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高考历史专题复习专项模拟讲义总复习课件
- 格式:pdf
- 大小:13.44 MB
- 文档页数:37
世界现代史复习“一战”后的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经济危机和罗斯福新政【重点难点】1、甘地领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2、凯末尔领导的土耳其革命和改革3、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4、罗斯福新政【知识梳理】一、“一战”后的亚洲民族解放运动(一)甘地领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1.甘地非暴力思想的形成甘地出生于印度教家庭,又在英国留学期间接受了基督教思想。
他在南非工作期间,为反对种族歧视,投身于争取印侨权益的斗争,逐渐形成了非暴力的理论。
甘地强调爱与真理的统一,即:在坚持真理的同时,宁愿牺牲自己也不向敌人施加暴力。
甘地运用“坚持真理”这个概念进行的政治斗争,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非暴力抵抗运动。
2.非暴力不合作运动①背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英国加强对印度的控制和搜刮,激起民族矛盾尖锐。
②内容政治:印度人放弃英国殖民当局给与的头衔和名誉职位,辞去英国人委任的官职,不参加英国人主管的政府。
司法、文教:抵制英国人的立法机关、法院和学校,不到英国人设立的法院打官司,有纠纷由印度人自行解决;不接受英国人的教育,子女转入印度人自办的学校。
经济:恢复手工纺织,抵制英货,穿用土布。
③影响该运动使英国政府收入锐减,经济上遭受沉重打击,极大地加强了印度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凝聚力。
甘地被尊称为“圣雄”。
但群众运动并没有局限在非暴力范围内,有些地方发生了武装冲突。
甘地和国大党决定停止这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3.甘地遇刺在为祖国独立解放而奋斗的同时,甘地为消除种姓制度、消除印度教和伊斯兰教之间的纷争而斗争。
1948年初,甘地在德里被印度教极端分子刺杀。
(二)凯末尔领导的土耳其革命和改革1.凯末尔早年生平凯末尔幼年从军,曾加入土耳其进步青年军人组织。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凯末尔在达达尼尔海峡战役中挫败协约国军队进攻,保卫了首都伊斯坦布尔。
2.凯末尔革命①背景:土耳其在一战中遭到惨败,被迫接受屈辱的停战协定与和平条约,领土面临被肢解的危险,土耳其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时空坐标专题主旨世界领先、精耕细作、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是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的根本模式。
古代中国官营手工业和民间手工业历史悠久,部门齐全,多种经营模式并存。
明中后期,在私营手工业中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古代中国商业不断开展。
两宋时期,商人打破城市里坊和市的界限,官府取消了交易时间的限制,商业空前繁荣;对外贸易也得到开展。
明清时期,影响资本主义萌芽开展的因素主要有重农抑商、“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
第12讲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和手工业经济考点1|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识记——主干梳理·知识自查一、耕作方式——从“刀耕火种〞到“以牛田〞1.“刀耕火种〞:中国古代农业的原始阶段。
2.铁犁牛耕形成春秋战国时期,这一耕作方式开场形成开展汉代时期,牛耕逐渐普及全国。
并出现了播种工具耧车和一牛挽犁的耕作技术成熟唐代出现了构造更为完备的曲辕犁(1)积极:农业耕作技术的改进,推动了中国农业经济的开展。
(2)消极:小农户个体经营使耕作技术难以实现进一步的革命性的开展。
[形象记忆]耕作方式与农业经营方式演进的互动关系二、土地制度——贫者无立锥之地1.制度沿革(1)商周时代:实行井田制,土地名义上归国家所有,实际归国王所有。
(2)战国时期:商鞅变法废除井田制,确立了土地私有制。
(3)北魏到唐前期:曾经推行均田制。
2.土地兼并(1)根源:封建土地私有制。
(2)表现:贵族、官僚及豪强霸占良田,役使贫民,土地高度集中。
(3)影响①造成地权和劳动者的别离,导致农耕生产秩序严重破坏。
②使得无数小农破产,社会动乱不安。
③开明政治家力图改革田制,缓和社会矛盾,但最终未能成功。
三、沉重的赋税和力役1.赋税名目繁多,田亩税和人头税是主要形式。
2.农户缴纳的赋税,是专制王朝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3.徭役是强制民众承当的无偿劳动,多至农民无法忍受,以致引发社会动乱。
[轻巧识记]对土地兼并问题的理解认识四、水利灌溉——大禹和他的继承人原始社会大禹开展了以灌溉为主的水利建立战国时期李冰和郑国分别主持修建都江堰和郑国渠汉代关中农民创造“井渠〞,至今流行于新疆;王景治理黄河,根本解除了水患隋唐五代北方以立井水车作为提水灌溉工具,长江流域创造了高转筒车宋代出现以水力为动力的水转翻车明清时期出现了风力水车小农经济史料一①农夫蚤(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多聚菽粟,此其分事也。
第十三讲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考点1 了解近代前期在饮食、服饰方面岀现的新现象1-饮食:鸦片战争后,在通商口岸和一些大城市开始出现西餐馆、面包房和咖啡店。
吃西餐成为有钱人的时尚。
2.服饰:(1)长袍马褂:近代中国男子的通常服饰。
(2)西装:鸦片战争后传入中国,民国成立后流行开来,成为男子的礼服之一。
(3)中山装:辛亥革命后,孙中山综合了中、西服式的特点,设计出一种直翻领有袋盖的四贴袋服装,定名为中山装,此后几十年,中山装流行,成为中国男子喜欢的标准服装。
(4)旗袍:原为满族人穿的长袍。
由于满族被称为旗人,因而这种长袍也就被称为旗袍。
20世纪20年代之后,改良后的旗袍(吸收西方服饰的长处变得称身得体、短袍窄袖)成为城镇新潮女性的日常着装。
(5)总的变化趋势:由拘谨、保守、呆板、等级森严,转向美观、得体、方便、平民化。
考点2 了解近代“废止缠足”与婚姻自由的习俗1.废止缠足:中华民国成立后,南京临时政府颁布的法令中明确规定。
2,婚姻自主:清末民初,一批受过新思潮熏陶的青年男女开始反对包办婚姻,主张婚姻自主。
婚俗就简,仿效西式婚礼。
考点3近代中国诞生的先进交通工具1.火车:①中国人修筑的第一条铁路是1881年修筑的唐胥铁路。
(从唐山到胥各庄)②1905年,京张铁路是中国人(詹天佑)自行设计施工修建的第一条铁路。
③19世纪末20世纪初,收回铁路利权运动蓬勃开展,中国铁路建设进入快速发展时期。
2.轮船:19世纪70年代初期,洋务派创办轮船招商局,打破了列强在中国的垄断局面。
3.飞机:1909年,冯如制成中国第一架飞机;20世纪20年代, 中国的民航事业开始起步。
4.自行车:19世纪中后期传入中国;20世纪50年代以后,成为日常生活主要代步工具。
5.电车与汽车:1906年,天津创办了有轨电车交通系统;1924 年,上海开始有公共汽车;21世纪以来,家庭汽车开始成为人们新的代步工具。
考点4 了解近代中国电话和有线电报的出现1.电报:1877年,福建巡抚丁日昌在台湾(当时属于福建省)架设电报线,成为中国人自办有线电报的开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