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阅读指导课
- 格式:ppt
- 大小:2.66 MB
- 文档页数:12
《水浒传》课外阅读推荐课教案导读目的1、知道《水浒传》在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了解本书的主要内容,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和对中国文学的热爱。
2、通过对《水浒传》的课外阅读,深化学生对《林冲棒打洪教头》一课的认识,达到教学延展的目的,同时,潜移默化进行读书方法的指导,促进学生有效地进行课外阅读。
导读重点让学生进一步认识《水浒传》,激发深层的阅读的欲望。
导读难点探究阅读方法,进行有效阅读。
课前准备1、《水浒传》电视剧的主题歌。
2、准备好《水浒传》(青少年版)。
指导时间:40分钟导读过程:一、导入,激发阅读兴趣。
1、课前播放《好汉歌》,进行气氛渲染。
2、它是哪部电视剧的主题曲?刚刚我们学过的哪篇课文也选自《水浒传》?《林冲棒打洪教头》,谁来讲一讲这个故事?4、小结:《水浒传》里有许多这样精彩的故事,虽然大家以前通过电视、书籍对其中的故事有所了解,但把这本书全部读下来的人不多,对其中的内容了如指掌的更是不多,要想读好这部巨著不容易,所以希望通过今天这堂课,同学们能掌握一些读书的方法,然后真正走进《水浒传》中,去充分感受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的魅力。
二、了解《水浒传》的地位1、《水浒传》曾是我国解放后印数最大的一部古籍著作,几乎每户人家都有此书,不管老的少的都喜欢,它为什么会得到人们的如此厚爱?请看各家各派对水浒的评价。
2、多媒体出示:(1)清代著名小说推理家金圣叹将《水浒传》、《西游记》、《庄子》、《离骚》、《史记》及杜甫诗相提并论,合称“六才子书”。
(2)清代文艺批评家卧虎浪士言:我国小说,汗牛充栋,而其尤甚,莫如《水浒传》、《红楼梦》。
(3)胡适认为:在5000年中,流行最广,势力最大,影响最深远的书,并非四书五经,也不是性理语录,乃是几部白话小说《红楼梦》、《水浒传》……(4)日本汉学家仓石武四郎称:《水浒传》是中国小说史无前例的杰作。
(5)《苏联大百科全书》的评价是:《水浒传》是14世纪中国文学的纪念碑。
阅读指导课教案水浒传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阅读《水浒传》,了解其主要内容,激发学生对中国文学的热爱和阅读兴趣。
使用分析、探究法,促进对经典作品的交流与共享,发展听读说写的多种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领略经典的魅力,感受经典的价值与意义,提高阅读兴趣,扩大阅读视野,形成对人类文化遗产的尊敬态度。
教学重点:探究阅读方法,进行有效阅读,让学生进一步认识《水浒传》,激发课外阅读的欲望。
教学难点:探究阅读方法,进行有效阅读,让学生进一步认识《水浒传》,激发课外阅读的欲望。
教学设想:一、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水浒传》是我国小说史上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章回小说,取材于北宋末年XXX起义的故事。
它结合了史书、民间传说、戏曲、话本中的有关故事,并经过选择加工和再创造而成。
小说以艺术的形式真实地反映了封建社会的腐朽和黑暗,揭示了官逼民反的社会现实。
结局充满着悲剧气氛,把作品“自古权奸害忠良,不容忠义立家邦”的思想表现得淋漓尽致。
二、阅读方法指导大部分学生对古典文学不感兴趣,思想意识淡薄,导致不能够充分地利用时间去认真地阅读名著。
因此,本节课重在引导学生阅读古典小说的兴趣和方法。
只有掌握正确的方法,才能更好地领略古典文学的魅力,徜徉于古典文学的海洋。
三、简要介绍《水浒传》其中一故事武松打虎》是学生最熟悉的故事,也是最喜欢读的故事。
因此,选择这一故事情节,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学会运用阅读方法去读懂故事内容,了解故事细节,认识人物形象特点。
课前准备:1、播放《水浒传》电视剧主题歌。
2、准备好《水浒传》(青少年版)。
3、准备《水浒传》课件。
教学过程:一、激发情趣作为中国人,我们引以为豪的是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尤其是古代文化,在世界上很有名。
每个朝代都有在文化方面的杰出成就,比如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
而四大名著则是其中的代表作品。
你们知道四大名著是什么吗?学生:《红楼梦》、《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
阅读经典,致敬英雄——《水浒传》阅读指导课【教学目标】1.了解古典小说中章回体的特点。
2.以回目为抓手,认识主要人物形象,学会整本书阅读。
(重点)3.体会梁山英雄的智慧勇敢,激发学生阅读《水浒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艺术欣赏能力。
(难点)【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播放《水浒》的主题曲《好汉歌》。
师:一群英雄豪杰,一个理想社会,一种反抗精神,一部英雄传奇,为我们塑造了一大批的英雄形象,那么,今天,让我们一起阅读经典,致敬英雄!(板书课题:阅读经典,致敬英雄——《水浒传》阅读指导课)二、检测预习“水浒知识我了解”。
三、探读回目《水浒传》是我国著名的长篇章回体小说,回目是了解这部作品非常重要的窗口,它具有画龙点睛、提示情节等作用。
请同学们阅读下列两组回目,并进行圈点勾画,说一说你从中获得了哪些信息。
(提示:可从形式、内容、人物等方面进行思考。
)第一组 3-13回第3回史大郎夜走华阴县鲁提辖拳打镇关西第4回赵员外重修文殊院鲁智深大闹五台山第5回小霸王醉入销金帐花和尚大闹桃花村第6回九纹龙剪径赤松林鲁智深火烧瓦罐寺第7回花和尚倒拔垂杨柳豹子头误入白虎堂第8回林教头刺配沧州道鲁智深大闹野猪林第9回柴进门招天下客林冲棒打洪教头第10回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陆虞候火烧草料场第11回朱贵水亭施号箭林冲雪夜上梁山第12回梁山泊林冲落草汴京城杨志卖刀第13回急先锋东郭争功青面兽北京斗武第二组 41-50回第41回宋江智取无为军张顺活捉黄文炳第42回还道村受三卷天书宋公明遇九天玄女第43回假李逵剪径劫单人黑旋风沂岭杀四虎第44回锦豹子小径逢戴宗病关索长街遇石秀第45回杨雄醉骂潘巧云石秀智杀裴如海第46回病关索大闹翠屏山拚命三火烧祝家庄第47回扑天雕双修生死书宋公明一打祝家庄第48回一丈青单捉王矮虎宋公明两打祝家庄第49回解珍解宝双越狱孙立孙新大劫牢第50回吴学究双掌连环计宋公明三打祝家庄1.多为七言的对偶句2.高度概括故事情节3.由人物+事件构成,有些还包括时间、地点4.前40回采用单线式人物结构(3--7回讲的是鲁智深的故事,8-12回讲的是林冲的故事。
小学课外阅读书目《水浒传》阅读指导课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水浒传》在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掌握本书的主要内容,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对中国文学的热爱。
2.通过对《水浒传》的课外指导,让学生深刻感知个性鲜明、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是通过具体的事例刻画出来的。
3.指导学生有效地进行课外阅读,提高阅读能力和阅读兴趣。
导读重点:通过导读,让学生进一步认识《水浒传》,激发深层的阅读欲望。
教学重点:1.了解《水浒传》的主要故事,进行泛读和复述。
2.通过精读片段,分析人物形象,研究阅读赏析的方法。
教学难点:1.回读全书,了解艺术特色,掌握《水浒传》流传至今的原因。
2.研究英雄,拥有英雄气概,通过阅读教育学生在遵纪守法的前提下,见义勇为。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激发阅读兴趣同学们,你们听说过“少不看《三国》,老不看《水浒》”吗?你们认为这句话是为什么而说的呢?(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水浒传》不仅流传至今,而且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它到底有多大的魅力呢?今天我们将一起走上《水浒传》探索之旅,了解它在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和它的主要内容,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对中国文学的热爱。
二、简介作者,了解背景、作品内容同学们,你们知道《水浒传》的作者是谁吗?它产生的年代是什么时候呢?你们知道它写的是什么内容吗?它的主题是什么?请同学们介绍一下,《水浒传》的作者是XXX,它产生于明朝,写的是108位梁山好汉的故事,主题是反抗封建统治和揭露社会黑暗。
三、泛读全书,复述水浒故事同学们,你们知道《水浒传》中写了多少人物形象吗?你能说出多少个人物名称?你能说出某个人物在《水浒传》中的哪些事迹吗?让学生展示自己准备的故事,突出主要人物,并通过练检查巩固。
四、精读片段,分析人物形象同学们,通过精读片段,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人物形象,研究阅读赏析的方法。
请看这个片段:XXX在XXX做了一番事业,成为了梁山好汉的头领。
他为人正直,重义气,对待兄弟非常忠诚。
中学语文《水浒传》阅读指导课教案第一章:课程导入教学目标:1. 引起学生对《水浒传》的兴趣和阅读欲望。
2. 了解《水浒传》的作者施耐庵及其创作背景。
3. 掌握《水浒传》的基本情节和主要人物。
教学内容:1. 介绍《水浒传》的作者施耐庵及其创作背景。
2. 概述《水浒传》的故事情节和主要人物。
3. 引导学生关注《水浒传》中的英雄形象和社会背景。
教学活动:1. 教师通过引入性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水浒传》是一部怎样的文学作品?它描绘了哪些英雄人物?2. 学生分享对《水浒传》的了解和阅读体验。
3. 教师详细介绍《水浒传》的作者施耐庵及其创作背景。
4. 教师概述《水浒传》的故事情节和主要人物,引导学生关注其中的英雄形象和社会背景。
第二章:人物分析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分析《水浒传》中的人物形象。
2. 学生能够理解人物形象与故事情节的关系。
教学内容:1. 分析《水浒传》中的人物形象,包括英雄人物和反派角色。
2. 探讨人物形象与故事情节的相互关系。
教学活动:1.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水浒传》中的人物描写,注意观察人物的外貌、性格、行为等特点。
2. 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位或多位人物进行分析,总结人物形象的特点。
3. 各组分享人物分析结果,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综合评价和比较。
4.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人物形象与故事情节的关系,探讨人物形象对故事发展的影响。
第三章:情节解析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水浒传》中的重要情节和事件。
2. 学生能够分析情节发展对人物形象的影响。
教学内容:1. 解析《水浒传》中的重要情节和事件,包括英雄人物的崛起和反派角色的阴谋。
2. 分析情节发展对人物形象的影响和塑造作用。
教学活动:1.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水浒传》中的重要情节和事件,注意理解情节发展的脉络和逻辑。
2. 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个重要情节进行解析,分析情节发展对人物形象的影响。
3. 各组分享情节解析结果,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综合评价和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