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级联立分析操作系统(一)
- 格式:doc
- 大小:29.00 KB
- 文档页数:5
三级联立分析操作系统(二)神奇的布林指标BOLL在本博的三级联立分析操作系统中,运用的传统指标只有均线系统、BOLL和MACD,但在这些技术指标中,BOLL指标由于具有神奇的指示作用,是本操作操作系统不可或缺的,是本系统一系列研判方法中必不可少的指标之一。
所以,今天专门讲讲神奇的布林指标。
在《【原创】学会这些就能炒股4:了解BOLL》中已经对BOLL的传统应用方法做了讲解,这里就不在赘述了。
这里主要讲解布林在本操作系统下的波、段操作中的神奇作用。
先给出一些结论性的规律:一、某周期K线图上的布林中轨的方向,往往就是该周期K线图对应级别的一段走势方向,只有极弱的盘整走势可能例外。
二、某周期K线图上的布林三条轨道线,往往就是该周期K线图对应级别的一波走势的支撑压力位,除非是强趋势中的同向波走势、或趋势中的连接两次反复缠绕的波走势会出现线外运行状态。
这是两个最基本的结论。
由此可以看出,对于波、段操作而言,没有什么比知道波、段的方向和可能的起、止价位更重要的了。
这两个结论的依据是什么?下面就以段上涨趋势为例来详细讲解。
无论是段强趋势上涨,还是段弱趋势上涨,均线和布林中轨会形成多头排列,这从均线系统和布林指标的计算方法就可以知道:均线系统是5周期、10周期均线,布林中轨是26周期均线,当股价处于一段较长时间的明显上涨时,这三条均线必然多头排列且上行。
所以,在三条均线(布林中轨是26周期均线)多头排列情况下,任何一次回调,都是对各条均线的回踩。
我们知道,向上均线有助长和支撑作用,所以,在三条均线中的任何一条均线止跌,都是合乎情理的。
那么,为什么每波回调偏偏是在布林中轨附近止跌呢?从型态上讲,如果一次回调连5周期均线都不能跌破,这个回调就不会引起5周期均线转向,5周期均线就不会和10周期均线形成死叉,按照波定义,这种回调不可能构成一波回调,是可以忽略的波动。
换言之,这样的回调相对于查看的级别来讲,一定是级别太低。
1.1:存储程序式计算机的主要特点是:集中顺序过程控制(1)过程性:模拟人们手工操作(2)集中控制:由CPU集中管理(3)顺序性:程序计数器1.2:a:批处理系统的特点:早期批处理有个监督程序,作业自动过渡直到全部处理完,而脱机批处理的特点:主机与卫星机并行操作。
b:分时系统的特点:(1):并行性。
共享一台计算机的众多联机用户可以在各自的终端上同时处理自己的程序。
(2):独占性。
分时操作系统采用时间片轮转的方法使一台计算机同时为许多终端上同时为许多终端用户服务,每个用户的感觉是自己独占计算机。
操作系统通过分时技术将一台计算机改造为多台虚拟计算机。
(3):交互性。
用户与计算机之间可以进行“交互会话”,用户从终端输入命令,系统通过屏幕(或打印机)将信息反馈给用户,用户与系统这样一问一答,直到全部工作完成。
c:分时系统的响应比较快的原因:因为批量操作系统的作业周转时间较长,而分时操作系统一般采用时间片轮转的方法,一台计算机与许多终端设备连接,使一台计算机同时为多个终端用户服务,该系统对每个用户都能保证足够快的响应时间,并提供交互会话功能。
1.3:实时信息处理系统和分时系统的本质区别:实时操作系统要追求的目标是:对外部请求在严格时间范围内做出反应,有高可靠性和完整性。
其主要特点是资源的分配和调度首先要考虑实时性然后才是效率。
此外,实时操作系统应有较强的容错能力,分时操作系统的工作方式是:一台主机连接了若干个终端,每个终端有一个用户在使用。
用户交互式地向系统提出命令请求,系统接受每个用户的命令,采用时间片轮转方式处理服务请求,并通过交互方式在终端上向用户显示结果。
用户根据上步结果发出下道命。
分时操作系统将CPU 的时间划分成若干个片段,称为时间片。
操作系统以时间片为单位,轮流为每个终端用户服务。
每个用户轮流使用一个时间片而使每个用户并不感到有别的用户存在。
分时系统具有多路性、交互性、“独占”性和及时性的特征。
走势的三级联立分析判断法这篇博文不应该现在写,因为走势的分辨、走势分解、走势多义性、背驰和三类买卖点、盘整走势的操作策略等都没有些,这篇应该是总结性的。
但本博忙于写作,不得不提前发此文,作为阶段性总结。
好在上述内容本博近期都已上传视频,也可以参考。
本博该篇博文过后,《学会这些就能炒股》系列暂停一段时间,等本博忙完再续。
本博相信,把本篇内容结合这些视频吃透,足以应付当下的大部分情况,这也算暂停前给大家的一个交代。
至于看不明白的地方或个股,那就放弃,3000来只股票,总有看得明白的。
首先确定操作级别为5F级别的,因为对于大多数散户来说,这个级别是合适的。
如果你按30F级别操作,把下述的级别图放大一个级别就是了。
这个级别的操作,本博戏称游击战阶段,所以必须遵循“游击战”的策略:5F“下跌衰竭买进,中途回调短差,上涨乏力沽空,下跌途中不做,中枢震荡跑短。
”其次是看什么图操作的问题。
5F操作,以30F图为基准,和日线图、5F图组合,即可完成联立判断走势的拐点。
1F图只在区间套定位时看,而这种定位同样是30F、5F、1F三级联立分析。
再次就是选择股票了。
如果你技术好,当然可以不在乎30F级别的走势了,即使是下跌,也总有5F反弹的时候。
但如果技术不好,那就拿30F向上走势的股票练手吧。
当下大部分股票应该是随大盘做5F级别的回调,所以,本次回调终结后,就是一次完整的5F操作练手机会。
如何选股?简单的方法,用本博的底背离选股公式,选股时设定数据周期为30F,选出30F底背离的,然后再筛选。
筛选方法:先看30F图,看看是不是5F盘整底背驰或底背驰的,不是的去掉。
剩下的再看日线图,选择那些没有跌破日线BOLL中轨的,如果没有也要选跌破最少的,其余的去掉。
再看日线BOLL中轨之前的上涨斜度,挑选斜度中等以上,其余的去掉。
如果你知道些基本面、能识别庄股更好,其余的去掉。
这里简单说明一下,日线中轨向上,就是30F向上走势中。
I型三阶系统的典型分析与综合设计要点一、系统建模在进行系统的分析与设计之前,首先需要确定系统的数学模型。
对于I型三阶系统,可以通过系统的状态空间表达式或传递函数表达式进行建模。
传递函数表达式为:G(s)=K/[(s+a)(s+b)(s+c)]其中,s为复数变量,K为系统增益,a、b、c为三个振荡极点。
二、系统分析1. 频率响应分析:可以通过绘制系统的Bode图来分析系统的频率响应特性,包括增益和相位特性。
根据振荡极点的位置和增益的选择,可以确定系统的带宽、截止频率、相位裕度等参数。
2. 时域响应分析:可以通过求解系统的微分方程,利用Laplace变换或其他方法,得到系统的时域响应。
可以分析系统的超调量、上升时间、峰值时间、稳态误差等指标,评估系统的动态性能。
3. 稳定性分析:可以利用Routh-Hurwitz或Nyquist等方法,判断系统在闭环条件下的稳定性。
通过分析系统的特征方程的根的位置,可以确定系统的稳定性,并提出改进措施。
三、系统综合设计1.振荡极点的选取:根据系统的要求和性能指标的要求,选择合适的振荡极点。
振荡极点的位置会直接影响系统的频率响应和动态性能。
2.增益的选择:根据系统的要求和稳定性的要求,选择合适的系统增益。
增益的选择会影响系统的稳定性、超调量和动态特性。
3.控制器设计:根据系统的频率响应和时域响应的要求,设计合适的控制器。
可以采用比例控制器、积分控制器、微分控制器或其组合形式,通过调整控制器的参数来实现系统的性能改进。
4.稳定性分析与优化:通过稳定性分析方法,评估系统的稳定性,并提出优化措施。
可以利用壳牌准则,确定系统的稳定域,并在稳定域内进行控制器参数的调整和优化。
总结:I型三阶系统的典型分析与综合设计要点主要包括系统建模、系统分析和系统综合设计三个方面。
通过系统建模,可以得到系统的传递函数表达式,作为分析和设计的基础。
在系统分析中,可以通过频率响应分析、时域响应分析和稳定性分析,评估系统的性能指标和稳定性。
sanlands操作系统概论单选 1分*20=20分填空 2分*10=20分简答 4分*5 =20分综合 10分*4=40分sanlands操作系统概论 1(3~4单选、1填空、0~1简答)sanlands操作系统概论 1操作系统(operating system,os)是一种复杂的系统软件,是不同程序代码、数据结构、数据初始化文件的集合,可执行。
【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操作系统屏蔽了对硬件操作的细节,提供了计算机用户与计算机硬件之间的接口,并通过这个接口使应用程序的开发变的简单、高效【选择题】操作系统必须完成的目标:(承上启下)【选择题】【填空题】1)操作系统与硬件部分相互作用2)为运行在计算机上的应用程序提供执行环境操作系统负责管理计算机的资源【选择题】【填空题】资源的管理者——现代计算机系统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支持多任务,即允许在同一系统内同时驻留多个应用程序【选择题】网络操作系统:管理的资源还包括网卡、带宽等【选择题】【填空题】sanlands操作系统概论 2第一台计算机——1946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eniac”单道批处理系统——单道批处理系统内存中只有一道作业,cpu和内存资源被用户作业独占【选择题】【填空题】cpu只能访问内存,cpu处理的工作量取决于内存中的作业量特点:自动性、顺序性、单道性【选择题】【填空题】优点:减少了等待人工操作的时间【选择题】【简答题】缺点:cpu资源不能得到充分利用多道批处理系统——由操作系统的作业调度程序按一定策略从后备作业队列中选择若干个给作业调入内存,使它们共享cpu 和系统中的各种资源【选择题】【填空题】特点:多道性、无序性、调度性、复杂性【选择题】【填空题】优点:能够提高cpu、内存和io设备的利用率和系统的吞吐量【选择题】缺点:系统平均周转时间长;缺乏交互能力分时操作系统——允许多个用户通过终端机同时使用计算机,每个用户通过终端与主机交互时都能得到快速响应【选择题】特点:多路性、独立性、及时性、交互性【选择题】【填空题】优点:向用户提供了人机交互的方便性,使多个用户可以通过不同的终端共享主机【选择题】实时操作系统——必须及时响应外部事件的请求,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对该事件的处理。
计算机三级复习知识点:Windows操作系统在我们平凡的学生生涯里,说到知识点,大家是不是都习惯性的重视?知识点就是一些常考的内容,或者考试经常出题的地方。
想要一份整理好的知识点吗?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计算机三级复习知识点:Windows操作系统,欢迎大家分享。
1.WindowsNT一般来说,Windows NT操作系统分为以下两个部分:①Windows NT Server服务器端软件。
②Windows NT Workstation客户端软件。
尽管Windows NT版本不断升级,但是从它的网络操作与系统应用角度来看,有两个概念是始终不变的,那就是域模型和工作组模型。
(1)域的概念Windows NT操作系统是以“域”为单位实现对网络资源的集中管理。
在一个Windows NT域中,只能有一个主域控制器,它是一台运行Windows NT Server的计算机,同时还可以有后备域控制器与普通服务器。
(2)Windows NT的特点主要有以下5个方直①内存与任务管理:系统内部采用32位体系结构,最大内存空间可达4GB。
采用线程进行管理,通过抢占式实现多任务。
②开放的体系结构:支持网络驱动接口(NDIS)与传输驱动接口(TDI)。
内置4种标准网络标准:TCP/IP协议、Microsoft公司的MWLink协议、NetBIOS的扩展用户接口(NetBEUI)和数据链路控制协议。
③内置管理:通过操作系统内部的安全保密机制,使得网络管理人员可以为每个文件设置不同的访问权限,规定用户对服务器的操作权限与用户审计。
④集中式管理:利用域与域的信任关系实现对大型网络的管理。
⑤用户工作站管理:通过用户描述文件,对工作站用户的优先级、网络连接、程序组与用户注册进行管理。
(3)Windows NT的优缺点Windows NT的优点如下:①兼容性及可靠性;②便于安装及使用;③优良的安全性。
Windows NT的缺点:管理比较复杂,开发环境不能令人满意。
2022年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三级系统分析与设计真题及详解一、概述在计算机领域,系统分析与设计是一项关键的工作。
它涉及到对计算机系统进行全面的研究和分析,以及设计出符合需求的系统解决方案。
本文将为您介绍2022年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三级系统分析与设计真题及详解,以帮助您更好地理解这一重要考试内容。
二、真题解析以下是2022年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三级系统分析与设计的真题及详解:题目一:某公司拟开发一个在线学习平台,希望该平台可以满足用户在线学习的需求,并且具备灵活的可扩展性。
你作为系统分析与设计师,请为该在线学习平台进行分析和设计。
解析:针对该题目,我们需要进行以下方面的分析与设计:1. 用户需求分析:- 分析用户在线学习的具体需求,包括课程的种类、课程内容、学习进度追踪等。
- 设计用户注册和登录系统,以及用户个人信息管理功能。
- 设计用户评价和反馈系统,以提供优质的学习体验。
2. 平台功能设计:- 设计课程管理系统,包括课程发布、课程修改和删除等功能。
- 设计学习资源管理系统,包括资源上传、资源下载和资源推荐等功能。
- 设计学习进度管理系统,以便用户随时查看自己的学习进度。
3. 系统架构设计:- 设计分布式系统架构,以实现系统的可扩展性。
- 设计前后端分离的架构,以提高系统的性能和用户体验。
- 设计健壮的数据库架构,以支持系统的稳定运行。
4. 数据安全设计:- 设计用户数据加密和传输安全方案,以保护用户隐私。
- 设计系统备份和恢复机制,以应对系统故障和数据丢失。
题目二:某公司希望开发一个在线购物系统,要求该系统具备用户管理、商品管理、订单管理和支付管理等功能,请为该在线购物系统进行系统分析与设计。
解析:针对该题目,我们需要进行以下方面的分析与设计:1. 用户管理:- 设计用户注册和登录系统,以及用户个人信息管理功能。
- 设计用户权限管理系统,以管理不同用户角色的访问权限。
- 设计用户购物车和收藏夹功能,以提供更好的购物体验。
三级联立分析操作系统三级联立分析操作系统 (1)郑重声明:本博即日起彻底告别走势段 (2)图解三级联立分析操作系统——兼大盘分析 (2)三级联立分析操作系统(一) (11)三级联立分析操作系统(二) (13)三级联立分析操作系统(三) (15)三级联立分析操作系统(四) (19)讲解三级联立分析操作系统的讲课视频 (22)秋叶正红老师博客: (23)本博声明 (23)秋叶正红老师原著整理 By Dandinghe QQ:839995775三级联立分析操作系统郑重声明:本博即日起彻底告别走势段关于线段、走势段的争论太多了,太牵扯精力,既无定论,也无助于指导操作,所以本博郑重声明:从即日起,本博彻底告别走势段!一切线段、走势段之争,与本博再无干系。
本博也不会再回答任何涉及线段和走势段的问题,因为一切回答,前面若干博文、视频讲解都已经说明本博观点,再说都是废话!股市技术理论是用于指导操作的,简单、实用、可靠,那是大多数股民的迫切需求。
本博立足于缠论、脱胎于缠论的“三级联立分析买卖系统”,虽然做不到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用动脑筋就知道是买是卖操作,但本博自信,该操作系统的简单、实用、可靠是无需质疑的。
本博自从公布此操作系统后,虽然在聊天室盘中不再解答个股,但众多网友反馈操作成功,足以证明这些。
所以,本博今后将把精力放在系统、深入地研究和完善该操作系统上,这才是理论研究的正路!三级联立分析买卖系统,借鉴缠论的基本原理和级别、走势中枢、走势类型、背驰等概念体系,用两均线加布林带、各周期K线图,赋予其全新的、直观的、简洁的概念内涵,并在此基础上,通过MACD的简单配合,就能在走势的完全分类下,适时分析和判断走势的发展方向,决策操作策略。
该操作系统的最大优势就在于一切分析基于图形化,避免了繁杂的理论分析,容易理解和方便分析,且结果可靠。
正因如此,本博今后的走势分解、级别分类、转折的判断都是依据这套理论体系而言,会和缠论、特别是忠于线段的分解有所区别。
成绩 _______自动控制原理课程设计报告题目I型三阶系统的典型分析与综合设计系别自动化专业名称自动化班级学号姓名指导教师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自动化系制2012 年 12 月摘要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自动控制技术已经广泛的运用与制造业,农业,交通,航空航天等众多部门,极大地提高了社会劳动生产率,改善了人们的劳动环境,丰富和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
在今天的社会中,自动化装置已经无所不在,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自动控制原理的课程设计是检验我们学过只是扎实程度的好机会,也让我们的知识体系更加系统,更加完善。
在不断学习新知识的基础上得到动手能力的训练,启发创新思维及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设计,装配,调试能力。
In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utomatic control technology has been widely used with many sectors such as manufacturing, agriculture, transportation, aerospace, and greatly improve the social labor productivity, and improve people's working environment, enrich and improve the people'sstandard of living. In today's society, the automation device has been everywhere, and made important contributions to the progress of human civilization. Curriculum design of automatic control theory to test we learned just a solid degree of good opportunities, but also to our body of knowledge more systematically, more perfect. Constantly learning new knowledge based on training ability, and inspire innovative thinking and the ability to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independently, and to improve the design, assembly, commissioning and capacity.目录《自动控制原理》课程设计(简明)任务书 (4)一、系统说明(概述) (6)二、系统建模 (7)三、系统分析 (9)四、系统综合 (11)五、系统物理模拟图 (13)总结 (15)参考文献 (16)《自动控制原理》课程设计(简明)任务书引言:《自动控制原理》课程设计是该课程的一个重要教学环节,既有别于毕业设计,更不同于课堂教学。
三级信息管理技术-计算机信息系统(一)(总分85, 做题时间90分钟)一、选择题1.下列信息与其他不同类的是______。
SSS_SINGLE_SELA 军事信息B 教育信息C 自然信息D 文化信息该问题分值: 1答案:C2.管理信息系统的空间分布结构中,______结构安全和可靠性相对较高。
可根据应用需要和存取方式未配置信息资源,系统扩展方便,增加一个节点一般不会影响其他节点的工作,资源利用率较高,开发、维护和扩充都比较容易。
SSS_SINGLE_SELA 集中式系统B 分布式系统C 集中-分布式系统D 分布—集中式系统该问题分值: 1答案:B3.系统分析阶段的成果是______。
SSS_SINGLE_SELA 新系统的逻辑模型B 系统说明书C 系统总体规划D 新系统的物理模型该问题分值: 1答案:C4.从任务上说,决策支持系统对模型的要求是模型库子系统应能支持决策的______阶段,即能支持规划、推论、分析、创造、比较、最优化、模拟等。
SSS_SINGLE_SELA 情报阶段和设计阶段B 选择阶段和实施阶段C 设计阶段和选择阶段D 情报阶段和实施阶段该问题分值: 1答案:C5.建立决策支持的关键是应对决策问题所依据的原则,在什么情况下、在多大范围内和要采取什么样的行动等向题进行分析。
这就是______。
SSS_SINGLE_SELA 系统分析B 可行性分析C 决策模式分析D 因果分析该问题分值: 1答案:C6.集中式系统的一个主要优点是______。
SSS_SINGLE_SELA 系统的健壮性好B 可以根据需要和存取方式来配置信息资源C 系统扩展方便D 系统安全措施实施方便该问题分值: 1答案:D7.下述说法中不正确的是______SSS_SINGLE_SELA 计算机并不一定是管理信息系统的必要条件B 管理信息系统是一类人—机系统,这就要求注意这样一个问题,即在这个由人和机器组成的和谐的、配合默契的系统中,人和机器的合理分工、优化分工C 只有实现了信息的集中统,信息才能成为一个组织的资源D 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集成化系统,或者说是一体化系统,所以各子系统无需保存自己的专用数据该问题分值: 1答案:D8.MIS战略集是指______。
三级联立分析操作系统(一)
秋叶正红
经过几轮修改,三级联立分析操作系统的概念体系和基本原理、分析判断原则定型了。
今后大盘分析均以此为准。
为了各位网友阅读方便,陆续发表三级联立分析操作系统的介绍文章。
今天介绍基本概念体系。
很多自誉为“专家”的人,为了显示“学问”,故弄玄虚,把原本简单的事情复杂化,云里雾里地胡掐乱掰。
而本博偏要反其道而行之,尽量简化理论。
因为本博坚信:简单的,才好学,才适用!所以,三级联立分析操作系统把基本概念体系一再简化,仅剩以下这些了。
而且这些概念完全建立在图形化基础上的,不需要高深的数学知识,极大地方便学习。
1、级别:是按一定的规则,对股价走势的一种分类方法。
本质是若干个某种走势型态(比如本系统定义的波走势),在某一级别依据时序性、连续性排列,再依据一定规则自组构造出高一级别的同一走势型态(波走势),使走势级别向高一级别递增。
本操作系统在充分考虑适用性、可靠性后,采用证券分析软件的周期K线图来定义和划分走势级别。
因此,本操作系统的级别概念,就是利用所有证券分析软件中的1分钟、5分钟、30分钟、日、周、月、季、年等不同周期的K线图来定义级别,上述各周期K线图分别称为1分钟级别(以下简称1F)、5F、30F、RX(日线)、ZX(周线)、YX(月线)、JX(季线)、NX(年线)。
这些级别是互为上下级关系,例如,1F是5F的次级别,5F是30F的次级别等等;反过来30F为5F的上一个级别等等。
当然,也可以用15F、60F、RX……来定义和划分级别,只是在这个级别序列中,不包含1F、5F、30F。
本博通过长期研究,取5周期均线和10周期均线组成的均线系统,结合K 线图,利用均线金叉、死叉和缠绕这些型态,就能有效地划分各级别走势类型,而这些走势类型的划分,既包括了走势的几何型态,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走势的力度。
所以,本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体系,就使用这种两均线系统来定义。
不
特别指明的均线金叉、死叉、均线缠绕和反复缠绕,都是指5周期均线和10周期均线组成的均线系统的某一种型态。
2、均线金叉:5周期均线自下向上穿越10周期均线的一种均线型态。
3、均线死叉:5周期均线自上向下穿越10周期均线的一种均线型态。
为了表述方便,后面提到的均线交叉就表示是均线金叉或死叉。
4、均线缠绕:在下跌走势中由相邻的金叉和死叉且围绕金叉和死叉的K线波动有重叠所构成均线型态,或在上涨走势中由相邻的死叉和金叉且围绕死叉和金叉的K线波动有重叠所构成均线形型态,就称之为一组均线缠绕,简称均线缠绕,用XCn表示,其中:X是缠绕的级别代码;C代表缠绕;n是序号。
5、反复缠绕:如果出现两组或两组以上均线缠绕,且围绕这些缠绕均线的K线波动范围又彼此有重叠,就称之为均线的反复缠绕,用XSn表示,其中:X 是反复缠绕的级别代码;S代表反复缠绕;n是序号。
为了表述方便,均线缠绕和反复缠绕可以通称缠绕。
6、波:某级K线图上,至少包含一次均线金叉的一组上升K线或至少包含一次均线死叉的一组下跌K线,称为该级别的一波走势,简称波,用Xbn(j1-j2)表示,其中:X是波的级别代码;b代表波;n是序号;(j1-j2)是波的起止价位。
向上的K线组为一波上涨(反弹),或称上涨(反弹)波。
向下的K线组为一波下跌(回调),或称下跌(回调)波。
7、段:某级K线图上,至少包含一组均线缠绕或一次均线反复缠绕的走势称为该级别的一段走势,简称段,用Xdn(j1-j2)表示,其中:X是段的级别代码;d代表段;n是序号;(j1-j2)是段的起止价位。
由上涨波开始的段称为上涨(反弹)段,由下跌波开始的段称为下跌(回调)段。
这个段走势一定包含至少三波走势。
8、均线缠绕区间:构成均线缠绕的两波走势和之前的一波走势的重叠部分
就是均线缠绕区间,用XCn[CG,CD]表示,其中:XCn是均线缠绕;CG是均线缠绕区间上沿,CD是均线缠绕区间下沿。
9、反复缠绕区间:段走势中构成反复缠绕的五波以上走势,其中第2、3、4波走势波动范围的重叠区间,就是反复缠绕区间,用XSn[SG,SD]表示,其中:XSn是反复缠绕;SG是反复缠绕区间上沿,SD是反复缠绕区间下沿。
段走势中,反复缠绕是从第2波走势开始的,而第2波走势方向和段走势方向相反,所以,定义反复缠绕的方向为构成该反复缠绕的第一波(段走势中的b2)方向,故反复缠绕方向和段走势方向是相反的。
由于上涨一段走势中的反复缠绕方向向下,故可称之为回调式反复缠绕,简称回调震荡。
同理一段下跌走势中的反复缠绕就可称为回升式反复缠绕,简称回升震荡。
10、波动区间
S波:与反复缠绕方向一致、且包含在反复缠绕区间内的波为S波,用Sbn 表示,其中Sb表示S波,n为序号,不能省略。
Sbn的高、低点记为gn、dn,即Sb1的高、低点是g1、d1,Sb2的高、低点是g2、d2……以此类推。
定义反复缠绕波动高点GG=max(gn),即同一反复缠绕包含的所有Sb的高点中最高的那个值;
定义反复缠绕波动低点DD=min(dn),即同一反复缠绕包含的所有Sb的低点中最低的那个值;
SG=min(g1、g2),即前两个Sb高点中较低的那个高点;
SD=max(d1、d2),即前两个Sb低点中较高的那个低点;
显然,[SG,SD]就是反复缠绕的区间;[GG,DD]就是反复缠绕的波动区间。
11、波走势类型:从波的定义上即可知道,波走势只有两种类型:上涨波或下跌波。
段走势很复杂,虽然也可以把段走势简单地划分为一段上涨走势和一段下跌走势,但由于段走势中包含若干个波走势,而这些波走势的强弱、波走势之间重叠或不重叠状况,往往决定一段走势的强弱。
所以,为了研究一段走势的强弱程度,就有必要把一段上涨走势或一段下跌走势再进一步细分:
12、一段强趋势走势:某级别的一段走势中,有两组以上均线缠绕、且各组缠绕区间相互不重叠,就称其为一段强趋势走势。
该走势类型向上,就是一段强趋势上涨;该走势类型向下,就是一段强趋势下跌。
一般比较强烈的上涨或下跌,都是以该种段走势类型呈现的。
13、一段趋势走势:某级别的一段走势中,有两次以上反复缠绕,且这些反复缠绕的波动区间相互不重叠,就称其为一段标准趋势走势,简称一段趋势走势。
该走势类型向上,就是一段趋势上涨;该走势类型向下,就是一段趋势下跌。
14、一段弱趋势走势:某级别的一段走势中,有两次以上缠绕或反复缠绕,且这些缠绕区间相互没有重叠,但波动区间相互有重叠,就称其为一段弱趋势走势。
该走势类型向上,是一段弱趋势上涨;该走势类型向下,是一段弱趋势下跌。
15、一段盘整走势:某级别的一段走势中,只有一组均线缠绕或只有一个反复缠绕,就称其为一段盘整走势,或盘整震荡。
该走势类型向上,就是一段盘整上涨,简称一段盘上;该走势类型向下,就是一段盘整下跌,简称一段盘下。
一段走势中只出现一组均线缠绕,就构成了只包含一组均线缠绕的一段盘整走势,简称一段三波式盘整走势。
一段三波式盘整走势是所有段走势类型中最简单的段走势类型。
一段走势中只出现一次均线反复缠绕,且无论这个反复缠绕包含多少组均线缠绕,都仅构成了只包含一个反复缠绕的一段盘整走势,简称一段五波式盘整走势。
一段五波式盘整走势可能包含多于五波走势。
最后,归纳这些概念的相互关系:
1.当某级别一波走势成立,必然包含本级别的均线交叉,但一般不包含本级
别均线缠绕;
该级别的一波走势对应次级别的一段走势,且次级别至少有一次均线缠绕(反复缠绕);
2.当某级别一段走势成立,至少包含本级别一组均线缠绕或反复缠绕;
该级别的一段走势对应上一个级别的一波走势,且上一个级别的均线必然形成交叉,但一般不会形成上一个级别的缠绕。
这些概念的图形解释,会结合大盘分析给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