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调整2012年工伤保险有关待遇的通知
- 格式:doc
- 大小:197.00 KB
- 文档页数:1
本溪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调整工伤保险待遇的通知正文:---------------------------------------------------------------------------------------------------------------------------------------------------- 本溪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调整工伤保险待遇的通知各自治县(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各有关单位:根据《工伤保险条例》(国务院令第586号)、《辽宁省工伤保险实施办法》(省政府令第187号)、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2013年调整企业工伤人员相关待遇的指导意见》(辽人社发〔2013〕31号)和《本溪市工伤保险实施办法》(市政府第131号令)有关规定,结合我市职工平均工资和生活费用增长情况,经研究,决定对我市工伤职工伤残津贴、供养亲属抚恤金、生活护理费进行调整。
现将有关问题通知如下:一、调整范围2012年12月31日前退出工作岗位,保留劳动关系,领取伤残津贴的一级至四级在职工伤职工;2012年12月31日前享受生活护理费待遇的工伤人员、领取供养亲属抚恤金待遇的工亡职工供养亲属。
二、调整标准(一)工伤职工伤残津贴调整标准一级伤残每月增加200元,二级伤残每月增加190元,三级伤残每月增加180元,四级伤残每月增加170元。
一级至四级工伤职工凡领取的伤残津贴低于1850元、1750元、1650元和1550元的分别调整到1850元、1750元、1650元和1550元。
五级至六级工伤人员的伤残津贴,由用人单位按照本单位职工工资增长水平的一定比例进行调整,伤残津贴实际金额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二)供养亲属抚恤金调整标准领取供养亲属抚恤金的工亡职工供养亲属每人每月增加120元,孤寡老人或孤儿每人每月再增加15元;凡配偶每月领取的抚恤金低于850元的按850元计发,其他供养亲属每月领取的抚恤金低于800元的按800元计发。
关于工伤保险基金支付工伤人员住院伙食补助费等有关待遇标准的意见豫人社工伤[2012]1号各省辖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省直管试点县(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根据国务院《工伤保险条例》(国务院令第375号颁布,国务院令第586号修改)规定,经省政府同意,现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工伤人员住院伙食补助费等待遇标准提出以下意见,请遵照执行。
一、工伤保险基金支付工伤人员住院治疗工伤的伙食补助费、到统筹地区以外就医所需的交通食宿费用等暂按以下标准执行。
以后根据物价和生活水平变化情况由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调整,并向社会公布。
(一)工伤人员住院治疗工伤期间的伙食补助费直辖市、副省级城市和省会城市:25元/天/人;其他地区:20元/天/人。
(二)工伤人员到统筹地区以外治疗工伤的交通、食宿费用1、市内交通补贴:20元/天/人;2、长途公共汽车、火车(硬卧或硬座,高铁、动车二等座及以下)、轮船(三等舱及以下)实报实销;病情特殊选择其他交通工具或乘坐方式的,外出前需经统筹地区经办机构审核同意后方可据实报销。
3、食宿费用:据实报销,直辖市、副省级城市和省会城市最高不超过150元/天/人,其他地区最高不超过120元/天/人。
4、市内交通补贴、外出治疗工伤的食宿费用报销日期为到达目的地至办理入院手续之日止,随行人员费用不属于报销范围。
(三)工伤人员配置(更换)辅助器具所需交通及食宿费用标准参照上述标准执行。
二、五级至十级工伤职工按照《工伤保险条例》规定与用人单位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关系的,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由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具体按《河南省工伤保险条例》规定的标准执行。
河南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二〇一二年二月一日。
湖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做好工伤保险待遇支付等工作的意见现行有效湖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鄂人社规[2012]2号发文日期:2012年04月20日生效日期:2011年01月01日湖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做好工伤保险待遇支付等工作的意见(鄂人社规〔2012〕2号)各市、州、直管市、神农架林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为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和国务院新修订的《工伤保险条例》,切实保障工伤职工合法权益,经研究,在《湖北省工伤保险实施办法》修订前,就工伤保险待遇支付等工作提出如下意见,请遵照执行。
一、一次性工亡补助金。
因工死亡职工的一次性工亡补助金(亦称因工死亡补助金),其标准为工伤发生时上一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从工伤保险基金支付。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0年度为19109元、2011年度为21810元。
二、住院伙食补助费。
工伤职工住院治疗工伤(含工伤康复治疗)期间的伙食补助费,标准为每人每天15元,从工伤保险基金支付。
三、跨统筹地区就医的交通、食宿费。
经医疗机构出具证明、工伤保险经办机构同意,工伤职工到统筹地区以外就医的,从统筹地区至治疗所在地区的交通费,按照火车硬卧价格标准据实报销;该区间未开通铁路客运的,按照长途公路客运标准据实报销;特殊情况经统筹地区工伤保险经办机构批准,可乘坐航空交通工具,按普通舱标准据实报销。
入院前的待床期,可报销不超过3天(含3天)的食宿费用,伙食补助标准为每人每天15元,住宿标准最高不超过每天150元,凭发票据实报销,所需资金从工伤保险基金支付。
住院治疗期间的住宿费不得重复报销。
四、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
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五至六级伤残的职工本人书面提出与用人单位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关系的,以及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七至十级伤残的职工劳动合同期满终止或者本人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标准为8至18个月的所在统筹地区上一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其中,五级为18个月、六级为16个月、七级为14个月、八为级12个月、九级为10个月、十级为8个月。
辽宁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推进事业单位等组织参加工伤保险有关问题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辽宁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公布日期】2012.06.28•【字号】•【施行日期】2012.06.2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工伤保险正文辽宁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推进事业单位等组织参加工伤保险有关问题的通知(2012年6月28日)各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财政局,绥中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人事局、财政局,昌图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省直各有关部门: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35号)和新修订的《工伤保险条例》(国务院令第586号,以下称《条例》),解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基金会、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组织工作人员的工伤保障问题,推进上述单位工作人员参加工伤保险,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一、充分认识事业单位等组织参加工伤保险的重要意义《条例》将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基金会、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组织工作人员纳入工伤保险保障范围,以国家立法的形式对事业单位等组织的工作人员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人员实行工伤保险制度保障,对于坚持以人为本,保障职工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和谐具有重要意义。
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事业单位等组织工作人员工伤保险权益的高度重视,是工伤保险对各类职业人群实现全覆盖、工伤保险制度体系进一步完善的重大举措。
各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做好这项工作的重要意义,加快推进事业单位等组织参加工伤保险。
二、明确参保范围,加快推进事业单位等组织参保工作按照《条例》的规定,我省除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外,其他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基金会、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组织(以下称事业单位等组织)都应当参加工伤保险,为本单位全部职工(包括编制外招用的临时工和农民工)缴纳工伤保险费,职工个人不缴纳工伤保险费。
葫芦岛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葫芦岛市补充工伤保险实施办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葫芦岛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2.12.03•【字号】葫政办发[2012]85号•【施行日期】2012.12.0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保险正文葫芦岛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葫芦岛市补充工伤保险实施办法的通知(葫政办发〔2012〕85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各开发区(园区)管委会,市政府各部门:经市政府同意,现将《葫芦岛市补充工伤保险实施办法》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区、本部门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葫芦岛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12年12月3日葫芦岛市补充工伤保险实施办法第一条为提高工伤保险待遇水平,保障工伤职工的合法权益,完善工伤保险政策体系,促进多层次保障体系的建立和发展,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实施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我市行政区域内,符合参加工伤保险条件的用人单位及其职工。
参加工伤保险的用人单位应同时参加补充工伤保险。
第三条用人单位缴纳的补充工伤保险费,全额转投到信誉好、保障能力强、待遇水平高的商业保险公司,由商业保险公司承保。
承保补充工伤保险的商业保险公司,应与工伤保险经办机构签订协议,具体经办补充工伤保险业务。
第四条补充工伤保险的申报、缴费流程参照工伤保险申报、缴费流程办理。
第五条补充工伤保险费由用人单位承担,职工个人不缴费。
缴费标准以用人单位工伤保险缴费费率为基础,按不同行业类别制定相应缴费标准,即一类行业按每人每月4元缴纳,二类行业按每人每月6元缴纳,三类行业按每人每月8元缴纳。
第六条参加补充工伤保险的工伤职工,在享受《工伤保险条例》规定相关待遇的基础上,再由商业保险公司一次性支付补充工伤保险待遇。
(一)经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认定为工亡或视同工亡的,在享受工伤保险待遇的基础上,再由商业保险公司一次性支付补偿金10万元。
经劳动鉴定委员会鉴定为一至十级伤残的,在享受工伤保险待遇的基础上,再由商业保险公司按照伤残等级一次性支付伤残补偿金,标准为:一级5万元,二级4.5万元,三级4万元,四级3.5万元,五级3万元,六级2.5万元,七级2万元,八级1.5万元,九级1万元,十级0.5万元。
工伤保险待遇调整通知尊敬的员工:根据国家有关部门的政策调整和我司的相关规定,我司决定对工伤保险待遇进行调整,特向全体员工发出以下通知:一、工伤保险待遇调整背景及原因工伤保险是国家为保障职工在工作期间因工作引起的伤残、疾病和死亡所采取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
为了适应我国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保障员工的合法权益,提高工伤保险制度的公平和可持续性,国家有关部门对工伤保险待遇进行了全面的调整。
自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伤保险条例》起,工伤保险待遇已经有所提高,但与部分地区的经济发展实际和员工的实际需求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
为进一步改善员工的工作和生活条件,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生活质量,我司决定对工伤保险待遇进行调整和完善。
二、工伤保险待遇调整内容经过充分的调研和讨论,我司决定调整工伤保险待遇,具体调整内容如下:1.医疗费用待遇:将工伤医疗费用报销比例由原先的80%提高至90%,并扩大救治范围,增加特殊疾病的治疗费用报销。
2.伤残赔偿金待遇:根据员工伤残程度的不同,调整伤残赔偿金标准,并推出一次性伤残补助金。
3.生活补助金待遇:根据员工因工致残需求,提高生活补助金标准,并增加因工致残引起的其他相关费用的报销。
4.丧葬补助金待遇:提高丧葬补助金标准,以更好地帮助员工解决因工致残带来的家庭经济压力。
以上调整内容将在明年开始执行,并逐步向已经发生工伤的员工提供相应的待遇差额补偿。
三、补充说明1.工伤保险待遇的调整是为了更好地保障员工的合法权益,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生活质量。
希望广大员工能够积极了解和支持此次调整,并合理使用工伤保险待遇。
2.工伤保险待遇的调整是根据国家的政策和我司的实际情况综合决策的,不会对企业的经济运营产生过大的影响。
3.工伤保险待遇的调整需要员工积极配合和配合公司的相关部门的工作。
希望各部门能够做好对工伤保险待遇调整的宣传和解释工作,以便员工能够更好地了解和使用这项待遇。
四、总结我司对工伤保险待遇的调整是出于对员工权益的保护和提升,是出于对员工健康和生活的关心和关爱。
贵州省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厅关于调整我省工伤人员伤残津贴、生活护理费和供养亲属抚恤金待遇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贵州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公布日期】2012.12.11•【字号】黔人社厅发[2012]44号•【施行日期】2012.07.0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优抚安置正文贵州省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厅关于调整我省工伤人员伤残津贴、生活护理费和供养亲属抚恤金待遇的通知(黔人社厅发[2012]44号2012年12月11日)各市、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财政局,有关单位:根据国务院《工伤保险条例》规定,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对我省领取伤残津贴、供养亲属抚恤金、生活护理费人员经常性待遇进行调整,请各地遵照执行。
一、调整对象我省各类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基金会、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组织和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中,符合以下条件的工伤人员和工亡职工供养亲属:(一)2011年12月31日前(含12月31日)因工致残或患职业病,经劳动能力鉴定为一至六级伤残,领取伤残津贴且未办理退休手续的人员;(二)2011年12月31日前(含12月31日)符合享受工亡职工供养亲属抚恤金待遇条件的人员;(三)2011年12月31日前(含12月31日)因工致残或患职业病,经劳动能力鉴定为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全部护理依赖)、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大部分护理依赖)、生活部分不能自理(部分护理依赖)的人员(含退休人员)。
已一次性领取工伤保险长期性待遇并终止工伤保险关系的人员,以及事业单位未按照《工伤保险条例》享受工伤待遇的人员,不属于此次调整对象。
二、调整标准(一)伤残人员伤残津贴调整标准1、一级每人每月增加200元,二级每人每月增加190元,三级每人每月增加180元,四级每人每月增加170元,五级每人每月增加160元,六级每人每月增加150元。
调整后伤残津贴待遇水平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按当地最低工资标准领取。
工伤保险调整通知尊敬的员工:您好!感谢您一直以来对公司工作的辛勤付出与努力。
经公司管理层会议审议,对于工伤保险的相关政策进行了调整,现将具体内容通知如下:一、调整背景为了更好地保护员工的合法权益,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公司决定对工伤保险相关政策进行调整,以更好地适应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二、调整内容1.补充工伤保险责任公司决定将工伤保险责任范围进行扩大,不仅包括员工在工作期间因工作原因导致的意外伤害,还包括因工作引发的职业病。
这将进一步提高员工在工作中的安全保障及相关医疗费用的报销。
2.提高工伤待遇标准公司将提高工伤待遇标准,以更好地满足员工在工伤期间及其后的相关需求。
具体待遇标准将根据员工的不同工龄和职位进行区分,并结合员工的实际情况进行核定,以确保员工的合法权益得到充分保障。
3.强化预防工伤措施公司将加强工伤事故的预防工作,通过加强员工的安全培训和工作环境的改善,减少工伤事故的发生。
同时,将建立和完善相关的工伤事故报告和处理机制,及时解决员工在工作中的安全问题,确保员工享受安全的工作环境。
三、实施时间经公司管理层的讨论决定,调整后的工伤保险政策将于2021年1月1日正式实施。
四、期望与要求作为员工,希望您能够充分了解新的工伤保险政策,并积极配合公司开展的安全培训和预防工伤措施。
同时,如有工伤事故发生,请及时向公司相关部门进行报告,以便及时解决和处理。
最后,再次感谢您一直以来对公司的支持与付出。
相信通过这一系列的政策调整,公司将能够更好地保障员工的权益,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安全意识。
祝您工作顺利,身体健康!公司管理层日期:2020年12月。
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2012年调整伤残津贴等工伤保险待遇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公布日期】2012.07.06•【字号】豫人社工伤[2012]12号•【施行日期】2012.01.0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工伤保险正文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2012年调整伤残津贴等工伤保险待遇的通知(豫人社工伤[2012]12号)各省辖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省直各有关单位:根据国务院《工伤保险条例》和《河南省工伤保险条例》规定,综合考虑我省物价增长水平等因素,决定对伤残津贴等工伤保险待遇进行调整。
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一、调整对象本省行政区域内2011年12月31日前开始享受伤残津贴、生活护理费、供养亲属抚恤金的工伤人员或因工死亡职工供养亲属。
二、调整标准(一)此次调整坚持继续向待遇水平较低人员倾斜的原则,根据伤残等级、护理依赖程度、供养亲属抚恤金的不同情况,确定每人每月增加金额:1.伤残津贴伤残一级:250元伤残二级:240元伤残三级:230元伤残四级:220元伤残五级:200元伤残六级:170元2.生活护理费生活完全不能自理:140元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110元生活部分不能自理:85元3.供养亲属抚恤金配偶:110元(孤寡老人为140元)其他亲属:85元(孤寡老人或孤儿为110元)(二)1996年10月1日前(不含1996年10月1日)发生的工伤,在上述标准的基础上每人每月另行增加20元。
(三)根据以上调整标准调整后,有关待遇仍达不到以下标准的,统一调整至以下标准:1.伤残津贴:每人每月1200元。
2.生活护理费: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的每人每月1100元;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的每人每月900元;生活部分不能自理的每人每月700元。
3.供养亲属抚恤金:配偶每人每月900元(孤寡老人为1100元);其他亲属每人每月700元(孤寡老人或孤儿为900元)。
工伤保险条例2012全文工伤保险条例2012全文是2012年现行生效的《工伤保险条例》,是由2003年4月27日颁布,2004年1月1日生效实施,并与2010年12月20日修订后重新公布的。
修订的部分,自2011年1月1日生效,未修订的部分自2004年1月1日生效。
故此,本文为最新修改过的全文供2012年适用。
颁布信息:修订信息:【法规标题】工伤保险条例【修订文件】国务院关于修改《工伤保险条例》的决定【颁布单位】国务院【修订单位】国务院【发文字号】令第375号【发文字号】令第586号【颁布时间】2003-4-27 【修订时间】2010-12-20【实施时间】2004-1-1 【实施时间】2011-1-1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工伤保险基金第三章工伤认定第四章劳动能力鉴定第五章工伤保险待遇第六章监督管理第七章法律责任第八章附则全文内容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的职工获得医疗救治和经济补偿,促进工伤预防和职业康复,分散用人单位的工伤风险,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基金会、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组织和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以下称用人单位)应当依照本条例规定参加工伤保险,为本单位全部职工或者雇工(以下称职工)缴纳工伤保险费。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基金会、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组织的职工和个体工商户的雇工,均有依照本条例的规定享受工伤保险待遇的权利。
第三条工伤保险费的征缴按照《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关于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失业保险费的征缴规定执行。
第四条用人单位应当将参加工伤保险的有关情况在本单位内公示。
用人单位和职工应当遵守有关安全生产和职业病防治的法律法规,执行安全卫生规程和标准,预防工伤事故发生,避免和减少职业病危害。
职工发生工伤时,用人单位应当采取措施使工伤职工得到及时救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