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九章第一节青藏地区区域特征课件(新版)商务星球版
- 格式:ppt
- 大小:13.51 MB
- 文档页数:49
青藏地区区域特征说课稿一、教材分析:本节教材主要落实“在地图上指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四大地理单元的范围,比较它们的自然地理差异”和“用事例说明四大地理单元自然地理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中有关青藏地区的要求。
与前三章第一节的设计思路相同,本节教材是青藏地区的概述,主要讲述青藏地区的自然特征,以及自然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通过这一节的学习,旨在使学生通过认识所学区域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主要特征,进一步掌握学习区域地理的一般方法。
学习内容要体现区域地理的地域性、综合性特点,注重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内在联系,具体的学习内容不要求面面俱到。
具体分析如下:世界屋脊教材以“高寒”为核心讲述。
从自然角度来看,青藏地区在青藏高原上,属于我国地势的第一级阶梯。
青藏高原的位置和地形,决定了青藏地区的独特的自然环境特征——高寒。
青藏高原因高而寒,气候独特,雪山冰川广布,成为众多大江大河的发源地。
1.运用地图描述青藏地区的位置与范围(重点)分析:课程标准中关于区域地理位置的学习要求,几乎每一个区域都可以承载。
因此,初中地理学习至青藏地区,“地理位置与范围”虽仍然可以定位为重点,但不应再是难点。
根据教学实际,我们甚至也可以不把它定位为重点,而仅仅定位为后续教学的基础和铺垫。
2.运用地图和图片探究青藏地区的地形特征(重点)分析: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运用青藏地区地形河流图、气候图(图表)、农业分布图等资料归纳青藏地区的自然特征和农业特色,巩固认识区域特征的一般方法。
3. “高寒”为主的气候特征(重点、难点)分析:根据课标中“运用地图和气候统计图表归纳某区域的气候特征”和“举例说明区域内各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要求,引导学生运用地图和资料探究青藏地区的高寒气候就成为本节的重点和难点。
高寒牧区和河谷农业分析:课标中有“用事例说明四大地理单元自然地理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的明确要求。
从教材编写来看,本节的课题是“自然特征与农业”,显然是针对以上要求而编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