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辽宁省设施蔬菜产量增加60万吨以上
- 格式:pdf
- 大小:2.85 MB
- 文档页数:1
主题:2023年蔬菜产量数据的公告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事:根据国家统计局最新发布的数据,2023年全国蔬菜产量情况如下:1. 全国蔬菜总产量为XXX万吨,较去年增长XX.X%。
2. 各省蔬菜产量情况:(1)广东省:蔬菜总产量为XXX万吨,位居全国第一,主要以叶菜类、瓜果类、根茎类为主要种植品种。
产量较去年增长XX%。
(2)山东省:蔬菜总产量为XXX万吨,位居全国第二,主要以大棚蔬菜为主要种植品种。
产量较去年增长XX%。
(3)河北省:蔬菜总产量为XXX万吨,位居全国第三,主要以大棚蔬菜和露地蔬菜为主要种植品种。
产量较去年增长XX%。
(4)江苏省、浙江省、江西省、福建省、河南省、四川省等地蔬菜产量均在全国排名前十,详细数据请见附表。
3. 蔬菜产量品种情况:(1)叶菜类:产量为XXX万吨,占全国蔬菜总产量的XX%。
(2)瓜果类:产量为XXX万吨,占全国蔬菜总产量的XX%。
(3)根茎类:产量为XXX万吨,占全国蔬菜总产量的XX%。
4. 主要蔬菜产量变化趋势:(1)大棚蔬菜生产呈现出高产、优质、高效的新发展态势,产量较去年同期增长XX%。
(2)受气候影响,露地蔬菜产量略有下降,较去年同期减少XX%。
以上为2023年蔬菜产量数据的公告。
希望各位领导和同事们能够认真分析和利用这些数据,合理制定种植计划和市场营销策略,助力我国蔬菜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感谢各位的关注和支持!国家统计局2023年X月X日由于2023年全国蔬菜产量总体上呈现增长态势,并且在各个省份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长,这表明我国蔬菜产业在种植结构、生产技术、管理水平等方面取得了显著进步。
这种增长趋势不仅体现了农业生产的活力和潜力,也为农民增收和国民膳食安全提供了有力支撑。
随着新型农业生产技术的不断推广和应用,大棚蔬菜种植在蔬菜产量中的占比逐年提升。
大棚蔬菜生产具有节约人工、提高单产、减少病虫害、增加收益等诸多优势,因此在当今我国农业发展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东北地区设施农业概况1.1 东北地区设施农业发展概况东北地区设施农业发展迅速,2011年辽宁省设施农业规模突破1000万亩,占辽宁耕地面积的1/6,居全国前列。
其中日光温室面积居全国首位,蔬菜播种面积超过10万亩的县市达到41个,其中34个县纳入《全国蔬菜产业发展规划(2011—2020年)》蔬菜产业重点县。
到2009年年底,吉林省棚膜基础设施建设面积达到84.8万亩,棚菜产量达到252万t;2009年内蒙古设施农业总面积达到102万亩,形成了以日光温室和塑料大、中、小棚为主体的保护地蔬菜栽培体系;黑龙江省近几年农业设施种植面积一直保持在34万亩左右,其中节能日光温室9万亩,塑料大、中、小棚25万亩。
设施农业已成为抗灾避灾、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优势主导产业,是现代农业的重要标志。
1.2 东北地区设施农业气象灾害东北地区属于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季寒冷漫长,多暴风雪天气,春秋两季冷涡天气频发,经常出现3d以上的连阴雨天气,多6级以上大风,4—5月大风日数年均20d,暴雪垮棚、大风掀棚事件时有发生。
近年来,大风气象灾害经济损失严重,2010年4月8日辽宁部分地区出现6~7级大风,瞬时风速达26.7m/s,沈阳28处大棚起火,棚膜损坏合计780栋,草帘子损坏合计1074栋,棚架倒塌266栋,山墙倒塌34栋。
阜新市受损蔬菜保护地棚室共计12745栋,总面积6373亩。
棚内作物也经常遭遇低温冻害、连阴寡照灾害,对设施农业生产造成巨大威胁。
设施农业的迅速发展和气象科技的不断进步,催生了设施农业气象服务这一农业气象服务的新领域。
尽管如此,设施农业仍然受到自然气候资源的约束,而且不利气象条件仍对设施农业有巨大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设施农业的工程设计、区划布局及环境控制和节能等方面。
虽然在40°N以上的寒冷地区依靠简易的设施,冬季寒冷季节不另加温也能生产出黄瓜、番茄等喜温果菜,但是设施水平低,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差。
辽宁农业发展现状与障碍辽宁省是中国东北地区的重要农业大省,拥有丰富的农业资源和良好的自然条件,但在农业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障碍和困难。
本文将就辽宁农业发展现状及其所面临的障碍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辽宁农业发展现状1. 资源优势明显辽宁省地处中国东北地区,拥有丰富的耕地资源和水资源,是中国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之一。
全省耕地面积达到5416.26万亩,居全国第六;水资源丰富,拥有多条大型河流,水域面积达到353.5万公顷,为农业生产提供了良好的水源保障。
2. 农业产业结构合理辽宁省农业产业以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和畜牧业为主,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产业链和产业布局。
粮食种植主要以玉米、大豆、小麦等为主,经济作物以烟草、水果、蔬菜等为主,畜牧业则包括猪、牛、羊等。
3. 技术水平较高辽宁省在农业技术研发和推广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建立了一批现代化农业示范园区和农技示范站,引进和培育了一批优质农业品种和新型农业技术,不断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益和质量。
1. 耕地资源减少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工业用地的扩张,部分耕地被征用或占用,导致辽宁省耕地面积逐年减少。
特别是在沿海地区和经济发达地区,土地利用压力较大,耕地资源受到了严重的挤占和破坏,这给农业生产带来了很大的隐患。
2. 水资源短缺尽管辽宁省拥有丰富的水资源,但在实际生产中,农业用水仍然存在着供需不平衡的问题。
部分地区由于干旱和缺水等原因,导致农业生产受到了很大的影响,特别是在黄土高原地区和西部地区,缺水问题尤为突出。
辽宁省农业产业主要以粮食作物和畜牧业为主,经济作物和农副产品产业相对滞后。
这导致了农产品的单一性和同质化,价格波动大,农民收入难以保障,经济效益不稳定。
4. 农业科技水平不高虽然辽宁省在农业科技方面取得了一定成就,但与发达地区相比,仍然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农业技术落后、农业设施简陋、农业科研投入不足等问题制约了农业生产的全面发展,也制约了农业产业的升级和转型。
5. 农民素质有待提高辽宁省农业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农民素质不高。
辽西地区设施蔬菜发展问题研究摘要:随着我国设施农业的不断发展,我国的设施蔬菜种植面积也在不断的扩大。
目前,我国设施蔬菜产业的发展规模已经相当之大,且仍然处于不断扩大之中。
近年来,辽宁省一直很重视设施蔬菜产业的发展。
本文就辽宁省的辽西地区设施蔬菜发展问题做了相关的阐述与分析。
关键词:辽西地区;设施蔬菜;发展一、设施蔬菜概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蔬菜是必不可少的农产品之一。
对于我国的农业种植领域而言,大力的发展设施蔬菜不但是保障蔬菜供给的主要途径之一,还是推进我国农业种植领域现代化发展进程的重要举措。
设施蔬菜是一种现代化的蔬菜生产模式,需要以各种技术设施作为依托,例如日光温室、塑料拱棚、遮阳棚以及网棚等设施。
借助于设施蔬菜栽培技术的应用,可以在局部范围改善或创造出适宜的气象环境因素,以此来为蔬菜的生长发育创造出良好的环境条件。
采用设施栽培可以达到避免低温、高温暴雨、强光照射等逆境对蔬菜生产的危害。
在这种情况之下,除了能够有效的实现蔬菜的稳产与高产之外,还能够实现蔬菜的反季节供给。
我国的蔬菜设施产业是在上个世纪的九十年代初期逐渐兴起的,经过了三十多年的发展,我国设施蔬菜产业取得了巨大成就,形成了节能、低碳、低成本的独具特色的发展道路,设施蔬菜的种植面积与产量已经在我国的蔬菜产业中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
由此可见,大力的发展设施蔬菜是我国蔬菜产业的主要发展趋势。
二、辽西地区设施蔬菜的发展现状辽宁省是我国的农业大省,在全国范围内,辽宁省的农业生产力发展水平一直是名列前茅。
近年来,辽宁省一直在积极的发展设施蔬菜产业,从2008年开始,辽宁省政府启动了1000万亩设施农业建设工程,省财政每年都会安排专项资金用于设施小区建设补助。
辽宁省首创了北方地区冬季不用加温就能进行反季栽培的生产模式,为北方地区的蔬菜供应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目前,辽宁省的设施农业占地面积已经位居全国第二,是我国设施蔬菜的重点发展区域。
特别是辽西地区当下的蔬菜设施生产已经逐步的形成了三大优势区。
辽宁省农产品发展情况汇报辽宁省位于中国东北地区,拥有丰富的农业资源和良好的农业基础。
近年来,辽宁省农产品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各项指标稳步提升,为推动农业现代化和农民增收做出了重要贡献。
首先,辽宁省农产品种植业取得了长足发展。
全省农业种植面积持续扩大,种植业结构不断优化,粮食、油料、蔬菜、水果等主要农产品产量大幅增长。
在科技进步和现代农业技术的支持下,辽宁省农产品品质得到提升,市场竞争力不断增强。
其次,辽宁省畜牧业和水产业也取得了良好发展。
畜禽养殖规模化、标准化水平不断提高,畜产品质量安全得到有效保障。
水产养殖业规模扩大,水产品品种多样,产量和质量均有所提升。
农产品加工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农产品加工技术不断提升,产品品质不断提高,走出了一条绿色、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再者,辽宁省农产品流通和市场销售体系不断完善。
随着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入推进,农产品流通体系得到优化和升级,市场销售环境持续改善。
农产品市场多元化,线上线下销售渠道不断拓展,为农产品销售提供了更多选择和便利。
最后,辽宁省农产品品牌建设和营销推广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
通过加强品牌建设和营销推广,辽宁省农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上逐渐树立了良好的形象和口碑,为农产品走出去提供了有力支撑。
总的来看,辽宁省农产品发展在政策支持、科技创新和市场需求等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为农业现代化和农民增收做出了重要贡献。
但也要看到,农产品发展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需要进一步加强政策引导,加大科技投入,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安全水平,促进农产品产销对接,推动农产品产业转型升级,实现农产品可持续发展。
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将进一步加大农产品科技创新力度,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优化农产品产销体系,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不断提升农产品品牌竞争力,为辽宁省农产品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实现农产品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沈阳市辽中区设施果蔬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沈阳市辽中区地处中国东北地区,是辽宁省省会沈阳市下辖的一个县级市。
该区是一个依靠农业的地区,其设施果蔬产业在当地具有重要的地位。
本文将从设施果蔬产业现状、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对策三个方面来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设施果蔬产业现状1.产业规模:辽中区设施果蔬产业规模庞大,涵盖了大棚种植、温室种植、露天果蔬种植等多种形式。
据统计,全区设施果蔬种植面积达到了数千亩。
2.产业结构:设施果蔬产业以蔬菜、水果为主,包括番茄、黄瓜、辣椒、西红柿、苹果、梨等多种作物。
番茄、黄瓜等蔬菜品种居多,水果主要以苹果为主。
3.产业市场:成熟的设施果蔬产业市场,主要面向本地市场和外地市场供应。
受到季节限制,大部分产品都需要通过储藏、运输等手段延长上市期,以满足不同地区市场的需求。
4.产业收益:设施果蔬产业为当地农民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益,一些规模较大的种植基地甚至成为了当地农民的致富之源。
二、存在的问题1.市场饱和:设施果蔬产业供大于求的状态比较严重,导致市场竞争激烈,价格波动较大,农民的收入难以保障。
2.技术水平不高:一些农民对设施果蔬的种植技术掌握不够,导致产量问题和品质问题,降低了产品的竞争力。
3.产业集聚效应不明显:设施果蔬产业的龙头企业和科研机构较少,产业链上下游配套服务不齐全,难以形成产业集聚效应,影响了产业的整体竞争力。
4.环保问题:设施果蔬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对环境造成了一定的污染,废水、废土排放等问题也日益凸显,环保压力不断增加。
三、发展对策1.优化产业结构:加大对设施果蔬产业的科技投入,引导农民尝试新的设施果蔬品种,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优化产业结构,减少重复生产。
2.提高技术水平:加大对农民的技术培训力度,提高他们的种植技能,引入先进的种植技术和设备,提高产品品质,增加产量,提高经济效益。
3.加强市场开拓:拓展设施果蔬产业的销售渠道,拓展国内外市场,提高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提高农民的收入。
沈阳市辽中区设施果蔬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沈阳市辽中区地处中国东北,是辽宁省辖县级市,位于辽宁省中部地区。
辽中区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丰富的农业资源,素有“辽中果蔬之乡”之称。
近年来,随着国家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深入和农村产业发展的推动,辽中区设施果蔬产业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本文将对沈阳市辽中区设施果蔬产业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
一、现状分析1. 优势资源辽中区气候适宜、土地肥沃,适宜于果蔬种植。
据统计,辽中区全年平均气温9摄氏度,农田面积近35万亩,适宜发展设施果蔬产业。
辽中区还有部分山区适宜种植水果,如苹果、樱桃、李子等。
2. 产业现状辽中区设施果蔬产业已初步形成规模化种植,种植类型多样。
蔬菜主要以番茄、黄瓜、辣椒等为主,水果主要以苹果、樱桃、桃子为主。
这些果蔬品种在市场上有一定的需求量,产业规模较大。
3. 技术水平辽中区设施果蔬产业的种植技术水平较高,农民对新技术的接受程度高。
农业部门还为果蔬种植户提供专业技术培训和技术指导,提高了果蔬产业的技术含量。
4. 市场需求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转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重健康饮食,果蔬产品市场需求量逐年增长。
特别是在城市,设施果蔬成为人们餐桌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5. 问题与挑战虽然辽中区果蔬产业发展势头良好,但也面临一些问题与挑战。
设施果蔬产业的生产成本较高,包括设施建设、种植资材、农药肥料等费用。
市场需求不稳定,价格波动较大。
设施果蔬产业存在一定的品种单一、规模小、营销不畅等问题。
二、发展对策1. 提高种植品种营养价值果蔬产品的营养价值是消费者选择购买的重要因素。
辽中区农业部门可以结合当地气候条件和土壤环境,推广种植一些高营养价值的果蔬品种,提高其市场竞争力。
2. 加强科技支撑加强对设施果蔬产业的科技研发和技术引进,提高种植技术水平,推广先进适用的园艺种植技术。
鼓励种植户采用科学的管理模式,合理利用农药、肥料,确保产品质量。
3. 拓展市场渠道加强果蔬产业的营销网络建设,开拓市场销售渠道,扩大产品销售范围。
朝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朝阳市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实施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朝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24.01.23•【字号】朝政办发〔2024〕3号•【施行日期】2024.01.2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自然生态保护正文朝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朝阳市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实施方案的通知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市直各单位:经市政府同意,现将《朝阳市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朝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24年1月23日朝阳市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实施方案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指导意见》(国发〔2021〕4号)和《辽宁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辽宁省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任务措施的通知》(辽政办发〔2021〕29号)精神,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促进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推动实施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结合朝阳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一中、二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东北、辽宁振兴发展的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以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为引领,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坚持节能优先,夯实高效利用资源、严格保护生态环境、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发展基础,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空间格局,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道路,确保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推动我市绿色发展迈上新台阶。
(二)基本原则。
——重点突破,融合发展。
以节能环保、清洁生产、清洁能源等为重点率先突破,做好与农业、制造业、服务业和信息技术的融合发展,全面带动一二三产业和基础设施绿色升级。
Liaoning Economy
省内
来辽投资的实业家有望聘为政府经济顾问辽宁去年减税降费1300多亿元
近日,辽宁省政府办公厅发布《辽宁省人民政府经 济顾问管理办法》,将选聘海内外有较大影响的政府机 构、商会、行业协会等的主要领导者,以及著名财团、银 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跨国公司、大企业的董事长或核 心决策者等为经济顾问。
经济顾问的主要职责是,向省 政府提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方面的意见和建议,介绍 海内外经贸、科技发展动态;向海内外宣传辽宁,推介投 资环境,积极帮助开展招商引资和智力引进工作;协助 辽宁进一步拓宽海内外经贸渠道,支持辽宁企业发展。
经济顾问聘期为三年,经续聘可连任,连任次数不限。
辽宁自贸试验区新增注册企业逾两万家
据从辽宁自由贸易试验区管委会获悉,截至2018 年1月31日,该自贸试验区共新增注册企业23520家,注册资本3398亿元人民币。
辽宁自贸试验区挂牌不到 一年时间,要求复制推广的109项自贸经验,已落地99 项;123项试点任务,已落地或正在实施并取得初步成效 的达#1项;首批经第三方评估的!个改革创新案例已 形成上报,其中1个案例属于全国首创。
目前,辽宁自 贸试验区正加快融人“一带一路”建设,扩大自主品牌和 高附加值产品出口,推动对外贸易口岸建设和通关便利 化。
2017年,有80余家东北亚地区外资企业人驻,合同 夕卜资额2)亿美元。
据从辽宁省财政厅获悉,2017年辽宁积极推进各项 税制改革,降低实体经济成本,全省共减少相关企业及 纳税人税费负担123)亿元。
据介绍,去年辽宁省财税 部门在支持金融资本市场、改善民生、支持“三农”等方 面给予优惠政策。
另外,辽宁还扩大了享受企业所得税 优惠的小微企业范围,将年应纳税所得额上限由30万元 提高到50万元,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减半计算应纳税所 得额并按20%优惠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
在支持高新 技术企业发展方面。
辽宁将科技型中小企业开发新技 术、新产品、新工艺实际发生的研发费用在企业所得税 税前加计扣除的比例由50%%是高至75%。
今年辽宁省设施蔬菜产量增加60万吨以上
日前,从全省农业工作会议了解到,去年辽宁省积 极推进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了农业质量和效 益双丰收,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3747元,高出 全国平均水平315元。
今年,辽宁省将全面启动乡村振 兴战略,继续开展种植业结构调整,非优势区玉米将调减 4万公顷以上,设施蔬菜产量增加60万吨以上,规模以上 农产品加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长7%以上,第一产业增加 值增长3)%。
据了解,去年辽宁省先后从玉米生产者补 贴资金中调剂10%、近6亿元用于支持种植业结构调整,新增优质粮食作物5)5万公顷、蔬菜等高效经济作物5) 万公顷。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