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垃圾分类标准及投放要求
- 格式:docx
- 大小:25.42 KB
- 文档页数:4
生活垃圾分类投放规定第一条为了加强××××区生活垃圾分类管理,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促进社会文明发展,根据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基本原则,结合××××区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所称生活垃圾,是指人们在日常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
生活垃圾分为:(一)可回收物,是指适宜回收和资源利用的废弃物,包括废弃的玻璃、金属、塑料、纸类、织物、家具、家电和年花年桔等;(二)易腐垃圾,是指容易腐烂的食物残渣、瓜皮果核、花卉绿植等生物质废弃物,包括餐厨垃圾(指餐饮企业或机关团体单位食堂产生的易腐性垃圾)、厨余垃圾(指家庭产生的易腐性垃圾)、果蔬垃圾、绿化垃圾等;(三)有害垃圾,是指对人体健康、自然环境造成直接或者潜在危害且应当专门处理的废弃物,包括废弃的电池、灯管等;(四)其他垃圾,是指除可回收物、易腐垃圾、有害垃圾之外的其他生活垃圾。
市政污泥、工业固体废物、建筑废弃物、医疗废物、危险废物等按相关规定管理,不适用本规定。
第三条生活垃圾分类投放遵循政府推动、全民参与、属地管理、全面推进的原则。
第四条市人民政府负责统筹规划全市的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工作,确定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工作目标,制定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政策,协调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管理工作中的重大事项,将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管理作为政府绩效、生态文明等考核的内容。
区人民政府(含新区管委会和前海管理局,下同)负责辖区内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工作的组织实施,保障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工作所需的用地和资金。
街道办事处具体负责辖区内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的日常管理工作,组织志愿者、物业服务人员等开展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督导工作。
社区工作站负责按照市、区人民政府和街道办事处的要求,配合做好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的宣传、引导和督促工作。
第五条城市管理行政主管部门(以下简称主管部门)是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工作的主管部门,负责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工作的组织推进和指导监督,创新垃圾分类投放管理手段,开发、建设和推广垃圾分类投放信息化、智能化系统。
垃圾分类投放措施及标识背景:垃圾分类是一种有效的环境保护措施,可以促进资源回收利用和减少环境污染。
为了有效推行垃圾分类工作,制定相应的投放措施和标识是必要的。
1. 垃圾分类投放措施:- 将生物可降解垃圾(如食物残渣、居民生活垃圾等)放入指定的垃圾桶中。
这些垃圾桶通常是绿色或棕色的,且上面标有"生活垃圾"的标识。
- 将可回收垃圾(如纸张、塑料、玻璃、金属等)放入专用的回收桶中。
这些垃圾桶通常是蓝色的,且上面标有"可回收垃圾"的标识。
- 将有害垃圾(如电池、灯管、荧光灯等)投放到专用的中。
这些通常是红色的,且上面标有"有害垃圾"的标识。
- 其他垃圾(如建筑垃圾、大型家具、装修废料等)应根据相关规定进行处理和清运。
2. 垃圾分类标识:- 垃圾分类标识应明确、简洁,以便广大居民能够快速理解和遵守。
- 生活垃圾桶标识应采用绿色或棕色底色,并标有"生活垃圾"字样和图案,可以使用可回收材料制作。
- 可回收垃圾桶标识应采用蓝色底色,并标有"可回收垃圾"字样和图案,可以使用可回收材料制作。
- 有害垃圾标识应采用红色底色,并标有"有害垃圾"字样和图案,可以使用耐酸碱材料制作。
- 其他垃圾处理标识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制作,以便有效识别。
3. 宣传推广:- 垃圾分类投放措施和标识应通过各种传播途径进行宣传,包括社区广播、电视、网络等。
- 宣传内容应简明扼要,鼓励居民积极参与垃圾分类工作,倡导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
- 可以组织垃圾分类知识讲座、宣传活动等形式,提高居民的垃圾分类意识和参与度。
结论:垃圾分类投放措施和标识是促进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重要举措。
通过实施正确的投放措施和标识,可以提高垃圾分类工作的效果,减少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为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附件4:生活垃圾的分类方法及标准根据近年来垃圾成分构成和产生量,结合实际情况和发展方向,在总结多年来垃圾分类试点的基础上,重点采取"大类粗分,因地制宜,厨余垃圾就地处理”原则,按地区属性不同,采用以下分类方法:一、居住区(居住小区、公寓区、别墅区等生活住宅地区)居住区是人们产生垃圾较为集中的地区,主要产生厨余垃圾、纸类、塑料、玻璃和电池等垃圾。
因此,一般可分为:可回收物、厨余垃圾、其它垃圾三类。
可回收物:指宜于资源利用的垃圾,包括纸类、塑料类、橡胶、玻璃、金属和织物等。
有条件的居住小区,要求将纸张、玻璃、塑料等资源单分出来。
厨余垃圾:指剩饭菜和瓜果等生物性垃圾,适于生化处理或堆肥。
其它垃圾:指除以上两种之外的垃圾,如尘土、砖瓦陶器、卫生间废纸和烟头等。
居住区应配备废旧电池收集箱。
二、单位办公区(党政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大厦等办公场所)单位办公区一般可分为:可回收物、其它垃圾两类或纸类、其它垃圾两类,其中纸类包括书报纸、包装纸和纸板纸等,不包括卫生间废纸;卫生间废纸应归入其它垃圾。
机关单位另需配备一只电池桶用于废旧电池回收。
废旧电池经专业作业部门统一收集后运往市属危险废物处理中心处理。
三、公共场所(车站、公园、体育场馆、商场等地)公共场所一般可分为:可回收物、其它垃圾两类。
商场可分为:纸类、瓶罐、其它垃圾三类。
四、垃圾分类容器的相关要求为了统一规范,便于管理,根据市政府办公厅《关于实行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和处理的通知》(京政办发[2002]21号)精神,垃圾分类收集容器的设置必须统一式样和颜色,并按规定设置,具体要求如下:(一)规格式样居住小区、大厦、工业区应选用与压缩式垃圾收集车配套、具备提升结构的垃圾箱,一般为带脚轮和盖子的塑料可移动式垃圾箱。
通常规格为120升、240升、360升或1100升。
收集电池的容器应使用防腐、防潮的垃圾箱,容器不宜太大。
(二)容器颜色容器颜色应与生活垃圾分类的方法相配套。
关于加强小区内垃圾投放管理的通知尊敬的居民朋友们:为了进一步加强我们社区的环境管理,提高大家的环保意识,我们特向各位发布以下通知,望各位积极配合,共同维护我们美好的居住环境。
垃圾分类投放的重要性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意识到,良好的垃圾分类投放不仅有利于社区环境,也有助于资源的循环利用,减轻垃圾处理压力。
通过规范投放,不仅能够有效提高社区的整洁程度,还能确保垃圾得到妥善处理,减少二次污染。
因此,垃圾分类投放对我们每个人来说都至关重要。
垃圾分类投放的具体要求根据生活垃圾分类管理的相关规定,我们小区将执行以下垃圾分类投放规则:干垃圾:包括一次性餐具、纸屑、塑料制品等不可回收利用的废弃物,请投放到干垃圾桶中。
湿垃圾:指厨余垃圾、剩饭剩菜等腐烂性较强的有机垃圾,请投放到湿垃圾桶中。
可回收物:包括废纸、塑料瓶、金属罐、玻璃瓶等可回收利用的物品,请投放到可回收物桶中。
有害垃圾:指废电池、荧光灯管、过期药品等具有潜在危害的特殊废弃物,请分类投放到有害垃圾回收箱。
请大家认真做好垃圾分类投放,并将垃圾袋装好投放到指定位置,切勿乱扔乱丢。
请大家主动参与社区环保活动,共同营造整洁、有序的居住环境。
落实垃圾分类的监管措施为确保垃圾分类工作落实到位,我们将采取以下监管措施:加强小区内垃圾分类投放点的巡查力度,及时清理和维护垃圾桶,确保分类设施完好。
加强居民宣传教育,通过张贴海报、发放宣传单等方式,引导大家养成良好的垃圾分类习惯。
对不配合垃圾分类工作的住户进行劝导和批评教育,情节严重的将依法进行处罚。
建立健全的奖惩机制,定期评选”环保达人”予以表彰,并对屡次违规的住户实行限制措施。
我们相信,只要大家积极配合,我们一定能够构建起良好有序的小区环境。
让我们共同努力,共创美好的居住生活!。
垃圾分类新规实施细则及奖惩制度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垃圾产生量日益增多,垃圾分类成为了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重要举措。
为了推动垃圾分类工作的有效开展,提高居民的环保意识,特制定以下垃圾分类新规实施细则及奖惩制度。
一、垃圾分类标准将垃圾分为四类:可回收物、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
1、可回收物:包括废纸、塑料、玻璃、金属和布料等,适宜回收和资源利用的物品。
2、厨余垃圾:包括剩菜剩饭、骨头、果皮、菜叶等食品类废物,经生物技术就地处理堆肥。
3、有害垃圾:包括废电池、废荧光灯管、废水银温度计、过期药品等,对人体健康或者自然环境造成直接或者潜在危害的生活废弃物。
4、其他垃圾:除上述几类垃圾之外的砖瓦陶瓷、渣土、卫生间废纸等难以回收的废弃物。
二、实施细则1、垃圾投放要求(1)居民应按照分类标准将垃圾分别投放至相应的垃圾桶内。
可回收物应尽量保持干净、干燥;厨余垃圾应沥干水分,去除包装;有害垃圾应单独包装,避免泄漏;其他垃圾应袋装投放。
(2)垃圾投放时间应按照规定执行,例如每天早上 7:00 9:00 和晚上 18:00 20:00 为集中投放时间,以确保垃圾及时清运。
2、垃圾桶设置(1)社区、街道应合理设置垃圾桶,每个投放点应配备可回收物、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四类垃圾桶,并明确标识。
(2)垃圾桶应保持清洁、完好,定期进行清洗和维护。
3、宣传教育(1)通过社区公告、宣传海报、宣传册、社交媒体等多种渠道,广泛宣传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和方法,提高居民的环保意识和分类能力。
(2)组织垃圾分类志愿者,定期开展宣传活动,进行现场指导和示范。
4、监督管理(1)成立垃圾分类监督小组,定期对社区、街道的垃圾分类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估。
(2)鼓励居民相互监督,对不遵守垃圾分类规定的行为进行举报。
三、奖惩制度1、奖励措施(1)对于垃圾分类工作表现优秀的居民,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如环保用品、购物券等。
(2)设立垃圾分类示范家庭、示范社区等荣誉称号,进行表彰和宣传,激发居民的积极性。
生活垃圾分类收运要求标准
生活垃圾分类收运要求标准通常由地方政府、环保部门或相关行业组织制定,以指导和规范垃圾分类的收运和处理。
这些标准可能因地区而异,以下是一般性的垃圾分类收运要求标准的主要内容:
1.分类标准:确定可回收、有害、湿垃圾等不同类别的垃圾,并
明确每种类别的特征和标准。
例如,可回收垃圾可能包括废纸、
废塑料、废金属等。
2.收集容器和设备:规定不同类别垃圾的收集容器和设备,以便
居民或单位方便地投放垃圾,并确保垃圾在投放时得到有效分
类。
3.投放指导:提供关于垃圾分类的投放指导,包括宣传教育,以
增加居民对分类的认识和参与度。
4.收运车辆和设备:规范垃圾收运车辆的设计和配置,确保垃圾
在运输过程中不交叉污染,同时提高运输效率。
5.处理要求:明确各类垃圾的处理要求,包括可回收物的再利用、
有害垃圾的安全处理、湿垃圾的有机资源化利用等。
6.监管和执法:规定相关的监管和执法措施,确保垃圾分类政策
的有效实施,包括罚款、奖励等措施。
7.数据报告:要求有关单位定期报告垃圾分类的数据,以便监测
和评估分类效果,并及时调整和改进垃圾分类政策。
这些要求可能会因地区的经济、文化和环境特点而有所不同。
因此,具体的生活垃圾分类收运要求标准需要参考当地政府或环保部门发
布的相关文件和指南。
垃圾分类倡议书六条标准
尊敬的市民:
我们身边的垃圾越来越多,垃圾分类已经成为保护环境的重要举措。
为了推动垃圾分类工作向更高水平迈进,我们提出以下六条垃圾分类标准,请大家共同遵守:
1. 可回收垃圾:包括废纸、塑料瓶、玻璃等能够被再次利用的垃圾。
请将这类垃圾分类投放到指定的可回收物容器中,以便进行资源回收利用。
2. 厨余垃圾:包括剩菜剩饭、果皮、蔬菜叶子等食品废弃物。
请将这类垃圾放入厨余垃圾桶,方便进行有机肥料的生产。
3. 有害垃圾:包括废电池、废灯管、废药品等对环境和人体健康有害的垃圾。
请将这类垃圾投放到有害垃圾专用容器中,以便进行安全处理。
4. 湿垃圾:包括生活中产生的废弃食物、残羹剩汤等湿润的垃圾。
请将这类垃圾投放到湿垃圾容器中,方便进行生物能源的转化。
5. 干垃圾:包括无法回收、无法进行再次利用的其他垃圾,如砖瓦、纺织品、餐巾纸等。
请将这类垃圾分类投放到干垃圾容器中,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6. 大件垃圾:包括家具、家电等大型废弃物品。
请及时向有关
部门报告,安排专业人员进行回收处理。
垃圾分类工作关系到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环境和质量,希望每位市民都能积极参与,按照以上六条标准进行垃圾分类。
同时,我们也呼吁大家加强对垃圾分类知识的了解和宣传,共同创造一个清洁、美丽的生活环境。
让我们携手努力,共同推动垃圾分类事业的发展!
谢谢大家!
XXXX年XX月XX日。
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制度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制度(通用12篇)在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中,制度使用的频率越来越高,制度是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办事规程或行动准则。
那么什么样的制度才是有效的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制度,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制度篇1为明确办公区及生活区的环境清洁卫生,培养全体干部职工的环境保护意识,积极主动参与垃圾分类处理活动,养成良好习惯,建设文明绿色工程,特制定垃圾分类管理制度。
一、垃圾的分类1、可回收物(指:废弃纸张、报纸、清理后的易拉罐、塑料瓶、玻璃容器、利乐包、快递包装纸箱等)2、厨余垃圾(指:食堂产生的残羹剩饭、菜叶等)。
3、有害垃圾(指:墨盒、废旧电池、废日光灯管、医务室过期药品等电子垃圾)。
4、其他垃圾(指:受污染与无法再生的纸张、生活用品及其它物品如烟蒂、尘土等)二、垃圾分类的定点设置及存放制度:1、在办公区域设置三种垃圾桶,分别标明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全体干部职工必须按分类标准将垃圾放入相对应的垃圾箱内。
2、因本单位无厨房,暂未设置厨余垃圾桶。
3、对日常产生的可回收垃圾进行分拣,其中可以回收的设置专门区域集中存放,存放一定量之后由废品回收企业回收,其余集中投放至可回收垃圾桶,每日由专人送至固定投放点。
4、因本单位有害垃圾产生量极少,设置专门封闭区域放置有害垃圾,存放一定量之后由专人集中送至固定投放点。
三、垃圾分类处理措施1、安排专干负责垃圾分类的整体管理工作,及时发现问题,做好垃圾分类设施及标识的物质保障,并按照垃圾的分类标准、处理流程等要求在每个环节设置固定人员进行整理、投放。
2、设置垃圾分类台账,严格按照分类标准统计每日的垃圾投放量,并做好记录。
3、利用LED、标语等形式做好宣传工作,定期组织垃圾分类的学习和培训,保证工作人员熟知垃圾分类的标准、处理流程及操作规范。
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制度篇2垃圾并不是一无是处的废物,“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垃圾是地球上惟一增长的资源”,它应该是可循环利用的自然资源。
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收集实施方案(一)生活垃圾投放,大有讲究生活垃圾处理得好不好,极影响市容市貌。
在平时的生活中,大家丢垃圾不能太“任性”,而是要严格遵守《杭州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做好垃圾分类(二)如果将餐厨废弃物随意丢弃,没有交给有相应资质的单位收集,会不会承担什么责任需要承担法律责任。
根据《杭州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第二十七条:餐厨废弃物应当交给有相应资质的单位收集。
如有违反,城市管理行政执法机关将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对个人处五十元以上二百元以下罚款,对单位处五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
(三)生活垃圾应怎样投放1、可回收物应当交售给再生资源回收站点、个体回收人员,或者投放至可回收物收集容器;2、有害垃圾应当交给有害垃圾回收站点,或者投放至有害垃圾收集容器;3、餐厨废弃物应当交给有相应资质的单位收集,厨余垃圾和有机垃圾应当投放至餐厨垃圾收集容器;4、其他垃圾应当投放至其他垃圾收集容器。
5、家具、废弃电器电子产品等体积大、整体性强,或者需要拆分再处理的大件垃圾,应当预约再生资源回收站点或者个体回收人员上门收集(四)设置专门存放分类垃圾桶的垃圾分类房1、不少居民小区、街道都有(未分类混合)垃圾中转房或垃圾房,可考虑把这些垃圾中转房或垃圾房改建为(或新建成)垃圾分类房,把放在露天的分类垃圾桶全部移至垃圾分类房内。
2、每个垃圾分类房配备两名垃圾分类监督员,从早8点到晚10点轮流值守。
这样一来,监督员的工作环境与条件可大大改善,特别是在严寒酷暑和雨、雪等恶劣天气下,也不会影响监督垃圾分类工作。
晚10点后倒垃圾的人很少,故垃圾分类房可在晚10点关门“停业”,不用上夜班,这样就可以用几百元至上千元月薪从下岗职工或农民工中招收到所需的垃圾分类监督员。
3、环卫部门对垃圾分类房分出的生活类有机垃圾,如吃剩的食物、菜叶菜根,水果皮等,在居民生活垃圾中占大头,且易腐烂,必须每天清运。
对分类出的无机类垃圾如电池、玻璃瓶、塑料、废报纸等,由于每天收集的量较小,且不易腐烂,不必每天清运。
学校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收运制度关于学校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收运制度1我校落实生活垃圾分类“一严禁、两分类、一鼓励”(严禁将有害垃圾混入其他各类生活垃圾,做好日常干、湿垃圾两分类,鼓励将可回收物通过售卖方式纳入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或投至可回收物收集容器)。
校内教职工、学生应当按照规定的时间、地点,用符合要求的垃圾袋或者容器分类投放生活垃圾,不得随意倾倒、堆放生活垃圾。
一、分类投放标准校园生活内垃圾按照规定的.四种类别进行分类。
校园内施工产生的建筑垃圾、绿化垃圾及实验室废弃物等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置,严禁混入生活垃圾投放。
(一)可回收物,是指废纸张、废塑料、废玻璃制品、废金属、废织物等适宜回收、可循环利用的生活废弃物;(二)有害垃圾,是指废电池、废灯管、废药品、废油漆及其容器等对人体健康或者自然环境造成直接或者潜在危害的生活废弃物;(三)湿垃圾,即易腐垃圾,是指食材废料、剩菜剩饭、过期食品、瓜皮果核、花卉绿植、中药药渣等易腐的生物质生活废弃物;(四)干垃圾,即其它垃圾,是指除可回收物、有害垃圾、湿垃圾以外的其它生活废弃物。
二、投放、收运工作(一)学生和教职工宿舍区宿舍内干湿分离,可回收物和有害垃圾单独放置。
师生定时带到集中垃圾箱房分类投放。
房间内产生的生活垃圾,不得随意丢弃到操场、卫生间等公共区域。
(二)教学、实验及办公楼宇生活垃圾分类小组指导师生分类投放,各室垃圾桶由各负责人及时收集,并定时放置到户外指定位置,干湿垃圾日产日清。
(三)食堂师生用餐完毕后,应将餐具和垃圾统一带至餐具回收处分类投放。
外带食物残余等湿垃圾也投至食堂厨余垃圾桶统一处理。
食堂厨余垃圾对接负责人日产日清,其余垃圾按规定投放。
(四)实验室实验室的垃圾自产自清,实验废物分类收集后单独妥善处理,无危险性垃圾放至垃圾站,不得将垃圾随意倾倒、堆放。
(五)校园道路和室外公共区域校园道路垃圾桶由负责人清运,并进行必要的二次分拣,对于垃圾易满溢时间及区域,增加清运频次。
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收运要求一、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收运的基本原则:1.减量化:倡导从源头上减少生活垃圾的产生,促进资源的节约利用。
2.分类化:将生活垃圾按照可回收物、有害垃圾、湿垃圾和干垃圾进行分类投放。
3.归属化:将生活垃圾的收集、运输和处理归属到相关的专门机构或企业。
二、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的具体要求:1.可回收物(Recyclable Waste):可回收物包括废纸、塑料、玻璃、金属、纺织品等可再生利用资源。
投放时应洗净、压缩、分类,保持清洁、整洁。
可加强对居民的宣传教育,鼓励居民进行废品回收,开展废品回收赚钱活动。
2.有害垃圾(Hazardous Waste):有害垃圾是指对人体或环境有害的废弃物,如废电池、废灯管、废荧光灯管、废油漆、废胶水等。
投放有害垃圾时应进行二次包装,将其投放到指定的收集容器中。
居民应注意不要将有害垃圾混在其他的垃圾中投放。
3.湿垃圾(Kitchen Waste):湿垃圾包括食材、剩菜剩饭、果皮、蔬菜叶子等易腐烂的有机物。
投放时应将湿垃圾放入有盖的垃圾桶或专用的生活垃圾桶袋中,尽量减少湿垃圾的污染。
4.干垃圾(Residual Waste):干垃圾指不能进行资源化利用的废弃物,如尘土、纸巾、卫生巾、湿纸、胶带等。
干垃圾投放时应放入分类投放垃圾桶或分类垃圾袋中。
三、生活垃圾收运的具体要求:1.定时收运:根据垃圾产生的情况,制定定时的垃圾收运计划。
保持垃圾桶的及时清运,避免垃圾溢出和滋生臭味。
2.分区收运:根据不同的垃圾类别分设不同的收运车辆。
有害垃圾应由特殊车辆收集运送,以防止有害物质对环境和人群产生危害。
3.垃圾处理:垃圾收集后,应进行垃圾分类、压缩和填埋处理。
可回收物应尽可能进行物质回收利用,有害垃圾应进行专门处理,湿垃圾可以进行有机肥料的制作,干垃圾进行填埋处理。
四、加强宣传教育与监督管理:1.宣传教育: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手段,向居民普及垃圾分类的重要性,提高广大市民的环保意识。
附件:1.生活垃圾分类标准2.生活垃圾分类标志用图形符号3.生活垃圾产生源类别及范围4.生活垃圾分类垃圾桶标志设置5.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收集、运输、处理流程图生活垃圾分类标准生活垃圾分类标志用图形符号生活垃圾分类标志大类用图形符号生活垃圾分类标志小类用图形符号大类名称图形符号说明小类名称图形符号说明可回收物Recyclable 表示适宜回收利用的生活垃圾,包括纸类、塑料、金属、玻璃、织物等纸类Paper表示适宜回收利用的各类废书籍、报纸、纸板箱、纸塑铝复合包装等纸制品塑料Plastic表示适宜回收利用的各类废塑料瓶、塑料桶、塑料餐盒等塑料制品金属Metal表示适宜回收利用的各类废金属易拉罐、金属瓶、金属工具等金属制品玻璃Glass表示适宜回收利用的各类废玻璃杯、玻璃瓶、镜子等玻璃制品织物Textiles表示适宜回收利用的各类废旧衣物、穿戴用品、床上用品、布艺用品等纺织物有害垃圾Hazardous Waste 表示《国家危险废物名录》中的家庭源危险废物,包括灯管、家用化学品和电池等灯管Tubes表示居民日常生活中产生的废荧光灯管、废温度计、废血压计、电子类危险废物等家用化学品HouseholdChemicals表示居民日常生活中产生的废药品及其包装物、废杀虫剂和消毒剂及其包装物、废油漆和溶剂及其包装物、废矿物油及其包装物、废胶片及废像纸等电池Batteries表示居民日常生活中产生的废镍镉电池和氧化汞电池等厨余垃圾Food Waste表示易腐烂的、含有机质的生活垃圾,包括家庭厨余垃圾、餐厨垃圾和其他厨余垃圾等家庭厨余垃圾HouseholdFood Waste表示居民家庭日常生活过程中产生的菜帮、菜叶、瓜果皮壳、剩菜剩饭、废弃食物等易腐性垃圾餐厨垃圾RestaurantFood Waste表示相关企业和公共机构在食品加工、饮食服务、单位供餐等活动中,产生的食物残渣、食品加工废料和废弃食用油脂等其他厨余垃圾Other FoodWaste表示农贸市场、农产品批发市场产生的蔬菜瓜果垃圾、腐肉、肉碎骨、水产品、畜禽内脏等其他垃圾Residual Waste 表示除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外的生活垃圾- - -备注:生活垃圾分类标志的角标不是标志的组成部分,仅是设计和制作标志时的依据;角标不出现在生活垃圾分类标志上。
生活垃圾分类设施设置要求
根据《城市生活垃圾分类设施配置及作业规范》(DB45/T 1896-2021)和实际情况设置生活垃圾分类投放设施,包括但不限于如下设施:
应设置生活垃圾临时存放点,集中存放四类垃圾和大件垃圾。
生活垃圾临时存放点应做到防风防雨防臭,各类垃圾应分类存放;应在显著位置设置《生活垃圾分类公示牌》,公示开展生活垃圾分类的情况,包括各类生活垃圾投放时间、地点、方式等要求和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各环节负责人和保洁人员等信息。
收集容器分为蓝色、绿色、红色、黑色四种,分别为可回收物、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收集容器大小分为40L、60L、120L、240L等,可根据人员数量、垃圾产生量、空间大小等自行确定容器大小、数量及材质。
垃圾分类标识如下图:
二、公园景区
四、校园
六、交通物流站
八、餐饮单位
十、酒店宾馆。
学校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收运制度一、前言为了提倡绿色环保理念,落实生态文明建设,规范学校生活垃圾的分类投放和收运工作,提高垃圾资源利用率和环境健康指数,特订立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学校内全部师生员工,包含学生宿舍区、教职工办公区以及公共服务区。
三、分类投放要求1.学校生活垃圾必需依照垃圾分类的要求进行投放。
2.学生宿舍区应设立垃圾分类专用桶,分为可回收物、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四个类别。
–可回收物包含废纸、废塑料、废金属和废玻璃等可循环利用的物品。
–厨余垃圾包含食物残渣、果皮等厨房产生的有机废物。
–有害垃圾包含废电池、废灯管、废荧光灯等有毒有害物质。
–其他垃圾包含破损的衣物、盛放有垃圾的袋子等不属于以上三类的垃圾。
3.教职工办公区和公共服务区应设置充分数量的垃圾分类垃圾桶,包含可回收物、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四个类别。
四、投放注意事项1.可回收物应尽量保持干燥清洁,避开污染。
2.厨余垃圾应尽量保持有机状态,避开与其他垃圾混合。
3.有害垃圾应单独投放,包装应完好,避开泄露。
4.其他垃圾应尽量排出可回收物、厨余垃圾和有害垃圾,确保种类准确。
5.分类垃圾桶使用过程中应注意封闭,避开异味和蚊蝇繁殖。
6.垃圾投放过程中要轻放,垃圾袋不得乱丢弃。
五、收运要求1.宿舍区、教职工办公区和公共服务区的垃圾分类投放桶均设有定期清运计划,并有专人负责日常清理工作。
2.清运人员应对垃圾分类进行特地培训,了解垃圾分类原则和技巧,并定期组织考核。
3.清运过程中应注意避开垃圾的二次污染,垃圾分类桶和垃圾车应做好清洗和消毒工作。
4.垃圾车应依照各类别垃圾进行分装和封装,每次装车前要求对垃圾车内部进行清洗、消毒和除臭处理。
六、管理标准1.学校应设立垃圾分类管理部门,负责订立和执行垃圾分类相关的规章制度、工作方案及宣传活动。
2.学校垃圾分类管理部门应建立分类投放桶的数量和位置,确保全部区域都能方便投放。
3.垃圾分类管理部门应定期对学校各区域的垃圾分类情况进行检查,并及时整改不规范投放现象。
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管理制度1. 背景和意义生活垃圾分类是推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建设美丽城市的必由之路。
垃圾分类可以使得城市空气清新、水清地净、环境宜人,有利于保障居民的生命健康和生态平衡。
因此,建立科学有效的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管理制度意义重大。
2. 垃圾分类投放管理制度的主要目标1.提高垃圾分类投放的法律意识和责任意识,居民应按垃圾分类标准将垃圾投放至指定区域和容器。
2.建立科学高效的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管理制度,以提高生活垃圾分类效果,减少环境污染。
3.加强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管理的日常监管,依法依规惩罚垃圾投放不规范及暴露出的问题。
3. 垃圾分类投放管理制度的内容3.1 垃圾分类标准垃圾分类标准是指针对不同种类垃圾进行分类的规范。
不同地区的垃圾分类标准不同,但是一般包括有害垃圾、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等四种。
3.2 垃圾分类设施生活垃圾分类设施包括垃圾桶、垃圾车、垃圾分类站等。
为了实现垃圾分类有效投放,垃圾分类设施需要密集分布以方便居民投放。
3.3 居民垃圾分类投放要求居民在投放垃圾方面,须按照物品的种类进行分类,且应保持垃圾干燥、清洁,不得超过指定的重量和容积。
居民要将垃圾放入指定容器内,不允许在楼门口、小区道路或其他非指定投放区域乱扔垃圾。
3.4 垃圾分类投放管理制度的动员和宣传建立垃圾分类投放管理制度后,应当进行全员动员和宣传,其中包括垃圾分类标准、垃圾分类技巧、分类容器与设施的位置等相关内容。
对于其中的不规范行为,需及时予以纠正。
4. 垃圾分类投放管理制度的实施4.1 安全与卫生问题水、气、噪声、地面振动等都是建造垃圾分类设施时需要注意的问题,此外,垃圾分类设施的管理卫生也是需要加强的。
4.2 监管和惩处建立垃圾分类投放管理制度后,需要实行日常监管工作,对于垃圾分类投放不规范、乱扔乱放等问题,需及时进行惩处罚款等。
此外,还应对反复违规者进行约谈提醒等处理。
4.3 效益评估针对垃圾分类管理制度的效益,需要进行效益评估,对于效益不佳的地方,计划进行改进措施。
生活垃圾分类相关制度生活垃圾分类相关制度1为明确办公区及生活区的环境清洁卫生,培养全体干部职工的环境保护意识,积极主动参与垃圾分类处理活动,养成良好习惯,建设文明绿色工程,特制定垃圾分类管理制度。
一、垃圾的分类1、可回收物(指:废弃纸张、报纸、清理后的易拉罐、塑料瓶、玻璃容器、利乐包、快递包装纸箱等)2、厨余垃圾(指:食堂产生的残羹剩饭、菜叶等)。
3、有害垃圾(指:墨盒、废旧电池、废日光灯管、医务室过期药品等电子垃圾)。
4、其他垃圾(指:受污染与无法再生的纸张、生活用品及其它物品如烟蒂、尘土等)二、垃圾分类的定点设置及存放制度:1、在办公区域设置三种垃圾桶,分别标明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全体干部职工必须按分类标准将垃圾放入相对应的`垃圾箱内。
2、因本单位无厨房,暂未设置厨余垃圾桶。
3、对日常产生的可回收垃圾进行分拣,其中可以回收的设置专门区域集中存放,存放一定量之后由废品回收企业回收,其余集中投放至可回收垃圾桶,每日由专人送至固定投放点。
4、因本单位有害垃圾产生量极少,设置专门封闭区域放置有害垃圾,存放一定量之后由专人集中送至固定投放点。
三、垃圾分类处理措施1、安排专干负责垃圾分类的整体管理工作,及时发现问题,做好垃圾分类设施及标识的物质保障,并按照垃圾的分类标准、处理流程等要求在每个环节设置固定人员进行整理、投放。
2、设置垃圾分类台账,严格按照分类标准统计每日的垃圾投放量,并做好记录。
3、利用LED、标语等形式做好宣传工作,定期组织垃圾分类的学习和培训,保证工作人员熟知垃圾分类的标准、处理流程及操作规范。
生活垃圾分类相关制度2垃圾分类管理制度为切实推动生活垃圾分类,根据《机关事业单位生活垃圾强制分类工作实施方案》有关要求,特制订本制度。
各入驻办公大楼的单位及部门,应予积极支持和配合。
一、垃圾分类投放要求:(一)餐厨垃圾1、日常办公生活产生的茶叶渣、水果皮核、枯枝树叶等投放至各楼层餐厨垃圾桶,由物业人员统一收集。
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及其评价标准CJJ/T102-20041 总则1.0.1为了进一步促进城市生活垃圾的分类收集和资源化利用,使城市生活垃圾分类规范、收集有序、有利处理,制定本标准。
1.0.2本标准适用于城市生活垃圾的分类、投放、收运和分类评价。
城市生活垃圾中的建筑垃圾不适用于本标准。
1.0.3城市生活垃圾(以下称垃圾)的分类、投放、收运和分类评价除应符合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2 分类方法2.1 分类类别2.1.1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应符合表2.1.1的规定:2.2 分类要求2.2.1垃圾分类应根据城市环境卫生专业规划要求,结合本地区垃圾的特性和处理方式选择垃圾分类方法。
1 采用焚烧处理垃圾的区域,宜按可回收物、可燃垃圾、有害垃圾、大件垃圾和其他垃圾进行分类。
2 采用卫生填埋处理垃圾的区域,宜按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大件垃圾和其他垃圾进行分类。
3 采用堆肥处理垃圾的区域,宜按可回收物、可堆肥垃圾、有害垃圾、大件垃圾和其他垃圾进行分类。
2.2.2应根据已确定的分类方法制定本地区的垃圾分类指南。
2.2.3已分类的垃圾,应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
2.3 分类操作2.3.1垃圾分类应按本地区垃圾分类指南进行操作。
2.3.2 分类垃圾应按规定投放到指定的分类收集容器或地点,由垃圾收集部门定时收集,或交废品回收站回收。
2.3.3垃圾分类应按国家现行标准《城市环境卫生设施设置标准》(CJJ 27)的要求设置垃圾分类收集容器。
2.3.4 垃圾分类收集容器应美观适用,与周围环境协调容器表面应有明显标志,标志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标志》(CB/T19095)的规定。
2.3.5分类垃圾收集作业应在本地区环卫作业规范要求的时间内完成。
2.3.6分类垃圾的收集频率,宜根据分类垃圾的性质和排放量确定。
2.3.7 大件垃圾应按指定地点投放,定时清运,或预约收集清运。
2.3.8有害垃圾的收集、清运和处理,应遵守城市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的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