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健康状况调查报告
- 格式:docx
- 大小:23.42 KB
- 文档页数:9
单位工作人员健康状况与健康知信行调查报告郑奇光何朝【摘要】目的:掌握该局级单位工作人群健康状况的资料,明确当前存在的主要健康问题;了解该局级单位工作人群的生活方式及作业方式情况,找出危害其健康的因素;分析调查对象的健康需求,提出干预措施,提高工作场所人群健康意识与健康行为形成率。
方法运用问卷调查、文献资料和数理统计法对该局级单位工作人员的健康状况和健康知信行进行调查和分析。
结果该局级单位有41.7%超重,20.5%肥胖,均高于北京市平均水平。
现在吸烟率51.1%,男女现在吸烟率分别为75.8 %和0,男性吸烟率高于北京市平均水平。
38.8%男性经常饮酒(每周饮三次酒以上)。
39.4%缺乏锻炼(每周锻炼天数小于3天)。
膳食中最突出的问题是钠盐和食用油摄入过多、不吃早餐、常吃咸菜腌菜和油炸食品、蔬菜水果摄入不足等问题。
结论结合该单位当前健康形势,应在中心积极开展健康促进活动,帮助职工合理安排工作节奏,调节生活规律,特别是合理饮食,适当锻炼,开展减重和戒烟限酒工作。
【关键词】工作场所知信行调查报告健康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对人类社会的进步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定义是: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不虚弱,而且还要有完善的生理、心理状态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疾病是指机体在一定的致病因素作用下而发生的损伤与抗损伤的斗争过程,且机体可表现为一系列机能、代谢、形态和结构的变化,而在临床上产生某些症状与体征。
办公室工作人群的健康问题已经成为倍受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
由于该人群以静坐的工作方式为主,长期接触电脑,而且工作任务重、加班加点多、长期伏案工作、生活习惯单一、日常活动量小等特点决定了该人群的健康状况并不容乐观。
2004年北京市西城区辖区内4家机关单位的现况调查研究结果显示,机关在职职员患病率较高的前3位疾病分别为颈椎病、高血脂和脂肪肝,其中超重及肥胖人数分别占24.2%和29.1%, 而且骨关节疾病在前10位中占据了4个位次,成为困扰机关职员身体健康的重要原因之一。
领导干部健康管理报告本次领导干部健康管理报告旨在全面评估和分析领导干部的健康状况,并提出相应的健康管理建议。
以下是针对各个方面的具体情况和建议:一、身体健康状况评估:对领导干部的身体健康状况进行了综合评估,包括身体指标、体质量评估、饮食习惯、运动锻炼等。
评估结果显示,整体上领导干部的身体状况较好,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例如,个别干部存在过重或过轻的体型,饮食不均衡以及运动锻炼不足等情况。
针对此类问题,建议加强干部的身体健康教育,鼓励定期参与体检,制定个体化的健康管理计划,包括科学的饮食搭配和适度的运动,以优化身体健康状况。
二、心理健康状况评估:心理健康是重要的管理因素。
通过心理测评,发现部分领导干部存在工作压力大、情绪波动较大、失眠等问题。
这些问题影响了干部的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
为解决这些问题,建议加强干部心理健康培训,提供心理咨询服务。
同时,组织干部间的交流分享,让干部认识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并提供相关的心理调适方法,帮助他们有效处理工作中的压力,增强心理韧性。
三、工作环境对健康的影响:工作环境对干部的健康状况有着重要影响。
我们发现,部分干部的工作强度较大,工作时间长,缺乏充分的休息和恢复。
为保障干部的健康,建议加强工作环境的改善和管理。
例如,优化工作流程,适度减少工作压力。
此外,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和休息时间,鼓励干部积极参与兴趣爱好,保持工作与生活的平衡。
四、领导干部健康管理的机制建立:为了持续做好干部的健康管理工作,建议建立完善的机制。
包括规范的健康管理制度、健康管理档案的建立与更新、专业健康管理团队的组建等。
通过建立健康管理机制,能够更好地监测和评估干部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问题并提供针对性的健康管理措施。
综上所述,领导干部的健康管理工作需要全面关注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工作环境等方面因素的影响。
建议从专业的角度出发,加强健康管理培训,完善机制和措施,以确保领导干部的健康状况和工作能力的互相促进,为实现组织目标做出积极贡献。
深圳市公务员群体8345人骨密度分析及骨质疏松患病率调查报告目的调查深圳市公务员群体骨密度的变化规律,为深圳地区骨质疏松症防治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收集2010年度在深圳市保健中心体检的深圳市属公务员及部分退休员工8345例,测量其跟骨骨密度。
结果骨密度测量结果在30~39岁组间,男女两性骨密度均呈明显下降趋势,50~59岁组间,骨密度下降速度最快,女性60岁后骨密度迅速减低,注意20~29岁组呈现年轻化倾向。
结论深圳市公务员群体骨密度的变化规律基本符合中国骨质疏松调查报告,但是明显不同点是50岁之前男性骨密度流失比女性更严重,通过调查分析我们发现公务员队伍中男性工作压力大,应酬多,缺乏运动,60岁退休后重视锻炼,骨密度状况好转。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bone mineral density variation of Civil Services in Shenzhen city and prevalence of osteoporosis,for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osteoporosis in Shenzhen to provide theoretical basis. Methods 8345 cases of the Shenzhen municipal civil servants and retired employees in 2010 in Shenzhen City Health Center(Qilin Mountain Cadre Sanatorium)were examined by the calcaneus bone density measurements. Results BMD measurements in 30 to 39 age group,the men and women showed a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bone mineral density;In 50 to 59 age group,the fastest decline in bone density,especially for women after the age of 60 rapidly reduced bone mineral density. Note that 20 to 29 age group getting younger and younger trend. Conclusion The population in Shenzhen city the fundamental changes of bone mineral density in osteoporosis investigation report in line with China,but the difference is obvious male bone mineral density loss before the age of 50 than women,more serious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we found that male civil servants working in the greater pressure and social occasions(tea,tobacco and alcohol overdose),lack of exercise is the main reason,60 years old more emphasis on exercise,improvement in bone mineral density status.[Key words] Bone mineral density;Osteoporosis;Prevalence rate深圳市保健中心(麒麟山干部疗养院)作为全市干部公务员的唯一保健疗养基地,贯彻市委、市政府的精神,担负着全市干部公务员的疗养及健康体检任务,每年为深圳市属公务员及部分企事业单位员工进行健康体检,从2006年开始增加了骨密度检测项目。
中国公务员健康状况中国公务员健康状况(一)公务员职业病现状1 公务员健康体检报告例举:公务员健康体检报告例举:(1)重庆市公务员健康体检报告2009 年9 月21 日,重庆市重医附一院体检中心首次公布了重庆市公务员健康状况分析,高血脂(高甘油三脂)、体重超标及肥胖、高血压居公务员最易患的疾病前三位。
从2006 年7 月 1 日-2007 年 6 月30 日,该中心对来自重庆市161 个机关单位的13380 名公务员进行体检,并对体检结果进行分析。
参与体检的公务员中男性8348 人,女性5032 人,45 岁以下5269 人,45 岁-65 岁5246 人,65 岁以上的1835 人。
结果发现,高血脂的检出率为35.76%、体重超标及肥胖的检出率33.54%、高血压的检出率为28.71%,分别位居疾病的前三位。
另外还发现肺癌3 例、乳腺癌 1 例、肝癌1 例、宫颈癌 1 例、乙肝17 例、丙肝1 例、肝硬化6 例、肺结核5 例。
本次调查还发现女公务员健康状况好于男性,女性公务员易患疾病的前三位分别是高胆固醇、高血压和高血脂,检出率分别为23.22%、19.98%和17.85%。
从检查项目来看,男性的高甘油三脂、体重超标及肥胖、高血压、脂肪肝等疾病的检出率均明显高于女性。
45 岁之后的在职公务员,健康状况明显欠佳。
调查显示,对45 岁以下的及45-65 岁的两个不同年龄段公务员来说,高血脂、超重及肥胖和高血压的患病率分别为31.30%、26.24%、12.99%和40.86%、40.03%、34.82%,后者明显高于前者。
(2)襄樊市公务员健康体检报告日前,湖北省襄樊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组织市直已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公务员补助的8848 名国家公务员进行了健康体检。
体检结果显示,有62%的公务员体检指标不正常。
也就是说,该市大部分机关公务员的身体处于“亚健康”或患病状态。
据分析,体检指标异常随着年龄增长呈上升趋势。
民警身体健康状况调研报告范文Recordtheituationandleonlearned,findoutthee某itingproblemandformfuturecountermeaure.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为全面加强公安队伍建设,充分体现从优待警方针,深入了解公安民警的身体健康状况,不断提高公安机关民警队伍的战斗力,在医院为全局民警进行了一次比较全面的体检。
此次体检,对一些积劳成疾、带病坚持工作的民警做到了早发现、早治疗,有效地保护了民警的身心健康。
但是通过这次体检也暴露出许多深层次的问题,我们的民警队伍身体状况堪忧,许多同志正为重重疾病所困扰。
一、体检结果这次体检共有243名在岗在职民警参加。
体检结论健康或基本健康的48人,(占总人数20%;其中有28人年龄在30岁以下);其余195名同志不同程度的患有这样或那样的疾病。
我们区别不同的人群作进一步的分析:(一)从年龄角度来看,30岁(含)以下的民警共70人,健康状况正常或基本正常的28人,占40%,患病比例60%。
这一人群是各个人群中健康比例最高的,但情况也不容乐观,在患病的民警中,常见的是两种病:过早复极综合症和存在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尤以交、刑、巡警及派出所等一线民警为甚。
经咨询医护人员,过早复极综合症属心电图变异,成人发生率为1%-1.5%。
在30岁以下的民警中,参加工作3年以上的患病者居多。
中青年民警,无论从年龄、体力、精力还是工作经验上,这一人群都是相对较高的,而患病比例也是遥遥领先,较30岁以下民警高出了5个百分点。
全局中层一把手的情况也较严峻。
共有23名中层一把手参加了体检,有2人体验结论为健康,患病比例高达90%。
所患疾病大同小异,典型的就是,高血压、心肌缺血、心律不齐、心电图变异等疾病。
(二)从工作环境上看,长期战斗在一线的基层民警患病率高于机关民警,患有两种以上疾病的民警中,63%为刑警、交警等一线民警。
某区机关公务员状况调查分析报告根据xx区目前在干部管理、流动和使用方面存在的问题,最近我们对政府机关公务员和参公人员自然状况进行了调查统计,并对情况进行了认真分析,提出了一些基本的对策和建议。
现将情况报告如下:一、人员自然状况及特点截止到xx年x月年x日,全区行政和参公单位共xx个,在职与离退休总人数xx人,其中,在职人员xx人,离退休人员xx人。
人员编制总数xx名,缺编人员xx人。
具体情况及特点如下:(一)从人员规模上看,基数庞大,离退休已多于在职人员。
由于历史原因,我区机关在编人员基数较大,实有人员共计xx 人,在职人员xx人,占总人数的xx%;离退休人员xx人,占总人数的xx%;离退休比在职人员略多一点(多xx人)。
在职人数依据现有编制规定,缺编xx人,占编制总数xx名的xx%。
人员短缺成为各单位普遍反映的问题,也成为区领导非常关注的问题。
未来年里,将有xx人以上陆续退休,如果不及时补充人员,离退休人数将远大于在职人数,将严重影响各单位的正常工作。
(二)从人员身份上来看,事业单位人员占有绝大多数。
全区在职人员共计xx人,其中,政府行政机关公务员和参公人员仅xx人,占总人数的xx%,党群及其他行政人员xx人,占x%,全区事业人员xx人,占总人数的xx%,占有绝大多数,大部分分布在教育、市容环卫和卫生系统三个事业单位。
从上述数据看,真正从事济和社会综合管理事务的机关事业干部占比不大,为#.#%,公务员数量少,占比更小。
(三)从年龄结构来看,总体偏大,人员比较老化。
政府系统公务员(含参公)实有在职人员####人,平均年龄##岁;##岁以下的人员###人,仅占公务员(含参公)总数的##%;##—##岁的有###人,占公务员(含参公)实有人数的##%;##岁以上的有###人,占公务员(含参公)实有人数的##%。
##岁以上人员比##岁以下人员比例高出#个百分点,年龄结构不够均衡。
由于人员年龄普遍偏大,有些单位一些科室的科长或副科长年龄都超过##岁,有的单位由于没有合适人选,科长或副科长位置长期空缺(详见附表二、三)。
关于靖州县公务员健康状况的调查报告易维涛(学号:1243001418078)调查时间:2013年11月5日——2013年12月25日调查地点:靖州县调查对象:靖州县(100名)及参照公务员管理的事业人员(100名)调查目的:通过对公务员健康现状做出调查分析,提出提升公务员健康水平的措施。
为了全面了解公务员的健康状况,自2013年11月至2013年12月对我县100名公务员和100名其他工作人员的健康状况进行了抽样调查,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一、基本情况靖州县是怀化市的一个少数民族县,当前,我县正处于经济转型时期,急剧变革和经济体质的渐进转变,一方面带来了我县经济的繁荣、社会的发展,另一方面也给公务员这个群体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心理压力。
公务员作为政府管理社会事务的组织者和制度创新的主要力量,在推进社会经济发展、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越来越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以及越来越多元的价值取向,对公务员群体的知识结构、能力素质、心理和身体承受和调试能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日益广泛,各种社会传媒的作用越来越大,生活紧张度持续增加,矛盾、冲突、竞争加剧,家庭教育、人际交往、经济水平、文化素质以及公务员所处的社会环境等等因素的汇聚,导致公务员群体承受了巨大压力,却又无所遁形无从释放。
公务员身心健康令人堪忧。
二、调查方法调查工具采用的是国际通用的“精神症状自评测量表,通过十个方面来了解被测者的心理健康程度。
通过问卷、体质检测等方式了解被测者基本体质状况和健康程度。
三、结果心理测试的调查显示,我县务员在人际关系敏感、焦虑、敌对等方面与全国其他地区公务员调查结果差异不大,问题主要表现在躯体化、强迫症状、偏执、抑郁四个因子上,且高于全国平均值,其中躯体化、强迫症状、偏执的差异极著。
根据调查问卷显示,测评得分在60-80分之间者为亚健康状态。
结果得分在60-80之间的亚健康状态的公务员人数为140人,占70.%,大于普通人群的发生率。
关于基层公务员心理状况的调查报告————————————————————————————————作者:————————————————————————————————日期:2身心共举德行兼修——关于基层公务员心理状况的调查报告调查人:郑建君(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2013年01月22日09:32 来源:光明日报基层公务员群体心理健康的得分分布人社部最新公布的数字显示,我国公务员队伍90%是科以下干部,60%在县以下机关工作。
作为党和政府各项方针政策的直接实践者、执行者,基层公务员的精神状态、能力、素质直接关系到我们党和政府的执政水平,影响到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顺利推进,当前广大基层公务员的价值取向、心理健康状况以及对于工作生活的感受情况,应该引起有关方面的重视。
中国社会科学院自2012年实施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以来,许多学者将学术基础研究和社会问题分析紧密结合,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形成了一大批具有重要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的研究成果。
在中国社会科学院青年人文社科研究中心的资助下,中国社科院政治学研究所调研组针对价值观、心理健康、幸福感、工作倦怠感和角色压力等5个方面的问题,先后在山东、福建、陕西、湖北、黑龙江、安徽、湖南、浙江、山西、云南等10个省份,对当地党政部门中在职在岗的县处级以下(含县处级)公务员进行问卷调查,调查规模累计2482人次,初步揭示了当前我国基层公务员的心理状况。
品德自律是基层公务员价值观体系构成的首要因素本次调查从“品格自律”、“家庭本位”、“守法从众”、“人伦情感”、“名望成就”、“金钱权力”、“公共利益”、“才能务实”等8个方面对基层公务员的价值观进行了调查。
基层公务员群体最为看重的价值取向是“品格自律”调查显示,8个维度中品格自律最受基层公务员重视,紧随其后的取向维度依次是“公共利益”、“才能务实”、“人伦情感”、“名望成就”、“守法从众”和“家庭本位”,而“金钱权力”取向则排在了基层公务员群体价值观序列位置的最末端。
公务员健康状况调查报告范文一、调查背景。
咱都知道,公务员那可是为人民服务的重要群体。
他们每天忙前忙后,处理各种各样的事务。
可是,忙归忙,他们的健康状况到底咋样呢?这就值得好好研究研究了,于是咱就搞了这么个调查。
二、调查方法。
咱这个调查啊,那也是多管齐下。
首先是问卷调查,在不同部门的公务员中发放了不少问卷,这些问题涵盖了身体基本状况、生活习惯、工作压力等方面。
然后呢,还找了一些公务员朋友深入聊了聊,了解他们内心深处关于健康的真实想法。
另外,也参考了一些医疗机构关于公务员体检的相关数据。
三、调查结果。
# (一)身体基本状况。
1. 疾病比例。
这一调查发现,不少公务员身体都有点小毛病。
比如说,大约有[X]%的公务员患有颈椎疾病。
你想啊,他们一天到晚对着电脑办公,脖子长期保持一个姿势,颈椎不出问题才怪呢。
还有,患高血脂、高血压这类疾病的比例也不低,差不多有[Y]%。
这可能和他们工作时久坐,缺乏运动,以及有时候不得不参加一些应酬有关系。
2. 疲劳程度。
说起疲劳,那可真是大多数公务员的共同感受。
将近[Z]%的公务员表示经常感觉疲劳。
每天处理各种文件、应对各种会议,忙得像个陀螺,能不累吗?有时候,一个任务接着一个任务,连喘口气的时间都没有,身体就像被掏空了一样。
# (二)生活习惯。
1. 饮食。
公务员的饮食情况有点复杂。
在单位食堂吃饭的时候,菜品虽然丰富,但有时候也比较油腻。
而且啊,因为工作忙,好多人吃饭都不规律。
早餐随便对付两口,午餐在食堂匆匆忙忙吃完,晚餐有时候因为加班又吃得很晚。
这样下去,肠胃能好才怪呢。
另外,在应酬的时候,那更是大鱼大肉、喝酒不断,这对健康可没什么好处。
2. 运动。
说到运动,很多公务员都表示心有余而力不足。
工作太忙了,哪有时间去运动啊?只有大概[M]%的公务员能够保证每周有一定的运动时间。
大部分人都是每天坐在办公桌前,偶尔起身走两步,这运动量可远远不够。
# (三)工作压力。
1. 工作量。
这工作量啊,真不是一般的大。
公务员亚健康调研报告范文公务员亚健康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和背景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竞争的加剧,公务员群体的工作压力日益增大,亚健康现象逐渐凸显。
为了了解公务员亚健康的现状和影响因素,本次调研旨在为公务员提供科学的亚健康预防和管理方案。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综合运用定量和定性研究方法。
在调研过程中,我们向1000名公务员发放了调查问卷,并进行了深入的访谈,以确保调研结果的全面性和可靠性。
三、调研结果1. 公务员亚健康现象普遍存在根据调研统计,有超过80%的公务员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亚健康状况,其中以精神亚健康为主要表现,占比达45%;其次为体力亚健康,占比为35%;情绪亚健康占比为20%。
2. 亚健康与工作压力密切相关调查结果显示,公务员的工作压力是导致亚健康的主要因素之一。
在工作压力大的公务员中,亚健康状况较为严重,占比超过60%;而对于工作压力相对较小的公务员,亚健康状况相对较轻,占比约40%。
3. 亚健康与生活习惯有关公务员亚健康与不良的生活习惯密切相关。
高强度的工作使得公务员缺乏锻炼的时间和动力,导致体力亚健康的出现。
此外,长时间的工作加班还会导致不规律的生活作息和不健康的饮食习惯,进而影响精神亚健康的出现。
4. 社交支持与亚健康有关调查结果显示,公务员的社交支持与亚健康有一定的关联。
在调查中,亚健康状况较轻的公务员普遍拥有良好的社交关系,能得到同事和家人的支持和帮助,而亚健康状况较重的公务员则普遍感到孤独和无助。
五、对策建议1. 加强职业调研和解压机制公务员部门和相关机构可以根据调研结果,加强职业调研,了解公务员的工作特点和工作压力来源,为公务员提供合理的工作负荷和适宜的工作环境。
同时,建立完善的解压机制,包括心理咨询服务、培训课程和团队建设活动等,帮助公务员排解压力,提高工作满意度和生活质量。
2. 提倡健康生活方式公务员部门可以通过宣传教育和机关文化建设,提倡公务员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公务员健康状况调查报告调研报告调查报告一、调研背景和目的本次调研旨在了解公务员的健康状况和相关问题,为优化公务员健康管理提供依据。
二、调研对象和范围本次调研对象为全国各级政府机关的公务员,调研范围覆盖所有机关和部门,涵盖不同年龄、性别、职务和岗位的公务员。
三、调研方法和过程本次调研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通过线上和线下两种方式进行调研。
问卷内容包括个人基本信息、健康状况、生活习惯、工作压力和健康管理需求等方面,共计收集到500份有效问卷。
四、调研结果分析1. 公务员健康状况:根据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公务员的健康状况良好,仅少数人存在身体不适问题。
其中,最常见的健康问题包括颈椎、腰椎不适、失眠和消化不良等。
2. 生活习惯:公务员整体生活习惯较好,多数人有规律的作息时间、健康的饮食习惯和适量的运动。
3. 工作压力:调研显示,公务员的工作压力相对较大,特别是中高级公务员。
超过70%的受访者表示感到工作压力较大,其中有一小部分人表现出明显的身体和精神不适症状。
4. 健康管理需求:绝大部分公务员对健康管理有明确的需求,希望通过健康教育、定期体检和职业健康培训等方式提升自身健康素养。
五、建议1. 加强公务员健康管理,注重预防和保健措施的宣传和实施,提高公务员健康素养。
2. 减轻公务员工作压力,建立健全的工作机制和管理制度,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支持。
3. 开展健康教育和培训活动,提高公务员健康管理意识和能力,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4. 定期进行健康体检,及时发现和处理健康问题,保障公务员的身心健康。
六、结论通过本次调研,了解了公务员的健康状况和相关问题,为进一步优化公务员健康管理工作提供了参考和依据。
建议加强公务员健康管理,提升其健康素养和生活质量。
公务员健康状况调查报告"坐办公室"是令很多人羡慕不已的职业,殊不知,"坐办公室"也有很多烦恼,河南最近一项公务员体检分析单显示,很多公务员"久坐成病"。
今年3月,河南省委、省政府下发文件,重提落实干部职工休假制度,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带头休假,并积极鼓励、支持其他同志休假。
此举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好评,认为是"以人为本"精神的具体体现。
据记者了解,早在1991年,河南就出台了公务员带薪休假制度,但休假的实际执行情况却不容乐观。
是什么触动了河南再提干部带薪休假制度?公务员健康状况堪忧原因何在?带薪休假为何难以执行?记者对此进行了专题调查。
一份震动省长的体检分析报告年仅32岁、坐了6年机关的省直某单位公务员小李,在去年11月下旬随单位职工体检时一下子查出了4种病:糖尿病、颈椎病、脂肪肝、高血压,体质年龄比实际年龄衰老近10岁。
医生说,像小李这样的公务员数量正在逐年上升。
今年年初,一份由河南省社会医疗保险中心呈送的《省直机关公务员健康状况堪忧》重要情况专报,摆在了河南省省长李成玉案头,这份报告附有XX年度和XX年度河南省直机关公务员体检结果分析单,该体检结果分析单显示:XX年度,公务员颈腰椎病发病率高达42%;脂肪肝发病率为18%;"占位病变"32例,最后确诊为恶性肿瘤的26例。
XX年度,亚健康人数占参加体检人数的51%,其中脂肪肝为20%,前列腺增生为9%。
公务员健康状况不容乐观的现实让李成玉省长十分震动,他挥笔做出批示:"关于休假问题应与组织部衔接,应该普遍执行,年度体检必须坚持,单位的工间活动、节日体育活动、文化娱乐活动应该经常性开展。
"今年3月10日,河南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下发了《关于进一步贯彻落实干部职工年休假制度的通知》,要求各省辖市党委和人民政府、人民团体和企事业单位认真落实1991年下发的《中共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职工休假和恢复离休干部健康休养制度问题的通知》规定,各级领导干部带头休假,并积极鼓励、支持其他同志休假。
公务员健康状况到底如何?记者近日走访了河南省人民医院、河南省胸科医院、河南中医学院一附院、黄河医院等一些曾接待过河南省直机关公务员体检的大医院。
这些医院体检中心的医生普遍认为:"这些在省内享有最好办公条件的人群不该得这么多病。
"记者从河南省中医院获悉,去年该院在对某省直单位职工进行体检时发现,该单位二三百人中所有的男职工都患有脂肪肝,所有的女职工都患有乳腺增生。
4月1日,记者在河南省胸科医院体检中心看到省直某单位的体检结果:这家86人的单位,健康人员仅5名,异常率为94.19%。
其中高居前八位的疾病依次为:颈腰椎体疾患、心脏疾患、高血脂、脂肪肝、高血压、血糖异常升高、子宫疾患、前列腺疾患。
"原先没有新建住院部大楼时,我们医院有500张床位,使用率在90%,如今我们有了23层的住院部大楼,一下子有了1000多个床位,却天天爆满。
病号越来越多,其中相当数量是国家公务员。
"河南中医学院一附院体检中心主任陈可劲说。
心累是百病之源公务员的健康不容乐观,河南省社会医疗保险中心主任王长钦分析,病根在于国家机关公务员的工作任务重、加班加点多、长期伏案工作、生活习惯单一、日常活动量小等方面。
"过劳是公务员健康受损严重的重要原因。
"河南省人民医院体检中心主任吴景忠说。
他提供的国内某调查机构最近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机关干部和公务员排在"过劳"排行榜的第4位,而前3位依次是:科研人员、国有企业领导及民营企业家、新闻从业人员。
河南中医学院一附院体检中心主任陈可劲说,公务员特别是年轻公务员高血脂、高血压、脂肪肝多发的原因,主要是工作压力大、竞争激烈、长期处于紧张状态,从而导致肾上腺素分泌过多,引起血管收缩导致这些病的出现。
"坐办公室"使很多人对公务员羡慕不已,但不幸的是,很多公务员正是病从"坐"起。
长时间坐着工作,特别是伏案书写、打电脑,容易患颈腰椎疾病,甚至形成脊柱侧曲或驼背,且可影响下肢静脉血流回流,促使腹腔和盆腔静脉淤血,易招致消化不良及痔疮发生。
女性长期坐着工作,会使盆腔器官长期处于充血状态,易发生月经不调和痛经。
此外,长期坐着工作骨盆底部的肌肉缺乏锻炼,久之,可导致肌肉松弛无力,易发生便秘。
除此之外,久坐办公室的人患动脉硬化、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疾病的概率更大。
长期静态工作加上不积极运动在客观上提高了患病率。
河南省人民医院内分泌专家赵志刚认为,运动少、摄入食品热量多、精神长期紧张、生活没规律是诱发公务员糖尿病频发的主因。
今年3月,他曾接治一个年仅30岁的公务员糖尿病患者,据这个患者说,他们单位百十来号人,近两年查出6个糖尿病患者。
对处于亚健康状态的公务员来说,从无病到有病甚至不治之症常常仅一步之遥。
记者在河南中医学院一附院体检中心采访时,正碰上某单位组织职工来这里体检。
据负责体检的同志说,去年4月体检时发现有1人患了肝癌,之前此人也曾检查过身体,那时尚未癌变,中间没隔几个月癌变了。
前年,他们单位还查出两名癌症患者,如今都不在了。
"不疼不痒权当没伤、轻伤不下火线、小车不倒只管推,大家都这么想,怎么能防患于未然呢?"与心累相比,身体的疲惫也许还不是主要问题,很多公务员倒在了积极要求"进步"的台阶上。
河南省省直某机关一宣传处同志讲,随着形势的发展,综合实力越来越成为决定公务员升迁的重要因素,工作干得好还不行,还得会社交、懂经济。
公务员提拔年龄上卡得比较严,许多公务员在正常的工作时间表以外另有一个"进步时间表",根据自己的年龄进行升迁时间"倒计时",在有限的时间里,既要干好工作同时又要考虑如何让领导了解、信任、赏识自己。
"心累是百病之源。
"河南省胸科医院医保办的杨瑞主任说,心理压力是造成公务员亚健康状态的重要原因。
压力直接影响到人的心理状态,当人的心理调整出现问题,人的情绪障碍,如焦虑、抑郁、恐惧、气愤等负面情绪使身体的神经内分泌紊乱,人体内抗体减少,机体对外界有害因素的抵抗力减弱,这种紊乱便成为亚健康的物质基础。
带薪休假何其难据河南省人事厅办公室主任夏继水介绍,河南省于1991年和XX年都下发了安排干部职工年休假的通知,但由于种种原因,这方面的规定一直没有得到很好落实。
河南省委办公厅和省政府办公厅此次专门下发通知,是为了增强干部职工的医疗保健意识,对可能发生的疾病早发现、早治疗,达到防治结合,以便更好地投入到工作中去。
"公务员是国家的管理者,也是为人民服务的主力,如果身体都搞坏了,病恹恹的怎么能为国家、为老百姓服务呢?"一位普通市民如是说。
"休假制度我们早就知道,可执行很难。
一是工作根本脱不开身,二是领导都不休假,一般同志也不好意思提休假的事儿。
"河南省公安厅政治处的一位同志说。
据介绍,从1997年开始,河南省公安厅连年下发通知,要求各级公安机关落实休假制度,甚至1998年和1999年两年都下文提出对不好好落实休假制度的单位要进行通报,但收效甚微。
采访其他的省直单位,记者得到了类似的答复。
根据温州、苏州等地推行休假制度的做法,年初各单位都应制定详细的休假计划,但在河南许多省直单位,记者都没发现有这一计划。
"让同志们自己报吧。
"一位人事部门的负责人说。
"有人说带薪休假制度不完善,其实无论《劳动法》还是一些行政性文件,对带薪休假都有明确规定,休不休、如何休是各单位是否愿意执行的问题。
谁不想休?只是风气没形成,大家谁也不愿意出这个风头。
"一位省直部门办公室的工作人员说。
"有了病不愿让领导和同事们知道,主要是怕影响自己的前途。
同时,领导还不提休假的事呢,我们怎么好意思提呢?其实在我们单位去年体检时,身体查出有问题的人占95%,都快成'病人院'了。
外界如果知道我们单位这个情况,对我们的整体印象也不会好。
"一个省直机关宣传部门的同志说,"工作是你的本分,不分上下班,为了把工作干好,即使牺牲一些休息时间也是正常的。
"在体验中被查出有4种病的河南省直某单位公务员小李,坦诚地向记者倒出了自己的苦水:"大学毕业时55公斤,人很瘦。
如今70公斤,大腹便便,想减肥没时间。
春节回家,乡亲们都说我越来越像个大官,其实我心里难受呀。
"小李毕业于XX一知名大学中文系,通过公务员考试进入省直某机关做秘书工作,从开始的徒手写作到这两年的键盘工作,他的绝大部分时间是在办公室的方寸之地里伏案度过。
"起初两年我像一头累且快乐着的驴子,驮的东西越多被赶得越紧越高兴,觉得生活很充实,大家这么看重我,我一定得做好每件事。
加班加点、甚至通宵工作是家常便饭,越累越有荣誉感。
上班从不迟到,下班肯定晚走,脑子里根本没有八小时工作制的概念。
工作就是生命的全部。
"机关有食堂,起初几年小李吃食堂,后来工作上认识的朋友越来越多,饭局也越来越多,而每顿饭必有酒。
开始推辞不喝,后来架不住大家软磨硬劝,经过一年时间,小李酒量从二两猛增到一斤。
领导看他在这方面有"特长",应酬时就爱带上他替酒,"喝酒也是工作,有时一个月没有一天不喝酒"。
"休假哪好意思向领导提出来,除非累倒。
平时感冒发烧,不到连话都说不出来时都不愿请假看病,总怕给领导留下坏印象。
刚参加工作时住的离单位挺远,上下班骑自行车也算锻炼,现在住的离单位走路只要5分钟,连锻炼的机会都快没有了。
"令人反思的传统观念"谁提休假好像是敬业精神不强",一位公务员道出了他不愿休假的原因。
对这一现象,河南省社科院副院长刘道兴研究员从社会学的角度进行了分析。
他认为,这与长期以来我们提倡的"牺牲自我、敬业奉献"的价值取向分不开。
在人们的习惯思维中,要求进步的表现就是不顾自己的身体健康、忘我工作,要求休假成了一种落后自私讲究享乐的表现,谁要求休假,好像就是工作不安心,往往会给人留下不好的印象。
这一切受整个舆论环境的影响,在对先进人物的宣传中,往往有不顾身体拼命加班加点工作的故事,还有妻子分娩不在身边、父母去世不在身边的感人情节,好像没有这些牺牲就不够先进似的。
其实这样宣传有很大的片面性,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公务员应该既会工作又会休息和生活,这样才能保证可持续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