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高中数学教材必修4 第1章三角函数
- 格式:ppt
- 大小:2.75 MB
- 文档页数:2
高中数学第1章《三角函数》三角函数图象和性质(2)教学案
苏教版必修4
教学目标:能借助函数图象理解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性质(定义域、值域、周期性、奇偶性、单调性)。
注重渗透数形结合数学思想。
教学重点:正、余弦函数的性质
教学难点:正、余弦函数的性质的理解与运用
教学过程:
一、问题情境,学生活动:
作出正、余弦函数图象,你能根据图象研究正弦函数与余弦函数的相关性质吗?
三、知识建构:
1、定义域:
2、值域:
3、周期性:
4、奇偶性:
5、单调性:
三、知识运用:
例1、求下列函数的定义域
(1)
2
y
2cos x
=
-
(2)
1
y sin x
2
=-
小结:
例2、求下列函数的最大值以及取得最大值时自变量x的集合
(1)x
y cos 3= (2)y 2sin 2x =-
小结:
例3、不求值,分别比较下列各组中两个三角函数值的大小:
,5sin ,7sin ).1(⎪⎭⎫
⎝⎛-⎪⎭⎫
⎝⎛-ππ ,85cos ,74cos ).2(ππ。
高中数学苏教版必修4第1章《1.2.1 任意角的三角函数》优质课教案省级比赛获奖教案公开课教师面试试讲教案
【名师授课教案】
1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理解并掌握任意角的三角函数(正弦、余弦、正切)的定义;根据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的定义认识其定义域,能够判断三角函数值的符号.
2、过程与方法:
学生经历从锐角三角函数定义过渡到任意角三角函数定义,体验三角函数概念的形成、发展过程,领悟直角坐标系的工具功能,渗透函数思想和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学生积极参与知识的“再创造”过程,从中感悟数学概念的严谨性与科学性.
2学情分析
对于学习任意角三角函数而言,学生的认知困难主要体现在用终边上点的坐标表示三角函数,把锐角三角函数线段比的感性认识上升到坐标化的理性高度,这种由形到数的翻译,从直观到抽象的转变对高一的学生来说比较困难.
3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任意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函数的定义.
2、教学难点
用角终边上点的坐标定义任意角的三角函数.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1【导入】一、设置情境引入新课
情景1.感受生活中周期性现象:周二的七天一循环、一岁一枯荣的小草、摩天轮等。
第1章三角函数§1.1任意角、弧度1.1.1任意角课时目标1.了解任意角的概念,能正确区分正角、负角与零角.2.理解象限角与终边相同的角的定义.掌握终边相同的角的表示方法,并会判断角所在的象限.1.角(1)角的概念:角可以看成平面内________________绕着它的________从一个位置________到另一个位置所形成的图形.(2)角的分类:按旋转方向可将角分为如下三类:类型定义图示正角按______________所形成的角负角按______________所形成的角零角一条射线______________,称它形成了一个零角2.象限角以角的顶点为坐标原点,角的始边为x轴正半轴重合,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那么,角的终边在第几象限,就说这个角是________________.如果角的终边在坐标轴上,就认为这个角不属于任何一个象限.3.终边相同的角所有与角α终边相同的角,连同角α在内,可构成一个集合S={β|β=________________},即任一与角α终边相同的角,都可以表示成角α与整数个周角的和.一、填空题1.经过10分钟,分针转了________度.2.若角α与β的终边相同,则α-β的终边落在______.3.若α是第四象限角,则180°-α是第____象限角.4.-2011°是第________象限角.5.与-495°终边相同的最大负角是________,最小正角是________.6.已知α为第三象限角,则α2所在的象限是第________象限. 7.如图所示,终边落在阴影部分(含边界)的角的集合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若α=1 690°,角θ与α终边相同,且-360°<θ<360°,则θ=________.9.集合M =⎩⎨⎧⎭⎬⎫x|x =k·180°2±45°,k ∈Z , P =⎩⎨⎧⎭⎬⎫x |x =k ·180°4±90°,k ∈Z ,则M 、P 之间的关系为________. 10.已知α是小于360°的正角,如果7α角的终边与α的终边重合,则角α的集合是________.二、解答题11.在0°~360°范围内,找出与下列各角终边相同的角,并判定它们是第几象限角.(1)-150°;(2)650°;(3)-950°15′.12.如图所示,写出终边落在阴影部分的角的集合.能力提升13.如图所示,写出终边落在直线y =3x 上的角的集合(用0°到360°间的角表示).14.设α是第二象限角,问α3是第几象限角?1.对角的理解,初中阶段是以“静止”的眼光看,高中阶段应用“运动”的观点下定义,理解这一概念时,要注意“旋转方向”决定角的“正负”,“旋转幅度”决定角的“绝对值大小”.2.关于终边相同角的认识一般地,所有与角α终边相同的角,连同角α在内,可构成一个集合S ={β|β=α+k ·360°,k ∈Z },即任一与角α终边相同的角,都可以表示成角α与整数个周角的和.注意:(1)α为任意角.(2)k ·360°与α之间是“+”号,k ·360°-α可理解为k ·360°+(-α).(3)相等的角,终边一定相同;终边相同的角不一定相等,终边相同的角有无数多个,它们相差360°的整数倍.(4)k ∈Z 这一条件不能少.第1章 三角函数§1.1 任意角、弧度1.1.1 任意角知识梳理1.(1)一条射线 端点 旋转 (2)逆时针方向旋转 顺时针方向旋转 没有作任何旋转2.第几象限角3.α+k·360°,k ∈Z作业设计1.-60 2.x 轴的正半轴 3.三4.二解析 ∵-2011°=-6×360°+149°,且149°是第二象限角,∴-2011°是第二象限角.5.-135° 225°解析 -495°=-360°+(-135°),-495°=-2×360°+225°.6.二或四解析 由k ·360°+180°<α<k ·360°+270°,k ∈Z ,得k 2·360°+90°<α2<k 2·360°+135°,k ∈Z . 当k 为偶数时,α2为第二象限角; 当k 为奇数时,α2为第四象限角. 7.{α|k ·360°-45°≤α≤k ·360°+120°,k ∈Z }8.-110°或250°解析 ∵α=1 690°=4×360°+250°,∴θ=k ·360°+250°,k ∈Z .∵-360°<θ<360°, ∴k =-1或0.∴θ=-110°或250°.9.M P解析 对集合M 来说,x =(2k ±1)45°,即45°的奇数倍;对集合P 来说,x =(k ±2)45°,即45°的倍数.10.{60°,120°,180°,240°,300°}解析 ∵7α角的终边与角α的终边重合,∴7α=k ·360°+α(k ∈Z ),∴α=k ·60°,又∵0<α<360°,k ∈Z ,∴α=60°,120°,180°,240°,300°.∴角α的集合是{60°,120°,180°,240°,300°}.11.解 (1)因为-150°=-360°+210°,所以在0°~360°范围内,与-150°角终边相同的角是210°角,它是第三象限角.(2)因为650°=360°+290°,所以在0°~360°范围内,与650°角终边相同的角是290°角,它是第四象限角.(3)因为-950°15′=-3×360°+129°45′,所以在0°~360°范围内,与-950°15′角终边相同的角是129°45′角,它是第二象限角.12.解 设终边落在阴影部分的角为α,角α的集合由两部分组成.①{α|k ·360°+30°≤α<k ·360°+105°,k ∈Z }.②{α|k ·360°+210°≤α<k ·360°+285°,k ∈Z }.∴角α的集合应当是集合①与②的并集:{α|k ·360°+30°≤α<k ·360°+105°,k ∈Z }∪{α|k ·360°+210°≤α<k ·360°+285°,k ∈Z }={α|2k ·180°+30°≤α<2k ·180°+105°,k ∈Z }∪{α|(2k +1)180°+30°≤α<(2k +1)180°+105°,k ∈Z }={α|2k ·180°+30°≤α<2k ·180°+105°或(2k +1)180°+30°≤α<(2k +1)180°+105°,k ∈Z } ={α|k ·180°+30°≤α<k ·180°+105°,k ∈Z }.13.解终边落在y=3x (x≥0)上的角的集合是S1={α|α=60°+k·360°,k∈Z},终边落在y=3x (x≤0) 上的角的集合是S2={α|α=240°+k·360°,k∈Z},于是终边在y=3 x上角的集合是S={α|α=60°+k·360°,k∈Z}∪{α|α=240°+k·360°,k∈Z}={α|α=60°+2k·180°,k∈Z}∪{α|α=60°+(2k+1)·180°,k∈Z}={α|α=60°+n·180°,n∈Z}.14.解当α为第二象限角时,90°+k·360°<α<180°+k·360°,k∈Z,∴30°+k3·360°<α3<60°+k3·360°,k∈Z.当k=3n时,30°+n·360°<α3<60°+n·360°,此时α3为第一象限角;当k=3n+1时,150°+n·360°<α3<180°+n·360°,此时α3为第二象限角;当k=3n+2时,270°+n·360°<α3<300°+n·360°,此时α3为第四象限角.综上可知α3是第一、二、四象限角.。
高中数学-打印版
第1章三角函数
本章要览
内容提要
在本章中,我们将通过旋转将角的概念推广到任意角,并进一步学习角的另一种度量——弧度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同角三角函数关系、诱导公式、三角函数的图象和性质,最后研究三角函数的应用.
三角函数本质上是对单位圆圆周上一点运动的动态描述.单位圆是研究三角函数的重要工具,三角函数的种种性质和公式都是和单位圆的几何性质密切关联的,这是研究三角函数的重要思想和方法.
三角函数作为描述周期现象的重要数学模型,与其他学科(特别是物理学、地理学)有紧密联系,在生活中应用也相当广泛.
学法指导
在解决三角函数的有关问题中,应自觉运用单位圆中的三角函数线和三角函数的图象,以形助数,数形结合.
现实世界中具有周期性变化的现象无处不在.三角函数作为描述周期现象的重要数学模型,在其他学科(特别是物理学、地理学)及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学习中应注意培养数学应用能力.
在应用过程中,熟练掌握一些基本技能,要重视运算、作图、推理以及科学计算器的使用等基本技能训练,但要避免过于繁杂的运算.
精心校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