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专题复习:关联词
- 格式:ppt
- 大小:251.00 KB
- 文档页数:16
关联词语分类及用法中学语文
关联词语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是重要的语法知识点,它们用于连接句子或句群,表达不同逻辑关系。
以下列举了关联词语的几种主要分类及其用法:
1. 并列关系:
- 关联词:和、跟、同、以及、既…又…、不是…而是…
- 例句:他不仅学习好,而且品德高尚。
2. 转折关系:
- 关联词:虽然…但是…、尽管…可是…、却、然而、不过、只是…
- 例句:虽然天气很冷,但是他依然坚持早起锻炼身体。
3. 因果关系:
- 关联词:因为…所以…、由于…因此…、既然…那么…、之所以…是因为…
- 例句:因为他勤奋刻苦,所以他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4. 条件关系:
- 关联词:只要…就…、只有…才…、除非…否则不…、如果…那么…
- 例句:只要你努力学习,就能取得好成绩。
5. 让步关系:
- 关联词:无论…都…、尽管…也…、哪怕…也…
- 例句:尽管困难重重,他们也始终坚持不懈。
6. 递进关系:
- 关联词:不但…而且…、不仅…还…、更、甚至…
- 例句:他不但学习成绩优秀,而且还积极参与各种社会实践活动。
7. 选择关系:
- 关联词:或者…或者…、要么…要么…、不是…就是…
- 例句:你要么现在做作业,要么明天早上早点起床完成。
学生在使用关联词语时需注意根据语境正确选用,确保前后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清晰明了,以增强句子表达的连贯性和准确性。
关联词语【考点讲解】一、考查形式多以选择题或判断题的形式考查。
二、知识讲解(一)高中语文关联词语定义关联词语是复句中用来联结分句与分句,标明分句与分句之间的关系的词语。
它有如下特点:第一:作为联结分句、标明关系的词语,关联词语总是标明抽象的关系,可以作为某类复句的特定的形式标志。
第二:关联词语性质复杂,能在复句中起关联作用的主要有以下几类:1、连词。
连词是用来做关联词语的主要词类,但并非所有连词都能充当关联词。
有的连词不能连接分句,不能连接分句的连词当然不能做关联词;有的连词能连接分句,但如果在某个句子中连接的不是分句,它也不是关联词。
2、副词。
某些副词可充当关联词。
但如果在某个句子中连接的不是分句,它也不是关联词。
起关联作用的副词仍旧保留原有的修饰作用。
3、有些短语也可以充当关联词语,如“一方面”、“另一方面”。
4、关系类型:并列、承接、递进、选择、转折、假设、条件、因果等。
(二)关联词语分类1、并列关系并列复句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并列组合而成,这些分句叙述相关的几件事情,或说明相关的几种情况,它们之间没有主次之分。
(1)并列复句常由分句直接组合而成。
(2)并列复句有时借助关联词语组合。
并列复句分为三类:平列并列:平列并列表示相关的几件事情或几个方面同时并存。
对照并列:对照并列表示两种情况或两件事情相对或相反。
解注并列:常用关联词有“这就是说、换句话说”等关联词有:有的……有的、一方面……一方面、有时候……有时候、那么……那么、既然……又、一边……一边、也、又、还、同时、……又……又……、……一面……一面……、……有时……有时……、……一会儿……一会儿……、……既……又……。
2、选择关系分句之间的关系是分列几种情况,要求从中选择一种。
常用“与其……孰如”、“其……其”、“非……则”、“且”、“抑”、“将”等关联词语,也有不用关联词语的。
几个分句分别说明几种不同的情况,并表示从中有所取舍。
选择复句可以分为两种情况:已定选择和未定选择。
关联词高级词汇语文一、并列关系。
1. 和(hé)- 词性:连词。
- 例如:我和他是好朋友。
2. 与(yǔ)- 词性:连词。
- 例如:这件事与他无关。
3. 既……又……(jì……yòu……)- “既”:副词,“又”:副词。
- 例如:这个女孩既聪明又漂亮。
二、递进关系。
1. 不但……而且……(bù dàn……ér qiě……)- “不但”:连词,“而且”:连词。
- 例如:他不但学习好,而且品德高尚。
2. 不仅……还……(bù jǐn……hái……)- “不仅”:连词,“还”:副词。
- 例如:他不仅会唱歌,还会跳舞。
三、转折关系。
1. 虽然……但是……(suīrán……dàn shì……)- “虽然”:连词,“但是”:连词。
- 例如:虽然天气很冷,但是他仍然坚持锻炼。
2. 然而(rán ér)- 词性:连词。
- 例如:他努力了很久,然而成绩并没有提高多少。
四、因果关系。
1. 因为……所以……(yīn wèi……suǒ yǐ……)- “因为”:连词,“所以”:连词。
- 例如:因为下雨了,所以地面湿了。
2. 由于(yóu yú)- 词性:介词(后面常跟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在表示因果关系时,常和“所以”等词搭配使用,起连接句子的作用,也可看作广义的连词)。
- 例如:由于他的粗心,导致这次考试失利。
五、假设关系。
1. 如果……就……(rú guǒ……jiù……)- “如果”:连词,“就”:副词。
- 例如:如果明天下雨,我们就不去郊游了。
2. 假如(jiǎrú)- 词性:连词。
- 例如:假如我有一双翅膀,我就能飞遍全世界。
六、条件关系。
1. 只要……就……(zhǐyào……jiù……)- “只要”:连词,“就”:副词。
高中语文关联词用法一、辨识关联词1、既然…那么既….又即使…也2、尽管…也不管…也3、不是…就是不是…而是不仅是….而且是4、只有…才只要…就补充说明必要条件:缺少了前句的条件,就不能产生后句的结果;充分条件:具备了前句的条件,就一定能产生后句的结果。
例:无数的事实说明,把全部身心投入进去,专心致志,精益求精,不畏劳苦,百折不回,有可能攀登科学高峰。
(答案:只有……才)。
二、常见关联词的类型1、并列关系:“也……也”、“又……又”、“既……又”、“一方面……另一方面”、“有的……有的”、“不是……而是……”等;2、递进关系:“不但……而且……”、“不仅……还……”、“不但不……反而……”、“连……也……”、“尚且(也)……何况”、“越……越……”等;3、选择关系:不是……就是或者……或者……、是……还是要么……要么……、宁可(宁愿)……也不与其……不如等。
4、转折关系“虽然……但是”、“尽管…却(但是)”……然而……、……却……等;5、承接关系……接着……、……就……、……于是……、……又……、……便……等。
6、假设关系:“如果……就(那么)”、“倘若(倘使、若)……便(就、那么)”、“要是(要不是)……那么”、“即使(纵然、就算、哪怕)……也”等;7、条件关系:“只要……就”、“只有……才”、“除非……才”、“无论……还……都”、“不论(不管)……总(不)”等;8、因果关系:“因为……所以”、“由于……因而”、“既然……那么(就)”、“之所以……是因为……”等。
三、连词的误用主要是指关联词语的错误使用。
关联词语是复句的有机部分(单句中也有关联词语)。
一个复句,用不用关联词语,用哪个关联词语,是单用还是成对地配合使用,用在什么位置,都有一定的规则。
关联词语在使用上存在如下毛病。
1、关联词语搭配不当2、关联词语位置不当3、错用关联词语(1)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即使每个作家都有自己的风格,但同时代的作品总还会有某些共同的特点。
高考常见关联词搭配一、递进关系1.不但…也…2.不但…而且…3.不但…并且…4.不但…反而…5.不但…相反…6.不但…更…7.不但…连…也…8.不但…还…9.不光…还…10.不光…也…11.不光…而且…12.不光…就是…13.不仅…还…14.不仅…而且…15.不仅…反而…16.不仅…就是…17.不仅…甚至…18.不仅…也…19.不仅…尤其…20.不仅…连…也…21.连…都…22.连…也…23.连…都…何况…24.单…就…25.不单…还…26.不只…又…27.不只…还…28.非但…反而…29.非特…还…30.尚且…何况…31.别说…就是…二、因果关系1.既…就…2.既然…那么…3.既然…必然…4.既然…便…5.既然…都…6.既然…那么…7.既然…所以…8.既然…就…9.由于…因此…10.惟其…所以…11.为了…所以…12.因为…所以…13.因为…才…14.因为…便…15.因为…就…16.因为…以致…17.因为…因而…18.由于…所以…19.所以…是为了…20.所以…(是)因为…21.之所以…是因为…三、并列关系1.边…边…2.一边…一边…3.既不…也不…4.既不…又不…5.有…有…6.有…有…还有…7.有的…有的…8.有时…有时…9.有时候…有时候…10.又…又…11.既…更…12.既…还…13.既…又…14.既…也…15.时而…时而…16.一面…一面…17.一来…二来…18.一则…二则…19.一会儿…一会儿…20.一方面…(另)一方面…四、承接关系1.一…就…2.刚…就…3.先…再…然后…4.于是…然后…5.至于…就…6.首先…其次…7.先是…接着…然后…五、选择关系1.不是…而是…2.不是…就是…3.不是…是…4.不…就…5.宁愿…也…6.宁…不…7.宁可…也(不)…8.除了…就…9.或许…或许…10.或者…或者…11.与其…宁可…12.与其…无宁…13.与其…(倒)不如…六、条件关系1.不管…也…2.不管…都…3.不论…都…4.不论…也…5.凡是…都…6.任凭…也…7.无论…都…8.无论…也…9.无论…总…10.只要…都…11.只要…就…12.只有…才…13.一旦…就…14.惟有…才…七、转折关系1.尽管…可是…2.尽管…但是…3.尽管…还是…4.尽管…可…5.尽管…却…6.尽管…也…7.虽然…却…8.虽然…可是…9.虽然…但…10.虽然…可…11.虽然…然而…12.虽然…但(是)…13.虽然…还是…14.虽说…也…15.虽则…也…16.幸而…否则…17.幸亏…不然…18.固然…但…19.固然…不过…八、假设关系1.即使…也…2.即使…还…3.即使…总…4.假如…就…5.如果…就…6.如果…那么…7.既令是…也…8.就是…也…9.就算…也…10.就算…总…11.假使…也…12.哪怕…都…13.倘若…便…14.要不是…还…15.要不是…就…16.纵使…也…17.若是…则…18.如果…连…也…。
辨识关联词一、辨识关联词1、既然…那么既….又即使…也3、尽管…也不管…也3、不是…就是不是…而是不仅是….而且是4、只有…才只要…就补充说明⏹必要条件:缺少了前句的条件,就不能产生后句的结果;⏹充分条件:具备了前句的条件,就一定能产生后句的结果。
例:无数的事实说明,把全部身心投入进去,专心致志,精益求精,不畏劳苦,百折不回,有可能攀登科学高峰。
(答案:只有……才)。
二、常见关联词的类型1、并列关系:“也……也”、“又……又”、“既……又”、“一方面……另一方面”、“有的……有的”、“不是……而是……”等;2、递进关系:“不但……而且……”、“不仅……还……”、“连……也……”、“尚且(也)……何况”、“越……越……”“不但不……反而……”、(否定句中,不但只能与“反而”搭配)等;3、选择关系:“不是……就是”“或者……或者……”、“是……还是……”“要么……要么……、”“宁可(宁愿)……也不”“与其……不如”等。
4、转折关系“虽然……但是”、“尽管…却(但是)”“……然而……”、“……却……”等。
5、承接关系……接着……、……就……、……于是……、……又……、……便……等。
6、假设关系:“如果……就(那么)”、“倘若(倘使、若)……便(就、那么)”、“要是(要不是)……那么”、“即使(纵然、就算、哪怕)……也”等;7、条件关系:“只要……就”、“只有……才”、“除非……才”、“无论……还……都”、“不论(不管)……总(不)”等;8、因果关系:“因为……所以”、“由于……因而”、“既然……那么(就)”、“之所以……是因为……”等。
三、连词的误用⏹主要是指关联词语的错误使用。
关联词语是复句的有机部分(单句中也有关联词语)。
一个复句,用不用关联词语,用哪个关联词语,是单用还是成对地配合使用,用在什么位置,都有一定的规则。
关联词语在使用上存在如下毛病。
1、关联词语搭配不当2、关联词语位置不当3、错用关联词语1、关联词语搭配不当(1)为学生减负,不仅是学校单方面的事,而是整个社会的事,因此必须动员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参与。
⏹一、辨识关联词⏹1、既然…那么既….又即使…也⏹2、尽管…也不管…也⏹3、不是…就是不是…而是⏹不仅是….而且是⏹4、只有…才只要…就补充说明⏹必要条件:缺少了前句的条件,就不能产生后句的结果;⏹充分条件:具备了前句的条件,就一定能产生后句的结果。
⏹例:无数的事实说明,把全部身心投入进去,专心致志,精益求精,不畏劳苦,百折不回,有可能攀登科学高峰。
⏹(答案:只有……才)。
二、常见关联词的类型1、并列关系:“也……也”、“又……又”、“既……又”、“一方面……另一方面”、“有的……有的”、“不是……而是……”等;2、递进关系:“不但……而且……”、“不仅……还……”、“不但不……反而……”、“连……也……”、“尚且(也)……何况”、“越……越……”等;⏹3、选择关系:不是……就是或者……或者……、是……还是要么……要么……、宁可(宁愿)……也不与其……不如等。
4、转折关系“虽然……但是”、“尽管…却(但是)”……然而……、……却……等;5、承接关系……接着……、……就……、……于是……、……又……、……便……等。
⏹6、假设关系:“如果……就(那么)”、“倘若(倘使、若)……便(就、那么)”、“要是(要不是)……那么”、“即使(纵然、就算、哪怕)……也”等;⏹7、条件关系:⏹“只要……就”、“只有……才”、“除非……才”、“无论……还……都”、“不论(不管)……总(不)”等;8、因果关系:“因为……所以”、“由于……因而”、“既然……那么(就)”、“之所以……是因为……”等。
⏹三、连词的误用⏹主要是指关联词语的错误使用。
⏹关联词语是复句的有机部分(单句中也有关联词语)。
一个复句,用不用关联词语,用哪个关联词语,是单用还是成对地配合使用,用在什么位臵,都有一定的规则。
关联词语在使用上存在如下毛病。
⏹1、关联词语搭配不当⏹2、关联词语位臵不当⏹3、错用关联词语⏹1、关联词语搭配不当⏹(1)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即使每个作家都有自己的风格,但同时代的作品总还会有某些共同的特点。
高中语文关联词知识点整理一、关联词的定义与作用。
1. 定义。
- 关联词是连接词、短语、句子等语言单位,表示它们之间关系的虚词。
在高中语文学习中,关联词在复句中起着关键的构建作用。
例如“因为……所以……”这组关联词,就能够清晰地表明因果关系。
2. 作用。
- 关联词能够使语义表达更清晰、准确。
它可以明确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如递进、转折、并列等。
在论述类文本阅读中,通过关联词能更好地把握文章的逻辑脉络;在写作中,正确使用关联词能使文章层次分明,逻辑严谨。
二、常见关联词类型及示例。
1. 并列关系。
- 关联词:既……又……、一边……一边……、不是……而是……、是……也是……等。
- 示例:- 她既喜欢唱歌,又喜欢跳舞。
- 弟弟一边看电视,一边吃零食。
- 这部电影不是喜剧,而是悬疑剧。
- 学习是学生的任务,也是成长的途径。
2. 递进关系。
- 关联词:不但(不仅、不光)……而且(并且、还、也)……、尚且……何况……等。
- 示例:- 他不但学习成绩优秀,而且品德高尚。
- 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
- 他尚且不会做这道题,何况是我呢。
3. 选择关系。
- 关联词:或者……或者……、要么……要么……、与其……不如……、宁可……也不……等。
- 示例:- 周末我们或者去看电影,或者去逛街。
- 你要么现在就做,要么永远都别做。
- 与其坐以待毙,不如奋起反抗。
- 他宁可挨饿,也不接受嗟来之食。
4. 转折关系。
- 关联词:虽然(虽、尽管)……但是(可是、却)……、然而、不过等。
- 示例:- 虽然天气很冷,但是他依然坚持晨跑。
- 尽管他很努力,可是最终还是失败了。
- 他看起来很年轻,然而已经是一位资深的教授了。
- 这篇文章内容不错,不过语言表达还可以更精炼。
5. 因果关系。
- 关联词:因为……所以……、由于……因此……、既然……就……等。
- 示例:- 因为下雨,所以地面湿了。
- 由于他生病了,因此没能来上学。
- 既然你已经知道错了,就应该改正。
⏹一、辨识关联词⏹1、既然…那么既….又即使…也⏹2、尽管…也不管…也⏹3、不是…就是不是…而是⏹不仅是….而且是⏹4、只有…才只要…就补充说明⏹必要条件:缺少了前句的条件,就不能产生后句的结果;⏹充分条件:具备了前句的条件,就一定能产生后句的结果。
⏹例:无数的事实说明,把全部身心投入进去,专心致志,精益求精,不畏劳苦,百折不回,有可能攀登科学高峰。
⏹(答案:只有……才)。
二、常见关联词的类型1、并列关系:“也……也”、“又……又”、“既……又”、“一方面……另一方面”、“有的……有的”、“不是……而是……”等;2、递进关系:“不但……而且……”、“不仅……还……”、“不但不……反而……”、“连……也……”、“尚且(也)……何况”、“越……越……”等;⏹3、选择关系:不是……就是或者……或者……、是……还是要么……要么……、宁可(宁愿)……也不与其……不如等。
4、转折关系“虽然……但是”、“尽管…却(但是)”……然而……、……却……等;5、承接关系……接着……、……就……、……于是……、……又……、……便……等。
⏹6、假设关系:“如果……就(那么)”、“倘若(倘使、若)……便(就、那么)”、“要是(要不是)……那么”、“即使(纵然、就算、哪怕)……也”等;⏹7、条件关系:⏹“只要……就”、“只有……才”、“除非……才”、“无论……还……都”、“不论(不管)……总(不)”等;8、因果关系:“因为……所以”、“由于……因而”、“既然……那么(就)”、“之所以……是因为……”等。
⏹三、连词的误用⏹主要是指关联词语的错误使用。
⏹关联词语是复句的有机部分(单句中也有关联词语)。
一个复句,用不用关联词语,用哪个关联词语,是单用还是成对地配合使用,用在什么位置,都有一定的规则。
关联词语在使用上存在如下毛病。
⏹1、关联词语搭配不当⏹2、关联词语位置不当⏹3、错用关联词语⏹1、关联词语搭配不当⏹(1)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即使每个作家都有自己的风格,但同时代的作品总还会有某些共同的特点。
一、辨识关联词1、既然…那么既….又即使…也2、尽管…也不管…也3、不是…就是不是…而是不仅是….而且是4、只有…才只要…就补充说明必要条件:缺少了前句的条件,就不能产生后句的结果;充分条件:具备了前句的条件,就一定能产生后句的结果。
例:无数的事实说明,把全部身心投入进去,专心致志,精益求精,不畏劳苦,百折不回,有可能攀登科学高峰。
(答案:只有……才)。
二、常见关联词的类型1、并列关系:“也……也”、“又……又”、“既……又”、“一方面……另一方面”、“有的……有的”、“不是……而是……”等;2、递进关系:“不但……而且……”、“不仅……还……”、“不但不……反而……”、“连……也……”、“尚且(也)……何况”、“越……越……”等;3、选择关系:不是……就是或者……或者……、是……还是要么……要么……、宁可(宁愿)……也不与其……不如等。
4、转折关系“虽然……但是”、“尽管…却(但是)”……然而……、……却……等;5、承接关系……接着……、……就……、……于是……、……又……、……便……等。
6、假设关系:“如果……就(那么)”、“倘若(倘使、若)……便(就、那么)”、“要是(要不是)……那么”、“即使(纵然、就算、哪怕)……也”等;7、条件关系:“只要……就”、“只有……才”、“除非……才”、“无论……还……都”、“不论(不管)……总(不)”等;8、因果关系:“因为……所以”、“由于……因而”、“既然……那么(就)”、“之所以……是因为……”等。
三、连词的误用主要是指关联词语的错误使用。
关联词语是复句的有机部分(单句中也有关联词语)。
一个复句,用不用关联词语,用哪个关联词语,是单用还是成对地配合使用,用在什么位臵,都有一定的规则。
关联词语在使用上存在如下毛病。
1、关联词语搭配不当2、关联词语位臵不当3、错用关联词语1、关联词语搭配不当(1)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即使每个作家都有自己的风格,但同时代的作品总还会有某些共同的特点。
2.关联词知识点2、关联词知识点关联词是在语句中起连接作用的词语,它们能够使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更加清晰,让语言表达更加准确、流畅。
掌握关联词对于提高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
常见的关联词可以分为以下几类:一、表示并列关系的关联词这类关联词连接的句子或词语在意义上是平等、并列的,没有主次之分。
比如“一边……一边……”“既……又……”“有的……有的……”等。
“一边跑步一边听音乐”,表示两个动作同时进行;“她既聪明又善良”,突出了人物的两个优点是同等重要的;“操场上,有的同学在跳绳,有的同学在跑步”,描述了操场上不同同学的不同活动。
二、表示递进关系的关联词递进关系意味着后面的内容比前面的内容更进一层。
常见的有“不但……而且……”“不仅……还……”“甚至”等。
“他不但学习好,而且品德高尚”,这里“品德高尚”在程度上比“学习好”更进一步;“她不仅会唱歌,还会跳舞”,“会跳舞”是在“会唱歌”的基础上增加的更出色的能力;“天气越来越冷,甚至开始下雪了”,“下雪”是比“天气冷”更严重的情况。
三、表示选择关系的关联词选择关系是指在几种情况中做出选择。
像“要么……要么……”“是……还是……”“或者……或者……”等都属于此类。
“要么今天去,要么明天去,你决定”,给出了两个去的时间供选择;“你是喜欢红色还是蓝色”,询问对两种颜色的喜好选择;“周末我们或者去公园,或者在家看书”,表明了周末活动的两种可能性。
四、表示转折关系的关联词转折关系的关联词会使前后句子的意思发生变化,常用的有“虽然……但是……”“尽管……可是……”“然而”等。
“虽然今天下雨了,但是我们依然按时出发”,“下雨”本是不利因素,但“按时出发”形成了转折;“尽管他努力了,可是成绩还是不理想”,努力却没有得到理想的成绩;“他说要来,然而最终没有出现”,前面的期待与后面的结果不同。
五、表示因果关系的关联词因果关系是指前面的情况导致了后面的结果,比如“因为……所以……”“既然……就……”等。
语文知识点关联词高三在高三学习阶段,语文知识点的掌握尤为重要,而其中关联词更是构建语言框架的重要元素。
本文将重点介绍高三语文知识点中与关联词相关的内容,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一知识点。
关联词是连接句子、段落和篇章之间关系的词语,起到桥梁的作用,使文章的结构更加紧密和有机。
关联词的种类较多,可以分为递进转折关联、因果关联、条件关联以及解释说明关联等。
下面将针对每一类关联词进行介绍。
1. 递进转折关联递进转折关联词主要用于表达递进和转折的关系。
例如,递进关联词有"不仅...而且..."、"不但...而且...",转折关联词有"但是"、"然而"等。
使用递进转折关联词可以使文章的表达更加丰富,同时也能够提升文章的逻辑性和连贯性。
2. 因果关联因果关联词主要用于表达因果关系。
例如,因果关联词有"因为"、"所以"、"由于"等。
通过运用因果关联词,可以使文章中的因果关系更加清晰明了,使读者更易理解作者的观点和论证过程。
3. 条件关联条件关联词用于表达条件和结果的关系。
例如,条件关联词有"如果"、"只要"、"除非"等。
使用条件关联词可以使文章的逻辑推理更加自然流畅,同时也能够提高文章的说理和论证的能力。
4. 解释说明关联解释说明关联词用于表达解释和说明的关系。
例如,解释说明关联词有"也就是说"、"例如"、"就是说"等。
通过使用解释说明关联词,可以使文章的阐述更加明确详细,增加文章的可读性和可信度。
总结起来,关联词在高三语文知识点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们既能使文章结构更为紧凑与连贯,又能使文章内容更加丰富与有说服力。
因此,同学们在提升语文写作能力的过程中,要注意灵活运用各种关联词,合理安排语言的结构和呼应,以达到更好的表达效果。
一、关联词知识整理:1、并列句(各分句间的关系是平行并列的)如:“这衣裳既漂亮,又大方。
”常用的关联词语有:又……又……、既……又……、一边……一边……、那么……那么……、是……也是……(不是)、不是……而是……2、承接句(各分句表示连续发生的事情或动作,分句有先后顺序)如:“看了他的示范动作后,我就照着样子做。
”常用的关联词语有:……接着……、……就……、……于是……、……又……、……便……3、递进句(分句间是进一层的关系)如:“海底不但景色奇异,而且物产丰富。
” 常用的关联词语有:不但(不仅)……而且……、不但……还……、……更(还)……、……甚至……4、选择句(各分句列出几种情况,从中选出一种)如:“我们下课不是跳橡皮筋,就是踢毽子。
”常用的关联词语有:不是……就是……、或者……或者……、是……还是……、要么……要么……、宁可(宁愿)……也不……、与其……不如……5、转折句(后一个分句与前一个分句的意思相反或相对,或部分相反)如:“虽然天气已晚,但是老师仍在灯下伏案工作。
”常用的关联词语有:虽然……但是……、尽管……可是……、……然而……、……却……6、因果句(分句间是原因和结果的关系)如:“因为这本书写得太精彩了,所以大家都喜欢看。
”常用的关联词语有:因为(由于)……所以……、……因而(因此)……、既然……就……、之所以……是因为……7 、假设句(一个分句表示假设的情况,另一个分句表示假设实现后的结果)如:“如果明天下雨,运动会就不举行了。
”1 / 7常用的关联词语有:如果……就……、即使……也……8、条件句(一个分句说明条件,另一个分句表示在这一个条件下产生的结果)如:“只要我们努力,成绩就会不断地提高。
”常用的关联词语有:只要……就……、无论(不管、不论)……也(都)……、只有……才……、凡是……都……、除非……才……1、在括号里填上正确的关联词语。
①()多读多练,作文()会进步。
②()风吹雨打,我们()要坚持到校学习。
八种常用关联词汇总
1. 因果关系词:
- 因为、由于、所以、因此、致使、以致、从而、以至于
2. 转折关系词:
- 但是、可是、然而、不过、虽然、尽管、固然、反之
3. 选择关系词:
- 或者、还是、亦或、抑或、另外、另一方面
4. 递进关系词:
- 其次、再者、另外、除此之外、不仅如此、况且
5. 举例说明词:
- 例如、比如、比方说、譬如、即、就是说
6. 总结归纳词:
- 总之、总的来说、概括地说、大体上、简言之
7. 并列关系词:
- 不但...而且、既...又、既...且、一方面...另一方面
8. 假设关系词:
- 如果、假如、假使、倘若、即使、即便
以上是八种常用的关联词汇总,掌握这些词语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组
织语言,表达思路,使语言更加连贯流畅。
关联词知识点关联词是在语言中起连接作用的词汇,它们能够将不同的句子、段落或观点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使语言表达更加清晰、逻辑更加严密。
对于学习语文和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来说,掌握关联词的用法至关重要。
常见的关联词可以分为以下几类:一、并列关系表示并列关系的关联词,连接的是地位平等、不分主次的内容。
比如“一边……一边……”“既……又……”“不是……而是……”等。
“一边……一边……”常用来描述同时进行的两个动作或状态。
例如:“他一边唱歌,一边跳舞。
”这里展现了他同时进行唱歌和跳舞这两个活动。
“既……又……”则强调两者兼具。
“他既聪明又勤奋。
”表明他具备聪明和勤奋这两种优秀的特质。
“不是……而是……”用于否定前者,肯定后者。
“这不是你的错,而是我的问题。
”明确指出错误在于“我”而非“你”。
二、递进关系递进关系的关联词,后面的内容在程度、范围、数量等方面比前面的更进一层。
像“不但……而且……”“不仅……还……”“……甚至……”等。
“不但……而且……”是常见的递进关联词。
“他不但学习好,而且品德优秀。
”表明他在学习和品德方面都表现出色,品德方面的优秀是在学习好的基础上更进一步。
“不仅……还……”也有相似的用法。
“她不仅会弹钢琴,还会拉小提琴。
”突出了她在乐器演奏方面的多才多艺。
“……甚至……”则更加强调程度的加深。
“他病得很重,甚至无法起床。
”说明病情严重到了无法起床的程度。
三、选择关系选择关系的关联词,是在两个或多个选项中进行选择。
比如“要么……要么……”“或者……或者……”“不是……就是……”等。
“要么……要么……”表示只有两种选择,且只能选其一。
“要么你去,要么我去。
”意味着只能在“你”和“我”之间做出一个去的决定。
“或者……或者……”选择相对较宽泛。
“或者坐火车,或者坐飞机,你自己决定。
”给予了坐火车或坐飞机两种选择,由自己决定。
“不是……就是……”语气较为肯定。
“不是他赢,就是我赢。
”表明了在“他”和“我”之间必有一个获胜者。
关联词知识点整理关联词是用于连接两个或多个句子或句子的成分,表示它们之间存在某种关系的词语。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关联词知识点:1、并列关系:表示两个或多个句子或成分是平等的关系,它们之间没有主次之分。
常见的关联词包括“和”、“而且”、“又”、“也”等。
例如:他喜欢读书和运动。
2、转折关系:表示两个句子或成分之间存在对立或矛盾的关系,即一个句子表达正面意思,另一个句子表达反面意思。
常见的关联词包括“但是”、“然而”、“尽管”等。
例如:他很努力,但是最终还是失败了。
3、条件关系:表示一个句子或成分是另一个句子或成分的条件,即只有当某个条件满足时,另一个句子或成分才能成立。
常见的关联词包括“如果”、“假如”、“只有”等。
例如:如果你想成功,就必须努力工作。
4、递进关系:表示一个句子或成分是另一个句子或成分的进一步说明或加强,即第二个句子比第一个句子更进一步。
常见的关联词包括“而且”、“甚至”、“更”、“还”等。
例如:他很喜欢音乐,而且还会弹钢琴。
5、假设关系:表示一个句子或成分是另一个句子或成分的假设条件,即第二个句子是在第一个句子的基础上进行的假设。
常见的关联词包括“假如”、“要是”、“如果”等。
例如:假如你有钱,你会去哪儿旅游?6、选择关系:表示两个或多个句子或成分之间存在选择关系,即它们之间没有必然的,但是可以选择其中一个来表达意思。
常见的关联词包括“或者”、“还是”、“与其”等。
例如:你要喝茶还是咖啡?7、因果关系:表示两个句子或成分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即一个句子或成分是另一个句子或成分的原因或结果。
常见的关联词包括“因为”、“所以”、“导致”、“因此”等。
例如:因为天气不好,所以航班延误了。
以上是常见的关联词知识点整理,它们在汉语中非常常用,掌握它们的用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得道多助》是一篇富有哲理的短文,讲述了如何获得成功、实现梦想的道理。
文章以“得道多助”为题,通过讲述不同人物、不同情境下的故事,阐述了“得道多助”这个重要的人生理念。
关联词语的分类及用法大全
关联词语是用于连接句子、段落和篇章之间的词语,可以帮助表达思想的连贯性和逻辑关系。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关联词语分类及其用法:
1. 递进关联:
-表示增加:而且、此外、再者、并且、而且、同样地
-表示更进一步:而且、不仅如此、甚至、更重要的是、更进一步地
2. 转折关联:
-表示相反:但是、然而、可是、不过、与此同时
-表示限制:虽然、尽管、即使、无论如何、不管怎样
3. 因果关联:
-表示原因:因为、由于、既然、鉴于、出于
-表示结果:所以、因此、因而、因之、导致
4. 条件关联:
-表示条件:如果、只要、除非、假如、万一
-表示结果:那么、这样、因此、于是、所以
5. 解释说明:
-表示解释:也就是说、换句话说、意思是、简言之、具体地说
-表示例证:例如、比如、譬如、举个例子、具体来说
6. 时间顺序:
-表示时间:首先、其次、然后、最后、随后
-表示同时:同时、同时也、与此同时、一边...一边、不仅...而且
7. 比较对照:
-表示比较:相比之下、与...相比、类似地、与此相反、不同于
-表示对照:与其...不如、相反地、与...相对、相反的是
8. 总结归纳:
-表示总结:总之、总体上、综上所述、归根结底、简言之
-表示归纳:因此、所以、由此可见、可以得出、总的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