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床综合精度测量实验1 实验指导书
- 格式:pdf
- 大小:205.90 KB
- 文档页数:6
《机床数控技术》实验指导书实验一数控加工仿真实验(1)实验目的1、掌握和深化FANUC0iT、FANUC0iM系统的零件加工程序设计;2、熟悉数控车削和铣削加工的过程及其操作;3、学习和掌握斯沃仿真软件的功能及应用。
(2)实验设备实验设备为计算机及斯沃仿真软件。
(3)FANUC0iT数控车削的加工仿真实验主要实验步骤及操作:1、打开仿真软件,选择FANUC0iT系统,运行,进入仿真界面;2、认识数控车床,通过阅读《帮助》文件等,认识和掌握操作面板及其操作。
数控程序显示与编辑页面。
位置显示页面。
位置显示有三种方式,用PAGE按钮选择。
参数输入页面。
按第一次进入坐标系设置页面,按第二次进入刀具补偿参数页面。
进入不同的页面以后,用PAGE 按钮切换。
系统帮助页面。
图形参数设置页面。
信息页面,如“报警”。
系统参数页面。
复位键3、机床上电、回零(或返回参考点)操作;4、简要进行手动数据输入(MDI)操作、手动操作运动、选择毛坯、刀具及其安装、手动切削加工操作等;5、首先针对作业(1b)编写加工程序,输入、编辑、检验;在此基础上再针对作业(2)编写加工程序,输入、编辑、检验;6、选择毛坯、刀具及其安装;7、对刀,建立数控加工中的工件坐标系和刀具补偿数据;8、完成数控加工;9、加工检验。
(4)FANUC0iM数控铣削的加工仿真主要实验步骤及操作:1、打开仿真软件,选择FANUC0iM系统,进入仿真界面;2、认识数控铣床和加工中心,通过阅读《帮助》文件等,认识和掌握操作面板及其操作;3、机床上电、回零(或返回参考点)操作;4、简要进行手动数据输入(MDI)操作、手动操作运动、选择毛坯、刀具及其安装、手动切削加工操作等;5、首先针对作业(5(a))编写加工程序,输入、编辑、检验;在此基础上再针对作业(5(b))编写加工程序,输入、编辑、检验;6、选择毛坯、刀具及其安装;7、对刀,建立数控加工中的工件坐标系和刀具补偿数据;8、完成数控加工;9、加工检验。
精密测量操作指导书一、范围本指导书规范了全公司精密测量的管理及检定二、职责和权限:负责全厂机床精密测量的检测三、工作流程3.1机床正常交检:由车间提出交检要求,计量室人员根据《产品合格证》上要求的检测标准及要求检测机床各轴的数控精度,所有精度达到合格证要求后,检测人员开具《计量检测委托报告单》,一式两份,注明产品型号,用户名称及各项精度实测值,加盖测量人员检印,一份交车间检查,一份留底,有不合格项通知车间有关人员调试解决,知道所有精度达到合格为止。
所有交检机床,根据实际测量情况,认真填写《数控(回转)精度一次交检合格率计表》,加盖检测人员检印。
3.2厂内自用机床交检:由机加车间提出交检要求,计量室人员根据厂内机床检定标准,检测申请检测项目,恢复机床精度,如机床念旧老化无法达到厂内机床检定标准的,将实际偏差值交车间人员留底。
3.3 厂外安装机床验收:由生产处调派到需要终验收厂家,按《产品合格证》要求检测,精度合格后,给厂家提供检测报告单。
3.4 齿轮、丝杠、蜗杆等检测3.5 外委、采购送检齿轮刃具由外委、采购提供被检测工件图纸,检测人员按照图纸要求检测。
在确保检测仪器精度正常前提下,合格产品开具《计量检测委托报告单》一式三份,其中一份留底保存,两份交外委、采购入库,不合格产品打印实际检测图形,开具《计量检测委托报告单》一式三份,注明不合格产品超差项,加盖检测人员检印,交外委,采购退货。
3.6厂内机加齿轮、丝杠等厂内产品由车间送检,提供图纸,计量室根据图纸要求,检测实际值,合格产品开具《计量检测委托报告单》一式两份,加盖检测人员检印,一份留底,一份交车间入库,未达到图纸要求精度的,说明超差项,由车间人员重新加工直至产品达到图纸要求,开具《计量检测委托报告单》,加盖检测人员检印。
执行标准:1、普及型数控落地铣镗床精度检验2、简易数控机床位置精度评定方法相关记录:1、计量检测委托报告单2、数控(回转)精度一次交检合格率计表。
河北师范大学机床几何精度检验实验指导书专业__________班级________实验小组成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实验目的1、熟悉机床几何精度检验的内容原理和方法和步骤。
2、掌握仪器的使用以及实验数据的处理,误差曲线的绘制等。
3、通过实验了解被实验机床几何精度情况及与加工精度的关系,掌握机床几何精度检验方法。
4、深刻理解加工精度的概念,认识机床精度的重要性。
二、实验设备和仪器设备:CA6140车床1台,C620-1车床两台仪器:框式水平仪1个,验棒2个,千分表3个,磁力表座3个。
三、实验内容四、实验方法及步骤(一)床身导轨的直线度和导轨在同一平面在内1、床身导轨在垂直平面内的直线度将水平仪纵向放置在溜板上靠近和床身结合点前导轨处,从刀架处于主轴箱一端的极限位置开始,自左向右一次移动溜板,每次移动的距离应等于或接近于检验局部误差的长度。
记录溜板在每一位置时水平仪的读数。
2、床身导轨在同一平面内检验方法同上,但水平仪横向放置在两导轨间的流板上。
(二)溜板移动在水平面内的直线度在前后顶尖顶紧一根检验棒,刀架上装一千分表,使其测头转在检验棒的側母线上。
调整尾座,使千分表在检验棒的两端相等。
然后移动溜板检验,千分表在溜板全部行程上的读数的最大代数值差,就是溜板移动在水平面内直线度误差。
(三)主轴定心轴颈的跳动将千分表安装在机床固定部件上,使千分表测头垂直于主轴定心轴颈并触及主轴定心轴颈;旋转主轴,千分表读数最大差值即为主轴定心轴颈的径向跳动误差。
(四)主轴锥孔中心线的径向跳动将检验棒插在主轴锥孔内,把千分表安装在机床固定部件上,使千分表测头垂直触及被测表面,旋转主轴,记录千分表的最大读数差值,在a、b 处分别测量。
标记检棒与主轴的圆周方向的相对位置,取下检棒,同向分别旋转检棒90 度、180 度、270 度后重新插入主轴锥孔,在每个位置分别检测。
第Ⅰ部分实验指导书数控机床安全操作规程:在使用过程中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机床的操作规程一般如下:1.操作者必须熟悉机床的性能、结构、传动原理以及控制,严禁超性能使用。
2.进入实验室前,所有人员不准拖鞋(最好是穿带绝缘介质的工装鞋),是长头发的同学要戴上防护帽。
3.工作前,应按规定对机床进行检查,查明电气控制是否正常,各开关、手柄位置是否在规定位置上,润滑油路是否畅通,油质是否良好,并按规定加润滑剂。
4.开机时应先注意液压和气压系统的调整,检查总系统的工作压力必须在额定范围,溢流阀、顺序阀、减压阀等调整压力正确。
5.开机时应低速运行3—5min,查看各部分运转是否正常。
6.加工工件前,必须进行加工模拟或试运行,严格检查调整加工原点、刀具参数、加工参数、运动轨迹。
并且要将工件清理干净,特别注意工件是否固定牢,调节工具是否已经移开。
7.工作中发生不正常现象或故障时,应立即停机,及时报告指导老师进行检修。
8.工作完毕后,应及时清扫机床,并将机床恢复到原始状态,各开关、手柄放于非工作位置上,切断电源,认真执行好交接制度。
9.必须严格按照操作步骤操作机床,未经操作者同意,决不允许其他人员私自开动机床。
10.按动按键时用力适度,不得用力拍打键盘、按键和显示屏。
11.禁止敲打中心架、顶尖、刀架、导轨、主轴等部件。
一、加工中心操作实验指导书加工中心是集机、电、液一体化的高科技设备;是一种自动化程度高、结构复杂、功能全面的先进加工设备。
加工中心的综合加工能力较强,具有加工精度高、加工灵活、通用性强、生产率高、质量稳定等优点。
在生产中有着至关重要的地位。
加工中心的操作者要做到文明生产,严格遵守如下加工中心的安全操作规程:1.未经培训者严禁开机;开机前认真检查电网电压、气源气压、润滑油和冷却油的油位是否正常,不正常时严禁开机。
2.机床启动后,先检查电气柜冷却风扇和主轴系统是否正常工作,不正常时应立即关机,及时报告老师进行检修。
实验一数控系统的认识实验目的1.掌握数控机床的特色和运用;2.认识认识数控加工机床的构成和构造;3.掌握数控加工的工作原理;4.掌握数控机床一般的操作步骤和基本编程;实验内容一、数控机床的构成、特色及分类1.数控机床的构成:现代数控机床都是 CNC机床,一般由数控操作系统和机床本体构成,主要有以下几部分构成。
1). CNC装置:计算机数控装置(即CNC装置)是 CNC系统的中心,由微办理器(C PU)、储存器、各I/ O接口及外头逻辑电路等构成。
2). 数控面板:数控面板是数控系统的控制面板,主要有显示器和键盘构成。
经过键盘和显示器实现系统管理和对数控程序及相关数据进行输入和编写改正。
3). 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PLC是一种以微办理器为基础的通用型自动控制装置,用于达成数控机床的各样逻辑运算温次序控制。
比如:主轴的启停、刀具的改换、冷却液的开关等协助动作。
4). 机床操作面板:一般数控机床均部署一个机床操作面板,用于在手动方式下对机床进行一些必需的操作,以及在自动方式下对机床的运前进行必需的干涉。
上边部署有各样所需的按钮和开关。
5). 伺服系统:伺服系统分为进给伺服系统和主轴伺服系统,进给伺服系统主要有进给伺服单元和伺服进给电机构成。
用于达成刀架和工作台的各项运动。
主轴伺服系统用于数控机床的主轴驱动,一般由恒转矩调速和恒功率调速。
为知足某些加工要求,还要求主轴和进给驱动能同步控制。
6). 机床本体:机床本体的设计和制造,第一应知够数控加工的需要,拥有刚度大、精度高、能适应自动运转等特色,因为一般均采纳无级调速技术,使得机床进给运动和主传动的变速机构被大大简化甚至撤消,为知足高精度的传动要求,宽泛采纳滚珠丝杆、转动导轨等高精度传动件。
为提升生产率和知足自动加工的要求,还采纳自动刀架以及能自动改换工件的自动夹具等。
二、数控机床加工程序的编制数控机床是按编制好的程序进行加工,所以程序编制的利害,直接影响加工过程能否能正常进行,加工的部件能否能达到图纸要求。
《精密测量技术》实验指导书田朝平编机械学院测控系实验守则一、实验基本要求1.实验前,必须认真预习实验指导书及教材中的有关内容,熟悉仪器、设备及相关测量器具的工作原则和初步了解操作要求。
没有预习实验指导书的学生不得进入实验室。
2.实验中对各种数据应会处理,并考虑如何书写实验报告;实验中出现的误差或其它情况应进行分析说明。
二、实验须知1.学生应在规定的时间进入实验室。
进入实验室后,注意保持实验室清洁和安静。
2.需要接电源的仪器,需经教师同意后,方可接上电源。
要小心操作,用力适当。
3.如发现仪器有故障时,不得擅自拆修,应立即报告指导老师。
4.学生应积极动手操作,并独立完成实验和实验报告。
5.实验完毕后,将计量器具和被测工件整理好,并认真填写实验数据查后,方可离开实验室。
6.在规定的时间内未能完成实验者,须经实验室领导同意,或延长实验时间或另行安排补做时间。
目录一长度基准的测量实验一、用接触式干涉仪测量量块实验二、比长仪测量线纹尺二孔、轴测量实验三、工具显微镜上用灵敏杠杆测量孔实验四、光学比较仪测量轴三形状误差的测量实验五、用圆度仪测量零件的圆度误差实验六、用合像水平仪测量平板平面度误差四齿轮参数测量实验七、用单基圆盘齿形误差测量仪测量齿轮的齿形误差一长度基准的测量实验一、用接触式干涉仪测量量块一、实验目的1、掌握相对法检定量块的方法;2、熟悉接触式干涉仪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3、掌握量块中心长度的测量的方法。
二、实验设备接触式干涉仪、标准量块(二等量块)、被检量块(三等量块)及附件三、仪器概述(1)结构原理立式接触干涉仪是由干涉管、支架及可换的测量工作台组成如图1-1所示。
干涉管是仪器的主要部分,它由测量柱1、干涉箱2和观察管3组成。
在测量柱端部的测杆上可以装测帽4及测杆提升器5,通过目镜8右边的小手轮6的转动,可使分划板作横向移动,扳动扳手7可使目镜绕一轴线摆动,以便观察到全部刻度尺。
借助专用扳手转动干涉箱上带。
实验一技术测量基础一、实验目的1. 掌握内外尺寸测量的测量方法2.掌握常用尺寸测量仪器的测量原理、操作使用。
二、实验内容概述机械零件的尺寸测量是一项很重要的技术指标。
因此,尺寸的测量在技术测量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尺寸的测量可分为绝对测量和相对测量。
绝对测量是指从测量器具的读数装置上可直接读得被测量的尺寸数值,例如用外径千分尺、游标卡尺和测长仪等测量长度尺寸。
相对测量是指从测量器具的读数装置上得到的是被测量相对标准量的偏差值,例如用内径百分表测量内孔的直径。
三、实验设备及测量原理3.1、游标尺游标尺由主尺和游标组成。
主尺的刻线间距为lmm,游标的刻线间距比主尺的刻线间距小,其刻线差值(分度值)有0.1、0.02、0.05mm三种。
在生产中直接用游标尺测量工件的外径、内径、宽度、深度及高度尺寸,应用相当广泛。
游标尺按用途分有,游标卡尺、游标深度尺和游标高度尺(附图l—1)三种。
附图l—1游标尺(a)-游标卡尺1-主尺;2框架;3-调节螺母;4-螺杠;5-游框;6-游标;7、8、9、10-量爪;11、12-锁紧螺母(b)-游标深度尺1-主尺;2-调节螺母;3-游框;4-横尺;5、7-锁紧螺母;6-游标(c)-游标高度尺1-底座;2-游框;3、4-锁紧螺母;5-主尺;6、9-量爪;7-调节螺母;8-游标附图1—2和附图l—3所示的是数显卡尺和数显高度尺。
附图1-2 数显卡尺 附图1-3 数显高度尺 1.刻度原理设游标的刻线间距数为n ,刻线间距为b ,主尺的刻线间距数为n-1,刻线间距为a(a=1mm),则游标长度L=nb=(n-1)a 1n b a n -= 游标分度值 1n ai a b a a n n -=-=-=如分度值为0.1mm 的游标尺。
取主尺上的9格(9mm)长度,在游标上刻成10格,则游标的刻线间距为910mm ,游标分度值i=1-910=0.1mm 。
为了使游标的刻线间距不致过小,读数时清晰方便,可把游标的刻线间距增大,如分度值i=0.1mm 的游标尺。
普通卧式车床精度检验项目。
检验方法及公差·现以卧式车床为例说明对其某些项目的检验。
实验一.主轴的精度检验根据车床精度标准,主轴几何精度检验共有5项内容。
1)主轴的轴向窜动。
在主轴内锥孔中插入一短检验棒,在检验棒端部中心孔内置一钢球,千分表的平测头顶在钢球上(见表9-6G4检验方法简图)对主轴作用一进给力F,旋转主轴,千分表读数的最大差值就是主轴的轴向窜动误差。
在机床上加工工件时,主轴的轴向窜动误差会引起工件端面的平面度和螺纹的螺距误差及工件的外圆表面的粗糙度误差。
2)主轴轴肩支承面的端面圆跳动。
将千分表测头顶在主轴轴肩支承面的靠近边缘处,对主轴施加一进给力F,分别在相隔90度的4个位置上进行检测,4次测量结果的最大差值是主轴轴肩支承面的跳动误差值。
用卡盘夹持工件加工时,主轴轴肩支承面的跳动误差会引起加工面与基准面的同轴度误差、端面与内、外圆轴线的垂直度误差。
3)主轴定心轴颈的径向圆跳动(见表9-6G5检验方法简图)。
将千分表测头垂直顶在定心轴颈的圆锥表面或圆柱表面上,对主轴施加进给力F,旋转主轴进行检验。
千分表读数最大差值就是主轴定心轴颈的径向圆跳动误差值。
用卡盘加工工件时,主轴定心轴径的径向圆跳动误差会引起圆度误差和加工面与基准面的同轴度误差,多次装夹则会引起加工件各个表面轴线的同轴度误差,钻、扩、铰孔时,会使孔径扩大。
4)主轴锥孔轴线的径向圆跳动(见表9-6G6检验方法简图)。
在主轴锥孔中插入一检验棒,将千分表测头顶在检验棒的外圆柱表面上。
旋转主轴,在靠近主轴端部的a处和距离主轴端面不超过300mm的b处分别进行检测与计算。
千分表读数的最大差值就是主轴轴线的径向圆跳动误差。
为了消除检验棒自身误差对检验的影响,可将检验棒拨出相对主轴转过90。
,再次插入测量。
重复4次,取4次测量结果的平均值作为该项目的几何精度检验误差值。
用两顶尖装夹工件加工外圆时,主轴锥孔轴线的径向圆跳动会引起工件的圆度误差和外圆与顶尖孔的同轴度误差,多次装夹工件会引起加工各表面轴线之间的同轴度误差。
实验一技术测量基础一、实验目的1. 掌握内外尺寸测量的测量方法2.掌握常用尺寸测量仪器的测量原理、操作使用。
二、实验内容概述机械零件的尺寸测量是一项很重要的技术指标。
因此,尺寸的测量在技术测量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尺寸的测量可分为绝对测量和相对测量。
绝对测量是指从测量器具的读数装置上可直接读得被测量的尺寸数值,例如用外径千分尺、游标卡尺和测长仪等测量长度尺寸。
相对测量是指从测量器具的读数装置上得到的是被测量相对标准量的偏差值,例如用内径百分表测量内孔的直径。
三、实验设备及测量原理3.1、游标尺游标尺由主尺和游标组成。
主尺的刻线间距为lmm,游标的刻线间距比主尺的刻线间距小,其刻线差值(分度值)有0.1、0.02、0.05mm三种。
在生产中直接用游标尺测量工件的外径、内径、宽度、深度及高度尺寸,应用相当广泛。
游标尺按用途分有,游标卡尺、游标深度尺和游标高度尺(附图l—1)三种。
附图l—1游标尺(a)-游标卡尺1-主尺;2框架;3-调节螺母;4-螺杠;5-游框;6-游标;7、8、9、10-量爪;11、12-锁紧螺母(b)-游标深度尺1-主尺;2-调节螺母;3-游框;4-横尺;5、7-锁紧螺母;6-游标(c)-游标高度尺1-底座;2-游框;3、4-锁紧螺母;5-主尺;6、9-量爪;7-调节螺母;8-游标附图1—2和附图l—3所示的是数显卡尺和数显高度尺。
附图1-2 数显卡尺 附图1-3 数显高度尺 1.刻度原理设游标的刻线间距数为n ,刻线间距为b ,主尺的刻线间距数为n-1,刻线间距为a(a=1mm),则游标长度L=nb=(n-1)a1n b a n -= 游标分度值 1n ai a b a a n n -=-=-=如分度值为0.1mm 的游标尺。
取主尺上的9格(9mm)长度,在游标上刻成10格,则游标 的刻线间距为910mm ,游标分度值i=1-910=0.1mm 。
为了使游标的刻线间距不致过小,读数时清晰方便,可把游标的刻线间距增大,如分度值i=0.1mm 的游标尺。
《精 度 设 计 与 检 测》金玉萍主 编西南科技大学制造科学与工程学院2014年9月精度设计与检测实验指导书2 目录实验一用立式光学计测量塞规•••••••••••••••••••••••••••••••••••••••••3实验二用自准直仪测量直线度误差•••••••••••••••••••••••••••••••••••11实验三用光切显微镜测量表面粗糙度••••••••••••••••••••••••••••••••15实验四几何量综合测量••••••••••••••••••••••••••••••••••••••••••••••••21制造科学与工程学院3实验一 用立式光学计测量塞规一、实验目的1. 了解立式光学计的测量原理,熟悉其使用方法。
2. 熟悉量规公差标准及精度评定,掌握量块的正确使用和维护方法。
3. 熟悉轴的直径的测量方法。
4.初步掌握光滑工件尺寸的验收极限的确定。
5.掌握数据处理方法和合格性判断原则。
二、实验仪器和设备1. 投影立式光学计 一台2. 被测件(塞规) 一件3. 量块. 一块三、实验简介 1.仪器简介立式光学计(立式光学比较仪)是~种精度较高、结构简单的光学仪器,一般采用相对法以量块为长度基准测量外尺寸。
除了用于测量精密的轴类零件外,还可以检定5等和6等量块。
常见的立式光学计有两种:刻线尺式立式光学计和数显式立式光学计,下面分别介绍。
(l )刻线尺式立式光学计仪器的基本技术性能指标如下: 分度值 0.001mm示值范围(自中央µ虚线算起) mm 1.0± 测量范围 0-180mm示值误差: 小于±0.06mm ±0.2µm大于±0.06mm ±0.3µm仪器外形及主要部分功能见图1.1.说明 (2)数显式立式光学计JDG -SI 数字式立式光学计的基本技术性能指标如下: 分度值 0.0001mm示值范围 (相对于中心零位)mm 1.0±≥测量范围 mm 180~0 示值误差 (相对于中心零位)m μ25.0±图1.1刻线尺式立式光学计 1-底座 2-支臂升降螺母3-支臂 4-支臂紧固螺钉 5-立柱 6-直角光管7-光管微动手轮8-光管紧固螺钉9-测头升降杠杆 10-测头 11-工作台精度设计与检测实验指导书4JDG -SI 数字式立式光学计的外形及主要部分见图1.2有图可知,它有底座1、升降螺母2、横臂紧固螺钉3、横臂4、电缆5、立柱6、微动螺钉7、光学计管8、微动紧固螺钉9、光学计管紧固螺钉10、提升器11、测帽12、可调工作台13、方工作台安置螺钉14、数显窗15、中心零位指示16、置零按钮17、电源插座18和电缆插座19等部分组成。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精密测量实验指导书篇一:精密测量实验指导书实验一技术测量基础一、实验目的1. 掌握内外尺寸测量的测量方法2. 掌握常用尺寸测量仪器的测量原理、操作使用。
二、实验内容概述机械零件的尺寸测量是一项很重要的技术指标。
因此,尺寸的测量在技术测量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尺寸的测量可分为绝对测量和相对测量。
绝对测量是指从测量器具的读数装置上可直接读得被测量的尺寸数值,例如用外径千分尺、游标卡尺和测长仪等测量长度尺寸。
相对测量是指从测量器具的读数装置上得到的是被测量相对标准量的偏差值,例如用内径百分表测量内孔的直径。
三、实验设备及测量原理3.1、游标尺游标尺由主尺和游标组成。
主尺的刻线间距为lmm,游标的刻线间距比主尺的刻线间距小,其刻线差值(分度值)有0.1、0.02、0.05mm三种。
在生产中直接用游标尺测量工件的外径、内径、宽度、深度及高度尺寸,应用相当广泛。
游标尺按用途分有,游标卡尺、游标深度尺和游标高度尺(附图l—1)三种。
附图l—1游标尺(a)-游标卡尺1-主尺;2框架;3-调节螺母;4-螺杠;5-游框;6-游标;7、8、9、10-量爪;11、12-锁紧螺母(b)-游标深度尺1-主尺;2-调节螺母;3-游框;4-横尺;5、7-锁紧螺母;6-游标(c)-游标高度尺1-底座;2-游框;3、4-锁紧螺母;5-主尺;6、9-量爪;7-调节螺母;8-游标附图1—2和附图l—3所示的是数显卡尺和数显高度尺。
附图1-2 数显卡尺附图1-3 数显高度尺1.刻度原理设游标的刻线间距数为n,刻线间距为b,主尺的刻线间距数为n-1,刻线间距为a(a=1mm),则游标长度L=nb=(n-1)a游标分度值 i?a?b?a?n?1na?anb?n?1na如分度值为0.1mm的游标尺。
机械精度设计基础实验指导书目录学生实验守则........................... 错误!未定义书签。
检测基础知识...........................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实验一尺寸的测量.....................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实验1-1 立式光学比较仪测量外尺寸错误!未定义书签。
实验1-2 大型工具显微镜测量外尺寸错误!未定义书签。
实验1-3 万能测长仪测量内尺寸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实验1-4 万能工具显微镜测量内尺寸错误!未定义书签。
实验二平面度和直线度的测量...........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实验 2-1 平面度测量..............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实验2-2 直线度的测量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实验三表面粗糙度及位置误差的测量.....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实验3-1 双管显微镜测表面粗糙度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实验3-2 表面粗糙度检查仪测表面粗糙度错误!未定义书签。
实验3-3 平行度测量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实验3-4 圆跳动的测量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实验四齿轮综合误差测量...............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实验4-1 齿轮双面啮合综合测量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实验4-2 齿轮周节偏差与周节累积误差的测量错误!未定义书签。
实验4-3 齿轮齿圈径向跳动测量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实验4-4 齿轮公法线平均长度偏差及公法线长度变动的测量......................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实验4-5 齿轮基节的测量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实验4-6 齿轮分度圆齿厚偏差的测量错误!未定义书签。
检测基础知识一、检测常用术语和基本概念1.测量方法①绝对测量。
直接在计量器具的度数装置上读取被测量的全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