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会计-1014-第五章-定额比例法分配完工产品与在产品的成本
- 格式:doc
- 大小:306.50 KB
- 文档页数:6
成本会计生产费用在完工与在产品之间的分配在成本会计中,生产费用的分配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生产费用是指在整个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与产品相关的费用,如直接材料费、直接人工费等。
分配这些生产费用的目的是为了确定每个已完工产品的成本,并将其记录在财务报表上。
在进行生产费用的分配时,一般有两种方法:完工法和在产品法。
下面将对这两种方法进行详细介绍。
完工法是指在产品完工后,将整个生产费用分配到完工产品上。
这种方法适用于生产过程相对短暂、产品生命周期较短的情况。
在使用完工法时,首先需要计算出每个产品的完工生产费用总额,然后再将其分配到每个完工产品上。
这样可以确保每个产品的成本准确反映在财务报表上,同时也符合准确成本计算的要求。
在产品法是指在整个生产过程中,根据产品的进度,将生产费用分配到尚未完工的产品上。
这种方法适用于生产过程相对较长、产品生命周期较长的情况。
在使用在产品法时,需要根据产品的生产进度,以及已经发生的生产费用,计算出每个尚未完工产品的成本。
这样可以及时反映每个产品的成本变动情况,为管理决策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
无论是使用完工法还是在产品法,都需要明确的成本分配原则和计算方法。
常用的成本分配原则包括直接分配法和间接分配法。
直接分配法是指将直接能够与产品相关的费用,直接分配到相应的产品上。
例如,直接材料费可以直接分配到每个产品上。
而间接分配法是指将不能直接与产品相关的费用,按一定的分配基数进行间接分配。
例如,间接人工费可以按照直接人工费的比例进行间接分配。
在具体的成本分配计算中,还需要确定适当的分配基数和分配比例。
分配基数可以是产品的数量、重量、面积等,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最合适的基数进行分配。
分配比例可以根据各个费用项目的重要性和影响程度确定。
总之,生产费用的正确分配是成本会计工作中的重要环节。
通过采用合适的分配方法和原则,可以准确计算出每个产品的成本,为管理决策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
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分配的方法有哪些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分配的方法主要有七种:不计算在产品成本法、按年初数固定计算在产品成本法、在产品按所耗原材料费用计价法、约当产量比例法、在产品按完工产品成本计算法、在产品按定额成本计价法和定额比例法。
企业应根据其在产品数量的多少、各月在产品数量变化的大小、各种费用比重的大小,以及定额管理基础好坏等具体条件和实际情况,选择既合理又简便的分配方法。
(一)不计算在产品成本法不计算在产品成本法,是指虽然月末有结存在产品,但月末在产品数量很少,价值很低,并且各月份在产品数量比较稳定,从而可对月末在产品成本忽略不计的一种分配方法。
为简化产品成本计算工作,根据重要性原则,可以不计算月末在产品成本,本月生产费用全部视为完工产品成本,将本月各产品发生的生产耗费全部由完工产品负担。
(二)在产品按年初数固定计算法按年初数固定计算在产品成本法,是对各月在产品按年初在产品成本计价的一种方法。
这种方法适用于各月月末在产品结存数量较少,或者虽然在产品结存数量较多,但各月月末在产品数量稳定、起伏不大的产品。
采用在产品按年初数固定计算的方法,对于每年年末在产品,则需要根据实际盘存资料,采用其他方法计算在产品成本,以免在产品以固定不变的成本计价延续时间太长,使在产品成本与实际出入过大而影响产品成本计算的正确性和导致企业存货资产反映失实。
(三)在产品按原材料费用计价法在产品按原材料费用计价,就是月末在产品只计算所耗的原材料费用,不计算工资及福利费等加工费用,产品的加工费用全部由完工产品负担。
完工产品成本=期初在产品的原材料费用+本期生产费用—期末在产品所耗原材料费用这种方法适用于各月在产品数量多,各月在产品数量变化较大,且原材料费用在产品成本中所占比重较大的产品。
(四)约当产量比例法约当产量比例法是将月末在产品数量按其完工程度折算为相当于完工产品的数量(即约当产量),然后按完工产品产量与月末在产品约当产量的比例分配计算完工产品费用与月末在产品费用。
做账实操-品种法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分配生产费用的计算方法在品种法下,通常采用以下方法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分配生产费用:一、约当产量法适用情况:适用于月末在产品数量较大,各月末在产品数量变化也较大,产品成本中原材料费用和工资及福利费等加工费用的比重相差不多的产品。
计算步骤:(1)计算在产品约当产量:在产品约当产量= 在产品数量×完工程度。
完工程度的确定可根据产品的生产特点和实际情况进行估计,如对于加工进度较为均匀的产品,可以直接以在产品的完工百分比来确定完工程度;对于分步骤生产的产品,可以根据各步骤的完工进度综合确定在产品的完工程度。
(2)计算单位成本:单位成本=(月初在产品成本+ 本月发生生产成本)÷(完工产品产量+ 在产品约当产量)。
(3)分配生产费用:完工产品成本= 完工产品产量×单位成本;在产品成本= 在产品约当产量×单位成本。
例如,某企业生产甲产品,本月完工产品数量为800 件,月末在产品数量为200 件,在产品完工程度为50%。
本月发生的生产成本为原材料费用60,000 元,人工费用20,000 元,制造费用10,000 元。
首先计算在产品约当产量:200×50% = 100(件)。
然后计算单位成本:单位成本=(0 + 60000 + 20000 + 10000)÷(800 + 100)= 100(元/ 件)。
最后分配生产费用:完工产品成本= 800×100 = 80,000(元);在产品成本= 100×100 = 10,000(元)。
二、定额比例法适用情况:适用于各项消耗定额或成本定额比较准确、稳定,但各月末在产品数量变动较大的产品。
计算步骤:(1)计算定额比例:直接材料成本分配率=(月初在产品实际材料成本+ 本月投入的实际材料成本)÷(完工产品定额材料成本+ 月末在产品定额材料成本)。
直接人工成本分配率=(月初在产品实际人工成本+ 本月投入的实际人工成本)÷(完工产品定额工时+ 月末在产品定额工时)。
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之间的分配方法生产费用分配是指将公司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费用分摊到完工产品和月末未完工产品之间的方法。
这个过程对于企业的成本核算和决策非常重要,因为它直接影响到产品的成本和利润的计算。
生产费用主要包括直接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和制造费用。
直接材料成本和直接人工成本相对容易分配,通常按照实际使用情况进行分配。
制造费用则相对复杂,需要在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之间进行合理的分配。
生产费用的分配方法有很多种,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方法:1.直接分配法:直接将制造费用按照实际发生的情况分配到完工产品上。
这种方法适用于制造过程中的制造费用能够明确地归属到具体的产品上的情况。
例如,其中一种产品的制造费用只在生产该产品时发生,没有与其他产品相关的费用。
2.比例分配法:将制造费用按照不同产品的生产成本比例进行分配。
这种方法适用于多种产品同时生产,制造费用不能明确地归属到具体产品上时。
可以根据不同产品的生产成本比例,如直接人工成本比例、直接材料成本比例或者生产时间比例等,来进行制造费用的分配。
3.标准成本法:根据标准成本来进行制造费用的分配。
标准成本是根据过去的经验和预测得出的一个标准值,可以作为制造费用的参考。
按照标准成本法进行分配,将制造费用按照单位标准成本分配到完工产品上。
这种方法适用于制造过程稳定、有较为准确的标准成本的情况。
4.实际使用量法:将制造费用按照材料和劳动力的实际使用量进行分配。
这种方法适用于制造费用主要来自于物料和劳动力的消耗的情况。
可以根据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的用量来确定制造费用的分配比例,然后将其分配到完工产品上。
5.单位产能法:将制造费用按照单位产能进行分配。
这种方法适用于制造费用主要来自于设备和工厂的使用的情况。
可以根据设备的产能或者工厂的产能来确定制造费用的分配比例,然后将其分配到完工产品上。
以上是几种常见的生产费用分配方法,不同的企业和不同的生产情况可能适用不同的分配方法。
浙江工贸技师学院教案正页
班《成本会计》课任课教师陆红英
授课题目:课程概述
第五章第3节——定额比例法分配完工产品与在产
品的成本
授课目的:回顾成本核算的总过程,较好理解成本核算内容,重点掌握完工产品与在产品成本的定额比例分配法;
授课时数: 2 课时
教学重点:
(一)成本核算过程
(二)理解材料费用核算、人工费用核算、制造费用核算和完工产品与在产品成本分配的关系
(三)理解并能应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成本的定额比例分配法
教学难点:
(一)完工产品与在产品成本的定额比例分配法
教具准备:
PPT和教案
计划授课时间:年月日年月日
编写教案时间:2012年4月6日
计算过程如下:。
关于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分配费用方法说明在制品与完工产品之间的费用分配是制造业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涉及到生产成本的计算与分摊,对企业成本控制及盈利能力的影响至关重要。
本文将就在制品与完工产品之间的费用分配方法进行详细说明。
在制品是指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已完成加工但尚未完全成品的产品,它通常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
而完工产品则是指产品经过全部生产过程后完成的最终产品,其成本包括了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以及间接费用。
在制品与完工产品之间的费用分配,主要是为了准确计算和分摊各项生产成本,以便进行成本核算和经营决策。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费用分配方法。
1.实际成本法:这种方法是按照实际发生的费用来进行分配。
即将实际发生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按比例分配到在制品和完工产品中。
该方法的优点是简单易行,能够反映实际生产成本,但缺点是无法准确反映生产能力的利用情况。
2.预算成本法:这种方法是根据预算数来进行费用分配。
即根据预算中规定的材料用量、人工效率和制造费用,将预算成本按比例分配到在制品和完工产品中。
该方法的优点是能够准确预测和控制成本,但缺点是无法应对实际生产过程中的变动和异常情况。
3.标准成本法:这种方法是根据标准成本来进行费用分配。
即根据制定的标准成本体系,将标准成本按比例分配到在制品和完工产品中。
该方法的优点是能够准确控制生产成本,但缺点是制定标准成本比较困难,且无法适应变动的实际生产情况。
4.加权平均成本法:这种方法是根据在制品与完工产品的数量和价值来进行费用分配。
即根据在制品和完工产品的数量与价值,按一定的权重进行费用分配。
该方法的优点是能够较为准确地反映生产能力的利用情况,但缺点是无法准确反映实际生产成本。
在实际应用中,企业根据自身的生产特点和成本控制需求,可以结合以上方法进行费用分配。
1.准确记录和核算成本:企业需要建立完善的成本核算体系,准确记录和核算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和间接费用。
初级会计实务高频考点:完工产品和在产品的生产费用分配完工产品和在产品的生产费用分配月末如果既有完工产品又有在产品,产品成本明细账中归集的月初在产品生产成本与本月发生的成本之和,则应当在完工产品与月末在产品之间采用适当的分配方法进行分配,以计算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的成本。
常见的分配方法有:1.不计算在产品成本法产品每月发生的成本,全部由完工产品负担,其每月发生的成本之和即为每月完工产品成本。
这种方法适用于各月末在产品数量很小的产品。
2.在产品按固定成本计算法各月末在产品的成本固定不变,某种产品本月发生的生产成本就是本月完工产品的成本。
这种方法适用于产品数量较多,但各月变化不大的产品或月末在产品数量很小的产品。
3.在产品按所耗直接材料成本计价法月末在产品只计算其所耗直接材料成本,其他费用由完工产品负担。
这种方法适用于各月月末在产品数量较多、各月在产品数量变化也较大,直接材料成本在生产成本中所占比重较大且材料在生产开始时一次就全部投入的产品。
4.约当产量比例法将月末在产品数量按其完工程度折算为相当于完工产品的产量,然后将产品应负担的全部成本按照完工产量与月末在产品约当产量的比例分配计算完工产品成本和月末在产品成本。
这种方法适用于月末在产品数量较多,各月在产品数量变化也较大,且生产成本中直接材料成本和直接人工等加工成本的比重相差不大的产品。
5.在产品按定额成本计价法采用在产品按定额成本计价法,月末在产品成本按定额成本计算。
这种方法是事先经过调查研究、技术测定或按定额资料,对各个加工阶段上的在产品直接确定一个单位定额成本。
这种方法适用于各项消耗定额或成本定额比较准确、稳定,而且各月末在产品数量变化不是很大的产品。
6.定额比例法产品的生产成本在完工产品与月末在产品之间按照两者的定额消耗量或定额成本比例分配。
这种方法适用于各项消耗定额或成本定额比较准确、稳定,但各月末在产品数量变动较大的产品。
通过各项费用的归集和分配,基本生存车间在生产过程中发送的各项费用,已经集中反映在“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科目及所属明细账的借方。
这些费用是本月发生的,但并不是本月完工产品的成本。
所以这些费用要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
具体方法有:在产品忽略不计法、在产品按年初固定成本法、在产品按所耗原材料费用计价法、约当产量法、在产品按完工产品计算法、在产品按定额成本计价法、定额比例法等。
一、 在产品忽略不计法这种方法适用于月末在产品数量很小,对完工成品的成本影响不大,以致可以忽略在产品成本。
本月发生的产品成本费用就是完工成本的成本。
二、在产品按年初固定成本计价法(固定成本法):年内各月的在产品成本都按年初确定的在产品成本计算,各月不变。
并据此计算完工产品的成本。
例:假设新华公司基本生产车间甲产品的生产,每月月末在产品数量变化不大,在产品按年初固定成本计价法计算。
某月初甲产品固定成本为:直接材料2000元,燃料动力费300元,直接人工380元,制造费用200元;本月生产甲产品投入的生产费用共计155798元,其中直接材料98000元,燃料动力费17840元,直接人工23256元,制造费用16702。
假设本月生产甲产品102件,完工100件,月末在产品2件。
其产品成本计算表如下:三、在产品按所耗原材料费用计价法:即在产品按所耗原材料费用计价,月末在计算在产品成本时,只计算在产品所耗的原材料费用。
而将其所耗的人工费用和制造费用全部计入当期完工产品成本的方法。
月末在产品成本本期生产费用月初在产品成本本期完工产品成本单位产品材料成本月末在产品数量月末在产品成本月末在产品数量该产品完工数量额该产品所耗材料费用总单位产品材料成本-+=⨯=+=例:天力厂生产A 产品,原材料费用占产品成本较大,该企业采用在产品按所耗原材料计价法计算。
原材料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
某月初在产品成本为30000元,月初在产品数量150件,本月投产450件,本月发生的生产费用为111600元,其中直接材料96000元,直接人工8600元,制造费用7000元,月末完工产品400件,月末在产品200件。
《初级会计实务》: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费用的分配所属章节:本知识点属于《初级会计实务》的第八章产品成本核算的第四节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的归集和分配本知识点内容导航:本月完工产品费用=本月费用+月初在产品费用一月末在产品费用正文: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费用的分配完工产品、在产品费用之间的关系如下:本月完工产品费用=本月费用+月初在产品费用一月末在产品费用根据这一关系,结合生产特点,完工产品与在产品费用的分配方怯通常有:在产品不计算成本法、在产品按固定成本计价法、在产品按所耗用直接材料成本计价法、约当产量比例法、在产品按定额成本计价法和定额比例法。
(一)不计算在产品成本法该方法的特点是,月末虽然有在产品,但每月发生的成本全部由完工产品负担,在产品不负担。
适用于月末在产品数量很小的产品。
(二)在产品按固定成本计价法该方法的特点是:年内各月在产品成本都按年初在产品成本计算,固定不变。
它适用于各月末之间在产品数量变化不大的产品。
(三)在产品按所耗用直接材料成本计价法该方法的特点是:月末在产品成本只按所耗的直接材料成本计算确认,人工成本和制造费用则全部由完工产品成本承担。
适用于各月末在产品数量较大、各月在产品数量变化也较大以及直接材料成本在产品成本中所占比重也较大的产品。
(四)约当产量比例法该方法的特点是:将月末在产品数量按照完工程度折算为相当于完工产品的产量,即约当产品,然后将期初结存在产品成本与本期发生的生产成本之和,按完工产品数量与月末在产品约当产量的比例进行分配,以计算完工产品成本和月末在产品成本。
它适用于月末在产品数量较大,各月末在产品数量变化也较大,产品成本中直接材料成本和人工成本及制造费用的比重相差不大的产品。
(五)在产品按定额成本计价法该方怯的特点是:月末在产品成本根据月末在产品数量和单位定额成本计算,然后从本月该种产品的全部生产成本(如果有月初在产品,包括月初在产品成本)中扣除,以求得完工产品的成本。
【课题】生产成本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的分配——定额比例法【教材版本】汤乐平,高丽萍.成本会计,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龚丽军. 成本会计习题集,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明确定额比例法的概念和适用范围,掌握利用定额成本法计算分配生产成本。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归纳总结的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
3.德育目标:培养学生爱动脑、勤思考的良好的学习习惯,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渗透会计处理的严谨性和规范性教育。
【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定额比例法的公式。
2.教学难点:定额比例法下分配率及完工产品成本的计算。
教学关键:分配率的计算【教学方法】小组讨论法、讲练结合法、演示法【教学媒体】《成本会计会计多媒体课件》和中教学资源。
【课时安排】1课时(45分钟)【教学过程】导入:师:前面我们学过:企业定额管理水平较高,定额准确,且各月在产品数量变化不很大的产品,我们采用什么方法分配生产成本?生:在产品按定额成本计算法。
师:请问如何进行分配呢?(先让学生分小组讨论2分钟,然后选派代表回答此题,教师对回答正确的同学进行表扬,对回答不完整的同学给与鼓励,并请其他同学或教师本人给与补充)师:如果企业定额管理水平较高,定额准确,但各月在产品数量变化较大时,我们还应采用定额成本法分配生产成本吗?生:不能师:那该用什么方法呢? 生:……(此时有可能多数学生答不出来,因为未学该知识,但有少数学生有课前预习的习惯,能回答出采用在产品按定额比例法) 师: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知识【板书】课题:】生产成本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的分配——定额比例法 七、定额比例法 (一)概念:是指按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的消耗定额和成本定额比例,分成本项目计算出完工产品成本和月末在产品成本的一种方法。
注意:直接材料成本按定额比例分配,直接人工和其他项目的成本按定额工时比例分配。
(二)适用范围:各月在产品数量变化较大,但制订了比较准确的定额。
定额比例法约当产量比例法定额成本计价法,做题技巧定额比例法下如何计算在产品成本?定额比例法是指产品的生产费用按照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的定额消耗量或定额费用的比例,分配计算完工产品成本和月末在产品成本的方法.其中,原材料费用按照原材料定额消耗量或原材料定额费用分配;工资和福利费、制造费用等各项加工费,可按定额工时的比例分配.它适用于定额管理基础较好、各项消耗定额或费用定额比较准确、稳定、各月末在产品数量变动较大的产品.定额比例法的计算公式如下:消耗量分配率=(月初在产品实际消耗量+本月实际消耗量)÷(完工产品定额消耗量+月末在产品定额消耗量)完工产品实际消耗量=完工产品定额消耗量×消耗量分配率完工产品费用=完工产品实际消耗量×原材料单价(或单位工时工资、费用)月末在产品实际消耗量=月末在产品定额消耗量×消耗量分配率在产品在约当产量法下应该如何计算?如果各月末在产品数量较大,数量变化也较大,产品成本中原材料费用和工资及福利费等加工费用比重相差不多,可采用约当产量法计算在产品成本.采用这种方法,在产品既要计算原材料费用,又要计算工资等其他费用.将月末在产品数量按照完工程度折算为相当于完工产品的数量,即约当产量,然后按照完工产品产量与在产品约当产量的比例分配计算完工产品费用和月末在产品费用.(1)原材料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在这种情况下,完工产品与月末在产品的原材料费用,按它们的数量比例分配计算;完工产品与月末在产品的各项加工费用,应按约当产量比例分配计算.其公式如下:在产品约当产量=在产品数量×完工百分比(完工率)某项费用分配率=该项费用总额÷(完工产品产量+在产品约当产量)完工产品该项费用=完工产品数量×费用分配率在产品该项费用=在产品约当产量×费用分配率或=费用总额-完工产品费用(2)•如果原材料不是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而是随生产进度在每一工序陆续投入,并且是在每一工序开始时一次投入,原材料费用也应按照约当产量比例法进行分配.也就是说,根据各工序原材料消耗定额分别计算分配原材料费用的完工率(投料率).采用约当产量比例法,必须正确计算在产品的约当产量,其中主要是测定在产品的完工程度,其方法一般有两种:一种是平均计算,即一律按50%作为各工序在产品的完工程度;另一种是各工序分别测定完工率,即按照各工序的累计工时定额占完工产品工时定额的比率计算,其中每一工序内各件在产品的完工程度可以按平均完工50%计算,计算公式为:某工序在产品完工率=(前面各工序工时定额之和+本工序工时定额×50%)÷产品工时定额按完工产品成本计价法下的在产品成本怎样计算?这种方法是将在产品视同完工产品分配费用.它适用于月末在产品已经接近完工,或者产品已经加工完毕,但尚未验收或包装入库的产品.为了简化核算工作,将月末在产品视同完工产品分配费用.以上是小编整理的"定额比例法下如何计算在产品成本?"和"在产品在约当产量法下应该如何计算?"的内容,这两种计算方法你学会了吗?如果还有其他不明白的,可以在线联系我们.。
浙江工贸技师学院教案正页
班《成本会计》课任课教师陆红英
授课题目:课程概述
第五章第3节——定额比例法分配完工产品与在产
品的成本
授课目的:回顾成本核算的总过程,较好理解成本核算内容,重点掌握完工产品与在产品成本的定额比例分配法;
授课时数: 2 课时
教学重点:
(一)成本核算过程
(二)理解材料费用核算、人工费用核算、制造费用核算和完工产品与在产品成本分配的关系
(三)理解并能应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成本的定额比例分配法
教学难点:
(一)完工产品与在产品成本的定额比例分配法
教具准备:
PPT和教案
计划授课时间:年月日年月日
编写教案时间:2012年4月6日
计算过程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