髋部骨折患者围术期监测心肌梗死三项及B型钠尿肽的临床意义
- 格式:docx
- 大小:37.01 KB
- 文档页数:2
B型钠尿肽在急性前壁心肌梗死中的临床意义王萍;王宇朋;贾三庆【期刊名称】《中国实验诊断学》【年(卷),期】2007(011)010【摘要】目的研究急性心肌梗死后不同时间点B型钠尿肽对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危险分层的临床价值.方法分别检测入选的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入院即刻,心肌梗死后3天、7天外周静脉血B型钠尿肽(BNP).检测入选患者入院次日晨检测hsCRP.观察入选患者的TNT和CK-MB的峰值,以及心电图的系列变化.结果①第3天和第7天的BNP显著高于入院即刻的BNP.②BNP与hsCRP无相关性.③第7天的BNP 与TNT的峰值呈正相关.④住院期间ST段回到等电位性的患者各时间点BNP显著低于ST段持续抬高的患者.⑤行急诊再灌注治疗的患者中,ST段迅速回落的患者第3天和第7天的BNP显著低于ST段回复不良的患者.结论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发病第7天的BNP与预后相关.【总页数】3页(P1325-1327)【作者】王萍;王宇朋;贾三庆【作者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心脏中心,北京,10050;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心脏中心,北京,10050;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心脏中心,北京,1005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2.2【相关文献】1.N末端B型钠尿肽原在急性心肌梗死所致心力衰竭中的临床意义 [J], 龚国忠;刘友迎;蒲泽晏;唐川苏;魏容;杨瀚喧2.陈旧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加重期血B型利钠肽正常的临床意义 [J], 王建军;王文武;刘柱3.急性心肌梗死临床诊断中B型钠尿肽检验的临床意义 [J], 王凤华4.急性心肌梗死临床诊断中B型钠尿肽检验的临床意义 [J], 湛航5.急性前壁心肌梗死ST段墓碑型改变的临床意义 [J], 丁莹;闫喜灵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急性心肌梗死临床诊断中B型钠尿肽检验的临床意义王瑄发表时间:2018-08-27T10:43:08.253Z 来源:《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7月19期作者:王瑄[导读] 分析B型钠尿肽检验(BNP)在急性心肌梗死中的临床意义王瑄天津胸科医院 300222摘要:目的:分析B型钠尿肽检验(BNP)在急性心肌梗死中的临床意义。
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10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时段100例体检结果正常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在BNP以及心功能方面的差异。
观察组随访三个月,观察LVEF≥50%与<50%患者在BNP方面的差异,并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评价患者BNP与LVEF之间的关系。
结果:观察组在BNP方面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在心功能指标方面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随访3个月发现,LVEF<50%患者的BNP水平明显高于LVEF≥50%患者(P<0.05);通过相关性分析发现,LVEF与BNP之间呈负相关性(P<0.05)。
结论:B型钠尿肽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对于患者的心功能状况具有较好的预测效果。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B型钠尿肽;临床价值急性心肌梗死是一种危重症,多数患者伴随心律失常、休克以及心力衰竭等并发症,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了较大的威胁。
尽早确诊能够让患者尽早接受相应的治疗,但由于该病发作之后的症状不具备典型性,且影像学检查中的特异性较低[1]。
因此需要寻找高效、快捷的检验方法,来快速判断患者是否出现心肌梗死。
B型钠尿肽是急性心肌梗死临床诊断与预后评估的重要指标。
因此,文章主要针对B型钠尿肽检验在急性心肌梗死中的临床意义展开分析,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10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观察组,其中有男性56例,女性44例;年龄为46~75岁,平均为(51.4±5.3)岁;所有患者经查体、心电图以及肌钙蛋白-1检查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
急性心肌梗死临床诊断中B型钠尿肽检验的临床意义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浆 B 型钠尿肽(BNP)水平在AMI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方法8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AMI组)、85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UA组)和9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分别检测三组的血浆BNP水平并比较。
结果AMI组患者血浆BNP均明显高于UA 组和对照组(P<0.01),UA 组患者血浆BN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AMI伴心功能不全者血浆BNP水平显著高于单纯AMI者(P<0.01);AMI伴心功能Ⅲ~Ⅳ级者血浆BNP水平显著高于AMI伴心功能Ⅰ~Ⅱ级者(P<0.01)。
结论血浆BNP水平对于AMI患者的临床诊断和早期预测AMI伴心力衰竭(心衰)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B 型钠尿肽;临床诊断AMI是由冠状动脉供血不足或该动脉本身病变引起[1],往往发病突然,若失治误治可导致严重的并发症甚至死亡。
因此及早地识别AMI,并针对患者的病情做出正确合理的治疗尤为重要。
在临床中,AMI伴发心衰有时临床症状并不典型,患者有时甚至感觉不明显,而影像学检查缺乏特异性。
BNP作为反映左心室功能变化的特异性指标,敏感性较高,在AMI的诊治及预后等方面均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血浆BNP能明显地反映心肌受损程度,BNP水平越高,心肌受损的程度越高。
本研究对AMI患者血浆BNP水平进行了初步研究,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选择2012年2月~2015年5月本院确诊8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AMI组)、85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UA组)和9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
AMI组男40 例,女46例,年龄42~68岁,平均年龄(52.2±6.8)岁;UA 组男42例,女43例,年龄42~70 岁,平均年龄(52.4±5.6)岁;对照组男48 例,女42例,年龄43~69岁,平均年龄(53.8±5.9)岁。
急性心肌梗死临床诊断中B型钠尿肽检验的临床意义湛航【期刊名称】《中国医药科学》【年(卷),期】2017(7)21【摘要】目的剖析B型钠尿肽检验在急性心肌梗死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9月~ 2017年3月本院接诊的3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A组,并以本院同期接诊的3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为B组,以及同期来我院接受健康体检的40例受检者为C组.对所有入选者都进行血浆B型钠尿肽水平的检测,并对其检测结果作出对比分析,总结B型钠尿肽检验法在诊断急性心肌梗死中的应用价值与意义.结果 A组的血浆B型钠尿肽水平为(735.6±857.3) pg/mL,明显比B组的(391.8±199.2) pg/mL及C组的(62.1±23.4) pg/mL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并且,和C组相比,B组的血浆B型钠尿肽水平也显著升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A组中合并心功能不全的患者来说,其血浆B型钠尿肽水平明显比单纯急性心肌梗死者高,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A组中伴心功能1 ~2级的患者,其血浆B型钠尿肽水平明显比伴心功能3~4级的患者低,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来说,B型钠尿肽检验可为其病情的诊断以及早期预测急性心肌梗死伴心衰提供重要参考,但因B型钠尿肽水平可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所以为能进一步提高患者病情诊断的准确性,临床医师还应结合其他的一些检查方式,来对患者的病情作出综合判断.【总页数】3页(P134-136)【作者】湛航【作者单位】广东省工人医院检验科,广东广州51072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2.22【相关文献】1.急性心肌梗死临床诊断中B型钠尿肽检验的临床意义 [J], 王凤华2.急性心肌梗死临床诊断中检验B型钠尿肽的应用价值分析 [J], 邱绍容;陈卫布;刘彩艳3.B型钠尿肽检验在急性心肌梗死临床诊断中的价值分析 [J], 窦文忠4.B型钠尿肽检验在急性心肌梗死临床诊断中的价值分析 [J], 班攀5.B型钠尿肽检验在急性心肌梗死临床诊断中的价值分析 [J], 班攀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B型脑钠肽测定在急性心肌梗死中的临床意义【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浆中B型脑钠肽(B typenatriureticpeptide,BNP)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
方法选择住院患者60例,其中40例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AMI组间与A组),20例为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的对照组(E组)。
根据心功能Killip分级将患病组分为,Killip1级(K1组)15例,Killip2级(K2组)12例和Killip3级(K3组)13例及Killip4级(K4组)。
结果AMI 心功能Killip3级组、Killip2级组及Killip1级组血浆BNP浓度分别高于Killip2级组、Killip1级组和对照组(P<0.05,P<0.05,P<0.01);冠脉3支病变组BNP浓度高于1支病变组(P<0.05)。
结论患者心衰越重BNP的水平越高,BNP是反映心功能不全的有效指标,BNP可以作为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判断心功能和评估愈后的指标。
【关键词】B型脑钠肽;急性心肌梗死B型脑钠肽(B typenatriureticpeptide,BNP)是近20年才发现的一类多肽。
利钠肽在利尿、扩张血管、降低血压、提高免疫力、促进骨的发育,以及神经调节等方面均有重要作用[1]。
本文探讨有关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浆BNP浓度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1 资料和方法1.1 对象AMI组:2005年1月至12月在我院心内科住院、发病1~14 d、经临床心电图和心肌酶谱检查确诊为AMI的患者40例。
其中男28例,女12例,年龄43~92岁,平均(67±11)岁。
所有患者在住院期间均做冠状动脉造影(CAG)。
对照组:同期住院、CAG正常、心功能正常者20例,其中男11例,女9例,年龄41~77岁,平均(62±9)岁。
1.2 方法根据CAG分组:1支病变组(1支组):冠状动脉(冠脉)主要分支(左前降支、左回旋支、右冠脉)仅有1支狭窄≥ 50%。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临床诊断中 B 型钠尿肽检验的临床意义摘要:目的:观察及分析急性心肌梗死临床诊断中 B 型钠尿肽检验的临床意义。
方法:选取在我院进行治疗的 30 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30 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30 名体检结果为健康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进行检测三组的血浆 B 型钠尿肽水平。
结果:急性心肌梗死组患者的血浆 B 型钠尿肽水平明显的高于不稳定型心绞痛组以及健康参照组,P<0.05;而且相较于健康参照组人员来说,不稳定型心绞痛组的 B 型钠尿肽水平更高,P<0.05。
结论:通过检验 B 型钠尿肽的方式,能够为确切的做出诊断获得到更好的预测效果,应用意义巨大。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B 型钠尿肽检测;临床意义Objective:To observe and analyze the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 in the clinical diagnosis of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Methods:30 patients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30 patients with unstable angina pectoris (UAP)and 30 healthy people were selected as the subjects.Plasma 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 levels were measured in the three groups.Results:The level of 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 in patients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patients with unstable angina pectoris and healthy control group(P < 0.05),and the level of 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 in patients with unstable angina pectoris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healthy control group(P <0.05).CONCLUSIONS:By examining 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better predictive effect can be obtained for accurate diagnosis,and its application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keyword]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B type natriuretic peptide detection;clinical significance急性心肌梗死产生的主要因素就是冠状动脉供血不足,或者是因动脉自身的病变问题所致。
B型钠尿肽检验在急性心肌梗死临床诊断中的价值分析窦文忠【期刊名称】《《中国现代药物应用》》【年(卷),期】2019(013)023【总页数】2页(P31-32)【关键词】B型钠尿肽; 急性心肌梗死; 血液样本; 临床诊断【作者】窦文忠【作者单位】125003 葫芦岛市第四人民医院检验科【正文语种】中文急性心肌梗死是指患者冠状动脉出现急性病症,持续缺少血液与氧气,导致心肌细胞大量坏死,严重影响心肌的正常功能。
劳累过度、情绪剧烈变化(过于激动或紧张)、饮食不规律、冷空气影响、便秘或不良的吸烟及饮酒等生活习惯,均会导致患者出现该病症[1]。
患病后患者经常会出现胸骨后部剧烈疼痛的症状,也有部分患者无明显症状,严重的出现神志模糊、发热、不良胃肠道反应等症状,甚至心律失常、心力衰竭或低血压、休克等病症,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2]。
可见,尽早对患者的病症进行诊断十分重要,B 型钠尿肽作为心脏重要的激素之一,对鉴别患者心脏疾病具有显著效果,本文就B 型钠尿肽对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价值进行分析,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6 年12 月~2018 年12 月收治的106 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实验组(其中轻度56 例、中度28 例与重度22 例),并选取同期体检的106例健康人员作为对照组。
实验组中,男68 例,女38 例;年龄39~79 岁,平均年龄(58.23±6.93)岁。
对照组中,男66 例,女40 例;年龄40~80 岁,平均年龄(59.12±6.97)岁。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1.2.1 纳入标准①患者年龄30~80 岁;②实验组患者均经临床诊断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③患者及家属均签署知情协议,自愿配合调查。
1.2.2 排除标准①严重肝脏、肾脏器质性病症患者;②有药物使用过敏史患者;③严重精神障碍和意识障碍患者[3]。
B型钠尿肽检验在急性心肌梗死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及检出率的观察摘要:目的探究B型钠尿肽检验在急性心肌梗死临床诊断中的价值及检出率的观察。
方法选取5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实验组,并选取同期体检的50例健康人员作为对照组。
观察比较两组的B型钠尿肽水平,实验组治疗前后的B 型钠尿肽水平,及实验组组内不同病情严重程度患者B型钠尿肽水平。
结果实验组B型钠尿肽水平为(442.1±34.2)pg/ml,对照组B型钠尿肽水平为(50.3±6.7)pg/ml,实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实验组B型钠尿肽水平为(110.4±6.8)pg/ml,明显低于治疗前的(442.1±34.2)pg/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实验组轻度患者B型钠尿肽水平为(306.52±41.6)pg/ml,中度患者B型钠尿肽水平为(489.4±52.6)pg/ml,重度患者B型钠尿肽水平为(718.3±72.2)pg/ml。
重度患者B型钠尿肽水平高于轻度、中度患者,中度患者高于轻度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实验组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检出率为100%。
结论 B型钠尿肽检验在急性心肌梗死临床诊断中的价值显著,且病情越严重B型钠尿肽水平越高,值得推广。
关键词:B型钠尿肽检验;急性心肌梗死;应用价值;检出率;临床诊断引言B型钠尿肽(BNP)是由人体心室细胞分泌产生的多肽类激素,当心室的张力增加和心脏超负荷情况下,BNP的分泌会明显增加,是诊断心脏疾病的重要指标。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冠状动脉供血不足等引起的急性心脏疾病,早期识别AMI 有助于临床医师早期对症治疗,挽救生命。
BNP在AMI的诊治中可以评估患者心肌受损程度,随着BNP水平的升高,心肌受损加重。
为探究BNP在急性心肌梗死中的诊断价值,特开展本次研究,报道如下。
B型尿钠肽检验在判断急性心肌梗死中的临床意义李香云【期刊名称】《中国社区医师》【年(卷),期】2015(031)036【摘要】目的:探讨B型尿钠肽(BNP)检验在判断急性心肌梗死(AMI)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收治AMI患者80例,根据不同的治疗方式进行分组: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患者20例为A组,采用药物溶栓治疗患者60例为B组.同期非AMI患者80例作为对照组.AMI患者发病后第6~24 h查血CK-MB和TnT,应用荧光免疫法床旁检测仪测定BNP浓度,治疗后再次检测 BNP浓度.对对照组患者进行 BNP浓度检测.结果:AMI 组 BNP水平为(593.2±159.7)pg/mL,对照组BNP水平为(51.1±24.1)pg/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I治疗和药物溶栓治疗前BN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后,BNP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MI组发生心血管事件 21 例,其 BNP 差异水平(589.3±266.9)pg/mL,未发生心血管事件 59 例,其 BNP 水平(348.5±152.6)p g/mL,两者BNP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的重要指标之一是BNP,梗死严重程度与其水平呈正相关,其水平越高,预后越差.【总页数】2页(P101-102)【作者】李香云【作者单位】475100 河南省开封市祥符区第二人民医院【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B型尿钠肽检验判断急性心肌梗死的应用意义分析与研究 [J], 郭翠莲;梁静波2.心电图检测中QRS波终末变形对判断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临床意义 [J], 邱菊3.急性心肌梗死临床诊断中B型钠尿肽检验的临床意义 [J], 王凤华4.急性心肌梗死临床诊断中B型钠尿肽检验的临床意义 [J], 湛航5.B型尿钠肽检验在判断急性心肌梗死中的临床作用探讨 [J], 孟晓丹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急性心肌梗死临床诊断中B型钠尿肽检验的临床意义发表时间:2017-08-01T14:06:39.890Z 来源:《医药前沿》2017年7月第20期作者:王昌蓉[导读] 研究在诊断急性心肌梗死中采取B型钠尿肽检验的诊断价值以及临床意义。
(四川省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检验科四川宜宾 644000)【摘要】目的:研究在诊断急性心肌梗死中采取B型钠尿肽检验的诊断价值以及临床意义。
方法:将我院自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31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作为实验组进行研究,选取同期收治的31例健康受检人群作为参照组,两组受检人员均予以B型钠尿肽检验,对比分析两组受检人员血浆B型钠尿肽水平。
结果:实验组受检人员在B型钠尿肽水平(712.35±85.35)pg/ml显著高于参照组患者B型钠尿肽水平(100.21±80.35)pg/ml,实验组诊断符合率96.77%显著高于实验组的80.64%,组间数据存在显著差异且P>0.05,统计学存在意义。
结论:在早期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疾病中血浆B型钠尿肽水平具有显著作用,可以提升诊断符合率,值得临床上广泛应用。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B型钠尿肽检验;临床价值【中图分类号】R54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20-0205-02 急性心肌梗死是由于动脉本身病变或者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引发的疾病,具有发病突然的特点,如果治疗不恰当或者不能得到及时治疗可能引发比较严重的并发症,严重的可能引发死亡。
如果能够对急性心肌梗死给予早期诊断以及识别,并且依据此提出正确以及合理的病情治疗就变得十分重要。
在临床治疗中急性心肌梗死经常伴有心衰等不典型情况,有的时候患者发病后效果并不明显,并且在进行影像学检查之后特异性不明显[1]。
B型钠尿肽水平是对左心室功能变化情况实施诊断的特异性指标,具备比较高的敏感性,在诊断以及后期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中临床价值比较高,血浆B型钠尿肽水平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心肌受损情况,若BNP水平越高就表示出现越严重的心肌受损程度。
B型钠利尿肽对心肌梗死患者的诊断意义目的:探讨B型钠利尿肽对心肌梗死患者的诊断意义。
方法:选取2009年12月到2011年1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心肌梗死患者121例设为观察组,选取同期来本院进行健康体检人员的121例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B型钠利尿肽血浆浓度。
结果:对照组B型钠利尿肽血浆浓度为(32.16±10.12)Pg/ml;观察组B 型钠利尿肽血浆浓度为(698.16±215.25)Pg/ml,观察组的B型钠利尿肽血浆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t=11.2585,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B型钠利尿肽对心肌梗死患者的诊断具有确切的临床意义,有助于早期、快速的对心肌梗死患者进行诊断,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标签:B型钠利尿肽;心肌梗死;诊断心肌梗死是因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而导致的血栓形成和冠状动脉分支堵塞,并使部分心肌失去相应的血液供应而出现坏死的一种疾病[1]。
多发生在中年以后。
患者发病时会出现剧烈、持久的类心绞痛的前胸痛、气喘、心悸、脉搏微弱和血压降低等临床症状,通常服用硝酸甘油没有效果,如果治疗不及时很容易出现严重的后果。
本文选取2009年12月到2011年1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心肌梗死患者121例设为观察组,选取同期来本院进行健康体检人员的121例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B型钠利尿肽血浆浓度。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09年12月到2011年1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心肌梗死患者121例设为观察组,选取同期来本院进行健康体检人员的121例设为对照组,所有观察对象均已排除变异型的心绞痛、症状性心功能不全和瓣膜性心脏病以及肾功能不全的患者[2]。
其中观察组男性89例,女性32例;年龄最小的42岁,最大的82岁,平均年龄(62.25±2.58)岁;并发高脂血症12例,动脉粥样硬化症10例,冠心病11例,高血压病6例,肺心病5例,心律失常1例,慢性胃炎1例;对照组男性87例,女性34例,年龄最小的45岁,最大的81岁,平均年龄(61.25±2.49)岁。
B型尿钠肽检验在判断急性心肌梗死中的临床作用探讨孟晓丹【摘要】目的:分析B型尿钠肽检验在判断急性心肌梗死中的临床作用。
方法选择2014年6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97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观察对象(观察组),抽取同期来医院进行体检结果正常的120位健康人作为对照组。
对两组的B型尿钠肽进行检查,分析检查结果的差异。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B型尿钠肽水平较对照组受检对象明显要高,差异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肌梗死患者中,发生心血管事件的患者B型尿钠肽水平较未发生心血管事件的患者更高,对比差异同样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B型尿钠肽检验在判断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对于评价病情、预后判断以及临床治疗提供科学的临床依据。
【期刊名称】《中国医药指南》【年(卷),期】2016(014)019【总页数】2页(P117-117,118)【关键词】B型尿钠肽;急性心肌梗死;临床作用【作者】孟晓丹【作者单位】盘锦市中心医院检验科,辽宁盘锦12401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2.2+2B型尿钠肽属于具有生物活性的多肽类激素,主要由心肌细胞合成、在心室中发挥作用,脑组织中也存在少量B型尿钠肽[1]。
急性心肌梗死发生早期,由于心肌缺血缺氧状态会影响到B型尿钠肽的分泌,导致B型尿钠肽的水平显著上升,进而引发心脏扩大、心室重构等现象,造成患者心脏收缩功能进一步受阻,形成恶性循环,进而影响到患者的生命安全[2]。
有研究提示,B型尿钠肽检验对于判断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病情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本文通过分组研究探讨这一结论的准确性,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4年6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97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观察对象(观察组),均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或冠状动脉造影确诊,排除既往非缺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以及合并严重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3],其中有男性49例、女性38例;年龄在43~79岁,平均为(60.4±7.2)岁;抽取同期来医院进行体检结果正常的120位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其中有男性69例、女性51例;年龄在42~77岁,平均为(61.2±7.9)岁。
心梗三项临床意义1. 引言本文旨在探讨心梗三项的临床意义,包括其定义、检测方法以及对疾病诊断和治疗方案制定的重要性。
2. 心梗三项简介心梗是指冠脉血流不足导致部分或全部心肌缺血坏死。
而心梗三项则是通过一系列生化指标来评估是否发生了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其中包括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肌钙蛋白I (cTnI) 和N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NT-proBNP)等项目。
3. 高敏C反应蛋白(hs-CRP)hs-CRP 是由于全身感染、组织损伤或者其他原因引起的系统性非特异性急相物质,在动态监测中可以用作判断 ACS 的一个参考依据。
正常情况下,CRP 水平较低;当出现器官又如内皮功能障碍时,则会释放大量 CRP 至外周循环,并最后进入到局部灶区。
4. 肌钙蛋白I (cTnI)cTnI 是心肌细胞损伤后释放的特异性标志物,其浓度与心梗程度和面积呈正相关。
在 ACS 的早期阶段,血清中 cTn I 水平升高,并可持续数天至几周时间。
5. N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NT-proBNP)NT-proBNP 主要由左室壁分泌,在急性冠脉事件发生时会显著增加。
通过检测 NT- pro BNP 可以判断是否存在充血性心力衰竭等并发症。
6. 心梗三项临床意义通过对 hs-CRP、cTNi 和NT-Pro-BNP 这三个指标进行联合检测可以更好地评估ACS 的风险及预后情况。
这些指标不仅能够帮助医生快速诊断出可能存在的急性冠状动脉缺血或者是其他相应问题, 能够为进一步制定治疗方案提供重要依据。
7. 法律名词及注释a) 高敏C反应蛋白(hs-CRP):CRP 表示 C-反应素;hs表示 high sensitivity(高灵敏),即高灵敏度C反应蛋白。
b) 肌钙蛋白I (cTnI):肌钙蛋白是心梗的特异性标志物,其中 cTn I 是一种亚型。
c) N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NT-proBNP): NT 表示N-终端;pro表示原形式或者未成熟形态; BNP代表Brn natriuretic peptide (即“类似于大鼠颅内分泌素”的多重效用荷尔蒙)8. 结论心梗三项作为评估急性冠状动脉缺血风险和预后情况的指标,在临床中具有重要意义。
急性心肌梗死临床诊断中检验B型钠尿肽的应用价值分析摘要:目的对检验B型钠尿肽(BNP)在急性心肌梗死(AMI)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进行研究。
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至我院就医的AMI 患者60例(研究组)及体检健康者60例(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检测两组血浆BNP并记录作对比分析。
结果研究组患者血浆BNP为(534.7±32.4)pg/ml,对照组为(56.1?4.9)pg/ml,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接受治疗后较治疗前水平有所降低,病情较严重的患者BNP水平较高(P均<0.05)。
结论AMI临床诊断中BNP的检验效果较好,诊断特异性较高,准确性高,可作为临床推广的诊断指标。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B型钠尿肽;临床诊断[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application value of 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 (BNP) in the clinical diagnosis of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MI).Methods 60 AMI patients (research group) and 60 healthy patients (control group) who came to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8 to December 2018 were selected as the study subjects.Plasma BNP of the two groups was detected and recorded for comparative analysis.Results plasma BNP group patients for pg/ml (534.7 + 32.4),the control for pg/ml (56.1 ± 4.9),the team i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control group,the team level of patients after treatment than before treatment,the patients with severe illness BNP level is higher (P < 0.05).Conclusion BNP in AMI clinical diagnosis has good effect,high specificity and high accuracy,which can be used as a diagnostic index for clinical promotion. [Key words]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Type B natriuretic peptide;Clinical diagnosisAMI是由冠状动脉闭塞引起的心肌缺血性坏死,临床表现为剧烈胸骨后疼痛、心衰、心律失常,其主要诱因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髋部骨折患者围术期监测心肌梗死三项及B型钠尿肽的临床
意义
张军;何伟;徐剑鸥;江红卫;刘永明;陈海宁
【期刊名称】《实用医学杂志》
【年(卷),期】2014(000)023
【摘要】目的:研究髋部骨折患者围术期监测心梗三项指标即肌钙蛋白 T (cTnT)、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红蛋白(Myo)和B型钠尿肽(BNP)的临床意义。
方法: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随机选取95例老年髋部骨折
患者,术前检查排除心梗、心衰,行手术治疗。
比较术前、术后4 h内心梗三项及BNP变化,研究髋部手术对心脏功能的影响。
结果:95例患者围术期心梗三项及BNP 变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髋部骨折患者围术期监测心梗三项及BNP 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总页数】2页(P3818-3819)
【作者】张军;何伟;徐剑鸥;江红卫;刘永明;陈海宁
【作者单位】212001 江苏省镇江市,江苏大学附属医院骨三科;212001 江苏省镇江市,江苏大学附属医院骨三科;212001 江苏省镇江市,江苏大学医学院;212001 江苏省镇江市,江苏大学附属医院骨三科;212001 江苏省镇江市,江苏大学附属
医院骨三科;212001 江苏省镇江市,江苏大学附属医院骨三科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高龄髋部骨折患者围术期 D-二聚体的测定及临床意义 [J], 陆燕;蔡攀;汤明荣;戴隽;王燕
2.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B型钠尿肽、肌钙蛋白Ⅰ和心肌型肌酸激酶同工酶水平及其临床意义 [J], 朱光明
3.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检测B型钠尿肽及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临床意义 [J], 孙中华;栾晓妍
4.ViSi Mobile无线监护仪生命体征连续监测在高龄髋部骨折患者围术期不良事件中的应用 [J], 陈宏如;李萍;陈少婷;庄华敏;郑移真
5.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围手术期血清肌酐尿素氮B型钠尿肽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探讨 [J], 姜明菊;胡勇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