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黄冈市2020年五年级下册语文课内阅读专项练习(八)(I)卷
- 格式:doc
- 大小:254.02 KB
- 文档页数:7
湖北省黄冈市2020版五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测试卷(1)A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同学们,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你一定长进不少,让我们好好检验一下自己吧!一、语言积累。
(共6题;共42分)1. (8分)我会拼,并能写得好ǒuěr xuánɡuàbáshèbēi cǎn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ɡēn zōnɡfán zhíɡuànɡài dīnɡzh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8分)查一查,填一填。
(1)“曲”字共________画,第五笔是________。
(2)“曲”字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________部,再查________画。
读“qǔ”时,它在字典里的解释有:①歌,能唱的文辞;②歌的乐调。
读“qū”时,它在字典里的解释有:①弯,跟“直”相对;②偏僻的地方。
我会判断下列“曲”的读音。
(写拼音)歌曲 ________ 弯曲 ________ 戏曲 ________ 曲线 ________3. (4分)形近字组词清________ 纷________请________ 粉________4. (12分)把下面的词语填写完整,再选词填空。
浩浩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十美滔滔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褴褛①一说到科幻故事,他就________。
②我们的母亲河——黄河,________,奔流不息。
③这位________的老人就是见义勇为的英雄。
④在小敏眼里,杨老师就是________的人。
5. (8分)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默写《清平乐村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年级下册第八单元课外阅读专项测试卷姓名:____________(一)晏子使楚春秋末期,齐国和楚国都是大国。
有一回,齐王派大夫晏子去访问楚国。
楚王仗着自己国势强盛,想乘机侮辱晏子,显显楚国的威风。
楚王知道晏子身材矮小,就叫人在城门旁边开了一个五尺来高的洞。
晏子来到楚国,楚王叫人把城门关了,让晏子从这个洞进去。
晏子看了看,对接待的人说:“这是个狗洞,不是城门。
只有访问‘狗国’,才从狗洞进去。
我在这儿等一会儿。
你们先去问个明白,楚国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国家?”接待的人立刻把晏子的话传给了楚王。
楚王只好吩咐大开城门,迎接晏子。
晏子见了楚王。
楚王瞅了他一眼,冷笑一声,说:“难道齐国没有人了吗?”晏子严肃地回答:“这是什么话?我国首都临淄住满了人。
大伙儿把袖子举起来,就是一片云;大伙儿甩一把汗,就是一阵雨;街上的行人肩膀擦着肩膀,脚尖碰着脚跟。
大王怎么说齐国没有人呢?”楚王说:“既然有这么多人,为什么打发你来呢?”晏子装着很为难的样子,说:“您这一问,我实在不好回答。
撒个谎吧,怕犯了欺骗大王的罪;说实话吧,又怕大王生气。
”楚王说:“实话实说,我不生气。
”晏子拱了拱手,说:“敝国有个规矩:访问上等的国家,就派上等人去;访问下等的国家,就派下等人去。
我最不中用,所以派到这儿来了。
”说着他故意笑了笑,楚王只好赔着笑。
楚王安排酒席招待晏子。
正当他们吃得高兴的时候,有两个武士押着一个囚犯,从堂下走过。
楚王看见了,问他们:“那个囚犯犯的什么罪?他是哪里人?”武士回答说:“犯了盗窃罪,是齐国人。
”楚王笑嘻嘻地对晏子说:“齐国人怎么这样没出息,干这种事?”楚国的大臣们听了,都得意扬扬地笑起来,以为这一下可让晏子丢尽脸了。
哪知晏子面不改色,站起来,说:“大王怎么不知道哇?淮南的柑橘,又大又甜。
可是橘树一种到淮北,就只能结又小又苦的枳,还不是因为水土不同吗?同样的道理,齐国人在齐国能安居乐业,好好地劳动,一到楚国,就做起盗贼来了,也许是两国的水土不同吧。
2020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课内阅读专项练习1. 课内阅读,回答问题。
他用粉笔在黑板上一笔一画地写着:“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他写得很认真,也很吃力。
台湾“光复”不久,不少教师也是重新学习祖国文字的。
接着,他先用闽南语,然后又用还不太熟练的国语,一遍一遍地读。
①为什么这位教师写字很吃力,国语也不太熟练呢?请用课文中语言回答。
2.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鲁迅先生珍惜时间有人说鲁迅是天才,可他自己说:“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工作上的。
”鲁迅总想在较少的时间内为革命做更多的事情。
他曾经说过:“节约时间,就等于延长一个人的生命。
”他工作起来从不知道疲倦,常常白天做别的工作,晚上写文章,一写就写到天亮。
他在书房里,总是坐在书桌前不停地工作,有时也靠在躺椅上看书,他认为这就是休息。
鲁迅到了晚年,对时间抓得更紧。
不管斗争多么紧张,环境多么恶劣,身体多么不好,他仍是如饥似渴地学习马列主义,夜以继日地忘我工作。
甚至逝世前几天也坚持工作,一直战斗到离开人世的那一天,从没浪费过时间。
鲁迅不仅爱惜自己的时间,也珍惜别人的时间,他参加会议,从来不迟到,绝不叫别人等他。
他曾经说过:“时间就是生命,无缘无故地耗费别人的时间,和图财害命没有什么两样。
”(1)找出短文中的两句名言。
(2)“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工作上的。
”对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是()(3)为什么说“节约时间,就等于延长一个人的生命?”(4)这篇短文给你最大的启示是什么?3.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谁会错过那番花信风①听窗外呼呼的风声,我知道,这番风一来,杏花便要开了。
而我,却躺在医院的病床上。
②门被轻轻推开,主治医生进来了。
他与以往的医生一样,也只会对我说,别着急,你要对自己有信心。
可是,每转院一次,我的希望都会熄灭一块。
此时,我的心几乎黑屏。
医生翻看我这一周的各种化验报告。
我清楚地知道,我的情况并没有任何好转。
点滴瓶渐渐空掉,小护士在为我拔针头时,忽然问了一句:“您知道什么是花信风吗?今早我侄女问我,您是老师,兴许会知道。
小学五年级部编人教版语文下册课文内容阅读理解专题练习题含答案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一、课内语段阅读。
经常到山里的人,大概都见过这样的情景:如果有两个人面对面同时走到溪边,总会在第一块搭石前止步,招手示意,让对方先走;等对方过了河,两人再说上几句家常话,才相背而行。
假如遇上老人来走搭石,年轻人总要俯下身子背老人过去,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
1.选段中“理所当然”的意思是()A.从道理上说应当这样。
B.自己认为的就是对的。
2.人们把什么看成“理所当然”的事?请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段中列举了________、________这两个事例,突出了乡亲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美好品质。
4.走搭石时见到的情景当然不止这两个,还会有哪些情景呢?请你发挥想象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课内阅读。
海力布知道着急也没有用,不把为什么要搬家说清楚,大家是不会相信的。
再一迟延,灾难就要夺去乡亲们的生命。
要救乡亲们,只有牺牲自己。
他想到这里,就镇定地对大家说..........................:.“.今天晚上,这里的大山要崩塌,洪水要淹没大地。
你们看,鸟都飞走了............。
.”.接着,他就把怎么得到宝石,怎么听见一群鸟议论避难,以及为什么不能把听来的消息告诉别人,都原原本本照实说了。
海力布刚说完,就变成了一块石头。
1.画“”的句子属于___,体现了___的高贵品质。
2.从画“”的句子中加点的词语“__”可以体会到海力布牺牲自己救乡亲们的坚定决心。
3.联系全文,说一说海力布为什么会变成石头。
语文黄冈五年级下册试卷【含答案】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哪个字是形声字?A. 明B. 听C. 早D. 林2. 下列词语中,哪个词语的词性是名词?A. 奔跑B. 快乐C. 火车D. 美丽3. 下列哪个句子是拟人句?A. 风儿轻轻吹过,花儿都笑了。
B. 小狗跑得很快。
C. 雨水把大地洗净了。
D. 太阳升起来了。
4. 下列哪个句子是夸张句?A. 他很饿,能吃下一头牛。
B. 他每天早上都跑步。
C. 她的裙子很漂亮。
D. 他很高,像一座山。
5. 下列哪个句子是排比句?A. 春天来了,花儿开了,鸟儿叫了。
B. 他喜欢读书、听音乐、旅游。
C. 她穿着一件红色的衣服,戴着一顶红色的帽子,穿着一双红色的鞋子。
D. 这个苹果很大,那个苹果很小,另一个苹果很甜。
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早”字是会意字。
()2. “跑”字的部首是“足”。
()3. “春天来了,花儿开了,鸟儿叫了。
”是拟人句。
()4. “他很高,像一座山。
”是比喻句。
()5. “她穿着一件红色的衣服,戴着一顶红色的帽子,穿着一双红色的鞋子。
”是排比句。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___”字的部首是“水”。
2. “___”字的笔顺是“横、竖、横折、横、竖、横、撇、捺”。
3. “___”是一种修辞手法,用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
4. “___”是一种句子,用来描述事物的状态或动作。
5. “___”是一种句子,用来表达说话人的感情或态度。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请简要解释什么是形声字。
2. 请简要解释什么是拟人句。
3. 请简要解释什么是夸张句。
4. 请简要解释什么是排比句。
5. 请简要解释什么是比喻句。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请构造一个拟人句。
2. 请构造一个夸张句。
3. 请构造一个排比句。
4. 请构造一个比喻句。
5. 请构造一个设问句。
六、分析题(每题5分,共10分)1. 请分析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风儿轻轻吹过,花儿都笑了。
专题四部编五年级下册课内阅读专项练习一、读《古诗三首》,回答问题。
(一)四时田园杂兴(二)稚子弄冰()出耘田..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铮。
..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稚子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敲成玉()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
(三)村晚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落日浸寒漪..。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1.将古诗补充完整。
2.解释文中加点的字。
耘田:__________________ 解:_____________ 供:______________傍:__________ 阴:__________ 稚子:_________________陂:__________ 寒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腔:__________3.解释画横线的句子的意思。
(1)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这三首诗塑造了天真可爱的儿童形象,《四时田园杂兴》描写了孩子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情景;《稚子弄冰》描写了孩子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情景;《村晚》描写了小牧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情景。
黄冈试卷五年级下语文【含答案】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哪个字是形声字?A. 明B. 听C. 早D. 林2. 《草船借箭》这篇文章出自哪部名著?A. 《三国演义》B. 《西游记》C. 《水浒传》D. 《红楼梦》3. 以下哪个句子使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A. 他跑得像兔子一样快。
B. 这座山高得插入了云霄。
C. 她的笑声像银铃一样清脆。
D. 这顿饭好吃得让人想哭。
4. 下列哪个词是表示颜色的词?A. 大小B. 高低C. 红蓝D. 长短5. 《两小儿辩日》中,孔子对两小儿的问题是如何回答的?A.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B.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C.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D. 三人行,必有我师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草船借箭》中的诸葛亮是《三国演义》中的主要人物。
()2. 夸张修辞手法就是为了让句子听起来更夸张。
()3. “大小”和“长短”都是表示尺寸的词。
()4. 《两小儿辩日》中的孔子回答了两小儿的问题。
()5. 形声字是由形旁和声旁组成的。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草船借箭》中的诸葛亮用______计策借到了箭。
2. 夸张的修辞手法可以让句子听起来更______。
3. 形声字是由______和______组成的。
4. 《两小儿辩日》中,孔子对两小儿的问题回答了______。
5. 表示颜色的词有______、______、______等。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请简述《草船借箭》的故事梗概。
2. 请举例说明夸张的修辞手法。
3. 请解释形声字的定义。
4. 请简述《两小儿辩日》的故事梗概。
5. 请列举五种表示颜色的词。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请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写一句话。
2. 请找出五个形声字,并解释它们的形旁和声旁。
3. 请用表示颜色的词写一句话。
4. 请解释《草船借箭》中诸葛亮的计策。
5. 请解释《两小儿辩日》中孔子的回答。
五年级语文下册课内阅读专项训练(一)祖父的园子(节选)我家有一个大花园,这花园里蜜蜂、蝴蝶、蜻蜒、蚂蚱,样样都有。
蝴蝶有白蝴蝶、黄蝴蝶。
这种蝴蝶小,不太好看。
好看的是大红蝴蝶,满身带着金粉。
蜻蜓是金的,蚂蚱是绿的。
蜜蜂则嗡嗡地飞着,满身绒毛,落到一朵花上,胖乎乎,圆滚滚,就像一个小毛球似的不动了。
花园里边明晃晃的,红的红,绿的绿,新鲜漂亮。
(传说据说)这花园,从前是一个果园。
祖母喜欢养羊,羊把果树给啃了,果树渐渐地都死了。
到我有记忆的时候,园子里还有一棵樱桃树、一棵李子树,因为樱桃和李子都不大结果子,所以觉得它们并不存在。
小的时候,只觉得园子里边就有一棵大榆树。
这榆树在园子的西北角上,来了风,榆树先呼叫,来了雨,榆树先冒烟。
太阳一出来,榆树的叶子就发光了,它们(闪烁闪耀)得和沙滩上的蚌壳一样。
1.用“\”划去选文括号里不正确的词语。
2.选文的作者是________,这篇课文节选自她的_____________。
3.用“△”画出选文中“ABB”式的词语,并仿写两个______、______。
4.选文中画“﹏﹏”的句子,让我们想到的成语有_________、_________等,读着这句话,我们能体会到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心情。
5.用“_____”画出描写榆树的句子,作者抓住了______、______、______三种情况来描写榆树的不同形态,突出作者对它的______________的情感。
6.读了选文,你认为这是一个怎样的园子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草船借箭(节选)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的人连面对面都看不清。
五更时分,船已经靠近曹军的水寨。
诸葛亮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儿摆开,又叫船上的军士一边擂(léi lèi)鼓,一边(纳呐)喊。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课内课外类文阅读专项练习21.杨氏之子课内阅读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
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
为设果,果有杨梅。
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1、解释下面句子中带点的字。
(1)、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
诣:________ 乃:________(2)孔指以示儿曰。
示:________ 曰:________(3)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未:________ 闻:________2、仔细读下面的句子,回答问题。
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1)对话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2)对话精妙极了,妙在何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杨氏子是个怎样的孩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课外阅读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钟氏之子钟毓(yù)、钟会少有令誉①,年十三,魏文帝闻之,语②其父钟繇(yáo)曰:“可令二子来。
”于是敕(chì)见③。
毓面有汗,帝曰:“卿面何以汗?”毓对曰:“战战惶惶,汗出如浆。
”复问会:“卿何以不汗?”对曰:“战战栗栗,汗不敢出。
”钟毓兄弟小时,值父昼寝(qǐn)④,因共偷服药酒。
其父时觉,且托寐⑤以观之。
毓拜而后饮,会饮而不拜。
既而问毓何以拜,毓曰:“酒以成礼⑥,不敢不拜。
”又问会何以不拜,会曰:“偷本非礼,所以不拜。
”【注释】①令誉:美好的声誉。
②语:对……说。
③敕见:奉皇帝的命令进见。
④昼寝:午睡。
⑤托寐:假装睡着。
⑥酒以成礼:酒是用来完成礼仪的。
1.联系上下文,选择句中加点字的正确意思。
(1)值.父昼寝,因.共偷服药酒。
值:(_____)A.值班。
五年级语文下学期课文内容阅读理解专项习题含答案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一、课内阅读。
蔺相如到了秦国,进宫见了秦王,献上和氏璧。
秦王双手捧住璧,一边看一边称赞,绝口不提十五座城的事。
蔺相如看这情形,知道秦王没有拿城换璧的诚意,就上前一步,说:“这块璧有点儿小毛病,让我指给您看。
”秦王听他这么一说,就把和氏璧交给蔺相如。
蔺相如捧着璧,往后退了几步,靠着柱子站定。
他理直气壮地说:“我看您并不想交付十五座城。
现在璧在我手里,您要是强逼我,我的脑袋和璧就一起撞碎在这柱子上!”说着,他举起和氏璧就要向柱子上撞。
秦王怕他真的把璧撞碎了,连忙说一切都好商量,就叫人拿出地图,把允诺划归赵国的十五座城指给他看。
蔺相如说和氏璧是无价之宝,要举行个隆重的典礼,他才能交出来。
秦王只好跟他约定了举行典礼的日期。
1.文段出自下面哪个故事()A.完璧归赵B.渑池之会C.负荆请罪2.用“____”画出表现秦王喜欢和氏璧的句子。
3.下面对蔺相如提出要举行隆重的典礼才肯交出和氏璧的原因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和氏璧是无价之宝,只有举行隆重的典礼才能显示出秦国换取和氏璧的诚意。
B.蔺相如已经知道秦王没有拿城换璧的诚意,所以他假装提出这个合情合理的要求,让秦王无法拒绝,从而赢得把和氏璧送回赵国的时间。
C.和氏璧涉及两国的外交,举行隆重的典礼才能让天下百姓明白秦赵两国的友好关系。
4.对文段中蔺相如的性格分析正确的是(_____)(多选)A.勇敢无畏 B.随机应变C.顾大局,识大体 D.耿直诚实二、阅读《小岛》(节选改编),完成阅读练习。
饭堂里,将军看了看他们桌子上的罐头,喉咙哽了一下,说:“同志们……”停了一下,又说:“孩子们,我给大家分菜,每人一筷子。
”……没有人打招呼,战士们自觉地围了过来,一勺一勺的菜汤舀到了战士们的碗里。
将军看到不少人的眼角有些晶莹,自己的鼻子又开始发酸,本来想说些什么,脑子乱了,只张了张嘴……清晨,将军乘快艇离开了小岛。
湖北省黄冈市五年级下册语文课内阅读专项练习(八)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亲爱的同学,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你们一定学到不少知识,今天就让我们大显身手吧!一、快乐积累。
(共7题;共89分)1. (5分) (2018四上·涡阳期末) 课文精彩内容我知道。
(1)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________,________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________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2)昨晚,我正在做一道数学题时,认真思考,反复计算还是找不到正确的解题思路,爸爸走过来给我做了指点,我很快就会了,这真是“________”(填古诗名句)(3)盛年不重来,________。
2. (11分)(2018·浙江模拟) 按要求填写。
(1)谁道人生无再少?________!________。
(苏轼《浣溪沙》)(2)同样写春雨,韩愈的“________,草色遥看近却无”写出了春雨的细滑,杜甫《春夜喜雨》中“________,________”一句写出了春雨的轻盈。
(3)读着《桃花心木》文中种树人的话,我不禁想起了《传习录》中的句子:“种树者________,种德者________。
”(4)司马迁说过:“人固有一死,或________,或________。
”毛泽东在《为人民服务》一文中引用了这句话。
(5)温州市“爱阅读”活动给我们推荐了很多书,如:《希腊神话故事》。
推荐理由:为你打开了一扇观察和认识古希腊乃至欧洲文化的窗口;《我要做好孩子》.推荐理由:展现孩子的追求,反映孩子的心声。
如果让你为“爱阅读”活动推荐一本书,你会推荐《________》.推荐理由:________。
3. (12分) (2017四上·洪湖期中)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雾锁山头山锁雾,________。
(2)七月________展奇葩,八月________满枝黄。
五年级人教版语文下册课文内容阅读理解专项真题含答案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一、课内阅读。
阅读《搭石》选段,回答下列问题。
家乡有一句“紧走搭石慢过桥”的俗语。
搭石,(原本原来)就是天然石块,踩上去难免会活动,走得快才容易保持(平稳平衡)。
人们走塔石不能抢路,也不能突然止步。
如果前面的人突然停住,后边的人没处落脚,就会掉进水里。
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
嗒嗒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
1.给文中的括号内选择正确的词语,在下面画“√”。
2.给加点字词选择正确的解释。
(1)协调有序.(_____)A.排次序 B.次序(2)人影绰绰..(_____)A.宽格 B.柔美3.走搭石,不能________,也不能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4.阅读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回答下列问题。
读了这段话,我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有声有色的美丽画卷,我从“_______”这个词看到了一行人走搭石的动作美:我从“_______”这个词听到了走搭石时声音的美,“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个词语写出了走搭石时的画面美。
5.搭石美,走搭石的乡亲们更美。
你觉得他们美在哪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课内阅读。
起初周围是静寂的。
后来忽然起了一声鸟叫。
我们把手一拍,便看见一只大鸟飞了起来。
接着又看见第二只,第三只。
我们继续拍掌,树上就变得热闹了,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
大的,水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
我注意地看着,眼睛应接不暇,看清楚了这只,又错过了那只,看见了那只,另一只又起来了。
一只画眉鸟飞了出来,被我们的掌声一吓,又飞进了叶丛,站在一根小枝上兴奋地叫着,那歌声真好听。
当小船向着高塔下面的乡村划去的时候,我回头看那被抛在后面的茂盛的榕树。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课文内容阅读理解专项课间习题含答案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一、课内阅读。
猎人海力布(节选)海力布知道着急也没有用,不把为什么要搬家说清楚,大家是不会相信的。
再一迟延,灾难就要夺去乡亲们的生命。
要救乡亲们,只有牺牲自己。
他想到这里,就镇定地对大家说:“今天晚上,这里的大山要崩塌,洪水要淹没大地。
你们看,鸟都飞走了。
”接着,他就把怎么得到宝石,怎么听见一群鸟议论避难,以及为什么不能把听来的消息告诉别人,都原原本本照实说了。
海力布刚说完,就变成了一块石头。
大家看见海力布变成了石头,都非常后悔,非常悲痛。
他们含着眼泪,念着海力布的名字,扶着老人,领着孩子,赶着牛羊,往很远的地方走去。
他们走在路上,忽然乌云密布,狂风怒号,接着就是倾盆大雨。
半夜里,听见一声震天动地的巨响,大山崩塌了,地下涌出洪水,把他们住的村子淹没(mò)了。
人们世世代代纪念海力布。
据说现在还能找到那块叫“海力布”的石头呢。
1.照样子,写词语。
世世代代(AABB式):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狂风怒号(形容天气):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2.文中划横线的句子是对海力布的什么描写?从中你看出来海力布怎样的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海力布刚说完,就变成了一块石头。
(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把成语的意思用具体的情景表现出来。
如,乌云密布(顿时,天色十分昏暗,天空中的乌云像一块巨大的黑色幕布渐渐地拉开,要盖下来一样,黑压压的。
)倾盆大雨(_________________)5.人们为什么要世世代代纪念海力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课内文段,完成练习。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全册课内阅读练习(含答案)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第一课《古诗三首》1.课内阅读。
村晚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1)这首诗的作者是宋代的诗人________,展示的是一幅________晚归图,真正达到了“诗中有画”的境界。
(2)“漪”字在诗中的意思是________。
(3)写景文字集中在________句,写的是山村晚景。
诗人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者有机地融合起来,“横”字表明牧童不是规矩地骑,而是随意横坐在牛背上,表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面朗读停顿正确的是()A.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B.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第二课《祖父的园子》2.阅读下文,回答问题花开了,就像花睡醒了似的。
鸟飞了,就像鸟上天了似的。
虫子叫了,就像虫子在说话似的。
一切都活了。
都有无限的本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
要怎么样,就怎么样。
都是自由的。
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
黄瓜愿意开一个谎花,就开一个谎花,愿意结一个黄瓜,就结一个黄瓜。
若都不愿意,就是一个黄瓜也不结,一朵花也不开,也没有人问它。
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他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
蝴蝶随意的飞,一会从墙头上飞来一对黄蝴蝶,一会又从墙头上飞走了一个白蝴蝶。
它们是从谁家来的,又飞到谁家去?太阳也不知道这个。
(1)这段话的中心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作者的心中,园子里的倭瓜、黄瓜、玉米、蝴蝶等都是怎样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作者这样写,表达了自己怎样的心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这段话运用了什么修辞?你能找出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三课《月是故乡明》3.课内阅读。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八单元《课内阅读》专项训练(含答案) 1.阅读《手指》片段。
大拇指在五指中,形状实在算不上美。
身材矮而胖,头大而肥,构造简单,人家有两个关节,他只有一个。
但在五指中,却是最肯吃苦的。
例如拉胡琴.....,.总由其他....四指按弦....,.却叫他相帮扶住琴身.........;.水要喷出来.....,.叫他死力抵住......;.血要流出来.....,.叫他拼命....按住..;.重东西要翻倒去.......,.叫他用劲扳住......;.要读书了....,.叫他翻书页.....;.要进门了....,.叫他揿电....铃。
..讨巧的事,却轮不上他。
例如招呼人,都由其他四指上前点头,他只能呆呆站在一旁。
给人搔痒,人舒服后,感谢的是其他四指。
常与大拇指合作的是食指。
他的姿态可不如其他三指窈窕,都是直直落落的强硬的曲线。
他的工作虽不如大拇指吃力,却比大拇指复杂。
拿笔的时候,全靠他推动笔杆;遇到危险的事,都要他去试探或冒险;秽物、毒物、烈物,他接触的机会最多;刀伤、烫伤、轧伤、咬伤,他消受的机会最多。
他具有大拇指所没有的“机敏”,打电话、扳枪机必须请他,打算盘、拧螺丝、解纽扣等,虽有大拇指相助,终是要他主干的。
(1)找出描写食指姿态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拇指性格最突出的特点是________,食指比拇指更加________。
(用文中词语填空)(3)文中画横线的部分运用了________和________的修辞手法。
试运用以上修辞手法,写一写大拇指的其他作用________ 。
(4)文中画横线的部分对________的作用进行了详细介绍,主要运用了________描写,作者这样写的作用是( )(多选)A.突出食指工作比大拇指复杂。
B.突出相比大拇指,食指更重要。
C.强调食指在五指中最辛苦。
黄冈市部编版五年级语文阅读理解专题练习(及答案)一、阅读理解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阳光下的守望①我见过一个母亲,一个阳光下守望的母亲。
母亲就站在七月炙热的阳光下翘首望着百米外的考场,神色(凝重庄重)。
母亲脸上早已流淌着豆大的汗珠,汗水将她的衣衫浸得水洗一样,她的略带些白的头发(杂乱凌乱)地贴在前额上。
母亲就这样半张着嘴,一动不动地盯着考场,站成一尊雕像。
②树荫下说笑的家长停止了说笑,他们惊讶地望着阳光下的母亲。
有人劝母亲挪到树荫下,母亲神情(漠然肃然)的脸上挤出浅浅的微笑,说道:“站在这里能清清楚楚地看到考场,能清清楚楚地看到孩子。
”③没人笑她痴,没人笑她傻,也没有人再劝她。
④烈日下守望的母亲舔了舔干裂的嘴唇,目光扫了扫不远处的茶摊,就又目不转睛地盯着考场了。
不知过了多久,也许半个小时,也许一个小时,母亲像摊软泥一样瘫在了地上。
众人一声惊呼后都围了上去,看千呼万唤后仍是昏迷不醒,便将她抬到学校大门口的医务室里。
⑤听了心跳,量了血压,挂了吊针,母亲仍然紧闭着双眼,经验丰富的医生微笑着告诉众人:“看我怎样弄醒她。
”⑥医生附在母亲耳边,轻轻地说了句:“学生下考场了。
”⑦母亲猛地从床上坐起来,拔掉针头,下了病床:“我得赶快问问儿子考得怎么样。
”⑧我常常将这个真实的故事讲给学生听,学生说,这个故事抵得上一千句枯燥无味的说教。
(1)选择括号内合适的词语。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守望:________炙热:________(3)段①和段⑦在刻画母亲形象时,分别是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个方面来描写的。
(4)文中哪一处描写最让你感动?用直线画出来,并说明为什么感动?(5)你觉得母亲在阳光下守望的是什么?把你的想法写下来。
(不少于30字)【答案】(1)庄重;凌乱;漠然(2)指母亲坚持站在烈日下看守、瞭望孩子;指当时的天气像火烧烤一样的热。
(3)神态;外貌;动作;语言(4)“母亲在烈日下只舔了舔干裂的嘴唇,目光扫了扫不远处的茶摊,就又目不转睛地盯着考场了”感动原因:母亲此时虽然干渴难忍,但她的心中只有儿子。
湖北省黄冈市2020年五年级下册语文课内阅读专项练习(八)(I)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亲爱的同学,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你们一定学到不少知识,今天就让我们大显身手吧!
一、快乐积累。
(共7题;共63分)
1. (18分)按课文内容填空。
(1) ________星红旗,________的国旗。
(2)锄________当午,汗滴________,谁知盘________餐,粒粒皆辛苦。
(3)谁的尾________?谁的尾________短?谁的尾________好像________伞?
(4)早晨起来,面向太阳。
前面是________,后面是________。
(5) ________时________识________,呼作________玉盘。
________疑瑶台镜,飞________青________端。
2. (3分) (2019六上·镇原期中) 古诗积累。
(1)胜日寻芳泗水滨,________。
(《春日》)
(2) ________,笑问客从何处来。
(《回乡偶书》)
(3)绿树村边,________。
(《过故人庄》)
3. (7分)默写古诗。
《村居》
________ 莺飞________ 天,
拂堤杨柳醉________ 烟。
________ 童散学归________ ,
________ 趁 ________ 放纸鸢。
4. (5分)把下列诗句名句补充完整。
(1)却看妻子愁何在,________。
(2)留连戏蝶时时舞,________。
(3) ________,燕山月似钩。
(4)守信是一项财宝,________。
(5)只有那些________的人,才能熬过黑暗,迎来光明。
5. (12分) (2018六上·高阳期末) 根据你的积累填空。
(1)写两个描写天气的四字词语: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润物细无声。
(《春夜喜雨》)
(3)大漠沙如雪,________。
(《马诗》)
(4)卧看满天云不动,________。
(陈与义)
(5)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________的地方升起来。
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________。
(《月光曲》)(6)“孤村落日残霞,________”,《天净沙﹒秋》这是一首元曲,作者是________,________是曲牌名。
(7)我们经常用龚自珍的一句“________,________”来赞美那些默默无闻,甘愿奉献的人。
6. (11分) (2017三上·盐田期末) 积累运用
(1)对于学本领,列宁认为:“聪明在于学习,________。
”宋庆龄认为:“任何成就________。
”遇到困难的时候,我会想起毛泽东说的“________,只要肯登攀。
”在和朋友相处时,我牢记古语说的“________,人无完人。
”我们不要轻信传闻,因为“耳听为虚,________。
”
(2)背诵古诗,就像去旅游观光一样。
我们跟着李白来到天门山,看到“天门中断楚江开,________。
两岸青山相对出,________。
”来到西湖,看到“水光潋滟晴方好,________。
”品读古诗,还能体会诗人的思乡情感。
比如,江上的秋风吹过,梧桐树沙沙作响时,诗人叶绍翁就吟诵出“萧萧________,________。
”重阳节登高,诗人王维吟诵出“独在异乡为异客,________。
”
7. (7分)根据所学内容填空。
(1)有雨山戴帽,________。
(2)朝霞不出门,________。
(3)早晨下雨当日晴,________。
(4)蚂蚁搬家蛇过道,________。
(5)燕子飞得低,说明________。
因为空气很________,虫子的________沾了小水珠,飞不高。
所以燕子低飞才可以捉到虫子。
二、语言运用。
(共4题;共20分)
8. (5分)用下列词语造句
①成功
②计算
9. (5分)用下列词语造句
①异口同声
②悦耳动听
10. (5分)语言运用。
读书好,好读书,相信你这一学期又读了不少好书。
你最喜欢哪一位儿童文学作家?最爱读的是他(她)的哪本书?书中的哪一位人物给你留下了特别深的印象?请你有条理地写下来。
11. (5分)连词成句
①他画画正在毛笔用
②朋友的我是小明
③天边(biān)飞来鸟儿从了
参考答案一、快乐积累。
(共7题;共63分)
1-1、
1-2、
1-3、
1-4、
1-5、
2-1、
2-2、
2-3、
3-1、4-1、4-2、4-3、4-4、4-5、5-1、5-2、5-3、5-4、
5-5、
5-6、
5-7、
6-1、
6-2、
7-1、
7-2、
7-3、
7-4、
7-5、
二、语言运用。
(共4题;共20分)
8-1、
9-1、
10-1、
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