引起周围血管发生病变,引发局部组织对损伤因素的敏感性降低。
临床表现为下肢疼痛、溃烂,供血不足可而引发肢端坏死,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可导致残废,甚至会截肢。
4.2、尿病对神经的危害: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之一,是导致糖尿病致死、致残的重要因素。
糖尿病神经病变最常见为周围神经病变。
2型糖尿病有什么症状特点
在整个得病人群中,大部分的糖尿病患者为2型糖尿病。
2型糖尿病患者的病情一般较为缓和,不易被患者自身察觉。
那么由我们济南糖尿病的专家告诉大家2型糖尿病有什么症状特点。
1、2型糖尿病病人较少应用胰岛素
以运动和饮食控制为主或加用口服降糖药刺激体内胰岛素的分泌,往往不需要依靠使用胰岛素来维持生命。
但是如果使用口服降糖药血糖控制不满意,或者是因为急性或慢性并发症的出现,也是需要使用胰岛素的。
2、2型糖尿病多发于成年人
尤其是中老年人居多。
流行病学资料表明2型糖尿病发病的年龄多在40~60岁,从40岁开始糖尿病的患病率逐渐增高,在60岁老年人中达到高峰。
3、2型糖尿病病情隐匿
一般比较缓和、隐蔽,病程较长,典型的糖尿病症状(三多一少等)较少出现。
4、2型糖尿病患者多有家族史及个人肥胖史
90%以上的2型糖尿病患者同时伴有肥胖,超重和肥胖(尤其是腹部肥胖)是2型糖尿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
2型糖尿病的症状表现
2型糖尿病的症状表现与患者体内血糖值的高低有着密切的关系。
在患病初期,病情较轻的患者一般难以察觉出较为明显的症状表现,甚至已经病发都不自知。
这主要是因为2型糖尿病的发病程度较轻,且发展过程较为缓慢,通常只有在用餐后或食用甜食之后血糖才会超过正常值,一般空腹的时候血糖值都是较为正常的。
有的患者已经患病了几年,直至出现了糖尿病并发症才到医院检测,但此时的病情已经加重,治疗和控制起来也更为困难。
一般情况下,当2型糖尿病发展到后期较为严重的程度后,患者也会出现类似l型糖尿病“三多一少”的典型症状,同时还会伴有身体疲乏、倦怠、四肢无力、免疫功能降低、皮肤痞痒、视力障碍以及性功能障碍等临床表现。
1.身体倦怠,四肢疲乏、无力
糖尿病思者经常会出现容易疲劳、四肢乏力、腰酸、腿疼、精神倦怠等情况,这主要是因为思者在息有糖尿病之后,血糖不能顺畅地进入细胞,造成体内细胞缺乏能量所致。
根据对榜尿病患者的跟踪调查统计数据表明,有身体乏力症状的糖尿病患者占到了糖尿病总患者数量的2/3,这个数字甚至超过了因患糖尿病而身体消瘦的人数。
2.免疫功能下降
一般糖尿病发病后,会明显影响患者的免疫功能,造成抵抗力严重下降,不但有可能出现皮肤疗肿、痈疽、丹毒、蜂窝组织炎等病症,还会导致患者的胆道系统、泌尿系统、呼吸系统出现炎症,这对病情的控制和治疗是非常不利的。
3.皮肤瘙痒
由于高血糖的刺激,患者经常会感到全身性的皮肤瘙痒。
这主要是由于患病后人体的感觉神经功能出现了障碍,而导致四肢末梢部位的皮肤感觉瘙痒。
除了瘙痒的感觉,有些患者的皮肤还有蚁走感、麻木、刺痛等。
另外,女性糖尿病患者还会有外阴部瘙痒等症状。
4.视力障碍
糖尿病患者还会出现眼睛及相关部位的合并症,这主要是由于高血糖所导致的。
如果患者已经出现了视力障碍,轻则视物模糊、昏暗、视力明显减退,重则可能出现眼前黑膜,甚至失明。
5.性功能障碍
性功能障碍和女性月经失调,是糖尿病发病比较早期的症状,因此这也是2型糖尿病的主要临床症状表现之一。
出现性功能障碍主要是由于患病后诱发了血管系统和神经系统的病变,甚至引起患者的心理障碍,以致男性患者容易出现阳痿、性
功能减退,女性患者则易出现性冷淡、月经不调等性功能障碍。
此外,在2型糖尿病的发病早期,由于血糖的利用速度加快,会出现用餐前极度饥饿的情况,甚至伴有低血糖的症状。
如果出现了此类情况,则很可能表明是2型糖尿病发病。
很多人的失败,在事业开始时已被宣告。
下意愿———切都由意识掌控。
很多比赛的失在起跑之前已经注定;你预感到失败,那你已经失败,因为你会发现在这个世界成功始于以便的确不敢;如果你想赢却认为自己不行,机会就从指尖溜走。
如果名言:如果你自认被打败,那是真的失败;如果你自认不敢,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