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全册教案第6课 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
- 格式:doc
- 大小:33.50 KB
- 文档页数:4
第6课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教学目标了解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的严重失误和国民经济的调整。
掌握中共八大确定的主要任务,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先进人物的贡献。
通过认识“大跃进”时期的壁画,了解“左”倾错误实质;通过先进人物图片,感受他们崇高品质通过对比鉴别,辩证分析取得建设成就和造成探索失误的原因,总结经验教训。
学习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涌现出来的先进人物,他们是民族脊梁,值得我们学习。
教学重点:八大确定的主要任务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成就教学难点: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出现严重失误的原因教学过程导入新课2“三大改造”的历史作用是什么?(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使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
到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的1956年底,我国就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3“三大改造”的后期,存在着哪些缺点?(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产生了一些后遗症。
)承上启下,教师讲授:所以,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既取得了巨大成就,也出现了严重失误。
党和政府自己纠正失误,调整国民经济,不久就取得明显成效。
(要求学生阅读课文,根据自己的理解标出基本知识点和重要内容)自主学习展示交流探索中的良好开端与失误1中共为什么要召开八大?(1956年,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后,面临着如何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形势和新任务。
为此,中共在当年9月召开八大,开始探索。
)2 八大确定了什么任务?(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
)3 为什么说八大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土地改革消灭了地主阶级;三大改造后,农民和手工业者的私人生产资料转变为合作社集体所有,资产阶级大多数成了自食其力的劳动者,人剥削人、人压迫人的历史已经基本结束。
八大对上述国情作出正确判断,把主要力量用来发展生产力,完全符合实际需要,有利于调动全国人民的社会主义建设积极性。
第6课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认识中共八大制定的主要任务;1958年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探索建议社会主义道路的成就。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中共八大制定的主要任务以及邓稼先、王进喜等先进模范人物,培养学生的快速阅读、查找、识图和归纳知识要点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和严重失误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是一个长期的、曲折的过程。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中共八大确定的主要任务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
难点: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出现严重失误的原因。
三、【导学过程】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情景导入】三大改造基本完成,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以后,党和人民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开始了,到底是怎样做的呢?我们一起学习新课。
【自主学习】一、探索中良好的开端与失误:1、年中共八大在北京召开,大会指出当前党和人民主要的任务是集中力量。
实现国家。
逐步满足________________。
这次会议的意义是。
2、总路线于年提出。
内容是:。
危害:忽视了客观的。
为发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提供了理论依据。
3、“左”的错误:①主要标志:。
②表现:“大跃进” 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③危害:“大跃进” 运动使国民经济严重失调;人民公社化运动挫伤了人民的生产积极性。
二、建设成就和模范人物:1、成就:。
2、模范人物:、、、。
【合作探究】党领导中国人民在探索社会主义过程中出现那些失误?失误的原因是什么?这些教训对我们今天社会主义建设有什么意义?学生小组之间合作探究交流解决上述问题,加深对课文的认识。
【小结提升】一、探索中的良好开端与失误1、良好开端中共八大对社会主要矛盾的正确认识2、失误 1958年“总路线”表现原因失误二、建设成就和模范人物1、建设成就 4大工业行业2、模范人物【巩固练习】1、“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口号出现于()A、三大改造时期B、一五计划期间C、大跃进时期 D、十年文革时期2、中共八大后十年间被称为党的好干部的是()A、王进喜B、邓稼先C、焦裕禄D、雷锋3、1958年中共中央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给国家造成重大损失,这是由于()A、对社会主义建设缺乏经验B、对国情没有认识清楚C、苏联撕毁合同D、急于求成4、标志中国结束了靠“洋油”时代的重大事件是( )A、第一个飞机制造厂建成B、武汉长江大桥建成C、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D、大庆油田建成5、大跃进时期有许多口号如“没有万斤思想,就没有万斤收获,没有万斤指标,就没有措施”;“只要想的到就能做得到”。
第6课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教学目标了解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的严重失误和国民经济的调整.掌握中共八大确定的主要任务,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先进人物的贡献.通过认识“大跃进”时期的壁画,了解“左”倾错误实质;通过先进人物图片,感受他们崇高品质通过对比鉴别,辩证分析取得建设成就和造成探索失误的原因,总结经验教训.学习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涌现出来的先进人物,他们是民族脊梁,值得我们学习.教学重点:八大确定的主要任务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成就教学难点: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出现严重失误的原因教学过程导入新课2“三大改造”的历史作用是什么?(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使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到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的1956年底,我国就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3“三大改造”的后期,存在着哪些缺点?(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产生了一些后遗症.)承上启下,教师讲授:所以,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既取得了巨大成就,也出现了严重失误.党和政府自己纠正失误,调整国民经济,不久就取得明显成效.(要求学生阅读课文,根据自己的理解标出基本知识点和重要内容)自主学习展示交流探索中的良好开端与失误1中共为什么要召开八大?(1956年,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后,面临着如何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形势和新任务.为此,中共在当年9月召开八大,开始探索.)2 八大确定了什么任务?(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3 为什么说八大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土地改革消灭了地主阶级;三大改造后,农民和手工业者的私人生产资料转变为合作社集体所有,资产阶级大多数成了自食其力的劳动者,人剥削人、人压迫人的历史已经基本结束.八大对上述国情作出正确判断,把主要力量用来发展生产力,完全符合实际需要,有利于调动全国人民的社会主义建设积极性.)4 1958年的“总路线”主要内容是什么?(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5 怎样评价1958年的“总路线”?(它反映了广大群众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落后的愿望,但因大家缺少经验,急于求成,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教师指出:三大改造后期就已经出现了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等现象,这时人们的思想情绪更加狂热起来,终于导致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的严重失误.6 根据25页插图《“大跃进”时的壁画》和相关课文讨论:这些严重失误表现怎样?(党中央发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全国出现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画中诗句里,“肥猪赛大象”属于浮夸,“全社杀一口”的“社”指人民公社,“足够吃半年”是社员共同吃“大锅饭”,属于“共产”风.)7 根据26页“动脑筋”:你怎么看“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这种宣传是错误的,违背了客观规律.)8 为什么会产生这些严重失误?(对国情分析不够细致,缺乏建设经验,存在急于求成情绪,忽视客观经济规律等.)9 这些严重失误产生了什么危害?(由于这些严重失误加上自然灾害,使国家和人民面临建国以来最为严重的经济困难.)教师指出:为此,党和政府从1961年春天开始调整国民经济,加强农业生产,增加粮食产量;缩短基建战线,保证重点工程;在农村坚决纠正“共产”风;精简职工,减少城镇人口等.这些恢复发展生产的措施,不久就取得明显成效.在这个时期的探索过程中,从群众和干部中都涌现出许多先进模范人物,取得显著的建设成就.建设成就和模范人物1 根据《地图册》第9页《1958——1965年社会主义建设主要成就》图,完成《填图册》第6页的(2)、(3)两小题.(其中“建设成就”可归纳为“二钢二铁弹油素”:A.二钢——武汉钢铁厂、包头钢铁厂B.二铁——包兰铁路、兰新铁路C.弹——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罗布泊]D.油——大庆油田建成投产E.素——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上海] “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重大成就的原因”可归纳为:A.领导正确:“一五”计划符合当时国情和发展趋势,有效地集中力量突破重点项目,带动经济建设全面展开,还取得了苏联的援助.B.干群积极:涌现出许多先进人物,忘我劳动,无私奉公,作出了卓越贡献.)2 要求学生从课文中找出这时出现的先进人物及其事迹,根据下表“对号入座”、“接龙回答”:)大庆铁人两弹元勋党的好干部解放军好战士王进喜邓稼先焦裕禄雷锋。
教学设计第6课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中共八大确定的主要任务,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发动,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邓稼先、王进喜、焦裕禄等先进人物的卓越贡献。
2.通过利用“大跃进”时的壁画,了解“左”倾错误的表现;利用邓稼先、王进喜、焦裕禄等人的图片,了解他们的先进事迹;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引导学生总结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失误的原因和经济建设的成就,培养学生辩证地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3.通过对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良好开端和严重失误的描述,使学生认识到,探索中国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是一个长期、曲折的过程,尽管在探索中出现了严重失误,但是仍然取得了巨大成就。
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涌现出来的先进人物,是我们学习的楷模。
教学重点:中共八大确定的主要任务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成就教学难点: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出现的严重失误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学情分析:经过第一单元的学习,学生对建国初期的基本史实已经有了初步了解;但对于八年级学生来说,社会主义建设仍是个全新的话题,尤其是本课涉及到“大跃进”、“人民公社化”等运动,这对学生来说是个陌生的问题。
因此本课的教学将注重直观教学,同时与学生已有知识相联系。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课件中出示导课材料:“我国是在哪一年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什么?”。
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随着三大改造完成,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基本建立,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这种情况下,是不是只要默默等待就能进入高级阶段呢?学生回答问题由此引入新课。
二、定向示标:教师出示学习目标:1.掌握中共八大确定的基本任务,社会主义建设的总路线,“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2.掌握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和先进人物的卓越贡献。
三、自学指导1.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指的是什么事?2.为什么说它是良好的开端?3.在探索过程中,出现了什么严重失误?主要标志是什么?学生自学看书,思考自学思考题。
第6课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教案【教学目标】基础知识了解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的严重失误和国民经济的调整掌握中共八大确定的主要任务,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先进人物的贡献能力训练过程方法阅读资料辨别图片通过认识“大跃进”时期的壁画,了解“左”倾错误实质;通过先进人物图片,感受他们崇高品质对比鉴别辩证分析取得建设成就和造成探索失误的原因,总结经验教训情感态度价值观崇敬楷模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涌现出来的先进人物,是民族脊梁,值得学习唯物史观探索中国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是一个长期、曲折的过程。
产生失误后,党和人民有能力自我纠正,并经过艰苦努力取得新成就教学重点八大确定的主要任务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成就教学难点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出现严重失误的原因【教学过程】一、前奏板-----温故而知新:1、时间——年底(1)三大改造的内容:对的社会主义改造。
(2)三大改造的实质:生产资料转变为社会主义。
(3)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建立。
对的社会主义改造——“赎买”政策,这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
2、三大改造的意义:到年底,国家基本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实现了把生产资料转变为社会主义的任务。
我国初步建立起,从此,进入。
二、启动版—创境激趣: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既取得了巨大成就,也出现了严重失误。
党和政府自己纠正失误,调整国民经济,不久就取得明显成效。
(安排学生先阅读全文,作读书标记;然后探索、交流、讨论、练习)三、核心板—自主探究1、中共八大(1)时间:1956年⑵内容:集中力量,逐步满足2、探索失误:和运动。
(1)失误原因:对国情分析不够;;对社会主义建设;忽视经济发展的。
【倾的错误】(2)标志:(3)造成严重后果:国家和人民面临建国以来前所未有的。
(吸取教训:按办事;;要立足本国国情发展。
)3、探索时期突出人物:;;四、拓展版—展示汇报根据25页插图《“大跃进”时的壁画》和相关课文讨论:这些严重失误表现怎样?“肥猪赛大象”属于浮夸,“全社杀一口”的“社”指人民公社,“足够吃半年”是社员共同吃“大锅饭”,属于“共产”风。
第6课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课是第二单元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中的第6课内容,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以后,党和人民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了探索。
这一探索过程中出现了良好开端和严重失误、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成就和先进人物的模范事迹等问题。
二、课程标准知道“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失误,了解这一时期以王进喜、雷锋、邓稼先、焦裕禄等为代表的广大干部群众艰苦奋斗的精神。
三、学情分析经过两年的学习,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具备了一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知道中共八大确定的主要任务;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提出。
了解“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发动;国民经济的全面调整;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
知道王进喜、邓稼先、焦裕禄等先进人物的卓越贡献。
(2)指导学生利用课本图片获取有效信息,培养其辩证分析历史问题和借鉴历史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1)引导学生通过对具体史实的分析,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使学生会辩证地分析历史现象;指导学生课外拓宽获取知识的渠道,培养搜集史料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1)认识探索中国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是一个长期、曲折的过程,尽管在探索中出现了严重失误,但是,由于党和人民的艰苦努力,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仍然取得了巨大成就。
这些成就,成为后来进行现代化建设的坚实基础。
(2)在建设中涌现出来的先进人物,是中华民族的脊梁,是我们学习的楷模。
五、重点和难点1、重点:中共八大确定的主要任务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成就。
2、难点: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出现严重失误的原因。
六、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法、合作探究法、问题探究法等。
七、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教师准备:搜集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搜集相关历史资料,课堂展示。
八、讲授新课1、导入新课:课件展示两幅图片:“大麦穗,大玉米,运到北京去见毛主席”,“大豆过江”。
教师提问:这样大的的麦穗、玉米和大豆,你们相信吗?这是什么时期的宣传画呢?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宣传画呢?今天就让我们带着问题一起走进第6课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中共八大制定的主要任务;1958年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探索建议社会主义道路的成就;邓稼先、王进喜等先进模范人物。
通过学习中共八大制定的主要任务以及邓稼先、王进喜等先进模范人物,培养学生的快速阅读、查找、识图和归纳知识要点的能力。
通过“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等重大失误的学习,培养学生初步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第一个五年计划和“三大改造”的成果引出新课。
创设中共八大的模拟时空,让学生走进历史,掌握本节课的重点问题。
调动全体学生进行研讨,分析“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出现严重失误的原因。
充分利用多媒体现代化教学手段,展示建设成就和先进模范人物,使学生在课堂中学会归纳总结知识点。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对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和严重失误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是一个长期的、曲折的过程。
经过党和人民的努力,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取得了重大的成就,为探索建设社会主义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邓稼先、王进喜等人成为我们学习的楷模。
【教学重点】中共八大确定的主要任务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教学难点】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出现严重失误的原因【教学方法】合作、探究、交流【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相关视频【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多媒体演示:机床、喷气式飞机、红旗轿车、南京长江大桥多媒体演示:川藏公路、青藏公路、新藏公路(让学生进入情境,调动他们的兴趣,来更好的复习旧知识)。
师:看到这幅图片同学们能回想起我们学过的哪些知识?请看大屏幕上两个问题:1.三大改造都改造了哪三个方面?(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三大改造是我国改变生产资料私有制的深刻社会变革,三大改造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
)2.三大改造完成的时间及标志?(1956年底;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6课【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 掌握中共八大召开的时间、主要任务及意义;归纳探索中出现的失误;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和出现的英雄人物的事迹。
2.分析失误出现的原因及危害,并思考对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建设有什么启示?认识到社会主义建设是一个长期曲折的过程。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看中共八大视频,让学生走进历史,掌握本节课的重点问题。
2.调动全体学生进行探究,分析“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出现严重失误的原因。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和严重失误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是一个长期的、曲折的过程。
2.经过党和人民的努力,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取得了重大的成就,为探索建设社会主义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邓稼先、王进喜等人成为我们学习的楷模。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中共八大的任务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
难点;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出现严重失误的原因。
重点突破方法:通过多媒体创设情境,让学生感知中共八大确定的主要任务,然后通过分组讨论探究,得出中共八大是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良好开端。
难点突破方法:通过图片直观了解什么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再了解“左”倾错误的标志。
然后分析出现严重失误的原因。
最后,展开大讨论,真正认识到错误的根源以及带来的损失。
教师及时进行全面地总结并正确导航。
【教法与学法导航】教法:讲授法,情境教学法学法:学案导学,以学案为载体,以组为单位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在合作活动中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教学准备】教师:搜集相关的插图、图片、文字资料等,制作多媒体课件学生:上网查找有关“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图片和文字资料。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时间:5分钟)1.多媒体演示图片:《农民申请加入农业合作社》、《工商界代表向毛主席报喜》、《同仁堂的公私合营》等,让学生进入情境,回答:三大改造的形式、完成的时间、标志及影响?2.教师顺势导入:1956年底,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从此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教案第6课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八大确定的主要任务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成就教学难点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出现严重失误的原因教学过程导入新课组织学生回顾前一节课学过的内容:1建国初期的“三大改造”在哪些行业里进行?(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2“三大改造”的历史作用是什么?(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使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
到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的1956年底,我国就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3“三大改造”的后期,存在着哪些缺点?(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产生了一些后遗症。
)承上启下,教师讲授:所以,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既取得了巨大成就,也出现了严重失误。
党和政府自己纠正失误,调整国民经济,不久就取得明显成效。
(要求学生阅读课文,根据自己的理解标出基本知识点和重要内容)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1中共为什么要召开八大?(1956年,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后,面临着如何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形势和新任务。
为此,召开八大,开始探索。
)2八大确定了什么任务?(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
)3为什么说八大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土地改革消灭了地主阶级;三大改造后,农民和手工业者的私人生产资料转变为合作社集体所有,资产阶级大多数成了自食其力的劳动者,人剥削人、人压迫人的历史已经基本结束。
八大对上述国情作出正确判断,把主要力量用来发展生产力,完全符合实际需要,有利于调动全国人民的社会主义建设积极性。
)41958年的“总路线”主要内容是什么?(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5怎样评价1958年的“总路线”?(它反映了广大群众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落后的愿望,但因大家缺少经验,急于求成,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
)教师指出:三大改造后期就已经出现了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等现象,这时人们的思想情绪更加狂热起来,终于导致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的严重失误。
《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中共八大制定的主要任务;1958年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探索建议社会主义道路的成就;邓稼先、王进喜等先进模范人物。
通过学习中共八大制定的主要任务以及邓稼先、王进喜等先进模范人物,培养学生的快速阅读、查找、识图和归纳知识要点的能力。
通过“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等重大失误的学习,培养学生初步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第一个五年计划和“三大改造”的成果引出新课。
创设中共八大的模拟时空,让学生走进历史,掌握本节课的重点问题。
调动全体学生进行研讨,分析“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出现严重失误的原因。
充分利用多媒体现代化教学手段,展示建设成就和先进模范人物,使学生在课堂中学会归纳总结知识点。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对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和严重失误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是一个长期的、曲折的过程。
经过党和人民的努力,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取得了重大的成就,为探索建设社会主义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邓稼先、王进喜等人成为我们学习的楷模。
【教学重点】中共八大确定的主要任务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教学难点】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出现严重失误的原因【教学方法】合作、探究、交流【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相关视频【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多媒体演示:机床、喷气式飞机、红旗轿车、南京长江大桥多媒体演示:川藏公路、青藏公路、新藏公路(让学生进入情境,调动他们的兴趣,来更好的复习旧知识)。
师:看到这幅图片同学们能回想起我们学过的哪些知识?请看大屏幕上两个问题:1.三大改造都改造了哪三个方面?(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三大改造是我国改变生产资料私有制的深刻社会变革,三大改造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
)2.三大改造完成的时间及标志?(1956年底;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