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亚(范围位置地形和气候特征)
- 格式:pdf
- 大小:396.37 KB
- 文档页数:7
东南亚气候的分析1、东南亚气候东南亚的热带季风气候和南亚的热带季风气候基本类似,都是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
区别在于雨季长短不同。
东南亚每年6-10月西南风,是雨季;南亚每年6-9月受西南季风影响,为雨季。
其他一样2、分析东南亚的气候和农业有什么关系?东南亚地处热带,中南半岛大部分地区为热带季风气候,一年中有旱季和雨季之分,农作物一般在雨季播种,旱季收获。
马来群岛的大部分地区属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分布着茂密的热带雨林。
农作物随时播种,四季都有收获。
热带经济作物:东南亚是世界上橡胶、油棕、椰子和蕉麻等热带经济作物的最大产区。
马来西亚是世界最大的棕油生产国和出口国,泰国的橡胶生产居世界首位,菲律宾是世界上生产椰子最多的国家。
东南亚粮食作物:水稻是东南亚的主要粮食作物,种植历史悠久,主要分布在肥沃的平原和三角洲地区。
这里是世界最重要的稻米产区,泰国、缅甸和越南是世界重要的稻米生产国和出口国。
3、东南亚气候特征?东南亚包括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两部分。
1、中南半岛主要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风成因: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南半球东南信风北移越过赤道,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右偏为西南季风;冬季风成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盛行东北季风。
气候特征:全年高温,分雨、旱两季,夏季风来临时,降水丰沛,冬季风来临时,降水稀少。
2、马来群岛主要属于热带雨林气候,成因:终年受赤道低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
气候特征:终年高温多雨,多对流雨。
4、东南亚的气候特点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热带雨林气候的气候特征是全年高温多雨。
热带季风气候的气候特征是终年高温,降水分旱雨两季。
5、南亚和东南亚的气候区别及原因区别:南亚地区除喜马拉雅山脉为高原山地气候、马尔代夫为赤道多雨气候(热带雨林气候)、巴基斯坦西南部塔尔沙漠为热带沙漠气候外,其余地区均为热带季风气候。
热季是每年3~5月,极端高温可达55℃以上,降水量季节分布极不均匀,11月到次年5月(旱季)基本上没有降水,6~10月(雨季)集中大量降水(喜马拉雅山南麓可达1.5万毫米以上),乞拉朋齐为世界“雨季”。
东南亚知识点一、位置(1)交通位置:。
(2)纬度位置:绝大部分地区位于(90°E—140°E 10°S—23.5°)。
二.范围(11国)(1)中南半岛:六个国家:。
(2)马来群岛:六个国家:。
(是世界上最大的群岛)三.自然地理特征1、地形:中南半岛:。
马来群岛:。
2、气候::分布,降水类型:。
:分布,降水类型:。
3、河流:(1)主要河流:注入印度洋:。
注入太平洋:。
(2)主要水文特征:相同点:①;②;③。
不同点:①中南半岛径。
②马来群岛径。
(3)水文水系特征:①马来半岛:流向:;上游:;下游:。
②马来群岛:。
四.人文地理特征(人口稠密,人多地少)1、人口及分布:①是世界上人口的地区之一。
②集中分布在。
③是东南亚人口最多的国家,改过人口一半以上分布在。
2、人种与宗教:属于人种。
居民大多信仰。
印尼、马来西亚把教定为国教,菲律宾居民多信仰教。
3、集中:东南亚是世界上海外华人分布最集中的地区,五. 经济发展1、东南亚经济发展区位因素:(1)有利:①。
②。
③。
(2)不利:①。
②。
2、农业生产(1)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盛产)。
①,主要粮食作物。
②。
主要经济作物:。
(2)区位优越条件:。
(3)特色农产品:主要稻米出口国:。
是世界上天然橡胶最大生产国。
3、著名矿产(1)锡矿带:。
(2)石油:。
4、经济特征:(1)丰富的资源和物产为东南亚国家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优越的条件。
(2)由于过去长期受殖民统治,致使经济结构、为主。
(3)东南亚各国家独立后,为了振兴经济,比较重视发展。
(4)近年利用当地,引进外国资本和先进的工业技术发展加工工业,取得显著的成效。
(5)东南亚有丰富的资源。
六. 东南亚热点问题探究1、东盟(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中国与东盟建立自由贸易区的有利因素:①。
②。
③。
2、印尼地震、海啸:原因。
3、克拉地峡①巨大的经济意义,。
②对我国的影响:。
4、缅甸迁都:原因:。
高二地理东南亚东南亚,位于亚洲东南部,是一个地理位置十分重要且具有特殊地位的地区。
它由菲律宾、印度尼西亚、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越南、柬埔寨、老挝、缅甸及东帝汶等国家组成。
本文将就东南亚的地理特点、人文历史、经济发展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地理特点东南亚地理位置独特,北临亚洲大陆,南濒赤道,东临太平洋,西濒印度洋。
这种地理位置造就了东南亚独特的气候和地貌。
整个东南亚地区多山地和河流,地形起伏较大。
其次,东南亚地处热带和亚热带,气候湿热,年降雨量丰富,常年高温。
这样的气候条件使东南亚成为众多热带雨林的家园,其中包括世界上最大的热带雨林——亚马逊雨林。
二、人文历史东南亚地区历史悠久,包括了许多古老的文明。
早在公元前2世纪,东南亚地区就出现了一系列古代国家,如暹罗、高棉、占城等。
这些古代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繁荣发展,留下了许多宏伟的古迹和文化遗产。
另外,东南亚也是航海文明的发源地之一,著名的航海家郑和曾率领船队多次到达非洲东海岸,并在东南亚地区形成了独特的海洋文化。
三、经济发展近年来,东南亚地区经济发展迅猛,成为全球经济的重要增长点之一。
东南亚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如石油、天然气、锡、橡胶和木材等。
同时,东南亚地区的国家也积极吸引外资,发展制造业和服务业。
例如,新加坡发展成为东南亚地区的金融中心,泰国和马来西亚在汽车制造和旅游业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东南亚地区还积极推动区域经济合作,成立了东盟(东南亚国家联盟),通过合作促进了地区贸易与经济一体化。
四、环境挑战与可持续发展虽然东南亚地区在经济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也面临着一系列环境问题。
其中最突出的问题之一是热带雨林的破坏,大量的森林滥砍滥伐导致了生态系统的退化和物种灭绝。
此外,城市化进程也带来了水污染、空气污染等环境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东南亚地区的国家积极推行可持续发展战略,提倡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
同时,东南亚地区也加入了国际社会的行动,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等全球性环境问题。
第七章 认识地区第一节 东南亚【思维导图】图1 东南亚简图1.位置与范围2.自然地理特征3.东南亚物产丰富①热带经济作物:世界上天然橡胶、棕油、椰子、椰油、蕉麻等热带经济作物的重要产地。
①粮食作物:水稻。
泰国、越南、缅甸是世界上重要的稻米出口国。
【思考】东南亚种植水稻的有利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自然条件:①河流冲积平原,地形平坦。
①热带雨林和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水热充足。
①河流附近,灌溉水源充足。
①土壤肥沃。
社会条件:东南亚人口密集,劳动力充足。
①矿产资源:石油、天然气、锡等。
印度尼西亚是重要的石油出口国;泰国、马来西亚等国的锡产量居世界前列。
4.国家和居民(1)国家:a.中南半岛国家:越南、老挝(唯一内陆国)、缅甸、泰国、柬埔寨。
其中:缅、老、越与中国相邻。
b.马来群岛国家:新加坡(花园城市),印度尼西亚是世界上火山最多的国家,被称为“火山国”。
(2)居民:a.东南亚是世界上人口稠密的地区之一,也是世界上华人、华侨最集中的地区。
b.人口集中分布在河流下游的冲积平原。
(沿河分布)c.原因:河流沿岸,地势平坦,土壤肥沃,灌溉便利,农业发达,交通便利。
d.我国被称为侨乡的是:广东、福建。
第二节 南亚【思维导图】图2 南亚简图1.自然地理特征:2.人文地理特征(1)人口:南亚人口稠密,以印度人口最多。
(2)经济:南亚各国都是发展中国家,经济以农业为主。
印度是南亚经济发展最快的国家,其软件产业在世界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加尔各答是印度最大的城市和麻纺织工业中心;孟买是印度的棉纺织工业中心。
(3)宗教与社会A.南亚是佛教和印度教的发源地。
①印度:信奉印度教;②巴基斯坦:信奉伊斯兰教;B.南亚最大国家是印度,其首都是新德里,该国主要人种为白色人种,官方语言为英语。
C.印度的泰姬陵是著名旅游景点,它是伊斯兰教建筑风格。
3.重点问题落实(1)德干高原的地势及判断依据:德干高原西部地势较高,东部地势较低;判断依据是德干高原上的河流总体上由西向东流。
中考地理东南亚知识点总结1. 地理位置东南亚位于亚洲东南部,东南亚包括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越南、柬埔寨、老挝、菲律宾、印度尼西亚、文莱和缅甸等十个国家。
东南亚地处亚洲与太平洋地区相交的位置,地处航运通道枢纽。
其地理位置十分重要,也决定了其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特殊地位和作用。
2. 地形地势东南亚地势多为山地、高地,少数平原地区。
其中,印度尼西亚、菲律宾、马来西亚一带是地震带,火山活跃,一些火山岛屿地表上有火山熔岩带,火山喷发易造成重大人员伤亡、严重财产损失。
东南亚还有一种特殊的地貌叫喀斯特地貌,是溶蚀形成的地貌。
3. 气候东南亚地区属于热带季风气候。
全年温度高,多日照,降水多。
湿度大,纬度低,气温高,年均温在24℃-30℃之间,年均降水量在1000毫米以上。
由于受季风影响,东南亚地区分为旱季和雨季,雨季在5~11月之间。
东南亚地区处于热带冷、暖、热气团的交汇区,所以台风、热带低气压等自然灾害时有发生。
4. 自然资源东南亚地区资源丰富,有石油、天然气、矿产资源丰富,以沙特阿拉伯之后,印尼石油储量居世界第二,石油出口量也位居世界前茅之列。
东南亚国家资源丰富,如印尼棕榈油、马来西亚天然金橘、菲律宾糖蔗等农产品属世界一流。
5. 人口和城市东南亚地区总人口多,约有6.8亿。
其中印度尼西亚全国面积世界第14位,人口轻世界第四位。
泰国、越南、菲律宾等国也是人口众多的国家。
人口多主要集中在沿海平原,诸河地区。
6. 经济东南亚是世界上重要的农业和水产业生产基地,热带农作物、糖、棕榈油、稻米、茶、咖啡、橡胶、水果等农产品出口量居世界前列。
7. 热带雨林东南亚地区拥有全球占比40%的热带雨林,其中以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的热带雨林最为著名。
被称作地球之肺。
但由于近年来人类活动不断,导致了热带雨林的砍伐,严重威胁着生态平衡。
总之,东南亚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地区。
地理位置优越、气候条件适宜、资源丰富,使得东南亚地区成为了世界上人口密度最高、经济最活跃的地区。
第二节东南亚(第二课时) 地质灾害,热带气候,物产【课程标准】1.东南亚的地理位置、范围及主要区域特征2.熟悉区域分析的一般思路和方法【自主梳理】一、东南亚的位置、范围1.东南亚西临洋,东临洋,在洲和洲之间。
2.东南亚在亚洲的________,包括______和_ ___两部分.主要纬度范围(10°S~25°N之间,主要位于___________带)。
其中___________ 是世界最大的群岛。
二、东南亚的自然环境1.中南半岛的地形与河流①中南半岛北部地势,与我国山水相连,高大的山脉由向延伸,河流嵌入其中,形成、的地表形态。
②中南半岛的主要河流有、、、、,这些河的大致流向是。
③中南半岛河流上游奔腾在崇山峻岭之中,蕴藏着丰富的资源,进入下游,水流马来群岛大多数岛屿地势,山岭,平原,河流,之称。
①中南半岛:气候,气候特征。
雨季:月至月,盛行风旱季:月至月,盛行风农作物一般在播种,收获②马来群岛:气候,气候特征。
农作物可以随时播种,一年到头都有收获三、东南亚的国家①东南亚主要国家共有个,______是惟一内陆国,半岛上的半岛是___________。
世界最大群岛(我国习惯称南洋群岛)是_____ __ , ___________在东南亚面积最大,也是世界最大的群岛国家,首都雅加达是东南亚最大城市,东帝汶2002年5月独立。
是世界第大岛,仅次于格陵兰岛。
该岛西部属于亚洲的东南亚,东部属于洲。
②与我国相邻的国家有、、③位于中南半岛的国家有、、、、、共6个。
③位于马来群岛的国家有、、、、共5个。
四、十字路口的位置了解马六甲海峡的位置、作用、周围国家东南亚处在与、与的“十字路口”1.位置:与之间2.作用:是沟通与的天然水道,是联结、沿岸与西岸港口的重要航道。
3.两岸国家:、、,在这里,有世界著名海港。
<一>人们为什么称马六甲海峡是亚洲与大洋洲、太平洋与印度洋联系的“咽喉”?<二>通过马六甲海峡的航线向西、向东分别可到达哪些地区?<二>试分析日本为什么把马六甲海峡称为它的“海上生命线”为什么中南半岛上许多大城市分布在河流沿岸?<一>、你觉得本课的重点在哪儿?<二>、能发现问题是善于思考和勇于探索的表现!!!请提出你们小组的问题:【归纳、拓展】爪哇岛(Java,亦作Djawa或Jawa)——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岛屿爪哇岛上河流纵横,风光旖旎,每年都吸引大批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前往观光旅游。
东南亚知识点归纳地理地理位置东南亚位于亚洲大陆的东南边缘,地处赤道附近,受季风影响,气候变化较为明显。
东南亚地区的岛屿星罗棋布,拥有大量的海岛和半岛,形成了独特的地理景观。
其中,马来半岛和东砂为主要陆地,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等为主要海岛国家。
大陆地区马来半岛:马来半岛是东南亚地区的一个主要陆地,位于泰国南部和马来西亚北部,地处印度洋和南海之间的狭长地带。
这里的热带雨林景色优美,拥有众多的自然资源。
同时,马来半岛也是东南亚地区的经济中心,拥有较为发达的工业和农业,是东南亚地区的重要物流和商业中心。
东砂(婆罗洲):东砂是马来西亚的一部分,位于马来半岛东部,是世界第三大岛屿,也是东南亚最大的岛屿之一。
东砂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包括石油、天然气和木材等,同时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雨林之一。
海岛国家印度尼西亚:印度尼西亚是世界上最大的群岛国家,拥有上万个岛屿,位于赤道附近,气候炎热多雨。
印度尼西亚的自然景观多样,有美丽的海滩、神秘的火山、繁密的热带雨林等,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观光度假。
菲律宾:菲律宾是一个海岛国家,由7000多个岛屿组成,位于太平洋西部。
菲律宾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包括矿产、森林和渔业资源等。
同时,菲律宾也是一个美丽的旅游胜地,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和热带雨林景观。
文化和民族东南亚地区拥有多样的文化和民族,主要包括马来人、华人、印度人等,各民族之间相互交融。
东南亚国家大多信奉佛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等宗教,宗教在社会生活和文化传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经济发展东南亚地区经济发展迅速,是全球经济增长最快的地区之一。
在全球化的大环境下,东南亚地区不断吸引着国际资金和技术的流入,加速了地区经济的发展。
东南亚地区的主要产业包括农业、工业、服务业等,其中农业和渔业是东南亚地区的重要产业之一,出口的大米、糖、橡胶等产品一直占据了世界市场的一席之地。
东南亚地区的工业也在不断发展,尤其是电子、汽车、纺织等工业领域,成为全球制造业的主要基地之一。
东南亚地理知识概括一、地理位置和范围。
东南亚包括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两部分,大致在南纬10度~北纬23度之间,经度范围比较广,在东经90度至东经140度之间。
东南亚著名的海峡、地峡、运河。
1,马六甲海峡。
马六甲海峡被誉为咽喉要道,东南亚位于亚欧大陆和澳大利亚大陆、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处于“十字路口"的交通位置,马六甲海峡是该路口的咽喉,该海峡位于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岛之间,西北宽、东南窄,地处赤道无风带,有利于通航。
该海峡是从欧洲、非洲向东航行到东南亚,东亚各港最短航线的必经之地,是连接太平洋与印度洋的海上道路。
2,克拉海峡和克拉运河。
克拉海峡位于北纬7度至10度之间泰国境内。
北连中南半岛,南接马来半岛,克拉运河的开凿对我国来说有重要意义。
运河可缩短我国对欧洲、非洲贸易航程,运输安全性得到提高。
二、东南亚地形特点。
其地形北高南低,山脉自北向南呈扇形分布,山河相间,河流源远流长。
其山地和河流是我国西南山脉和河流的向南延续。
主要山脉自西向东依次为那加山脉、若开山脉;登劳山脉、他念他翁山脉、比劳克东山;长山山脉.三大山序之间的伊洛瓦底江、萨尔温江、湄南河、湄公河、红河自北向南,汹涌奔腾.河流上游多穿行于掸邦高原,深切的河谷将高原分为数块,如伊洛瓦底江与萨尔温江之间的东缅高原,萨尔温江与湄公河间的清迈高原,湄公河与红河之间的老挝高原等。
各河上游落差很大,河流侵蚀搬运能力强,下游堆积速度较快,形成许多面积广大的三角洲平原。
大河下游和河口多有肥沃平原和三角洲。
马来群岛散布在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广阔海域.北起巴坦群岛,南迄罗地岛,西起苏门答腊岛,东达新几内亚岛以西。
马来群岛上的地形以山地为主,且多分布在岛屿中部。
平原比较狭小,主要分布在沿海,只有爪哇岛北部和苏门答腊岛东部平原面积较大。
马来群岛处于地壳运动活跃的地方,由于三大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彼此挤压,时常引发地震。
在地壳隆起形成山地的同时,地下灼热的岩浆也顺地裂缝上涌,在地面喷发形成火山。
东南亚的地理特征东南亚是一个多元化而又充满活力的地区,其地理特征有着显著的特点。
这里涵盖了十个国家,包括印度尼西亚、泰国、越南、菲律宾等等。
本文将介绍东南亚地区的地形、气候、水系以及自然资源等方面的特征。
一、地形东南亚地形多样,包括高山、平原、沼泽地、海岸线等等。
其中最显著的地形特征是东南亚高山地区。
东南亚的高山主要集中在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和越南。
马来半岛的山脉主要由坡度陡峭的山脉和丘陵组成。
而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岛则有许多火山,这些火山造就了该地区的独特地貌。
此外,越南的高山则以其壮丽的山水形成了一道壁垒,具有极高的观光价值。
二、气候东南亚地区的气候主要有两个季节:雨季和旱季。
由于地处赤道附近,大部分地区的气候属于热带雨林气候,年平均气温在25至30摄氏度之间。
东南亚独特的气候决定了其丰富的生物多样性。
例如,马来西亚的坡岛和婆罗洲岛是有名的生态热点,拥有世界上最多样化的生物群落之一。
三、水系东南亚国家横跨许多主要河流和重要的海峡。
其中,湄公河、红河和珠江是东南亚地区的主要河流。
湄公河在中国云南发源,穿越缅甸、老挝、泰国、越南和柬埔寨,最终注入南中国海。
而红河则在中国云南与越南接壤,流经越南北部,最终注入东海。
此外,东南亚还有许多海峡,包括马六甲海峡,它是连接印度洋与南中国海的要道,对于全球贸易具有重要意义。
四、自然资源东南亚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其中包括石油、天然气、矿产和木材等。
印度尼西亚是世界上最大的森林覆盖面积国家之一,其拥有丰富的木材资源。
而马来西亚则以其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而闻名。
此外,菲律宾以其丰富的矿产资源而备受瞩目,尤其是铜、金等金属矿产。
五、人口与城市化趋势东南亚地区人口众多且多样化,人口密度较高。
其中,印度尼西亚是东南亚最人口稠密的国家,约有2.7亿人口。
此外,泰国、菲律宾和越南等国也有较高的人口数量。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东南亚地区的许多城市发展迅速。
例如,首都雅加达是印度尼西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中心,曼谷则是泰国的中心城市,胡志明市是越南的重要城市。
东南亚气候及地形特征1、东南亚地区的位置,气候,地形,河流水文特征,农业区位4气候编辑中南半岛东南季风越过赤道偏转成西南风, 受西南季风和东北季风交替控制影响,中南半岛大部分为热带季风气候,终年高温,分旱雨两季。
马来群岛因马来群岛纬度低,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的控制,气流上升为主,所以气候大部分为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
大巽他群岛属海洋性赤道多雨气候;菲律宾群岛属海洋性热带季风气候,主要为热带雨林景观。
规律北纬十度至南纬十度为热带雨林气候;北纬十度至北纬二十度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中南半岛北部有小面积的高山高原气候。
河流编辑因中南半岛的北部是平均海拔四五千米[4] 的青藏高原,所以半岛上的大多数河流水流湍急,可建设水电工程。
湄公河湄公河(Mekong River),干流全长4880公里,是亚洲最重要的跨国水系,亚洲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世界第九大长河;主源为扎曲,发源于中国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杂多县。
流经中国、老挝、缅甸、泰国、柬埔寨和越南,于越南胡志明市流入南海。
流域除中国和缅甸外,均为湄公河委员会成员国。
湄公河上游在中国境内,称为澜沧江,下游三角洲在越南境内,因由越南流出南海有9个出海口,故越南称之为九龙江,总程度长2139公里。
东南亚重要国际河流.源自中国境内澜沧江,流入中南半岛始称湄公河.经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和越南,注入南海,大致由西北流向东南.总长4180公里,流域总面积81.1万平方公里.湄公河长2668公里,其中约1200公里为国界河,包括中缅,缅老,老泰各段界河;流域面积63万平方公里,年径流量4633亿立方米,居东南亚各河首位。
伊洛瓦底江伊洛瓦底江,亚洲中南半岛大河之一,缅甸的第一大河。
中国古称大金沙江和丽水。
其河源有东西两支,东源叫恩梅开江,发源于中国境内察隅县境伯舒拉山南麓(中国云南境内称之为独龙江),西源迈立开江发源于缅甸北部山区。
萨尔温江萨尔温江(Salween),亚洲东南部河流,又名丹伦江,流经中国的的部分称怒江。
初中东南亚知识点东南亚位于亚洲东南部,包括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两大部分。
这里地理位置独特,气候多样,文化丰富,是一个充满魅力的地区。
一、地理位置1、经纬度位置东南亚大致位于 10°S 25°N 之间,绝大部分位于热带;位于 90°E 140°E 之间,处于东半球。
2、海陆位置东南亚地处亚洲与大洋洲、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十字路口”。
马六甲海峡位于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岛之间,是这个“十字路口”的咽喉要道,是连接太平洋与印度洋的重要海上通道。
二、地形特征1、中南半岛地势北高南低,山脉、河流多由北向南延伸,具有山河相间、纵列分布的特点。
主要山脉有长山山脉、若开山脉等;主要河流有湄公河、湄南河、红河等。
2、马来群岛地形崎岖,山岭众多,平原较少,多火山、地震。
印度尼西亚是世界上火山最多的国家,有“火山国”之称。
三、气候类型1、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马来群岛大部分地区和马来半岛南部。
终年高温多雨,植物终年常绿,农作物随时可以播种,四季都有收获。
2、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中南半岛和菲律宾群岛北部。
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雨季播种,旱季收获。
四、河流1、湄公河发源于中国青海省,在中国境内叫澜沧江,是东南亚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被称为“东方多瑙河”,流经中国、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和越南。
2、湄南河泰国的主要河流,流域内是泰国主要的农业区。
3、红河发源于中国云南省,流经越南,注入北部湾。
五、农业1、主要粮食作物水稻是东南亚主要的粮食作物。
这里高温多雨的气候,有利于水稻的生长。
泰国、越南、缅甸是世界重要的稻米出口国。
2、经济作物东南亚是世界上天然橡胶、油棕、椰子、蕉麻等热带经济作物的最大产地。
马来西亚是世界上最大的棕榈油生产国;泰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天然橡胶生产国;印度尼西亚是世界上最大的椰子生产国;菲律宾是世界上最大的蕉麻生产国和椰子出口国。
六、人口和城市1、人口分布东南亚是世界上人口稠密的地区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