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一寄生虫粪便检查法(20200522202531)
- 格式:pdf
- 大小:2.85 MB
- 文档页数:19
粪检实验报告
《粪检实验报告》
在现代医学领域,粪检实验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检测方法,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
者的肠道健康状况。
通过对粪便中的微生物、寄生虫、消化酶等指标进行检测,可以及时发现和诊断一些肠道疾病,比如炎症性肠病、溃疡性结肠炎等。
今天,我们将介绍一份粪检实验报告,以便更好地了解这项检测的意义和结果。
实验对象:患有腹泻症状的患者
实验目的:通过粪检实验,了解患者肠道内微生物和消化酶的水平,判断肠道
健康状况。
实验结果:
1.微生物检测:患者的粪便中微生物数量较高,主要为肠道有益菌和一些致病菌。
这表明患者肠道内微生态失衡,需要进一步调整饮食结构和补充益生菌。
2.寄生虫检测:实验结果显示患者的粪便中未检测到寄生虫,这是一个好的消息,排除了寄生虫感染的可能性。
3.消化酶检测:实验发现患者的粪便中消化酶水平较低,说明其消化吸收功能
存在问题,需要加强营养调理和补充消化酶。
结论:通过粪检实验,我们发现患者肠道内微生态失衡、消化吸收功能不佳,
这可能是导致其腹泻症状的原因。
为了改善患者的肠道健康状况,我们建议其
进行饮食调理、补充益生菌和消化酶,并定期复查肠道微生态和消化酶水平。
通过这份粪检实验报告,我们不仅了解了患者的肠道健康状况,也为医生制定
治疗方案提供了重要参考。
希望通过粪检实验的持续优化和改进,能够更好地
帮助医生诊断和治疗肠道疾病,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粪便镜检实验报告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粪便镜检,对病人的肠道健康状况进行评估,寻找异常情况,并据此提供医生诊断参考。
实验背景粪便镜检是一种常用的临床检验方法,通过观察粪便中的形态学、细菌、寄生虫、寄生虫卵等,可以提供对肠道健康状况的评估。
粪便样本的提取简单方便,可以在临床一线广泛应用。
实验步骤1.收集粪便样本:使用无菌容器收集晨起第一次排便的粪便样本。
2.准备显微镜和玻片:确保显微镜和玻片干净无尘。
3.取少量粪便样品:用无菌棉签取少量粪便置于玻片上。
4.涂布粪便样品:使用另一块干净无菌玻片将粪便样品均匀涂布在玻片上。
5.固定样品:待样品涂布干燥后,用火炬轻轻加热玻片固定样品。
6.涂染药液:在固定的粪便样品上滴加适量染色液,如甲苏林酸染色液。
7.镜检观察:将玻片放在显微镜下,分别用低倍镜和高倍镜观察样品。
实验结果经过镜检观察,可以得出以下结果:1.形态学:粪便样品中的颜色、形状、质地等方面的特征。
2.细菌:对粪便样品中的细菌进行观察和统计。
3.寄生虫:对粪便样品中的寄生虫进行观察和鉴定。
4.寄生虫卵:对粪便样品中的寄生虫卵进行观察和统计。
结果分析根据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形态学异常:观察到粪便样品中出现异常颜色、形状或质地,可能与肠道疾病相关,如胃肠道感染等。
2.异常细菌:如果在粪便样品中观察到异常细菌,可能表示肠道存在感染或菌群失衡情况。
3.寄生虫感染:观察到粪便样品中存在寄生虫,可能意味着肠道寄生虫感染,需要进一步诊断和治疗。
4.寄生虫卵异常:发现粪便样品中异常寄生虫卵的存在,也是肠道健康问题的指示。
结论通过粪便镜检实验,我们可以通过观察粪便样品中的形态学、细菌、寄生虫、寄生虫卵等指标,初步评估肠道的健康状况。
根据实验结果及其分析,可以为医生提供诊断参考,进一步指导疾病的治疗方案和康复计划。
参考文献[1] 《医学实验技术与方法学》,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18年。
[2] Smith AC, et al. Fecal Examination in Gastrointestinal Disorders. Journal of Clinical Gastroenterology, 2018, 52(4): 327-333.。
第1篇实验名称:粪便虫卵检验实验目的:1. 掌握粪便虫卵检验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学会使用显微镜观察虫卵,并识别常见寄生虫虫卵。
3. 了解粪便虫卵检验在寄生虫病诊断中的应用。
实验时间:2023年11月15日实验地点:XX医学院检验科实验室实验材料:1. 粪便样本:5份,已知包含不同类型的寄生虫虫卵。
2. 显微镜:5台3. 玻片:10张4. 涂片试剂:5瓶5. 水浴箱:1台6. 物镜和目镜:5套7. 虫卵图谱:1份实验方法:1. 样本采集:将粪便样本分别置于5个无菌容器中,标明样本编号。
2. 涂片制作:取少量粪便样本,用涂片试剂涂抹于玻片上,制成涂片。
3. 干燥与固定:将涂片置于水浴箱中,加热固定。
4. 染色:将固定后的涂片用染料染色,如苏木精-伊红染色。
5. 观察:使用显微镜观察涂片,寻找并识别虫卵。
实验步骤:1. 将粪便样本置于无菌容器中,分别编号。
2. 取少量粪便样本,用涂片试剂涂抹于玻片上,制成涂片。
3. 将涂片置于水浴箱中,加热固定。
4. 使用苏木精-伊红染液对涂片进行染色。
5. 将染色的涂片取出,置于显微镜下观察。
6. 根据虫卵的形态、大小和结构,识别虫卵类型。
7. 记录观察结果,并与虫卵图谱进行比对。
实验结果:1. 样本1:观察到大量蛔虫卵,卵呈椭圆形,大小约0.05mm×0.03mm,表面有螺旋状的卵盖。
2. 样本2:观察到钩虫卵,卵呈椭圆形,大小约0.05mm×0.02mm,表面有粗糙的纹理。
3. 样本3:观察到鞭虫卵,卵呈椭圆形,大小约0.06mm×0.04mm,卵壳较厚。
4. 样本4:观察到蛲虫卵,卵呈椭圆形,大小约0.04mm×0.02mm,表面有细小的颗粒。
5. 样本5:观察到血吸虫卵,卵呈椭圆形,大小约0.1mm×0.07mm,卵壳较厚,卵内含有毛蚴。
实验分析: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地从粪便样本中观察到了不同类型的寄生虫虫卵,包括蛔虫卵、钩虫卵、鞭虫卵、蛲虫卵和血吸虫卵。
粪便寄生虫检查一、检验目的:检验粪便寄生虫虫卵、原虫、包囊、成虫等,诊断消化道寄生虫疾病。
二、原理:通过肉眼检查成虫;显微镜检查原虫、寄生虫卵等。
三、标本的采集:1. 收集粪便的容器:使用清洁、干燥、无吸水性一次性有盖塑料杯。
2. 样本的采集:采集新鲜粪便;应多点取样;无粪便时可经肛门棉拭子取标本,检查蛲虫时可用肛门拭子。
四、试剂:1.Lougol碘液:碘化钾10 g,碘5g,蒸馏水100ml,棕色瓶保存,此为贮存液,贮存液1:5稀释贮存于棕色瓶中为应用液。
2.生理盐水:氯化钠8.5克,溶于1000ml蒸馏水。
五、仪器设备:1.光学显微镜2.竹签3.玻片六、操作步骤:(一)肉眼检查:检查有无大的肠道蠕虫如蛔虫、蛲虫、绦虫节片或虫体等(二)显微镜检查:1.制备涂片:取洁净载玻片1张,加生理盐水1—2滴,用竹签挑取外观异常的粪便(无明显异常标本应多点取样),与生理盐水混合制成涂片,涂片面积应占玻片2/3,厚度以能透视纸上字迹为佳。
2.观察:用低倍镜观察有无寄生虫虫卵、原虫等,再换高倍镜确认,并对其数量进行估计。
见疑似包囊者可加Lougol碘液1滴观察。
3.报告结果:以低倍镜报告寄生虫虫卵、原虫等,如“见到某种虫卵”。
七、质量控制1、加强人员的责任心,工作认真仔细。
2、加强人员培训,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操作。
八、计算方法:九、生物参考区间:无寄生虫虫卵、原虫。
十、操作性能:十一、超出可报告范围的处理:十二、危急值:十三、干扰因素:1.必要时可以碘染色确认包囊。
2.注意虫卵与粪便中异物鉴别。
3.原虫滋养体检查可先将生理盐水和玻片略加温,尽快检查完毕。
4.观察由上到下,左到右,避免重复。
十四、临床意义:1、各种寄生虫卵,见于各种寄生虫感染。
2、阿米巴滋养体或包囊见于阿米巴痢疾等。
十五、参考文献:≤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
[项⽬名称]粪便寄⽣⾍检查
肠道寄⽣⾍病的诊断多依靠在粪便中找到⾍卵、原⾍滋养体和包囊,找到这些直接证据就可以明确诊断为相应的寄⽣⾍病和寄⽣⾍感染。
[参考值]正常⼈粪便中应⽆寄⽣⾍卵、原⾍、包囊、⾍体。
[临床意义]
1、可在粪便中查到的寄⽣⾍⾍卵有:蛔⾍卵、钩⾍卵、鞭⾍卵、蛲⾍卵、曼⽒⾎吸⾍卵、⽇本⾎吸⾍卵、东⽅⽑圆形腺⾍卵、粪类圆形腺⾍卵、姜⽚⾍卵、肝吸⾍卵、⽜⾁绦⾍卵、短⼩绦⾍卵、猪⾁绦⾍卵、长膜壳绦⾍卵等。
2.可在粪便中查出的原⾍滋养体和包囊有:结肠阿⽶巴、痢疾阿⽶巴、布⽒阿⽶巴、嗜碘阿⽶巴、微⼩阿⽶巴、脆弱双核阿⽶巴等。
3.可在粪便中查到的各种滴⾍和鞭⽑⾍有:兰⽒贾第鞭⽑⾍、⼊肠鞭⽑⾍、梅⽒唇鞭⽑⾍、肠内滴⾍、华内滴⾍、结肠⼩袋纤⽑⾍等。
4.可在粪便中查到的⾍体和节⽚有:蛔⾍、蛲⾍、钩⾍、猪⾁绦⾍、⽜⾁绦⾍、阔头裂节绦⾍等。
5516.1-2005寄生虫病检测检验技术1一般检查法1.1粪便的检查粪便检查是确定肠道寄生虫病诊断的最主要的方法,也是属于临床化验室常规检查的方法之一。
1.1.1直接涂片法此法用于检查虫卵、滋养体和包囊。
为了避免遗漏,一般需连续检查三张涂片。
此法的优点是操作简便,迅速。
缺点是阳性率较低,视野中杂质较多,虫卵或原虫少时不易查到。
1.1.1.1生理盐水涂片法:操作方法(1)取洁净的载玻片一张,于中央滴1~2滴生理盐水。
(2)用便签挑取约火柴头大小的一块粪便(约0.1g),置盐水中涂抹均匀,成半透明的混悬液,其厚薄以透过书上的铅字为宜,如果太厚阻碍光线的透过,太薄则影响检查效果(必要时加盖玻片)。
(3)先用低倍镜观察,从边缘开始来回顺序推动移动器,仔细寻找虫卵。
(4)找到虫卵后,应将虫卵移至视野中央,辨认是何虫卵(必要时可换高倍镜进一步观察)。
注意事项:(1)检查痢疾阿米巴原虫时,要挑取带有脓血的粪便。
(2)检查原虫包囊时,所取的粪便应再少一些,粪膜涂的再薄一些,否则包囊不易找到。
(3)检查原虫滋养体时,要注意保温,避免化学药品和尿的污染,影响滋养体伪足的运动。
(4)防止涂片变干,可随时滴加生理盐水。
一般不用油镜观察。
(5)某些植物细胞很像虫卵,是要加以鉴别,植物细胞的内部结构不象虫卵那样规则,外形多扁平,用嘴轻吹时,植物细胞往往易翻动或变形。
(6)要注意虫卵与人类酵母菌的区别,很易与包囊混淆,酵母菌为无色圆形或卵圆形小体,大小不一,内含一个较大的透明体,其四周有狭窄的细胞浆,浆内含有少数折光形小体和核,有时透明体偏于一边。
如用蒸馏水稀释粪便涂片,酵母菌即被裂解消失,而原虫包囊仍存在。
(7)只有雄性寄生虫也无虫卵,切勿随意报告阴性结果。
(8)采集的标本要新鲜,一般不宜超过一昼夜,否则原虫或某些虫卵易变形或者死亡,引起误诊;采集标本的容器要清洁,避免与化学药物或尿混合,否则原虫滋养体很快死亡,影响检出率。
寄生虫卵粪便检查法许多寄生虫的虫卵、卵囊或幼虫可随宿主的粪便排出体外.通过检查粪便,可以确定是否感染寄生虫及其种类和感染强度。
粪便检查在寄生虫病诊断、流行病学调查和驱虫效果评定上均具有重要意义。
一、目的及要求1、掌握直接涂片法、漂浮法、沉淀法检查寄生虫卵。
2、在光学显微镜下区分虫卵、幼虫或虫体和异物.3、观察常见吸虫卵、绦虫卵、线虫卵等寄生虫虫卵,掌握其一般特征。
二、实验内容(一)粪样采集及保存方法1.被检粪样应该是新鲜且未被污染,最好从直肠采取。
2.大动物按直肠检查的方法采集;小动物可将食指套上塑料指套,伸入直肠直接钩取粪便。
自然排出的粪便,要采取粪堆上部未被污染的部分。
3。
采取的粪便应装入清洁的容器内.采集用品最好一次性使用,如多次使用则每次都要清洗,相互不能污染.4.采取的粪便应尽快检查,否则,应放在冷暗处或冰箱冷藏箱中保存。
当地不能检查需送出或保存时间较长时,可将粪样浸入加温至50~60℃、5%~10%福尔马林中,使其中的虫卵失去活力,但仍保持固有形态,还可以防止微生物的繁殖.(二)直接涂片法(Examination of Direct Smears)在清洁的载玻片上滴1-2滴水或1滴甘油与水的等量混合液(加甘油的好处是能使标本清晰,并防止过快蒸发变干),其上加少量粪便,用火柴棍儿仔细混匀。
再用镊子去掉大的草棍儿和渣子等,之后加盖玻片,置光学显微镜下观察虫卵或幼虫。
注意涂片的厚薄以在载玻片的下面垫上有字的纸时,纸上的字迹隐约可见为宜。
直接涂片法的优点是简便易行、快速、适合于虫卵量大的粪便检查;缺点是对虫卵含量低的粪便检出率低。
因此在实际工作中,需多检几片,以提高检出率.检查虫卵时,先用低倍镜顺序查盖玻片下所有部分,发现疑似虫卵物时,再用高倍镜仔细观察。
因一般虫卵(特别是线虫卵)色彩较淡,镜检时视野宜稍暗一些(聚光器下移).图1-1-1 直接涂片法示意另一方法是直接涂片法的改良法叫回旋法。
寄生虫病学粪便检查一、概述粪便检查是蠕虫病生前诊断的重要方法之一。
因为绝大多数的寄生性蠕虫都是寄生在消化道内的,所以它们产生的卵、幼虫或节片也都是随着宿主的粪便排出体外的。
二、实验目的1、学会用涂片法、沉淀法和漂浮法来检查粪便中的蠕虫卵和球虫卵囊等。
2、在显微镜下辨别虫卵和卵囊,并且能与粪便中的非寄生性物质相区别。
三、实验方法及器材方法:1、在显微镜下辨别虫卵和非寄生性物质 2、直接涂片法 3、饱和盐水漂浮法 4、水洗沉淀法 5、离心沉淀法 6、尼龙筛淘洗法器材:双目显微镜带虫卵的羊粪带虫卵的牛粪玻片盖玻片四、操作过程1、在显微镜下辨别虫卵和非寄生性物质用工具挑取一粒绿豆或者黄豆大小的粪便置于玻片上涂匀盖上盖玻片直接低倍镜辨别虫卵和非寄生性物质2、直接涂片法:滴水(在载玻片上滴上1-2滴甘油水或清水)--取样(用工具挑取一粒绿豆或者黄豆大小的粪便)--与水混合--搅拌均匀--将粗的粪渣拨去--摊匀(厚薄程度以能透视下面的字体为宜)--镜检(三片以上)优点:该方法操作简便、快速且不需要很多仪器设备,对各种虫卵都有检出的可能。
缺点:捡出率很低。
甘油水:甘油:水=1:13、饱和盐水漂浮法(1)、原理:应用比重较虫卵大的溶液作为漂浮液,使虫卵或卵囊等漂浮于液体表面,以便于我们收集。
(2)、优缺点:优点:操作简便,特别是对大多数的线虫卵及球虫卵囊等比重较轻的虫卵,本办法具有特别的效果,检出率很高。
因此,在兽医预防和诊断的工作中应用十分广泛。
缺点:对比重较大的虫卵(如吸虫卵、棘头虫卵)检出的效果很差。
A、取粪样(5-10g)置于容器内--加少量的饱和盐水--搅拌成糊状--再加盐水(约10-20倍)搅拌均匀--过滤--静置(30-40分钟)用铁丝圈沾取粪液上浮膜--镜检。
4、水洗沉淀法1)原理:寄生虫虫卵的比重比水重,可自然沉于水底。
因此可利用自然沉淀的方法,将虫卵集中于水底便于检查。
沉淀法多用于比重较大的虫卵如吸虫卵和棘头虫卵的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