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电路教案教程文件
- 格式:doc
- 大小:338.00 KB
- 文档页数:66
一、课程名称:数字电路二、授课班级:XX级XX班三、授课时间:第X周第X节四、授课教师:XX五、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了解数字电路的基本概念、特点和分类;(2)掌握数制和码制的表示方法及相互转换;(3)熟悉逻辑门电路的工作原理和逻辑功能;(4)了解组合逻辑电路和时序逻辑电路的基本组成和功能。
2. 能力目标:(1)具备分析、设计简单数字电路的能力;(2)能够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数字电路进行应用;(3)提高动手实践能力,熟练使用电子实验设备。
3.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2)激发学生对数字电路的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3)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共同进步的精神。
六、教学内容:1. 课堂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出数字电路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数字电路基础知识(1)数制和码制介绍二进制、十进制、十六进制等数制,以及它们的相互转换;讲解原码、反码、补码等码制的表示方法。
(2)逻辑门电路介绍与门、或门、非门等基本逻辑门电路的工作原理和逻辑功能;讲解逻辑门电路的扩展类型,如与非门、或非门、异或门等。
3. 组合逻辑电路(1)组合逻辑电路的基本组成介绍组合逻辑电路的基本组成单元,如逻辑门、触发器等;讲解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方法。
(2)组合逻辑电路的应用介绍常用组合逻辑电路,如编码器、译码器、多路选择器等;讲解组合逻辑电路在实际应用中的实例。
4. 时序逻辑电路(1)时序逻辑电路的基本组成介绍时序逻辑电路的基本组成单元,如触发器、计数器等;讲解时序逻辑电路的设计方法。
(2)时序逻辑电路的应用介绍常用时序逻辑电路,如计数器、寄存器、定时器等;讲解时序逻辑电路在实际应用中的实例。
七、教学方法:1. 讲授法:系统讲解数字电路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设计方法;2. 案例分析法:通过实际应用案例,引导学生分析、设计数字电路;3. 实验法:引导学生动手实践,加深对数字电路的理解和应用。
八、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5分钟2. 数字电路基础知识:20分钟3. 组合逻辑电路:25分钟4. 时序逻辑电路:25分钟5. 课堂小结:5分钟6. 课后作业布置:5分钟九、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态度和积极性;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完成课后作业的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3.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验中的动手能力和设计能力。
---课程名称:数字电子技术基础授课教师:[教师姓名]授课班级:[班级名称]授课时间:[具体日期]授课地点:[具体地点]教学目标:1. 理解数字电子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掌握数字电路的基本元件及其功能。
3. 熟悉数字电路的基本逻辑门及其应用。
4. 能够进行简单的数字电路设计和分析。
教学内容:一、数字电路概述1. 模拟信号与数字信号的对比2. 数字电路的基本组成3. 数字电路的特点二、数制与编码1. 十进制、二进制、十六进制等数制之间的转换2. 常用编码及其应用三、逻辑门与组合逻辑电路1. 基本逻辑门:与门、或门、非门、异或门等2. 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与分析四、时序逻辑电路1. 存储器的基本原理2. 时序逻辑电路的基本组成3. 时序逻辑电路的设计与分析五、数字电路实验1. 实验原理与步骤2. 实验仪器与设备3. 实验报告撰写要求教学方法:1. 讲授法:系统讲解数字电子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讨论法:引导学生讨论数字电路设计中的实际问题。
3. 实验法:通过实验加深对数字电路的理解和应用。
教学过程:一、导入- 简要介绍数字电子技术的重要性及其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
- 引导学生思考数字电路的基本组成和功能。
二、讲授1. 数字电路概述2. 数制与编码3. 逻辑门与组合逻辑电路4. 时序逻辑电路三、讨论- 引导学生讨论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与分析方法。
- 分析时序逻辑电路在数字系统中的应用。
四、实验- 指导学生进行数字电路实验,包括实验原理、步骤和设备使用。
- 鼓励学生在实验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五、总结-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数字电子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 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讨论积极性。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质量和完成度。
3.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验中的实际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教学反思:- 分析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不足,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
数字电子技术(附微课视频)教案章节:第一章数字电路基础教学目标:1. 理解数字电路的基本概念和组成。
2. 掌握数字电路的基本原理和运算。
3. 熟悉逻辑门电路和逻辑函数的表达方法。
教学内容:1. 数字电路的定义和分类。
2. 数字电路的基本组成要素。
3. 逻辑门电路的种类和功能。
4. 逻辑函数的表示方法。
教学步骤:1. 引入数字电路的概念,让学生了解数字电路的广泛应用。
2. 讲解数字电路的基本组成要素,如逻辑门、逻辑电路等。
3. 通过示例介绍逻辑门电路的种类和功能,如与门、或门、非门等。
4. 讲解逻辑函数的表示方法,包括逻辑表达式、逻辑图和真值表。
教学评价:1. 课堂讲解的清晰度和连贯性。
2. 学生对逻辑门电路和逻辑函数的理解程度。
3. 学生能够运用逻辑门电路和逻辑函数解决实际问题。
教案章节:第二章组合逻辑电路教学目标:1. 理解组合逻辑电路的原理和应用。
2. 掌握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方法。
3. 熟悉常用的组合逻辑电路模块。
教学内容:1. 组合逻辑电路的定义和特点。
2. 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方法。
3. 常用的组合逻辑电路模块,如编码器、译码器、多路选择器等。
教学步骤:1. 引入组合逻辑电路的概念,让学生了解组合逻辑电路的应用。
2. 讲解组合逻辑电路的原理和特点,如输入与输出之间的关系。
3. 讲解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方法,如真值表、逻辑图等。
4. 介绍常用的组合逻辑电路模块,通过示例讲解其功能和工作原理。
教学评价:1. 课堂讲解的清晰度和连贯性。
2. 学生对组合逻辑电路的理解程度。
3. 学生能够运用组合逻辑电路解决实际问题。
教案章节:第三章触发器教学目标:1. 理解触发器的概念和作用。
2. 掌握不同类型触发器的工作原理。
3. 熟悉触发器的应用和选择。
教学内容:1. 触发器的定义和分类。
2. 不同类型触发器的工作原理,如同步触发器、异步触发器等。
3. 触发器的应用和选择,如时序电路的设计和控制。
教学步骤:1. 引入触发器的概念,让学生了解触发器在数字电路中的重要性。
数字电子技术教案第一章:数字电路基础1.1 数字电路概述了解数字电路的基本概念、分类和特点掌握数字电路的基本组成部分1.2 数制与码制学习二进制、八进制、十进制之间的转换方法了解常用码制,如BCD码、格雷码、ASCII码等1.3 逻辑门学习与门、或门、非门、异或门等基本逻辑门的特点和真值表掌握逻辑门电路的搭建和应用第二章:组合逻辑电路2.1 组合逻辑电路概述了解组合逻辑电路的定义和特点掌握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和设计方法2.2 常用组合逻辑电路学习译码器、编码器、多路选择器、算术逻辑单元等常用组合逻辑电路的功能和真值表掌握组合逻辑电路的应用和搭建方法2.3 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方法学习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步骤和技巧能够设计简单的组合逻辑电路第三章:时序逻辑电路3.1 时序逻辑电路概述了解时序逻辑电路的定义和特点掌握时序逻辑电路的分析和设计方法3.2 常用时序逻辑电路学习触发器、计数器、寄存器等常用时序逻辑电路的功能和工作原理掌握时序逻辑电路的应用和搭建方法3.3 时序逻辑电路的设计方法学习时序逻辑电路的设计步骤和技巧能够设计简单的时序逻辑电路第四章:数字电路仿真4.1 数字电路仿真概述了解数字电路仿真的概念和作用掌握数字电路仿真软件的使用方法4.2 组合逻辑电路的仿真学习使用仿真软件对组合逻辑电路进行仿真实验能够分析仿真结果并优化电路设计4.3 时序逻辑电路的仿真学习使用仿真软件对时序逻辑电路进行仿真实验能够分析仿真结果并优化电路设计第五章:数字电路应用实例5.1 数字电路在通信系统中的应用学习数字通信系统的基本原理和应用了解数字电路在通信系统中的具体应用实例5.2 数字电路在计算机系统中的应用学习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原理了解数字电路在计算机系统中的具体应用实例5.3 数字电路在其他领域的应用了解数字电路在其他领域中的应用实例能够结合具体应用场景进行数字电路的设计和应用第六章:数字电路设计实例分析6.1 数字电路设计流程掌握数字电路设计的基本流程,包括需求分析、原理图设计、仿真测试、硬件实现等步骤。
课题:第1章数字电路基础知识1。
1 预备知识1.2 数制和码制目的与要求:了解本门课程的基本内容;了解数字电路的特点及应用、分类及学习方法;掌握二、八、十、十六进制的表示方法及相互转换;知道8421BCD码、余三码、格雷码的意义及表示方法。
重点与难点:重点:数制与码制的表示方法;难点:二、八、十六进制的转换。
复习(提问):什么是模拟信号模拟电路;什么是二进制代码.提纲第1章数字电路基础知识1.1 预备知识1 . 1 . 1 数字信号和数字电路1、数字信号与模似信号2、模拟电路与数字电路1 . 1 。
2 数字电路的分类1、按电路类型分类2、按集成度分类3、按半导体的导电类型分类1 . 1 . 3 数字电路的优点1、易集成化2、抗干扰能力强,可靠性高3、便于长期存贮4、通用性强,成本低,系列多5、保密性好1 .1 。
4 脉冲波形的主要参数1.脉冲幅度Um2.脉冲上升时间3.脉冲下降时间4.脉冲宽度5.脉冲周期6.脉冲频率7.占空比q1。
2 数制和码制1 。
2 。
1 数制一、十进制二、二进制三、八进制和十六进制1 。
2 。
2 不同数制间的转换一、各种数制转换成十进制二、十进制转换为二进制三、二进制与八进制、十六进制间相互转换1 .2 。
3 二进制代码一、二—十进制代码8421码、5421码和余3码二、可靠性代码1.格雷码2.奇偶校验码作业:P42 1.2。
3.4第1章数字电路基础知识1。
1预备知识1 . 1 。
1 数字信号和数字电路电信号—随时间变化的电流或电压。
1、数字信号与模似信号模拟信号—幅度随时间连续变化数字信号—断续变化(离散变化),时间上离散幅值上整量化,多采用0、1二种数值组成又称二进制信号。
举例P1图1.1.1。
2、模拟电路与数字电路模拟电路—传输或处理模拟信号的电路,如:电压、功率放大等;数字电路 - 处理、传输、存储、控制、加工、算运算、逻辑运算、数字信号的电路。
如测电机转速:电机-光电转换-整形-门控—计数器—译码器-显示时基电路1 。
数字电子技术教案第一章:数字电路基础1.1 数字电路概述了解数字电路的定义、特点和应用领域掌握数字电路的基本组成和基本原理1.2 数字逻辑基础学习逻辑代数的基本运算和规则熟悉逻辑函数的表示方法及其相互转换1.3 数字电路的表示方法掌握逻辑函数的图形表示方法(逻辑图、真值表)学习逻辑函数的代数化简方法第二章:数字电路的基本单元2.1 逻辑门电路了解常见的逻辑门电路(与门、或门、非门、异或门等)掌握逻辑门电路的电压传输特性2.2 逻辑函数及其简化学习逻辑函数的代数化简方法(卡诺图、最小项、最大项)熟悉逻辑函数的简化原则和步骤2.3 逻辑门电路的设计与实现学习逻辑门电路的设计方法掌握逻辑门电路的实际制作和调试技巧第三章:组合逻辑电路3.1 组合逻辑电路的基本概念了解组合逻辑电路的定义和特点掌握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和设计方法3.2 常见的组合逻辑电路学习编码器、译码器、多路选择器、算术逻辑单元等常见组合逻辑电路的原理和应用3.3 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与实现学习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方法掌握组合逻辑电路的实际制作和调试技巧第四章:时序逻辑电路4.1 时序逻辑电路的基本概念了解时序逻辑电路的定义、特点和应用领域掌握时序逻辑电路的分析和设计方法4.2 常见的时序逻辑电路学习触发器、计数器、寄存器等常见时序逻辑电路的原理和应用4.3 时序逻辑电路的设计与实现学习时序逻辑电路的设计方法掌握时序逻辑电路的实际制作和调试技巧第五章:数字电路的应用5.1 数字电路在计算机中的应用了解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学习微处理器、存储器、输入输出接口等计算机关键部件的设计和应用5.2 数字电路在通信系统中的应用了解通信系统的基本原理和数字调制技术学习数字通信系统中数字电路的设计和应用5.3 数字电路在其他领域中的应用了解数字电路在数字信号处理、嵌入式系统、工业控制等领域中的应用学习数字电路在不同领域中的设计和应用案例第六章:数字电路仿真与实验6.1 数字电路仿真基础学习数字电路仿真原理和工具熟悉使用仿真软件进行数字电路设计和验证的方法6.2 组合逻辑电路仿真与实验利用仿真软件对组合逻辑电路进行设计和验证分析仿真结果,优化电路性能6.3 时序逻辑电路仿真与实验利用仿真软件对时序逻辑电路进行设计和验证分析仿真结果,优化电路性能第七章:数字电路设计与验证7.1 数字电路设计流程熟悉数字电路设计的基本流程和方法掌握需求分析、模块设计、仿真验证和硬件实现等环节7.2 组合逻辑电路设计实例学习组合逻辑电路设计实例,如编码器、译码器等掌握设计方法和技术要求7.3 时序逻辑电路设计实例学习时序逻辑电路设计实例,如触发器、计数器等掌握设计方法和技术要求第八章:数字电路测试与维护8.1 数字电路测试方法学习数字电路测试的基本方法和策略掌握功能测试、结构测试和边界测试等技术8.2 数字电路调试与优化了解调试过程和方法,提高电路性能学习电路优化技巧,降低功耗和成本8.3 数字电路故障诊断与修复学习故障诊断原理和方法,如逻辑分析仪、示波器等工具的使用掌握故障分析和修复技巧,提高电路可靠性第九章:数字集成电路9.1 数字集成电路概述了解数字集成电路的分类、特点和应用领域掌握数字集成电路的基本结构和原理9.2 常见数字集成电路学习门阵列、触发器、寄存器等常见数字集成电路的原理和应用9.3 数字集成电路的设计与实现学习数字集成电路的设计方法掌握数字集成电路的实际制作和调试技巧第十章:数字电路技术的发展趋势10.1 数字电路技术的创新应用了解数字电路技术在、物联网、生物医疗等领域的创新应用学习数字电路技术在这些领域的发展前景和挑战10.2 新型数字电路技术学习新型数字电路技术,如量子计算、碳纳米管电路等掌握这些技术的原理和优势,了解其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10.3 数字电路技术的未来发展了解数字电路技术在未来的发展趋势和挑战学习如何适应和推动数字电路技术的发展,为人类社会作出贡献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环节1:逻辑函数的表示方法及其相互转换补充和说明:逻辑函数的表示方法是理解数字电路的基础,包括逻辑图、真值表及其代数表达式。
数字电路基础教案(共5篇)第一篇:数字电路基础教案第7章数字电路基础【课题】7.1 概述【教学目的】1.让学生了解数字电子技术对于认知数码世界的重要现实意义,培养学生学习该科目的浓厚兴趣。
2.明确该科目的学习重点和学习方法。
【教学重点】1.电信号的种类和各自的特点。
2.数字信号的表示方法。
3.脉冲波形主要参数的含义及常见脉冲波形。
4.数字电路的特点和优越性。
【教学难点】数字信号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参考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新授内容7.1.1 数字信号与模拟信号1.模拟信号:在时间和数值上是连续变化的信号称为模拟信号。
2.数字信号:在时间和数值上是离散的信号称为数字信号。
讨论:请同学们列举几种常见的数字信号和模拟信号。
7.1.2 脉冲信号及其参数1.脉冲信号的定义:在瞬间突然变化、作用时间极短的电压或电流信号。
2.脉冲的主要参数:脉冲幅值Vm、脉冲上升时间tr、脉冲下降时间tf、脉冲宽度tW、脉冲周期T及占空比D。
7.1.3 数字电路的特点及应用特点:1.电路结构简单,便于实现数字电路集成化。
2.抗干扰能力强,可靠性高。
(例如手机)3.数字电路实际上是一种逻辑运算电路,电路分析与设计方法简单、方便。
4.数字电路可以方便地保存、传输、处理数字信号。
(例如计算机)5.精度高、功能完备、智能化。
(例如数字电视和数码照相机)应用:数字电路在家电产品、测量仪器、通信设备、控制装置等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数字化的发展前景非常宽阔。
讨论:1.你用过哪些数字电路产品,请列出1~2个较为典型的例子,并就其中一个产品说明它的功能及优点和缺点。
二、课堂小结1.数字信号与模拟信号的概念2.脉冲信号及其参数3.数字电路的特点及应用三、课堂思考讨论:谈谈如何才能学好数字电路课程?四、课后练习P143思考与练习题:1、2、3。
【课题】7.2 常用数制与编码【教学目的】1.掌握二进制、十进制、十六进制数的表示方法及数制间的相互转换。
《数字电路》教案序言1.课程性质《数字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是电气信息类专业具入门性质的重要的专业基础课。
2.课程目标获得适应信息时代的数字电子技术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培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以后深入学习数字电子技术及其相关学科和专业打好以下两方面的基础:1、正确分析、设计数字电路,特别是集成电路的基础;2、为进一步学习设计专用集成电路(ASIC)的基础。
3. 课程研究内容数字信号传输、变换、产生等。
内容涉及相关器件、功能电路及系统。
硬件处理数字信号的电子电路及其逻辑功能数字电路的分析方法数字电路的设计方法各种典型器件在电子系统中的应用软件系统分析、设计的软件工具——ABEL、VHDL、VerlogHDL、EDA工具软件QuartusII等4.课程特点与学习方法(1)课程特点a、发展快b、应用广c、工程实践性强摩尔定律:集成度按10倍/6年的速度发展。
(2)学习方法打好基础、关注发展、主动更新、注重实践a、掌握基本概念、基本电路和基本分析、设计方法b、能独立的应用所学的知识去分析和解决数字电路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5.主要教材及参考书阎石主编《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第四版高等教育出版社蔡惟铮主编《基础电子技术》《集成电子技术》高等教育出版社郑家龙、王小海主编《集成电子技术基础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电子工程手册编委会等编.中外集成电路简明速查手册-TTL、CMOS.电子工业出版社王金明,杨吉斌编.《数字系统设计与VerliogHDL 》电子工业出版社罗杰、谭力编.《数字ASIC设计》讲义第一章数字逻辑基础1.1 数字电路与数字信号1.1.1数字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60~70代- IC技术迅速发展:SSI、MSI、LSI 、VLSI。
10万个晶体管/片。
80年代后- ULSI ,1 0 亿个晶体管/片、ASIC 制作技术成熟90年代后- 97年一片集成电路上有40亿个晶体管。
目前-- 芯片内部的布线细微到亚微米(0.13~0.09 m)量级,微处理器的时钟频率高达3GHz(109Hz)将来- 高分子材料或生物材料制成密度更高、三维结构电路发展特点: 以电子器件的发展为基础电子管时代晶体管时代半导体集成电路电路设计方法伴随器件变化从传统走向现代a)传统的设计方法:采用自下而上的设计方法;由人工组装,经反复调试、验证、修改完成。
电子技术应用《数电》教案第一章:数字电路基础1.1 数字电路概述了解数字电路的定义、特点和应用领域熟悉数字电路与模拟电路的区别1.2 数制和码制学习二进制、八进制、十六进制的表示方法掌握不同码制(如ASCII码、BCD码)的转换方法1.3 逻辑门学习与门、或门、非门、异或门等基本逻辑门电路掌握逻辑门的功能和真值表第二章:组合逻辑电路2.1 组合逻辑电路概述了解组合逻辑电路的定义和特点熟悉组合逻辑电路的分类和应用2.2 常用组合逻辑电路学习译码器、编码器、多路选择器、多路分配器等电路掌握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方法2.3 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实例设计一个4x1多路选择器设计一个全加器第三章:时序逻辑电路3.1 时序逻辑电路概述了解时序逻辑电路的定义和特点熟悉时序逻辑电路的分类和应用3.2 触发器学习SR触发器、JK触发器、T触发器、CTR触发器等电路掌握触发器的真值表、时序图和功能3.3 时序逻辑电路的设计实例设计一个2位同步计数器设计一个顺序检测器第四章:数字电路仿真4.1 数字电路仿真概述了解数字电路仿真的定义和意义熟悉数字电路仿真工具的使用4.2 常用数字电路仿真工具学习Multisim、Proteus等仿真工具的基本操作掌握仿真工具中元器件的选型和连接方法4.3 数字电路仿真实例利用仿真工具验证组合逻辑电路的功能利用仿真工具验证时序逻辑电路的功能第五章:数字电路实验5.1 数字电路实验概述了解数字电路实验的目的和意义熟悉数字电路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5.2 数字电路实验器材和仪器学习数字电路实验所需的器材和仪器使用方法掌握实验器材和仪器的连接和调试方法5.3 数字电路实验实例完成一个组合逻辑电路的实验完成一个时序逻辑电路的实验第六章:数字电路测试与维护6.1 数字电路测试概述理解数字电路测试的目的和方法熟悉测试用例的设计和测试过程6.2 数字电路测试方法学习静态测试和动态测试两种方法掌握测试电路的搭建和测试结果的分析6.3 数字电路维护与故障排除了解数字电路维护的基本原则学习故障排除的步骤和方法第七章:数字系统设计流程7.1 数字系统设计概述理解数字系统设计的基本流程熟悉各个设计阶段的任务和目标7.2 需求分析与规格说明学习如何进行需求分析掌握编写数字系统规格说明书的方法7.3 数字系统设计实现学习数字系统设计的具体步骤掌握硬件描述语言(如Verilog)的使用第八章:数字信号处理器(DSP)8.1 DSP概述理解DSP的定义、特点和应用熟悉DSP与其他处理器的比较8.2 DSP的结构与工作原理学习DSP的内部结构和工作流程掌握DSP的指令集和编程方法8.3 DSP应用实例学习DSP在音频处理、图像处理等领域的应用设计一个简单的DSP应用系统第九章:数字电路与系统的安全与保护9.1 数字电路与系统的安全了解数字电路与系统的安全问题学习加密算法和数字签名技术9.2 硬件安全措施学习物理不可克隆功能(PUF)和硬件安全模块(HSM)掌握安全启动和安全存储的实现方法9.3 系统保护与版权保护了解系统保护的重要性学习数字版权管理(DRM)和软件保护的方法第十章:未来数字电路技术的发展趋势10.1 新兴数字电路技术了解量子计算、神经形态计算等新兴技术学习这些技术对传统数字电路的影响10.2 数字电路设计的未来趋势分析数字电路设计的发展方向探讨可持续发展和环保在数字电路设计中的作用10.3 教育与培训强调终身学习在数字电路技术发展中的重要性探讨在线教育和虚拟实验室在数字电路教学中的应用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数字电路基础:理解不同数制和码制之间的转换,以及逻辑门的功能和真值表。
数字电路教案
第 1 次
填表说明:1、各栏目填写内容较多时,可附页;2、教学内容与讨论、思考题、作业部分可合二为一。
第 2 次
填表说明:1、各栏目填写内容较多时,可附页;2、教学内容与讨论、思考题、作业部分可合二为一。
第 3 次
填表说明:1、各栏目填写内容较多时,可附页;2、教学内容与讨论、思考题、作业部分可合二为一。
第 4 次
教学内容(包括基本内容、重点、难点):
基本内容:
2.4 TTL逻辑门电路
1.基本的BJT反相器的动态性能
2.TTL反相器的基本电路
3.TTL反相器的传输特性
4.TTL与非门电路
5.TTL与非门的技术参数
6.TTL或非门、集电极开路门和三态门电路
7.改进型TTL门电路抗饱和TTL电路
2.6 CMOS逻辑门电路
1.复习MOS管的有关知识
2.CMOS反相器
3.CMOS门电路
4.BiCMOS门电路
5.CMOS传输门
6.CMOS逻辑门电路的技术参数
小结与布置作业
重点:1.TTL反向器的外特性、电压传输特性和输入输出特性、灌电流,拉电流、扇入与扇出数、噪声容限等;
2.OC门、TSL门;
3.CMOS反相器的静态输入特性和输出特性、CMOS反相器的动态特性。
难点:1. 灌电流,拉电流;
2. OC门;
3. TTL、COMS门电路的优缺点比较。
填表说明:1、各栏目填写内容较多时,可附页;2、教学内容与讨论、思考题、作业部分可合二为一。
第 5 次
填表说明:1、各栏目填写内容较多时,可附页;2、教学内容与讨论、思考题、作业部分可合二为一。
第 6 次
填表说明:1、各栏目填写内容较多时,可附页;2、教学内容与讨论、思考题、作业部分可合二为一。
填表说明:1、各栏目填写内容较多时,可附页;2、教学内容与讨论、思考题、作业部分可合二为一。
填表说明:1、各栏目填写内容较多时,可附页;2、教学内容与讨论、思考题、作业部分可合二为一。
第 9次
填表说明:1、各栏目填写内容较多时,可附页;2、教学内容与讨论、思考题、作业部分可合二为一。
第10 次
填表说明:1、各栏目填写内容较多时,可附页;2、教学内容与讨论、思考题、作业部分可合二为一。
第 11次
填表说明:1、各栏目填写内容较多时,可附页;2、教学内容与讨论、思考题、作业部分可合二为一。
第 12 次
填表说明:1、各栏目填写内容较多时,可附页;2、教学内容与讨论、思考题、作业部分可合二为一。
第 13 次
填表说明:1、各栏目填写内容较多时,可附页;2、教学内容与讨论、思考题、作业部分可合二为一。
第 14次
填表说明:1、各栏目填写内容较多时,可附页;2、教学内容与讨论、思考题、作业部分可合二为一。
第 15 次
填表说明:1、各栏目填写内容较多时,可附页;2、教学内容与讨论、思考题、作业部分可合二为一。
第 16 次
填表说明:1、各栏目填写内容较多时,可附页;2、教学内容与讨论、思考题、作业部分可合二为一。
第 17次
填表说明:1、各栏目填写内容较多时,可附页;2、教学内容与讨论、思考题、作业部分可合二为一。
填表说明:1、各栏目填写内容较多时,可附页;2、教学内容与讨论、思考题、作业部分
可合二为一。
填表说明:1、各栏目填写内容较多时,可附页;2、教学内容与讨论、思考题、作业部分可合二为一。
第 20次
填表说明:1、各栏目填写内容较多时,可附页;2、教学内容与讨论、思考题、作业部分可合二为一。
第 21次
填表说明:1、各栏目填写内容较多时,可附页;2、教学内容与讨论、思考题、作业部分
可合二为一。
第 22次
填表说明:1、各栏目填写内容较多时,可附页;2、教学内容与讨论、思考题、作业部分可合二为一。
第 23次
填表说明:1、各栏目填写内容较多时,可附页;2、教学内容与讨论、思考题、作业部分可合二为一。
第 24次
填表说明:1、各栏目填写内容较多时,可附页;2、教学内容与讨论、思考题、作业部分可合二为一。
第 25次
填表说明:1、各栏目填写内容较多时,可附页;2、教学内容与讨论、思考题、作业部分可合二为一。
第 26次
填表说明:1、各栏目填写内容较多时,可附页;2、教学内容与讨论、思考题、作业部分可合二为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