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银杏幼儿园科学活动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20.00 KB
- 文档页数:3
幼儿园观察银杏的变化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银杏的变化,培养幼儿对自然环境的敏感度,并能够感受到季节的变化。
2.发展幼儿的观察能力,培养其对自然事物的好奇心。
3.培养幼儿的社交能力和团队精神,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幼儿相互学习和互动。
教学过程:1.引入:教师将一颗银杏树的幼苗带到班级,让幼儿先感受它的叶子和树枝,并问:“这是什么树?”让幼儿争相回答。
2.实践活动(1)观察叶子:老师将一张白纸放在桌子上,让幼儿将银杏树的叶子放在上面,用放大镜仔细观察,让每个幼儿都说说自己仔细观察到的叶子的变化,如形状大小,颜色等。
(2)观察树干:将两个小组分别安排在银杏的两侧,让幼儿们观察树干的颜色和形状,并寻找树皮的特点和不同之处。
(3)多角度的观察:幼儿跟随小组调换地点,观察银杏的变化,从不同的角度看银杏树的树干,枝干和叶子。
3.分享交流:每个小组在自己的观察记录后,让小组内成员分享各自的观察成果,领取班级内“银杏观察记录本”。
4.延伸活动:银杏绘画:让幼儿将对银杏的印象画出来,并在共同制作的“幼儿园银杏画展”上进行展示。
5.总结回顾:教师与幼儿们梳理银杏的生长变化,回顾与分享观察结果和心得体会,并鼓励幼儿们在未来的生活中继续关注银杏的成长变化。
教学方式:本课采用小组合作学习为主,个别思考为辅助的教学方式。
教学要点:1.让幼儿感受银杏的成长变化,并激发幼儿对自然的好奇心。
2.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引导幼儿从不同角度对自然环境进行观察和研究,加深对自然环境的认识和理解。
教学评价:1.了解幼儿对自然环境的认识和理解程度。
2.观察幼儿的沟通和合作能力。
3.回顾幼儿参与和创造的奖励。
资源准备:(1)银杏树幼苗;(2)放大镜;(3)白纸;(4)各小组观察记录本;(5)绘画工具;(6)感性教具(图像、声音等)。
注意事项:1.观察银杏时要注意安全,不要随便触摸或拔取枝叶,以免伤害植物。
2.小组合作时,要注意幼儿互相协作,避免出现冲突和不和谐的现象。
幼儿园银杏树叶观察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银杏树的基本特点和生长习性。
2.观察银杏树叶的形态、颜色和纹路。
3.培养幼儿对自然界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二、教学准备1. 教学材料:银杏树叶、放大镜、绘画纸、彩色笔等。
2. 教学环境:教室内外或校园中银杏树下。
三、教学过程1. 初识银杏树引导幼儿观察学校或周围环境中的银杏树,了解银杏树的外貌特点,并围绕着银杏树的一些基本信息展开小组讨论,如银杏树的叶子有什么特点,什么时候会掉叶子等。
2. 观察银杏树叶组织幼儿集体观察银杏树叶,引导幼儿用手轻轻触摸叶片,观察叶片的形状、颜色和纹路,引导幼儿用语言描述所观察到的情况。
3. 收集银杏树叶与幼儿一起在树下收集一些不同形状和颜色的银杏树叶,并用绘画纸、彩色笔等工具,在观察时记录下叶子的形态、颜色和纹路。
4. 制作银杏树叶画引导幼儿根据所收集到的银杏树叶,以放大镜帮助观察,尽量还原叶子的形态和纹理,用绘画纸和彩色笔制作银杏树叶画,鼓励幼儿用自己的想象加上绘画技巧,展示所观察到的银杏树叶的美丽。
四、教学总结通过本次观察活动,幼儿得以亲身体验自然界的美丽和奇妙,培养了他们对自然界的兴趣和好奇心,同时也丰富了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希望幼儿能够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保持对自然的关注与热爱,积极主动地探索和发现更多自然界的奥秘。
五、延伸活动在观察活动后,可以进行相关的游戏、图书阅读或者手工制作等延伸活动,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深入理解和巩固所学的知识。
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幼儿在老师的引导下,不仅能够学到知识,培养观察力,还能够激发他们对自然的热爱,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绘画能力。
同时也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在学习中游戏,达到了教育的双向目的。
根据银杏树叶观察教案的基础上,我们可以继续展开一些新的内容,进一步拓展幼儿的自然科学知识和审美能力。
以下是教案的扩展内容:六、新的观察目标:银杏树果实观察1. 引入话题:带领幼儿观察银杏树上的果实,激发他们对植物生命周期的好奇心。
一、幼儿园银杏树叶教案1. 导言在幼儿园教育中,自然科学教育始终占据着重要地位。
而银杏树叶作为自然界中的重要元素,在幼儿园的自然科学教育中也具有独特的教育意义。
本教案将以银杏树叶为教育资源,设计一套针对幼儿园儿童的自然科学教学内容及相关活动。
2. 活动目标通过本次活动,幼儿将能够:- 观察银杏树叶的外观特征,认识银杏树叶的形状、颜色等基本属性;- 了解银杏树叶的生长过程和变化规律,培养对自然界的敬畏和兴趣;- 进行观察实验,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培养动手能力和探究精神。
3. 活动内容及安排(1)观察银杏树叶的外观特征- 时间安排:9:00-9:30- 活动内容:老师引导幼儿们到校园或者附近的公园,观察银杏树叶的形状、颜色、大小等特征,并让幼儿用语言描述出来。
(2)了解银杏树叶的生长过程和变化规律- 时间安排:9:30-10:00- 活动内容:老师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向幼儿们介绍银杏树叶的生长过程和变化规律,引导幼儿们展开讨论,提出问题,激发幼儿们的好奇心。
(3)观察实验,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 时间安排:10:00-10:30- 活动内容:老师准备一些银杏树叶的样本,让幼儿们通过放大镜观察叶片上的纹理和细节,观察叶片的结构和细胞排列等,培养幼儿们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4. 教学反思及延伸通过银杏树叶的教学活动,幼儿可以在实践中学习到很多自然科学的知识,培养科学探究的乐趣,激发幼儿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科学的向往。
未来,可以延伸到更多有关自然界的教学内容,进一步拓展幼儿的自然科学知识面。
二、自然科学教育提案1. 自然科学教育的重要性自然科学教育是幼儿园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通过自然科学教育,可以帮助幼儿认识自然界的规律,培养幼儿的探究精神和科学思维,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实验能力和动手能力,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2. 自然科学教育的教学方法在自然科学教育中,可以采用“观察-提问-实验-总结”的教学模式,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提问、实验等方式来探究和认识自然界的规律,从而培养幼儿的科学探究能力。
银杏树教案幼儿教案标题:探索银杏树的奇妙世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银杏树的外观特征和生长环境。
2. 培养幼儿对自然界的观察和探索能力。
3. 培养幼儿的合作与团队精神。
教学准备:1. 银杏树的图片或幼儿园周边有银杏树的实地考察。
2. 银杏树的叶子和果实样本。
3. 幼儿园教室内外的自然材料(如树枝、叶子等)。
4. 彩色纸、颜料和画笔。
5. 播放银杏树的生长视频或幻灯片。
教学活动:1. 引入活动(5分钟):- 与幼儿分享一些关于银杏树的有趣事实,如它是一种古老的树种,叶子在秋天会变成金黄色等。
- 展示银杏树的图片或带幼儿到银杏树附近进行实地观察。
2. 观察与描述(10分钟):- 给每个幼儿分发一片银杏树叶子和一个银杏果实样本。
- 引导幼儿观察并描述银杏树叶子和果实的外观特征,如形状、颜色、纹理等。
- 鼓励幼儿用自己的话语表达,可以使用形容词和比喻。
3. 制作银杏树画(15分钟):- 给每个幼儿提供彩色纸、颜料和画笔。
- 引导幼儿用颜料和画笔绘制一棵银杏树,可以参考他们观察到的银杏树的外观特征。
- 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可以添加其他元素,如小鸟、蓝天等。
4. 银杏树的生长过程(10分钟):- 播放银杏树的生长视频或幻灯片,向幼儿展示银杏树从种子到成长的过程。
- 引导幼儿观察并讨论银杏树的生长过程,包括播种、发芽、生长、结果等。
5. 团队合作活动(15分钟):- 将幼儿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角色,如植物学家、摄影师、记者等。
- 每个小组根据自己的角色,合作完成一份关于银杏树的小报告或展示。
- 鼓励小组成员互相合作,分享观察和发现。
6. 结束活动(5分钟):- 邀请每个小组分享他们的小报告或展示。
- 回顾今天学到的关于银杏树的知识和经验。
教学延伸:1. 邀请幼儿家长参与到银杏树的观察和探索活动中,可以一起到公园或自然保护区寻找银杏树。
2. 在教室中设置一个小型的植物观察角落,让幼儿观察和照顾银杏树的种子或幼苗的生长过程。
幼儿园银杏教案教案标题:幼儿园银杏教案教案目标:1. 让幼儿了解和认识银杏树,培养对大自然的兴趣和热爱。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提升他们的感知和操作技能。
3. 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通过小组合作完成任务。
教案步骤:引入活动:1. 教师带领幼儿观察银杏树的图片,并询问幼儿对这棵树的认识和想法。
2. 通过简单的解释,让幼儿了解银杏树是一种叶子会变黄的树,它的叶子会在秋天掉落。
活动一:观察银杏树1. 带领幼儿到校园或附近的公园观察银杏树。
2. 教师引导幼儿观察银杏树的叶子、树干、树枝等部分,并鼓励幼儿用手触摸叶子和树干,感受它们的质地和温度。
3. 教师可以提问幼儿,例如:“银杏树的叶子是什么颜色的?它们是不是很柔软?”活动二:制作银杏叶画1. 教师提前准备好银杏叶的模板和一些黄色的纸张。
2. 将银杏叶的模板放在黄色纸张上,让幼儿用铅笔或彩笔轻轻描绘出叶子的轮廓。
3. 教师鼓励幼儿用剪刀小心地剪下叶子的形状,然后将它们粘贴到一张大纸上,形成一幅银杏叶画。
4. 教师可以引导幼儿观察银杏叶的形状和纹理,并鼓励他们在画上模仿这些特征。
活动三:团队合作游戏1. 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4-5人。
2. 教师准备一些银杏果实,将它们放在教室或操场的不同位置。
3. 每个小组的任务是找到尽可能多的银杏果实,并将它们放在一个指定的区域内。
4. 教师鼓励小组成员之间相互合作,互相帮助,共同完成任务。
5. 完成任务后,教师可以引导幼儿一起数一数他们收集到的银杏果实,比较各小组的成绩。
活动四:银杏叶探究1. 教师带领幼儿观察一片银杏叶,并提问幼儿:“你们知道银杏叶为什么会变黄吗?”2. 鼓励幼儿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猜想,然后教师解释银杏叶变黄的原因:秋天来临时,银杏树会将养分从叶子中回收,叶子就会变黄并最终掉落。
3. 教师可以展示一些干燥的银杏叶,让幼儿用放大镜仔细观察叶子上的细节,如叶脉和细胞结构。
结束活动:1. 教师与幼儿一起回顾当天的活动,并询问他们对银杏树和银杏叶的新认识。
幼儿园大班银杏科学教案一、引言银杏是一种珍贵的植物,被誉为“活化石”,因其可追溯至恐龙时代而备受瞩目。
对于幼儿来说,了解银杏的特点与生长过程不仅能拓宽他们的科学知识,还可以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好奇心。
本教案旨在通过互动的方式,引导幼儿了解银杏的性质、外观和生长过程。
二、教学目标1.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好奇心;2. 通过亲身体验,让幼儿认识银杏的外貌特点;3. 引导幼儿了解银杏的生长过程和生态环境。
三、教学准备1. 银杏叶、银杏果实、银杏树的图片和实际植物;2. 铅笔、纸、彩色笔;3. 幼儿园的室外环境。
四、教学过程1. 导入:观察银杏叶(约15分钟)教师向幼儿展示银杏叶,并引导幼儿观察其形状、颜色和质地。
然后,幼儿们分小组进行观察,并用画笔将观察到的特点绘制在纸上。
2. 实地观察银杏树(约20分钟)将幼儿带到室外,观察幼儿园中的银杏树。
教师引导幼儿观察银杏树的外貌特点,如树干的纹理、树叶的排列方式等。
同时,教师向幼儿解释银杏树的生长环境和适应能力。
3. 手作活动:制作银杏果实模型(约30分钟)教师向幼儿展示银杏果实的图片,并向幼儿解释其特点。
然后,教师分发相应的材料,让幼儿动手制作银杏果实的模型。
幼儿可以使用黏土或者纸张等材料来制作,并利用彩色笔为果实上色。
4. 活动延伸:观察银杏果实(约15分钟)教师再次向幼儿展示银杏果实,并引导幼儿观察果实的外貌特点和细节。
然后,教师询问幼儿一些问题,例如:果实的颜色、形状和质地。
幼儿可以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银杏果实,并互相交流彼此的观察结果。
5. 教学总结:生长过程(约20分钟)教师带领幼儿回到教室,让幼儿坐下,进行教学总结。
教师向幼儿展示银杏树的图片或视频,并向幼儿介绍银杏的生长过程。
同时,教师问幼儿一些相关问题,例如:银杏是如何生长的?银杏是如何适应不同季节的变化?幼儿可以自由发表自己对这些问题的看法。
六、教学延伸1. 绘画活动:幼儿可以用彩色笔或者水彩绘制一幅描绘银杏树的画作。
银杏写生幼儿园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银杏的外貌特征和生长环境;
2.增强幼儿的观察和表现能力;
3.培养幼儿的爱护自然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
1.银杏的介绍;
2.银杏的特征观察;
3.银杏的绘画表现。
三、教学步骤
1.导入环节:老师带领幼儿们看银杏的照片,询问他们对银杏的了解和想法;
2.学习环节:
•老师介绍银杏的外貌特征和生长环境,并和幼儿们一起观察银杏树;
•老师鼓励幼儿积极观察、发现银杏的特点,并在互动交流中引导幼儿表示出来;
•老师引导幼儿用画笔将观察到的银杏特征表现在纸上。
3.结束环节:老师与幼儿共同欣赏成果,及时赞扬并点评。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银杏的特征观察;
•难点:银杏特征的表现和银杏绘画的指导。
五、教学工具和材料
图片、铅笔、水彩笔、美术纸。
六、教学评估
1.老师观察幼儿在观察和表现中的积极程度;
2.对幼儿的银杏绘画作品进行给予评价。
七、教学延伸
1.教师引导幼儿寻找其他的植物进行类似的观察和表现;
2.教师鼓励家长带孩子去户外进行植物观察,并在课堂上展示自己的观察和绘画作品。
八、思考题
1.银杏的树叶形状是什么样子的?
2.银杏可以移植到其他地方生长吗?
3.银杏的叶子什么时候会变黄?。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银杏树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 - 银杏树一、引入在幼儿园的科学学习中,了解植物是一个重要的内容。
通过学习植物,可以帮助孩子们认识大自然,了解植物的生长变化和生态功能。
本次教案将以银杏树为例,带领孩子们探索植物的奥秘。
二、目标1. 能够认识银杏树,了解其外观特征;2. 能够观察银杏树的生长变化,了解其生命周期;3. 能够了解银杏树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作用。
三、教学内容1. 银杏树的介绍1. 让孩子们观察一棵银杏树的图片,并引导他们描述银杏树的外观特征,如树干、树枝、叶子等。
2. 讲解银杏树的生长环境和分布情况,例如它喜欢生长在温暖湿润的地方,特别是在亚洲地区比较常见。
2. 银杏树的生命周期1. 引导孩子们观察并描述银杏树在不同季节的生长变化。
例如,在春天它开始发芽,夏天长出绿叶,秋天叶子变黄掉落,冬天则休眠。
2. 制作一个银杏树的生长变化图,让孩子们用彩纸剪纸伪造不同季节的银杏树,将它们按照季节顺序排列,帮助孩子们加深对生命周期概念的理解。
3. 银杏树的生态功能1. 讲解银杏树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作用。
银杏树可以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为我们提供清新的空气。
2. 引导孩子们思考银杏树的叶子变黄后掉落在地上,对土壤有什么影响。
提醒他们叶子掉落后会分解成有机质,为土壤提供养分,促进植物的生长。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活动引导孩子们观察并描述银杏树的外观特征,激发他们对银杏树的兴趣。
2. 学习银杏树的生长变化1. 引导孩子们观察校园中的一棵银杏树,记录并描述它的生长变化。
2. 制作一个银杏树的生长变化图,让孩子们参与其中,贴上彩纸剪纸伪造的不同季节的银杏树,加深他们对生命周期的认识。
3. 探索银杏树的生态功能1. 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引导孩子们思考银杏树的生态功能,例如吸收二氧化碳和释放氧气。
2. 引导孩子们观察和收集银杏树叶子在地上的变化,帮助他们理解叶子掉落后为土壤提供养分的过程。
4. 结束活动让孩子们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并通过提问的方式巩固他们对银杏树的认识。
银杏科学教案幼儿园一、教学目标1.了解银杏的外形和生长习性2.了解银杏的药用价值3.懂得银杏在环境保护中的重要作用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银杏的外形、药用价值和环境保护作用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银杏在环境保护中的重要作用三、教学准备1.银杏树的实物或图片2.“银杏的外形”、“银杏的药用价值”、“银杏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三张PPT3.绿植、水杯四、教学过程1.引入老师拿出一片银杏叶子,让孩子们看一看,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东西吗?”孩子们纷纷回答:“叶子!”老师再问:“这是哪种叶子呢?”,孩子们则会回答:“银杏叶子!”接着老师会引入“银杏”这个植物,了解它的外形和常见的生长环境。
2.学习银杏的药用价值银杏树不仅是一种美丽的风景,还是中国传统的药用植物之一。
老师向孩子们介绍了银杏的药用价值,让孩子们了解到银杏是一种珍贵的药材,并为孩子们讲解了银杏在医学上的作用。
3.学习银杏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在孩子们了解了银杏的药用价值后,老师还要向孩子们讲解银杏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
银杏是一种可以改善环境的植物,它可以吸收空气中的有害物质,净化空气。
4.活动环节为了更好地让孩子们理解银杏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老师会带孩子们一起种一些绿植,让孩子们知道绿植能够净化空气,保护环境。
5.总结在活动结束前,老师会向孩子们总结银杏的外形、药用价值以及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并结合课程的内容,强调银杏的重要性。
五、教学评价与改进通过本次教学活动,孩子们对银杏这种植物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同时,本次活动引导孩子们通过种植绿植,让孩子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绿植在环境保护方面的重要作用。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在活动设计中更好地引导孩子们,让他们更好地理解银杏在环境保护中的重要作用。
幼儿园银杏观察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银杏的形态特征,观察和描述银杏的生长过程。
2.了解银杏的生长环境,探究银杏的生态价值。
3.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探究精神,激发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
二、教学准备:1.幼儿园室内外环境清洁整洁,布置鲜花绿植等装饰品。
2.准备一些银杏树叶、果实、种子等样本和放大镜、显微镜等观察工具。
3.准备一些图片或PPT介绍银杏树的形态特征、生长环境等相关知识。
4.教师将提前在幼儿园附近找到一棵较为成熟的银杏树作为实地观察对象。
三、教学过程:1.开场导入(5分钟)教师可以在幼儿园里面或者周围找到一些小树苗让孩子们先认识什么是树,并简单介绍什么是树。
然后,老师可以向孩子们提出问题:“你们见过什么样的大树?”“你们知道银杏吗?”等问题,引导孩子们思考和回答。
2.观察实验(30分钟)教师带领孩子们到幼儿园附近找到一棵银杏树。
先让孩子们观察银杏树的树干、树枝、叶子等部分,然后用放大镜或显微镜观察银杏叶片和果实的细节。
最后,教师可以将银杏种子分发给每个孩子,让他们亲自去种植并了解种植过程。
3.知识讲解(20分钟)教师通过PPT或图片介绍银杏树的形态特征、生长环境等相关知识,并向孩子们介绍银杏的生态价值。
4.小组活动(20分钟)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一名团长。
团长负责带领小组成员完成以下任务:1)在室内或室外找到一些不同种类的叶子,并进行分类整理。
2)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所观察到的不同叶片特征。
3)设计一个小海报展示所收集的叶子及其特征。
5.总结评价(10分钟)教师带领孩子们回顾今天的观察实验和学习内容,并让孩子们自己评价今天的学习过程和自己的表现。
四、教学方法:1.观察实验法:通过观察银杏树及其相关物品,让孩子们了解银杏树的形态特征和生长过程。
2.讲解法:通过PPT或图片介绍银杏树的形态特征、生长环境等相关知识。
3.小组活动法:将幼儿分成小组,让他们在小组内进行合作探究,培养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
幼儿园大班综合活动:我园的保树“银杏树”
活动背景
银杏树是我园的宝树,小孩子们在院子里活动时,发现了被风吹落的银杏叶和银杏果,他们争论着:“这是白果吧。
”“不对,白果有硬硬的壳,这个果子摸上去很软呀!”“这叶子飘下来就像蝴蝶在跳舞。
”面对小孩子们求知的眼睛,我灵机一动,何不利用本园的优势资源带小孩子们进行一番探索呢?于是我通过“心心雨”栏目邀请家长一起参与,就这样,教师、幼儿、家长共同探索银杏奥秘的主题形成了。
活动方案
活动一:银杏是个宝
活动目标
1.通过查资料,了解银杏树的用途。
2.探索收获银杏果的方法,采摘银杏果。
活动准备
家长与小孩子共同查资料,获得信息。
活动过程
1.谈话:银杏树
教师带幼儿来到银杏树下,观察、谈话:“银杏树的树干长得什么样?树叶像什么?”
(银杏树的树干很高很直很粗壮,树叶像小扇子。
)
银杏树还有其他名字吗?
(银杏树又叫公孙树,即第一代人栽树,第三代人采果;还叫白果树,白果是银杏树的果实。
)
银杏树有什么用途?
(银杏树的果实白果可做成白果粉、入菜等;银杏叶可做茶叶,做成中药能治疗脑血栓等疾病;银杏树是珍贵木材,能雕刻名贵物品,树干可做砧板。
银杏树浑身都是宝。
) 2.探究、尝试收获银杏果
(1)提问:银杏果用处这么大,怎样收获呢?
(幼儿讨论结果:站在阳台上摘;请阿姨爬梯子上去采;用手摇起大树;用棍子敲。
)
(2)大家一起商定简捷的方法:请阿姨用棍子敲打,小朋友捡。
(捡银杏果时,一名小朋友戴上了手套,我问他为什么这么做,小孩子告诉我:当医生的奶奶告诉他银杏果的表皮会腐蚀皮肤。
这可怎么办?其他小孩子没有手套呀,有幼儿说:我用银杏叶夹住银杏果,再捡到篮子里就不伤手了!我表扬了他,其他小孩子纷纷效仿,一会儿工夫,捡叶子的捡叶子,拾果子的拾果子,真是硕果累累!)
活动二:银杏真有趣
活动目标
1.通过探索去皮方法,发展小孩子的手脑并用能力。
2.通过银杏叶、银杏果贴画的制作活动,培养小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活动准备
塑料盆、塑料手套、水、已经去皮和没去皮的银杏果、银杏叶、固体胶、剪刀、石灰水。
活动过程
1.教师两手各拿一个没去皮和去好皮的银杏果,问:我们怎样才能吃到银否果呢?让幼儿知道需要去掉外皮。
2.提问:我们一起试试怎样给银杏果去皮,好吗?
幼儿动手操作,尝试给银杏果去皮。
#p#分页标题#e#
出示塑料盆、塑料手套、水、剪刀等工具和材料,幼儿动手操作、探索去皮方法。
3.幼儿和教师共同总结去皮方法。
方法一:
(1)将银杏果泡在水中,待皮肉松软;
(2)戴上手套用剪刀剪去表皮;
(3)拿银杏果在石块上磨,然后洗净晾晒。
方法二:
(1)将银杏果泡在水中。
(2)皮软后,在硬地上用脚踩去皮。
(3)洗净晾晒。
方法三:
(1)将银杏果放入石灰水中浸泡;
(2)戴上手套,轻轻搓揉去皮;
(3)洗净晾晒。
3.自选活动:银杏叶、白果粘贴画
请幼儿在自选活动时用银杏叶、白果粘贴作画。
给予他们充分的自由创作空间,也可以合作创作。
(实际活动中,小孩子们把银杏叶贴成小鱼、花朵、开屏的孔雀、小甲虫等。
在探索过程中,小孩子们发挥了创造力,用灵巧的手把白果拼成了花和蝴蝶、小荷才露尖尖角、珍珠项链、英文数字,有的小孩子还联想到:星星是宇宙的果实,小孩子是爸爸妈妈的果实呢!) 活动三:白果真好吃
活动目标
1.通过实践,摸索白果去壳的方法,培养小孩子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人人动手,探究食用方法,激发小孩子主动参与的愿望,培养生活情趣。
活动准备
利用“家长之窗”栏目邀请家长来园参与白果食品制作活动(请各家自备材料);班上准备微波炉、钳子等。
活动过程
1.探索白果去壳方法
(1)李睿怡:“老师,退了皮的白果像鸡蛋,我摇它时里面直响,像有个小肉肉,对吗?”
我借机鼓励幼儿动手给白果去壳,看看里面到底有什么。
(2)师:怎样去壳呢?请你们自己动手试一试。
小孩子们忙开了,只见千千用脚踩,露露用小手捶,晨晨用牙咬
2.交流、总结白果去壳方法
有的说:“我用牙咬,白果就咧开了嘴。
”有的说:“我用小椅子腿压。
”有的说:“我用老虎钳子夹的。
”有的说:“我把白果放在窗户上用力拉窗户挤,白果就开了。
”
3.制作白果食品
(1)师:今天我们用白果制作食品,并且邀请家长一起参加,比一比哪家做得最棒!
(2)家长和孩予一起动手制作。
4.展示作品,交流总结
刁沁雨:“我和妈妈用红枣、莲子、冰糖、白果做了一道食品,取名叫八宝营养品。
”#p#分页标题#e#
周晨:“我和妈妈用胡萝卜、白果、橘子做了一道冷盘,叫星星点点。
”
李睿怡:“我和奶奶将白果放在微波炉里烤,一会儿就听见劈里啪啦的声音,我吓了一跳,还以为爆炸了呢。
”
王兆芊:“我和妈妈将白果与水一起煮,名字叫丰收果。
”
品尝白果时,李睿怡身边多了一袋白糖,问他为什么这么做,他说:“我觉得白果特别苦用白糖蘸着吃。
”王兆芊也说白果苦。
张文韬说:“不对,白果不苦还甜呢!”刁沁雨也说甜。
双方相持不下。
我请小孩子们观察张文韬、刁沁雨的食品,小孩子们发现,他俩的食品里都有红枣,红枣是甜的,甜汤渗进白果,白果也甜了。
活动评析
本活动符合“生活化”的教育原则。
活动内容来源于小孩子们的生活,它充分挖掘了幼儿园的教育资源,将园内资源合理、有效整合并赋予其教育价值。
在活动中,让教师、幼儿、家长共同参与其中,可以增强多元互动,教师、家长不断收获惊喜,幼儿不断成长。
活动方式丰富多彩,大家一起想办法,查资料,并动手尝试。
不仅可以使教师、家长、小孩子对银杏树有全面的认识,丰富知识,更可以增强小孩子们的探究兴趣、探索能力,促进合作、创造等能力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