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课标)2018-2019学年高考物理 1.2.1 行星的运动学案

(新课标)2018-2019学年高考物理 1.2.1 行星的运动学案

(新课标)2018-2019学年高考物理 1.2.1 行星的运动学案
(新课标)2018-2019学年高考物理 1.2.1 行星的运动学案

1.2.1 行星的运动
学习目标
核心凝炼
1.了解人类对行星运动规律的认识历程。 2.知道开普勒三定律的内容。 3.能用开普勒三定律分析一些简单的行星运动 问题。
2 个学说——地心说、日心说 3 个定律——开普勒第一、二、三 定律
一、地心说与日心说 [观图助学]
地心说示意图
日心说示意图
地心说和日心说的内容分别是什么?
1.地心说:地球是宇宙的中心,是静止不动的,太阳、月亮以及其他行星都绕地球运动。
2.日心说:太阳是静止不动的,地球和其他行星都绕太阳运动。
3.局限性:都把天体的运动看得很神圣,认为天体的运动必然是最完美、最和谐的匀速圆周
运动,而与丹麦天文学家第谷的观测数据不符。
[理解概念]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地球是整个宇宙的中心,其他天体都绕地球运动。(×)
(2)太阳是整个宇宙的中心,其他天体都绕太阳运动。(×)
(3)太阳每天东升西落,这一现象说明太阳绕着地球运动。(×)
二、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
[观图助学]

如图所示,太阳系的八大行星围绕太阳以什么样的轨道运转?其运动有什么规律?
开普勒三定律
定律
内容、公式
图示
开普勒第一定律
所有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都是椭圆,太 阳处在椭圆的一个焦点上
开普勒第二定律
对任意一个行星来说,它与太阳的连线在 相等的时间内扫过相等的面积
开普勒第三定律
所有行星的轨道的半长轴的三次方跟它的 公转周期的二次方的比值都相等 公式:aT32=k,k 是一个与行星无关的常量
[理解概念]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各颗行星围绕太阳运动的的速率是不变的。(×) (2)开普勒定律仅适用于行星绕太阳的运动。(×) (3)行星轨道的半长轴越长,行星的周期越长。(√) (4)可近似认为地球围绕太阳做圆周运动。(√)
对开普勒三定律的理解 [观察探究] (1)如图 1 所示是地球绕太阳公转及四季的示意图,由图可知地球在春分日、夏至日、秋分 日和冬至日四天中哪一天绕太阳运动的速度最大?哪一天绕太阳运动的速度最小?

图1 答案 冬至日,夏至日。由图可知,冬至日地球在近日点附近,夏至日在远日点附近,由开 普勒第二定律可知,冬至日地球绕太阳运动的速度最大,夏至日地球绕太阳运动的速度最小。 (2)如图 2 所示是“金星凌日”的示意图,观察图中地球、金星的位置,地球和金星哪一个 的公转周期更长?
图2 答案 地球。由题图可知,地球到太阳的距离大于金星到太阳的距离,根据开普勒第三定律 可得,地球的公转周期更长一些。 [探究归纳] 1.开普勒第一定律的理解 如图 3 所示,各行星的轨道不同,但所有行星都沿椭圆轨道绕太阳运动,太阳位于所有椭圆 轨道的一个公共焦点上。因此开普勒第一定律又叫轨道定律。
图3 2.开普勒第二定律的理解 如图 4 所示,如果时间间隔 t2-t1=t4-t3,由开普勒第二定律知道面积 SA=SB,可见离太 阳越近,行星在相等时间内经过的弧长越长,即行星的速率越大,故近日点速率最大,远日 点速率最小;行星靠近太阳运动时速率增大,远离太阳运动时速率减小。因此开普勒第二定 律又叫面积定律。

图4 3.开普勒第三定律的理解 (1)如图 5 所示,开普勒第三定律揭示了周期 T 与轨道半长轴 a 之间的关系,椭圆轨道半长 轴 a 越长的行星,其公转周期 T 越大;反之,其公转周期 T 越小。因此开普勒第三定律又叫 周期定律。
图5 (2)公式aT32=k 中的比例常数 k 与行星无关,只与太阳(太阳是中心天体)有关。由于定律具有 普遍性,即对于其它不同的星系,常数 k 是不同的,且常数 k 是由中心天体决定的。 [试题案例]
[例 1] (2018·烟台高一检测)火星和木星沿各自的椭圆轨道绕太阳运行,根据开普勒行星 运动定律可知( ) A.太阳位于木星运行轨道的中心 B.火星和木星绕太阳运行速度的大小始终相等 C.火星与木星公转周期之比的平方等于它们轨道半长轴之比的立方 D.相同时间内,火星与太阳连线扫过的面积等于木星与太阳连线扫过的面积 解析 太阳位于木星运行轨道的一个焦点上,A 项错误;火星与木星轨道不同,在运行时速 度不可能始终相等,B 项错误;“在相等的时间内,行星与太阳连线扫过的面积相等”是对 于同一颗行星而言的,不同的行星,则不具有可比性,D 项错误;根据开普勒第三定律,对 同一中心天体来说,行星公转半长轴的三次方与其周期的平方的比值为一定值,C 项正确。 答案 C
(1)“在相等的时间内,行星与太阳连线扫过的面积相等”是对于同一颗行星而言的。对不

同行星则不成立。 (2)公式aT32=k 中的比例常数 k 对绕同一中心天体运转的星体是相同的。对不同的星系比例常 数 k 一般是不同的。 [针对训练 1] 下列关于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所有行星都在同一椭圆轨道上绕太阳运动 B.行星绕太阳运动时,太阳位于行星轨道的中心处 C.离太阳越近的行星运动周期越长 D.所有行星轨道的半长轴的三次方跟公转周期的二次方的比值都相等 解析 由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可知所有行星轨道都是椭圆,太阳位于一个焦点上,行星在椭
a3 圆轨道上运动的周期 T 和半长轴 a 满足T2=k(常量),对于同一中心天体,k 不变,故 A、B、 C 错误,D 正确。 答案 D
开普勒第三定律的应用 [观察探究] 如图 6 所示是火星冲日的年份示意图,请思考
图6 (1)观察图中地球、火星的位置,地球和火星谁的公转周期更长? (2)已知地球的公转周期是一年,由此计算火星的公转周期还需要知道哪些数据? (3)地球、火星的轨道可近似看成圆轨道,开普勒第三定律还适用吗? 答案 (1)由题图可知,地球到太阳的距离小于火星到太阳的距离,根据开普勒第三定律可 得:火星的公转周期更长一些。 (2)还需要知道地球、火星各自轨道的半长轴。

(3)对于圆轨道,开普勒第三定律仍然适用,只是aT32=k 中的半长轴 a 换成圆的轨道半径 r。 [探究归纳] 1.适用范围:天体的运动可近似看成匀速圆周运动,开普勒第三定律既适用于做椭圆运动的 天体,也适用于做圆周运动的天体。 2.应用 (1)知道了行星到太阳的距离,就可以由开普勒第三定律计算或比较行星绕太阳运行的周期。 反之,知道了行星的周期,也可以计算或比较其到太阳的距离。 (2)知道了彗星的周期,就可以由开普勒第三定律计算彗星轨道的半长轴长度,反之,知道 了彗星的半长轴也可以求出彗星的周期。
a3 3.k 值:表达式T2=k 中的常数 k,只与中心天体的质量有关,如研究行星绕太阳运动时,常 数 k 只与太阳的质量有关,研究卫星绕地球运动时,常数 k 只与地球的质量有关。 [试题案例] [例 2] (2018·潍坊高一检测)2016 年 11 月 18 日,我国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内蒙 古主着陆场成功着陆,如图 7 甲。飞船的回收过程可简化为如图乙所示,回收前飞船沿半径 为 R 的圆周绕地球运动,其周期为 T,为了要飞船返回地面,飞船运动至轨道上某点 A 处, 将速率降低到适当数值,从而使飞船沿着以地心为焦点的椭圆轨道运动,该椭圆和地球表面 在 B 点相切。如果地球半径为 R0,求飞船由 A 点运动到 B 点所需要的时间。
图7 【思路点拨】 (1)开普勒第三定律对圆轨道和椭圆轨道都适用。 (2)该椭圆轨道的半长轴大小为R+2 R0。 (3)飞船由 A 运动到 B 点的时间等于其椭圆轨道对应周期的一半。 解析 飞船沿椭圆轨道返回地面,由题图可知,飞船由 A 点到 B 点所需要的时间刚好是沿图 中整个椭圆运动周期的一半,椭圆轨道的半长轴为R+2 R0,设飞船沿椭圆轨道运动的周期为 T′。

R3 (R+2 R0)3 根据开普勒第三定律有T2= T′2 。 解得 T′=T (R+2RR0)3=R+2RR0·T R+2RR0。
所以飞船由 A 点到 B 点所需要的时间为
t=T2′=R+4RR0·T R+2RR0。
答案 R+4RR0·T
R+R0 2R
应用开普勒第三定律的步骤 (1)判断两个行星的中心天体是否相同,只有对同一个中心天体开普勒第三定律才成立。 (2)明确题中给出的周期关系或半径关系。 (3)根据开普勒第三定律rT3121=rT2232=k 列式求解。 [针对训练 2] 如图 8 所示,某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其轨道半径为月球绕
1 地球运转半径的9,设月球绕地球运动的周期为 27 天,则此卫星的运转周期大约是( )
图8
A.19天
B.13天
C.1 天
D.9 天
解析 由于 r 卫=19r 月,T 月=27 天,由开普勒第三定律Tr2卫3卫=Tr2月3月,可得 T 卫=1 天,故选项 C
正确。
答案 C
“微分法” 在开普勒第二定律中的应用 “微分法”,又叫“微元法”,是解答物理问题常用的一种思维方法,即取某物理量在 趋近零的情况下,建立有关的物理模型,依据相关公式建立关系,然后求解有关问题。 当星体沿着椭圆轨道运动时,在很短时间内的一小段轨迹可以看成近似圆弧,从而可以

应用开普勒第二定律求解星体在不同位置的速率关系。 【针对练习】 如图 9 所示,某行星沿椭圆轨道运行,远日点离太阳的距离为 a,近日点离 太阳的距离为 b,过远日点时行星的速率为 va,则过近日点时行星的速率为( )
图9
A.vb=bava a
C.vb=bva
B.vb= abva b
D.vb= ava
解析 若行星从轨道的 A 点经足够短的时间 t 运动到 A′点,则行星与太阳的连线扫过的面
积可看作扇形,其面积 SA=a·2vat;若行星从轨道的 B 点也经时间 t 运动到 B′点,则行星 与太阳的连线扫过的面积 SB=b·2vbt;根据开普勒第二定律得a·2vat=b·2vbt,即 vb=abva,
故 C 正确。
答案 C
1.(“日心说”的理解)(多选)16 世纪,哥白尼根据天文观测的大量资料,经过 40 多年的天
文观测和潜心研究,提出“日心说”的如下四个基本论点,这四个论点目前看存在缺陷的是
()
A.宇宙的中心是太阳,所有行星都绕太阳做匀速圆周运动
B.地球是绕太阳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行星,月球是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卫星,它绕地球运
转的同时还跟地球一起绕太阳运动
C.天空不转动,因为地球每天自西向东转一周,造成太阳每天东升西落的现象
D.与日地距离相比,恒星离地球都十分遥远,比日地间的距离大得多
解析 所有行星围绕太阳运动的轨道都是椭圆,太阳处在所有椭圆的一个焦点上;行星在椭
圆轨道上运动的周期
T
a3 和轨道半长轴满足T2=恒量,故所有行星实际并不是在做匀速圆周运
动;整个宇宙是在不停运动的。
答案 ABC
2.(开普勒第二定律的理解)某行星绕太阳运行的椭圆轨道如图 10 所示,F1 和 F2 是椭圆轨道
的两个焦点,行星在 A 点的速率比在 B 点的大,则太阳位于( )

图 10
A.F2
B.A
C.F1
D.B
解析 根据开普勒第二定律:太阳和行星的连线在相等的时间内扫过相同的面积,因为行星
在 A 点的速率比在 B 点的速率大,所以太阳和行星的连线必然是行星与 F2 的连线,故太阳
位于 F2,选项 A 正确。
答案 A
3.(对开普勒第三定律的理解)(2018·盐城高一检测)理论和实践证明,开普勒定律不仅适用
于太阳系中的天体运动,而且对一切天体(包括卫星绕行星的运动)都适用。下面对于开普勒
第三定律的公式RT32=k,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公式只适用于轨道是椭圆的运动
B.公式中的 k 值,对于所有行星(或卫星)都相等
C.公式中的 k 值,只与中心天体有关,与绕中心天体旋转的行星或卫星无关
D.若已知月球与地球之间的距离,根据公式可求出地球与太阳之间的距离
答案 C
4.(开普勒第三定律的应用)木星的公转周期约为 12 年,如把地球到太阳的距离作为 1 天文
单位,则木星到太阳的距离约为( )
A.2 天文单位
B.4 天文单位
C.5.2 天文单位
D.12 天文单位
解析 木星、地球都环绕太阳按椭圆轨道运动,近似计算时可当成圆轨道处理,因此它们到
太阳的距离可当成是绕太阳公转的轨道半径,根据开普勒第三定律rT3木2木=rT3地2地得 r 木= 3 TT2木2地·r
3 地=
1122×1 天文单位≈5.2 天文单位。
答案 C
1.(多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合格性检测 )

A.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太阳、月球及其他行星都绕地球运动 B.太阳是静止不动的,地球和其他行星都绕太阳运动 C.地球是绕太阳运动的一颗行星 D.日心说和地心说都不完善 解析 地心说和日心说都不完善,太阳、地球等天体都是运动的,不可能静止,故 B 错误, D 正确;地球是绕太阳运动的普通行星,并非宇宙的中心天体,故 A 错误,C 正确。 答案 CD 2.(多选)如图 1 所示,对开普勒第一定律的理解,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图1 A.在行星绕太阳运动一周的时间内,它离太阳的距离是不变的 B.在行星绕太阳运动一周的时间内,它离太阳的距离是变化的 C.某个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一定是在某一固定的平面内 D.某个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一定不在一个固定的平面内 解析 根据开普勒第一定律(轨道定律)的内容可以判定: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是椭圆,有 时远离太阳,有时靠近太阳,所以它离太阳的距离是变化的,选项 A 错误,B 正确;行星围 绕着太阳运动,由于受到太阳的引力作用而被约束在一定的轨道上,选项 C 正确,D 错误。 答案 BC 3.(2018·邯郸高一检测)一恒星系统中,行星 a 绕恒星做圆周运动的公转周期是 0.6 年,行 星 b 绕恒星做圆周运动的公转周期是 1.9 年,根据所学知识比较两行星到恒星的距离关系 () A.行星 a 距离恒星近 B.行星 b 距离恒星近 C.行星 a 和行星 b 到恒星的距离一样 D.条件不足,无法比较 解析 根据开普勒第三定律TT2b2a=rr3b3a可知 ra<rb,故选项 A 正确。 答案 A

4.如图 2 所示是行星 m 绕恒星 M 运动情况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2
A.速度最大点是 B 点
B.速度最小点是 C 点
C.m 从 A 到 B 做减速运动
D.m 从 B 到 A 做减速运动
解析 由开普勒第二定律可知,近日点时行星运行速度最大,因此 A、B 错误;行星由 A 向
B 运动的过程中,行星与恒星的连线变长,其速度减小,故 C 正确,D 错误。
答案 C
5.(2018·德州高一检测)地球绕太阳运动的轨道是椭圆,因而地球与太阳之间的距离随季节
变化。若认为冬至这天地球离太阳最近,夏至最远。则下列关于地球在这两天绕太阳公转时
速度大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地球公转速度是不变的
B.冬至这天地球公转速度大
C.夏至这天地球公转速度大
D.无法确定
解析 冬至这天地球与太阳的连线短,夏至长。根据开普勒第二定律,要在相等的时间内扫
过相等的面积,则在相等的时间内,冬至时地球运动的路径要比夏至时长,所以冬至时地球
运动的速度比夏至时的速度大,选项 B 正确。
答案 B
6.假如宇宙飞船进入一个围绕太阳运动的近乎圆形的轨道上运动,如果轨道半径是地球轨道
半径的 9 倍,那么宇宙飞船绕太阳运行的周期是( )
A.3 年
B.9 年
C.27 年
解析 根据开普勒第三定律TR2地3地=Tr2船3船,得 T 船=27 年。
答案 C
D.81 年
7.(2017·忻州高一检测)行星 A、B 的质量分别为 m1 和 m2,绕太阳运行的轨道半长轴分别为
r1 和 r2,则 A、B 的公转周期之比为( )

A.
r1 r2
B.rr3231
C.
r3 1
r3 2
D.无法确定
解析 由开普勒第三定律rT32=k 得,rT2131=rT2232,所以TT2122=rr3132,TT12=
rr3132,C 正确。
答案 C
8.阋神星,是一个已知最大的属于柯伊伯带及海王星外天体的矮行星,因观测估算比冥王星
大,在公布发现时曾被其发现者和 NASA 等组织称为“第十大行星”。若将地球和阋神星绕
太阳的运动看作匀速圆周运动,它们的运行轨道如图 3 所示。已知阋神星绕太阳运行一周的
时间约为 557 年,设地球绕太阳运行的轨道半径为 R,则阋神星绕太阳运行的轨道半径约为
()
图3
A.3 557R
B.2 557R
C.3 5572R
D.2 5572R
解析
由开普勒第三定律RT3地 2地=rT3阋 2阋,得
r
3 阋=
5572R。选项
C
正确。
答案 C
等级性检测
9.(2018·信阳高一检测)2018 年 6 月 2 日,“高分六号”光学遥感卫星在酒泉卫星发射中
心成功发射,这是我国第一颗实现精准农业观测的高分卫星。其运行轨道为如图 4 所示的绕
地球 E 运动的椭圆轨道,地球 E 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轨道上标记了“高分六号”经过相
等时间间隔(Δt=1T4,T 为轨道周期)的有关位置。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4 A.面积 S1>S2

B.卫星在轨道 A 点的速度小于 B 点的速度 C.T2=Ca3,其中 C 为常数,a 为椭圆半长轴 D.T2=C′b3,其中 C′为常数,b 为椭圆半短轴 解析 根据开普勒第二定律可知,卫星与地球的连线在相同时间内扫过的面积相等,故面积 S1=S2,选项 A 错误;根据开普勒第二定律可知,卫星在轨道 A 点的速度大于 B 点的速度, 选项 B 错误;根据开普勒第三定律可知aT32=C,故选项 C 正确,D 错误。 答案 C 10.(2018·临沂高一检测)地球的公转轨道接近圆,但彗星的运动轨道则是一个非常扁的椭 圆,天文学家哈雷曾经在 1682 年跟踪过一颗彗星,他算出这颗彗星轨道的半长轴约等于地 球轨道半径的 18 倍,并预言这颗彗星将每隔一定时间就会出现,哈雷的预言得到证实,该 彗星被命名为哈雷彗星。哈雷彗星最近出现的时间是 1986 年,请你根据开普勒行星运动第 三定律(即rT32=k,其中 T 为行星绕太阳公转的周期,r 为轨道的半长轴)估算。它下次飞近地 球是哪一年?
图5 解析 由rT32=k,其中 T 为行星绕太阳公转的周期,r 为轨道的半长轴,k 是对太阳系中的任 何行星都适用的常量。可以根据已知条件列方程求解。
将地球的公转轨道近似成圆形轨道,其周期为 T1,半径为 r1;哈雷彗星的周期为 T2,轨道半
长轴为 r2,则根据开普勒第三定律有:rT3121=rT3222 因为 r2=18r1,地球公转周期为 1 年,所以可知哈雷彗星的周期为 T2=
rr3231×T1=76.4 年。
所以它下次飞近地球是在 2062 年。
答案 2062 年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