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热性植酸酶的分离纯化及其酶学性质研究_王国坤
- 格式:pdf
- 大小:237.13 KB
- 文档页数:4
耐热碱性蛋白酶产生菌株的分离鉴定及酶学性质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及意义耐热碱性蛋白酶是一种有重要应用价值的酶,广泛应用于医药、食品、皮革、环境保护等行业中。
其特点是能在高温高碱环境下稳定地存在和发挥作用,因此受到了广泛关注。
目前,已经有许多研究针对耐热碱性蛋白酶的产生菌株、分离鉴定及酶学特性进行了探究,但在实际应用中,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如酶的稳定性、效率和产量等方面,因此有必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本研究旨在分离鉴定耐热碱性蛋白酶产生菌株,并研究其基本酶学性质,为酶的进一步研发应用提供参考。
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 采集多种自然环境中的样品,如土壤、水、植物、动物等,通过培养分离的方式筛选产生耐热碱性蛋白酶的菌株;2. 对所得到的菌株进行形态学特征、生理生化特性和16S rRNA序列分析等方法进行鉴定,筛选出优良的菌株;3. 通过固体和液体发酵的方法大量制备菌株产生的耐热碱性蛋白酶;4. 研究酶的基本酶学性质,包括最适温度、最适pH值、热稳定性、抑制剂对酶的影响等;5. 对酶的酶动力学特性进行研究,包括酶的动力学常数、Michaelis-Menten方程、反应速率等。
三、预期结果本研究将分离鉴定出优良的耐热碱性蛋白酶产生菌株,并对酶的基本酶学性质和酶动力学特性进行研究,预计能够得到以下结果:1. 获得产生耐热碱性蛋白酶的优良菌株,为耐热碱性蛋白酶的基础研究和产业应用提供了可靠的物质基础;2. 揭示耐热碱性蛋白酶的基本酶学性质和酶动力学特性,为其进一步应用提供理论支持;3. 为该领域的后续研究提供实验方法和实验结果的参考,推动本领域的发展。
四、研究难点及解决思路本研究面临的主要难点在于如何获得稳定、高效率和高产量的耐热碱性蛋白酶,以及如何解决酶在产业应用中的稳定性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将采取以下解决思路:1. 进行大量的筛选和优化实验,从多个样品中挑选最适合的菌株进行培养和发酵;2. 通过改变培养条件、添加助剂等方法,优化酶的产量和活性,使其符合产业应用的需求;3. 在产业应用中,注意酶的保护和稳定性,避免不必要的失活和损失。
植酸酶在饲料中的应用研究与展望
朱梅梦;王军;陈建欣
【期刊名称】《饲料广角》
【年(卷),期】2002(000)018
【摘要】@@ 植酸酶(Phytase)作为饲料添加剂的一个品种,得到饲料工业和养殖业的普遍重视和广泛应用.畜禽饲料中的主要成分是植物性饲料,其中70%以上的磷元素以植酸盐的形式存在.一方面,由于单胃动物消化道内缺少植酸酶,以植酸形式存在的植酸磷很少能被利用;另一方面,饲料生产中需要添加价值昂贵的商品磷源.所以,在畜禽饲料中加入植酸酶,既能提高饲料的消化率、利用率及生产性能,又能减少畜禽排泄物中磷的含量,保护水土免受污染.随着我国加入WTO,全面融入全球经济一体化,要想打破阻碍我国畜产品进入国际市场的绿色壁垒,必须研发绿色饲料添加剂.因而,植酸酶作为一类高效、无毒无副作用和环保型绿色饲料添加剂,不仅是一种非常规优势饲料资源,同时也提高现有常规饲料资源的利用率,在21世纪将有着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
【总页数】3页(P22-24)
【作者】朱梅梦;王军;陈建欣
【作者单位】吉林粮食高等专科学校;吉林粮食高等专科学校;吉林粮食高等专科学校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816.7
【相关文献】
1.微生物植酸酶在家禽饲料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J], 黄志勇;崔红;徐帅;张桂凤
2.植酸酶在生长猪饲料中的应用研究 [J], 付惠玲
3.水产饲料中植酸酶的应用研究 [J], 黄云;胡毅;毛小伟;郇志利;李金龙
4.植酸酶在猪饲料中的应用研究 [J], 王振华
5.植酸酶及其在畜禽饲料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J], 宫宇;姚玲珑;陈清华;陈凤鸣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一种耐热植酸酶的生物化学特性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题目:一种耐热植酸酶的生物化学特性的研究
背景:
植酸盐是植物种子和谷物中的主要磷质形式,但植酸会抑制人和动物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在高剂量摄入的情况下还可能对肠道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一种有效的
植酸酶可以去除植酸并提高食品的营养价值。
同时,由于植物残留物的处理也是农业
和食品工业中的重要问题,植酸酶可以被用于消化糠秕、豆渣等植物残留物。
要点:
近年来,随着耐热酶的发展和应用,一些新的耐热植酸酶被发现,并被广泛研究。
本研究旨在从一种耐热植酸酶中发现其生物化学特性,并探索其在食品工业和农业上
的应用。
方法:
首先从样品中分离目标酶,并使用SDS-PAGE对酶进行鉴定。
接下来,通过对酶的催化反应条件的优化,包括温度、pH值和底物浓度等,确定酶的最适催化条件。
然后通过热失活实验和CD光谱检测,探究酶的耐热性和构像变化。
最后,结合反应动力学、酶动力学和分子生物学等方法,研究酶的催化机制。
意义:
本研究将有助于了解耐热植酸酶的生物化学特性,为其在食品工业和农业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验支持。
同时,也为探索新型耐热酶的催化机制提供了研究思路。
植酸酶高产菌株的选育及酶的分离纯化和性质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植酸是存在于豆类、谷类、油料、棉花籽等植物种子中的一种主要磷源,可作为家禽、家畜饲料添加剂,在农业生产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然而,植酸作为一种反式结构的磷酸盐与矿物质结合紧密,难以被家禽、家畜消化吸收,导致营养物质的浪费。
因此,研究植酸酶的生物学特性和应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植酸酶是一种能够水解植酸为无机磷酸盐和次生代谢产物的酶,广泛存在于真菌、细菌和植物中。
通过筛选高效的植酸酶产生菌株,研究酶的分离纯化和性质,可以为实现植酸酶的工业化生产提供技术支持。
二、研究内容和目标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选育高产植酸酶的细菌菌株、酶的分离纯化及性质研究。
具体目标如下:1. 通过菌落形态、生理生化特性及酶活性等方面的综合分析,筛选出高产植酸酶的细菌菌株;2. 采用离子交换、凝胶过滤等方法对酶进行初步的分离纯化,并对纯化后的酶进行酶活测定和SDS-PAGE电泳分析;3. 研究酶的最适温度、最适pH、热稳定性、储藏稳定性等性质。
三、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1. 选育高产菌株的方法:分离土壤中的细菌,并通过菌落形态、氧气需求条件、革兰氏染色、生理生化试验、文献查阅等手段,筛选出高产植酸酶的菌株;2. 酶的分离纯化:采用盐析、离子交换、凝胶过滤、亲和柱层析等方法分离纯化酶,用不同浓度NaCl进行纯化后测定酶活,用SDS-PAGE电泳分析纯化后的酶的分子量;3. 酶性质的研究:测定酶的最适温度、最适pH、热稳定性、储藏稳定性等性质。
四、研究预期成果1. 筛选出高产植酸酶的细菌菌株,为后续工业化生产提供选育菌株的参考;2. 纯化出植酸酶,研究其最适温度、最适pH、热稳定性等性质,为酶的应用提供基础和参考,同时为植酸酶的工业化生产提供技术支持;3. 为解决植酸酶工业化生产中的技术难题,提供新的研究思路和方向,推动植酸酶的应用和推广。
耐热植酸酶基因在毕赤酵母中的表达及酶学特性王兴吉㊀刘文龙∗㊀盛花开㊀王克芬(山东隆科特酶制剂有限公司ꎬ山东省酶制剂生物发酵技术重点实验室ꎬ山东临沂㊀276400)㊀㊀摘㊀要:植酸酶能催化植酸及其盐类水解为肌醇与磷酸盐ꎬ在食品㊁医药㊁饲料等方面有广泛应用ꎮ本研究通过PCR获得来源于地衣芽孢杆菌的耐热植酸酶基因P1ꎬ并在毕赤酵母中成功表达ꎬ得到重组菌BP-1ꎮBP-1在BMMY表达培养基中植酸酶酶活459U/mLꎬ该酶的最适作用pH5.0ꎬ最适作用温度为70ħꎬ且具有良好的耐热性和耐酸碱性ꎬ在80ħ条件下保温70minꎬ酶活仍剩余84%ꎬ80-95ħ保温20minꎬ酶活损失小于20%ꎬ在pH4.0-8.5条件下处理30minꎬ酶活仍剩余80%以上ꎮ关键词:毕赤酵母ꎻ植酸酶ꎻ耐热ꎻ耐酸碱ExpressionandCharacterizationofThermostablePhytaseGeneinPichiapastorisWangXingji㊀LiuWenlong∗㊀ShengHuakai㊀WangKefen(ShandongLongKeteEnzymeCo.ꎬltd.ꎬShandongProvinceKeyLaboratoryofEnzymePreparationFermentationTechnologyꎬLinyi276400ꎬChina)Abstract:Phytasecancatalyzethehydrolysisofphyticacidanditssaltstoinositolandphos ̄phate.Itiswidelyusedinfoodꎬmedicineꎬfeedꎬetc.ThephytasegeneP1derivedfromBacilluslicheniformiswasobtainedbyPCRandsuccessfullyexpressedinPichiapastoris.TherecombinantstrainwasnamedBP-1.Thephytaseactivitywas459U/mLintheBMMYmedium.TheoptimumreactionpHofthephytasewas5.0ꎬtheoptimumreactiontemperaturewas70ħ.Ithadgoodther ̄mostabilityandchemicalstability.Thephytaseactivityremained84%undertheconditionof80ħfor70minutesꎬand80%of80-95ħfor20minutes.Thephytaseactivityremainedabove80%underpH4.0-8.5conditionsfor30minutes.KeyWords:PichiaPastorisꎻPhytaseꎻThermostabilityꎻAcid-AlkaliResistance作者简介:王兴吉(1970-)ꎬ男ꎬ高级工程师ꎬ研究方向:酶制剂开发与应用ꎮ㊀㊀磷是动物机体必需的矿物元素ꎬ植酸(phyticacidꎬ肌醇六磷酸)可以螯合金属离子ꎬ形成溶解度很低的植酸盐ꎬ是植物中磷的主要存储形式[1]ꎬ作用相当于抗营养因子ꎬ很难被单胃动物吸收ꎬ另外植酸还能络合蛋白质ꎬ抑制一些消化酶的活性[2]ꎮ植酸酶(phytase)能催化植酸及其盐类水解为肌醇与磷酸盐ꎬ在动物饲料中添加植酸酶ꎬ不仅可以提高动物对磷等矿质元素㊁蛋白质㊁氨基酸等的利用率[3]ꎬ还能减少磷的排出对环境的污染[4]ꎬ另外植酸酶在食品㊁医药方面也有广泛应用[5]ꎮ虽然单胃动物缺乏能够利用植酸盐的植酸酶ꎬ但是可以通过微生物来大量合成ꎬ添加到饲料中供动物体利用ꎮ另外ꎬ食品㊁饲料等加工过程中的通常需要热处理ꎬ温度能达到75-80ħ[6]ꎬ因而植酸酶耐热性成为阻碍其广泛应用的一个重要问题ꎮ本研究将来源于地衣芽孢杆菌的耐热植酸酶基因在毕赤酵母中表达ꎬ以期得到高产耐热植酸酶的重组菌ꎮ1㊀材料与方法1.1㊀材料与仪器1.1.1㊀菌种毕赤酵母GS115(Pichiapastoris)ꎬ为山东隆科特酶制剂有限公司研发中心重点实验室保存ꎮ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licheniformis)ꎬ分离得到ꎬ为山东隆科特酶制剂有限公司研发中心重点实验室保存ꎮ1.1.2㊀培养基LB培养基:1%胰蛋白胨ꎬ0.5%酵母提取物ꎬ1%氯化钠ꎮYPD培养基:1%酵母膏ꎬ2%蛋白胨ꎬ2%葡萄糖ꎬ固体培养基加2%琼脂粉ꎮMD培养基:1.34%YNBꎻ4ˑ10-5%生物素ꎻ2%葡萄糖ꎮBMGY培养基配方[7]:1%酵母浸出物ꎬ2%蛋白胨ꎬ0.1mol/LpH6.0磷酸盐缓冲液ꎬ1.34%YNBꎬ4ˑ10-5%生物素ꎬ1%甘油ꎮBMMY培养基配方[7]:1%酵母浸出物ꎬ2%蛋白胨ꎬ0.1mol/LpH6.0磷酸盐缓冲液ꎬ1.34%YNBꎬ4ˑ10-5%生物素ꎬ0.5%甲醇ꎮ1.1.3㊀试剂及原料胰蛋白胨㊁酵母提取物:美国BD公司ꎻ内切酶㊁聚合酶㊁连接酶:Takara公司ꎻ胶回收试剂盒㊁质粒抽提试剂盒:天根生物ꎻ生物素:如吉生物ꎮ其他试剂均为国药集团分析纯ꎮ1.1.4㊀仪器与设备ZWY-211C恒温摇床㊁ZXSD-AI270恒温培养箱㊁ZHJH-CI214B超净工作台:智城分析仪器有限公司ꎻPCR仪㊁电泳仪:美国Bio-RadꎻGI80TW高压蒸汽灭菌锅:致微仪器ꎻHH-2恒温水浴锅:上海梅香仪器ꎻ5810R型离心机:德国Eppendorfꎮ1.2㊀实验方法1.2.1㊀植酸酶基因的获得[8]从本公司锅炉房附近土壤中分离得到一株地衣芽孢杆菌ꎬ其所产植酸酶具有耐热性ꎬ根据该基因的核苷酸序列设计PCR引物ꎬ5'端加入酶切位点XhoⅠꎬ3'端加入酶切位点NotⅠꎬ通过PCR得到基因P1ꎮ1.2.2㊀表达载体pPIC9-P1的构建[8]分别对基因P1和质粒pPIC9进行XhoⅠ和NotⅠ酶切ꎬ将回收后的P1和pPIC9按比例混合ꎬ用T4连接酶在16ħ条件下连接过夜ꎬ连接产物转化大肠杆菌DH5α感受态细胞ꎬ转化产物涂布在LB(含氨苄霉素)固体平板上ꎬ37ħ倒置培养过夜ꎬ挑取单菌落至LB液体培养基ꎬ37ħ培养ꎬ菌液进行菌落PCRꎬ电泳鉴定及测序验证ꎮ1.2.3㊀重组质粒转化毕赤酵母[8]抽提得到的重组质粒pPIC9-P1用SalⅠ进行单酶切ꎬ得到线性化质粒ꎮ取新鲜制备的(或-70ħ冻存的)感受态细胞ꎮ电穿孔转化电击条件:1500Vꎬ200Ωꎬ25μFꎮ转化后的感受态细胞涂布MD培养基ꎬ100μL/板ꎬ30ħ倒置培养3-4天ꎬ在MD平板上筛选得到重组菌ꎬ经菌落PCR得到目的序列ꎬ测序比对显示为目的基因P1的核苷酸序列ꎬ即所得菌株为含有pPIC9-P1的重组菌ꎬ命名为BP-1ꎬ用同样方法构建得到空质粒重组菌株BP-0ꎮ1.2.4㊀重组酵母菌的诱导表达将重组菌BP-1及BP-0ꎬ分别接种于装有30mLBMGY培养基的250mL三角瓶中ꎬ30ħꎬ220r/min培养至OD600为10左右ꎬ离心收集菌体ꎬ用35mL的BMMY诱导培养基重悬菌体ꎬ并在30ħꎬ220r/min条件下继续培养48hꎬ过程中取发酵液离心后测定上清中的植酸酶酶活ꎬ并做SDS-PAGE进行蛋白大小检测ꎮ1.2.5㊀植酸酶酶学性质钒钼酸铵法[9]进行测定ꎬ酶活力的定义:在温度37ħ㊁pH5.50条件下ꎬ每分钟从浓度为5.0mmol/L植酸钠溶液中释放1μmol无机磷所需的酶量为1个酶活单位(U)ꎮ1.2.5.1㊀最适作用pH及pH稳定性以BP-1发酵液上清液为样品ꎬ以测得的植酸酶最高酶活为100%基准ꎬ在37ħ条件下ꎬ分别在pH2.5-9的缓冲液中反应ꎬ测定不同pH条件下的酶活力ꎮ以BP-1发酵液上清液为样品ꎬ分别在pH2-9的缓冲液中处理30minꎬ以测得的植酸酶最高酶活为100%基准ꎬ对比相对酶活高低ꎮ1.2.5.2㊀最适作用温度及热稳定性以BP-1发酵液上清液为样品ꎬ以测得的植酸酶最高酶活为100%基准ꎬ在pH5.0的缓冲液中ꎬ分别在30ħ-90ħ反应条件下测定酶活ꎬ计算相对酶活ꎮ以BP-1发酵液上清液为样品ꎬ以不作处理的植酸酶酶活为100%基准ꎬ在pH5.0缓冲液条件下ꎬ样品分别在80ħ-95ħ下保温处理70minꎬ每5-10min测定酶活ꎬ计算相对酶活ꎮ2㊀结果与分析2.1㊀基因的获得通过PCR得到目的基因ꎬ连接转化大肠杆菌DH5α后ꎬ进行菌落PCRꎬ琼脂糖凝胶电泳及测序对获得的目的基因进行验证ꎬ电泳结果如图1ꎬ大小与理论值1.15kb基本一致ꎬ测序结果显示与原P-1基因一致ꎮ图1㊀基因P-1电泳图2.2㊀基因的表达及SDS-PAGE分析以BP-1发酵液上清进行SDS-PAGE分析ꎬ如图2ꎬ可以看出在42kDa处有明显条带ꎬ与理论大小41.9kDa一致ꎬ而含有空质粒的菌株并没有表达条带ꎬ说明基因P-1在毕赤酵母中成功分泌表达ꎮM:蛋白Markerꎬ0:毕赤酵母空质粒菌ꎬP-1:重组菌图2㊀SDS-PAGE蛋白表达图2.3㊀酶活测定及酶的性质重组菌在BMMY培养基诱导表达后ꎬ对得到的BP-0及BP-1摇瓶发酵液上清进行酶活测定ꎬ测定结果对照空质粒菌株BP-0检测不到植酸酶活性ꎬ而重组菌BP-1在培养48h左右时植酸酶酶活为459U/mLꎬ说明P-1基因在毕赤酵母中高效表达并分泌有活性的植酸酶ꎮ2.3.1㊀最适反应pH及pH稳定性图3㊀植酸酶最适反应pH图4㊀植酸酶pH稳定性按照1.3.5.1的方法对植酸酶最适作用pH进行检测ꎬ由图3结果可知ꎬ该植酸酶最适反应pH为5.0ꎮ而且该酶在pH4.0-8.5范围内的缓冲液中处理30minꎬ相对酶活仍剩余80%以上(图4)ꎬ说明该植酸酶耐酸碱性良好ꎬ具有较好的化学稳定性ꎬ适于动物的偏酸性消化道环境ꎮ2.3.2㊀最适反应温度及热稳定性在pH5.0的缓冲液中ꎬ分别在30ħ-90ħ条件下测定酶活ꎬ计算相对酶活ꎬ结果如图5所示ꎬBP-1所产植酸酶最适作用温度为70ħꎮ图5㊀植酸酶最适反应温度图6中可以看出ꎬ80ħ保温处理70min后ꎬ该酶相对活性剩余84%以上ꎬ90ħ处理30min时ꎬ酶活仍存留80%以上ꎬ95ħ处理50min后酶活损失小于50%ꎬ说明该重组菌BP-1所产植酸酶具有良好的耐热性ꎬ在食品加工㊁饲料造粒等过程中都需要热处理ꎬ而植酸酶作为添加剂在这个过程中损失较大[10]ꎬ耐热性良好的植酸酶就能有效缓解这一问题ꎮ图6㊀植酸酶热稳定性结果3㊀结㊀论本研究将来源于地衣芽孢杆菌的植酸酶基因在毕赤酵母中成功表达ꎬ得到重组菌BP-1ꎬ该重组菌在BMMY培养基摇瓶诱导表达植酸酶酶活就达到459U/mLꎬ接下来的工作中ꎬ在本公司原来的工艺优化基础上[11]ꎬ对该重组菌进一步放大试验ꎬ进而实现植酸酶大规模生产ꎬ且BP-1所产植酸酶热稳定性良好ꎬ80ħ处理70minꎬ相对酶活仍剩余80%ꎬ80-95ħ范围内处理20min时ꎬ酶活剩余都在80%以上ꎬ95ħ处理50min后酶活损失小于50%ꎬ并具有较广泛的pH适应性ꎬ这些性质对于其在食品加工㊁饲料造粒等的应用中具有重要作用ꎮ参考文献[1]Rocky-SalimiKꎬHashemiMꎬSafariMꎬetal.AnovelphytasecharacterizedbythermostabilityandhighpHtolerancefromricephyllosphereisolatedBacillussubti ̄lisB.S.46[J].JournalofAdvancedResearchꎬ2016ꎬ7(3):381-390.[2]王红艳ꎬ王云飞ꎬ王申涛.植酸酶的研究进展及应用[J].中国酿造ꎬ2010ꎬ29(4):24-25.[3]马永强ꎬ程文红ꎬ那治国ꎬ等.植酸酶在米糠谷蛋白提取中应用的研究[J].食品工业科技ꎬ2016ꎬ37(10):189-193.[4]RimbachGꎬWalterAꎬMostEꎬPallaufJ.Effectofmi ̄crobialphytaseonzincbioavailabilityandcadmiumandleadaccumulationingrowingrats[J].FoodChemToxi ̄colꎬ1998ꎬ36:7-12.[5]李秀珍ꎬ刘同军ꎬ杨平平ꎬ等.植酸酶在食品和医药方面的应用展望[J].中国酿造ꎬ2006ꎬ25(12):9-12.[6]黄魁英ꎬ夏枫耿ꎬ黄乐天ꎬ等.耐高温植酸酶毕赤酵母工程菌发酵中试条件优化[J].现代食品科技ꎬ2011ꎬ27(10):1238-1241.[7]吴秀秀ꎬ王华明.植酸酶突变体ꎬCN105624131A[P].2016.[8]A.S.梅利克ꎬL.罗杰斯ꎬ梅利克ꎬ等.分子生物学实验参考手册[M].化学工业出版社ꎬ2009.[9]洒荣波ꎬ唐瑜菁.发酵液中植酸酶活性测定方法的研究[J].中国酿造ꎬ2010ꎬ29(4):167-169.[10]李富伟ꎬ汤海鸥ꎬ汪勇.耐高温植酸酶生产技术研究进展[J].饲料工业ꎬ2008ꎬ29(16):17-18.[11]王兴吉ꎬ盛花开ꎬ张杰.产耐热植酸酶重组毕赤酵母发酵条件优化的研究[J].中国饲料添加剂ꎬ2015(11):16-18.。
张智,温冬灼,冯丽荣,等. 耐热解淀粉芽孢杆菌BA-DES4产纤维素酶的分离纯化及酶学性质[J]. 食品工业科技,2023,44(11):136−143. doi: 10.13386/j.issn1002-0306.2022070337ZHANG Zhi, WEN Dongzhuo, FENG Lirong, et al. Separation, Purification and Enzymatic Property of Cellulase Produced by Thermostable 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 BA-DES4[J].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Food Industry, 2023, 44(11): 136−143.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doi: 10.13386/j.issn1002-0306.2022070337· 生物工程 ·耐热解淀粉芽孢杆菌BA-DES4产纤维素酶的分离纯化及酶学性质张 智1,温冬灼1,冯丽荣2,章圣龙2,杨可心1,张晓彤1(1.东北林业大学林学院,黑龙江哈尔滨 150040;2.黑龙江国宏节能环保有限公司,黑龙江哈尔滨 150040)摘 要:目的:本研究以一株产纤维素酶的解淀粉芽孢杆菌BA-DES4为材料,纯化并研究了其纤维素酶的酶学性质。
方法:研究采用硫酸铵分级沉淀及SephadexG-75凝胶过滤层析方式对其所产纤维素酶进行分离纯化,通过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 )确定其分子量,并对纯化后纤维素酶的酶液进行酶学性质研究。
结果表明:发酵液中分离纯化获得纤维素酶系组分(内切葡聚糖酶),对纯化的电泳内切葡聚糖酶进行酶活测定,其比活力为51.08 U/mg 。
发现其分子量为22.4 kDa ;初步酶学性质研究表明:该酶的最适反应温度和最适pH 分别为65 ℃和6.0,且在pH5.0~7.0和温度55~65 ℃下稳定性较高;Mn 2+对纤维素酶活力激活作用较为显著,Cu 2+的抑制作用最大。
植酸酶耐热性评价方法的研究制粒对植酸酶活性的影响一直是限制植酸酶进一步推广应用的重要因素,针对这一问题,目前解决的方法有提高植酸酶添加量、包被技术、采用液体植酸酶制粒后喷涂技术、通过微生物菌株遗传改良开发耐高温植酸酶产品等。
不管是哪种途径,制粒对植酸酶活性的影响是不可避免的,有效评价制粒过程中植酸酶活性的损失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研究旨在系统比较水浴法、干热法和湿热法在评价植酸酶耐热性的效果,并比较同一温度条件下水浴法、干热法和湿热法测定结果与实际调质和制粒加工处理条件下的测定结果,来筛选相对科学、更能反映实际调质和制粒对植酸酶活性影响的实验室评价方法。
1 材料与方法1. 1 试验材料试验用植酸酶A、B、C来源于目前市场上具有代表性的产品,其中植酸酶A来源于真菌;植酸酶B来源于细菌;而植酸酶C来源于真菌,但经过了包被处理。
1. 2 试验方法水浴法:正确称取酶样品0. 8 g,转移到100 mL容量瓶中,用含有吐温-20的乙酸缓冲溶液定容至100 mL,提取45 min。
待溶解混合完成后,分别取3个10 mL离心管,分别取1 mL上述溶液转移到离心管中,再用含有吐温-20的乙酸缓冲溶液定容至10 mL,分别置于70, 80, 90e水浴锅加热10 min(5 min预热, 5 min加热处理),取出用于测定高温处理后溶液中植酸酶活性。
干热法:用称量瓶(30mm@50mm)分别称取2 g植酸酶A、B、C样品,置于70, 80, 90e恒温烘箱中处理10 min(其中前5 min为预热期),取出冷却后备用。
湿热法:先测定各种植酸酶样品中水分含量,用称量瓶(30mm@50mm)分别称取2 g植酸酶A、B、C样品,根据植酸酶样品中水分含量并通过添加纯化水的方法调节待处理植酸酶样品中水分至16% (模拟实际调质和制粒时配合饲料通入蒸汽后湿度),置于70, 80, 90e恒温烘箱中处理10min(其中前5min为预热期),取出冷却。
一种耐热性植酸酶的分离纯化及其酶学性质研究王国坤 高晓蓉 安利佳(大连理工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系 大连,116024)摘 要 采用半固态发酵方式培养泡盛曲霉(A sp ergillus awamor i )A S31324,通过有机膜超滤、阴离子交换层析、凝胶层析后,得到纯化的植酸酶。
酶学性质表明,其反应最适温度为50~55e ,最适pH 为515,在37e 下以植酸钠为底物的Km 值为1103nmol/L ,V max 为2113L mo l/(L #min)。
EDT A 基本不影响植酸酶活性;Ca 2+,M g2+,M n2+对植酸酶活性有轻微的抑制作用;Fe2+,Zn2+对酶促反应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对该酶的耐热性研究表明,经较高温度条件处理后,仍有较高残余酶活性,与当今商品化的植酸酶相比,有较强的耐热性。
泡盛曲霉植酸酶作为动物饲料添加剂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植酸酶,酶学性质,热稳定性,泡盛曲霉第一作者:硕士研究生。
收稿日期:2006-09-05,改回日期:2006-09-29植酸酶可将植酸(盐)降解成为肌醇和无机磷酸。
饲料中添加植酸酶可促进动物生长发育,提高畜牧业生产效益,减少环境污染。
目前通过基因工程,采用微生物发酵生产植酸酶已达到工业化水平,极大降低了向饲料中添加植酸酶制剂的成本[1~4]。
但在生产应用上,另一个关键性问题却没有得到很好解决,即酶的热稳定性。
生产的植酸酶不能耐受暂时的高温过程,导致在饲料加工的高温制粒工艺中,植酸酶的活性发生大幅度不可逆丧失。
因此,从自然界中寻找或者通过随机突变筛选热稳定植酸酶已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5,6]。
曲霉来源的植酸酶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近年来一直备受关注[7~10]。
其中来源于A 1f icuum NR -RL3135(A 1niger var 1awamori)的植酸酶热稳定性强,并且在酸性条件下有较高的酶活性,被视为目前最具有应用前景的饲用植酸酶,人们对其酶学性质研究得也较为深入[11]。
本试验旨在通过对野生型泡盛曲霉(AS31324)植酸酶的酶学特性及其耐热性进行初步的探讨,为今后植酸酶基因的克隆表达及生产应用提供研究基础。
1 材料与方法111 材 料11111 菌 种泡盛曲霉(Asp ergillus aw amori)A S 31324菌株购自中科院微生物所。
11112 试 剂植酸钠为美国Sigm a 公司产品,其他化学试剂均为国产分析纯。
11113 培养基和培养条件马铃薯、葡萄糖固体培养基(PDA):去皮马铃薯200g ,加水1L,煮沸30min,晾凉后过滤,将滤液补足至1L,加葡萄糖20g,琼脂粉15g ,灭菌待用。
玉米粉固态培养基(CSM ):D -葡萄糖30g,NaNO 3816g,KCl 015g,Mg SO 4#7H 2O 015g,FeSO 4#7H 2O 011g,加水定容至1L,调pH 到515,最后加玉米粉80g,灭菌待用。
将泡盛曲霉菌株接种于PDA 固体培养基平板上,待平板上长出浓密孢子,用1%吐温-80悬浮孢子,取2mL(孢子浓度为107个/m L)接种于200m L 玉米粉固态培养基,28e ,200r/min 培养4d,用滤纸抽滤后,离心(4e ,10000r/min,20min)取上清液得到植酸酶粗酶液[12]。
112 酶的分离纯化11211 离子交换层析将提取的植酸酶粗酶液通过30ku 孔径的Millipore 超滤膜浓缩并去除离子和一部分杂蛋白;将浓缩液过HipTrap TM Q 阴离子柱,先用pH 810,20mmol/L TrisHCl 缓冲液平衡柱子,再用相同缓冲液配制的0~015mmol/L 的NaCl 梯度洗脱,流速为1mL/min,收集各个洗脱峰,对收集的溶液进行酶活性测定及蛋白电泳分析。
11212 凝胶层析将经离子交换层析后有植酸酶活性的样品进一步进行分子筛Sephacry TM HR26/60预装柱纯化,加样2mL,用pH 810,含10mmol/L NaCl 的20mmol/L Tris -HC l 缓冲液洗脱,流速015mL/min,分步收集,对收集的溶液进行酶活性测定及蛋白电泳分析。
113 植酸酶活性单位的测定以植酸钠为底物,采用钼蓝比色法测定无机磷含量,根据标准曲线求得植酸酶活性[13]。
植酸酶酶活性单位定义:在37e、pH515条件下每分钟水解底物释放1nmol无机磷所需的酶量为1个酶活性单位(U)。
114酶学性质分析11411酶反应最适pH最适pH的测定是在37e,不同pH(110~810)下进行酶反应以测定其最适pH。
所用缓冲液为pH 110~210的012mol/L H C-l KCl系列缓冲液;pH215 ~315的012mmol/L Gly-HCl系列缓冲液;pH410~ 515的012mol/L HAc-NaAc系列缓冲液;pH610~ 810的012mol/L Tris-HCl系列缓冲液。
11412酶反应最适温度最适温度的测定是在pH515,012mol/L HAc-NaAc缓冲体系,不同温度(25~85e)下进行酶促反应,测定其反应最适温度。
11413二价金属离子对植酸酶活性的影响:在酶促反应体系中加入不同的金属离子,研究其对酶活性的影响,各种离子终浓度为1mmol/L,在pH515,012m的HAc-Na Ac缓冲体系中,37e下进行酶促反应。
11414植酸酶反应动力学参数的测定用不同浓度的植酸钠为底物,在pH515,012 mol/L的HAc-NaAC缓冲体系中,37e下测定酶活性,计算相应的反应速度,利用米氏方程双倒数法求得Km和Vmax。
11415耐热性的测定(1)在不同温度(50e~90e)下将酶液分别处理10 min,在pH515,012mol/L的HAc-Na AC缓冲体系中,37e 下进行酶促反应;(2)在75e下将酶液处理不同时间(5~ 20min),在pH515,012mol/L的HAc-Na Ac缓冲体系中, 37e下进行酶促反应。
11416脱糖基化处理在1@Glycoprotein Denaturing Buffer中加入约20L g植酸酶蛋白样品,100e变性10min,加入1/10体积的10X G5Buffer,加入1~5L L Endo Hf,37e反应1h,用SDS-PAGE分析。
2结果与讨论211植酸酶的纯化对纯化过程中有机膜超滤、离子交换层析、凝胶层析各步收集的有植酸酶活性的样品分别进行SDS -PAGE测定,结果(图1)表明,凝胶层析后,仅有1条分子量约为118ku的电泳条带,植酸酶已基本纯化,符合已纯化的植酸酶分子量大小范围(38~ 200ku)。
与已报道的来源于A1niger NRRL3135的植酸酶相比较,泡盛曲霉植酸酶分子量较大,这与其糖基化程度有关,糖基化是很多真菌类胞外植酸酶的一个重要特征。
泡盛曲霉植酸酶经脱糖基化后,分子量约为70ku,糖基化度高达4016%。
1-发酵后粗酶液;2-超滤后的粗酶液;3-离子交换层析后的植酸酶溶液;4-:凝胶层析后的植酸酶溶液;5-脱糖基化的植酸酶;M-标准蛋白质M arker图1泡盛曲霉植酸酶的SDS-PA GE212植酸酶的酶学性质研究21211植酸酶反应的最适pH反应最适pH测定结果(图2)表明,泡盛曲霉植酸酶在较宽范围pH内都有活性,最高活性分别在pH215和pH515,在pH215时相对酶活力为pH= 515条件下的90%,这与来源于A1niger NRRL 3135的植酸酶性质相同。
由于泡盛曲霉植酸酶在2 ~6的pH范围都有较强的活性(>60%),因此能很好地适应畜禽动物的消化道环境(唾液腺pH510;胃pH210~410;小肠上部pH410~610),降解消化系统中的植酸(盐),应用于饲料工业有很大的前景。
21212酸酶反应最适温度反应最适温度测定结果(图3)表明,植酸酶反应的最适温度为50~55e,这一性质与大多数的曲霉植酸酶性质类似。
在生理温度37e时泡盛曲霉植酸酶也有相对较高的活性,相对酶活力为最适条件下的40%。
21213二价金属离子对酶活性的影响二价金属离子对酶活性的影响测定结果(表1)表明,EDTA基本不影响植酸酶活性;Ca2+,M g2+, M n2+对植酸酶活性有轻微的抑制作用;Fe2+,Zn2+对酶促反应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这与来源于A1niger NRRL3135的植酸酶类似。
从应用学角度讲,金属离子在饲料中是必不可少的,因此要应用于饲料工业,金属离子的影响是一个潜在的问题。
图2 pH对植酸酶活力的影响图3 温度对植酸酶活力的影响表1 各种金属离子和化学试剂对植酸酶活性的影响金属离子相对酶活/%金属离子相对酶活/%CK 100Fe 2+1211Ca2+9110Zn2+514M g 2+9116M n2+5816EDTA10111图4A 底物浓度对植酸酶反应速度的影响图4B L inew eaver -Burk 曲线21214 植酸酶反应动力学参数的测定根据测得的数据(图4A),按照米氏方程,采用双倒数做图法,绘制泡盛曲霉植酸酶的反应动力学曲线,求出K m 和V max 。
结果(图4B)为K m =1103nmol/L,V max =2113L mol/(L @m in)。
与已报道的微生物来源的植酸酶相比,泡盛曲霉植酸酶与植酸钠底物的作用亲和力更大。
21215耐热性能的测定不同温度下处理10min 后,测定植酸酶残余酶活力,结果(图5)表明在泡盛曲霉植酸酶具有较好的耐热性,在37e 基本不影响其活性,50e 、60e 、70e 、80e 、90e 处理后分别有89%、76%、70%、63%、40%的残余酶活力,而商品化植酸酶在60e 处理后已基本失活,2003年Anne Casey [14]从Aspergillus niger ATCC 9142菌株中分离的植酸酶在80e处理3min 后仅有22%残余酶活力,因此泡盛曲霉植酸酶在高温条件下,较已报导的植酸酶具有较高的耐热性优势。
在75e (一般高温制粒温度)条件下,将泡盛曲霉植酸酶分别处理5、10、15、20min 后,残余酶活性分别为82%、70%、63%、51%。
图5A 不同温度下植酸酶的耐热性分析p 泡盛曲霉植酸酶w 商品化植酸酶图5B 75e 条件下植酸酶的耐热性分析植酸酶应用于饲料工业的一个重要的问题是酶的热稳定性。
因为工业上为了灭活饲料中寄生的病原菌,一般都是将饲料瞬时加热到75~90e 。
如果要将植酸酶直接作为饲料添加剂,其本身的热稳定性将影响其效果。
相对于商品化植酸酶以及目前报道的植酸酶,泡盛曲霉植酸酶的热稳定性良好,在高温条件下能保持相对较高的植酸酶活性,应用于工业有广泛的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