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春季冀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学期1.1、前后教案5
- 格式:doc
- 大小:166.50 KB
- 文档页数:2
第一单元位置教学目标:1 经历认识左右、上下、前后等相对位置的过程,会辨认物体的相对位置2 会用左右、前后、上下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
3感受位置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会用左右、前后、上下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
教学难点:感受位置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时间:3课时左右教学目标:1、会用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2、经历认识左右位置关系的过程。
通过活动,使学生能确定物体左右的位置与顺序,并能用语言表达,初步体验“左右”的相对性。
3、在活动中感受左、右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会用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经历认识左右位置关系的过程。
教学难点:在活动中感受左、右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课的类型:新授课教具准备:语数教科书、铅笔盒及练习题挂图。
教学方法:合作、演示等教学过程:布置作业:2页练一练。
板书设计:位置左右“前后”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操作、讨论理解前后位置的相对性,能从具体的情境中正确确定“前后”。
2、通过观察、操作、表演说一说等活动,感知前后的位置关系,初步体会前后的相对性。
培养探索意识和协作精神。
3、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激发探索知识的积极性,渗透“事物之间的相对性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重点:通过观察、操作、讨论理解前后位置的相对性,能从具体的情境中正确确定“前后”。
教学难点: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激发探索知识的积极性,渗透“事物之间的相对性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具准备:“龟兔赛跑”图。
教学过程:布置作业:4页练一练。
板书设计:位置前后教学反思:上下教学内容:冀教版数学教科书第二册5—6页。
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操作、讨论理解上下的位置的相对性,在具体情境中会用上下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并体会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的上、下、左、右、前、后等描述指定的某物体的位置。
第五单元100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教学目标;1 结合熟悉的事物和情境体会加法的意义,知道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会口算100以内简单的加减法。
2 能在教师的指导下,从情境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会解决简单的加减法问题。
3 经历尝试、探索和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激发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兴趣,使每个人都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结合熟悉的事物和情境体会加法的意义,知道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会口算100以内简单的加减法。
教学难点:经历尝试、探索和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激发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兴趣,使每个人都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时间:14课时第一课时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教学内容:冀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36、37页教学目标:1 经历进一步体验加减法的含义,了解加减中各部分的名称的过程。
2 知道加减法各部分的名称,学会口算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
3 积极参加数学活动,在原有知识基础上学习新知识。
教学重点:知道加减法各部分的名称,学会口算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
教学难点:知道加减法各部分的名称,学会口算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
课的类型:新授课教学准备:挂图,学具卡片。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交流研讨、动手操作教学过程:布置作业:37页练一练。
板书设计:整十数加一位数3个十和5个一,合起来是()...... 30+5=35教学反思:第二课时两位数加、减整十数教学内容:冀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38页教学目标:1在操作、试算的过程中,学习整十数加整十数和相应的减法的计算方法。
2会口算整十数加整十数和相应的减法。
3 掌握把十看成是几个十进行计算的方法,增强学习计算的兴趣。
教学重点:在操作、试算的过程中,学习整十数加整十数和相应的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会口算整十数加整十数和相应的减法。
教学准备:课件或挂图,学具卡片。
教学课时:1课型:新授学习方式:小组合作、交流研讨、动手操作教学过程:布置作业:39页练一练。
冀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 1.2前后教案(教学设计)【教案/课时练/同步练习为word文档可编辑修改】科目:数学适用版本:冀教版适用范围:【教师教学】2 前后教学内容:教科书第3~4页,认识前后并会用前后描述物体的位置。
教学目标:1、结合熟悉的事物,经历认识前、后位置关系的过程。
2、会用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会描述教室中某个人的位置。
3、受到做事要有毅力、遵守社会规范等方面的教育,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重、难点:重点会用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经历认识前后位置关系的过程。
难点感受前、后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龟兔赛跑动画,公共汽车站课件。
学生准备:数学教科书、文具盒。
教学过程:(一)故事导入1、师:孩子们,老师给大家播放一个小故事,看完后我请大家来讲讲你看到的故事。
(看完后)2、师:根据你看的小视频给大家讲讲你看到的故事。
(请几个孩子讲讲故事,点评并指导,认识前后。
)3、师再次讲龟兔赛跑的故事,体会前、后的相对关系。
4、提出故事中你懂得了什么道理的问题,全班讨论。
(让学生知道做好一件事要有毅力、有耐心、要坚持到底。
设计意图:选择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龟兔赛跑”的童话故事作为认识前、后的素材,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和语言表达的能力,初步感受前、后。
(二)探究新知1、看图说话教师谈话,说明前、后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然后播放公共汽车站课件。
交流从课件和图中了解到的事物和有关前后位置的数学信息。
如:车上乘客的位置、上下车乘客的位置以及汽车运行到站点位置等。
给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看法的意见。
设计意图:以学生现实生活中的公共汽车运行场景为素材,引导学生多角度观察,并用前、后描述某事物的位置,或几个事物的相对位置。
2、实践活动1)让学生观察教室前面有什么?后面有什么?(请同学用前后描述教室里的物品)2)请学生观察自己的前面是谁,后面是谁。
(请同学回答)3)请同学观察自己前面有几个人?第几个是谁?后面有几个人?等问题。
新冀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前后》教案教学设计_教学设计第二课时前后【教学内容】冀教版数学教科书第二册3~4页。
【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操作、讨论理解前后位置的相对性,能从具体的情境中正确确定“前后”。
2、通过观察、操作、表演说一说等活动,感知前后的位置关系,初步体会前后的相对性。
培养探索意识和协作精神。
3、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激发探索知识的积极性,渗透“事物之间的相对性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重点】通过观察、操作、讨论理解前后位置的相对性,能从具体的情境中正确确定“前后”。
【教学难点】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激发探索知识的积极性,渗透“事物之间的相对性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类型】新授课。
【教具准备】“龟兔赛跑”图。
【教学方法】引导、合作等。
【教学过程】环节学生活动教师活动设计意图创设情境前面有黑板、一面国旗,后面有一个书架。
前面有讲桌,后面有学生。
学生互相说,个别学生互相汇报:我的前面是***,后面是***。
学生按要求起立。
小朋友们,你看一看我们教室的前面有什么?后面有什么?请同座位的两名小朋友互相说一说,自己的前面是谁、后面是谁。
同学们说的都很好,下面请每个小组最前面的小朋友站起来;最后面的小朋友站起来。
大家看一看他们站的对吗?在现实的情境活动中,让学生获得大量的感性材料,为正确确定前后奠定基础。
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要求不要过高,只要学生初步感知现实情境中的前后即可。
通过简单的游戏,使学生感知前后,在玩中学,乐中悟,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体验感悟同桌互相说一说。
学生讲故事:这是故事的名字是《龟兔赛跑》,开始跑后,兔子在乌龟的前面,可是后来,兔子骄傲了,乌龟经过努力,终于跑到了兔子的前面,乌龟夺取了第一名。
学生自由发言:学生1:这个故事中,用到了“前和后”。
学生2:乌龟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学生3:兔子太骄傲了。
学生互相交流:***的后面是***,***的前面是***。
小学一年级下册教案数学冀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教案数学冀教版随着社会经济的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一年级就开始学习数学的概念,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小学一年级学习数学的重要性也逐渐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因为它们是小学数学学科的精髓。
小学一年级下册的数学知识更加丰富,教案数学知识更加科学系统。
本文将对小学一年级下册教案数学冀教版做一些详细介绍。
一、教案总览小学一年级下册教案数学冀教版分为15个单元,分别为:整数0、1、2、3,形状与位置,加减法,时间,长度、质量、容积、小学数学的一些方法、数字0、数字1到9、实物/图形/数字、单元(人民币运用)、问题求解及应用。
每个单元分为3-5课时,共计102课时,每周学习三至四课时,完成每个单元的教学。
二、教学特点1.自然的教学环境——以日常生活为背景,从生活中把握数学元素,登高望远,俯身小观,让数学由抽象走向真实。
2.理论和实践并重——从生活经验入手,将抽象理论与生活实践有机融合。
学生在学以致用中掌握知识,从而提高动手能力,并培养它的自学习惯;3.综合教学——在文化教育中扩充数学知识面,使学生在文化语境中掌握基本数学知识;4.呈现的衔接性——将不同的数学概念贯穿教学,让学生对知识点有一个清晰的宏观认识,并不断升华;5.系统的发散性——通过课内练习、同步练习、书面作业等,让知识发散深化,以克服容易发生遗漏的情况。
三、教学重要性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材冀教版以严谨的数学理论为基础,以反映生活实际为出发点,侧重于培养孩子的基础数学能力与数学好奇心,着眼于将数学与宏观教育有机结合,使孩子们从抽象中体会到真实的数学魅力,让孩子们自主思考、自主学习、自主创新,从而充分利用当下教育资源,培养孩子们基础数学素养,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同时,教师也应重视不同教育形式和方法,以及教育内容与模式的创新。
总之,小学一年级下册教案数学冀教版将数学和生活结合起来,在加强过程中,注重知识的实际应用,为学生提供了掌握基础数学知识验收技能的机会,增强了学生的数学兴趣与自信心,同时也为他们日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更加坚实的基础。
一年级下数学教案全册冀教版5篇一年级下数学教案全册冀教版篇1〖教学目标〗 1.具体情境中,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
2.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3.初步学会应用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感受加减法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
4.渗透环保和爱护动物的教育〖教学设计〗(一)学前准备1.口算32+5 70-60 78-6 39-426+3 88-5 30+20 83+62.谈话导入,揭示课题师:同学们喜欢小动物吗?看看今天老师给大家请来了谁?(出示一个青蛙手偶)我们来听听青蛙说什么?(让青蛙做个自我介绍。
)师:小青蛙对人类是有益的,以后我们不但自己不要去伤害它们,而且还要阻止别人去伤害它们,做一个保护有益动物的好孩子,你们愿意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青蛙吃害虫。
(揭题板书)(二)创设情境,激发兴趣1.师:同学们喜欢听故事吗?利用主题图(课件)自编一个青蛙妈妈带小青蛙捉害虫的故事情境。
2.师:青蛙妈妈说:“我吃了56只害虫。
”小青蛙说:“我吃了30只害虫。
”听了它们的话,谁能提出一些数学问题呢?生1:两只青蛙一共吃了多少只害虫?生2:青蛙妈妈比小青蛙多吃了几只害虫?……师:现在我们先来解决第一个问题:两只青蛙一共吃了多少只害虫?你们打算怎样列式呢?生:56+30。
师:56+30=?该怎样计算呢?(三)小组合作,探究新知1.探究56+30的计算方法师:四人一组合作利用桌上的学具,来摆一摆、拨一拨,说一说计算的过程。
2.小组汇报交流生1:摆小棒:5捆加3捆是8捆,再加上6根,合起来是86根。
生2:从计数器上拨珠,56里有5个十和6个一,再加3个十,合起来是8个十6个一,就是86。
(师边听边整理计算过程。
)生3:把56分成50和6,先用50+30=80,再用80+6=86。
……3.自主尝试,探究算法师:你们明白了,老师也明白了,现在老师也来提个问题:为什么30中的3要加在十位上?(1)学生四人一组讨论。
第1单元 位 置第1课时 左 右【教学内容】教材第1页例题及第2页练一练第1,2题。
【教学目标】1.会用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2.经历认识左右位置关系的过程。
通过活动,使学生能确定物体左右的位置与顺序,并能用语言表达,初步体验“左”“右”的相对性。
3.在活动中,感受左右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会用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经历认识左右位置关系的过程。
【教学难点】 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能够在具体情境中,正确理解左右的含义。
【教学准备】 PPT课件。
教学过程教师批注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师:小朋友们,现在我们来做一个游戏:听口令做动作。
伸出你的左手、伸出你的右手;耸耸你的左肩,耸耸你的右肩;左手摸左耳,右手摸右耳,左手摸右耳,右手摸左耳。
学生按照老师的口令做动作。
(学生笑,有部分学生弄不清,手忙脚乱的)师:刚才有些小朋友弄错了左右,没关系,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左右”。
(板书:左右)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一)理解左边与右边。
1.师:请小朋友们观察一下我们的教室,你发现了什么?请你用左或右说一句话。
生:黑板的左边有值日表。
(学生随机发现其他物品,只要正确,教师及时鼓励)2.师:那你自己身上有没有“左”和“右”呢?生:这是我的左耳,这是我的右手,我的左边有一只脚,右边有一只脚。
3.师:请大家把课桌上的数学书、语文书和铅笔盒按照从左至右的顺序依次在课桌上摆好。
谁能用“左”和“右”说一说课桌上物品的位置?生:数学书在语文书的左边;铅笔盒在语文书的右边。
4.听口令:“我说你做”。
学生按照老师的口令有条不紊的摆放书桌上的用品。
教师提示学生要互相检查。
(二)体验“左右”的相对性。
1.学生面向大家站成一排, 学生按教师的口令做动作。
师:通过他们的队列表演,你发现了什么? ***同学,你说一说现在你自己的位置。
生:我的左边是***。
教师找下边的同学说一说这位同学的位置。
教学计划(一)指导思想1、重视以学生的已有经验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创设学生熟悉的具体情景,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2、增加联系实际的内容,让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注意选取儿童富有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愉快的数学学习体验。
4、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气氛中学习。
5、把握教学要求,促进学生发展,适当改进评价学生的方法,比如建立学生课堂发言的“奇思妙语录”等。
(二)本学期教学的主要目的要求。
1、知识技能方面①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能熟练掌握100以内的数,会读写100以内数。
掌握100以内数的组成,顺序和大小,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食物,并会进行简单的估计和定位。
②熟练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会计算100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会用加减法计算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③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
知道一元=10角,1角=10分,爱护人民币。
2、数学思考方面①能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数学信息作出解释,并初步学会用具体的数据描绘现实世界的简单现象。
②能对简单物体和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运动的探索过程中,发现空间的观念。
③在教师的帮助下,初步学会选择有用信息进行简单的归纳和类比。
3、解决问题方面。
①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②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
③有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
④逐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4、情感与态度方面①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体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
②在他人的帮助和鼓励下,能克服在数学生活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③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第一单元位置教学目标:1 经历认识左右、上下、前后等相对位置的过程,会辨认物体的相对位置2 会用左右、前后、上下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
3感受位置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会用左右、前后、上下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
教学难点:感受位置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时间:3课左右教学内容:冀教版数学教科书第二册1、2页。
教学目标:1、会用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2、经历认识左右位置关系的过程。
通过活动,使学生能确定物体左右的位置与顺序,并能用语言表达,初步体验“左右”的相对性。
3、在活动中感受左、右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会用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经历认识左右位置关系的过程。
教学难点:在活动中感受左、右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具准备:语数教科书、铅笔盒及练习题挂图。
教学方法:合作、演示等教学过程:1234布置作业:第2页练一练。
板书设计:位置 左右前后教学内容:冀教版数学教科书第二册3、4页。
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操作、讨论理解前后位置的相对性,能从具体的情境中正确确定“前后”。
2、通过观察、操作、表演说一说等活动,感知前后的位置关系,初步体会前后的相对性。
培养探索意识和协作精神。
3、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激发探索知识的积极性,渗透“事物之间的相对性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重点:通过观察、操作、讨论理解前后位置的相对性,能从具体的情境中正确确定“前后”。
教学难点: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激发探索知识的积极性,渗透“事物之间的相对性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具准备:“龟兔赛跑”图。
教学方法:引导、合作等教学过程:56布置作业:第4页练一练。
板书设计:位置前后教学反思:上下教学内容:冀教版数学教科书第二册5—6页。
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操作、讨论理解上下的位置的相对性,在具体情境中会用上下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并体会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的上、下、左、右、前、后等描述指定的某物体的位置。
精选文档第一单元地点教课目标:经历认识左右、上下、前后等相对地点的过程,会辨识物体的相对地点会用左右、前后、上下描述物体的相对地点,培育初步的空间看法。
感觉地点与平常生活的亲近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课要点:会用左右、前后、上下描述物体的相对地点,培育初步的空间看法。
教课难点:感觉地点与平常生活的亲近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课时间:3课左右教课内容:冀教版数学教科书第二册1、2页。
教课目标:1、会用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地点。
2、经历认识左右地点关系的过程。
经过活动,使学生能确立物体左右的地点与序次,并能用语言表达,初步体验“左右”的相对性。
3、在活动中感觉左、右与平常生活的亲近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课要点:会用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地点。
经历认识左右地点关系的过程。
教课难点:在活动中感觉左、右与平常生活的亲近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具准备:语数教科书、铅笔盒及练习题挂图。
教课方法:合作、演示等.教课过程:环节学生活动一、创学生依据老师的口令做动作。
(学生笑,有部设分同学弄不清,手忙脚乱的。
)情境黑板的左侧有值日表。
黑板的右侧有镜框。
红旗的左侧和右侧都有字。
我的左侧是小明。
这是我的左耳,这是我的右手,我的左侧有一只脚,右侧有一只脚。
数学书在语文书的左边;铅笔盒在语文书的右边;语文书在数学书的右侧,在铅笔盒的左侧。
学生依据老师的口令井井有条的摆放书桌上的用品。
精选文档教师活动小朋友们,此刻我们来做一个游戏:听口令做动作。
伸出你的左手、伸出你的右手:耸耸你的左肩,耸耸你的右肩;左手摸左耳,右手摸右耳,左手摸右耳,右手摸左耳。
刚刚有些小朋友弄错了左右,没关系。
今日我们就来学习“左右”。
(板书:左右)1、理解左侧与右侧。
请小朋友们观察一下我们的教室,你发现了什么?请你用左或右说一句话。
那你自己身上有没有“左”和“右”呢?请大家每个把课桌上的数学书、语文书和铅笔盒依据从左至右挨次在课桌的摆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