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孜尔河引水枢纽工程项目初步设计报告
- 格式:doc
- 大小:379.00 KB
- 文档页数:61
摘要:从坝肩裹头上对下部进行固结灌浆,通过固结灌浆,提高坝体高程以下倾倒体岩石的完整性和防渗性能,同时对防渗墙进行加固,封堵渗漏通道。
关键词:固结灌浆;物探声波检测1工程概况克孜尔水库位于阿克苏地区拜城县境内,坝址西距拜城县约60km,东距库车县约70km,是目前塔里木河水系渭干河流域上的一座以灌溉、防洪为主,兼有水力发电、水产养殖和旅游等综合效益性的大型控制性水利枢纽工程。
水库设计总库容为6.40亿立方米,设计灌溉面积为211.33万公顷,工程等别为一等大(Ⅰ)型,场区地震基本烈度为8度,按8.50设防;主要由主坝、副坝、溢洪道、泄洪排沙涵洞、发电引水涵洞等水工建筑物组成,右坝肩基岩为灰色的泥质粉砂岩和粉砂质泥岩以及灰白色砂岩互层,该岩体遇水易软化,崩解,为软岩。
由于地质构造应力的作用,使右坝肩岩层不断发生弯曲、扭折、塌滑,产生蠕变和座滑变形,即右岸山坡基岩普遍存在岩石倾倒体。
2设计方案及技术要求为提高右坝肩坝体高程以下倾倒体岩石的完整性和防渗性能,同时对防渗墙(轴线桩号W150m)进行加固,封堵渗漏通道,从右坝肩裹头上对下部进行固结灌浆,因第一道排水廊道桩号为灌浆范围为W130m,所以灌浆范围为桩号W130m向上游至W165m区间,灌浆深度控制在墙底以下5m,灌浆底高程为1 112m,顶高程1 154.60m,最大高差为42.60m,在防渗墙断面沿防渗墙进行灌浆,底部间距控制在2~3m。
截渗墙上游布设8排固结灌浆孔,下游布置7排固结灌浆孔,每排34个孔,孔斜460~1 500,孔深21.40~59.20m,灌浆采用42.50Mpa高抗硫酸盐水泥,水泥浆液应采用低水灰比稳定性浆液,析水率<5%,水灰比采用2:1、0.80:1、0.60:1、0.50:1四个比级,开灌水灰比2:1。
检查孔数量不小于总孔数的5%,固结灌浆孔每排分二序进行施工,采用纯压式自下而上分段灌浆。
灌浆合格标准为:固结灌浆以物探灌浆前后原位跨孔测试为主进行检查,灌后波速提高值应满足:灌后波速大于或等于1 800m/s,相对较差岩体灌后波速提高10%~20%。
其 他SMALL HYDRO POWER 2017!".$,Total No. 194克孜尔水电站增效扩容技术改造设计刘利(新疆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宄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00)摘要:克孜尔水电站已运行多年,机电设备老化严重、运行效率下降、安全隐患日益突出。
结合其主要水力机械设备现状,阐述存在的问题,并对设备改造进行了系统分析。
关键词:水电站;增效扩容;技术改造1概述克孜尔水库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地区 拜城县境内,是i座以灌溉为主兼顾防洪、发电等综合任务的大型水利枢纽工程,于1984年开始动 工建设,1991年8月开始蓄水发挥效益,1994年 竣工。
克孜尔水库兴利库容4.77亿+3,具有优越 的调节能力,其建成运行解决了渭干河灌区在枯水 期干旱缺水的问题,并使渭干河下游防洪问题得到 了根治,同时缓解了阿克苏电网电力不足的矛盾。
克孜尔水电站自1991年发电至今已有20多年,水轮机的运行效率较低,机组等主要设备老化 严重;另一方面,为了充分利用夏季洪水多发电,有必要对水轮发电机组进行增容改造。
机组增容一 是采用更换水轮机转轮,提高水轮机出力和效率; 二是改变发电机电磁设计、提高绝缘水平。
2改造前后水能参数对比克孜尔水电站为设在副现后的电站,装机容量 为4 x6 500 kW,保证出力6 400 kW,年利用小时数5 039 @年发电量1.31亿k W h。
电站单机流量 30.4 m3/s,最大水头为37.4 m,最小水头20.4 m,额 定水头28.0 m。
本次增效扩容方案为4台水轮发电机组每台扩 容2 000 kW,装机容量达到4 x8 500 kW,保证出力6 400 kW,装机利用小时数4 406 h,多年平均年发电收稿日期:2016-12-15作者简介:刘利(1986-),男,工程师,主要从事水力 机械设计研究工作。
E-mail:xjsdyliuli@ 总量 1.498亿kW h,扩容后电量增量1 880万kW h。
目录第一章施工总说明 (2)第二章施工现场组织机构 (8)第四章施工总平面布置 (11)第五章施工总进度计划 (28)第六章施工资源配置计划 (35)第七章围堰工程 (37)第八章土石方明挖工程 (38)第九章地下洞室开挖 (56)第十章土石回填与砌体工程 (79)第十一章支护工程 (81)第十二章混凝土工程施工 (97)第十三章钻孔与灌浆工程 (145)第十四章建筑装修工程 (157)第十五章安全监测 (169)第十六章压力钢管制作与安装 (175)第十七章预埋件埋设与钢结构制作与安装 (207)第十八章闸门及启闭机安装 (224)第十九章施工质量目标、质量保证体系与技术保证措施 (250)第二十章施工安全目标、保证体系与技术保证措施 (283)第二十一章环境保护措施与文明施工 (297)第二十二章工程计划、统计与信息管理 (302)第一章施工总说明1.1 工程简介1.1.1 工程概况可可托海水电站位于新疆北部阿勒泰地区富蕴县境内西南10km额尔齐斯河上游干流上,是新疆有色金属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可可托海矿务区的自备电站,也是可可托海矿务区孤立系统中主要电源,坝址距乌鲁木齐514km,距富蕴县城46 km,交通十分方便。
坝址位于喀依尔特河和库依尔特河汇合口,可可托海盆地峡谷进口约500m 处,坝址以上控制流域面积5005km2,多年平均流量51.8m3/s,年径流量16.3亿m3。
可可托海扩机水电站为径流引水式电站,主要任务是发电,水库正常蓄水位1170.00m正常蓄水位以下库容1.18亿m3,为不完全调节水库。
电站扩机装机容量54MW,根据《水电枢纽工程等级划分及设计安全标准》(DL5180-2003)的规定,确定可可托海扩机水电站工程为二等大(二)型工程。
可可托海水电站扩机工程引水发电系统主要建筑物为3级,次要建筑物为4级,临时建筑物为5级。
电站进水口布置在原大坝左岸上游300m处,为岸塔式进水口,进口底板高程为1151.50m,进水口设一道拦污栅,拦污栅为1孔,孔口尺寸为7.8m×20.5m闸门井平台高程为1172.00m。
=水利水电工程>克孜加尔水利枢纽导流洞泄流能力模型试验赵经华,侍克斌,石铁玉,马亮,陈祖森(新疆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52)摘要:对克孜加尔水利枢纽导流(兼泄洪)洞泄流能力进行水工模型试验,验证了导流洞进水口、洞身段、出口段、消力池等各段体形设计的合理性。
试验测得洞身段流速为23.07~27.86m/s,有可能产生空蚀破坏,建议在施工过程中过水表面的最大允许突起或跌落高度控制在10mm以下,对最大允许高度范围内所有的面平整体一律进行缓坡处理,并采用抗磨、耐久性强的混凝土衬砌。
关键词:模型试验;泄流能力;导流洞;消力池;流速中图分类号:TV651.3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 i ss n.1000-1379.2010.02.0471工程概况克孜加尔水利枢纽工程主要由拦河坝、溢洪道、导流(兼泄洪)洞、灌溉引水隧洞、发电洞及厂房等组成。
导流洞位于克兰河谷右岸,全长374m,其中洞身段长200m,主要由进口引渠段、闸井段、洞身段、出口明槽、涡曲面扩散段、消力池及护坦等组成。
根据调洪结果,当库水位为653.39m(校核洪水位)时要求导流洞下泄流量640.31m3/s;当库水位为650.22m(设计洪水位)时,下泄流量为618.00m3/s;当库水位为632.67m(度汛洪水位)时,泄洪流量为562.49m3/s;当库水位为618.32m(导流洪水位)时,泄洪流量为353.84m3/s。
2模型设计、制作与比尺的选择根据试验场地大小和试验任务要求,克孜加尔水利枢纽工程导流洞水力学试验模型采用正态模型,按重力相似准则设计,即几何相似、水流运动相似。
建立1B50的水工模型,试验模型由进水池、静水池、导流洞模型段、下游地形段、退水池及测流系统等组成,退水处设90b三角形量水堰[1]。
为便于观察水流流态及满足糙率相似要求,导流洞模型段全部采用有机玻璃板制作。
模型比尺设置如下:几何比尺KL=50,流量比尺KQ =K2.5L=17677.667,流速比尺KV=K0.5L=7.071,糙率比尺Kn =K1/6L=1.886。
新疆克孜尔水库建成后的经济效益分析评价
王峰
【期刊名称】《甘肃农业》
【年(卷),期】2012(000)021
【摘要】新疆克孜尔水库是目前塔里木河水系渭干河流域上的唯一一座以灌溉、防洪为主,兼有水力发电、水产养殖和旅游等综合效益的大型水利枢纽工程.克孜尔水库建成后,渭干河水量得到有效控制,渭干河的水资源综合效益显著提高,渭干河灌区农业灌溉面积已由建库前的10.933万hm2增加到目前的23.851万hm2,同时渭干河洪水也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克孜尔水库在2002年“7.23”超百年一遇特大洪水、2010年“7.28”百年一遇特大洪水期间发挥了巨大的防洪及生态效益.克孜尔水库的建成带动了相关产业的迅速发展,所带来的综合效益十分显著.
【总页数】3页(P99-101)
【作者】王峰
【作者单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孜尔水库管理局,新疆拜城84231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V-9
【相关文献】
1.《新疆小麦大面积高产综合技术集成与示范》和《新冬18号、新春6号等小麦优良品种推广及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示范推广》项目技术经济效益分析与评价 [J], 马建荣;李寿山;王红梅;张帆
2.新疆克孜尔水库运行综合效益分析 [J], 黄允江
3.新疆克孜尔水库汛限水位动态控制实践与效益分析 [J], 夏新利
4.新疆生物质能资源的经济效益分析与评价 [J], 何璇;李莉;李雪莉;马智渊
5.新疆克孜尔水库大坝运行管理评价 [J], 马桂英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新疆克孜勒苏河夏特水电站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克州新隆能源开发有限公司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日期:2011年11月目录1建设项目概况 (1)1.1项目的由来、性质、规模及必要性 (1)1.2项目基本构成及投资 (4)1.3工程分析 (10)2建设项目周围环境概况 (21)2.1项目所在地环境现状 (21)2.2主要环境问题 (23)2.3环境影响评价范围 (23)2.4环境敏感区域与环境保护目标 (24)3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预测及拟采取的主要措施与效果 (25)3.1主要污染物排放概况 (25)3.2环境影响预测及评价 (26)3.3污染防治措施与效果 (28)3.4环境风险评价与应急预案 (32)3.5环境监测计划及环境管理制度 (35)4公众参与 (36)4.1公众参与目的 (36)4.2公众参与调查对象、范围、方式 (36)4.3公众参与过程 (36)4.4公众意见调查的内容 (41)4.5公众构成合理性分析 (41)4.6调查结果 (41)4.7小结 (42)5 结论................................................................................................................................ - 43 -6联系人和详细联系方式 ................................................................................................ - 44 -1建设项目概况1.1项目的由来、性质、规模及必要性1.1.1任务由来根据新疆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于2008年完成并审查通过的《新疆喀什噶尔河流克孜河中游河段水电规划报告》(新水规计【2008】130号),经全面技术经济比较,推荐克孜河中游河段采用2库6级开发,即:玛尔坎恰提(2415m)、塔日勒嘎(2250m)、夏特(2200m)、八村(1910m)、康苏(1825m)、卡拉贝利(1770m),其中:玛尔坎恰提水利枢纽工程位于玛尔坎苏河与克孜河汇合口以上1km的克孜河干流上,距下游卡拉贝利水文站40.5km,工程承担发电任务,同时可对全河段梯级电站的出力补偿调节;塔日勒嘎水电站坝址位于乌合沙鲁大桥以上200m,梯级电站采用混合式开发;夏特水电站为径流式电站,采用引水式开发,接塔日勒嘎水电站尾水;八村水电站为径流式电站,采用引水式开发,衔接夏特尾水;康苏水电站采用混合式开发;卡拉贝利水利枢纽工程规划为位于喀什噶尔河流域的克孜河中游河段末端出山口处的控制性工程,工程主要承担防洪和灌区灌溉用水,兼顾发电,工程采用坝式开发。
克孜尔水库远期灌溉调度运行研究概述了克孜尔水库工程概况,介绍了克孜尔水库下游灌区灌溉制度用水过程线,水库灌溉调度运行方案,经过水库径流调节计算对水库灌溉调节能力进行复核,提出远期水库优化的调度运行方案。
标签:灌溉用水要求;径流调节计算;调度运行方案;调度图按照现在灌区发展规模,克孜尔现状已有的灌溉调度运行方案已不能满足现状灌区发展和用水要求。
水库单独靠灌区现有的水利设施和灌区内部挖潜等措施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依靠山区水库与灌区平原联合运用,以满足灌区用水要求。
本文是对远期下游灌区发展节水和改变水库现有的单库的灌溉调度方式,来模拟一种水库调度方案能保证水库灌溉调度供水方案能买足理想工况下灌区的需水需求。
1、工程概况克孜尔水库坝址位于渭干河干流、木扎提河与支流黑孜河汇合口以下约500m处。
克孜尔水库是新疆已建成的最大的流域控制性水利枢纽工程,于1984年6月完成补充初步设计,1985年底动工,1991年8月下闸蓄水,1993年建成发电,2011年8月除险加固工程完工。
工程任务以灌溉、防洪为主,兼顾发电的综合性利用拦河水库,水库控制下游库车、沙雅、新和三县灌区,1984年灌溉面积为166万亩,设计灌溉面积为320万亩,克孜尔水库为Ⅰ等大(1)型工程,按1000年一遇洪水设计、10000年一遇洪水校核进行洪水设防。
2、水库灌溉用水要求克孜尔水库初设报告确定设计水平年水库控制下游渭干河灌区灌溉面积320万亩。
近年来,由于渭干河灌区灌溉面积远超过克孜尔水库设计灌溉面积320万亩,灌区作物种植业比例又以棉花为主,灌溉用水量且过于集中,因此春灌和棉花苗水灌溉矛盾十分突出。
根据渭干河2013年统计资料,渭干河灌区计划灌溉面积为383.13万亩,其中棉花203万亩,小麦60.95万亩,复播玉米56.45万亩,园林51.33万亩,瓜菜、油料等其他作物11.4万亩。
根据灌区不同作物种植比例、灌溉面积、灌溉制度以及灌溉水利用系数计算,渭干河灌区2013年作物需水量为26.74亿m3,依据《渭干河灌区2013年农业灌溉供水计划》确定渭干河流域灌区2013年作物需水26.74亿m3的用水要求,克孜尔水库根据水库实际供水能力,按照渭干河克孜尔水库入库径流P=75%的天然河道来水量预测,制定出克孜尔水库2013年灌溉供水计划。
一、综合说明1.1绪言1.1.1工程位置克孜尔河引水枢纽位于拜城县克孜尔河中下游,克孜尔乡一大队偏东大约一公里河道处,距拜城县城68km,距克孜尔水库26km。
该枢纽工程是克孜尔水库移民搬迁的主要项目之一。
主要是为了解决克孜尔乡、克孜尔水库移民区和赛里木乡的农业灌溉和人畜饮水问题。
根据86年6月14日自治区水利厅新水总办字(86)032号文“关于《克孜尔水库淹没移民区引水规划设计任务书》的批复”,同意在克孜尔河修建一座永久性引水渠首,并沿灌区修建一条长17公里的引水干渠。
克孜尔干渠已于90年竣工。
克孜尔河灌区水土资源十分丰富,是一个自然条件较为理想的农业耕作区。
灌区现有克孜尔乡13个大队和赛里木乡部分农田、草场。
灌区现有灌溉面积4万余亩,规划发展为8.5万亩。
随着灌区内部配套工程的完善,渠道防渗措施的实施,灌溉方法的改进,管理水平的提高,灌溉定额的逐渐下降,灌区还可发展灌溉面积 6.0万亩.2002年7月23日,克孜尔河发生特大洪水,最大洪峰流量达1520m3/s,(设计流量Q=580 m3/s)超设计流量940 m3/s,致使闸枢纽上下游导流堤、护岸冲毁,河流主河床方向改变。
为了保证灌区的农业生产、生活需要,应尽快恢复水毁工程。
1.1.2工程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1、工程现状155克孜尔河是该灌区的重要水源,现有克孜尔河引水工程为拦河式闸枢纽,拦河闸由左、右底栏栅进水闸,右岸进水渠道和克孜尔干渠进水闸及冲砂闸,左岸干渠进水闸和冲砂闸,中间4×8.0m的泄洪冲砂闸,上下游导流堤、护岸等部分组成。
2002年7月23日,克孜尔河发生特大洪水,最大洪峰达1520m3/s,致使枢纽的上下游整治段、导流堤及左岸进水闸已大部分被冲毁,右岸克孜尔干渠引水困难。
2、工程存在的主要问题该工程建于1995年,由于受当时条件所限,水文资料系列较短,规划设计不尽合理,建设标准偏低,闸枢纽行洪能力不足,致使“大洪水大灾,小洪水小灾”,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得不到确实保证。
1.1.3工程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克孜尔河灌区是典型的灌溉农业,克孜尔河是灌区目前唯一的水源,引水枢纽工程是灌区赖以生存与发展的生命线。
工程修复后有以下的显著效益:⑴灌区是拜城县的重要农业区,有着得天独厚的发展农业的条件,工程修复后,不但可满足灌区目前农业需要,还为灌区今后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⑵可大大提高灌溉保证率,为农业高产、稳产创造必要条件。
⑶可大大减少河道泥沙进入干渠,提高引水质量,保证灌区按需取水。
⑷工程修复有利于发展生产,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使人民安居乐业,加强民族团结,有利于稳定边疆地区。
1561.1.4 编制依据1.《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002.《水利水电工程初步设计报告编制规程》DL5021—933.《水闸设计规范》SL265—20014.《水利水电工程钢闸门设计规范》DL/T5039—955.《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SDJ10—781.2水文气象1.2.1气象克孜尔河位于天山南坡,整个河床自上而下的特性为气温逐渐升高,降水量减少,蒸发量增大。
冬季严寒,夏季气温比平原地区偏低。
1.气温:历年平均气温7.40C,历年最低气温-32.00C2.降雨: 历年平均降雨量88.32mm,历年最高月雨量54.2mm(1971年7月)3.风速: 历年平均风速1.0m/s,最大风速22m/s4.风向: 历年最多大风向SE5.冻土深度: 最大冻土深度89cm6.积雪深度: 最大积雪深度41cm1.2.2水文1、克孜尔河引水枢纽上游13公里处设有克孜尔河水文站,此站有1959年—2001年的水文资料,从这43年的水文资料分析得出:克孜尔河多年平均径流量 3.14亿 m3,多年平均流量9.757 m3/s,实测最大流量1520m3/s(2002年7月23日),最小流量0.76立方米/秒(1961年2月18日)。
1572、径流补给:以冰雪融水及降雨为主,年均径流量3.14亿m3,径流量年内分配极不均匀,夏季水量占全年水量60%以上,而春季仅占全年15%左右,径流分配不均是造成该灌区春旱夏洪的根本原因。
3、洪水成因:克孜尔河常年以天山融雪水为主,洪水以暴雨和消冰融雪水迭加形成混合型洪水为主。
洪水多发生在6~8月,洪峰峰型尖、历时短,有时为单峰型,有时为双峰型。
4、泥沙:根据克孜尔河水文站10年实测悬移质泥沙资料计算结果,该河河水多年平均含沙量3.52kg/m3,实测月平均最大含沙量3.52 kg/m3,输沙量102.39万吨/年,推移质9.29万吨/年.5、冰情:克孜尔河11月开始流冰封冻,封冻期最大冰厚0.8m,次年2月解冻,水温在00C以下天数约100天。
1.3 工程地质1、概况克孜尔河位于拜城县东北部,东经82°-83°,北纬41.7°-42.6°的天山南麓,拜城盆地东南边缘的山前洪冲积平原前缘地带,克孜尔河属渭干河水系支流,发源于天山山脉的哈尔克它乌山汗腾格里峰的冰大板.克孜尔河北高南低,从西北向东南以10°—15°的坡度倾斜,河道纵坡约1/100左右,河床为第四纪砂砾石覆盖层。
2、工程地质克孜尔河闸枢纽修复工程位于克孜尔河下游山区丘陵的边缘,地势较平坦,河床开阔,上游左右岸呈一级对称阶地,河床左岸平坦,右岸有一阶坎,高出河床约8m。
河床右高左低,河道主槽位于158右岸,在主槽左侧约150m处还有一条付河槽。
1985年,由阿克苏地区水利水电设计院对工程所在区域进行了地质勘探。
探孔结果为:3.5m深度内以直径10-30cm卵石为主,最大直径约60cm,中间填充小碎石及中粗砂,3.5-15.2m范围内以直径3-8cm砂砾石为主,很少有大卵石出现,并含有0.3-1.5cm直径小碎石及中粗砂,夹有粘性土,在闸址河床上、下游有充足的沙石骨料。
因河床是偏粗的砂砾石覆盖层,经过土工试验,颗粒分析属于不良级配,地下水渗透量大,K=50米/昼夜。
本区地震裂度为7-8度。
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15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0.4s。
1.4工程任务和规模1.4.1灌区自然社经概况克孜尔灌区是拜城县开发较早的老灌区,灌区水资源充足,土壤肥沃,自然条件优越,适宜发展粮、油、牧、林多种生产,是拜城县粮油生产的重要基地。
1.4.2工程任务和规模克孜尔河渠首工程的首要任是确保灌区灌溉用水和人畜用水。
工程修复后可改善引水条件,增加引水量,提高灌溉保证率,减少泥沙进入灌溉渠道,方便管理,同时有效保证枢纽及下游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大力促进灌区水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和利用。
2003年1月初,由我院组织专家、主要技术人员召开克孜尔河渠首方案论证会,确定了克孜尔河渠首的洪水规模1233 m3/s,保持原设计右岸引水流量8.0 m3/s,加大引水10.0 m3/s,左岸引水流量2.0 m3/s。
1591.5工程布置及建筑物1.5.1工程等级及建筑物级别根据规范《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设计标准》SL 252—2000规定,过闸流量1233m3/s,该工程应属二等大(2)型。
永久性建筑物防洪设计标准为:正常洪水标准重现期30-50年,其相应设计洪水流量为1233 m3/s(保证率P=3.3%)。
校核洪水重现期100-200年,相应降低取100年,校核洪水流量1840 m3/s。
1.5.2工程布置1、工程方案选择经方案比较:(1)拦河闸和溃坝结合方案:在原闸枢纽左岸扩建4孔×8.0m 泄洪,使过闸流量达到Q=1233m3/s(三十年一遇),上游120米处修建一长70米的溃坝,高度4.5m,用于渲泄超设计洪水。
拦河闸保证一般正常洪水可安全通过,特大洪水则需要靠溃坝泄洪。
此方案可有效的减少投资。
(2)拦河闸方案:在原闸址处,利用原闸枢纽,在左岸扩建6孔泄洪,重新修建左岸进水口,增大泄洪能力。
扩建拦河闸工程量较大,工程造价较高。
同时由于引水比较小,工程建成后,效益不是十分明显,但维修费用较低,安全有较大保证。
(3)溃坝方案:在原闸址左岸上游200米处,修建一长120m 的溃坝,溃坝分成3段,每段长40m,溃坝下游右岸堤坝浆砌块石护砌。
当洪水超原闸枢纽设计流量580m3/s时,溃坝开始溃决。
本方案保证率较低,溃坝被冲毁机率较大,因此维修费用也较大。
故推荐方案(1)拦河闸+溃坝方案1602、工程型式与布置克孜尔河具有洪水流速大,洪水历时短,来势较猛,且夹砂量大,故设计时须特别重视排砂效果。
本工程位于河流主河道,拦河闸左、右侧底栏栅引水,中间冲砂、泄洪。
进水闸前设г型导砂坎,高度1.5m。
闸上带宽3.5m交通桥。
1. 6电工及金属结构1.6.1电工本工程负荷主要是闸门启闭机和照明及管理用电,负荷不大。
现须新增100KV A变压器一台,线路约1.5公里须更新,工程改建后负荷增加主要为启闭机增加所致。
施工用电主要是搅拌机、振动棒及打夯机。
1.6.2金属结构本工程的金属结构主要为钢闸门以及相应的门槽埋件和起吊设备等组成。
1.7施工组织1.7.1施工条件本工程施工条件较好,交通、用水、用电均十分方便,工程以砼、浆砌卵石、土方为主,砼施工亦属常规施工。
枢纽主体工程位于主河槽,施工场地开阔,有利于施工及临时设施的布置。
从工程所在地通过1.5km的简易便道于黑英山的农村公路相连接,经8.5km路程于拜库公路相交,距拜城县68km。
本工程所须钢材、木材、水泥由阿克苏拉运,运距240KM,砼骨料就地取材,其中砂子由拜城县砂石料场拉运。
施工用电已架设161220V线路至工程所在地。
每年11月—翌年3月为封冻期,每年10月—翌年5月为枯水期,大洪水多发生在7月—8月,历时2-3天。
1.7.2施工导流与基坑排水导流工程为临时性Ⅳ级建筑物,根据主体建筑物在2003年6月底前完工,达到主体工程闸枢纽可开闸安全泄洪的要求,施工导流堤设计标准采用克孜尔河水文分析结果P=10%的洪水Q=647 m3/s。
导流采取围堰挡水明渠导流的方式。
导流渠利用闸枢纽左侧原付河槽,修建导流堤长度约200m,导流堤顶宽3.0m,顶高程1250.0进口位于基坑上游围堰上方,用块石铅丝笼防护。
为保证大洪水时能顺利通过,提高导流堤防洪能力,须对付河槽进行局部整治、疏导。
基坑排水采用排水沟明排与集水坑结合,抽水排入下游河道。
1.7.3主体工程施工及场地布置土石方工程:包括上下游导流堤填筑、碾压,闸枢纽基础开挖,付河槽疏导等,以机械施工为主。
干砌、浆砌块石工程:包括上下游河道整治工程,拦河闸闸室、铺盖、护坦、消能段等工程,施工以人工为主,砌石砂浆、细石砼由机械集中拌和。
闸墩钢筋混凝土工程:为半机械化施工。
机械拌和振捣,人工运输都属一般常规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