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信测试研究与测试用例方案
- 格式:doc
- 大小:61.50 KB
- 文档页数:4
电信通信设备测试方法概述在现代社会中,电信通信设备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这些设备的可靠性和性能直接影响到人们的通信质量和体验。
因此,对于电信通信设备的测试方法具有极高的重要性。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电信通信设备测试方法,以帮助提高设备的质量并确保其正常运行。
一、信号传输测试1. 传输性能测试传输性能测试是评估电信通信设备传输信号质量和速度的重要手段。
测试过程中,我们可以使用专业设备来模拟真实的通信环境,通过监测设备在不同传输速率下的数据传输能力来评估其性能。
在测试过程中需要注意对各种干扰因素进行控制,以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2. 信号覆盖测试信号覆盖测试是评估电信通信设备覆盖范围和信号强度的重要方法。
在测试中,我们可以使用定位设备和信号分析仪来测量设备在不同地点的信号强度,并绘制信号覆盖图。
这有助于确定信号强度不足或盲区的位置,并及时采取相应的优化措施。
二、可靠性测试1. 多点接入性测试多点接入性测试是评估电信通信设备在同时连接多个用户时的性能的重要方法。
通过模拟多个用户同时访问设备,并测试其响应时间和资源分配能力,可以评估设备在高负载情况下的表现和性能稳定性。
2. 抗干扰性测试抗干扰性测试是评估电信通信设备在遭受各种干扰源的情况下的表现的重要方法。
通过模拟各种干扰源(如电磁辐射、电源纹波等),测试设备对不同干扰的抵抗能力,以确保设备在复杂的电磁环境中能够正常运行。
三、安全性测试1. 数据加密性测试数据加密性测试是评估电信通信设备对数据加密的能力的重要方法。
通过模拟各种攻击方式(如密码破解、中间人攻击等),测试设备的加密算法和密钥管理能力,以确保设备在数据传输过程中的安全性。
2. 用户认证测试用户认证测试是评估电信通信设备对用户身份验证的能力的重要方法。
通过模拟各种攻击方式(如密码猜测、重放攻击等),测试设备的用户认证流程和防护机制,以确保设备只能被授权用户访问。
四、兼容性测试1. 系统兼容性测试系统兼容性测试是评估电信通信设备与其他系统协调工作的能力的重要方法。
A P设备测试方案中国电信集团上海研究与开发中心2002/8/28目录1、性能测试 (1)1.1无线端接口测试 (1)1.2有/无WEP功能时的性能测试 (2)1.3覆盖范围测试 (3)1.3.1 11Mbps情况下AP在室内的覆盖范围的测试 (3)1.3.2 11Mbps情况下AP在室外的覆盖范围测试 (4)1.4吞吐量测试 (5)1.5丢包率测试 (6)1.6AP在不同距离下的传输速率测试 (7)1.7AP稳定性测试(MTBF最大无故障工作时间) (8)1.8AP在高温环境下的稳定性测试 (9)2、功能测试 (10)2.1兼容性测试 (10)2.1.1 兼容性测试 (10)2.2自动切换功能 (13)2.3流量控制功能 (14)2.3.1 按用户数负载均衡 (14)2.3.2 按流量对用户进行负载均衡 (14)2.4相同C HANNEL内的AP抗干扰能力 (16)2.5不同C HANNEL内的AP抗干扰能力 (17)2.6以太网网线供电功能测试 (18)2.7AP链路完整性测试 (19)2.8?多端口交换功能测试 (20)2.9安全性功能测试 (21)2.9.1 AP用户两层隔离功能测试 (21)2.9.2 MAC地址过滤功能 (22)2.9.3 WEP模式 (23)2.9.4 SSID测试 (24)2.9.5 AP广播风暴/多播控制 (25)2.10协议测试: (26)2.10.1 DHCP Server协议测试 (26)2.10.2 802.1X协议测试 (27)2.10.3 Radius Client 协议测试 (28)2.10.4 SpanningTree协议测试 (29)3、管理性测试 (30)3.1AP配置参数测试 (30)3.1.1 只读基本工作参数测试 (30)3.1.2 可配置基本工作参数 (30)3.1.3 可配置WEP功能 (32)3.2管理方法测试 (33)3.2.1 Console配置AP (33)3.2.2 TELNET配置AP (34)3.2.3 WEB配置AP (35)3.3对于AP的配置文件进行上传和下载 (36)3.4通过管理软件对AP进行管理 (37)3.4.1 通过网管软件方式对AP的各项参数进行配置 (37)3.4.2 网管软件对以太网数据流量的监视 (38)3.4.3 网管软件对无线数据流量的监视 (39)3.4.4 网管软件对接入AP用户的MAC地址进行监视 (40)4、显示功能测试 (41)1、性能测试1.1无线端接口测试被测设备需要符合无线电管理委员会关于2.4G频段设备测试标准。
DT、CQT测试详细说明1、DT测试1.1测试方法语音业务测试:两部三星或LG测试手机(使用283频点测试卡)置于车内,并将测试手机固定,与测试软件相连,同时连接GPS接收机进行测试。
采用手机相互拨打的方式,手机拨叫、接听、挂机都采用自动方式。
每次呼叫建立时长为15秒,通话保持时长为90秒,呼叫间隔10秒;如测试过程主叫终端出现掉话或呼叫失败应及时进行书面记录;启动呼叫,开始记录测试数据,按照原定的测试路线完成测试;测试过程中,遇到无信号的情况,继续按照设置间隔要求不断进行试呼,所有的通话过程全部计入测试结果。
车速要求:在城区保持正常行驶速度;在城郊快速路车速应尽量保持在60~80公里/小时,不设置最高限速。
高速公路尽量保持在80公里/小时以上(限制车速路段以接近限制速度行驶);国道、省道以及县级以上连接公路尽量保持在60~80公里/小时。
要求测试路线尽量均匀覆盖整个城区主要街道,并且尽量不重复。
数据业务测试:测试终端(使用283频点测试卡)置于车内,与测试软件相连,同时连接GPS 接收机进行测试。
在指定PDSN侧提供一个FTP server,要求FTP服务器支持断点续传,提供用户下载/上传权限。
通过测试软件控制CDMA 1X测试终端以拨号方式建立一个PPP连接。
利用测试软件中多次从FTP server上下载测试文件。
记录测试数据,按照原定的测试路线完成测试。
1.2数据分析及输出语音业务:定义1:覆盖率=(Ec/Io≥-12dB&反向Tx_Power≤15dBm&前向RSSI≥-90dBm)的采样点数/采样点总数×100%定义2:覆盖率=(Ec/Io≥-12dB&反向Tx_Power≤20dBm&前向RSSI≥-95dBm)的采样点数/采样点总数×100%说明:采样点总数为主、被叫测试终手机采样点样本数之和。
空闲状态下采集到的采样点数按(Ec/Io≥-12dB&前向RSSI≥-90dBm)纳入统计。
运营商网速测试方案模板一、背景介绍随着信息技术与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已经成为人们生活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而作为互联网的入口,运营商的网络质量和网速就显得尤为重要。
用户对于网络的速度和稳定性要求越来越高,因此运营商需要通过严格的网速测试,以确保用户能够享受到高质量的网络服务。
二、目的与意义1. 提高用户满意度:通过网速测试,运营商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网络速度慢和不稳定的问题,提高用户的满意度和忠诚度。
2. 保障网络质量:网速测试能够帮助运营商监控网络质量,及时发现网络问题,并进行优化和改进,从而提高整体网络质量。
3. 提升品牌形象:良好的网速测试结果可以提升运营商的品牌形象,增强品牌的竞争力,吸引更多用户。
4. 符合监管要求:根据相关行业规定,运营商需要定期对网络进行测试,以满足监管部门的要求。
三、测试方案1. 测试范围:测试范围包括运营商的4G网络、5G网络、宽带网络等,覆盖城市、乡村和特定地区。
2. 测试对象:测试对象为运营商的用户,包括个人用户、企业用户、政府机构等。
3. 测试内容:(1)网速测试:测试网络的下载速度、上传速度、延迟时间等性能指标。
(2)网络稳定性测试:测试网络在不同时间段和不同地点的稳定性,防止出现网络波动和断流现象。
(3)视频流畅度测试:测试网络对高清视频的流畅度支持能力。
(4)在线游戏延迟测试:测试网络对于在线游戏的延迟程度,以及网络丢包率。
4. 测试工具:选择专业的网速测试工具进行测试,包括Speedtest、PingPlotter、iPerf等。
5. 测试流程:(1)确定测试地点:根据测试范围,选择不同的测试地点,包括城市、乡村和特定地区。
(2)设置测试时间:确定测试的具体时间段,包括白天、晚上和高峰时段。
(3)进行测试:运营商工作人员携带测试设备,前往测试地点进行网速测试。
(4)记录数据:记录测试过程中的数据,包括下载速度、上传速度、延迟时间等指标。
(5)分析结果:对测试结果进行分析,发现问题点,并提出改进意见。
软科学研究报告中国电信3G试验测试规范cdma2000 BREW业务分册(送审稿)v4.4研究单位:中国电信集团广州研发中心完成日期: 2004 年4月中国电信集团广州研发中心 cdma2000 BREW业务测试规范编制说明根据信产部安排,2004年将由信产部电信研究院组织各运营商和设备厂商进行MTNet第二阶段测试,中国电信在配合电信研究院完成该测试的基础上,将继续进行更全面和更深入的3G测试。
本测试规范为中国电信3G试验网cdma2000的测试规范,该规范以中国电信测试需求为基础,结合信产部的测试内容,给出具体的测试用例及测试方法、预期结果。
本规范由以下分册组成:中国电信3G试验测试规范-cdma2000网络功能及性能分册中国电信3G试验测试规范-cdma2000业务功能分册中国电信3G试验测试规范-cdma2000计费测试分册中国电信3G试验测试规范-cdma2000网管分册中国电信3G试验测试规范-cdma2000 BREW业务分册中国电信3G试验测试规范-cdma2000 JA V A业务分册中国电信3G试验测试规范-cdma2000 WAP业务分册中国电信3G试验测试规范-cdma2000定位业务分册中国电信3G试验测试规范-cdma2000多媒体邮件业务分册中国电信3G试验测试规范-cdma2000可视电话业务分册中国电信3G试验测试规范-cdma2000流媒体业务分册中国电信3G试验测试规范-cdma2000终端与网络IOT测试分册中国电信3G试验测试规范-cdma2000终端外场测试分册本分册为cdma2000 BREW业务分册,依据信产部《第三代移动通信网络技术试验阶段cdma2000 BREW业务测试规范》规范制定。
本册规定了CDMA2000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BREW业务功能要求和测试方法。
本分册标准适用于中国电信采用CDMA2000制式的试验系统。
项目组成员:尹珂、朱红梅2004年4月15日《中国电信3G试验测试规范-cdma2000BREW业务分册》内容摘要本规范按照中国电信3G试验总体方案的要求,给出了cdma2000试验网BREW业务测试部分测试项目及用例,以及各个测试项目的测试目的、测试方法、预期结果等。
电信服务质量用户满意指数(TCSI)测评方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和信息产业部《电信服务质量用户满意指数评价制度》等相关规定,特制定省、自治区、直辖市电信服务质量用户满意指数(TCSI)测评方案,具体如下。
一、测评对象TCSI测评对象为某个电信运营企业的某项电信业务的终端用户。
被评业务的选定原则为:当前广泛使用的主要电信业务;某项业务的被测评企业的选定原则为:在测评行政区划范围内,该企业的该项业务的用户数占到所有企业该项业务总用户数的10%以上。
各省通信管理局可参照上述原则自行确定测评对象。
TCSI测评的对象可视电信业务市场的发展变化做出必要调整。
二、测评项目主要测评项目包括电信用户对电信行业、电信企业、电信业务的用户满意度,并依据测评数据分析质量印象、预期质量、感知质量、感知价值、用户满意指数、用户抱怨、用户忠诚度及相互关系,以及提供企业服务改进点信息等。
上述各测评项目的测评结果及其有关信息,应在测评结束后的报告中体现出来并加以阐述。
三、测评时间TCSI测评工作的开展时间为当年的第四季度。
四、测评方式TCSI测评通过对测评对象(某个被测评企业的某个被测评业务的所有终端用户)进行抽样,并对被抽中的用户采用统一的标准问卷进行访问调查,调查后获得的有效问卷的所有选项答案即为原始数据,然后通过对收集的原始数据进行数据汇总、整理、计算分析等,得到测评结果。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TCSI测评,由省通信管理局组织完成样本抽样、问卷调查和数据汇总;汇总的数据按统一格式通过信息产业部网站专用功能区上传信息产业部电信管理局,由部组织完成指数计算和测评报告,并将测评结果和测评报告反馈相关省局。
调查问卷见附件一,原始数据汇总表(样表)从信息产业部网站上下载。
五、抽样方法5.1 样本量样本即为被调查的终端用户,按要求完成访问的合格样本为有效样本。
本方案的有效样本规模暂定为:每个测评对象需完成300个有效样本。
中国电信AP测试⽅案A P设备测试⽅案中国电信集团上海研究与开发中⼼2002/8/28⽬录1、性能测试 (1)1.1⽆线端接⼝测试 (1)1.2有/⽆WEP功能时的性能测试 (2)1.3覆盖范围测试 (3)1.3.1 11Mbps情况下AP在室内的覆盖范围的测试 (3) 1.3.2 11Mbps情况下AP在室外的覆盖范围测试 (4) 1.4吞吐量测试 (5)1.5丢包率测试 (6)1.6AP在不同距离下的传输速率测试 (7)1.7AP稳定性测试(MTBF最⼤⽆故障⼯作时间) (8)1.8AP在⾼温环境下的稳定性测试 (9)2、功能测试 (10)2.1兼容性测试 (10)2.1.1 兼容性测试 (10)2.2⾃动切换功能 (13)2.3流量控制功能 (14)2.3.1 按⽤户数负载均衡 (14)2.3.2 按流量对⽤户进⾏负载均衡 (14)2.4相同C HANNEL内的AP抗⼲扰能⼒ (16)2.5不同C HANNEL内的AP抗⼲扰能⼒ (17)2.6以太⽹⽹线供电功能测试 (18)2.7AP链路完整性测试 (19)2.8?多端⼝交换功能测试 (20)2.9安全性功能测试 (21)2.9.1 AP⽤户两层隔离功能测试 (21)2.9.2 MAC地址过滤功能 (22)2.9.3 WEP模式 (23)2.9.4 SSID测试 (24)2.9.5 AP⼴播风暴/多播控制 (25)2.10协议测试: (26)2.10.1 DHCP Server协议测试 (26)2.10.2 802.1X协议测试 (27)2.10.3 Radius Client 协议测试 (28)2.10.4 SpanningTree协议测试 (29)3、管理性测试 (30)3.1AP配置参数测试 (30)3.1.1 只读基本⼯作参数测试 (30)3.1.2 可配置基本⼯作参数 (30)3.1.3 可配置WEP功能 (32)3.2管理⽅法测试 (33)3.2.1 Console配置AP (33)3.2.2 TELNET配置AP (34)3.2.3 WEB配置AP (35)3.3对于AP的配置⽂件进⾏上传和下载 (36)3.4通过管理软件对AP进⾏管理 (37)3.4.1 通过⽹管软件⽅式对AP的各项参数进⾏配置 (37)3.4.2 ⽹管软件对以太⽹数据流量的监视 (38)3.4.3 ⽹管软件对⽆线数据流量的监视 (39)3.4.4 ⽹管软件对接⼊AP⽤户的MAC地址进⾏监视 (40)4、显⽰功能测试 (41)1、性能测试1.1⽆线端接⼝测试被测设备需要符合⽆线电管理委员会关于2.4G频段设备测试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