兽医药理学说课材料
- 格式:doc
- 大小:40.00 KB
- 文档页数:10
《兽医药理学》理论授课教案概述一、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任务兽医药理学是阐明药物、机体和病原相互作用及其规律的科学,又是密切结合兽医临应床、指导合理防治畜禽疾病的应用学科,它是兽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
兽医药理学以化学、畜禽生理学、动物生物化学、畜禽病理学、兽医微生物学、畜禽寄生虫和免疫学等为基础,阐明动物机体在药物作用下所产生的各种反应以及药物防治畜禽疾病的机理,进而为兽医临床合理用药服务。
因此,兽医药理学作为兽医专业基础课与临床课之间的一门桥梁课,在完成兽医专业的目标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通过学习本课程,使学生掌握药物代谢谢动力学(即药物在体内的转动和转化)和药物效应动力学(即药物对机体或病原体的作用与原理)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并能运用药物与畜禽机体相互作用规律和原理,合理、正确地应用药物防治畜禽疾病和促进畜牧生产。
二、课程的教学目标(一)、概念和理论知识方面1、熟练掌握总论部分药动学与药效学中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知识和影响药物作用的重要因素;各论部分抗病原体药、饲料添加药的作用、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
2、掌握中枢神经系统、内脏及血液系统、专一性解毒药、影响组织代谢与外周神经系统的常用药物的作用、应用、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等基本知识。
3、一般了解各系统药中的其它药物。
(二)、操作技能方面1、熟练掌握药理学常用的实验方法和技能,包括药理实验动物持选择,常用仪器设备的使用对及实验数据、资料的整理。
2、根据当今畜禽集约化、大规模生产方式的特点,要求学生掌握群体给药方法、技能、注意事项、中毒解救等基本知识。
3、掌握开写处方的基本知识和实验动物的各种投药技能。
4、学会常用制剂的调节器制方法及应用技术。
三、《兽医药理学》学时分配根据兽医专业培养计划,兽医药理学课程总学时数为75学时,其中,理论四、课程考核方式《兽医药理学》是阐明药物、机体和病原体相互作用及其规律的科学,又是密切结合兽医临应床、指导合理防治畜禽疾病的应用学科,它是兽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
兽医药理学教案作用于消化系统药物一、教学目标1. 了解兽医药理学的基本概念和作用于消化系统的药物分类。
2. 掌握作用于消化系统药物的药理作用、作用机制和临床应用。
3. 学会正确选择和使用作用于消化系统的兽药,并了解其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
二、教学内容1. 兽医药理学的基本概念兽医药理学的定义兽医药理学的研究内容兽医药理学的研究方法2. 作用于消化系统的药物分类抗微生物药物抗寄生虫药物消化系统调节药物胃肠道动力药物胃肠道分泌药物肝胆疾病治疗药物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作用于消化系统药物的药理作用作用于消化系统药物的作用机制作用于消化系统药物的临床应用2. 教学难点:作用于消化系统药物的药理作用机制作用于消化系统药物的临床选用及注意事项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兽医药理学的基本概念、药物分类及其作用机制。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病例,引导学生学会正确选择和使用作用于消化系统的兽药。
3. 互动教学法:提问、讨论,提高学生对作用于消化系统药物的认识和应用能力。
五、教学课时本教案共需4个课时,每个课时45分钟。
六、教学过程1. 第一课时:兽医药理学的基本概念引入兽医药理学的定义及研究内容讲解兽医药理学的研究方法总结本课时重点内容2. 第二课时:作用于消化系统的药物分类介绍抗微生物药物的作用及临床应用讲解抗寄生虫药物的分类及作用阐述消化系统调节药物的药理作用分析胃肠道动力药物和胃肠道分泌药物的作用机制讲解肝胆疾病治疗药物的临床应用总结本课时重点内容3. 第三课时:作用于消化系统药物的药理作用分析抗微生物药物的药理作用讲解抗寄生虫药物的药理作用阐述消化系统调节药物的药理作用分析胃肠道动力药物和胃肠道分泌药物的药理作用讲解肝胆疾病治疗药物的药理作用总结本课时重点内容4. 第四课时:作用于消化系统药物的作用机制和临床应用讲解抗微生物药物的作用机制分析抗寄生虫药物的作用机制阐述消化系统调节药物的作用机制分析胃肠道动力药物和胃肠道分泌药物的作用机制讲解肝胆疾病治疗药物的作用机制介绍作用于消化系统药物的临床应用总结本课时重点内容七、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兽医药理学基本概念的掌握情况。
第一篇总论第一章-绪言【目的要求】1.掌握药理学、药物、药效动力学、药代动力学的概念。
熟悉药理学的学科任务。
2.了解药物与药理学的发展简史。
【教学内容】第一节药理学的任务和内容1.药理学(pharmacology)是研究药物与机体之间相互作用和规律及原理的一门学科。
药物(drug)是用以防治及诊断疾病的物质, 在理论上指凡能影响机体器官生理功能及(或)细胞代谢活动的化学物质都属于药物的范畴。
3. 药效动力学(药效学,pharmacodynamics) 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作用规律及作用原理。
4. 药代动力学(药动学, pharmacokinetics)研究机体对药物的作用及作用规律。
(1) 5. 药理学的学科任务(2)阐明药物作用机制;(3)提高药物疗效;(4)研究开发新药;(5)发现药物新用途;(6)探索细胞生理、生化及病理过程。
第二节药理学的发展史1.药物学阶段中国的《神农本草经》、《本草纲目》为药物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2. 药理学的发展德国化学家F.W.Serturner(1783-1841)分离吗啡;后来相继发现士的宁(1819),咖啡因(1819),奎宁(1820),阿托品(1831);德国微生物学家P.Ehrlich(1906)发现新胂凡纳明;德国R.Buchhneim(1820-1879)建立第一个药理学试验室;J ngley(1905)提出受体学说;20世纪药理学新领域及新药的发现: 抗生素、抗精神病药、抗高血压药、镇痛药、基因药等。
我国药理学家在麻黄碱、吗啡镇痛作用部位及青蒿素的研究方面做了重要贡献。
3.药理学从实验药理学到器官药理学, 进一步发展到分子药理学;并出现了许多药理学分支如临床药理学(Clinical pharmacology)、生化药理学(Biochemical pharmacology)、分子药理学(Molecular pharmacology)、免疫药理学(Immunopharmacology)、心血管药理学(Cardiovascular pharmacology)、神经药理学(Neuropharmacology)、遗传药理学(Pharmacogenetics)、化学治疗学(Chemotherapy)等。
兽医药理学教案第一章:兽医药理学的概念与任务1.1 兽医药理学的定义解释兽医药理学的概念和基本内容强调兽医药理学在兽医学中的重要性1.2 兽医药理学的任务介绍兽医药理学的研究任务和目标探讨兽医药理学在兽医药发展和兽病治疗中的作用第二章:兽药的剂型与给药途径2.1 兽药的剂型介绍常见的兽药剂型及其特点解释不同剂型对药物效果的影响2.2 兽药的给药途径探讨不同给药途径的优缺点分析给药途径对药物吸收和效果的影响第三章:兽药的吸收、分布、代谢与排泄3.1 兽药的吸收解释兽药吸收的机制和影响因素探讨吸收过程中的吸收速度和程度3.2 兽药的分布介绍兽药在体内的分布规律分析组织器官对药物的分布差异3.3 兽药的代谢解释兽药代谢的途径和酶系探讨药物代谢过程中的代谢产物和药物相互作用3.4 兽药的排泄介绍兽药排泄的途径和机制分析排泄过程中的药物消除速度和影响因素第四章:兽药的药效学与药动学4.1 兽药的药效学介绍兽药的药效学参数和评价指标分析药物的剂量与效果之间的关系4.2 兽药的药动学解释兽药的药动学参数和特点探讨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对药动学的影响第五章:兽药的种类与作用机制5.1 抗菌药介绍抗菌药的种类和作用机制分析抗菌药的药效学特点和应用范围5.2 抗寄生虫药解释抗寄生虫药的种类和作用机制探讨抗寄生虫药的应用原则和注意事项5.3 抗炎药介绍抗炎药的种类和作用机制分析抗炎药的药效学特点和应用范围5.4 兽药的副作用与毒性探讨兽药的副作用和毒性反应介绍预防和处理兽药副作用和毒性的方法第六章:兽药的临床应用与合理用药6.1 兽药的临床应用分析兽药在兽医临床中的重要性和应用领域介绍常见疾病的药物治疗方案和案例6.2 合理用药的原则解释合理用药的概念和原则探讨合理用药的依据和注意事项6.3 兽药的联合应用介绍兽药联合应用的优点和缺点分析兽药联合应用的案例和注意事项第七章:兽药的不良反应与药物相互作用7.1 兽药的不良反应探讨兽药不良反应的类型和原因介绍预防和处理兽药不良反应的方法7.2 药物相互作用解释药物相互作用的机制和影响分析药物相互作用对兽药效果的影响和应对策略7.3 药物不良反应和药物相互作用的监测与评估介绍药物不良反应和药物相互作用的监测方法探讨药物不良反应和药物相互作用的评估和处理原则第八章:兽药残留与食品安全8.1 兽药残留的概念与类型解释兽药残留的定义和常见类型强调兽药残留对食品安全和人体健康的影响8.2 兽药残留的检测与监控介绍兽药残留的检测方法和技术探讨兽药残留的监控策略和法规要求8.3 食品安全与兽药合理使用分析兽药合理使用对食品安全的重要性介绍食品安全标准和兽药使用的相关规定第九章:兽医中药学与中兽医药理9.1 兽医中药学的概念与特点解释兽医中药学的定义和基本内容强调兽医中药学在兽医临床中的作用和重要性9.2 中兽医药理的作用机制介绍中兽医药理的作用机制和特点分析中兽药的药效学特点和应用范围9.3 中兽药的临床应用与合理使用探讨中兽药在兽医临床中的应用案例解释中兽药的合理使用原则和方法第十章:兽医临床药物治疗与案例分析10.1 兽医临床药物治疗的原则解释兽医临床药物治疗的原则和注意事项分析药物治疗方案的制定和调整方法10.2 兽医临床药物治疗案例分析选取典型的兽医临床药物治疗案例进行分析和讨论强调药物治疗的效果评估和后续管理的重要性10.3 兽医临床药物治疗的挑战与未来发展探讨兽医临床药物治疗面临的挑战和问题展望兽医临床药物治疗的未来发展趋势和研究方向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环节:1. 兽医药理学的概念与任务2. 兽药的剂型与给药途径3. 兽药的吸收、分布、代谢与排泄4. 兽药的药效学与药动学5. 兽药的种类与作用机制6. 兽药的临床应用与合理用药7. 兽药的不良反应与药物相互作用8. 兽药残留与食品安全9. 兽医中药学与中兽医药理10. 兽医临床药物治疗与案例分析难点解析:1. 兽药的吸收、分布、代谢与排泄:理解药物在体内的动态过程,以及各种因素如药物剂型、给药途径等对药物吸收和代谢的影响。
兽医临床药理学(Veterinary Clinical Pharmacology)第一章绪论(Introduction)第一节兽医临床药理学概况一、定义兽医临床药理学(Vet. Clinic. Pharmacol.)是一门以动物为对象,研究药物与机体(包括动物和病原体)相互作用规律的学科。
其实质是利用动物实验方法并最终获得动物临床前药理学研究结果,以求得合理治疗疾病的一门学科。
动物:畜、禽、鱼、蜂、蚕临床药理学在人医上是20世纪30年代发展并成为一门学科,兽医临床药理学研究起步较晚,到上世纪80年代才真正发展成为一门独立学科。
在此之前“神农尝百草”,中草药是否有药用价值,神农亲自品尝,当然冒着中毒的危险,这也算临床药理学的前身。
有记载:“君有病饮药,臣先尝之”,意思是黄帝有病要吃药之前,臣(小官)要预先尝其味,知其性,确认有效无毒之后,君才饮用。
臣先尝之,即所谓临床药理学研究的雏形,君有病饮药即药物治疗学的雏形。
二、兽医临床药理学定位(一)兽医临床药理学是兽医药理学的一门分支学科,是兽医药理学研究中的最后综合阶段。
其研究范畴包括一种新药从开发,药效学评价、药动学评价、毒理学评价到临床应用过程。
是新药研究涉及的主要内容。
(二)与药物治疗学区别(Therapeutics):药物治疗学主要研究药物的作用,临床适应症,提高疗效,降低毒性,达到合理应用。
应该说临床药理学是药物治疗学的基础,药物治疗学是临床药理学的组成部分。
临床药理学,此外,也是应用药理学(Applied Pharmacokogy)的补充和修正。
如瘦肉精(克伦特罗)93-97年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98年农业部明文规定禁用。
第二节兽医临床药理学研究内容一、药效学研究(Pharmacodynamics)药物的有效性是评价药物最重要的依据,判断一个物质药效标准。
1、客观指标:呼吸、心跳、血压、尿量、血液生化指标,影像学指标;2、临床观察:包括医生诊察和病人主诉,观察受人为主观因素影响较大,因此,采用双盲法(Double Dlingness)或按标准分等级方法试验。
兽医药理学教案兽医药理学是研究药物与动物机体之间相互作用规律的一门学科,是一门为临床合理用药防治疾病提供基本理论的兽医学基础学科。
其内容主要是包括药物的体内过程、药物作用和应用范围,此外,还有药物的来源或性状、化学结构、制剂、用法和用量等。
第一章药理学总论【目的要求】掌握药效动力学、药代动力学的概念。
药物效应动力学(药效学, pharmacodynamics) :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规律,阐明药物防治疾病的原理药物代谢动力学(药动学, pharmacokinetics):研究机体对药物的处置(Dispositon)过程,即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生物转化和排泄过程忠药物浓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它是将动力学(kinetics)原理应用于药物(pharmacon)的意思,即研究药物体内过程的动力学性质。
第一节药物对机体的作用——药效学【目的要求】1.掌握药物的基本作用及治疗效果,并掌握相应的概念。
2.熟悉药物作用机制。
了解构效关系。
3.掌握药物与受体相互作用的相关概念。
了解受体类型及第二信使。
【教学内容】一、药物的基本作用(一)、药物作用的基本表现药物作用(drug action):指药物与机体细胞大分子间的初始反应。
是动因,是分子反应机制。
药理效应(pharmacological effect):,是药物作用的结果。
表现为机体生理、生化功能的改变。
是机体器官原有功能水平的改变。
课本上列举有去甲肾上腺素收缩血管、血压升高以及咖啡因兴奋大脑皮层、心脏功能加强,但对血管表现为扩张、松弛作用等的例子,同学课后可自己阅读理解。
(二)作用的方式1.作用范围局部作用(Local action):吸收进入血液前在用药局部的作用吸收作用(Absorption action) 吸收进入全身循环后分布到作用部位产生的作用,又称全身作用General action, 或systemic action由于机体各部位受神经体液联系的,因而药物的局部作用往往通过神经反射与体液传递产生全身性影响。
郑州农大兽药有限公司兽医药理学讲搞(2)陈圣先2012.03.01抗菌素药理作用(1)上月我们讨论了兽医药理学一些关键的用语。
这些用语都是我们做一个专业的销售员必须知道的,所以希望大家要学会并能讲出来,以促进我们的销售。
在药理学中我们能用到的用语还有一些比如:第一:药物的构效关系与量效关系(一)药物的构效关系药物的化学结构与药理活性或毒性之间的关系称为药物的构效关系,相似化学结构的药物具有相似的作用,但另一方面,由于光学异构体的存在,而具有不同的药理作用,多数左旋体有药理活性(左旋氧氟沙星),而右旋体无作用。
目前,绝大多数药物为混旋体(消旋体)。
这就涉及了药物的收率,出现了同样的白色粉末,不同厂的药效不一样,是因为含右旋体的多少,左旋和右旋按标准测定方法是一样的,含量合格效果不一样的原因,标准上一般没有旋光体的测定。
(二)药物的量效关系药理效应的强弱与剂量在一定范围内成正比例。
①最小有效量:能引起药物效应的最小剂量,又称阈剂量。
②半数有效量:半数动物有效的剂量③极量:出现最大效应的剂量④最小中毒量:出现中毒的最低剂量⑤致死量:引起死亡的量⑥半数致死量:半数动物死亡的量第二:量反应和质反应:量反应:药理效应以数或量表示如心率、血压、体温。
质反应:药理效应用有或无、阳性或阴性表示。
第三:药物的作用机制药物的作用机制或称药物作用原理是研究药物作用的道理,即药理效应是如何产生的。
(一)药物作用的受体机制1.受体概念对特定的生物活性物质具有识别能力并可选择性与之结合的生物大分子,称作受体。
对受体具有选择性结合能力的生物活性物质叫配体。
配体内源性:神经递质、激素、活性肽、抗原、抗体、代谢物外源性:药物、毒物受体大分子大多存在于膜结构上,并镶嵌在双层脂质膜结构中,少数受体存在于细胞内。
受体具有与配体结合和传递信息的功能,进而推测受体内存在配体结合部位和效应部位。
受体的性质:a饱和性:受体数量一定。
b特异性:配体在结构上与受体是互补的。
《兽医药理学》(分值:15%)一.名词解释1.兽药:用于预防、治疗和诊断动物疾病,促进动物生长繁殖及提高生产效能的物质。
2.毒物:为对动物机体造成损害作用的物质。
3.制剂:按《兽药典》或《兽药质量标准》将药物制成一定规格的药物制品称制剂。
4.剂型:将药物加工制成适用的、安全、稳定的及使用方便的一定形式称剂型。
5.处方药:凭兽医的处方才能购买和使用的兽药,未经兽医开具处方,任何人不得销售、购买和使用处方药。
6.非处方药:是指由国务院兽医行政了个管理部门公布的、不需要凭兽医处方就可以自行购买并按照使用说明书使用的兽药。
7.药物消除:指药物在动物体内代谢(生物转化)和排泄。
8.首过作用:药物经胃肠道吸收由门静脉进入肝脏,受肝脏的作用,使吸收的药物代谢灭活,进入体循环的药物减少,导致疗效下降或消失的现象。
9.生物转化:药物在动物体内发生的化学结构的改变,也称为药物代谢。
10.药物作用:药物在机体内与机体细胞间的反应。
11.兴奋药与抑制药:在药物作用下使机体的生理、生化功能增强,该药物称兴奋药;反之称为抑制药。
12.局部作用:药物作用的部位在用药的局部(如局麻药普鲁卡因)。
13.吸收作用(全身作用).~药物吸收入血液循环,分布全身而发挥作用(如全麻药、降压药)。
14.原发作用(直接作用):药物吸收后直接到达某一器官产生的作用。
15.继发作用(间接作用):由于药物原发作用的结果,引起产生其它间接作用。
16.药物作用的选择性:指机体不同器官、组织对药物的敏感性表现明显的差异,某一药物对某一器官、组织作用特别强,而对其他组织的作用很弱,甚至对相邻的细胞也不产生影响。
17.对因治疗:也称治本、用药的目的在于消除发病的原因,去除疾病的根源。
如抗菌药物杀灭或抑制病原体。
18.对症治疗:为用药的目的在于改善疾病的临床症状,也称治标。
如用解热镇痛药所消除机体发热之症状。
19.副作用:在用药治疗剂量下产生的与治疗目的无关的作用。
副作用为药物所固有,选择性作用低的表现。
20.毒性反应:指用药剂量过大、用药时间过长或机体对药物敏感性过高时产生的危害性反应21.变态反应:也叫超(过)敏反应,是指机体对某些抗原初次应答后,再次接受相同抗原刺激时,发生的一种以机体生理功能紊乱或组织细胞损伤为主的特异性免疫应答。
22.继发反应:也称治疗矛盾,是指继发于药物治疗作用之后的一种不良反应,是治疗剂量下治疗作用本身带来的后果。
如草食动物长期使用四环素类抗生素。
23.后遗效应:停药后血药浓度已降至阈值以下时的残存效应。
24.特异质反应:又称特应性反应,是指个体对有些药物的异常敏感性。
该反应和遗传有关,与药理作用无关,大多是由于肌体缺乏某种酶,是药物在体内代谢受阻所致。
25.配伍禁忌:指药物在体外配伍间直接发生物理性或化学性的变化,出现如沉淀、变色、潮解或失效,导致药物疗效降低或消失。
26.药动学的相互作用:主要是指一种药物能使另_种药物的吸收、分布、化谢和排泄等环节发生变化,从而影响另一种药物的血浆浓度,进一步改变其作用强度。
27.药效学的相互作用:药物合用,一种药物改变了,另一种药物的药理效应,但对血药浓度并无明显的影响,而主要是影响物与受体作用的各种因素。
拮抗作用:两药配伍(联合用药)使药效小于各药单用的效应之和。
增强作用:又称协同作用,两药合用的效应超过各单用时的效应之总和,如磺胺类与增效剂甲氧苄啶(TMP)并用,其抗菌活力远远大于各药单用的效应之和的几倍或十几倍。
相加作用:两药合用的效应为各药单用效应的总和,如青霉素与链霉素合用。
28.受体:在药理学上是指糖蛋白或脂蛋白构成的生物大分子,存在于细胞膜、胞浆或细胞核内。
不同的受体有特异的结构牙口构型。
29.配体:对受体具有识别能力并能与之结合的物质。
30.激动剂与颉颃剂:把与受体结合后能产生药理效应的药物称为激动剂;把与受体结合后不能产生药理效应的药物称为颉颃剂。
31.药物的构效关系:是指药物的结构与药理活性或毒性之间的关系,化学结构相似的药物与相同的靶点可通过分子间的相互作用而结合。
引起相似或相反的效应。
32.药物的量效关系:在一定的范围内,药物的效应与靶部位的浓度成正相关,而后者决定于用药剂量或血中药物浓度,定量地分析与阐明两者间的变化规律称为量效关系。
33.药物安全性评价指标:治疗指数;LD1/ED99;安全范围34.非静脉给药的药是曲线分为:潜伏期、持续期和残留期。
35.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36.化疗药:凡能选择性地杀灭或抑制机体内的病原体和肿瘤细胞,而对机体无明显毒性的化学药物,叫化学治疗药,简称化疗药。
37.化疗指数:用来评价化疗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的指标。
化疗指数(治疗指数)一D50/ED50;化疗指数愈大,表明化疗药的疗效愈高,毒性愈小。
抗菌药的化疗指数在3以上,才有实用价值。
38.抗菌谱:指药物抑制或杀灭病原体的范围。
39.抗菌活性:指抗菌药抑制或杀灭病原微生物的能力,其活性高低表示抗菌能力的大小。
40.耐药性:又称抗菌性,指病原体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下降或消失。
41.最小抑菌浓度(MIC):在体外试验中,指药物能抑制培养基内细菌生长的最低浓度。
42.最小杀菌浓度(mbc:在体外试验时,药物能使活菌生长减少99%以上的最小浓度。
43.休药期:指食品动物从停止用药到许可屠宰或其产品如食用性动物组织、蛋、奶等产品许可上市的间隔时间。
44.药物残留:为动物在使用药物后蓄积或贮存在动物细胞、组织和器官内的药物或化学物的原形,或代谢产物等,直接影响可食用的组织器官的质量。
二.选择题45.下列情况属于不合理配伍是A.SD+TMP B.青霉素+链霉素C.土霉素+TMP D.青霉素+土霉素46.治疗猪丹毒的首选药是A.硫酸镁B.水合氯醛C.青霉素G D.痢特灵47.治疗脑部细菌性感染的有效药物是A.磺胺二甲嘧啶B.磺胺甲异嗯唑C.磺胺嘧啶D.磺胺噻唑48.抗支原体(霉形体)有效药物是A.泰乐菌素B.杆菌肽C.苄青霉素D.硫酸镁溶液4 9.治疗肺炎球菌感染的首选药是A.磺胺嘧啶B.二性霉素B C.新霉素D.青霉胺50.可用于仔猪钩端螺旋体病的药物是A.青霉素G B.甲氧苄啶C.诺氟沙星D.潮霉素51.对犊牛放线菌治疗有效药物是A.越霉素B B.莫能菌素C.新霉素D青霉素G52.对真菌有效的抗生素是A.四环素B.强力霉素C.制霉菌素 D.庆大霉素53.对猪附红细胞体有效的药物是A.三氮脒B.噻嘧啶C.甲硝唑D.甲砜霉素54.对猪血痢有效药物是A.青霉素B.痢特灵C.甲砜霉素D.痢菌净(乙酰甲喹)55.‘用于仔猪黄痢、白痢的抗生素是A.青霉素G B.邻氯青霉素C.双氯青霉素D.新霉素56.可用于抗厌氧菌感染的有效药物是A.磺胺间甲氧嘧啶B.痢特灵C.甲硝唑D.痢菌净57.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中毒性最大的是A.链霉素B.卡那霉素C.庆大霉素D.新霉素58.对支原体无效药物是A.红霉素B.泰乐菌素C.氟喹诺酮药D.青霉素G 59.治疗绿脓杆菌有效药是A.庆大霉素B.青霉素G钾c.四环素D.苯氧唑青霉素.60.对卡那霉素无效的菌是A.巴氏杆菌B.变形杆菌 C.支原体D.绿脓杆菌61.治疗结核病的首选药物是A.卡那霉素B.链霉素C.土霉素D.强力霉素62.对仔猪破伤风杆菌感染有效的药物是A.多黏菌素B.杆菌肽C.青霉素G D.多西环素63.可用绿脓杆菌感染治疗药是A.氨苄青霉素B.邻氯青霉素C.阿莫西林D.羧苄青霉素64.可用于治疗禽霍乱的药有A.青霉素G B.林可霉素c.环丙沙星D.呋喃咀啶65.可用于治疗猪弓形虫病的药是A.磺胺间甲氧嘧啶B.二甲氧苄氨嘧啶C噻嘧啶D.甲硝唑66.属于头孢菌素类药物是A.青霉素钠B.氨苄西林c.头孢氨苄D.阿莫西林67.不属于大环内酯类药物的是A.吉他霉素B.氟苯尼考c.红霉素D.泰乐菌素68.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氨基糖苷类药物的是A.庆大霉素B.丁胺卡那霉素c.新霉素D.土霉素69。
属于氨基糖甙类药物的是A.庆大霉素B.红霉素c.氨苄西林D.强力霉素70.对青霉素不敏感的病原体是A.溶血性链球菌B.肺炎球菌C.破伤风梭菌D.立克次氏体71.对支原体肺炎无效的药物是A.庆大霉素B.土霉素C.红霉素D.恩诺沙星72.引起二重感染的药物是A.土霉素B.环丙沙星C.青霉素D.妥布霉素73.与青霉素合用时可产生拮抗作用的药物是A.丁胺卡那霉素、B.链霉素c.庆大霉素D。
土霉素74.主要用于治疗深部真菌感染的药物是A.两性霉素B B.灰黄霉素C.克霉唑D。
制霉菌素75.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药物是A.四环素B.多粘菌素C.青霉素D.磺咹嘧啶76.抑制细菌脱氧核糖核酸合成的药物是A.青霉素G B.磺胺甲嗯唑C.头胞拉定D.环丙沙星77.不具有治疗泌尿道感染的药物是A.环丙沙星B.氧氟沙星C.洛美沙星D.克霉唑78.喹诺酮的不良反应不包括A.过敏反应B.肾脏毒性C.耳毒性D.关节损伤79.抢救青霉素过敏性休克的首选药物A.去甲肾上腺素B.肾上腺素C。
多巴胺D.肾上腺皮质激素.80.治疗浅部真菌感染的药物有A.灰黄霉素B.酮康唑C.两性霉素B81.与青霉素合用时可产生拮抗作用的药物是A.红霉素B.链霉素C.庆大霉素D.磺胺嘧啶82.下列哪种药物对病毒有效A.环丙沙星B.氯霉素C.NaOH D。
利巴韦林83.下列哪种药物对真菌有效A.克霉唑B.红霉素C.泰乐菌素D.链霉素84.脑部细菌性感染选择的磺胺药是A.ST B.SD C。
SM2 D.SMD85.可用于治疗猪弓形虫感染的药物是A.青霉素G B.链霉素C.磺胺D.甲硝唑86.可用于组织滴虫感染的药物是A.青霉素G B.甲硝唑C.二性霉素B D.磺胺嘧啶87.可用于雏鸡球虫防治的药物是A.氨丙啉B.克霉唑C.呋喃妥因D.越霉素A88.治疗猪丹毒的有效药物是A.链霉素B.地美硝唑C.乙酰甲喹D.青霉素G钠8 9.治疗绿脓杆菌有效药物是A.庆大霉素B.青霉素G钾C.四环素D.氨苄青霉素90.治疗结核病的首选药物是A.卡那霉素B.链霉素C.土霉素D.强力霉素91.防治仔猪黄痢、白痢的抗生素是A.青霉素G B.邻氯青霉素C.双氯青霉素D.新霉素92.可用于仔猪钩端螺旋体病的药是A.青霉素G B.甲氧苄啶C.诺氟沙星、D.潮霉素B93.可用于抗厌氧菌感染的有效药物是A.磺胺问甲氧嘧啶B.痢特灵C.甲硝唑D.痢菌净94.对兔球虫有效的药物是A.甲硝唑B.克霉唑C.磺胺嘧啶银D.萘啶酸95。
对支原体有效的药物有A.甲硝唑B.泰乐菌素C.青霉素G D.阿莫西林96.对犊牛放线菌治疗有效药物是A.越霉素B B.莫能菌素C.新霉素D.青霉素G97.对卡那霉素无效的细菌是A.巴氏杆菌B.变形杆菌C.支原体D.绿脓杆菌98.对链球菌感染无效的抗生素是A.青霉素G B.卡那霉素C.庆大霉素D.新霉素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