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工作案例:用爱温暖孤独的心灵
- 格式:docx
- 大小:17.73 KB
- 文档页数:6
以爱的名义去做好班主任工作——班主任工作案例发布时间:2021-04-12T11:33:40.997Z 来源:《现代中小学教育》2021年3月作者:汤恒宝[导读] 教师如果征服了学生的心,其形象就如天空的星星一样在学生的心中发光。
巢湖市柘皋镇中心小学汤恒宝教师如果征服了学生的心,其形象就如天空的星星一样在学生的心中发光。
——歌德案例王某睿是我的一名学生。
这个孩子聪明,学习成绩优良,爱好书法,有绘画天赋,但是他有与别人不一样的地方,就是总把自己封闭在个人的世界里,别的同学任何一句建议,他都听不进去,用他妈妈的话来说,就是一个字:犟。
他上课爱做小动作,玩东西,经常打断别人的讲话,或者别人讲话,他插个不停,别人做游戏时,他总是干扰。
有时候在别人不注意的情况下扮鬼脸,发出怪声,吓唬同学。
经常口出脏言,欺负女生,拽小辫,扭耳朵,有一次,竟然还对同学说活着没意思,想自杀。
案例分析教育是心与心的交流,爱与爱的对接。
教师教育学生,首先要与学生之间架设一座心灵相通的爱心桥梁。
对学生来说,师爱是如同母爱一样重要。
因为优秀生需要爱,中等生需要爱,后进生更需要爱。
常言道:亲其师,信其道。
学生一旦体会到师爱,就会自然地快乐地接受教师对他的教育,就会得到满足而产生积极的情绪。
所以,要设法了解学生的一切,想法开启他们心灵的天窗,带着一颗真诚的心,走入学生中间,去询问,去了解,去倾听学生的意见和心声,去点燃他们心灵深处理想的火花,鼓励他们奋发向上。
对于这名学生,比较特殊。
我首先与家长交流,希望家长带着孩子去看一看医生。
但是家长认为儿子年龄小,心理不成熟,说儿子经常看电视,可能是受到电视中一些不好因素的影响导致这样的结果出现,长大了就会改好的。
我大伤脑筋:如果再和家长谈,他一定会觉得老师是不是歧视他儿子,或者戴有色眼镜看他儿子。
但是我感觉到,这孩子肯定是由于生病造成的,不看医生,有可能耽误了孩子的治疗,既对孩子的学习不利,也会对将来的成长不利。
育人案例:用爱点燃孤独的心灵——留守儿童家校共育案例一、产生背景1.社会背景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剩余动力大规模向城市转移。
受经济、制度、观念等多重条件限制,父母仍留在农村,成为留守老人。
孩子如果跟随父母进城,则面临无人照顾或需请人照顾的情形,但就现状而言,农民工整体无力负担请人照顾的费用,被迫只能选择留子女在农村由父母照顾。
由于缺乏良好的亲情教育,监护人不能完全胜任对孩子的教育,所以留守儿童会出现一系列心理、身体、学习、生活上的问题。
这类人群也更需要老师家长的关注。
2.家庭背景留守儿童在外打工的父母工作不稳定,会不定时的换工作,甚至换城市,使他们无法把孩子带在身边,因为无法给与孩子提供稳定的居住地和稳定的教育环境,如果频繁更换学校,也不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
那就只有一个选择就是留守。
二、案例简介班上一名女同学尤语萱刚入学就开始上课时打瞌睡、做小动作,写字不认真、不工整,就连头发都是乱糟糟的。
提问她的时候不是不回答,就是声音非常小,不自信。
另外经过几次班级管理工作之后,我发现她的家长对学校的工作非常不支持,不配合。
让回复的消息从来不回复。
让交的关于学生的资料,需要我催很多遍才会交。
与她的爷爷沟通后发现,她的父母常年在外地打工,奶奶又去外地的伯父家带三个孩子,留爷爷自己一个人在家照顾她和她的哥哥。
除此以外,爷爷每天还要骑着车去不同的地方赶会来维持生计。
三、案例分析1.个人原因这名女同学年龄比较小导致胆子比较小,面对周围陌生的一切,不敢与人沟通,语言组织能力较差,不善于与人沟通。
由于年龄比较小,个头儿相对来说瘦小,看着同班同学都比自己高大活泼,再加上没有人帮助她梳洗打扮,在外表上看起来也没有别人干净整洁,自己内心产生自卑感,不愿意与人沟通。
2.家庭因素①父母方面常年在外地工作,见不到面,甚至由于忙于工作,平时连跟孩子打的时间都很少。
从来没有向老师询问过孩子在学校的情况,班主任发到班级群里任务父母也从来没有回复过。
案例一:让爱的阳光抚慰受伤的心灵邵武六中马国艳初三下学期,面临中考,班上一向成绩优秀的孩子肖军突然出现了成绩下滑现象,上课无精打采,情绪很不稳定,甚至作业也屡屡欠交,我找他问情况,他只是一再说没事,但明显看得出来他不对劲。
在我的一再追问下,这个平时爱笑乐观的男孩子流泪了,他告诉我爸爸妈妈离婚了……我意识到了问题的棘手,父母的离异对于孩子来说是非常不幸的,他们的心灵会受到深重的打击。
由于情绪受到严重扰乱,孩子会表现出爱发脾气或烦躁不安;也有的灰心丧气,孤独自卑;有的终日呆在家中怕见人,有的不愿呆在家里或出门后不愿意回家,而在学校感觉自己是异类,暴力倾向,逃课等等都会出现……我明白我们老师在学生父母离异问题上能扮演一个什么样的角色,作为老师无法干涉别人家的生活,无权去责备孩子的父母,我们无法彻底抹去孩子心灵的伤痕,但是,我不能眼睁睁地看着这个优秀的孩子在他人生最关键的时刻因无助而迷失,我必须尽我最大的努力让离婚对孩子的伤害减到最低。
首先,我和他的父母分别单独沟通,协调好离异父母和孩子的关系。
家庭解体使孩子遭受到失掉父母一方的痛苦,使孩子的心理受到双重打击。
教师要利用特殊的地位帮助离异的父母在自己追求幸福的同时,更情系儿女,使孩子健康成长。
我了解到肖军和母亲一起生活,自离婚后,母亲不愿意他和父亲见面。
据孩子说,他每和父亲见一次面,父母不但要争吵一次,而且母亲还要连续几天不给孩子笑脸看,使孩子很为难,影响了正常的学习生活。
我和孩子谈话后,他流着泪说:“老师,我没心思上课,我心里总想着,能像同学们那样有爸爸、妈妈的疼爱多好啊!”我对他说:“爸爸和妈妈虽然分开了,但是他们都希望你成为一个坚强的好孩子。
现在你和妈妈生活在一起,她为你付出的辛苦最多。
你是妈妈的希望,你应该理解妈妈。
你想见爸爸,老师帮你做妈妈的工作。
”我多次找到孩子妈妈对她说:“孩子是父母两个人的,夫妻双方都有权力关心、热爱自己的孩子,你不让孩子见他爸爸是不对的。
班主任工作案例:用爱温暖孤独的心灵班主任工作案例:用爱来温暖孤独的灵魂首先,事件玲玲原本有一个幸福的家。
当她的父亲去世时,她跟随母亲到新疆和安徽学习。
在她的母亲生了一个孩子之后,受到她心脏伤害的玲玲受到了弟弟的到来的刺激。
她和她的母亲和继父之间的差距变得越来越深。
玲玲现在住在一个外国家庭。
她不善交际,心胸狭窄。
她从不与老师和同学交流。
她整天拉着脸,经常休息,迟到,不上学。
这一周她在学校里花了三天时间。
我试图与她沟通,但很难沟通。
她的成绩的中期考试是我班上的最后一次考试。
最可怕的是,年轻时有一种自杀念头。
我在地震中使用了一些关于孤儿的动人故事,教育玲玲学会变强,并告诉她人与人之间有更多的宽容和理解。
其次,我帮助她找到了中期测试失败的原因。
我安慰她,考试失败不是她个人的,老师愿意帮助她学习二年级和三年级的知识。
另外,我和她多次交谈并表达了我的态度。
老师最大的愿望是希望你快乐。
我在工作和生活在恐惧中。
我担心有一天她会有三个长两短。
虽然父母反复表达了他们的态度,但无论玲玲发生什么事,他们都与老师无关。
然而,作为一名教师的责任感和作为母亲孩子的感觉让我意识到她绝不能放弃她。
教育不能盲目。
我在课堂上找到了快乐而乐于助人的同学,并鼓励他们与玲玲交流和玩耍。
我还在课堂上带着玲玲,鼓励全班同学和她交流,多帮助她。
我希望这个大家庭可以温暖孤独的心。
在大家的努力下,玲玲做出了一些改变,但效果并不明显。
“但不要放弃任何学生”是我作为班主任的“黄金代码”。
我的同学和我继续努力。
在最后的测试之后,从未学过英语的玲玲通过了半年的努力,英语成绩实际上超过了,语言也很出色。
我对玲玲取得的成果表示由衷的高兴。
虽然我班的考试成绩并不理想,但玲玲的进步是我最大的成就。
虽然学期结束了,但玲玲的教育还没有结束。
我引导玲玲的父母用她的进步来表扬,并在假期期间带玲玲去外面玩,让她感受到家的温暖和关怀。
当我在第二学期开始上学时,我去玲玲谈话,称赞她取得了不错的成绩,鼓励她对自己有信心,并要求她准时上学,没有特殊情况不能请假。
爱可以改变一切从学校毕业十六年了,我一直从事小学班主任的工作。
十几年的班主任工作生涯中有甜也有苦,班主任的工作是千头万绪的,但我还是乐在其中,依然热爱着我的工作,爱着那些天真无邪的孩子。
每个学生都是一个活生生的有情感、有自尊、有独立个性的人,面对他们只有时时关注、呵护,才能塑造他们良好的品质。
尤其对班级中的后进生,更是要如此,要让他们更能体会到教师的关爱。
爱是班主任工作的出发点、原动力,心中有爱,才能让自己在烦琐的日常工作中找到乐趣,获得满足。
我班上有个学生,叫陈永军,父亲痴呆,母亲改嫁。
他是我班出了名的后进生,学习成绩极差,作业总是不能按时完成,却喜欢捉活动。
由于他家庭原因,不太合群,便有种感觉别人歧视他的心理,动不动就和同学闹别扭,天天都有学生告状。
我找他谈话,讲道理,甚至采取必要的惩戒,都没有什么效果,他好像已经习惯了这一切,一副无所谓的样子,弄得我有些不知所措,同学们更是离他远远的。
我总是想:后进生的形成,究其原因,一是自身原因。
心智不成熟,自控能力差;二是家庭原因。
当前,部分家长外出务工,对子女缺乏有效监管;家庭教育观念陈旧,方式粗暴、简单,造成子女逆反心理;家长包办一切,子女学习无目标、缺动力;三是社会影响。
由于眼界狭窄,缺乏远见,加之社会不良风气的诱惑以及读书无用思潮的影响;四是学校管理问题。
勿庸讳言,受升学率和教学质量的影响,教师把太多的时间和精力用在了优等生的巩固和中等人的提高上,对后进生重视不够。
我感觉,他则属于一二类的,这个后进生的形成不是一天两天,从根本上转化这个后进生则需要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在一天,我无意间看到了一件事,他竟然在幼儿班训斥几个小朋友,只见那些孩子还都听他的话,我也没有责备他,只是问他:“你在这里做什么?”他就向对我说了实话,原来是羡慕当班长的感觉。
我想:这是个教育良机,何不捉住这次机会,教育转化他?于是我试探性地问:“你先当个值日生吧!”“真的?”他不太相信地问。
用爱温暖心灵感人教师事迹材料教师事迹材料一:某市一所偏远农村小学的教师王老师,用爱温暖着每一位学生的心灵。
她以她的真诚与奉献,给予学生最大的帮助和关爱。
王老师所在的农村小学地处山区,家庭条件困难的学生比比皆是。
为了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和维护学生的权益,王老师每学期定期进行家访。
她骑着自行车,走遍山沟沟坎坎,穿越田野田地。
她用爱心与耐心,倾听学生和家长的诉说,了解他们的需要,并及时给予帮助。
她通过自己的努力争取到各种形式的捐赠,为学生们提供书籍、文具和衣物等生活用品,让学生们得到了更好的学习和成长环境。
在教学方面,王老师也是备受学生们喜爱的。
她富有激情和创新力的教学方法,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她通过巧妙地设计游戏、活动等形式,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到了知识。
她还经常给学生们讲下乡情况和城市文化,开阔了他们的视野。
王老师用她的行动告诉学生,只要用心去做,就一定能够取得不凡的成就。
教师事迹材料二:某市一位名叫李老师的教师,用她的爱心与关怀点燃了学生成长的希望之火。
她总是能够对学生们关注周到,给予他们温暖与鼓励。
李老师所教的学校是一所位于城市郊区的普通小学,多数学生来自外地打工者家庭,面临着生活环境复杂与学业压力大的挑战。
李老师十分关心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她常常组织各种活动,让学生们感受到团结与温暖。
她鼓励学生加入各类课外活动,培养他们的兴趣爱好,丰富他们的课余生活。
她还经常通过班级群和家长联系,关注学生的成长情况,及时给予亲切的帮助和鼓励。
在课堂教学上,李老师总是用心设计教学内容,针对学生的差异化需求进行灵活的教学。
她经常用生动有趣的教学案例和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她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引导他们进行个性化的学习和探索。
她的教育方法得到学生和家长的一致好评,让学生们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茁壮成长。
通过以上两个教师事迹的材料介绍,我们可以看到,教师们用他们的爱心和付出,让学生们感受到了温暖与关爱。
用爱心感动,用欣赏感染全力塑造魅力班主任魅力是一种迷人的气质,会深深的吸引人,让人亲近他、尊重他、喜欢他,一个班主任富有魅力,更是教育风景中一道最美丽的彩虹。
在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新课程理念的指引下,我们要从传统的约束中解放出来,做一个有魅力的班主任。
下面就我实际工作中与学生之间发生的教育小故事来和大家分享一下爱和欣赏的魅力。
一、用爱的魅力来感动学生有人曾经问特级教师李镇西,当一个好老师最基本的条件是什么?李老师不假思索的这样回答:“拥有一颗爱学生的心!”苏霍姆林斯基也曾写道:“要把整个心灵献给学生。
”可见一个教师首先具备的是爱,作为一名班主任,更应该有浓浓的师爱。
还记得那是一个风和日丽的早晨,班里的同学都陆陆续续的进教室了,只有一个座位一直空着,我焦急地等待着,拨通了她妈妈的手机,没人接。
过了大约十分钟,我开门向走廊里张望,计巍终于背着书包来了。
我强忍住心里的怒火,站在走廊里冰冷的问了一句:“你怎么刚来?”她用微弱得几乎听不见的声音说:“我妈死了”我马上追问了一句:“你说什么?”她重复了一遍:“我妈昨天死了,是车祸。
”至今我还清晰的记得当时的那种震惊。
一个12岁的小女孩面对这样突如其来的打击,可以想象她的情感世界已经天崩地裂,失落无助到极点了。
此刻这个孩子太需要一份温暖的爱给予她力量了。
那一整天,我的视线没有离开过她,放学时,我给她爸爸打电话,得知他爸爸在打点滴,于是我把计巍带回了我家。
晚上我特意做了些好吃的,可是孩子没心情吃东西,我摸着她的头,努力地笑着地对她说:“孩子,每个人都会离开这个世界,生老病死是在所难免的,我们要学会坚强的面对一切。
你的身边还有很多爱你的人......”她打断了我的话,撕心裂肺的叫喊着:“老师,我想妈妈!”我的眼睛模糊了,一把将她拥到怀里:孩子,坚强些吧!一切都会过去的!”我紧紧拥抱着这个无助的孩子,任凭她尽情的宣泄自己的悲伤和失落。
不知过了多久,她哭着睡了,看着她紧锁的眉头和紧紧握着我的小手。
小学班主任典型教育案例分析篇一用爱融化心中的那根刺时光匆匆,做梦的年龄已经远远的离去,留下了一个非常的现实。
站在三尺讲台,忽然发现生活就此改变,一个凡事都要求完美的我,带领着一群让我感到事事不完美的学生,也许这就是代沟;也许这对他们来说是年少轻狂。
总之让我有时感到很累。
于是我不得不找回逝去的那份激情,以缩短时代的差距,投入到这份教育与叛逆相互较量的工作中去。
担任了一个学期的班主任工作后,我与学生之间碰撞出了很多火花,有的让我苦恼甚至伤心,有的让我和他们一起领悟到真理,有的让我得到开心与快乐。
但是不管什么事,我都会用爱去化解,抹去他们的忧伤,融化我心中的那根刺有这样一个小故事发生在我与她之间,那是我们关系走向和谐的转折点,在一个漆黑的夜晚,我们用心灵与心灵沟通,我用爱包容她冲动时犯下的错误,而她的理解让我感到欣慰。
说起我们班的庄振玲,很多班主任都略有所知,她是一个很漂亮很可爱的小姑娘(至少我是这样认为),可是她是在父母的娇生惯养中长大的,凡事我行我素,于是就有了我与她的这样一段对话:“振玲,你知不知道校规里有一条:中学生不能使用通讯工具”,“知道”,“那你能不能把你的手机先放在我这里,放假带回家去?”“不行!”“为什么?”“我用手机又没有影响学习,”“但你影响了老师的工作,每个同学都带一部手机上课,纪律怎么维持?”“那我管不着。
”看她那强硬的态度,再讲下去也没有意义。
说:“那你回去好好反思一下,将你考虑的结果告诉我。
”几天之后听一位同学说,庄振玲并没有反醒,还在找老乡想办法对付老师。
我听了心理还真不是滋味,想想我这样做是为了谁,难道我不知道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而且我一直对她那么好,她一点都不记得。
放完假后,有人告诉我,庄振玲与妈妈一起逛街时发生了一场车祸,身上多处擦伤,妈妈为了不影响学习,让她来了学校,可她却不好意思进教室,呆在寝室,还叫我抽空去看看她,听了感到很意外,但又很矛盾,去看吧,我还在生她的气,不去吧,又觉得自己没尽到责任。
用大爱点亮“小孤独”的心灵◎江苏省海门中学附属学校 沈岭在了解该女生的情况之后,我校心理教研组的老师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小孤独”女生的表现与家庭成长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
于是,在节假日,学校心理教研组的老师联系这个女生所在班级的班主任,与班主任一起到女生家里和她的家人聊天,或者走访街道干部、附近的村民等了解女生的家庭情况。
女生的父母离异,她跟着母亲生活。
后来母亲组建了新的家庭,又有了弟弟,继父对她几乎没有亲情。
由于整天忙于生计,还要照顾年幼的弟弟,母亲根本无暇顾及她,对她缺少关爱,忽视了她的心理健康。
在适当的时机、恰当的地点,我们单独约谈女生的母亲,向她说明女生自我封闭,还可能向更严重的心理问题方向发展,希望她利用工作空余多陪伴两个孩子,尤其是女生,让女生感受到自己和弟弟一样重要,母亲对她的关注和爱与对弟弟的一样多。
我校有一个女生,她在学校从来不主动与老师、同学交流。
这个女生以自我为中心。
在课堂上,她不主动举手发言,老师提问也不回答;从不与同学探讨遇到的难题,也不参与小组合作。
在课间体育活动时,她只是默默地看别人打球、跑步,有时甚至独自回教室写作业。
她在班上没有玩得要好的同学,在与同学交往时有障碍,总是沉默不语、郁郁寡欢。
心灵之约“小孤独”案例:一、定期家访542023年9月发明与创新·初中生在学校,教师要尽量多关注像女生这样的自我封闭的学生。
在学习上,多向他们提问,多给他们创造和同学们合作交流的机会,让学习氛围更融洽。
在生活上,给予他们温暖、关爱。
在周末的心理相约活动中,心理教研组的苏老师对女生进行了面对面的疏导。
诉说经历苏老师引导女生勇敢地说出自己的经历,释放内心的压抑。
她说,父母离异后,她被送到乡下和外公外婆一起生活。
整整五年,她每天坐在门口盼望父亲和母亲的到来,母亲来看望她、和她在一起的时光是她最快乐的时光。
后来,外公外婆相继离世,又给她幼小的心灵造成了不小的伤害,她常常梦到外婆外公慈祥的笑脸。
爱的抚慰——用真情温暖受伤的心灵教师节那天,偶然收到一条短信“老师,教师节快乐,您永远是我学习的榜样,《感恩的心》将永远唱给您听,感恩的心,感谢有您,伴我一生,让我有勇气做我自己……敬佩您的学生——霞”。
看着短信泪水早已模糊了双眼,也许是为挽救了霞而欣慰,也许是为自己的坎坷生涯而落泪,往昔的一幕幕早已浮现在脑海。
霞是个聪明好学品学兼优的学生,在她上八年级时,父亲失手杀人了,对这位仅有十几岁,自尊心强的霞来说,无疑是个惨痛的打击,他痛苦失意,幼小的心灵蒙上了阴影,全然对生活失去了信心,决定离开校园不再读书。
父亲得知女儿辍学在家已呆了一年,他惊呆了,他没想到因自己的过失给女儿带来如此大的伤害,他悔恨、愧疚,不管怎样也不能毁了女儿的前程,在父亲再三祈求下,霞怀着满腹的心事重新踏入了校园,走进了我的班级,但是心理上的自卑却使霞再也没有了往日灿烂的笑容,她变得少言寡语,看着这位正值青春年华的女孩在痛苦的边缘苦苦挣扎,作为班主任的我决定将她从痛苦的阴影解救出来。
那天我将霞叫到办公室促膝长谈,我对霞说:听说,你以前年年被聘为三好学生,你真得聪明懂事,老师很欣赏你,相信在今后的学习中你会更加出色,老师更相信你能正确面对发生在你身边的事。
他埋着头一言不发。
我又开口了,霞,其实人生的路很漫长,在这条漫漫长路上总有一些风风雨雨,你现在面对的也许是你人生中的小风浪而已,你怎么能为此而一蹶不振,丧失生活的斗志和信心呢?每个人的人生都是由自己把握,自己创造,你父亲并不代表你,你应该抬起头来振作精神、树立信心、努力去学习,向人们证实你自己。
“可我爸他杀人了!同学们会怎么看待我呢?”他终于开口了。
我对她讲,其实你不必顾虑太多,老师向你保证,在这个班里,你会得到老师和同学的关心和帮助,你不会寂寞、不会孤单,这里有家的温暖和快乐。
人生总有不如意的时候,有些事我们无法改变,只有勇敢地面对,如果消极逃避,情况会越来越糟,面对你父亲这事。
班主任工作案例:用爱温暖孤独的心灵
班主任工作案例:用爱温暖孤独的心灵
一、事件
玲玲原本有个幸福的家,当爸爸去世后,她随妈妈先后在新疆、安徽等地上学。
妈妈有了小宝宝后,本来心灵受到伤害的玲玲因为弟弟的到来而受到了刺激,她和妈妈及继父之间的隔阂越来越深。
玲玲现在在外公家生活。
她性格孤僻,心胸狭窄,从不和老师及同学们进行交流,整天拉着脸,而且经常请假、迟到、旷课,一周中她上学时间合在一起最多有三天。
我曾试图与她进行交流,但很难沟通。
期中测试她的成绩是我班最后一名。
最可怕的是小小年纪就有了轻生的念头。
我运用地震中孤儿的一些动人故事教育玲玲要学会坚强,同时还告诉她人与人之间要多一些宽容和理解。
其次我帮她寻找了期中测试失败的原因,我安慰她考试失败并不在她个人,而且老师愿意帮她补习二、三年级的知识。
另外我多次找她谈话,表明了我的态度:老师最大的心愿就是希望你快乐。
我在提心吊胆中工作着、生活着。
我生怕哪一天她会有个三长两短。
虽然家长一再表明态度,不管玲玲出现什么情况,都和老师没有任何关系,但做教师的那份责任感和做母亲的对孩子的那份感情让我意识到,对她决不能放弃,对她的教育更不能盲目。
我在班级中找来性格开朗、乐于助人的同学,鼓励她们和玲玲进行交流、玩耍。
我还在班级里背着玲玲鼓励全班同学和她进行交流,并多帮助她。
我希望班集体这个大家庭能温暖玲玲孤独的心。
玲玲在大家的努力下,虽然有了一些变化,但效果并不明显。
“但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是我做班主任的“黄金守则”。
我和同学们继续努力着。
期末测试后,以前从未学过英语的玲玲通过半年的努力,英语成绩居然及格了,语文还上了优秀。
对于玲玲取得的成绩我由衷地感到高兴。
虽然我班的测试成绩并不理想,但玲玲的进步是我最大的收获。
虽然一学期已经结束了,但玲玲的教育并没有结束。
我引导玲玲的家长利用她的进步进行表扬,并在假期里多带玲玲到外面玩一玩,让她感受来自家的温暖和关爱。
第二学期一开学我就找玲玲交谈,表扬了她取得了好成绩,鼓励她要对自己要有信心,并对她提出了按时到校,没有特殊情况不能请假等要求。
其次,我在班里对玲玲也进行了大力表扬。
另外,我还为玲玲安排了一个合适的同桌。
玲玲在同桌和大家的努力下,有了很大的进步,性格慢慢变得开朗了,上课开始举手发言了,脸上也有笑容了,……。
玲玲的进步让我和全班同学感到由衷的高兴。
玲玲的同桌——小燕,为了玲玲的进步付出了许多。
当玲玲和小燕闹矛盾时,她也从未向我诉过苦。
当我主动提出要为小燕调换同桌时,小燕哭着拒绝了。
班会课上,我把小燕的故事告诉了全班同学。
许多人感动地哭了,也包括我。
班会课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