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生物化学第九章
- 格式:ppt
- 大小:214.00 KB
- 文档页数:12
第九章核酸结构、功能与核苷酸代谢【授课时间】4学时第一节核酸的化学组成【目的要求】掌握核酸(DNA和RNA)的分子组成、核苷酸的连接方式、键的方向性。
【教学内容】1.详细介绍:碱基2.一般介绍:戊糖3.一般介绍:核苷4.一般介绍:核苷酸5.详细介绍:核酸中核苷酸的连接方式【重点、难点】重点:核酸组成与核苷酸的连接【授课时间】0.25学时第二节DNA的结构与功能【目的要求】1.掌握DNA的二级结构的特点。
2.掌握DNA的生物学功能。
【教学内容】1.一般介绍:DNA的一级结构2.重点介绍:DNA的二级结构3.一般介绍:DNA的超级结构4.一般介绍:DNA的功能【重点、难点】重点:DNA的二级结构难点:DNA的超级结构【授课学时】1学时第三节RNA的结构与功能【目的要求】1.掌握RNA的种类与功能。
mRNA和tRNA的结构特点。
2.了解核酸酶的分类与功能。
3.了解其他小分子RNA。
【教学内容】1.详细介绍:mRNA的结构与功能2.详细介绍:tRNA的结构与功能3.详细介绍:rRNA的结构与功能4.一般介绍:小分子核内RNA5.一般介绍:核酶【重点、难点】重点:mRNA、tRNA的结构与功能【授课学时】0.5学时第四节核酸的理化性质【目的要求】1.掌握DNA的变性和复性概念和特点2.熟悉核酸分子杂交原理。
3.熟悉核酸的一般性质【教学内容】1.一般介绍:核酸的一般性质2.详细介绍:核酸的紫外吸收3.重点介绍:核酸的变性与复性【重点、难点】重点:核酸的变性与复性【授课学时】1学时第五节核苷酸代谢【目的要求】1.熟悉核苷酸合成途径的原料、主要步骤及特点。
核苷酸分解代谢的终产物。
2.熟悉脱氧核苷酸的生成3.了解嘌呤核苷酸、嘧啶核苷酸的抗代谢物及其抗肿瘤作用的生化机理。
4.了解尿酸以及痛风症与血中尿酸含量的关系。
【教学内容】1.一般介绍:嘌呤核苷酸的合成2.一般介绍:嘧啶核苷酸的合成3.详细介绍:脱氧核糖核苷酸的生成4.详细介绍:核苷酸的相互转化5.一般介绍:核苷酸分解代谢【重点、难点】难点:嘌呤、嘧啶类抗代谢物及其抗肿瘤作用的生化机理【授课学时】1.25学时第九章核酸结构、功能与核苷酸代谢第一节核酸的化学组成第二节DNA的结构与功能第三节RNA的结构与功能第四节核酸的理化性质第五节核苷酸代谢第一节核酸的化学组成时间15ˊ教学内容核酸分为脱氧核糖核酸(deoxyribonucleic acid,DNA)和核糖核酸(ribonucleic acid,RNA)。
第九章核苷酸代谢一、核苷酸类物质的生理功用:核苷酸类物质在人体内的生理功用主要有:①作为合成核酸的原料:如用ATP,GTP,CTP,UTP合成RNA,用dA TP,dGTP,dCTP,dTTP合成DNA。
②作为能量的贮存和供应形式:除ATP之外,还有GTP,UTP,CTP等。
③参与代谢或生理活动的调节:如环核苷酸cAMP和cGMP作为激素的第二信使。
④参与构成酶的辅酶或辅基:如在NAD+,NADP+,FAD,FMN,CoA中均含有核苷酸的成分。
⑤作为代谢中间物的载体:如用UDP携带糖基,用CDP携带胆碱,胆胺或甘油二酯,用腺苷携带蛋氨酸(SAM)等。
二、嘌呤核苷酸的合成代谢:1.从头合成途径:利用一些简单的前体物,如5-磷酸核糖,氨基酸,一碳单位及CO2等,逐步合成嘌呤核苷酸的过程称为从头合成途径。
这一途径主要见于肝脏,其次为小肠和胸腺。
嘌呤环中各原子分别来自下列前体物质:Asp → N1;N10-CHO FH4 → C2 ;Gln → N3和N9 ;CO2 → C6 ;N5,N10=CH-FH4 → C8 ;Gly → C4 、C5 和N7。
合成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⑴次黄嘌呤核苷酸的合成:在磷酸核糖焦磷酸合成酶的催化下,消耗ATP,由5'-磷酸核糖合成PRPP(1'-焦磷酸-5'-磷酸核糖)。
然后再经过大约10步反应,合成第一个嘌呤核苷酸——次黄苷酸(IMP)。
⑵腺苷酸及鸟苷酸的合成:IMP在腺苷酸代琥珀酸合成酶的催化下,由天冬氨酸提供氨基合成腺苷酸代琥珀酸(AMP-S),然后裂解产生AMP;IMP也可在IMP脱氢酶的催化下,以NAD+为受氢体,脱氢氧化为黄苷酸(XMP),后者再在鸟苷酸合成酶催化下,由谷氨酰胺提供氨基合成鸟苷酸(GMP)。
⑶三磷酸嘌呤核苷的合成:AMP/GMP被进一步磷酸化,最后生成A TP/GTP,作为合成RNA的原料。
ADP/GDP则可在核糖核苷酸还原酶的催化下,脱氧生成dADP/dGDP,然后再磷酸化为dATP/dGTP,作为合成DNA的原料。
生物化学第9章糖代谢生物化学第9章糖代谢第九章糖代谢课外练习题一、名词解释1、糖酵解:在缺氧情况下,葡萄糖分解为乳酸的过程成为糖酵解。
2、糖酵解途径: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的过程3、糖有氧氧化:葡萄糖在有氧条件下氧化生成CO2和H2O的反应过程。
4、三羧酸循环:由乙酰CoA与草酰乙酸缩合成柠檬酸开始,经过反复脱氢、脱羧,再生成草酰乙酸的循环反应过程称为三羧酸循环(TAC,或Krebs循环)。
5、糖异生:由非糖化合物转变为葡萄糖或糖原的过程6、糖异生途径:从丙酮酸生成葡萄糖的具体反应过程7、乳酸循环:在肌肉中葡萄糖经糖酵解生成乳酸,乳酸经血液运到肝脏,肝脏将乳酸异生成葡萄糖。
葡萄糖释放进入血液后又被肌肉摄取,这种代谢循环途径成为乳酸循环。
8、糖原:是机体内糖的贮存形式,是可以迅速动用的葡萄糖贮备。
9、糖原合成:由葡萄糖合成糖原的过程10、活性葡萄糖:在葡萄糖合成糖原的过程中,UDPG中的葡萄糖基称为活性葡萄糖。
二、符号辨识1、EMP酵解途径;2、TCA/Krebs环三羧酸循环;3、PPP/HMP磷酸戊糖途径;4、CoA辅酶A;5、G-1-p1-磷酸葡萄糖;6、PEP磷酸烯醇式丙酮酸;三、填空1、将简单的小分子物质转变成复杂的大分子物质的代谢过程被称为(合成)代谢,而将复杂的大分子物质转变成小分子物质的过程则是(分解)代谢。
2、唾液中含有(α淀粉)酶,可水解淀粉中的α-1,4糖苷键。
淀粉消化主要在(小肠)内进行,降解形成寡糖。
3、二糖在酶作用下,能水解成单糖。
主要的二糖酶有(蔗糖)酶、(半乳糖)酶和(麦芽糖)酶。
4、糖在血液中的运输形式是(葡萄糖)。
糖的贮存形式是(糖原)。
5、糖的分解代谢途径包括(糖酵解)、(三羧酸)循环和(磷酸戊糖)途径。
糖的合成代谢途径包括(糖原)的合成以及非糖物质的(糖异生)作用。
6、人体内主要通过(磷酸戊糖)途径生成核糖,它是(核苷酸)的组成成分。
7、由于红细胞没有(线粒体),其能量几乎全部由(糖酵解)途径提供。
生物化学:第九章生物氧化(单选题)-大学教育医学类生物化学试卷与试题单项选择题1. 体内CO2直接来自A. 碳原子被氧原子氧化B. 呼吸链的氧化还原过程C. 糖原子分解D. 脂肪分解E. 有机酸的脱羧答案:E2. 关于电子传递链叙述错误的是A. NADPH中的H一般不直接进入呼吸链氧化B. 1分子铁硫中心每次传递2个电子C. NADH脱氢酶是一种黄素蛋白酶D. 在某些情况下电子传递不一定与磷酸化偶联E. 电子传递链各组分组成个复合体答案:B3. 在生物氧化中NAD+的作用是A. 脱氢B. 加氢C. 脱羧D. 递电子E. 递氢答案:E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呼吸链中氢和电子的传递有严格的方向和顺序B. 各种细胞色素都可以直接以O2为电子接受体C. 在呼吸链中NADH脱氢酶可催化琥珀酸脱氢D. 递电子体都是递氢体E. 呼吸链所产生的能量均以ADP磷算化为ATP形式所接受答案:A5. 关于呼吸链叙述错误的是A. 呼吸链中氧化磷酸酸化的偶联作用可以被解离B. NADH+H+的受体是FMNC. 它是产生ATP.生成水的主要过程D. 各种细胞色素的吸收光谱不同E. 它存在于各种细胞的线粒体和微粒体答案:E6.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泛醌能将功2H+游离于介质将电子传递给细胞色素B. 复合体1中含有以FMN为辅基的黄素蛋白C. CN-中毒时,电子传递链中个组分出于还原状态D. 复合体2中含有FMN为辅基的黄素蛋白E. 体内物质的氧化并不都拌有ATP的生成答案:D7. B-羟丁酸彻底氧化为CO2.H2O和能量,其中P/O比值约为A. 1B. 2.5C. 3D. 4E. 5答案:B8. NADH脱氢酶可以以下列哪一个辅酶或辅基为受氢体A. NAD+B. FMNC. CoQD. FADE. 以上都不是答案:B9. 细胞色素体系中能与CO和氰化物结合使电子不能传递给氧而使呼吸链中断的是A. 细胞色素BB. 细胞色素A3C. 细胞色素CD. 细胞色素B1E. 细胞色素C1答案:B10. 与线粒体内膜结合疏松容易被提取分离的细胞色素是A. BB. CC. AA3D. P450E. CYTB560答案:B11. 在生物氧化中不起递氢作用是A. FMNB. FADC. NAD+D. 铁硫蛋白E. 泛醌答案:D12. 呼吸链存在于A. 胞质标准B. 线粒体外膜C. 线粒体内膜宾D. 线粒体基质标准E. 微粒体答案:C13. 细胞色素氧化酶中除含铁卟啉辅基外还含有参与传递电子的____离子A. MGB. ZNC. CAD. CUE. FE答案:D14. 生物体内ATP的生成方式有____种A. 1B. 2C. 3D. 4E. 5答案:B15. 铁硫蛋白中的铁能可逆地进行氧化还原反应,每次可以传递多少个电子A. 3B. 2C. 1D. 4E. 以上都不对答案:C16. 下列不是琥珀酸氧化呼吸链成分的是A. CYT B562B. CYT C1C. FESD. FADE. FMN答案:E17. 1NADH+H+经NADH氧化呼吸链传递,最后交给0.5O2生成水,在此过程中生成几分子ATPA. 1B. 2.5C. 3D. 4E. 5答案:B18. 关于苹果酸-天冬氨酸穿梭系统叙述错误的是A. 细胞质中的NADH+H+使草酰乙酸还原生成苹果酸后被转运入线粒体B. 线粒体内的草酰乙酸先生成天冬氨酸再穿过线粒体膜进入胞质C. 胞质中生成的NADH+H+经苹果酸-天冬氨酸穿梭进入线粒体彻底氧化可生成2ATPD. 经过此种机制1分子葡萄糖彻底氧化可生成38分子ATPE. 主要存在与心肌肝组织中答案:C19. 甘油-3-磷酸穿梭的生理意义在于A. 将草酰乙酸带入线粒体进行彻底氧化B. 维持线粒体内外有机酸的平衡C. 将天冬氨酸转运出线粒体转变为草酰乙酸,继续进行穿梭D. 将甘油-3-磷酸带入线粒体进行彻底氧化E. 把线粒体外的NADH+H+上的H带入线粒体经呼吸链氧化答案:E20. 在肌肉.神经组织等的糖有氧氧化过程中,由甘油-3-磷酸穿梭进入线粒体经呼吸链氧化,此时1分子葡萄糖彻底氧化可生成多少分子ATPA. 30B. 38C. 36D. 40E. 42答案:A21. 甘油-3-磷酸穿梭机制中3-磷酸甘油脱氢酶在胞质中的辅酶是A. NAD+B. FADC. FMND. COQE. NADP+答案:A22. 甘油-3-磷酸穿梭机制中, 3-磷酸甘油脱氢酶在线粒体中的辅酶是A. NAD+C. FMND. NADP+E. COQ答案:B23. 胞质中1MOL乳酸彻底氧化为H2O跟CO2,产生ATP的摩尔数可能是A. 9 10B. 12 13C. 11 12D. 14 15E. 17 18答案:D24. 体内80%ATP当时通过下列何种方式生成的A. 糖酵解除B. 底物水平磷酸化C. 肌酸磷酸化D. 有机酸脱羧E. 氧化磷酸化答案:E25. 生物体可以直接利用的能量物质是A. ADPB. 磷酸肌酸C. ATPD. FADE. FMN答案:C26. 下列穿过线粒体内膜的物质是A. 苹果酸B. 天冬氨酸C. 草酰乙酸D. 谷氨酸E. 甘油-3-磷酸答案:C27. 琥珀酸氧化时,其P/O直约多少A. 1.5B. 2C. 3D. 4E. 以上都不对28. 抑制NADH的氧化而不抑制FADH2氧化的抑制剂是A. 鱼藤酮B. 2,4-二硝基苯酚C. 氰化物D. 甲状腺素E. 抗霉素A答案:A29. 抗霉素A抑制线粒体氧化磷酸化的作用机制是A. 细胞色素A3被还原B. 细胞色素A被还原C. 与复合体1中的铁硫蛋白结合D. 抑制细胞色素氧化酶E. 抑制复合体3中CYT B至C1之间的电子传递答案:E30. 麻醉药阿米妥是与什么物质结合.阻断电子传递而影响氧化磷酸化A. 复合体1中的铁硫蛋白B. FMNC. FADD. COQE. 抑制细胞色素氧化酶答案:A31. 如果在心肌和肝组织中通过甘油醛-3-磷酸脱氢产生的NADH经过苹果酸-天冬氨酸穿梭机制进入线粒体氧化,此时1分子葡萄糖彻底氧化可生成多少分子ATP?A. 42B. 40C. 38D. 36E. 32答案:C32. NADH氧化呼吸链有几个偶联部位?生成几ATPA. 1.2B. 2.3C. 3 2.5D. 4.3E. 5.4答案:C33. 可被2,4-二硝基苯酚抑制的代谢过程是B. 糖异生C. 糖原合成D. 氧化磷酸化E. 底物水平磷酸化答案:D34. 解偶联剂的作用机制是A. 阻断呼吸链中某一部位的电子传递B. 使呼吸链中的H+不经ATP合成酶系的F0质子通道回流,使电化学梯度中储存的能量以热的形式散发而不形成ATPC. 阻断呼吸链中某一部位氢的传递D. 线粒体内膜损坏作用E. 抑制细胞色素氧化酶答案:B35. 在无氧条件下,呼吸链传递体A. 处于氧化状态B. 处于还原状态C. 有的处于氧化状态.有的处于还原状态D. 部分传递体处于还原状态E. 以上都对答案:B36. 影响氧化磷酸化的因素不包括A. ADP浓度B. 甲状腺激素C. 糖皮质激素D. 2,4-二硝基苯酚E. 线粒体DNA的突变答案:C37. 2,4-二硝基苯酚属于A. 电子传递抑制剂B. 解偶联剂C. 烟酰胺脱氢酶D. 氢传递抑制剂E. NA+ -K+-ATP酶激活剂答案:B38. 缉获细胞膜NA+ -K+-ATP酶,增加耗氧量的物质是A. 鱼藤酮B. 2,4-二硝基苯酚C. 氰化物E. 抗霉素A答案:D39. 下列代谢途径不时在线粒体中进行的是A. 糖酵解B. 三羧酸循环C. 电子传递D. 氧化磷酸化E. 脂肪酸B-氧化答案:A40. 细胞内ATP浓度升高时,氧化磷酸化A. 增强B. 减弱C. 不变D. 先增强后减弱E. 先减弱后增强答案:B41. 下列哪种情况下呼吸链中电子传递速度加快A. 呼吸链抑制剂作用B. 解偶联剂作用C. 甲亢D. ADP浓度降低E. 缺氧情况下答案:C42. 感冒或某些传染性疾病使体温升高,可能是由于病毒或细菌产生A. 促甲状腺激素B. 促肾上腺激素C. 某种解偶联剂D. 细胞色素氧化酶抑制剂E. 某种呼吸链抑制剂答案:C43. 关于ATP的叙述,错误的是A. 体内能量的生成,储存,释放和利用都以ATP为中心B. ATP在反应中供出高能磷酸基后即变为ADPC. ATP是生物体的直接供能物质D. ATP的化学能可转变为机械能,渗透能,电能,热能等E. ATP都是由呼吸链过程中经氧化磷酸化产生的答案:E44. 参与糖原合成的核苷酸是A. UTPB. CTPC. UMPD. GTPE. TTP答案:A45. 肌肉组织中能量储存的主要形式是A. ATPB. GTPC. UTPD. C~PE. CTP答案:D46. 生物化学中高能化合物水解时释放的能量大于A. 10B. 15C. 20D. 25E. 30答案:E47. 过氧化物酶的辅基是A. 血红素B. NAD+C. FMND. FADE. NADP+答案:A48. 在体内能够清楚自由基.抗氧化.抗肿瘤的酶是A. 过氧化物B. 微粒体氧化酶C. 超氧化物歧化酶D. 过氧化氢酶E. D-氨基酸氧化酶答案:C49. 能产生水又能清除过氧化物的酶是A. 细胞色素BB. 细胞色素P450C. SODD. 过氧化氢酶E. 微粒体氧化酶答案:D50. 不在线粒体内传递的电子是A. CYT BB. CYT CC. CYT A3D. CYT P450E. CYT C13答案: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