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PBL38710的话音通信用户接口模块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228.56 KB
- 文档页数:8
《现代交换技术》实验课程评价表实验名称:班级:测评人:学号:综合评价表实验1 电话用户接口模块实验一、实验目的1.全面了解用户线接口电路功能(BORST)的作用及其实现方法;2.通过对用户模块电路PBL 387 10电路的学习与实验,进一步加深对BORST功能的理解。
二、电路工作原理(一)基础原理介绍用户电路也可称为用户线接口电路(Subscriber Line Interface Circuit—SLIC)。
任何交换机都具有用户线接口电路。
根据用户电话机的不同类型,用户线接口电路(SLIC)分为模拟用户接口电路和数字用户接口电路两种。
模拟用户线接口电路在实现上的最大压力是应能承受馈电、铃流和外界干扰等高压大电流的冲击,过去都是采用晶体管、变压器(或混合线圈)、继电器等分立元件构成。
在实际中,基于实现和应用上的考虑,通常将BORSHCT功能中过压保护由外接元器件完成,编解码器部分另单成一体,集成为编解码器(CODEC),其余功能由集成模拟SLIC完成。
在程控交换机中,向用户馈电,向用户振铃等功能都是在绳路中实现的,馈电电压一般是-60V,用户的馈电电流一般是20mA~30mA,铃流是25Hz,90V左右,而在程控交换机中,由于交换网络处理的是数字信息,无法向用户馈电、振铃等,所以向用户馈电、振铃等任务就由用户线接口电路来承担完成,再加上其它一些要求,程控交换机中的用户线接口电路一般要具有馈电(B),振铃(R)、监视(S)、编译码(C)、混合(H)、测试(T)、过压保护(O)等七项基本功能。
图1-1为模拟用户线接口功能框图。
模拟用户线接口电路的功能可以归纳为BORSCHT七种功能,具体含义是:(1)馈电(B-Battery feeling)向用户话机送直流电流。
通常要求馈电电压为-48伏或-24伏,环路电流不小于18m A.(2)过压保护(O—Overvoltage protection)防止过压过流冲击和损坏电路、设备。
03.电话⽤户线接⼝实验实验⼀电话⽤户线接⼝实验⼀、实验原理和电路说明在程控交换机中,⽤户电路也可称为⽤户线接⼝电路(Subscriber Line Interface Circuit, SLIC)。
根据⽤户电话机的不同类型,SLIC可分为模拟⽤户接⼝电路和数字⽤户接⼝电路。
模拟⽤户接⼝电路与模拟电话相连接,数字⽤户接⼝电路与数字终端相连(如ISDN终端)。
通信原理综合实验系统使⽤模拟⽤户接⼝电路。
模拟⽤户接⼝电路的结构如图6.1.1所⽰:程控交换机中⽤户接⼝电路⼀般要具有B(馈电),R(振铃)、S(监视)、C(编译码)、H(混合)、T(测试)、O(过压保护)七项功能。
具体含义是:1、馈电(B-Battery feeding):向⽤户话机送直流电流。
通常要求馈电电压为-48伏(或-24伏),环路电流不⼩于18m A。
2、过压保护(O-Overvoltage protection):防⽌过压过流冲击损坏电路、设备。
3、振铃控制(R-Ringing Control):向⽤户话机馈送铃流,通常为25Hz/90Vrms正弦波。
4、监视(S-Supervision):监视⽤户线的状态,检测话机摘机、挂机与拨号脉冲等信号以送往控制⽹络和交换⽹络。
5、编解码与滤波(C-CODEC/Filter):在数字交换中,它完成模拟话⾳与数字码间的转换。
编译码通常采⽤PCM⽅式,其编码器(Coder)与解码器(Decoder)统称为CODEC。
相应的防混叠与平滑低通滤波器带宽范围为:300Hz-3400Hz,编码速率为64Kb/s。
6、混合(H—Hybird):完成⼆线与四线的转换功能,即实现模拟⼆线双向信号与PCM发送和接收数字四线单向信号之间的连接。
7、测试(T—Test):对⽤户电路进⾏测试。
在实际应⽤中,外部往往包含有⼀级过压保护器,有时编解码器部分另独成⼀体,集成为编解码器(CODEC),其余功能由所谓集成模拟SLIC完成。
摘要本文阐述了带有振铃功能的新型SLIC PBL38710/1的主要特性、工作原理及控制使用方法,并介绍了一种用单片机系统控制的实际应用电路。
SLIC(用户线接口电路)是电话通信中的关键器件。
为了向电话终端发送振铃信号,传统的SLIC内部需含有振铃断电路,而且外部需配备专门的铃流发生器。
PBL38710/1是爱立信公司近期推出的全新SLIC,这种SLIC不仅能支持多种振铃信号,而且电路中省去了诸如振铃继电路、铃流发生器等许多传统器件,从而可大大节省PCB布线空间,降低设计成本,并且控制使用也更加方便。
本文介绍了PBL38710/1新型振铃SILC的主要性能以及在“集群通信系统接警控制台”中的实际应用。
关键词:SLIC 振铃 PBL38710/1 集群通信系统SummaryThis paper expounds the function of the new type with a ringing SLIC PBL38710/1 main characteristics, working principle and control using method, and introduces a kind of single chip microcomputer control system with the actual application of the circuit. SLIC (subscriber line interface circuit) is the key devices in the telephone communication. In order to send signals to the telephone terminal ringing, the traditional SLIC internal need to contain broken ring circuit, and external the need to have special bell flow generator. PBL38710/1 is Ericsson company in the near future the new launch SLIC, this can not only support a variety of ringing SLIC signal, and saves the ringing in the circuit such as the circuit, the bell flow generator etc many traditional devices, from in, which can greatly reduce the PCB wiring space, reduce the cost of design, and to control the use more convenient. Based on the basis of practice,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PBL38710/1 new ringing the main performance and SILC "cluster communication system deploy more effectively console" in the practical application.Keywords: SLIC ringing PBL38710/1 cluster communication system1、PBL38710/1芯片主要特点(1)省去了振铃继电器和传统的铃流发生器;(2)支持正弦波、梯形波和方波振铃;(3)支持高电压振铃信号;(4)片内自动电池馈电切换;(5)可编程电池馈电特性;(6)供电可低至-21V,利于低功耗线路设计;(7)低挂机功耗,50mW@-24V电池;(8)环流、振铃和地键检测功能;(9)可编程环流、振铃检测器门限;(10)与各种类型编程器/滤波器的混合功能;(11)可编程线路终端阻抗;(12)挂机传输。
图Ⅰ交换系统组成与结构方框图程控交换状态设置电路的组成及工作过程记发器和信令处理器(U101)用来输出扫描信号到薄膜开关输入电路中去,以接收用户的输入命令,同时将当前工作状态以汉字或字符方式输出到液晶屏电路中。
记发器和信令处理器(U101)通过USB接口与PC机进行通信,用于控制下载学生的开发程序。
图1-1是记发器和信令处理器的方框图。
图1-1 记发器和信令处理器的方框图记发器和信令处理器(U101)同时也完成交换命令的转接任务,一方面将主、被叫号码等接续信息,在液晶屏上显示出来;另一方面将主被叫号码译成接续命令送往交换控制器U103。
本实验系统有多种交换方式:人工话务交换、空分交换、数字时分交换和与电信网络通信的市话接口等。
数字时分交换又有三种不同的实现手段:1.时分交换专用芯片实现-时分MT8980;2.数字可编程逻辑技术实现-时分CPLD;3.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实现-时分DSP。
不同的交换方式和实现手段是通过液晶控制选择切换的。
它们的方框图如图1-2所示。
图1-2 实验系统交换方式方框图在实验箱加电后,液晶屏上显示“欢迎使用程控交换实验……”。
键盘输入电路采用6个按键的薄电话A电话B电话CD或市话膜开关,具体介绍如下。
RESET(复位)将中央处理器进行复位操作。
按键时,液晶背景灯及交换方式指示灯等闪动一下。
START(开始)进入实验中信息交换方式的选择界面。
按下时,即进入了主菜单。
UP(上移)对菜单中的项目进行选择。
按下时,可移动液晶的指示小箭头。
DOWN(下移)作用同上UP键,但移动方向相反。
RETURN(返回)返回上一级菜单。
ENTER(确认)对选中的项目进行确认,进入相应的选择。
交换方式设置的具体操作如下:按一下薄膜开关上“开始”键,进入主菜单状态,显示:图1-3 液晶主菜单项目显示内容按“上”键或“下”键,移动指示箭头,如箭头指向“2.空分MT8816”。
按“确认”键,进入对应的下一级菜单。
语音通讯系统程控交换机之所以能够得到迅速的发展,一方面是由于电子器件和计算机技术发展的结果,另一方面是由于它具有一系列的优点:1、用户方面(1)接续速度快程控交换机的接续速度之快是纵横制交换机和其他交换机所不能比拟的,这对于实现长途直拨尤为重要。
(2)接通率高程控交换机的交换网络容量大,链路多,组群方式灵活,可组成全利用度无阻塞或阻塞的线群,即使在超过10%的负荷情况下,也可以使阻塞率仅达到10-4,因此通话接续畅通,接通率高。
(3)通信质量高数字交换机与数字传输结合,可使串音、杂音、失真等指标降低到很低,从而提高了提高质量。
(4)便于保密数字信号在传送过程中,很容易加入保密措施使之难以破译。
(5)较多的服务功能程控交换机能为用户提供几十乃至几百种新业务和服务功能。
(6)具有多种进网方式程控交换机能以多种方式进网。
对于一些暂时无新建工程的地区,可以从母局引出多线连接远端模块、中小容量的集线器、受控子局、车载移动电话以及专设台站。
2、维护管理方面(1)智能化控制功能程控交换机具有智能化程序极高的控制功能,能自动对交换系统的运转状况进行监视、测试、记录和统计;能对障碍进行判断、定位、告警、自动切除障碍部位及倒换备份;能对初切除隔离的部件进行自动诊断;登对话务过负荷进行临时处理,能按用户的服务等级保证高级用户优先呼叫等。
(2)维护工作量小由于程控数字交换机的元器件大都采用大规模集成电路,关键部位还采用双备份工作方式,因而可靠性高,无机械性的调整检修工作,维护工作量很小。
程控交换机的机房可以无人维护,只在控制室派人值班,实行集中监测。
(3)便于记录统计数据程控交换机能方便地记录话务数据和统计障碍情况,显示运转状况,并能随时收集网络运转信息,有利于改善网络的服务质量。
(4)便于实行集中维护在一个由多台成功交换机组成的电话网中,可以设置维护管理中心,实行分级维护。
维护中心控制各程控电话站,执行全网运行状况的综合、重大障碍的处理、全网通信质量的分析、话务流量的分析、网络的调整、重要备品备件的保管和调度使用以及指挥各程控站的维护工作。
黄冈师范学院程控交换提高型实验2012年5 月10日目录一、引言 (3)1.1. 用户接口电路 (3)1.2 课程设计目的 (3)1.3课程设计内容 (3)1.4课程设计要求 (3)二、电路工作过程 (4)2.1 用户接口电路功能 (4)2.2 PBL38710芯片功能及使用 (5)2.2.1 管脚功能 (5)2.2.2芯片功能: (6)2.3 PCM编译码器TP3067 (6)2.4 TP3067管脚功能: (7)三、用户线接口电路原理 (8)四、小结 (9)五、参考文献 (9)摘要:利用用户线接口电路选用的是PBL38710和TP3067芯片对用户接口电路进行设计,PBL38710是2/4线厚膜混合用户线接口电路,PCM编译码电路中的器件为美国国家半导体公司的TP3067。
summary::line circuit is pbl38710 and tp3067 chips to the user interface design, pbl38710 circuitry for two to four lines of the user interface to a thick wire circuits, and pcm compiledcode in the circuit device for the united nations. the semiconductor firms tp3067。
关键词:用户接口、PBL38710、TP3067Keywords :user interface, PBL38710, TP3067一、引言1.1. 用户接口电路用户电路也可称为用户线接口电路。
任何交换机都具有用户线接口电路。
根据用户电话机的不同类型,用户接口电路分为模拟用户接口电路和数字用户接口电路两种。
模拟用户线接口电路在实现上的最大压力是应能承受馈电、铃流和外界干扰等高压大电流的冲击,基于实现和应用上的考虑,通常将BORSCHT功能中过压保护由外接元器件完成,编译码器部分另外单成一体,集成为编译码器(CODEC),其余功能由集成模拟SLIC完成。
实验报告课程名称:程控交换原理实验项目:交换系统组成与结构及电话用户接口模块实验姓名:专业:网络工程班级:学号: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实验教学中心2014年 4 月8 日成绩:实验项目名称:实验一交换系统组成与结构及电话用户接口模块实验( 2 学时)一、实验目的1.了解交换系统的组成与结构,为以后的实验打基础。
2.全面了解用户线接口电路功能(BORST)的作用及其实现方法;3.通过对用户模块电路PBL 387 10电路的学习与实验,进一步加深对BORST功能的理解。
二、实验内容(一)1.熟悉本实验平台的组成与结构;2. 熟悉各组成模块的构成元器件及其完成的作用。
(二)1.查找芯片PBL 387 10的详细资料,了解其主要性能和特点。
2.熟悉用PBL 387 10组成的用户线接口电路。
三、实验步骤(一)1. 在关电情况下,交换网络接口上插上“空分交换模块(MT8816)”。
2.打开实验箱右侧的总电源开关,电源输入电路加电,电源指示灯(左上角的LED发光二极管)亮。
3.按一下薄膜开关的“复位”键,系统复位一次,液晶显示“欢迎使用……”。
4.按“开始”键,进入菜单的主要工作状态选择,分“人工交换”,“空分MT8816”,……等多种工作方式。
具体设置说明请参见实验5。
5.选择空分交换方式“空分MT8816”,“空分”指示灯亮。
6. 分别给电话A、B接上电话单机,正常呼叫。
注意液晶显示及其他一些指示灯的变化,熟悉信令程控交换与话音信号通信交换的全过程。
7.电话A默认电话号码为:48,.电话B默认电话号码为:49。
注:本实验平台上的跳线开关K301、K401、K501、K601默认设置:跳线1-2脚连。
(二)1.打开实验箱右侧的总电源开关,电源输入电路加电,电源指示灯(左上角的LED发光二极管)亮;2.电话A的J301接上电话单机;3. 用示波器分别观测TP301、TP302、TP303在摘挂机时的工作电平变化,具体如下:TP301、 TP302:电话A用户的二线模拟线上测试点。
IP语音电话系统方案建议书目录⏹需求分析 (2)⏹解决方案 (3)方案拓扑图 (3)方案拓扑图说明 (3)号码管理及拨号方案 (4)后期扩容方案 (5)⏹CooVox设备功能介绍 (6)自动话务员 (6)黑名单 (7)智能直线 (8)通话录音 (9)电话会议 (10)一号通 (10)无纸传真 (11)⏹产品介绍 (12)CooVox-U50介绍 (12)CooVox-U100介绍 (14)CooFone-D30介绍 (16)需求分析XX集团公司总部位于北京,目前已有上海、广州、成都3个分公司,总部和各分公司都有自己的电话系统,但是相互通话属于长途,各个通信系统相对独立。
各分公司和总部之间通过互联网(专网)进行网络连接进行数据传输和资源共享。
处于数据网络互联而语音网络相对独立状态,这也是目前大多数集团公司的现状。
需要实现分公司之间、各分公司与总部之间内网语音通信,互拨免费,同时配置IP电话机、SIP 软件电话(SIP APP)实现移动通话。
总部——北京:外线1条E1中继线,内线IP电话200台。
分支——上海:外线6条,内线IP电话60台。
分支——广州:外线4条,内线IP电话40台。
分支——成都:外线4条,内线IP电话40台。
⏹解决方案方案拓扑图方案拓扑图说明本方案采用CooV ox-U100、CooVox-U50设备组建总部、分公司电话网络,各自拥有独立的通讯系统,同时通过IP网络将各分公司及总部连接起来实现内部免费语音通话。
即使IP/VPN网络出现故障也不影响分公司或总部本地的通讯业务。
总部部署一套CooV ox-U100(带1个E1中继模块)融合通信设备,通过E1中继与当地运营商电路对接,作为本地市话、长途出口,总部与各分支机构之间通过SIP中继进行对接,实现各分公司之间内部语音通话。
由于考虑到总部会做一些客服工作,所以分机号段一部份用来做客服号码。
使用CooFone-D60 IP电话机作为员工和客服分机。
语音通信系统施工方案1. 引言语音通信系统是一种用于实现人与人之间的语音沟通的技术系统。
在许多场所,如办公室、会议室、学校等,语音通信系统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档提供了一个语音通信系统的施工方案,包括系统的设计、建设和测试。
2. 系统设计2.1 系统组成语音通信系统主要由以下组件组成: - 语音输入设备:包括麦克风、话筒等,用于将语音转换成电信号并输入系统。
- 语音输出设备:包括扬声器、电话等,用于将电信号转换成可听的语音。
- 语音处理单元:负责语音信号的采集、压缩、传输和解压缩等处理过程。
- 控制单元:用于管理系统的运行,包括通话控制、用户管理等功能。
2.2 网络拓扑语音通信系统可以基于多种网络拓扑结构进行构建,常见的拓扑结构包括: -点对点拓扑:适用于小规模的办公室或个人使用,每个终端设备直接连接到语音处理单元。
- 星型拓扑:适用于中等规模的办公室或学校,每个终端设备通过交换机与语音处理单元相连。
- 城域网拓扑:适用于大规模的组织或企业,通过路由器将各个局域网连接起来,实现语音通信系统的覆盖。
3. 施工步骤3.1 系统规划和设计在施工前,需要进行系统规划和设计,包括确定语音通信系统的需求、系统的功能模块、网络拓扑结构等。
此阶段需要与相关部门和用户进行沟通,确保系统能够满足实际的需求。
3.2 设备采购和安装根据规划和设计的结果,采购所需的语音输入设备、输出设备、语音处理单元等。
同时,根据网络拓扑结构,安装设备并进行测试,确保设备之间的连接正常。
3.3 系统集成和配置将采购和安装的设备进行集成,并进行系统配置。
包括设置语音处理单元的参数、配置用户权限等。
同时,进行系统级别的测试,确保系统可以正常运行。
3.4 用户培训和测试在系统集成和配置完成后,进行用户培训,让用户熟悉语音通信系统的使用方法。
同时,进行系统级别和用户级别的测试,发现并修复可能存在的问题。
3.5 系统交付和维护在系统经过测试并满足要求后,将系统交付给用户使用,并提供维护服务。
现代交换技术课程教学探索胡白燕;汪崇文;杨怿【摘要】Introduces the features of the course Modern Switching Technology offered by College of Computer and Technology,the state and the problems in the course.Task based learning and testing is introduced in teaching.%分析了计算机学院通信工程专业开设的现代交换技术这门课程的特点,以及课程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提出在原有实验基础上,采用任务驱动的习题设计和考核配合理论教学的方法。
【期刊名称】《湖北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12(032)003【总页数】3页(P110-112)【关键词】现代交换技术;任务驱动;综合考核;习题设计【作者】胡白燕;汪崇文;杨怿【作者单位】湖北师范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湖北黄石435002;湖北师范学院教务处,湖北黄石435002;湖北师范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湖北黄石43500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6420 引言现代交换技术是本院计算机通信工程开设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
该课程于2007年开设,2008年至今已有四届学生上过此课程。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了解了现代交换技术的发展背景,各种现有的交换技术是如何在生活中发挥作用的,每种交换技术的原理及优缺点,以及下一代网络中起主导作用的交换技术。
1 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本院开设的现代交换技术课程共54课时,其中理论36课时,实践课程18课时。
开设课程之初便引进了实验教学器材——JH5003交换原理实验箱,配合课堂教学共同完成教学任务。
2008年选用的教材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现代交换技术》,讲述内容分基础知识与每种技术的详细讲解,包括电路交换、分组交换、ATM交换及IP交换。
ZY12ProEx12BD2 程控交换原理实验系统实验指导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电子与通信教学团队实验一程控交换原理实验系统及控制单元实验一.实验目的1.熟悉该程控交换原理实验系统的电路组成与主要部件的作用。
2.体会程控交换原理实验系统进行电话通信时的工作过程。
二.预习要求1.预习《程控数字交换原理与应用》和《单片微型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中的有关内容。
三.实验仪器1.程控交换实验箱 一台 2.万用表 一台 3.电话单机 四台四.实验原理1.电路组成图1-1实验系统的原理框图图1-2实验系统方框图图1-1是该实验系统的原理框图;图1-2是该实验系统的方框图,1.1用户模块电路主要完成BORSCHT七种功能,它由下列电路组成:1.1.1用户线接口电路1.1.2二\四线变换器1.1.3 PCM编译码电路1.2交换网络系统主要完成空分交换与时分交换两大功能,它由下列电路组成:1.2.1空分交换网络系统1.2.2时分交换网络系统1.3多种信号音电路主要完成各种信号音的产生与发送,它由下列电路组成:1.3.1 450Hz拨号音电路1.3.2忙音发生电路1.3.3回铃音发生电路1.3.4 25Hz振铃信号电路1.4 CPU中央集中控制处理器电路主要完成对系统电路的各种控制,信号检测,号码识别,键盘输入信息,输出显示信息等各种功能:1.4.1键盘输入电路:主要把实验过程中的一些功能通过键盘设置到系统中。
1.4.2显示电路:显示主叫方与被叫方的电话号码,同时显示通话时间。
1.4.3输入输出扩展电路:显示电路与键盘输入电路主要通过该电路进行工作,主要芯片是D8155A,SN74LS240,MC1413。
1.4.4双音多频DTMF接收检测电路:把MT8870DC输出的DTMF四位二进制信号,接收存贮后再送给CPU中央集中控制处理系统。
1.4.5用户状态检测电路:主要识别主、被叫用户的摘挂机状态,送给CPU进行处理。
IP PBX电话交换机系统简要介绍PBX电话交换机系统实现计算机网与电话交换机的功能合一,将会在二十一世纪的通信业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IP PBX网络系统内各电话终端采用IP方式进行数据通信,不仅能进行通话,还能实现文本、数据、图像的传输,将电话网和计算机网统一成一个整体,实现局域网内的电子办公。
特别是在远距离协作商务、电子办公中将会充分发挥其强大的资源优势,为商业合作、工作重组带来便捷。
IP PBX局域网内的控制中心可根据局内外的具体情况,对计算机网络、电话网络进行有效地管理,达到资源共享。
不同地区的IP PBX网间借助Internet网,可实现远距离通信、电子办公和电子商务。
传统的PBX利用电路交换的原理来实现集团电话的功能,而IP PBX则使用了TCP/IP协议,利用包交换的原理,在以太网上实现了相同的功能。
图1显示了一个典型的IP PBX应用环境拓扑图,其中IP PBX套件包含了一个集中控制台软件、一个支持H.323协议的PSTN网关和多个以太网电话,以及可选的反向网关(Reverse Gateway)。
控制台软件是IP PBX的核心部分,它可以配置电话的分机号码(Extension Number)、功能按钮以及通话管理和路由策略;PSTN网关用来实现IP 网络和传统电路交换电话网的通信,完成异种网络的电话呼入和呼出;反向网关用来为传统的模拟电话和传真机服务。
当用户拿起电话呼叫另一方时,系统自动将拨号字串和命令传向控制台软件,由它来定位被叫方的地址并受理呼叫申请。
一旦呼叫建立起来,后续的语音流量就可以直接在主叫和被叫间传输,不必再经过控制台,有效地减少了时延。
在网络中的H.323客户端(如Netmeeting用户)同样可以和其它电话进行通话,在建立连接前,它需要拨打对方的分机号码,到达控制台后再建立连接。
若对方占线,可以回传一个忙音信号或者直接把呼叫转移到被叫方的语音信箱,具体得看对方的设置情况。
基于IP PBX技术的话务系统设计与实现李日财;黄庆东;庞胜利;郭茹侠【摘要】针对IP PBX的操作复杂问题,提出了一种简化IP PBX电话系统的设计方案;设计了便捷实现IP PBX的用户指定操作的话务系统;新系统采用了自定义协商接口,通过Telnet通信协议和IP PBX进行通信;采用多线程并行工作方式,将话务系统与IP PBX通信采用两个线程完成,对酒店的非通信部分采用一个独立的线程完成,实现了通信传输与酒店的工作流操作互不干扰;采用Sqlite数据库存储通信数据并实现了对各类接收数据进行高效处理和解析;完成各类短长途话务接转控制;实现客房入住统计和话务免打扰等服务;此话务系统可应用于宾馆等场所,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此系统目前已在宾馆中应用,运行状况稳定,使用效果良好;简化了人工操作流程和复杂度,节约了业务时间,提高工作实效.【期刊名称】《计算机测量与控制》【年(卷),期】2016(024)002【总页数】4页(P178-181)【关键词】IP Private Branch eXchange (IP PBX);电话网;计算机网;Telnet协议【作者】李日财;黄庆东;庞胜利;郭茹侠【作者单位】西安邮电大学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西安710121;西安邮电大学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西安710121;西安邮电大学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西安710121;长安大学信息工程学院,西安 71006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P311.11PBX(Private Branch eXchange,专用交换机)简而言之就是集团电话,它被广泛地运用在企业办公机构中,极大地提高了企业的办事效率。
但传统的PBX缺乏开放性和标准性,并且价格昂贵。
近年,随着Internet的流行和IP的广泛应用,基于IP协议的IP PBX应运而生[1-2]。
IP PBX与PBX相比有以下优点:将电话网与计算机网统一成一个整体;能为传统的电话用户提供服务,还为Internet用户提供服务;高度集成的系统功能大幅降低了成本;实现增值服务,比如建立呼叫中心等;开放的标准,互通性强、扩展性好的优点。
专业实验讲义实验一电光、光电转换传输实验实验系统组成介绍RZ8644型光纤实验系统是为了配合《光纤通信系统》的理论教学而设计的实验系统。
它一方面结合了当今光纤通信原理课程的教学与改革,另一方面结合了当今光纤通信发展方向和工程实际应用状况。
这套系统采用功能模块化设计,各模块对外开放。
除了配合完成理论教学外,还可以训练增强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完成模块的二次性开发。
一、结构简介本实验系统可分为电端机模块、光通信模块、管理控制模块、电源供给模块等四大功能模块,每个功能模块又是由许多子模块组成:(一)电端机模块1.电话用户接口模块此模块为电话输入、输出接口,由电话专用接口芯片PBL38710实现。
它包含向用户话机恒流馈电、向被叫用户话机馈送铃流、用户摘机后自行截除铃流,摘挂机的检测及音频或脉冲信号的识别,用户线是否有话机的识别,语音信号的2/4线混合转换,外接振铃继电器驱动输出等功能。
其各项性能指标符合邮电部制定的有关标准。
本模块分为用户A,B两个模块,默认号码为48、49。
2.PCM编译码模块此模块采用专用芯片TP3057来实现PCM编译码功能,可完成用户A、B两路话音信号的编译码功能。
3.DTMF双音多频检测模块此模块由专用芯片MT8870来完成DTMF分组滤波和DTMF译码功能,输出相应16种DTMF频率组合的4位并行二进制码。
实际应用中,一片MT8870可以最多接入检测16路用户电路的DTMF信号。
4.记发器模块此模块主要完成局内、局间电话用户拨叫号码的识别、交换控制功能。
5.计算机通信接口模块此模块由USB和RS232串口两通信接口组成,完成计算机与本实验系统的数据交换传输功能。
也为学生开发上层通信软件提供了良好的硬件平台。
6.数据发送单元模块此模块主要完成各种测试信号产生、各种线路编码、数据复接及一些辅助性功能。
产生的数字信号有:各种频率的时钟、方波、M序列、矩形窄脉冲等、线路编码功能有:AMI码、HDB3码、CMI码、5B6B码、5B1P码、扰码等。
一种基于IBM PC 机的语音接口板的设计
刘品中;王以和
【期刊名称】《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年(卷),期】1990(011)001
【摘要】一、引言计算机技术和半导体技术的发展,推动了语音处理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应用。
同时为计算机增加语音处理的功能也开拓了计算机应用的许多新领域。
语音接口板是计算机语音处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本文提出的语音接口板设计的一个基本出发点是采用软硬件相结合的方式,尽量简化语音接口板的结构,以此达到以低廉的价格实现语音输入/输出的目的。
【总页数】4页(P53-55,46)
【作者】刘品中;王以和
【作者单位】不详;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P364.7
【相关文献】
1.在IBM—PC顶上实现的一种语音数字录放 [J], 阎丽霞
2.高速扫描采样单片机与PC机接口板的设计 [J], 张硕生;范志伟
3.PC机与单片机位总线的接口:ipcx344 BITBUS IBMPC接口板 [J], 陈嘉庆
4.用IBM—PC机控制“程控特服接续机”及语音报音接口系统 [J], 蒋静;刘征
5.一种基于IBM—PC系列机的DOS卡的设计方法 [J], 赵跃龙;张江陵;江振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基于音频接口的数据传输模块设计
孟治国
【期刊名称】《电子科技》
【年(卷),期】2013(026)003
【摘要】由于移动终端数据接口各不相同,使数据交换不便利.为了尝试拓展音频接口的应用,文中设计了一种通信协议以保证模拟信号的可靠传输.开发了可下载手机软件,通过程序对从音频输入接口采集到的音频信号进行差分曼彻斯特解码,并送到音频输出接口.程序由3个线程构成,当数据传输服务程序在手机上启动后形成,应用嵌入式系统和控制软件实现数字数据的编解码,数据信号在主控模块中进行编解码处理,再通过控制装置读取、写入外部介质,并存储数据,设计中对线程设计、传输算法和协议格式进行了研究.实验证明,设计能满足串行通信的同步要求,保障了数据传输的稳定性.
【总页数】3页(P45-47)
【作者】孟治国
【作者单位】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电子通信工程系,广东广州5103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N919.6
【相关文献】
1.基于FPGA和DSP音频接口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J], 周小华
2.基于I2S音频接口模块的FPGA设计与应用 [J], 周虹
3.基于4G数据传输模块的数据采集传输系统设计 [J], 王建; 林楚婷
4.基于FPGA及以太网技术的数据传输模块设计 [J], 吕麒鹏;刘鹏;武杰
5.基于GRM230模块无线数据传输模式下清洁节能控制系统设计、制造与运用[J], 周畅;马兵;赵巍;张鹏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一、设计目的1.在全面正确理解设计课题及其任务要求的基础上,对设计课题进行整体介绍;2.根据课题设计要求,进行设计方案的论证和选择;3.对课题设计所涉及的单片机、FPGA或DSP等硬件及其开发环境和工具,及汇编语言等软件开发语言进行有针对性的简介;4.具体的硬件设计电路介绍,给出原理图,并对电路设计过程进行详细介绍,这是本设计报告的主要内容;5.对软件开发过程进行详细介绍,给出主要的源程序代码,并进行相应的解释说明,这是本设计报告的另一主要内容;6.对整个课程设计工作进行总结。
二、设计原理及过程用户线接口电路(Subscriber Line Interface Circuit, SLIC)一般具有B(馈电),R(振铃),S(监视),C(编译码),H(混合),T(测试),O(过压保护)7大功能。
传统的用户线接口电路都少不了铃流发生器和继电器,电路体积庞大,使用不便。
自从爱立信公司推出用户线接口电路芯片PBL38710/1后,情况大为改观。
这种芯片在振铃电路的设计上做了重大改进,去掉了铃流发生器等装置,使用户电路的体积大大减小,外围电路也非常简单,不但减小PCB面积,降低了成本,而且使用也非常方便;即使在供电电压低至-21V时也能正常工作。
本文从应用角度出发,介绍PBL38710的原理及应用。
1、芯片简介图1为PBL38710/1引脚排列,可以看出,PBL38710/1共有28个引脚,采用PLCC封装。
下面分别列出各引脚功能。
引脚1(BGND):电池地,须与AGND连接。
引脚2(VBAT2):低电池供电端。
引脚3(VBAT):高电池供电端。
引脚4(VCC):+5V电源端。
引脚5(HB):在待机状态时提供高电池馈电,这时能够提供高的开环电压,(通过控制引脚进行状态切换)。
引脚6(NC):空引脚(注:此引脚并未与芯片内部相连,留做以后使用,切记必须悬空,以下同)。
引脚7(VR):振铃信号端,任意波形的低电压振铃信号在这里输入。
引脚8(RSG):内部饱和防护电阻RSG由此接线端接到VEE。
图1 PBL38710/1引脚引脚9(E1):与TTL兼容的使能输入端,控制DET(引脚11)的输出。
引脚10(VBAT):这个引脚通常在内部与VBAT(-48V)相连。
引脚11(DET):检测器输出端。
与控制输入端C1,C2及使能输入端E1有关,DET输出低电平时为选择的检测器被触发,DET为内部带有上拉电阻(约15k8)的集电极开路输出。
引脚12(C2):与TTL兼容输入端,用于控制SLIC的工作状态。
引脚13(C1):同引脚12。
引脚14(RDC):与RSN(引脚16)之间接有2只串联电阻,用来编程恒流馈电, 电阻的接点需对交流隔离(对地接电容)。
引脚15(AGND):模拟地,须与BGND连接。
引脚16(RSN):输入信号汇接点。
恒流馈电、二线阻抗及接收增益的编程网络均连接到RSN端。
引脚17(VBAT):在芯片内部通常与3脚相连。
引脚18(VEE):-5V电源端。
引脚19(VTX):音频输出端。
TIPX和RINGX间的交流电压不同,由VTX输出一个新的对地非平衡信号。
VTX和RSN之间接有二线阻抗编程网络。
引脚20(HPT):交流直流隔离电容CHP的一端,CHP的另一端接引脚HPR(引脚21)。
引脚21(HPR):交流直流隔离电容CHP的另一端,CHP的另一端接引脚HPT(引脚20)。
引脚22(RD):摘机检测编程电阻RD与滤波器电容CD并联后由此引脚连接到VEE。
引脚23(RDR):与振铃检测电阻相连。
引脚24(VBAT):同引脚17。
引脚25(NC):空引脚。
引脚26(TIPX)、引脚27(RINGX):这2个引脚经过压保护接到二线接口的TIP和RING端。
引脚28(NC):空引脚2、PBL387101的特性(1)除去了振铃继电器和传统的铃流发生器;(2)支持正弦波和梯形波振铃;(3)支持高电压振铃信号(-85V电池供电);(4)片内自动电池馈电切换;(5)可编程电池馈电;(6)供电电压可低至-21V,用于低功耗线路设计;(7)低挂机功耗;(8)环路电流、振铃和地键检测功能;(9)可编程环路电流检测器门限;(10)可编程振铃检测器门限;(11)与所有类型编程器滤波器的混合功能;(12)可编程线路终端阻抗;(13)挂机传输。
(14)用户环路电源故障时振铃电路开路3、结构组成及工作原理通过图2我们可以看出,PBL38710/1主要由二线接口(Two wire Interface), 振铃检测(Ring Trip Detector),地键检测(Ground Key Detector),线路馈电控制及纵向信号抑制(Line Feed Controllerand Longitudinal Signal Suppression),摘机检测(Off hook Detector),话音信号传输(VF Signal Transmission),振铃控制(Ringing Control),电池切换(Battery switch),输入检测控制(Input Decoderand Control)等几部分组成。
下面进行简要说明。
(1)电池馈电当振铃电压VTR低于饱和防护电压值VSGREF时,用户接口电路将在活动状态下表现为恒定的电流馈电形式,这个电流的取值与实际电池电压值无关。
当振铃电压值超过VSGREF值时,馈电电流将变为近似恒定的值,这时,用户接口电路将自动调整振铃电压VTR为最大安全电压值。
图2 结构框图当用户接口电路处于待机状态时(C1=1,C2=1),电池将处于持续馈电状态,同时电池从VBAT2馈电切换到VBAT馈电,以便使环路开路电压尽可能达到最大值。
当用户接口电路处于振铃状态时,VBAT可使馈电电压尽可能达到一个最大值,同时断开电池馈电编程连接。
(2)环路监视功能环路电流、地键和振铃检测器的状态都是基于同一个公共输出端DET,并且这3个检测器都是通过输入控制来决定与公共输出端DET的连接。
①环路电流检测器环路电流检测器用来检测用户的摘机状态,此时DET为逻辑低电平。
环路电流的门限值ILTh可通过选择环路电流编程电阻RD的阻值来确定。
RD位于引脚RD与VEE之间。
②地键检测器地键检测器用来指示地键的状态,当地键压下(激活)时,DET 输出逻辑低电平。
地键检测器电路可以检测TIPX和RINGX中的电流差。
③振铃检测器振铃检测器通过DET输出逻辑低电平来确定是否振铃变为摘机状态,此时线路阻抗发生改变,因而可检测到线路电流的变化。
同样环路电流的门限值ILTh可通过选择电阻RDR的阻值来确定。
RDR位于引脚RDR与VEE之间。
(3)控制输入用户接口电路PBL387101有4个兼容TTL的数字输入端HB,E1,C2和C1。
在SLIC内部有一个译码器解释输入条件并设置命令操作状态,工作状态HB E1 C2 C1 DET输出电池馈电开路××0 0 逻辑电平高元振铃××0 1 振铃检测VBAT 有源×0 1 0 地键检测CBAT2 有源× 1 1 0 环流检测VBAT2 待机0 0 1 1 地键检测VBAT2 待机0 1 1 1 环流检测VBAT2 待机 1 0 1 1 地键检测VBAT 待机 1 1 1 1 环流检测VBAT 注:“×”表示无关的电路模块均为省电模式,这是因为SLIC对线路呈高阻抗。
此时功耗最小,没有检测器处于激活状态。
②振铃状态(C2=0,C1=1)当选择振铃状态时,为得到高电压振铃信号,电池馈电选用高电压VBAT。
SLIC将自动切换到这个高电压。
在引脚VR低电压振铃信号被放大并转换为平衡振铃信号后送到用户端。
③激活状态(C2=1,C1=0)此时音频信号正常传输,环路电流检测器和地键检测器均处于激活状态,E1控制检测器的选择输出到DET端。
④待机状态(C2=1,C1=1)这种状态下禁止信号传输,线路驱动放大器处于断开状态,环路馈电也处于持续阶段。
电池切换输入信号HB控制馈电电池的选择。
⑤使能输入(E1)与TTL兼容的输入端E1控制激活状态和待机状态时DET端输出的功能。
在开路状态和振铃状态,基于输入信号C2和C1的不同,由SLIC自动完成检测器与DET的连接。
如表1所示。
⑥电池切换控制(HB)在待机状态下,与TTL兼容的输入端HB控制电池在引脚VBAT的VBAT和引脚VBAT2的VBAT2之间进行切换,此时VBAT>VBAT2(注:由C2和C1确定的振铃状态后SLIC将自动切换到VBAT)。
(4)过压保护PBL387101在电话线上必须进行过压保护,以防止闪电及交流电的接触和感应造成的故障。
(5)加电顺序必须保证引脚VBAT的基本电压总是比其他任何脚上的电压更负,最优的加电顺序是:地、VBAT和其他电源、信号端。
(6)印刷电路板的设计在进行PCB布线时特别要注意合理性,连接到引脚RSN 的元件在布线时应尽可能接近引脚RSN,这样可以保证在引脚RSN没有干扰;可采取环绕一圈地的方法。
在PCB上应将模拟地(AGND)与电池地(BGND)连接起来。
使用中的注意事项(1)必须保证脚VBAT的电压比其它任何脚上的电压更负,最理想的加电顺序是:地、VBAT、其它电源、信号端。
为确保在脚VBAT上有更负的电压,可在VEE 和脚VBAT之间接保护二极管DBE。
脚VBAT和VBAT2的上电速率不能超过由5.1Ω电阻和0.47μF电容组成的RC网络的时间常数。
(2)在PCB布线时,连接到脚RSN的元件应尽可能靠近RSN,以减少干扰;在PCB上应将模拟地(AGND)与电池地(BGND)用一点连接起来。
(3)为防电话线上的过压,对PBL38710/1进行过压保护是必要的。
图3中保护电路采用TISP61089过压保护器及限流电压RF1和RF2作为次级保护。
4、在用户电路中的应用PBL38710/1在用户电路中的连接如图3所示。
用户话机通过TIP,RING线与OVP相连,然后接至PBL38710/1的TIPX和RINGX引脚。
OVP为过压保护器,可防止电话线上的过压(主要是对地保护与抗雷电保护等)。
PBL38710/1完成用户摘挂机检测、馈电、2/4线变换、振铃等功能。
图4为语言发送支路,由PBL38710/1的VTX端输出的话音信号送至运放TL082放大输出(VIT1)。
图5为在话音接收支路,接收的模拟信号(VIR1)经运放TL082放大输入到PBL38710/1中。
在这里,接收支路接收的信号有来自PCM单元的话音信号、拨号音信号、忙音信号、回铃音信号等。
这些不同的信号经由CD4066模拟开关电路,由主处理器(这里未画出)控制选择其中的一个信号送入用户接口电路PBL38710/1中,从而实现电话用户的连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