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天气预报的主要方法
- 格式:doc
- 大小:33.50 KB
- 文档页数:5
天气预报知识
天气预报是指通过对天气现象的分析和预测,对未来一段时间内的天气变化进行预报。
天气预报的基础是气象学,其中包括气象观测、气象数据分析和天气模式预测等方面的知识。
气象观测是天气预报的基础,通过对大气的温度、湿度、气压、风速和降水等气象因素的观测,可以获得大量的气象数据。
这些气象数据可以用来分析气象现象的变化规律,从而预测未来的天气情况。
在气象数据分析方面,常用的方法有统计分析和物理模型分析。
统计分析是利用历史气象数据,通过统计学方法来研究气象现象的变化规律。
而物理模型分析则是建立数学模型来描述气象现象的物理过程,并通过计算机模拟来预测未来的天气情况。
天气模式预测是天气预报的核心内容,常用的预测方法有数值预报和常识预报。
数值预报是通过运用大量的气象数据和数学模型来预测未来天气情况的方法。
而常识预报则是根据气象规律和经验判断来预测未来天气情况的方法。
除了以上的知识,还有一些天气预报相关的术语需要了解,比如气象条件、天气现象、天气类型、天气时空分布等。
通过学习这些知识和术语,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天气预报,帮助我们做好天气方面的决策和安排。
- 1 -。
气象统计分析与预报方法气象统计分析与预报方法旨在利用历史气象数据和统计学方法,对未来气象变化进行预测与分析。
这些方法可以帮助气象学家和气象预报员更好地预测天气变化,提高气象预报准确性。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气象统计分析与预报方法。
1.对比分析法:此方法通过对比历史气象数据和当前观测数据,寻找相似的天气模式,并用这些相似的模式来预测未来的天气变化。
例如,可以通过对比去年同期的气象数据和当前的观测数据,预测未来几天的天气情况。
2.趋势分析法:此方法通过分析气象变量的长期变化趋势,来预测未来的气象变化。
利用统计学方法,可以发现其中一气象变量的周期性或趋势性,并根据这些趋势进行天气预测。
例如,通过分析过去几十年的气温数据,可以预测未来一段时间内的气温变化。
3.数理统计方法:此方法利用数学和统计学的原理,对气象数据进行分析和拟合,构建数学模型来预测未来的气象变化。
这种方法常用于复杂的气候系统或大气环流预测。
例如,利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历史的大气压力和风场数据,可以预测未来几天的气压和风向。
4.数值模拟方法:此方法利用计算机模型对大气运动进行模拟和预测。
通过设定初值和边界条件,模型可以预测未来一段时间内的天气变化。
数值模拟方法目前是气象预报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也是最准确的方法之一、例如,利用大气数值模型,可以预测未来几天的降水和气温等参数。
5.集合预报方法:此方法通过同时运行多个气象模型并综合其预测结果,得到更准确的天气预报。
由于气象系统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单一模型往往存在一定的误差和局限性。
而集合预报方法可以减小这种误差和局限性,并提高预报的可靠性。
例如,通过同时使用多个数值模型的结果,可以得到更可靠的天气预报。
综上所述,气象统计分析与预报方法是通过对历史气象数据进行分析和预测,利用统计学和数学模型的方法来预测未来的天气变化。
这些方法可以提高气象预报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人们提供更好的天气预报服务。
天气预报的原理和方法天气预报是根据天气现象的变化规律和天气系统的运动规律,通过使用物理学、气象学、数学和计算机科学等方法对大气中各种气象因素的演变进行研究和模拟,从而预测未来一段时间内的天气状况。
下面将详细介绍天气预报的原理和方法。
1.大气动力学原理:大气动力学研究大气中的空气运动规律,如风的产生、变化和移动等。
大气运动的驱动力主要来自于地球的旋转、太阳辐射和地表的热能输送。
通过分析大气压力场、温度场和湿度场等因素,可以推导出大气中空气的运动规律,进而预测未来一段时间内的风向、风速和风力等。
2.大气热力学原理:大气热力学研究大气中热量的传递和分布规律。
太阳辐射是地球上气候和天气变化的主要驱动力,它使地表受热,产生对流运动和气候变化。
通过分析太阳辐射、地表温度、地表类型等因素,可以预测未来一段时间内的气温变化、日照时数和温度分布等。
3.大气湿热力学原理:大气湿热力学研究大气中水的状态和变化规律。
水循环是地球上气候和天气变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水蒸气的含量和分布对降水和云的形成有重要影响。
通过分析水蒸气含量、云量、降水量等因素,可以预测未来一段时间内的降水情况、云量变化和湿度分布等。
1.统计方法:统计方法是天气预报中最基本和常用的方法之一、它通过分析过去的气象数据,建立统计模型,并根据模型预测未来的气象状况。
例如,通过分析历史气温数据,可以建立一种关于温度变化的统计模型,从而预测未来的气温。
2.数值模拟方法:数值模拟方法是天气预报中较为复杂和准确的方法之一、它利用数学方程和计算机模拟大气运动的过程,通过对初始条件的输入和边界条件的设定,计算得到未来一段时间内大气的变化情况。
数值模拟方法需要大量的计算资源和实时的观测数据作为输入,能够提供比较准确的天气预报结果。
3.聚类方法:聚类方法是一种基于数据相似性的天气预报方法。
它通过将观测数据分成不同的群组或类别,然后将相似的群组或类别作为未来天气的模式进行预测。
天气预报的基本原理和技巧天气预报是指根据已有的气象资料,结合大气物理、气象学、数学等领域的理论知识和分析技巧,推断未来天气变化情况的一项重要技术。
天气预报对于人们的生产生活以及交通运输、公共安全等方面有着极大的影响。
本文就来简单介绍一下天气预报的基本原理和技巧。
一、气象要素天气预报所需要考虑的气象要素及其变化,主要包括温度、湿度、大气压力、海平面气压、风等。
这些要素的变化对于后续天气的变化有着直接的影响。
二、观测技术为了精确获取气象要素的变化情况,气象台、气象站等地方安装了相应的观测设备,如温度计、湿度计、气压计、风速仪等。
这些设备能够实时检测气象要素的变化情况,并将数据传输到气象中心进行处理和分析。
三、分析预报技术作为天气预报的重要环节,分析预报技术主要包括大气物理、气象学和数学等领域的知识。
如地面气压场分析、风流场分析、水汽场分析等。
通过对这些要素进行分析,就可以得到未来一段时间内天气的变化情况。
四、数值模拟技术数值模拟技术是一种重要的天气预报手段,主要是通过计算机等设备对大气物理的再现,来预测未来天气的变化情况。
数值模拟预报分为中长程和短期预报两种。
五、实况监测技术实况监测技术是天气预报中不可缺少的一环,其主要作用是对天气实况进行检测,与预报结果进行比较,及时修订预报结果。
实况监测技术包括气象雷达、卫星遥感等技术手段。
六、准确预报的技巧准确的天气预报需要根据气象要素及其变化情况进行分析和判断,在此基础上采取合适的预报技巧。
下面介绍几种预报技巧:1、趋势预报。
即根据天气前后变化的趋势进行预报。
例如,霾天前后通常会有明显的温差变化和大风天气,根据这些变化可以预报未来几天的天气变化。
2、对比预报。
即根据历史同期数据进行对比,判断未来天气的变化情况。
例如,历史同期的天气通常会出现相同或相似的变化情况,根据这些情况可以预报未来天气的变化。
3、物候预报。
即根据物候现象进行预报。
例如过去几年同期的开花时间、树木叶芽的生长情况、动物的啼声、飞鸟的趋向等,都可以用来预测未来天气的变化情况。
浅谈现代天气预报的主要方法摘要:随着科技的发展,天气预测的技术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尤其是基于现代通信设施与数学理论的方法使得预报的准确程度大为提高。
故文章对现代天气预报的主要方法进行了介绍,并对各种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关键词:1、引言自从1951年英国首次运用天气图制作天气预报以来,至今只有130多年的历史。
由于近代大型计算机的出现,计算技术的提高,以及气象学理论的进步,天气预报方法已获得很大发展。
除了天气图预报方法日趋充实完善外,又开展了数值天气预报、数理统计预报、气象预专家系统、临近预报和单站预报等方法。
综合运用这些方法,是现代气象部门预测天气最基本最有效的方法与手段。
2、天气图预报方法2.1 预报指标法在长期的预报实践中发现,引起某地天气变化,常常和其前期天气形势、天气过程以及某些气象要素的物理量值有关,这些物理量值的大小和出现时间就成为某地出现某些天气的“指标”。
由于某种天气现象的发生往往是由多种物理因素作用的结果,因而可以将这些物理因素归纳在一起组成综合性的预报指标,即“形势加指标”的预报方法,这样往往可以提高预报正确率。
但是无论怎样,仍然不能客观、定量对天气作出准确预报。
2.2 相似形势法一般而言,不同时间的天气图上,其天气形势和天气过程是没有完全相同的。
但在大量的历史天气图中,总可以归纳出若干具有代表性的天气形势和天气过程。
在预报天气时,如果当时的天气形势和过程与某一模式的前期情况相似,我们就可以参考该模式的后期形势进行预报。
这种方法在60年代曾广泛推广使用,其缺点和预报指标法一样,对天气预报不客观、不定量。
实际预报中不同的预报员会有不同的看法,预报效果也不够理想。
2.3 落区预报法在制作天气预报时,把表示某一天气现象发生时的各种特征量(线),描绘在同一张天气图上,就可以得到一个许多特征量线相互重叠的区域,这个区域就是这种天气现象最可能发生的范围。
例如预报地面降水,把500hPa槽线位置、正涡度区、700hPa上升运动区、T—Td≤3C区,850hPa切变线位置等,描在同一张天气图上,它们共同包围的区域,即为最大可能降水区。
预测天气的方法首先,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天空和云彩来预测天气。
在晴朗的天气中,天空通常是湛蓝色的,没有云彩或者只有很少的云彩。
而在即将下雨或者下雨时,天空会变得阴沉,云层会变得很厚,并且可能会出现乌云。
此外,如果天空中出现了乌云,还伴随着雷声和闪电,那就意味着暴风雨即将来临。
因此,通过观察天空和云彩的变化,我们可以初步预测出天气的变化。
其次,气温的变化也可以帮助我们预测天气。
一般来说,气温的升高可能意味着天气将变得更加炎热,而气温的下降则可能意味着天气将变得更加寒冷。
此外,气温骤降或者骤升也可能意味着即将发生天气的变化。
例如,气温骤升可能意味着暴风雨即将来临,而气温骤降可能意味着寒潮或者降雪的到来。
因此,通过观察气温的变化,我们也可以初步预测出天气的变化。
另外,气压的变化也是预测天气的重要指标。
一般来说,气压的升高可能意味着天气将变得晴朗,而气压的下降则可能意味着天气将变得阴沉或者下雨。
此外,气压的快速下降可能意味着即将发生暴风雨或者台风。
因此,通过观察气压的变化,我们也可以初步预测出天气的变化。
最后,我们还可以通过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来进行天气预测。
如今,气象卫星、雷达和气象站等设备可以帮助我们实时监测天气的变化。
利用这些设备,气象学家可以对天气进行更加准确的预测。
此外,现代手机App也可以帮助我们实时获取天气预报,帮助我们更好地安排生活和工作。
总的来说,预测天气的方法有很多种,可以通过观察天空和云彩、气温的变化、气压的变化以及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来进行。
通过这些方法,我们可以更加准确地预测天气的变化,从而更好地安排生活和工作。
希望以上介绍的方法可以帮助大家更好地预测天气,享受美好的生活。
气象学中的天气预报技术与方法气象学是研究大气现象的科学,而天气预报作为气象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旨在准确预测未来一段时间内的天气情况。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气象观测手段的不断发展,天气预报技术也在日益提升。
本文将介绍气象学中常用的天气预报技术与方法。
一、气象观测技术气象观测是天气预报的基础,只有准确了解当前的天气情况,才能进行有效的预报。
气象观测技术包括地面观测和卫星观测两种。
地面观测主要依靠气象观测站进行,观测参数包括气温、湿度、气压、风向风速等。
观测站通常会配备各种气象仪器和设备,如温度计、湿度计、气压计、风速仪等。
观测人员会按照规定的时间间隔进行观测,并及时将观测数据报送给气象部门。
卫星观测则是利用气象卫星对大气进行遥感观测。
气象卫星搭载多种传感器,可以获取地球大气层各个高度的信息。
这些卫星观测数据可以提供大范围、全天候的观测数据,为天气预报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二、数值模式预报数值模式预报是一种基于数学模型的天气预报方法。
通过建立大气运动方程和各种物理方程,模拟大气的运动和变化。
根据当前的气象观测数据,将其输入数值模式,模拟得到未来一段时间的天气情况。
数值模式预报通常采用计算机进行,需要进行大量的计算和数据处理。
模型的准确性和预报结果的可靠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模型的精度和输入数据的准确性。
因此,气象观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对数值模式预报具有重要意义。
三、统计预报方法统计预报方法是一种基于历史气象数据的预报方法。
通过分析过去一段时间内的天气情况和相应的观测数据,建立统计模型。
然后根据当前的观测数据和模型的预测结果,预测未来一段时间的天气情况。
统计预报方法通常需要建立大量的样本数据,并采用适当的统计分析方法,如回归分析、聚类分析等。
这种方法可以应用于没有可靠数值模型或者观测数据不足的情况下,但其预报结果相对精度较低。
四、雷达和卫星图像分析雷达和卫星图像分析是一种基于气象雷达和卫星图像的预报方法。
通过分析雷达和卫星图像上的云层、降水带等特征,判断天气发展态势,并预测未来的天气情况。
预测天气的十四小技巧预测天气是一个复杂而精确的过程,需要综合考虑气象学的知识、地理环境和大量的数据分析。
以下是预测天气的十四小技巧,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天气变化。
1.气象数据分析:通过收集和分析气象数据,如气温、湿度、风向和风速等,可以更好地理解天气变化趋势。
2.气象模型:气象模型使用数学算法,基于大量的数据来预测未来天气。
了解和理解气象模型的原理可以提高预测的准确性。
3.观测地理特征:地理特征,如海洋、山脉和河流,对天气产生影响。
了解当地的地理特征可以帮助预测天气变化。
4.气象雷达:气象雷达可以监测降水情况,并提供关于降水类型、强度和方向的信息。
通过气象雷达数据,可以预测雨量和风暴的到来。
5.卫星图像:卫星图像可以提供云层、风暴和气旋的可视化信息。
通过观察卫星图像,可以预测天气系统的运动和变化。
6.历史数据:研究以往的天气数据可以发现一些规律和趋势。
了解历史天气数据可以帮助预测未来的天气。
7.气象信号:气象信号包括风速、气压、湿度和温度等。
观察气象信号的变化可以预测天气变化。
8.气象图表:气象图表是基于气象数据绘制的图表,如气温、降水和风向等。
通过观察气象图表可以判断天气趋势和变化。
9.观察天空:观察天空的云层、颜色和形状等可以推测天气情况。
例如,深红色的晚霞可能意味着明天会有好天气。
10.预测气候:气候是长期的天气模式。
通过研究气候变化,可以预测未来几周、几个月甚至几年的天气趋势。
11.季节性变化:每个季节都有典型的天气特征。
了解每个季节的典型天气变化可以帮助预测未来的天气。
12.地方经验:当地居民对当地天气的变化有很强的感知。
听取当地居民的意见和经验可以提高天气预测的准确性。
13.专业气象预报:专业气象预报员通过专业的知识和工具进行天气预测。
关注正规的气象预报可以获得更准确的天气预测信息。
14.合理判断:天气预测并非绝对准确,有时天气可能超出预期。
因此,在预测天气时要保持合理的判断,尽量避免过于依赖天气预报。
气象统计与预报方法
气象统计与预报方法是一个广泛应用的领域,涉及到大量的数据分析和模型预测。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气象统计与预报方法:
1. 回归分析:通过找出气象要素之间的关系来进行预测。
例如,可以建立温度、湿度、气压等气象要素与未来天气状况之间的回归模型,从而预测未来的天气情况。
2. 时间序列分析:将气象数据按照时间顺序进行排列,并分析其随时间变化的特点。
通过对时间序列数据的分析,可以了解气象要素的长期变化趋势以及周期性变化规律,从而预测未来的天气情况。
3. 神经网络模型:基于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的方法,通过训练神经网络来识别气象数据中的模式和关系。
神经网络模型可以处理复杂的非线性关系,并且能够处理大量的数据,从而提高了天气预报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 数值预报模型:基于物理和数学方程模拟大气运动的方法。
通过求解这些方程,可以预测未来的天气情况。
数值预报模型是现代天气预报的主要工具之一,尤其在短期和中期天气预报中广泛应用。
5. 统计与物理相结合的方法:结合统计方法和物理方程,对大气运动进行模拟和预测。
这种方法能够更好地解释气象现象的物理过程,并且可以提高天气预报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6. 数据挖掘技术:通过分析大量的历史和实时气象数据,挖掘出隐藏在数据中的模式和关系。
例如,可以使用数据挖掘技术来分析过去的温度、湿度、气压等气象要素数据,找出它们与未来天气状况之间的关系,从而预测未来的天气情况。
总之,气象统计与预报方法的应用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综合考虑数据的质量、模型的准确性和实际的应用需求等因素。
准确识天气的方法一、观察天空和云朵:观察天空和云朵是最简单直接的方法之一。
晴朗的天空通常意味着无云或只有少量云朵,而多云的天空则意味着有较多的云朵遮挡阳光。
不同类型的云朵还可以给出更多的信息,如高积云可能预示着天气的变化,而暗色的乌云则很可能意味着即将下雨。
二、使用气象应用程序:现代科技为我们提供了便捷的方式来获取天气预报。
通过下载安装气象应用程序,我们可以随时随地查看天气预报。
这些应用程序通常提供丰富的信息,包括温度、湿度、风力、降水概率等。
同时,它们还可以提供逐小时和未来几天的天气预报,帮助我们更好地计划活动。
三、借助气象观测站:气象观测站是专门用于观测和记录天气数据的场所。
在一些城市中,我们可以找到气象观测站的数据发布站点,通过查看这些数据,我们可以获取更加准确和详细的天气信息。
这些数据通常包括温度、湿度、气压、风向和风速等,对于一些特殊需求的人群(如农民、航空公司等)来说,这些数据非常重要。
四、利用卫星云图:卫星云图是通过卫星拍摄地球表面的云图像,可以帮助我们观察到更大范围的天气情况。
通过卫星云图,我们可以看到云层的分布、运动和变化,从而更好地了解天气的趋势和变化。
这对于预测台风、暴雨等极端天气事件非常重要。
五、参考天气预报:天气预报是气象部门根据各种数据和模型对未来天气进行预测的结果。
天气预报通常提供未来几天的天气情况,包括温度、湿度、降水概率、风力等。
虽然天气预报可能会有一定的误差,但对于一般人来说,它仍然是获取天气信息的重要途径。
我们可以通过电视、广播、互联网等途径获取天气预报信息。
六、参考历史天气数据:历史天气数据是过去某个地区的天气记录。
通过分析历史天气数据,我们可以了解该地区在相同时间段的天气情况,从而对未来的天气趋势有所预测。
这对于一些需要长期天气预测的行业(如农业、旅游等)来说非常重要。
七、借助气象仪器:气象仪器是专门用于测量和记录天气数据的设备。
常见的气象仪器包括温度计、湿度计、气压计、风速仪等。
浅谈现代天气预报的主要方法
摘要:随着科技的发展,天气预测的技术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尤其是基于现代通信设施与数学理论的方法使得预报的准确程度
大为提高。
故文章对现代天气预报的主要方法进行了介绍,并对各种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关键词:
1、引言
自从1951年英国首次运用天气图制作天气预报以来,至今只有130多年的历史。
由于近代大型计算机的出现,计算技术的提高,以及气象学理论的进步,天气预报方法已获得很大发展。
除了天气图预报方法日趋充实完善外,又开展了数值天气预报、数理统计预报、气象预专家系统、临近预报和单站预报等方法。
综合运用这些方法,是现代气象部门预测天气最基本最有效的方法与手段。
2、天气图预报方法
2.1 预报指标法
在长期的预报实践中发现,引起某地天气变化,常常和其前期天气形势、天气过程以及某些气象要素的物理量值有关,这些物理量值的大小和出现时间就成为某地出现某些天气的“指标”。
由于某种天气现象的发生往往是由多种物理因素作用的结果,因而可以将这些物理因素归纳在一起组成综合性的预报指标,即“形势加指标”的预报方法,这样往往可以提高预报正确率。
但是无论怎样,
仍然不能客观、定量对天气作出准确预报。
2.2 相似形势法
一般而言,不同时间的天气图上,其天气形势和天气过程是没有完全相同的。
但在大量的历史天气图中,总可以归纳出若干具有代表性的天气形势和天气过程。
在预报天气时,如果当时的天气形势和过程与某一模式的前期情况相似,我们就可以参考该模式的后期形势进行预报。
这种方法在60年代曾广泛推广使用,其缺点和预报指标法一样,对天气预报不客观、不定量。
实际预报中不同的预报员会有不同的看法,预报效果也不够理想。
2.3 落区预报法
在制作天气预报时,把表示某一天气现象发生时的各种特征量(线),描绘在同一张天气图上,就可以得到一个许多特征量线相互重叠的区域,这个区域就是这种天气现象最可能发生的范围。
例如预报地面降水,把500hpa槽线位置、正涡度区、700hpa上升运动区、t—td≤3c区,850hpa切变线位置等,描在同一张天气图上,它们共同包围的区域,即为最大可能降水区。
显然,这种方法是把引起某一天气现象发生的各种物理条件,综合加以考虑的,可以增加预报信息和提高预报正确率。
3、数值天气预报方法
数值天气预报方法,是指对描述大气运功规律的流体力学、热力学原理组成的闭合方程组,用数学方法通过高速电子计算机,对
方程组求解,得出未来大范围天气形势的一种天气预报方法。
这种方法具有客观、定量化的优点,在许多方面已超过天气图方法的预报水平,特别在3天以内的短期天气预报方面,成效尤为显著。
然而,由于计算时必须对预报方程组行进简化,加上探测资料的精度还不够高、测站的密度也不够,所以数值天气预报存在一定的误差,具体如下:
(1)数值预报对于某些天气系统的预报往往偏慢
例如48小时的槽脊位置预报中,速度偏慢的句50%,预报位置正确的只占36%,其余的则偏快。
所以须必进行人工修正。
(2)数值预报都有系统性误差
这是由于各种数值预报模式,对于物理过程的考虑不能和实际情况一样造成的。
例如日本的两个数值预报模式中,500hpa预报图上,亚洲大陆的高度场偏低,而太平洋上的预报值偏高。
(3)数值预报对有些天气系统预报能力弱
经统计,日本数值预报对气旋的新生和移动报得比较好,特别是江淮气旋北上和渤海气旋新生,预报正确率高。
对于副高和东北冷涡切断低压等一些系统,预报正确率较低;数值预报对低纬地区,预报效果较差,而对中高纬地区预报效果较好;对山地预报效果较差,平原预报效果较好。
4、数量统计方法
天气预报的教理统计方法是应用概率论和数理统计方法,对大
量的气象历史资料进行综
合的分析,从中找出预般因子与预报对象之间的统计相关规律,并运用这些规律来制作天气预报。
在实际天气预报中,结合数理统计方法预报天气还有完全预报法和模式输出统计法。
4.1 完全预报方法
完全预报法除了可以利用较长时期的历史资料,建立不同地区不同季节较稳定的统计关系外,还能较好地反映局地天气的特点,具有较高的预报精度。
同时,当数值预报模式改动时,建立的统计关系不受影响,不影响业务工作的进行。
另外,在建立统计模型时还可吸收天气分析预报经验。
也能利用完全预报的结果总结天气预报经验,加深对天气的认识。
然而,这种方法没有很好考虑数值预报的系统误差,而这些误差会直接影响预报正确率的。
其次是历史天气图上许多有关的物理量资料缺乏,较好的物理量因子难以选进方程组中去。
4.2 模式输出统计方法
模式输出统计法是直接把数值预报模武的输出资料(形势场和
物理量场的预报值)作为预报因子,与同时刻的天气实况建立统计关系,来制作客观定量的预报。
据吉林,上海等地的使用和检验证明,mos方法的预报效果优于完全预报。
这是由于mos方法引入了其他预预方法难以引进的许多预报因子有关。
如垂直速度、边界层的风和温度、三维空气轨迹等。
另外,mos预报方法可以自动的调
节和弥补数值模式系统性偏差。
例如,数值预报对某一槽脊系统的预报偏慢(24小时偏慢3个经度),则根据这种槽脊有关物理量,统计其与实际天气的关系,建立统计关系式,这样就能把天气区预报在较接近实际的位置上。
但是,这种方法要求至少l-2年的数值顸报输出物理景数据,用来建立mos方程的样本资料,且数值模式一旦有了改进和变动,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mos预报的效果,这也是mos预报的局限性。
5、结语
虽然,不同的天气预报方法各有优缺点,对复杂多变的天气难以做到百分之百的精确程度,但天气情况终究只不过是一种大气现象而已,总有其发生、发展、变化的规律,而这些规律当然也是可以为人们所认识的。
相信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人类认识手段的提高,大气演变的规律一定会被人们了解得更清楚,天气预报的水平也一定能让人们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