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装配中的精度测量与校正技术研究
- 格式:docx
- 大小:37.42 KB
- 文档页数:3
设备管理—206—机械设备装配精度的影响因素和控制措施分析白传磊 张振峰(德州大陆架石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山东 德州 253034)1 机械设备装配基本组织形式和主要方法机械设备装配主要有两种装配方式,分别是固定式以及移动式。
在这当中,固定式装配主要就是对相关的机械装配所需零部件放置在合理的位置进行装配,一般小批量的生产装配可以采用这种方式。
对于移动式装配,主要就是讲机械设备选取在装配车间,和固定的相关装配人员进行装配,采用这种方式一般在大规模的装配生产活动中进行应用。
除此之外,机械设备装配中的方法也不同,主要有修配法和互配法,需要根据机械设备加工精度以及所涉及到的相关零部件精度要求合理选取,修配法主要在装配精度要求非常严格的场所进行应用,但是,针对修配法来讲不能实现零件的互换,采用这种方式一般需要预留相应的修配余量。
对于互换法一般比较常见,主要应用在一些对工件要求比较苛刻,对于装配效率要求比较高的活动当中,因此,在实际的应用生产中需要结合实际要求来选取科学合理的方法。
2机械设备装配精度的影响因素分析2.1基础、灌浆、垫铁以及地脚螺栓的影响 首先,机械设备的基础强度比较弱以及沉降不均匀和抗震性能不强等对于安装精度有着很大的影响。
在确保设备找平以及安装检验符合要求之后,若是基础强度不符合要求以及持续性的沉降,在安装中就会产生偏差,使得机械设备的安装精度会降低。
因此,在安装操作前,需要对基础强度认真检测以及测试,确保其满足设计要求,还需要对基础沉降的可靠性进行观察,在确保合格之后才能够调整和固定。
机械设备在运行中往往会产生相应的动荷载,同时也会产生冲击荷载,若是基础抗震性能不好,就会对安装精度产生影响。
其次,在针对机械设备实施二次灌浆和垫铁区域进行安装中,若是垫铁产生二次灌浆以及基础和自身原因造成的质量问题时,就会对于设备的装配江都产生很大的影响。
最后,机械设备在安装中很容易受到地脚螺栓自身的紧固力以及垂直和标高等方面因素对其的影响,在安装中,若是地脚螺栓的安装垂直度不符合要求,混凝土在浇筑中就会使得其产生偏移,严重的还会产生局部缝隙情况,从而对机械设备的装配精度大大的降低;所以,在设备安装前,在针对地脚螺栓埋设之后需要实施调整处理,若是产生偏移,就需要结合设备实际情况采用相对应的处理方式。
论机械加工及其加工精度质量技术控制摘要:机械加工是一项广泛应用于制造行业的工艺,其加工精度和质量对产品性能和可靠性有着重要影响。
本文旨在探讨机械加工及其加工精度质量技术的控制方法。
首先,介绍了机械加工的基本原理和常见的加工方法,包括铣削、钻孔、车削等。
随后,重点讨论了加工精度的评估与控制,涵盖了尺寸精度、形位精度以及表面质量等方面。
在技术控制方面,提出了传统加工方法的改进以及先进数控加工技术的应用,以提升加工精度和质量。
此外,还介绍了一些常用的加工工具和设备,如刀具、夹具和测量仪器,它们对加工质量的影响也得到了分析和讨论。
关键词:机械加工;几何误差;定位误差;工艺方法引言:机械加工作为制造行业的核心工艺之一,在各个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产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尤其是在加工精度和质量方面。
因此,探究机械加工及其加工精度质量技术的控制方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本文将对当前机械加工的发展趋势进行分析,探讨加工精度和质量的评估与控制方法,并展望未来机械加工领域的发展潜力。
1机械加工精度的概念及内容机械加工精度是指在机械加工过程中,所得到的零件或工件与其设计要求之间的偏差程度。
精度是评价加工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对于保证零件或工件的性能、可靠性和互换性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机械加工精度的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尺寸精度:反映了加工零件或工件尺寸与设计要求之间的偏差程度。
常见的尺寸精度指标有线性尺寸偏差、角度偏差、圆度、平面度等。
形位精度:指加工零件或工件的表面形状、轮廓及其与其他零件或工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
常见的形位精度指标有平行度、垂直度、同轴度、圆柱度等。
表面粗糙度:反映了加工表面的光洁度和粗糙度。
表面粗糙度对于零件或工件的摩擦、密封、润滑、光学等性能具有重要影响,常见的表面粗糙度指标有光洁度、高低差、浮动均匀度等。
位置精度:指加工零件或工件的各部分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主要包括平面位置精度和轴向位置精度。
SolidWorks装配体的误差分析和校正方法SolidWorks是一款广泛应用于机械设计和制造的三维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软件。
在使用SolidWorks进行装配体设计时,难免会面临各种误差的出现。
本文将介绍SolidWorks装配体的误差分析和校正方法,帮助工程师们更好地处理装配过程中的误差。
误差是指设计图纸和实际加工制造之间存在的差异。
装配体的误差主要分为几个方面:尺寸误差、形位误差和机械误差。
首先,尺寸误差是因为测量误差、机床偏差等原因导致的,它会对装配体的功能和性能产生重要影响。
为了准确评估尺寸误差,可以使用SolidWorks的测量工具,对装配体的各个部件进行尺寸测量,并与设计规格进行比较。
如果发现某些尺寸超出了允许范围,就需要对装配体进行校正。
其次,形位误差是由于工艺、装夹、测量等环节的误差引起的。
例如,磨削加工这种工序常常会引起形位误差。
为了分析和校正形位误差,可以使用SolidWorks的坐标测量工具,对装配体的关键特征进行测量,并与设计规格进行比较。
然后,根据测量结果,可以针对性地进行工艺或装夹的调整,以减小形位误差并达到设计要求。
最后,机械误差是由于装配体本身的制造和装配过程的不完美引起的。
例如,由于零件制造精度问题,装配体可能无法完全符合设计要求。
为了分析和校正机械误差,可以使用SolidWorks的装配分析工具。
通过对装配体进行刚体运动和应力分析,可以评估装配体的强度和稳定性,并根据分析结果进行调整。
此外,SolidWorks还提供了装配自由度分析功能,可以帮助工程师们找到装配体组件之间的干涉和限制,以更好地解决机械误差。
除了上述方法,还有一些实际经验和技巧可以避免和校正SolidWorks装配体的误差。
首先,合理安排装配顺序。
对于多部件的装配体,正确的装配顺序有助于减小误差和简化校正过程。
其次,准确标记装配体的关键特征和配合关系。
这有助于组装和校正过程中的定位和调整。
机械加工工艺技术的误差及改善对策在机械加工工艺中,误差是一个不可避免的问题。
无论是人为因素还是机械设备的精度,都可能导致加工件的尺寸或形状出现偏差。
如何降低误差、提高加工精度,是每个机械加工工艺技术人员都面临的挑战。
本文将探讨机械加工工艺技术中的误差及改善对策,希望能给广大机械加工工艺技术人员一些参考。
一、误差的类型1.尺寸误差尺寸误差是指加工件的实际尺寸与设计尺寸之间的偏差。
尺寸误差通常是由刀具磨损、刀具偏差、材料变形等因素引起的。
若尺寸误差不能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将直接影响加工件的装配和使用。
2.形状误差形状误差是指加工件的实际形状与设计形状之间的偏差。
形状误差通常是由夹具变形、工件振动、加工参数设定不合理等因素引起的。
形状误差会使得加工件无法满足设计要求,严重影响产品质量。
3.表面质量误差表面质量误差是指加工件表面粗糙度、毛刺、磨痕等问题。
表面质量误差通常是由切削参数选择不合理、切削润滑不良等因素引起的。
表面质量误差会影响产品的外观和功能,降低产品的使用寿命。
二、改善对策1.精确的工艺规程制定精确的工艺规程是减少误差的第一步。
工艺规程包括刀具选择、切削参数、夹具设计、工艺路线等内容。
只有在工艺规程明确、准确的情况下,才能有效降低误差的产生。
2.精准的加工设备精准的加工设备是减少误差的关键。
先进的数控机床、高精度的刀具、灵活可靠的夹具,能够提高加工的精度,减少误差的产生。
3.优化的加工参数合理的加工参数能够降低误差的产生。
比如选择合适的切削速度、进给量和切削深度,可以有效控制加工件的表面质量误差;合理的切削参数选择,可以减少刀具的磨损和偏差,降低尺寸误差的产生。
4.严格的质量控制严格的质量控制是减少误差的保障。
通过检测、测量、校正等手段,及时发现并纠正加工误差,确保产品的质量达标。
5.人员的技术培训技术人员的技术培训是减少误差的基础。
只有技术人员具备足够的加工技术知识、操作技能,才能正确使用加工设备,合理制定工艺规程,有效控制误差的产生。
一.机械装配精度1.装配精度内涵.装配精度指产品装配后几何参数实际达到的精度.一般包含如下内容. (1)尺寸精度指相关零、部件间的距离精度及配合精度.如卷筒主轴与相关零件间的间隙;相配合零件间的过盈量。
(2)位置精度指相关零件的平行度、垂直度、同轴度等,如各卷筒之间的平行度;各卷筒与电机及过桥的垂直度;卷筒上轴承与下轴承的同轴度等.(3)相对运动精度指产品中有相对运动的零,部件间在运动方向及速度上的精度.如模盒出线与卷筒进线的同心度;各带的传动精度等.(4)接触精度指产品中两配合表面,接触表面和连接表面间达到规定的接触面积大小和接触点的分布情况.如带啮合,各轴承与挡油板之间的接触精度等.2.影响装配精度的因素机械产品及其部件均由零件组成.各相关零件的误差的累积将反映于装配精度.因此,产品的装配精度首先受到零件(特别是关键零件,如卷筒锥度部份与轴的贴合度)的加工精度的影响.零件间的配合与接触质量影响到整个产品的精度,尤其是刚度及抗振性,因此,提高零件间配合面的接触刚度亦有利于提高产品装配精度.另外,零件在加工和装配中因x,热应力x等所引起的变形对装配精度也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无疑,零件精度是影响产品装配精度的首要因素.而产品装配中装配方法的选用对装配精度也有很大的影响,尤其是在单件小批量生产及装配要求较高时,仅采用提高零件加工精度的方法往往不经济和不易满足装配要求而通过装配中的选配,调整和修配等手段(合适的装配方法)来保证装配精度非常重要. 总之,机械产品的装配精度依靠相关零件的加工精度和合理的装配方法共同保证.二.机械装配基本工作内容1.清洗主要目的是去除零件表面或部件中的油污及机械杂质.2.连接装配中的连接方式往往有两类:可拆连接和不可拆连接.可拆连接指在装配后可方便拆卸而不会导致任何零件的损坏,拆卸后还可方便地重装.如螺纹连接,键连接等.不可拆连接指装配后一般不再拆卸,若拆卸往往损坏其中的某些零件.如焊接,铆接等.3.调整包含平衡,校正,配作等.平衡指对产品中旋转零,部件进行平衡包括静平衡和动平衡,以防止产品使用中的出现振动.校正指产品中各相关零,部件间找正相互位置,并通过适当的调整方法,达到装配精度要求.配作指两个零件装配后固定其相互位置的加工,如配钻,配铰等.亦有为改善两零件表面结合精度的加工,如配刮,配研及配磨等.配作一般需与校正调整工作结合进行.4,检验和实验产品装配完毕,应根据有关技术标准和规定,对产品进行较全面的检验和实验工作,合格后方准出厂. 装配工作除上述内容外,还有油漆,包装等.文案编辑词条B 添加义项?文案,原指放书的桌子,后来指在桌子上写字的人。
卧式数控车床的装配与调试卧式数控车床的装配与调试摘要:本⽂主要阐述了卧式数控车床在机械装配与调试过程的注意事项;考虑到在加⼯过程中可能影响零件加⼯精度的因素,在机械装配时,会采取⼀定的⼿段来避免这些因素引起的不良结果,从⽽保证零件的加⼯精度。
关键词:刮研冷检热检⼏何精度安装精度卧式数控车床装配调试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数控车床平均⽆故障⼯作时间,较佳的装配调试质量可减少数控车床使⽤过程当中的故障停机时间和维修成本。
本⽂主要总结了卧式数控车床在机械装配过程中,不但要考虑保证数控车机械床安装的⼏何精度,⽽且也要保证机床的加⼯精度;综合这些因素,要求在数控车床机械装配与调试过程的注意事项。
⼀、卧式数控车床床头箱的安装床头箱与床⾝合研,应按床头箱底⾯配刮床⾝。
⼯艺要求:1.床头箱与床⾝结合⾯涂⾊法检验,每平⽅英⼨不得少于6个研点。
2.床头箱与床⾝结合⾯⾃然状态下0.06塞尺不得塞⼊,3.以底平⾯和凸块侧⾯与床⾝接触保证安装位置。
4.修刮主轴箱底⾯达到主轴轴线与床⾝导轨在垂直⽅向的平⾏度。
⼀般情况下,⽤检验棒测量;夏季装配时,在精度范围之内主轴箱的右端可以⽐左端稍⾼些;冬季装配时,在精度范围之内右端可⽐左端稍底些,但不能低太多,否则热检时就不能保证在精度要求之内;原因是机械装配不但要冷检还要热检,热检的情况下,主轴轴承受热要膨胀,⽽靠近主轴前端的主轴往往要⽐后端的轴承膨胀的多,这种情况在冬季的时候⽐较明显,⽽在夏天则不明显。
5.修刮凸块来达到主轴轴线与床⾝导轨在⽔平⽅向的平⾏度。
考虑到在加⼯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的让⼑现象;在主轴装配时,在X0Z平⾯会使检验棒的右端在精度范围之内稍向+X⽅向侧倾斜⼀点。
这样就会保证在加⼯⼯件时外圆的车削精度。
原因是在车⼑车削端⾯时,由+Z⽅向向―Z⽅向运动时,切削⼒的影响,车⼑会产⽣不可避免⼀定的让⼑现象。
⼆、卧式数控车床床鞍的安装1.在此之前,先保证燕尾导轨对横向进给丝杠中⼼在垂直和⽔平两个⽅向的平⾏度,其⽅法如下:①刮研横滑板下平⾯,纵滑板上燕尾导轨平⾯,并注意与横向丝杠定位孔在垂直⽅向的平⾏度,直⾄达到刮点要求。
机械制造技术知识点整理机械制造技术是一门研究机械产品从设计、制造、加工到装配等全过程的综合性学科。
它涵盖了众多领域的知识和技术,对于现代工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以下是对机械制造技术主要知识点的整理。
一、机械制造工艺基础1、生产过程与工艺过程生产过程:指从原材料到成品的全部过程,包括原材料的运输和保存、生产准备、毛坯制造、零件加工、产品装配、调试、检验以及包装等。
工艺过程:指生产过程中直接改变生产对象的形状、尺寸、相对位置和性质等,使之成为成品或半成品的过程。
2、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定义:规定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和操作方法等的工艺文件。
作用:指导生产、组织生产、保证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3、基准设计基准:在零件图上用以确定其他点、线、面位置的基准。
工艺基准:在工艺过程中所采用的基准,包括工序基准、定位基准、测量基准和装配基准。
4、加工余量定义:为了获得零件所需的形状、尺寸和表面质量,在加工过程中从毛坯表面切除的金属层厚度。
影响因素:加工方法、加工精度、表面质量要求、毛坯余量等。
二、金属切削加工1、刀具刀具材料:高速钢、硬质合金、陶瓷、立方氮化硼、金刚石等。
刀具角度:前角、后角、主偏角、副偏角、刃倾角等,对切削性能有重要影响。
2、金属切削过程切屑的形成:包括带状切屑、节状切屑、崩碎切屑。
切削力:切削过程中刀具作用于工件上的力,包括主切削力、进给力和背向力。
切削热和切削温度:切削过程中产生的热量和温度,对刀具磨损和加工质量有影响。
3、切削用量的选择切削速度、进给量、背吃刀量的选择原则,要综合考虑加工质量、生产效率和刀具寿命等因素。
4、常见的切削加工方法车削:加工回转体表面。
铣削:加工平面、台阶、沟槽等。
钻削:加工孔。
镗削:加工较大直径的孔。
磨削:用于零件的精加工,获得高精度和低表面粗糙度的表面。
三、特种加工1、电火花加工原理:利用脉冲放电的电腐蚀作用去除材料。
特点:适用于加工复杂形状的零件、难加工材料等。
机械加工精度与加工误差机械加工是制造业中的重要工艺之一,主要涉及到钣金加工,车削加工,铣削加工等不同类型的加工工艺。
在加工过程中,精度和误差是非常重要的概念,精度指的是加工零件尺寸与设计图纸所规定尺寸之间的偏差,而加工误差则是指加工零件实际尺寸与设计要求尺寸之间的差异。
本文就从这两个方面来介绍机械加工中精度和误差的相关知识。
一、机械加工精度机械加工的精度主要包括工件尺寸精度和几何精度两个方面。
1. 工件尺寸精度工件尺寸精度指的是加工出的工件的各个尺寸参数的精度程度,这种精度关系到一个零部件是否能够与其他零部件匹配,从而保证整个装配的精度。
在机械加工过程中,尺寸精度主要由机床本身的精度、刀具和夹具等的精度、加工材料的性质以及机工操作的技术水平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所决定。
在机械加工中需要控制的工件尺寸精度可以根据精度要求的不同,分为以下几类:(1)高精度:±0.001mm以内(2)中等精度:±0.01mm 以内(3)一般精度:±0.1mm以内2. 几何精度几何精度是指加工出的零件与其要求的几何形状要求之间的误差。
几何精度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直线度、平面度、圆度、圆柱度、倾斜度、同轴度、互相垂直度、翻转度和角度误差等。
在机械加工过程中需要控制的几何精度同样可以根据不同的要求进行分类:(1)高精度:直线度、平面度、圆度、圆柱度都要求在0.005mm以内。
(2)中等精度:直线度、平面度、圆度、圆柱度不超过0.01mm,而其他几个精度值需达到中等精度要求即可。
(3)一般精度:直线度、平面度、圆度、圆柱度需达到一般精度要求(0.1mm以内),而其他几个精度值可以稍高一些。
二、机械加工误差机械加工误差是由于加工过程中所产生的无法避免的错误,包括各个零部件之间的误差、机床刚性等因素带来的误差及非机械因素带来的误差等。
1. 设备误差设备误差是指加工设备本身的误差造成的误差,包括机床热变形、运动误差、加工速度误差、机床导轨偏差等因素。
机械设计基础中的机械装配与调试如何组装和调试机械产品在机械设计领域,机械装配与调试是至关重要的环节。
机械产品的装配质量和调试效果直接影响到产品的性能和可靠性。
因此,熟悉机械装配与调试的基本技巧和步骤是每位机械设计师和制造工程师需要掌握的基本技能。
本文将介绍机械装配与调试的一般流程以及一些注意事项,以帮助读者了解如何正确地组装和调试机械产品。
一、机械装配机械装配是指将机械零件和组件根据设计要求进行合理的组合和连接,形成完整的机械产品的过程。
机械装配的关键在于准确地按照设计要求将零部件组装在一起,确保各个零件之间的几何形状、位置和运动要求得到满足。
以下是一般的机械装配步骤:1. 准备工作:首先,要将所有需要组装的零部件清点一遍,确保所有零件的数量和型号符合设计要求。
同时,检查每个零件的表面质量,如果有损坏或者异常现象,应提前更换或修复。
2. 零件排序:在开始组装之前,将所有零部件按照组装的顺序进行排序,便于后续操作。
通常,可以按照从大到小、从内到外的顺序进行排序。
3. 匹配和检查:在组装过程中,要注意匹配和检查每个零件的配合情况。
确保相邻的零部件之间能够正确地连接,并且自由度符合要求。
必要时,可以使用量具和测量工具进行测量和校验。
4. 组装方式:根据设计要求和产品结构,选择合适的组装方式。
常用的组装方式有螺纹连接、销轴连接、键连接、卡套连接等。
在组装过程中,要注意调整零部件之间的间隙和间距,尽量做到各个部件之间的紧密配合。
5. 固定和紧固件:在组装完成后,需要对零部件进行固定和紧固。
使用合适的螺栓、螺母、螺丝等紧固件,确保各个零部件之间的连接牢固可靠。
二、机械调试机械调试是指在机械装配完成后,对机械产品进行功能性能和运动性能的测试和调整的过程。
通过调试,可以确保机械产品的各项指标和参数符合设计要求,达到预期的性能和效果。
以下是一般的机械调试步骤:1. 检查:在机械产品组装完成后,首先进行外观和整体的检查。
大型薄壁零件装配误差有限元分析摘要在机械、船舶、航空航天等领域中有许多薄壁零件,它们主要由各种薄型板、腔体和加强筋条构成,结构复杂,一般认为零件最大尺寸大于2m,且零件厚度与零件最大尺寸比小于5%即属于大型薄壁零件。
600MW超临界汽轮机组低压缸体由各种薄型板、加强筋、支承梁和叶片等构成。
缸体尺寸较大,直径约为6m。
上下爿缸体装配后,高约为7m。
而缸体壁厚较薄,约为32mm。
因此,600MW超临界汽轮机组低压缸体属于典型大型薄壁零件。
由于体积大、总体刚性较差,薄壁零件在装配过程中极易在重力、夹紧力的作用下产生变形,采用传统的装配工艺方法已难以保证其装配精度要求。
针对超临界600MW机组低压缸体在装配过程中出现的垂直中分面间隙过大、裙座接触不良和通流间隙超差等装配问题,文章首先在理论上分析零件定位方式和各种装配工艺对薄壁零件装配精度的影响,并利用提出的装配工艺评价原则对缸体总装配工艺进行了设计和评价。
接触问题由于其边界非线性,即使是弹性光滑接触问题,采用数值方法分析求解也有很大的难度。
缸体装配过程主要通过多体接触分析模拟,文章中详细介绍了接触问题,研究了接触分析的边界条件、接触参数及单元尺寸、形状、网格划分方法,以确立适合缸体零件全装配的三维接触分析有限元模型,从而得到更为精确的计算分析结果。
最后,基于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LS-dyna,模拟了低压缸体总装配过程。
根据不同装配误差问题,分别建立了相应的有限元分析模型。
分析了缸体零件装配变形及其在装配体中的传递情况,确定了缸体变形部位以及变形趋势并量化了具体的变形量,为装配工艺的改进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汽轮机缸体,接触问题,装配变形,误差传递 THE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OF ASSEMBLY ERROR FOR LARGE THIN-WALL PARTABSTRACTLarge-scale thin-wall part is used wildly in mechanical, ship, aviation& aeronautic industries.Many parts have thin-wall (shell)、cavity and rib enforcement,complex structure. Generally speaking, large-scale part refers to those structure the largest size of part is more than 2m and the ratio of wall thick and largest part’s size is less than 5%. 600MW stream turbine cylinder is mainly constructed by all kinds of thin-wall、rib enforcement 、bearing bar and lamina. The cylinder’s diameter is almost 6m. The height of cylinder assembled is almost 7m. To some extent, 600MW stream turbine cylinder is some kind of large-scale thin-wall part. Because this kind of part has large volume and bad stiffness, there is serious deformation during processes of assemblying.It’s difficulty to satisfay the assembly error requirements using the old means.Aim at the large middle plane flatness error ,plane contact gap and flow clearance error occurred in the process of 600MW stream turbine cylinder’s assemblage, the article analyzed the parts fixture ways and diversified assembly technics in principle, then designed and evaluated the turbine cylinder assemblage technics by using the assemblage thecnics priciple provided preciously.Because of boundary non-linearity, even it’s the elastic smooth contact question ,it’s very difficulty to analysize with numerical method. The analysis of turbine assembly is mainly involved with polysome contact, so the article particularly introduced contact problem, research on the boundary condition of the contact analysis、contact parameter and element dimension、shape and meshing way to construct the 3D contact analysis FE model suitable for the turbine assembly, and work out more accurate results.Finally,based on the software of ANSYS/LS-dyna,the finite element simulation of the turbine overall assembly is provided.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assembly error problem, the FEA models were constructed with ANSYS. Through the computing of assembly deformation and it’s transferin the assembly parts, the location and deformation trend is verified, the guidance is offered for improvement of assembly thchnics.KEY WORDS: stream turbine cylinder, contact problem, assembly analysis, error propagation上海交通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
机械装配中的精度测量与校正技术研究
随着制造业的发展和技术的不断进步,机械装配中的精度测量与校正技术变得越来越重要。
精度测量与校正技术的发展不仅可以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性能,还可以减少装配过程中的误差,提高生产效率。
本文将介绍机械装配中常用的精度测量与校正技术,并探讨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挑战和前景。
一、概述
机械装配中的精度测量与校正技术是指对装配过程中的各个零件进行精确测量和调整,以确保装配件的精度和准确性。
在机械装配过程中,各个零件的尺寸、位置和形状都需要进行精确测量和校正,以满足设计要求和性能要求。
二、精度测量技术
1. 三坐标测量技术
三坐标测量技术是一种高精度的测量方法,它可以同时测量三个坐标轴的位置和形状。
通过将测量仪器与零件进行相互作用,可以得到零件的三维坐标数据。
三坐标测量技术可以用来测量形状复杂的零件,如曲面、非标准曲线等。
2. 光学测量技术
光学测量技术是利用光学原理进行测量的一种方法。
它可以通过光学仪器和传感器来测量零件的形状、尺寸和位置。
光学测量技术可以应用于各种不同的装配过程,如工件的对位、对心和对称性校正。
3. 摄像测量技术
摄像测量技术是一种利用摄像仪和图像处理技术进行测量的方法。
它可以通过摄像仪捕捉到装配过程中的图像,然后利用图像处理技术进行分析和测量。
摄像测
量技术具有快速、非接触、高精度的特点,可以应用于各种装配过程中的尺寸和形状测量。
三、精度校正技术
1. 调整装置
调整装置是一种用于在装配过程中对零件进行调整和校正的装置。
它可以根据
测量结果进行自动或半自动地校正,以使零件达到设计要求和性能要求。
调整装置可以通过机械、液压、气动等方式来进行调整,具有高精度、高效率的特点。
2. 精确测量工具
精确测量工具是一种用于测量零件尺寸和形状的工具。
它具有高精度、高灵敏
度的特点,可以精确地测量各种不同形状的零件。
常见的精确测量工具包括千分尺、千分表、百分表、卡尺等。
3. 反馈控制系统
反馈控制系统是一种用于对装配过程进行调整和校正的控制系统。
它可以根据
测量结果自动地调整装配过程中的各个参数,以使零件达到设计要求和性能要求。
反馈控制系统可以应用于各种不同装配过程,在实际应用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四、挑战与前景
机械装配中的精度测量与校正技术在实际应用中面临着一些挑战。
一方面,需
要提高测量和校正的精度和准确性,以满足不断提高的产品要求。
另一方面,需要研究和开发更先进的测量和校正技术,以满足不断发展的装配工艺和技术要求。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机械装配中的精度测量与校正技术将会迎来更广阔
的发展前景。
新的技术和方法将不断涌现,提高测量和校正的效率和准确性。
同时,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兴技术的应用也将为精度测量与校正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
总之,机械装配中的精度测量与校正技术是制造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
不断研究和创新,我们可以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性能,减少装配过程中的误差,提高生产效率。
期待在未来的发展中,精度测量与校正技术能够取得更大的突破和进步,为制造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