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运动与健康
- 格式:pptx
- 大小:1.40 MB
- 文档页数:29
六年级(上)《卫生与保健》教案第一章:健康饮食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健康饮食的重要性。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营养知识,如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等。
让学生学会制定个人健康饮食计划。
1.2 教学内容健康饮食的重要性营养基础知识制定健康饮食计划的方法1.3 教学活动观看健康饮食的短片,引发学生对健康饮食的兴趣。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喜欢的健康食物。
教师示范如何制定个人健康饮食计划,学生跟随操作。
第二章:运动与健康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运动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知识和技巧。
让学生学会制定个人运动计划。
2.2 教学内容运动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基本运动知识和技巧制定个人运动计划的方法2.3 教学活动观看运动的短片,引发学生对运动的兴趣。
进行简单的运动演示,让学生掌握基本运动技巧。
教师示范如何制定个人运动计划,学生跟随操作。
第三章:个人卫生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个人卫生的重要性。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个人卫生知识和技巧。
3.2 教学内容个人卫生的重要性基本个人卫生知识和技巧3.3 教学活动观看个人卫生的短片,引发学生对个人卫生的重视。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掌握的个人卫生知识和技巧。
第四章:心理健康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心理健康知识和技巧。
让学生学会应对压力和情绪的方法。
4.2 教学内容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基本心理健康知识和技巧应对压力和情绪的方法4.3 教学活动观看心理健康的短片,引发学生对心理健康的重视。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掌握的心理健康知识和技巧。
教师示范应对压力和情绪的方法,学生跟随操作。
第五章:安全常识5.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安全常识的重要性。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安全知识和技巧。
让学生学会预防和应对常见的安全问题。
5.2 教学内容安全常识的重要性基本安全知识和技巧预防和应对常见安全问题的方法5.3 教学活动观看安全常识的短片,引发学生对安全的重视。
《体育与健康》理论部分第一章:你的身体健康(一)人体与运动提出问题:人体是如何运动的?解决问题:运动系统是由骨、骨连接(关节)和肌肉组成。
在神经系统的支配、调节以及其他各系统的配合下,能使身体在空间移动或使身体各部分相互位置发生变动。
骨骼骨骼肌:凡是用与行走或使身体各部位移动的肌肉。
运动系统(人体)肌肉平滑肌:通常都是其他系统的组成部分。
(如食管壁、胃壁等)通过收缩和舒张来推动食物通过消化道。
心肌:是组成心脏的一种特殊肌肉,24小时都在收缩、舒张。
球窝关节:可以向各个方向旋转和转动。
(髋、肩)关节(骨连接)滑车关节:只能向前或向后转动。
(肘、指关节)微动关节(平面关节):只允许平面或往返的运动。
(脊椎骨间、腕骨间、脚也含有微动关节)骨骼:运动的动力。
收缩时,通过肌腱拉动相应的骨骼。
肌肉:运动的杠杆。
在肌肉的拉动下,围绕相应的关节转动。
关节:运动的枢纽。
骨骼就是以相应的关节为轴来转动的。
(二)体育与身体的形态提出问题:什么是身体形态?体育锻炼对身体形态的影响?解决问题:1、身体形态:就是身体的外部形状和特征。
(由长度、围度、重量及其相互关系来表现的)通常用克托莱指数评价身体形态的发展状况。
克托莱指数=体重/身高×10002、初中阶段身体形态发育特点:身高的增长:13岁前女生增长幅度大于男生,13岁后男生增长幅度大于女生;体重的增长:在11—12岁时,女生增长幅度大于男生,13岁后男生增长幅度大于女生;胸围的增长:在12—13岁时,女生增长幅度普遍大于男生,14岁后男生增长幅度普遍大于女生。
3、体育锻炼促进身体形态的发展:身体形态的发育主要受遗传因素和后天环境的影响,但初中生的身体都处于快速发育期,可塑性较大,因此积极合理地参加体育锻炼,可以促进身体形态的良好发育。
(1)适当锻炼,可使骺软骨细胞正常增殖,促进骨骼的生长速度加快,从而使身体长高。
(2)身体锻炼不仅可以促进身体长高,还可以使肌肉发达有力。
运动与健康俗话说:生命在于运动,运动是提高人体免疫功能、抵抗疾病入侵、延长寿命的积极手段。
依照研究资料说明,经常运动的健康人不管细胞免疫功能依旧体液免疫功能都优于一般人。
“养生之道,常欲小劳”,运动是祛病延年、健康长寿的要素,是生命的需要。
要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运动可增强体质。
健身运动,可增加肺活量,使得气体充分交换,增加血中含氧量,加快新陈代谢;增强大脑皮层的兴奋和抑制过程;使心肌纤维粗壮,加强心肌收缩,改善心肌供氧;还能改善睡眠质量,减轻生活压力,减少沮丧和焦虑;防止胆固醇在血管中的沉淀,能够有效地预防血管硬化、高血压和冠心病的发生。
2.运动可防止人体器官衰老。
经常运动能促进人的血液畅通,为机体各部位细胞通过微血管提供充足的营养,使得组织器官减缓衰老。
增强平衡能力和耐力。
3.运动可延缓大脑衰老。
研究证实,人从30岁以后,每天有1万个脑细胞死去;70岁以后,脑细胞只剩1/3。
健身运动及勤于思考的人,脑血管经常处于舒展状态,减缓神经细胞衰老,有助于改善经历,提高思维能力。
4.运动可延缓骨质老化。
改善骨骼肌与关节韧带的弹性和韧性等,从而提高骨骼抗拉、抗折、抗压和抗扭转的能力。
运动还能提高关节和韧带活动的幅度、灵活性和准确性;改善骨骼血液循环,增强物质代谢,使骨骼有机成分增加。
5.运动可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
一是运动可促进身体的新陈代谢更加旺盛,从而幸免体内衰老细胞的恶变。
二是运动能促使心肌收缩有力,使体内血液循环加快,并使血液中吞噬细菌、病毒和癌细胞的白细胞明显增多,而且能更及时、迅速清除疾病。
三是运动时身体所产生的内源性致热物质,能促使体内的T淋巴细胞增多,而T淋巴细胞所分泌的抗体能够有效地歼灭侵入人体内的细胞和毒素。
6.运动可改善消化系统功能。
促使腹直肌、腹壁肌活动,加强消化道的蠕动和消化腺的分泌,促进食欲,改善肠胃道血液循环,增强消化腺功能,对肠胃起到按摩作用。
有利于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充分地吸收,减少萎缩性胃炎的出现,防止胃下垂、胃神经官能症、便秘等。
运动与健康-运动与健康引言运动与健康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成为了人们追求的重要目标之一。
而运动作为一种重要的生活方式,对于保持身体健康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运动与健康之间的关系,以及运动对身体健康的积极影响。
运动与健康的关系运动与健康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运动不仅可以使身体得到锻炼,提升体能,还可以改善心理健康。
通过运动,人们可以消耗体内过多的热量,增强心肺功能,提高耐力和力量水平,并降低患一些慢性疾病的风险,如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等。
此外,运动还可以改善人的心理健康。
运动能够促进身体内多巴胺的释放,提升人的情绪和幸福感。
经常进行适度的运动,还能够帮助人们缓解压力,提高睡眠质量,减少焦虑和抑郁症状。
运动对身体健康的积极影响增强心肺功能运动可以提高心肺功能,增强心脏和肺部的工作能力。
通过有氧运动,如跑步、游泳、骑自行车等,人们可以加强心脏的收缩能力以及肺部的氧气摄取能力,从而提高身体的耐力和抵抗力。
控制体重与防止肥胖运动能够帮助人们消耗体内多余的热量,维持身体的能量平衡。
定期进行适度的运动可以加速新陈代谢,增加脂肪的燃烧,从而帮助控制体重,预防肥胖。
增强骨骼密度和强度运动对骨骼有良好的影响。
适度的运动可以促进骨骼的形成和发展,增加骨骼的密度和强度,减少骨质疏松症的风险。
尤其是在青少年生长发育阶段,运动对于骨骼的发育至关重要。
提升免疫力适度的运动可以加强人体免疫系统的功能,提高身体对疾病的抵抗力。
研究表明,定期进行适度运动的人更少患感冒、流感等疾病,同时也更快地康复。
改善心理健康运动对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不容忽视。
运动可以促进身体内产生多巴胺等神经递质,提高人的心情,缓解压力,减轻焦虑和抑郁症状。
此外,运动也可以提升睡眠质量,使人获得更好的休息和放松。
结论在现代社会,运动与健康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受到重视。
适度的运动不仅可以提升身体的健康水平,还可以改善心理健康。
六年级卫生与健康教案上册第一章:健康饮食1.1 学习目标:了解健康饮食的重要性,学习如何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
1.2 教学内容:健康饮食的定义和重要性营养素的作用和食物来源如何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1.3 教学活动:观看健康饮食的短片分组讨论如何制定饮食计划分享自己的饮食计划第二章:运动与健康2.1 学习目标:了解运动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学习如何进行科学的运动。
2.2 教学内容:运动对身体健康的好处科学的运动方法和原则如何制定运动计划2.3 教学活动:观看运动的短剧分组讨论如何制定运动计划分享自己的运动计划第三章:个人卫生3.1 学习目标:3.2 教学内容:个人卫生的定义和重要性日常生活中的个人卫生习惯3.3 教学活动:观看个人卫生的短片分享自己的个人卫生习惯第四章:心理健康4.1 学习目标:4.2 教学内容:心理健康的定义和重要性保持良好心理健康的方法如何应对压力和情绪4.3 教学活动:观看心理健康的短片分享自己的心理健康经验第五章:安全常识5.1 学习目标:了解安全常识的重要性,学习如何保护自己的安全。
5.2 教学内容:安全常识的定义和重要性日常生活中的安全注意事项如何应对突发事件5.3 教学活动:观看安全常识的短片分组讨论如何保护自己的安全进行安全演练第六章:环境与健康6.1 学习目标:了解环境对健康的影响,学习如何保护环境。
6.2 教学内容:环境与健康的关系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如何保护环境6.3 教学活动:观看环境保护的短片分组讨论如何保护环境分享自己的环保行动第七章:人际交往与健康7.1 学习目标:7.2 教学内容:人际关系与健康的关系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方法如何处理人际冲突7.3 教学活动:观看人际关系的短片分享自己的人际交往经验第八章:生活习惯与健康8.1 学习目标:8.2 教学内容:生活习惯与健康的关系8.3 教学活动:观看生活习惯的短片分享自己的良好生活习惯第九章:预防疾病与健康9.1 学习目标:了解预防疾病的重要性,学习如何预防疾病。
智慧树知到《运动安全与健康》章节测试答案在追求健康和积极生活方式的今天,运动已经成为许多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运动过程中的安全与健康问题同样不容忽视。
智慧树知到的《运动安全与健康》课程为我们提供了系统而全面的知识,让我们在享受运动带来的乐趣的同时,能更好地保障自身的安全与健康。
以下是该课程章节测试的答案,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第一章运动安全概述1、体育运动是“加强生命活动、延缓人体衰老、促进人类进化”的有效手段,是影响人体发展的唯一因素。
(错误)解析:体育运动虽然对人体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但并不是唯一因素,遗传、环境、营养等也会对人体发展产生作用。
2、世界卫生组织(WHO)将健康定义为“生理、心理及社会适应三个方面全部良好的一种状况”。
(正确)解释:这个定义强调了健康不仅仅是身体没有疾病,还包括心理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
3、健康是一个具有强烈时代感的综合概念,并随着社会和医学科学的发展而逐步深化。
(正确)说明: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对健康的理解和要求不断提高和变化,健康的概念也在不断丰富和完善。
第二章运动与营养1、营养素是指能在体内消化吸收,具有供给热能、构成机体组织和调节生理机能,为机体进行正常物质代谢所必需的物质。
(正确)分析:营养素对于维持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和代谢活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糖是人体最主要的供能物质。
(正确)理由:在运动中,糖的氧化分解能够快速提供能量,满足身体的需求。
3、蛋白质对于运动人群的意义在于,它可以增加肌肉力量,促进血红蛋白合成,提高免疫力等。
(正确)阐述:运动人群对蛋白质的需求相对较高,合理补充蛋白质有助于提高运动表现和促进身体恢复。
第三章运动与环境1、高温环境下运动时,应适当增加补液量,以弥补因出汗而导致的水分和电解质丢失。
(正确)解释:高温会使人体出汗增多,不及时补液可能会引起脱水和电解质紊乱。
2、寒冷环境中运动,要注意保暖,避免冻伤。
(正确)说明:寒冷会使血管收缩,血液循环变慢,容易导致冻伤。
题目:运动与健康【摘要】科技的发达、生产和生活设施的日益自动化,客观上促进着人们的体育需要,主观上促进着人们对回归自然的向往;这种状况,促使体育运动的意义更加突出。
进入新世纪,健康的概念有了新思潮,它不再局限于身体的健康,同时还有心理的健康。
运动不仅能够强健体魄,而且在运动中,能够让人忘记烦恼、忧愁和抑郁情绪,从而改善了人的心理健康状况。
另外,我们还要更好的处理运动与健康的关系。
人的健康是生命运动的过程,而运动是人们对健康一种积极的、能动的追求。
【关键字】运动与健康概念关系影响一、运动与健康的概念1.运动运动:真实的运动,是指物体或物质之间,以及物体或物质与其旋转中心之间相对位置关系的连续性变动。
2.健康健康,人类永恒的话题,主要包括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
身体健康:指躯体结构和功能正常,具有生活自理能力。
其有十条标准:(1)精力充沛,从容不迫应付工作压力而且感到不紧张(2)处事乐观,态度积极,乐于承担责任,事无具细,不挑剔(3)善于休息,睡眠良好(4)应变能力强,能适应外界环境的各种变化(5)抵抗一般性感冒和传染病(6)体重正常,身体均匀(7)眼睛明亮,反应灵敏,眼睑不发炎(8)牙齿清洁,无空洞,不出血、不疼痛、齿龈颜色正常(9)头发有光泽,无头屑(10)肌肉有弹性,走路轻松有力心理健康:只个体能够正确认识自己,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使心理处于良好状态以适应外界的变化。
其有十条标准:(1)有足够的安全感(2)能充分的了解自己,并能对自己的能力做出适度的评价(3)生活、理想切合实际(4)不脱离周围现实环境(5)能保持人格的完整和和谐(6)善于从经验中学习(7)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8) 能适度的发泄情绪和控制情绪(9 ) 在符合集体要求的前提下,能有限度的发挥个性(10)在不违背社会规范的前提下,能恰当的满足个人满足二、运动与健康的关系1.运动与生理健康的关系(1)运动防止肥胖症。
肥胖者增加体育锻炼,不但可以达到增加体内脂肪的“支出”,使体型恢复的目的,而且还可以使身体的各器官得到锻炼,增强体魄。
四年级健康教育教案(全册)第一章:健康饮食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健康饮食的重要性。
2.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营养知识。
二、教学内容:1. 食物中的营养素。
2. 健康饮食的原则。
3. 不良饮食习惯的危害。
三、教学活动:1. 观看健康饮食的动画片。
2. 分组讨论健康饮食习惯。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能列举出食物中的营养素。
2. 学生能说出健康饮食的原则。
3. 学生能认识到不良饮食习惯的危害。
第二章:运动与健康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运动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
2.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知识。
3. 培养学生热爱运动的习惯。
二、教学内容:1. 运动对身体健康的好处。
2. 基本运动技能。
3. 运动安全常识。
三、教学活动:1. 观看运动健康的动画片。
2. 学习基本运动技能。
3. 进行运动安全知识竞赛。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能说出运动对身体健康的好处。
2. 学生能掌握基本运动技能。
3. 学生能了解运动安全常识。
第三章:心理健康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2.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心理健康知识。
3. 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心态。
二、教学内容:1. 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2. 情绪管理的方法。
3. 与人相处的技巧。
三、教学活动:1. 观看心理健康教育的动画片。
2. 分组讨论情绪管理的方法。
3. 分享与人相处的技巧。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能说出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2. 学生能掌握情绪管理的方法。
3. 学生能掌握与人相处的技巧。
第四章:个人卫生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个人卫生的重要性。
2.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个人卫生知识。
二、教学内容:1. 个人卫生的重要性。
2. 基本个人卫生习惯。
3. 个人卫生禁忌。
三、教学活动:1. 观看个人卫生的动画片。
2. 分组讨论基本个人卫生习惯。
3. 分享个人卫生禁忌。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能说出个人卫生的重要性。
2. 学生能掌握基本个人卫生习惯。
3. 学生能了解个人卫生禁忌。
运动与健康本文将介绍运动与健康这个教材知识点,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运动背景、运动与健康的关系、运动对身体机能的影响、运动的种类以及运动的注意事项。
一、运动背景运动是一种人类活动,具有多种形式和目的。
自古以来,人们通过运动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强健体魄。
在现代社会中,随着生活方式的变化,缺乏运动的人群越来越多,导致了肥胖、心血管疾病等健康问题的增多。
因此,运动被越来越多的人看作是保持健康、预防疾病的必要手段。
二、运动与健康的关系运动与健康息息相关。
运动可以增强心肺功能,改善心肺代谢能力,提高心肌收缩力和心输出量,增加气道通透性等,对心血管疾病有预防和治疗的作用。
同时,运动还可以提高代谢率和减少脂肪堆积,有助于减轻体重,预防、治疗肥胖症。
还可以改善骨质密度,预防骨质疏松症、关节炎等疾病。
此外,运动还可以增强免疫力,提高身体的抵抗力,预防疾病。
三、运动对身体机能的影响1. 心肺功能运动可以增加心肺功能的血液供应量,增强心肺功能,提高心肌收缩力和心输出量,增加气道通透性。
长期运动可以使心肺功能维持在健康水平,增强心肺负荷能力,对预防和治疗心血管疾病有显著的作用。
2. 体重控制不同类型、强度的运动对体重控制有着不同的作用。
有氧运动可以加速脂肪代谢,减少脂肪堆积,长期坚持则可以显著减轻体重;而负重力量训练可以促进肌肉生长,提高基础代谢率,有助于减少脂肪堆积。
3. 骨密度运动可以增加骨质,使骨骼更加结实,有助于预防骨质疏松症、关节炎等疾病。
有氧运动和重力训练对骨密度的影响有所不同,应根据个人情况选择适合的运动方式。
4. 免疫力适度运动可以增强体内免疫功能,提高身体的抵抗力,对预防感冒等疾病有一定作用。
四、运动的种类1. 有氧运动有氧运动,即长时间、低强度的运动,如慢跑、游泳、骑车等。
有氧运动可以增加心肺负荷能力,提高心肺功能,有助于减轻体重、降低血压等。
2. 负重力量训练负重力量训练是指通过负重器械进行的强度较高的训练,可以增强肌肉力量和耐力,促进肌肉生长,有助于减少脂肪堆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