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讲applet(中国铁道出版社 陈勇孝 郎洪编著)
- 格式:ppt
- 大小:230.00 KB
- 文档页数:19
浙教版信息技术七年级上册第9课文本框的应用教学设计
3、改变文字方向,不一样的竖排
三、文本框中的文字方向
活动5【作业】综合任务:给我们学校制作一张宣传海报
具体要求如下:
1、主题突出(有具体的标题)
2、布局合理(用文本框布局)
3、图文并茂(至少2张图片和3个文本框)
4、后期修改方便(设置好文本框超链接)
5、文字形式多样(部分文字方向为竖向)
活动6【活动】展示学生作品、师生共同点评
开动脑筋:更改文本框中文字方向与选择竖排文本框有什么不同?
布置作业 1.利用文本框完成所负责栏目的第三个页面内容。
2.如何将图片设置文本框的底纹?试一试课下小组合作
完成作业。
锻炼小组间的明
确分工、合作探
究能力。
课堂小结1、插入文本框、设置文本框格式、文本框链接、文字方向
2、利用文本框设计制作海报各组汇报总
结,其他小组
成员做补充。
锻炼学生的总结
能力,逻辑思维、
语言表达能力。
板书。
三年级上册信息技术计算机的基本操作(第9课—第12课)教案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课件www.5yk 第9课认识存储设备一、学习内容分析本课是中山市教育局教学研究市编制的三年级上册《信息技术》第二单元第9课的教学内容。
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已经认识了计算机的组成,学会了对计算机的鼠标和键盘操作方法,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认知计算机存储设备,重点是学会读写文件路径,识知不同类型的文件。
二、学生分析三年级学生的计算机操作水平处于起步阶段,自控能力较弱,只有少数学生可以熟练使用键盘,一部分学生对计算机的使用仍然很陌生。
三年级阶段的学生兴趣学习占主导。
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认识计算机存储设备。
2.学会浏览文件夹。
3.了解几种文件类型。
4.学会读写文件路径。
过程与方法.讲授为主,辅之任务驱动学习。
2.学生以记忆和理解学习为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
2.学会正确地评价自己和他人。
四、教学重难点重点:认知存储设备的名称和特点,不同类型的文件,读写文件的路径。
难点:如何快速记忆众多的存储设备名称,如何正确书写文件的路径。
五、教学资源多媒体网络教室、PPT,学生学习素材。
六、教学过程(共40分钟)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意图备注创设情境导入任务.介绍一位新朋友——大嘴鸟博士。
2.大嘴鸟博士为我们带来了礼物,但必须回答出它给我们的问题。
3.展示大嘴鸟博士带给我们的“礼物盒”文件夹,展示其中的一个“礼物”七巧板.swf认识大嘴鸟博士,他给我们带来了什么礼物呢,观看七巧板,了解获得礼物的规则是要回答出大嘴鸟给我们提出的问题。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了解获得礼物的规则整堂课以大嘴鸟博士送礼物为主线,提出多个任务并回答出问题才能获得礼物,礼物就是存放在电脑里的不同类型的文件。
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致。
从认识存储设备的学习,到浏览文件夹,再到认知文件类型和读写文件路径的学习,一步步由易到难引导学生,老师在整个课堂中借助小组回答大嘴鸟博士的问题为激励机制,回答对的小组获得加分来调控课堂,促使学生更好的掌握知识。
课题第九课网上真精彩课型新授课时 1
知识、能力目标1、使学生了解网上信息因特网信息资源的丰富的特点。
2、掌握浏览网上信息各种操作的方法。
教学
重点掌握浏览网上信息各种操作的方法。
教学
难点
掌握浏览网上信息各种操作的方法。
教具
准备
网络教室信息;
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同学们,因特网是一个丰富多彩的信息世界,有文字、图形、声音、图像和动画等各种形式的信息供我们浏览使用。
我们一起上网看看吧!
二、新授
1、演示课件,分别通过海运、航运及因特网传递所需的时间。
让学生了解到我们可以在网上欣赏到世界各地的风光、发送信息,网络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
2、认识IE浏览器
演示进入IE过程,展示IE窗口。
学生自主探索活动:IE由哪几部组成,各有什么作用,用广播教学展示学生探索和各个部分名称:标题栏、地址栏、前进和后退按钮等。
3、让学生浏览教师指定网站
中国少年雏鹰网
学生科技网
教师巡视、答疑,给予个别指导。
让同学们说说都看到了什么内容。
教学过程学生自由发言,全班交流。
4、认识网络结构,讨论网络作用教师讲解因特网的结构。
三、课文总结
教师总结因特网提供的各种服务。
四、作业
完成课后的有关练习。
课后反思。
第9课多变的文字【教材分析】本课是浙江教育出版社《中学信息技术》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图像处理》中的第9课。
通过在背景图像上进行文字创作,熟悉PS中基本的知识点(文字蒙版工具、图层样式等)。
前三课的内容包括初步了解PHOTOSHOP软件的基本功能,了解其图层的含义与操作要领,学会选框工具、移动工具、自由变换功能、填色工具(渐变填充与油漆桶填充)、普通文字工具的使用方法。
本课则是在此基础上,学习“变形文字”、“文字蒙版工具”与“图层样式”的使用方法。
七年级学生对于美化图片和文字修改有着强烈的兴趣,主要源于学生们喜欢在一张有趣的图片上加一句经典幽默的文字,大家常常能看着这些图片大笑不已。
站在学生的角度备课,不仅灌输给学生知识点,更应该让学生用学会的知识,去创造生活中一幅幅唯美的图像,发掘生活中的亮点。
学生的创作要源于模仿而高于模仿,对老师提供的图像展开丰富的想像,呈现出有创造力的文字描述,同时挖掘出生活中美的语言文字。
【教学目标】1.在制作特殊效果变形文字过程中,掌握文字工具的横排蒙版工具及变形文字选项设置。
2.在添加文字立体效果的操作中,掌握图层样式中的投影和内阴影设置,体验多种功能配合处理手法,制作出精美的文字标题。
【重、难点分析】教学重点:横排蒙版文字工具、变形文字选项、图层样式。
教学难点:蒙版的概念【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生自学微课培养学生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动手实践能力,给学生尝试的空间,充分发挥他们的创作能力2、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观。
【过程和方法目标】1.通过启发、探究式教学,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样例作品,加强学生观察分析、独立思考、合作交流能力的培养。
2、培养学生利用已有知识学习新知识的迁移能力,鼓励学生自由创作,渗透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提高他们的综合运用能力。
【教学准备】图片素材,文字素材,教学网站。
我们看一下这个教学网站,网站中主要包括范例、步骤、微课、帮助4个内容,学生可以清晰的了解到本堂课的学习目标、任务和学习方法。
六年级下册信息技术第九课走进图形化编程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图形化编程的基本概念和作用;2.掌握Scratch图形化编程软件的基本操作方法;3.能够运用图形化编程软件进行简单的程序设计;4.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图形化编程的基本概念和作用;2.Scratch图形化编程软件的基本操作方法。
教学难点:1.能够运用图形化编程软件进行简单的程序设计;2.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1.电脑或平板设备;2.Scratch图形化编程软件。
一、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图形化编程的概念和作用,引发学生对编程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学习Scratch图形化编程软件1.学生观看教师演示如何打开Scratch软件,并简要介绍软件界面和基本操作方法。
2.学生自行操作电脑或平板设备,打开Scratch软件,尝试进行简单的操作,如选择角色、添加背景等。
三、学习图形化编程基础知识1.教师介绍图形化编程的基本概念,如角色、舞台、积木等,并进行示范操作。
2.学生跟随教师的示范,尝试使用不同的积木组合,创建简单的程序。
四、练习与拓展1.学生自主探索Scratch软件的功能,尝试设计更复杂的程序,增加角色的交互效果。
2.学生可以互相分享自己设计的程序,展示成果。
五、总结与评价1.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概括图形化编程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2.学生进行自我评价,总结本节课的收获和不足之处。
教学延伸:1.学生可以继续探索Scratch软件的高级功能,如事件、条件等,设计更复杂的程序;2.学生可以参与编程比赛或项目,展示自己的编程技能和创造力。
教学资源:1.Scratch图形化编程软件;2.相关教学视频或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