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团队成员的心态解读__古今纵览
- 格式:docx
- 大小:15.17 KB
- 文档页数:2
西游记的团队精神《西游记》是一部值得一读的巨著,书中描述了由四种分歧性格的成员组成的一支团队,如何克服重重困难,最终取回真经的艰苦历程;让人更加深刻的理解:原来,团队的进步与个人的前程是如此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当一个团队实现既定目标的时候,每一位成员也都会从中得到个人的成功。
从猢狲到斗战胜佛,孙悟空的故事,可以说是一个由个人奋斗失败后转向团队成功,最终实现个人价值的经典案例。
在追求个人成功的过程中,我们离不开团队合作。
因为,没有一个人是万能的,即使神通广大的孙悟空,也无法独自完成取经大任。
然而,我们却能通过建立人际互赖关系,通过他人的帮忙,来弥补自身的缺乏。
对于团队而言,伙伴之间的友好相处和相互协作至关重要。
无论力量型的人、完美型的人、活泼型的人还是和平型的人,都可以凭借自己的性格魅力,来赢得团队伙伴的支持。
这样一来,我们就能够实现个人与团队的共同成功。
战胜困难的过程,就是战胜自我的过程,就是融入团队的过程,也就是生命成长的过程。
团队成员及性格1、完美型的唐僧:他目光远大,目标明确,有组织设计能力,注重行为规范和工作的高尺度,他担任了团队的主管。
如果一个团队中没有唐僧,这样的团队就只是一群乌合之众,不会有什么远大的前程。
2、力量型的孙悟空:干劲十足,崇尚行动,解决问题不过夜,注重工作的结果,能够迅速理解和完成当前团队的任务,是团队的业务骨干。
如果一个团队中没有孙悟空,我们很难想象这个团队是如何艰难进步的。
如果一个团队中没有孙悟空,唐僧的远大理想将很可能化为泡影。
3、活泼型的猪八戒:热情豪放、感情外露,善于活跃工作气氛,他承担了团队的公共关系工作。
他帮忙每一位同事,并使工作变得有趣。
如果一个团队中没有猪八戒,我们很难想象这个团队是如何枯燥乏味和令人厌倦。
4、和平型的沙和尚:他平和、冷静、有耐心,承担了团队的事务性工作。
事实证明,他能够胜任这份工作而且持之以恒,而且能够在压力下坚持冷静。
别看他平时默默无闻,可每次到了最后关头都是他来稳定局面。
《西游记》中各角色性格分析与解读
孙悟空
孙悟空是《西游记》中最具代表性的角色之一,他的性格鲜明而丰富。
作为孙悟空,他勇敢、聪明、机智,有着无穷的力量和智慧。
然而,他也有着天性的调皮和顽劣,偶尔会显露出自负和鲁莽的一面。
在他身上融合了矛盾的特质,这也使得他成为一个深具魅力的角色。
唐僧
相比之下,唐僧则展现出完全不同的性格。
他是一个慈祥、孝顺、忠厚的形象,常常被描绘为慈爱的导师和慈悲的领袖。
唐僧的性格给人以安定、温和的感觉,他的善良和坚持也成为了师徒四人取经路上的精神支柱。
猪八戒
猪八戒则展现出了另一种性格特点。
他天性贪吃、懒惰,常常因为贪图享乐而闹出笑话。
然而,猪八戒也有着真诚、直率的一面,对师父和师兄们忠心耿耿。
他的性格给整个故事增添了许多幽默和温情的元素。
沙僧
沙僧作为师徒四人中的第三位,他的性格相对稳重和沉默。
沙僧通常表现出冷静、沉着的特质,是师徒四人中的理智者。
他的性格给予整个团队更多的平衡和稳定,起到了重要的中和作用。
《西游记》中各角色的性格各具特点,相辅相成,构成了这部古典名著丰富多彩的世界。
每个角色都有着独特的性格特征,通过他们之间的互动和
冲突,展现了人性的复杂和多样性。
这些性格的碰撞和融合,使得整个故事更加生动有趣,也让读者能够从中体会到人性的种种可能性。
《西游记》中各角色的性格各异,彼此之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和互补,为整个故事增添了层次和趣味,也让我们对人性有了更深入的思考。
一个团队之所以伟大首先是因为他的远景伟大,然后才是由于他的成就卓越!目标,使命,远景是逐次升级的一体化体系,只有他们围绕着同一的轴心,团队才会得到积土成山的效果!下面是我对西游记团队的分析:团队目标:去西天,取得真经。
团队使命:以真经,普度众生。
团队远景:众生福,皆入极乐。
即:目标是经过努力可以达成的结果,使命是目标达成后漫长的甚至是没完没了的过程,远景是使命完成后的状态。
使命存在远景就存在!同时,无论是目标使命,还是远景,任何一个的进展都会给人以满足。
但是,过程的艰难刺激产生的恐惧,除非有唐三藏的毅力,否则......要在西游记团队中栽一个人,你会裁掉哪位?背景:为了完成西天取经任务,组成取经团队,成员有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
其中唐僧是项目经理、孙悟空是技术核心、猪八戒和沙和尚是普通团员。
这人团队的高层领导是观音。
团队的组成很有意思。
唐僧作为项目经理PM,有很坚韧的品性和极高的原则性,不达目的不罢休,又很得上司支持和赏识(直接得到唐太宗的任命,既给袈裟,又给金碗;又得到以观音为首的各路神仙的广泛支持和帮助)。
沙和尚言语不多,任劳任怨,承担了项目中挑担这种粗笨无聊的工作。
猪八戒这个成员,看起来好吃懒做,贪财好色,又不肯干活,最多牵下马,好象留在团队里没有什么用处,其实他的存在还是有很大用处的,因为他性格开朗,能够接受任何批语而毫无负担压力,在项目组中承担了润滑油的作用。
最关键的还是孙悟空,由于孙悟空是这个取经团队里的核心,但是他的性格极极端,回想他那大闹天空的历史,恐怕作为普通人来说没有人会让这种人呆在团队里。
团队管理这一名词是随着工商管理的概念进入中国的,但实际上最早阐述团队理念的是中国,那就是我们早已熟知的《西游记》,这部书的本身就讲述了一个团队合作的深刻案例,但国人本身没有去深刻挖掘,倒是"洋鬼子"们花了大量的功夫去研究,据说很多国外的学者、企业家从这部书里得到了团队管理的真谛,而且更有甚者,一位英国学者在读此书的时候,读到这样一个情节:孙行者揪下猴毛,霎时一吹,突然惊现一群小猴,这时英国学者大叹,"中国人真的是太聪明了,那个时候他们就有了'科隆'观念,而且是用猴毛基因。
西游记的团队精神《西游记》是一部值得一读的巨著,书中描述了由四种不同性格的成员组成的一支团队,如何克服重重困难,最终取回真经的艰苦历程;让人更加深刻的理解:原来,团队的进步与个人的前程是如此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当一个团队实现既定目标的时候,每一位成员也都会从中得到个人的成功。
从猢狲到斗战胜佛,孙悟空的故事,可以说是一个由个人奋斗失败后转向团队成功,最终实现个人价值的经典案例。
在追求个人成功的过程中,我们离不开团队合作。
因为,没有一个人是万能的,即使神通广大的孙悟空,也无法独自完成取经大任。
然而,我们却能通过建立人际互赖关系,通过别人的帮助,来弥补自身的不足。
对于团队而言,伙伴之间的友好相处和相互协作至关重要。
无论力量型的人、完美型的人、活泼型的人还是和平型的人,都可以凭借自己的性格魅力,来赢得团队伙伴的支持。
这样一来,我们就能够实现个人与团队的共同成功。
战胜困难的过程,就是战胜自我的过程,就是融入团队的过程,也就是生命成长的过程。
团队成员及性格1、完美型的唐僧:他目光远大,目标明确,有组织设计能力,注重行为规范和工作的高标准,他担任了团队的主管。
如果一个团队中没有唐僧,这样的团队就只是一群乌合之众,不会有什么远大的前程。
2、力量型的孙悟空:干劲十足,崇尚行动,解决问题不过夜,注重工作的结果,能够迅速理解和完成当前团队的任务,是团队的业务骨干。
如果一个团队中没有孙悟空,我们很难想象这个团队是如何艰难进步的。
如果一个团队中没有孙悟空,唐僧的远大抱负将很可能化为泡影。
3、活泼型的猪八戒:热情奔放、感情外露,善于活跃工作气氛,他承担了团队的公共关系工作。
他帮助每一位同事,并使工作变得有趣。
如果一个团队中没有猪八戒,我们很难想象这个团队是如何枯燥乏味和令人厌倦。
4、和平型的沙和尚:他平和、冷静、有耐心,承担了团队的事务性工作。
事实证明,他能够胜任这份工作并且持之以恒,而且能够在压力下保持冷静。
别看他平时默默无闻,可每次到了最后关头都是他来稳定局面。
从《西游记》团队看员工心态管理1今天的华夏子孙把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四大名著视为精神佳肴,屡品不厌。
然看其结局,三国归晋、水浒兄弟惨死、黛玉葬花、宝玉出家,唯有《西游记》结局是皆大欢喜的。
缘何?无疑是这个团队道德基因、政治基因、文化基因能够根植人性深处而已。
既然西游记如此特别,那么今天,谭小芳老师就与您分享一下西游记中的管理哲学。
一、从《西游记》团队看员工心态管理为什么我要从团队心态上首先谈起呢?因为西游记团队人不多,各类人物却齐全。
首先,西游团队是一个1114的团队模式。
第一个1是董事长:如来;第二个1是观音:总经理;第三个1是项目经理:唐僧;4就是员工:悟空、八戒、沙僧和白马。
取经项目组实际操作人员就是后面的14,前面的都是各级领导。
其次,项目组的终极任务是:取经。
组织、人员、目标,这是一个和我们日常工作中所见的团队没有什么两样的,对吗?作为企管专家,谭小芳老师深知一些做领导的经理人、管理者的苦恼,但我个人认为,这些苦恼的根源,大多都在于不了解员工的心态——员工他们究竟有些什么样的从业心态呢?主要有三点:1、员工跟随企业的目的是为了改善自己的生活状态。
2、员工在遭遇困难时,希望得到团队和上级的帮助。
3、员工希望团队目标的实现和个人需求的实现一致。
所以,想要团队目标得到更好更快的实现,请您不要忽视了员工的心态。
谭小芳认为,了解自己的员工,了解他们加入团队的真正目的;帮助他们让个人需求和团队需求尽量协调一致;而不是一味的用高尚的企业理念、严格的企业制度来激励和约束员工,才会让员工更好的发挥出自己的最大能量为团队创造利益。
二、领导艺术有真经在一般人看来,《西游记》中的唐僧是一个胆小固执、有时还有些是非不分的人,但作为“取经”团队的领导人,他在团队领导方面有着许多过人之处,唐僧不但不糊涂,而且还精明的很呢!首先,他意志坚定,不怕困难。
这是作为团队领导人最重要的品质。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常常会遇到许多意想不到的困难。
从西游记中学到的团队管理一个团队之所以伟大首先是因为他的远景伟大,然后才是由于他的成就卓越!目标,使命,远景是逐次升级的一体化体系,只有他们围绕着同一的轴心,团队才会得到积土成山的效果!下面是我对西游记团队的分析:团队目标:去西天,取得真经。
团队使命:以真经,普度众生。
团队远景:众生福,皆入极乐。
即:目标是经过努力可以达成的结果,使命是目标达成后漫长的甚至是没完没了的过程,远景是使命完成后的状态。
使命存在远景就存在!同时,无论是目标使命,还是远景,任何一个的进展都会给人以满足。
但是,过程的艰难刺激产生的恐惧,除非有唐三藏的毅力,否则......要在西游记团队中栽一个人,你会裁掉哪位?背景:为了完成西天取经任务,组成取经团队,成员有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
其中唐僧是项目经理、孙悟空是技术核心、猪八戒和沙和尚是普通团员。
这人团队的高层领导是观音。
团队的组成很有意思。
唐僧作为项目经理PM,有很坚韧的品性和极高的原则性,不达目的不罢休,又很得上司支持和赏识(直接得到唐太宗的任命,既给袈裟,又给金碗;又得到以观音为首的各路神仙的广泛支持和帮助)。
沙和尚言语不多,任劳任怨,承担了项目中挑担这种粗笨无聊的工作。
猪八戒这个成员,看起来好吃懒做,贪财好色,又不肯干活,最多牵下马,好象留在团队里没有什么用处,其实他的存在还是有很大用处的,因为他性格开朗,能够接受任何批语而毫无负担压力,在项目组中承担了润滑油的作用。
最关键的还是孙悟空,由于孙悟空是这个取经团队里的核心,但是他的性格极极端,回想他那大闹天空的历史,恐怕作为普通人来说没有人会让这种人呆在团队里。
那就请分析一下:为了节约成本,需要在这个团队里裁掉一个队员,你会裁哪一位?为什么?分析如下:唐僧:虽没有任何克服困难的本领,也没有从事任何一项具体工作的实际能力。
但是,在取经队伍中唐僧是唯一个意志坚定的取经人。
不管是在逼走孙悟空后,还有猪八戒要回高老庄,还是沙和尚犹豫不决的时候,唐僧都是无所谓惧的要走这条路。
西游记的团队精神《西游记》是一部值得一读的巨著,书中描述了由四种不同性格的成员组成的一支团队,如何克服重重困难,最终取回真经的艰苦历程;让人更加深刻的理解:原来,团队的进步与个人的前程是如此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当一个团队实现既定目标的时候,每一位成员也都会从中得到个人的成功.从猢狲到斗战胜佛,孙悟空的故事,可以说是一个由个人奋斗失败后转向团队成功,最终实现个人价值的经典案例。
在追求个人成功的过程中,我们离不开团队合作。
因为,没有一个人是万能的,即使神通广大的孙悟空,也无法独自完成取经大任。
然而,我们却能通过建立人际互赖关系,通过别人的帮助,来弥补自身的不足。
对于团队而言,伙伴之间的友好相处和相互协作至关重要。
无论力量型的人、完美型的人、活泼型的人还是和平型的人,都可以凭借自己的性格魅力,来赢得团队伙伴的支持。
这样一来,我们就能够实现个人与团队的共同成功。
战胜困难的过程,就是战胜自我的过程,就是融入团队的过程,也就是生命成长的过程.团队成员及性格1、完美型的唐僧:他目光远大,目标明确,有组织设计能力,注重行为规范和工作的高标准,他担任了团队的主管.如果一个团队中没有唐僧,这样的团队就只是一群乌合之众,不会有什么远大的前程。
2、力量型的孙悟空:干劲十足,崇尚行动,解决问题不过夜,注重工作的结果,能够迅速理解和完成当前团队的任务,是团队的业务骨干。
如果一个团队中没有孙悟空,我们很难想象这个团队是如何艰难进步的。
如果一个团队中没有孙悟空,唐僧的远大抱负将很可能化为泡影。
3、活泼型的猪八戒:热情奔放、感情外露,善于活跃工作气氛,他承担了团队的公共关系工作。
他帮助每一位同事,并使工作变得有趣。
如果一个团队中没有猪八戒,我们很难想象这个团队是如何枯燥乏味和令人厌倦。
4、和平型的沙和尚:他平和、冷静、有耐心,承担了团队的事务性工作。
事实证明,他能够胜任这份工作并且持之以恒,而且能够在压力下保持冷静。
别看他平时默默无闻,可每次到了最后关头都是他来稳定局面。
从《西游记》团队看员工从业心态从业心态,这里暂时简单的理解为:为什么要参与这份工作?为什么要加入这个团队?我们现以大家都熟悉的西游记故事用心理学来分析一下员工的从业心态。
因为西游记团队人不多,各类人物却齐全,是一个很值得探讨的团队。
西游团队是一个1 1 1 4的团队模式。
第一个1是董事长:如来;第二个1是观音:总经理;第三个1是项目经理:唐僧;4就是员工:悟空、八戒、沙僧和白马。
取经项目组实际操作人员就是后面的1 4,前面的都是各级领导。
项目组的终极任务是:取经。
组织、人员、目标,这是一个和我们日常工作中所见的团队没有什么两样的团队,正因为如此,才能影射出现实工作中的一些真实从业心态。
董事长高瞻远瞩,为传播佛法理念,提出了这个目标,用如来的话来说取经的目的是:“普度众生”。
这和我们目前很多知名企业的企业口号很一致,比如有些企业说是为人类的理想、有的企业说是为人类的健康等,都是非常有高度的。
总经理也很认同这个目标:“造福苍生”。
到项目经理唐僧也是对此深信不疑:“弘扬佛法”,当然,也正因为对此的坚定信念,才得以成为这项目的领导者。
以上说的其实都是领导,真正的员工是不是这样想的呢?团队中技术最好的悟空、散漫而调皮的八戒、稳重踏实的沙僧、只做不说的白马,仔细一分析,没有一个是为“普度众生、造福苍生、弘扬佛法”的目标而加入这个团队的。
这就是企业里的一线员工,他们中居然没有一个是为了企业的理念和口号在工作。
管理者们看到这里估计要苦恼了,我们企业的目标不好吗?为什么基层员工会这样呢?智慧的如来和观音难道不知道吗?不,他们很清楚自己的员工,了解自己员工的真实从业心态,因为每一个员工都是他们挑选的,而且他们知道自己有能力让员工实现自己的需要,并且真心实意的帮助员工实现自己的需要。
当员工的需要实现了,团队的目标也实现了。
当然有个重要的程序:只要团队目标实现了,员工的目标就一定能实现。
做为员工,他们究竟有些什么样的从业心态呢?一、员工跟随企业的目的是为了改善自己的生活状态。
《西游记》中的管理学思想分析《西游记》中的唐僧团队,虽然是虚拟的,但是师徒历经百险求取真经的故事,是中国文化的集中代表。
这个团队最大的好处就是互补性,领导有权威、有目标,有坚定的毅力;员工有能力,但是自我约束力差,目标不够明确,有时还会开小差。
但是总的来看,这个团队是个非常成功的团队虽然历经九九八十一磨难,但最后修成了正果。
(一)唐僧如何领导整个团队:德者居上。
唐僧是一个目标坚定、品德高尚的人,他受唐王之命,去西天求取真经,以普渡众生,广播善缘。
要说降妖伏魔,他没有这个本事,但为什么他能够担任西天取经如此大任的团队领导?关键在于唐僧有三大领导素质:(1) 首先,目标明确、勇往直前.(2) 其次,手握紧箍,以权制人.(3)第三,以情感人,以德化人.(二)如何控制能力强的悟空:能者居前:孙悟空可称得上是老板最喜欢的职业经理人,孙悟空有个性、有想法、执行力很强,也很敬业、重感情,懂得知恩图报,是个非常优秀的人才。
但这样的人才如何才能留住他,如何提升他的忠诚度,这要靠领导艺术.(三)唐僧团队的精髓:德者居上:对于大企业的领导人来说,要有意识地淡化自己的专业才能,用人为能,攻心为上。
中国企业里缺少猪八戒这样的新型智者-----好吃懒做的人爱动脑子。
说猪八戒是智者,还不仅因此,关键是以下两条理由:一、猪八戒之所以需要“八戒”,因为他从不掩饰自己的个人要求和欲望,对自己的权益十分重视,是一个自由主义的特立独行的猪。
他不会头脑发热,不会被“普渡众生”这样鲜明的公共理想所煽动,他认为成佛远不如做高老庄的女婿潇洒,他的理念立场基于个体生命真实感觉,没有专心取悦于唐僧的动机;二、他从不忽视自己言论自由的权利,取经路上议论风生,而且多是反对意见----这是关键的关键。
能者居前:孙悟空是受控的能量。
孙悟空是优秀的职业经理人,他的才能吴承恩先生已作完整的表述。
需要关注的是他和唐僧(总经理)以及观音(执行董事,资方代表)的信用关系。
西游团队是一个1+1+1+4的团队模式。
第一个1是董事长:如来;第二个1是观音:总经理;第三个1是项目经理:唐僧;4就是员工:悟空、八戒、沙僧和白马。
取经项目组实际操作人员就是后面的1+4,前面的都是各级领导。
项目组终极任务:取经。
组织、人员、目标,这是一个和我们日常工作中所见的团队没有什么两样的团队,正因为如此,才能影射出现实工作中的一些真实从业心态。
(1)董事长高瞻远瞩,为传播佛法理念,提出了这个目标。
用如来的话来说取经的目的是:“普度众生”。
这和我们目前很多知名企业的企业口号很一致,比如有些企业说是为人类的理想、有的企业说是为人类的健康等,都是非常有高度的。
(2)总经理目标:“造福苍生”。
他很清楚自己的员工,了解自己员工的真实从业心态,因为每一个员工都是他挑选的,而且他知道自己有能力让员工实现自己的需要,并且真心实意的帮助员工实现自己的需要。
当员工的需要实现了,团队的目标也实现了。
(3)项目经理唐僧:“弘扬佛法”。
当然,也正因为对此的坚定信念,才得以成为这项目的领导者。
以上说的其实都是领导,真正的员工是不是这样想的呢?团队中技术最好的悟空、散漫而调皮的八戒、稳重踏实的沙僧、只做不说的白马,仔细一分析,没有一个是为“普度众生、造福苍生、弘扬佛法”的目标而加入这个团队的。
(4)员工:只要团队目标实现了,员工的目标就一定能实现。
那么他们究竟有些什么样的从业心态呢?
一、员工跟随企业的目的是为了改善自己的生活状态。
这4位员工有一个共同的理想是:脱离当前的生活状态,通过这份工作而得到更好的生存环境。
虽然悟空是为了自由,八戒、沙僧想的是如何回去做他的高官、白马想的是无拘无束的生活,但统一起来还是因为这份工作会让他们得到他们需要的。
每个人的特质和生活环境不同,所以每个人的心理状态也是不同的。
但作为一个人选择一份工作,这份工作就一定要满足他的某一个需要。
而且作为基层员工,他们的需要是很实际很具体的。
所以当企业目标提出来后,要想基层员工欣然接受并认真执行,一定要将目标和员工的具体需求结合起来,要不然,无论多有高度的目标,都无法得到基层员工的认可和行动。
二、员工在遭遇困难时,希望得到团队和上级的帮助。
员工毕竟能力和职权有限,在遇到工作困难时,是急切的需要团队和领导能给予帮助的。
试想一下如果师徒几人在被各路妖精挡道时,如果不是心中有信念,“我们不是孤立无援的,我们是有人在关注的。
“几位估计心理早已被折磨的千疮百孔,丧失了战斗力。
特别是项目经理唐僧,要不是观音总经理明里暗里的支招,做一些管理技巧的针对性培训和辅导,孙猴子他都耐何不得,更别指望悟空给他做市场拓展了。
四位基层员工心里也很明白,我们背后有强大的团队在支持。
有时遇到难关了,企业会提供一些培训,技术可以升级;必要时还可以请其它项目组的专家来指导或应对,所以才无后顾之忧,努力的拼杀在一线,全心全意的为团体目标而服务。
三、员工希望团队目标的实现和个人需求的实现一致。
员工为了达到自己预期需求的目标在工作,但目标毕竟是预期的呀。
团队目标和个人目标之间并不一定会有等号,团队目标的实现不一定就代表着个人需求的满足,因为员工的个人需求满足是有条件的,就是制度的完善和团队的领导言而有信。
在西游记团队里,员工们对如来和观音的承诺还是很有一些信任,这与如来和观音这些高层管理者们一向以来的实际工作作风和态度有很大的关系。
其实还会有员工心存质疑,比如悟空,曾好几次的试探如来和观音的可信度,想从领导的可信度中来判断是否坚持取经的任务,可喜的是每次试探得到的结果还都算满意,所以才更坚定了向西天前进的步伐。
员工在努力工作的同时,同样在判别可能会影响自己个人需求实现的因素,如果一旦在判断的过程中发现为团队目标努力再多也与个人需求满足无关时,就有可能停止自己的工作。
所以,想要团队目标得到更好更快的实现,请您不要忽视了员工的从业心态。
了解自己的员工,了解他们加入团队的真正目的;帮助他们让个人需求和团队需求尽量协调一致;而不是一味的用高尚的企业理念、严格的企业制度来激励和约束员工,才会让员工更好的发挥出自己的最大能量为团队创造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