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牢度指标PPT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1.39 MB
- 文档页数:30
色牢度测试标准色牢度是指染料或颜料在不同条件下抵抗褪色或改变色调的能力。
色牢度测试是纺织品、染料、印染工艺等行业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它可以帮助我们评估产品的质量和稳定性。
因此,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色牢度测试标准对于各行各业都至关重要。
首先,色牢度测试标准需要明确测试的对象和测试的条件。
例如,对于纺织品,我们需要确定测试的染料种类、纤维成分,以及测试的环境条件,如光照、摩擦、水洗等。
只有明确了测试的对象和条件,才能进行有针对性的测试,得到准确的结果。
其次,色牢度测试标准需要规定测试的方法和设备。
不同的色牢度测试需要不同的测试方法和设备,比如颜色牢度可以通过光照牢度仪进行测试,摩擦牢度可以通过摩擦牢度测试仪进行测试。
这些测试方法和设备需要经过严格的标准化和验证,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另外,色牢度测试标准还需要规定测试的评定标准。
在测试完成后,我们需要对测试结果进行评定,判断产品的色牢度等级。
这就需要在标准中规定不同等级的色牢度对应的测试结果范围,以及相应的评定标准。
只有明确了评定标准,才能对测试结果进行科学的评价。
此外,色牢度测试标准还需要考虑测试的可重复性和稳定性。
测试结果的可重复性和稳定性是评价测试标准好坏的重要指标之一。
一个好的测试标准应该能够保证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不同操作人员的条件下,得到相似的测试结果。
因此,在制定色牢度测试标准时,需要考虑测试方法的稳定性,设备的精度和稳定性,以及操作流程的规范性等因素。
最后,色牢度测试标准还需要考虑测试的成本和效率。
在制定测试标准时,需要综合考虑测试方法的成本、设备的价格、测试周期的长短,以及人力资源的投入等因素,以便制定出既能保证测试结果准确性,又能降低测试成本和提高测试效率的标准。
总之,色牢度测试标准的制定需要考虑多个方面的因素,包括测试对象、测试条件、测试方法和设备、评定标准、可重复性和稳定性,以及成本和效率等因素。
只有充分考虑这些因素,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测试标准,才能保证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产品的质量和稳定性提供有力保障。
纺织品色牢度测试一、实验课程:纺织品耐摩擦色牢度试验纺织品耐热压色牢度实验纺织品耐人造光色牢度实验二、实验项目:三、实验教材:GB/T 3920-2008GB/T 6152-1997GB/T 8427-2008四、主要仪器设备:Crockmaste Model摩擦牢度测试仪Crockmaste Model升华牢度测试仪XENOTEST ALPHA M测日晒牢度仪五、实验教学课件纺织品耐摩擦色牢度试验教学课件一.目的掌握纺织品耐摩擦色牢度试验方法二.原理将试样分别用一块干摩擦布和一块湿摩擦布摩擦,评定摩檫布沾色。
三.取样1.若被测纺织品是织物或地毯,必须备有两组不小于50mm×140mm的样品。
每组两块。
一组其长度方向平行于经纱用于经向的干摩和湿摩;另一组其长度方向平行于纬纱用于纬向的干摩和湿摩。
当测试有多种颜色的纺织品时,应细心选择试样的位置,使用圆形摩擦头时,应使所有颜色都被摩擦到。
若各种颜色的面积足够大时,必须全部取样,对单个颜色分别评定。
2.若被测纺织品是纱线,将其编结成织物,并保证试样的尺寸不小于50mm×140mm.。
或沿纸板的长度方向将纱线平行缠绕于与试样尺寸相同的纸板上,并使纱线在纸板上均匀地铺成一层。
3.将试样和摩擦布放置在GB/T6529规定的标准大气下调湿至少4h。
对于棉或羊毛等织物可能需要更长调湿时间。
四.试验方法1.用夹紧装置将试验样品固定在试验机底板上,使试样的长度方向与仪器的动程方向一致。
2.干摩擦:将调湿后的摩擦布固定在试验机的摩擦头上,使摩擦布的经向与摩擦头运行方向一致。
在干摩擦试样的长度方向上,在10s内摩擦10次,往复动程为(104±3)mm ,垂直压力为(9N±0.2)mm。
取下摩擦布,调湿,并去除摩擦布上可能影响评级的任何多余纤维。
3.湿摩擦:将调湿后的摩擦布浸入蒸馏水中,重新称量摩擦布的含水率达到95%-100%,按(2)进行操作。
耐洗色牢度实验一、实验目的与要求1、掌握仪器的结构和测试原理及方法。
2、了解皂液的成分和比例3、掌握褪色样卡的内容和级别大小的含义,学会评级。
二、实验仪器和工具1、实验仪器为SW-12AⅡ耐洗色牢度实验机,见图9-1所示。
图9-1 SW-12AⅡ耐洗色牢度实验机本仪器可用于棉、毛、丝、麻、化纤等纺织品耐洗、耐干洗、耐缩呢等色牢度实验,也适用于考核染料耐洗色牢度性能的实验。
仪器主要技术参数:试杯尺寸:78~120(mm)试杯容量:535mL旋转速度:40±2r/min时间控制范围:99.9min温度控制范围:室温~100℃加热方式:电加热2、实验工具:织物试样、烧杯、天平、剪刀、钢尺、镊子、变色用灰色样卡。
三、实验方法与步骤1、取样:在被测织物上距布边50mm以内处剪取220110mm试样一块。
花布应包括同色位的全部色泽,对大花和散花在规定面积内色泽不能取全时,可按分布情况适当剪取试样几块,分别实验。
2、实验步骤⑴ 往工作室内灌注蒸馏水或自来水,水位高度至工作室内高、低位刻度线之间即可。
⑵ 按电源开关,启动整个电源。
⑶ 操作电脑控时器,设定试杯旋转时间。
⑷ 操作电脑控温器,设定工作室水浴温度。
⑸ 操作PID键进行比例、积分、微分规律调节,使被调参数受到干扰后仍能较好地稳定在设定值上。
PID的设定范围为0~10℃。
⑹ 温度设定与PID值设定结束后,按“加热”键使工作室水浴开始加热,温度至设定值时控制系统自动停止加热,并进入恒温调节状态。
⑺ 试液配制,用蒸馏水配每升4克皂片及2克纯碱溶液。
将配制好的试液约250mL,置于500mL的烧杯并在预热室内预热。
⑻ 当机内水浴温度到达规定时,关掉电源,打开门盖把试液、试样和不锈钢珠放入试杯,紧固试杯盖,逐一装上旋转架,然后盖上门盖,机器即进行正常运行。
⑼ 当蜂鸣器发生断续音响,则说明设定时间已到。
打开门盖,取出试杯,打开试杯倒出试液、试样和钢珠。
⑽ 如不连续实验,操作排水按钮,排尽机内水,切断总电源。
光照色牢度标准光照色牢度是指染料或颜料在日光或人造光源照射下的色彩稳定性。
在纺织品、油漆、塑料、涂料等行业中,光照色牢度是一个重要的品质指标,它直接关系到产品的使用寿命和外观质量。
因此,针对不同材料和产品,各行各业都有相应的光照色牢度标准。
在纺织品行业中,光照色牢度是指纺织品在日光或人造光源下的色彩稳定性。
通常采用蓝羊光或氙灯光源进行测试,以模拟日光照射的情况。
测试时,将样品暴露在光源下一定时间后,通过比色仪或色差计来测定样品的颜色变化情况,从而评定光照色牢度等级。
国际上常用的光照色牢度标准有ISO 105-B02、ISO 105-B04等,而在中国,GB/T 8427-2008《纺织品色牢度试验光照法》是常用的光照色牢度测试标准。
在油漆、塑料、涂料等行业中,光照色牢度同样是一个重要的指标。
这些产品在户外环境下长时间暴露于阳光下,如果光照色牢度不达标,就会出现褪色、变黄、变质等问题,影响产品的使用寿命和外观质量。
因此,这些行业也制定了相应的光照色牢度标准,用以评定产品的色彩稳定性。
光照色牢度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对产品质量的提升和市场竞争力的增强起着重要作用。
通过严格的光照色牢度测试和评定,可以有效地避免产品在使用过程中出现色彩褪变的问题,延长产品的使用寿命,提升产品的品质和可靠性。
因此,各行各业都应该严格遵守光照色牢度标准,加强对产品质量的监控和管理,确保产品达到相应的色牢度要求。
总之,光照色牢度标准是各行各业中一个重要的品质指标,对产品的使用寿命和外观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
各行各业都应该高度重视光照色牢度测试和评定工作,严格遵守相应的标准,加强对产品质量的管理,提升产品的品质和可靠性。
只有如此,才能够满足消费者对产品质量的需求,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标题】色牢度标准的意义与应用【引言】色牢度是衡量染料或颜料在各种环境条件下保持颜色稳定性的能力。
良好的色牢度对于许多行业和应用至关重要,如纺织品、印刷品、家居用品等。
为了确保产品质量和满足消费者需求,制定了一系列严格的色牢度标准。
本文将介绍色牢度标准的意义和应用。
【正文】一、色牢度标准的概念色牢度标准是为了评估染料或颜料在特定条件下的颜色稳定性而制定的一套规范。
它通常包括颜色保持度、耐光性、耐洗涤性、耐污染性等指标。
这些指标通过一系列实验和测试方法来确定,以确保产品在不同使用环境下的色彩质量。
二、色牢度标准的意义1. 产品质量保证:色牢度标准能够评估和保证产品在使用过程中颜色的稳定性和持久性。
对于纺织品,例如衣物和家居用品,色牢度标准的合格性保证了产品洗涤后不褪色或变色,提升了产品的质量和寿命。
2. 满足消费者需求:消费者对产品颜色的稳定性有较高的要求。
通过遵循色牢度标准,生产商能够确保产品在不同使用环境下保持颜色的一致性,提供给消费者满意的产品体验。
3. 行业交流与合作:色牢度标准作为行业内的共同规范,促进了不同企业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在国内外贸易中,色牢度标准的一致性有助于提高产品的竞争力,并促进行业的健康发展。
三、色牢度标准的应用1. 纺织品行业:色牢度标准在纺织品行业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它被用于评估面料、染色纱线和印花织物的色牢度。
标准规定了测试方法和评级体系,如光泽度、抗洗涤、耐摩擦等指标。
2. 印刷行业:印刷品的色彩稳定性对于保持图像质量至关重要。
色牢度标准可用于评估印刷品在不同光照、湿度和温度条件下的色彩保持度。
这有助于确保印刷品在长时间内保持鲜艳的颜色。
3. 家居用品行业:对于家居用品如窗帘、床上用品和地毯等,色牢度标准能够评估其在日常使用和洗涤中的颜色稳定性。
这有助于消费者选择耐久性强、颜色稳定的产品。
四、色牢度标准的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进步,色牢度测试方法和标准也在不断发展。
面料色牢度知识面料色牢度知识色牢度是指服装颜色褪色和沾色程度。
强制性国家标准GB18401-2003《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规定,合格品的各种色牢度指标必须大于等于3级。
色牢度评级有:1级,1-2级,2级,2-3级,3级,3-4级,4级,4-5级,5级。
5档9级,1级最差,5级最好(没有退色)。
3级只能是一个基本级,是一个中间级。
纺织品色牢度通常包括:耐皂洗、耐摩擦、耐光照、耐漂白或耐氧化剂〈还原剂〉、耐熨烫、耐汗溃和耐汗光色牢度等。
其中,耐皂洗、耐摩擦、耐光照、耐水和耐汗渍等是实际生产和贸易中大部分买家关注程度较高的几项色牢度指标。
耐皂洗色牢度1、耐皂洗色牢度测试方法比较皂洗色牢度是最常见的色牢度考核项目之一。
皂洗色牢度是指着色织物在规定条件下皂洗后的褪色程度,它包括原样褪色及白布沾色两项评价内容。
原样褪色是指着色织物在皂洗前后褪色的情况;白布沾色是将白布与着色织物以一定方式缝叠在一起,经皂洗后,因着色织物褪色而使白布沾色的情况。
褪色或沾色的程度应在指定光源下测试,以标准灰卡评级,结果分5级,5级为最好,1级为最差。
2、染料结构、染色及后处理工艺与皂洗色牢度关系日常测试中,有相当一部分纺织品,包括棉、羊毛、涤纶、尼龙及其混纺织物,以及含氨纶弹性织物,对尼龙和醋酯纤维贴衬的沾色都在3级或3级以下。
虽然不同纤维材料所使用的染料和印染加工工艺各不相同,但出现的问题却相当类似。
这主要与布面浮色和部分有色纤维微粒的转移有关,因此也即与所使用的染料品种、染色工艺和后处理工艺相关联。
3、活性染料染色产品皂洗色牢度的好坏决定于未固着染料以活性染料为例,从理论上讲,由于染料与纤维形成共价键结合,水洗并不能轻易造成染料解吸、褪色与渗色,因此,活性染料染色产品皂洗色牢度的好坏决定于未固着染料(水解染料和少量未反应染料)数量。
若水解染料皂洗去除不尽,后续水洗将会出现不断掉色。
皂洗牢度还与键合染料的成键稳定性有关,断键染料也会发生水洗掉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