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标题规范共20页
- 格式:ppt
- 大小:508.50 KB
- 文档页数:20
公文部件格式
一、公文部件格式
1. 标题:
公文标题应简明、准确地反映公文的主要内容,并使用符合规范的标点符号。
标题通常应居中排列,行文时使用2号小标宋体字。
2. 秘密等级:
如需标注秘密等级,应用3号黑体字,顶格编排在版心左上角第1行,并按“绝密”、“机密”、“秘密”分别标示。
3. 紧急程度:
如需标注紧急程度,应用3号黑体字,顶格编排在版心右上角第1行,并按“特急”、“加急”、“平急”分别标示。
4. 发文字号:
发文字号由发文机关代字、年份代码和发文顺序号三部分组成。
发文代字应准确、鲜明、简短,并避免与相近的简称重复。
年份代码用4位阿拉伯数字表示,年份代码应置于方括号中。
发文顺序号不加括号,不编虚位(即1不编为0001),不加括号。
发文字号在红色反线之上居中对称排列。
5. 主题词:
主题词是用来揭示公文主题内容的词或词组。
主题词应选用能确切反映公文主题内容的常用名词术语,不得随意简化或缩写。
主题词在红色反线之下另起一行居左空2个字用3号黑体字标注。
词组间用顿号隔开,最后一个词组后不用标点符号。
6. 公文正文:
公文正文应结构严谨,层次分明,文字简练,语言流畅。
正文内容应按照要求进行分段表述,段落分明,条理清晰。
规范性公文格式1.党委机关公文由版头、份号、密级、紧急程度、发文字号、签发人、标题、主送机关、正文、附件、发文机关、成文日期、印章、印发传达范围、主题词、抄送机关、印制版记组成。
2.版头由发文机关全称或者规范化简称加“文件”二字或者加括号标明文种组成,用仿宋字体设计,套红居中印制于文件头面上方。
联合行文,版头可以用主办机关名称,也可以并用机关名称。
3.密级从高到低依次为“绝密”、“机密”、“秘密”,顶格标注于份号下方。
字体用三号方正黑体简体。
凡有涉密内容、在一定时期内需要保密的文件都应根据涉密程度确定密级,一般还应标明保密时限。
密级及保密时限一定要定得准确、适当,不可偏高或偏低、偏短或偏长(保密时间不到一年的可不注保密时限)。
如“秘密★10年”。
无保密内容的文件和普发文件不定密级。
4.紧急公文应当根据紧急程度分别标明“特急”、“加急”。
紧急电报应当分别标明“特提”、“特急”、“加急”、“平急”。
紧急程度顶格标注于密级的下方,字体用小三号方正黑体简体。
5.发文字号由机关代字、发文年度和发文顺序号组成,如“富××〔200×〕×号”标注于版头下方居中或者左下方,发文字号文字部分字体用小三号方正仿宋简体,数字部分用小三号“Times New Roman”字。
联合行文,只标明主办机关发文字号。
6.上报公文应当在发文字号右侧标注“签发人”,“签发人”后面标注签发人姓名。
发文字号居左空一个汉字,签发人姓名居右空一个汉字。
“签发人”用小三号方正仿宋简体,签发人姓名用小三号方正楷体简体加粗。
传真电报发文字号居中,在右侧标注签发人。
7.公文标题应当准确简要地概括公文的主要内容并标明公文种类,由发文机关名称、公文主题和文种组成,如“中共富宁县委关于××××的通知”,居中位于发文字号下方,与发文字号空2行,行距为固定值40磅,标题内行距为固定值30磅。
《党政机关公文格式》GB/9704-20122012-07-01实施目次前言1 范围2 规范性引用文件3 术语和定义4 公文用纸主要技术指标5 公文用纸幅面尺寸及版面要求5.1 幅面尺寸5.2 版面5.2.1 页边与版心尺寸5.2.2 字体和字号5.2.3 行数和字数5.2.4 文字的颜色6 印制装订要求6.1 制版要求6.2 印刷要求6.3 装订要求7 公文格式各要素编排规则7.1 公文格式各要素的划分7.2 版头7.2.1 份号7.2.2 密级和保密期限7.2.3 紧急程度7.2.4 发文机关标志7.2.5 发文字号7.2.6 签发人1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7.2.7 版头中的分隔线7.3 主体7.3.1 标题7.3.2 主送机关7.3.3 正文7.3.4 附件说明7.3.5 发文机关署名、成文日期和印章加盖印章的公文不加盖印章的公文加盖签发人签名章的公文成文日期中的数字特殊情况说明7.3.6 附注7.3.7 附件7.4 版记7.4.1 版记中的分隔线7.4.2 抄送机关7.4.3 印发机关和印发日期7.5 页码8 公文中的横排表格9 公文中计量单位、标点符号和数字的用法10 公文的特定格式10.1 信函格式10.2 命令(令)格式10.3 纪要格式11 式样前言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的有关规定对GB/T 9704—1999《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进行修订。
本标准相对GB/T 9704—1999主要作如下修订:2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a)标准名称改为《党政机关公文格式》,标准英文名称也作相应修改;b)适用范围扩展到各级党政机关制发的公文;c)对标准结构进行适当调整;d)对公文装订要求进行适当调整;e)增加发文机关署名和页码两个公文格式要素,删除主题词格式要素,并对公文格式各要素的编排进行较大调整;f)进一步细化特定格式公文的编排要求;g)新增联合行文公文首页版式、信函格式首页、命令(令)格式首页版式等式样。
公文规范要求公文格式规范要求为了进一步提高各部门语言文字规范化水平,根据《党政机关公文格式》及相关机关公文处理规定,更好的迎接“三类城评”和全县中小学(公办幼儿园)语言文字工作达标建设工作,现对公文材料行文格式规范要求如下:一、公文用纸统一为国际标准A4型。
二、发文字号发文字号由“发文机关代字”“年份”和“发文顺序号”三部分组成。
“年份”要用全称,不可简化,如“2022”不可写成“14”。
年份应用六角括号“〔〕”括起,不可使用“[]”“【】”。
三、标题要求1.正文标题使用宋体二号加黑字,标题字数较多时,可分一行或多行居中排布;回行时,要做到词意完整,排列对称,长短相宜,间距恰当;多行标题的排列方式应当是梯形或菱形,不允许出现沙漏形。
2.标题应当准确简要地概括正文的主要内容。
标题中除法规、规章名称加书名号外,一般不用标点符号。
如有副标题则回行居中。
四、正文要求(一)正文格式公文首页必须显示正文,正文要与标题隔一行。
(二)正文字体正文使用三号仿宋体字。
每个自然段左空两字,回行顶格。
(三)正文结构层次序数规范文中结构层次序数依次标注:第一层为“一、”,第二层为“(一)”,第三层为“1.”,第四层为“(1)”;一般第一层用黑体字,第二层用楷体字,第三层和第四层用仿宋体字标注。
其中第一层“一”后面跟的是顿号,不是逗号;第二层“(一)”后面不能跟标点符号;第三层“1.”后是下脚点(齐线实心圆点),切不可用顿号;第四层“(1)”后面不能跟标点符号。
层次序数可以越级使用,如果公文结构层次只有两层,第一层用“一”,第二层既可用“(一)”,也可以选用“1.”。
二级标题在换行分段时不使用句号,如使用句号则不需要换行分段。
另外,如用“第一,”“第二,”表示顺序,“第一”“第二”之后分别是逗号,切不可写成顿号。
(非公文行文中,有时用字母表示顺序,字母后应该使用下角点,如“A.”或“a.”,切不可用顿号。
)以上结构层次序数规范写法使用所有文本材料行文。
公文的标题格式要求
公文的标题格式要求如下:
公文标题应当准确简要地概括公文的主要内容,并使用符合规范的公文用语表达。
公文标题通常由发文机关、事由和文种三个要素构成,例如“XX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城市管理的通知”。
如果公文标题中只有发文机关和文种两个要素,则需要在标题中注明事由,例如“XX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城市管理)的通知”。
此外,公文标题应当居中排列,并使用二号小标宋体字(如果有副标题,则使用三号楷体字)。
标题通常不超过50个字,如果过长,可以采取分段或简化词语等方式进行适当处理。
以上是公文标题格式的基本要求,具体格式可能因公文的种类、行文关系和实际需要而有所不同。
在拟写公文标题时,应当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和变化。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广西公文格式细则篇一: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及办公厅公文格式细则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及办公厅公文格式细则总则第一条为进一步规范自治区人民政府及办公厅公文格式,根据《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和《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GB/T9704―1999)》,以及《广西壮族自治区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结合实际,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自治区人民政府公文形式,按机关代字划分,常规性公文形式包括:政府令、桂政发、桂政报、桂政函、桂政复字、桂政干、桂政电、桂政阅、自治区人民政府全体会议纪要、自治区人民政府常务会议纪要、内部情况通报等公文形式。
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公文形式,按机关代字划分,常规性公文形式包括:桂政办发、桂政办报、桂政办函、桂政办电等公文形式。
公文格式第三条公文格式分为文件式格式、信函式格式、命令格式、会议纪要格式。
公文一般由公文份数序号、秘密等级、保密期限、紧急程度、发文机关标识、发文字号、签发人、标题、主送机关、正文、附件说明、成文日期、公文生效标识、附注、附件、主题词、抄送机关、印发机关、印发日期和份数等要素组成。
公文要素分别划归眉首、主体、版记部分。
第四条公文眉首,包括公文份数序号、秘密等级、保密期限、紧急程度、发文机关标识、发文字号、签发人等。
文件式格式公文眉首,是置于公文首页红色反线(宽度同版心,即160mm)以上各要素的统称;信函式格式公文眉首,一般是置于公文首页公文标题以上各要素的统称。
公文眉首版式相对固定。
桂政发、桂政报、桂政办发、桂政办报公文的眉首占公文首页2/5;桂政函、桂政复字、桂政干、桂政阅、桂政办函公文的眉首占公文首页1/5。
第五条公文份数序号,是将同一文稿印制若干份时每份公文的顺序编号,用阿拉伯数码顶格标识在公文首页版心左上角第1行(见式样一至二十六)。
公文的格式规范一、(一)用纸、排版及装订规则(1)公文采用A4型纸,幅面尺寸为:210mm×297mm。
(2)公文用纸天头(即上页边)37mm±1mm;用纸订口(左白边)28mm±1mm。
尺寸156mm×225mm(不含)。
(3)公文的上边沿至标识的距离,除函为零之外,命令为20mm,请示、报告为80mm,其它为25mm。
用以标注公文、秘密等级和。
(4)公文正文用3号仿,一般每面排22行,每行排28个字。
正文中如遇空白处不能盖下印章时,应调整正文字距、行距,务使正文与印章同处一页,不能出现“此页无正文”字样。
公文从左至右横排。
在,可以并用汉字和通用的文字。
文字按其习惯书写、排版。
(5)公文要双面印刷,套正,两面误差不得超过2mm。
(6)公文应左侧装订,不掉页。
封面与书芯不脱落,后背平整、不空。
两页之间误差不超过4mm。
或平订的订位为两钉钉锯外订眼距书芯上下各1/4处,±4mm。
平订钉锯与间的距离为3mm~5mm。
(二)公文的格式新的(以下简称为《》)将公文划分为眉首、主体、版记3部分18个要素。
分述如下:1、眉首部分——即公文的版头部分,位于公文首页红色以上。
(1)公文《办法》规定,绝密、机公文应标明。
公文份数序号简称份号,即同一文件份数的顺序编号,其作用是便于登记、分发、核查和统计文件。
序号用7位(不够7位时前面用0)数顶格标识在左上角第一行。
(2)秘密等级和保密期限凡有保密要求的公文,应当在版心右上角第一行标明。
秘密分绝密、机密、秘密三级。
标识时用3号,顶格标在版心右上角第1行,两字间空1字(无保密期限情况下)。
2001年1月发布的《实施<>具体问题的处理意见》规定:“涉及的公文应注明保密期限。
”如公文需标明保密期限,应在程度和保密期限之间用“★”隔开,而秘密等级的两字之间不空字距,如“秘密★6个月”,“机密★1年”,“绝密★26年”等。
公文写作格式规范(四)行款格式文字排列,字序是自左而右,行序是自上而下。
其它款式如下:1.页码凡超过一页的文稿,每页都必须先标页码。
页码用阿拉伯数码,写在右上角紧靠框线处。
如印有文头、函头,也可标在地脚靠框线处,居中或在右下角均可。
2.标题标题可以占一行,也可以上下各空一行,长文章的标题上下可以多空几行,甚至独占一页。
标题在一行里有两种写法。
一是居中,字数少的,各字中间可以空格;二是前面空四格,字数过少不宜采取这种写法。
副标题是对正标题的补充,可以在前面加一个破折号;如果是新闻,有引题的,副题不加破折号。
引题、正题、副题,开头排列不要纯齐。
小标题,即分题,也要写于一行居中,与正标题一样;上下可以空行,但不能超过正题所空行数。
标题字数过多,可以转行;转行时要照顾一行里词或词组的完整,又要在长短上搭配匀称。
3.作者署名作者署名,不论个人还是单位,如系文章,就放在标题下面,占一行;如和标题隔一行,下面正文也要隔一行。
署名在一行中要与标题对应而居中,名字是两个字,当中要空一格。
如系机关应用文,署名与日期自有规定。
下编要讲到。
4.正文正文每个字占一格,标点也占一格;每段开头要空两格。
文章如分几大部分而不加小标题和序码时,为了醒目各部分之间可以空一行;用了小标题或序码,全文结尾无法加小标题或序码时,也可以空一行。
5.序码文章分条目,要用序码,较常见的有如下几种:(1)大写汉字(壹、贰、叁、肆、伍、陆、柒、捌、玖、拾),小写汉字(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
其中小写汉字数码最常用。
(2)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天干较常用。
(3)阿拉伯数码(1、2、3、4、5等)。
(4)拉丁文字母:大写(a、b、c、d、e等),小写(a、b、c、d、e等)。
(5)罗马字码(iⅱⅲⅳvⅵⅶⅷⅸx)。
这些数码还可以加括号、方括号、圆圈等,再与编、章、节等配合,是用不完的,当然不要因此而“开中药铺”式地去著书写文章。
党政机关公文格式规范18“要”公文采用特定的格式,目的是规范公文处理工作,解决公文体例不统一、格式不一致、衔接不顺畅等问题,从而保证公文质量,提高公文办理效率,确保党政机关制发的公文得以顺利贯彻执行。
《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规定“公文一般由份号、密级和保密期限、紧急程度、发文机关标志、发文字号、签发人、标题、主送机关、正文、附件说明、发文机关署名、成文日期、印章、附注、附件、抄送机关、印发机关和印发日期、页码等组成”,从18个方面规范了党政机关公文格式各要素。
这里结合实际工作,为大家梳理一下其中涉及的规范性问题。
1. 公文份号标注要规范。
份号即公文印制的顺序号,涉密公文标注份号有利于加强公文的管理,便于掌握公文的去向。
按照《条例》规定,公文份号在公文首页左上角用阿拉伯数字标注。
涉密文件可标虚位,一般标四至六位,如果是两位数的文件共20号,则从0001号开始编码,一直编排到0020号;如果是四位数的文件共2012号,则从000001号开始编码,一直编排到002012号。
2. 密级和保密期限标注要规范。
高标密级或低标密级都会给文件的使用和管理带来不便,因此要本着实事求是、利于保密的原则,合理把握和确定密级和保密期限。
密级和保密期限都要标注在公文首页的左上角,用阿拉伯数字标注。
例如:秘密1年、机密3年、绝密长期。
3. 紧急程度标注要规范。
这是公文送达和办理的时限要求。
公文的紧急程度要在公文首页左上角标注。
不能将正常运行的公文随意标注为“急件”。
现在有些部门上报的公文,不急的公文却标注了紧急程度,缓急程度标注过高,给上级领导机关增加了压力,带来了不必要的麻烦。
4. 发文机关标志要规范。
这是由发文机关全称或者规范化简称加“文件”二字组成,此类文件是机关或部门的大头文件,一般是指上报或下发的政策性文件;文件头也可以使用发文机关全称或者规范化简称,文号编在版头下方红线以下,一般用函类公文较多。
公文格式标准公文格式是指公文的规格样式及其组成要素。
党政机关的公文必须保持庄重、大方的形象,统一、标准的格式。
《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
公文用纸,从2001年1月1日起采用国际标准A4型纸。
幅面尺寸为210×297mm。
公文页边:天头〔上边口〕37mm,地脚35mm,订口〔左边口〕28mm,右边口26mm。
版心尺寸:156×225mm 〔不含页码〕。
公文可以分成三部分:眉首、主体、版记。
一、眉首部分公文的眉首亦称公文版头,指首面红色反线以上部分。
包括发文机关标识、发文字号、秘密等级、份数序号、紧急程度、签发人等6项要素。
(一)发文机关标识。
由发文机关全称或标准化简称后加‘文件’组成。
通常用较大型号字居中套红印在公文首页上端,字体用小标宋,〔A4纸〕上缘至版心上缘为25mm,上报公文为80mm。
常见问题有:政府文件横线中间嵌五角星。
(二)发文字号。
亦称文号,是公文制发机关按发文顺序编列的公文代号,主要作用是便于对公文的统计、查询和引用。
发文字号包括机关代字、年份、顺序号,如‘国发〔2000〕12号’。
标在发文机关标识下空2行,用3号仿宋体字居中排布在红色反线上4mm。
常见问题:1.年号不全、括弧不对。
应用六角括号。
2.位置不当。
上行文与签发人位置不对称。
3.增添要素。
第、编虚位001、文种。
4.多个文号。
联合行文时只标明主办机关的发文字号。
(三)签发人。
上行文即请示、报告和意见〔部分〕,要标注签发人,平行排列于发文字号右侧,发文字号居左空一字,签发人居右空一字。
“签发人”用3号仿宋体标注,后用全角冒号,用3号楷体标注。
联合行文有多个签发人,其他从第2行起依次排列,红线下移,文号始终在线上4mm处。
常见问题:1.缺签发人。
2.签发人不当。
单位副职签发。
如遇主要负责人离职或外出学习、考察等特殊情况,可由主持工作的负责人签发,但发文单位须随文以书面形式说明情况。
3.字体不对。
没有用楷体。
最新国家标准公文格式标题(2号小标宋体)发文对象:(标题下一行顶格,3号仿宋)X X X X X X X X X X(正文3号仿宋体字)一、X X X(黑体)X X X X X X X X X X(正文3号仿宋体字)(一)X X X(楷体)X X X X X X X X X X(正文3号仿宋体字)1.X X X仿宋X X X X X X X X X X(正文3号仿宋体字)(1)X X X仿宋X X X X X X X X X X X(正文3号仿宋体字)附件:1.X X X(正文下一行右空两字)2.X X X单位名称(附件下两行居成文日期中)成文日期(右空四字,用阿拉伯数字)(联系人:……;联系电话:……)(如有附注,居左空二字加圆括号编排在成文日期下一行。
)(说明)1.标题:一般用2号小标宋体字,分一行或多行居中排布;回行时,要做到词意完整,排列对称,长短适宜,间距恰当,标题排列应当使用梯形或菱形。
2.正文:一般用3号仿宋体字,每个自然段左空二字,回行顶格。
文中结构层次序数依次可以用“一、”“(一)”“1.”“(1)”标注;一般第一层用黑体字、第二层用楷体字、第三层和第四层用仿宋体字标注。
3.附件:如有附件,在正文下空一行左空二字编排“附件”二字,后标全角冒号和附件名称。
如有多个附件,使用阿拉伯数字标注附件顺序号(如“附件:1. XXXXX”);附件名称后不加标点符号。
附件名称较长需回行时,应当与上一行附件名称的首字对齐。
附件应当另面编排,并在版记之前,与公文正文一起装订。
“附件”二字及附件顺序号用3号黑体字顶格编排在版心左上角第一行。
附件标题居中编排在版心第三行。
4.发文机关署名:单一机关行文时,在正文(或附件说明)下空一行右空二字编排发文机关署名,在发文机关署名下一行编排成文日期,首字比发文机关署名首字右移二字,如成文日期长于发文机关署名,应当使成文日期右空二字编排,并相应增加发文机关署名右空字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