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美术上册《图形的魔术组合》表格式优秀教案 人美版
- 格式:doc
- 大小:100.00 KB
- 文档页数:5
六年级美术上册《图形的魔术组合》教案人美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图形的魔术组合的基本方法,提高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
2. 通过观察、分析、实践等环节,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审美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精神和团队意识,提高他们的沟通能力和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图形的魔术组合的概念和基本方法。
2. 不同形状的图形如何进行组合和搭配,形成有趣的作品。
3. 图形组合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和意义。
三、教学重点1. 让学生掌握图形的魔术组合的基本方法,并能够运用到实际作品中。
2. 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审美能力。
四、教学难点1. 如何让学生灵活运用图形的魔术组合,形成有创意的作品。
2. 如何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审美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图形的魔术组合作品,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入本课主题。
2. 讲解:讲解图形的魔术组合的概念和基本方法,让学生了解不同形状的图形如何进行组合和搭配。
3. 示范:通过示范,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图形组合的过程和方法。
4. 实践:让学生动手实践,尝试自己进行图形的魔术组合,并创作出有趣的作品。
5. 展示:展示学生的作品,让学生互相评价和交流,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和表达能力。
6.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图形的魔术组合的方法和意义,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的作品,看其是否能够灵活运用图形的魔术组合,形成有创意的作品。
2. 观察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的表现,了解其对图形的魔术组合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3. 通过学生的交流和评价,了解其对美术的兴趣和审美能力的变化。
七、教学准备1. 准备一些图形的魔术组合作品,用于导入和展示。
2. 准备一些图形材料,如纸张、剪刀、胶水等,供学生实践使用。
3. 准备黑板和投影仪,用于讲解和示范。
八、教学策略1. 采用直观演示法,让学生通过观察和示范,直观地了解图形的魔术组合的过程和方法。
2. 采用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动手实践,提高其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图形的魔术组合》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小学美术六年级上册《图形的魔术组合》二、教材简析:本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
在本课的学习中,“魔术”指向的是画面的视觉效果出人意料,有别寻常。
“组合”指的是产生这样的奇特的效果所用的方法,因此,突出创新与体现个性是本课显著的特征。
在这节课的学习中,我们将通过欣赏、研究夏加尔《我和我的村庄》的作品,学习将生活中看似没有关系的物象通过一些有效的方法组合在一起,变成一幅奇妙的作品。
本课着力于激发孩子的兴趣,改变学生的思维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想。
三、学情分析:1、学习兴趣:学生处于六年级,在这个学段,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易调动,学生普遍存在“两个不强烈”——探究合作的欲望不强烈,课堂中表现欲望不强烈(不想表达,不愿表达),因此,教师通过各种方式调动学生研究与参与的兴趣至关重要。
2、探究知识:学生有一定的美术基础,对于西方美术流派有一定的了解,但是本课涉及到的绘画作品是非写实派的作品,学生在理解、观察、提取方法过程中有难度。
精品Word 可修改欢迎下载四、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欣赏不同风格的艺术作品,了解艺术家是如何把各种不同内容的物像组合在一起的。
学习图形组合的方法,采用不同形状的物像组成新图形。
2、情感与态度:通过图形的魔术组合,加强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学会用多种创作方法表达情感。
提高对世界多元文化的认知和理解。
3、过程与方法:在探究、合作、体验的过程中理解美术组品的表现内容和组合方式,能创造性的利用图形组合的方法进行造型表现。
五、教学重难点:1、欣赏不同风格的艺术家作品,在探究、合作、体验中发现并掌握图形组合的方法。
2、能创造性的利用图形组合的方法进行造型表现。
六、教学流程教学板块教师引导学生活动设计设计意图备注一、欣赏交流,激趣引入1、教师出示《拾穗者》《我和我的村庄》,引导学生观察2、介绍作者,提出研究点:跟1、欣赏两幅画,找一找这两幅有什么不同,又给你什么感受呢?2、阅读,感受这位伟大的美术大师。
六年级美术上册《图形的魔术组合》教案设计人美版[推荐5篇]第一篇:六年级美术上册《图形的魔术组合》教案设计人美版最新版《图形的魔术组合》教学目标显性目标通过学习了解画家如何利用物象进行魔术组合,能用不同类型的图形组成一幅新颖有趣的画。
隐性目标感悟利用改变常规的思维方式进行创作所产生的艺术效果。
重点通过了解如何利用五香进行魔术组合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难点如何利用不同类型的图形组成一幅新颖有趣的画。
教学方法欣赏观察法、比较法、小组学习法、尝试法、谈话法、交流讨论法、讲解法等。
教学准备课件、彩色笔、尺子等;课前搜集自己身边的小发卡、造型新颖的糖果、学习用具等。
教学过程第一节教学流程教师引导学生活动教学调整一、组织教学稳定情绪,检查用具准备情况。
稳定情绪,准备上课。
二、导入新课欣赏夏加尔作品《我和我的村庄》,讨论:这幅画上画了什么?你感觉与以前看到的作品有什么不同?给你什么感受?你能用自己带来的这些物品进行魔术组合吗?展示组合得巧妙的作品。
板书课题。
学生欣赏。
学生思考、回答问题。
课前搜集自己身边的小发卡、造型新颖的糖果、学习用具等物品放在一张纸上小组同学互相摩,分析哪些部分组合得巧妙。
三、讲授新课布置讨论题:1.课本上的这些作业是怎样进行的魔术组合的?2.你认为哪些地方组合的巧妙?3.你还想怎样组合?教师用课件演示几种与课本不同的组合方法。
学生实践课后拓展巡视辅导。
组织学生小结、评价。
展示几种利用废弃物组合的新形象,引导学生回家可以试一试。
同学之间互相介绍、评价自己及他人的作品。
四、实践活动练习绘制。
把自己的创意用绘画形式表现出来。
可以单色绘画,也可用彩色表现。
五、总结评价1.展示学生作业,请学生互相介绍,评价自己或他人的作品。
2.提出改进意见。
学生互相介绍、评价自己或他人的作品。
板书设计图形的魔术组合2017.3.1 最新版夏加尔《我和我的村庄》2017.3.1第二篇:六年级美术《图形的魔术组合》说课稿六年级美术《图形的魔术组合》说课稿六年级美术《图形的魔术组合》说课稿一、说教材:《图形的魔术组合》是人美版小学美术六年级上册中的第2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
六年级美术上册《图形的魔术组合》教案人美版第一章:课题导入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图形的组合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审美能力。
2. 引导学生运用图形进行创意组合,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
教学重点:1. 掌握图形的组合方式。
2. 学会用图形进行创意组合。
教学难点:1. 图形组合的创意表现。
2. 创新思维的培养。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各种图形的卡片或图片。
2. 学生准备画纸、彩笔、剪刀等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1. 教师展示各种图形的卡片或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欣赏。
2. 学生分享自己对图形的组合想法,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3. 学生动手尝试将图形进行组合,教师巡回指导。
练习题目:1. 用你喜欢的图形组合出一幅美丽的画面。
2. 尝试用不同的图形组合方式创作一幅作品。
作业评价:1. 学生自评: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评价,说出创作思路和感受。
2. 同学互评:互相欣赏和评价对方的作品,提出建议和意见。
3. 教师评价: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给予肯定和指导。
教学反思:1. 学生在本节课中是否掌握了图形的组合方式。
2. 学生是否能够运用图形进行创新组合。
3. 教学过程中是否存在问题,如何改进。
第二章:基本图形组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基本图形的组合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审美能力。
2. 引导学生运用基本图形进行创意组合,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
教学重点:1. 掌握基本图形的组合方式。
2. 学会用基本图形进行创意组合。
教学难点:1. 基本图形组合的创意表现。
2. 创新思维的培养。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基本图形的卡片或图片。
2. 学生准备画纸、彩笔、剪刀等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1. 教师展示基本图形的卡片或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欣赏。
2. 学生分享自己对基本图形的组合想法,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3. 学生动手尝试将基本图形进行组合,教师巡回指导。
练习题目:1. 用基本图形组合出一幅美丽的画面。
2. 尝试用不同的基本图形组合方式创作一幅作品。
六年级美术上册《图形的魔术组合》教案人美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图形的组合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
2. 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3. 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好,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二、教学内容1. 图形的组合方法:重叠、拼接、镶嵌等。
2. 图形组合的应用:生活中的图形组合现象、艺术作品中的图形组合等。
三、教学重点1. 掌握图形的组合方法。
2. 能够运用图形组合创作出有创意的作品。
四、教学难点1. 图形组合的创新应用。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生活中的图形组合现象,引发学生对图形组合的兴趣。
2. 讲解:讲解图形的组合方法,如重叠、拼接、镶嵌等,并展示相关艺术作品。
3. 实践:学生动手实践,尝试运用所学图形组合方法创作作品。
4. 交流:学生展示作品,相互交流创作心得和体验。
5. 总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图形组合在生活中的应用和重要性。
6. 拓展: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观察和发现更多的图形组合现象,发挥想象力,创作出更优秀的作品。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对图形组合方法的掌握程度。
2. 学生作品的艺术性和创意性。
3. 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参与度和合作意识。
七、教学资源1. 教材:人美版六年级美术上册。
2. 教具:电脑、投影仪、画纸、画笔、剪刀、胶水等。
3. 参考资料:相关艺术作品、生活图片等。
八、教学时间1课时(40分钟)九、教学步骤1. 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生活中的图形组合现象,引发学生对图形组合的兴趣。
2. 讲解(10分钟):讲解图形的组合方法,如重叠、拼接、镶嵌等,并展示相关艺术作品。
3. 实践(15分钟):学生动手实践,尝试运用所学图形组合方法创作作品。
4. 交流(5分钟):学生展示作品,相互交流创作心得和体验。
5. 总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图形组合在生活中的应用和重要性。
十、课后作业1. 学生完成课堂创作作品。
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2.图形的魔术组合人美版教学目标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对图形的敏感度和创造力,通过图形的组合与变化,让学生体验美术创作的乐趣,提高审美素养。
具体教学目标如下:1. 让学生掌握图形的基本组合方法,并能灵活运用。
2.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图形的能力,提高审美意识。
3. 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创作出具有创意的图形组合作品。
4.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沟通与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1. 图形的基本组合方法:包括对称、重复、对比、相似等。
2. 图形组合的创意实践:引导学生运用所学方法,创作出具有个人特色的图形组合作品。
3. 图形组合作品欣赏与评价:展示学生作品,进行自评、互评,提高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掌握图形的基本组合方法,并能灵活运用。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创作出具有创意的图形组合作品。
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设备、PPT课件、示范作品学具:彩纸、剪刀、胶水、画笔、颜料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有趣的图形组合作品,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图形组合的奥秘。
2. 新课导入:讲解图形的基本组合方法,如对称、重复、对比、相似等,并通过PPT课件展示相关作品,让学生直观地感受这些方法的应用。
3.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图形组合创作,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创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 作品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自评、互评,教师总结评价,引导学生发现作品的优点和不足,提高审美能力。
5. 总结拓展: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布置课后作业,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进行图形组合创作。
板书设计1. 图形的魔术组合2. 课题: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23. 教学目标4. 教学内容5. 教学重点与难点6. 教学过程7. 作品展示与评价8. 课后作业作业设计1. 创作一幅具有个人特色的图形组合作品。
2. 收集一些生活中的图形组合实例,与同学分享。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实践、展示、评价等环节,让学生掌握了图形的基本组合方法,并能灵活运用。
小学美术人美版六年级上册第2课《图形的魔术组合》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小学美术人美版六年级上册第2课《图形的魔术组合》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1教学目标1.通过体验画家的魔术组合画面,产生无限的想象,学会魔术组合的方法。
2.能用改变常规的思维方式,用不同类型的图形组成一幅新颖有趣的画。
3.在小组学习探究中,积极的认识、体验与践行德育美术,学会相互交流、合作,相互信任、探究的意识。
能接受多元的美术作品,学会通过魔术组合的美术作品更好的抒发情感。
2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孩子有很强的好奇心,更是德育培养、情感抒发的好时机,图形魔术的组合所表达的作品就是画家内心深处的真、善、美,可能是潜意识,可能是梦境也可能是精神的触碰点,表现在画面上怪诞并引人深思,这样的作品可以很轻松的调动起他们的兴趣,对打开思路与创造性思维,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六年级孩子即爱动又善思考,在美术展演与创作中,给足他们体验的机会,还能在体验的过程中感受亲情,友情和快乐。
孩子们有基本的造型能力和对色彩很浓的兴趣,只要打开了他们的创作欲望,就能够创作出具有魔术性与趣味性的作品。
3重点难点学习重点:1.魔术组合画面的方法。
2.欣赏不同形式绘画作品的思维方式。
3.体验魔术组合美术作品中的思想道德文化。
学习难点:用创新思维创作一幅新颖有趣的画面。
4教学过程4.1第一学时4.1.1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图形的魔术组合》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在课前老师对我们班的同学做了一个梦想小调查,你们想知道大家的梦想吗?让我们来听一听(录音)有一位叫夏加尔的画家,他也有个梦想的家乡,而且他还用绘画的方式表现了出来,我们一起看一看吧。
看不懂了吧?今天就让我们通过《图形的魔术组合》一课,了解一下这种魔术组合的画面吧。
板书课题:图形的魔术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