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毒人员现状统计表
- 格式:pdf
- 大小:2.03 MB
- 文档页数:7
关于街道吸毒人员情况的调查报告_调查报告我处共有在册吸毒人员114人,其中扶青社区3人,XX社区12人,关家社区14人,XX社区18人,耕塘社区14人,甘子冲社区29人,小花社区16人,洞新社区8人,还有竹山社区目前临时没有。
其中列入社区戒毒和社区康复77人,占总人数的67.5%;劳教在所22人,强制戒毒9人,监狱服刑6人。
1、胜利戒毒,要求消"户'者如扶青社区吸毒人员廖海霞,2021年初吸食毒品追龙,后家庭裂开,已离婚。
现经过家人的劝告,格外是在现男友的鼓舞下,已完全与毒品断绝,并自觉每月到卫生防疫站尿检一次,都是阴性,现在与男友一起经营旅社,生活稳定,感情稳定。
但其本人反映,由于自己曾经吸过毒,被公安机关机关列入黑名单,给自己的生活带来诸多不便。
如去年和男友到云南办事,住宾馆时凌晨2点遭当地公安查房,缘由就是用身份证登记住宿时,属公安机关在册的"重点人员名单',引起当地公安机关的留意,带来出行不便。
还有XX市大路局的吸毒人员彭国军,目前收入稳定(年收入近4万元),家庭稳定,本人对毒品危害认识深刻,自觉按月尿检,都是阴性。
我们到他单位领导和同事们及四周邻居调查,都反映他的确已不沾毒品,我们认为他已胜利戒毒。
据初步调查把握,目前胜利戒毒1年以上者有12人,占决在册人数的10.5%,他们都因自己的吸毒史,成为公安机关在册的"重点人员名单',引发了生活中诸多不便,患病到各种卑视,他们剧烈要求消"户',退出公安机关"重点人员花名册'。
我们认为这些要求有合理性,可列入阶段性戒毒胜利的人员,应与那些尚未戒断的吸毒人员区分对待,但不知道怎样操作。
2、家人难过,拒不配合者XX社区有一名叫唐维的吸毒人员,因吸毒已与家人的关系很僵,他的老父亲帮他解决了工作,看着他吸毒,恨之入骨,同时也迁怒于社会,怪政府和公安机关没有准时训练和关心他的儿子,拒不供应唐维的去向,并辱骂打电话问状况的社工人员,与上门做工作的社区民警吵架,气焰嚣张,看法相当恶劣,新的《禁毒法》只有对吸毒人员的强制措施,对拒不配合、看法恶劣的家人没有强制措施,给工作的深化带来了肯定的难度。
泥河镇种毒人员摸排表泥河镇吸毒人员摸排表填报单位:年月日泥河社区创建“无毒社区”工作方案为进一步推动我社区创“无毒社区”的建设工作,从根本上预防毒品在社区发展蔓延,根据《安徽省创建“无毒社区”考核评定办法》和庐禁毒办[2012]文件精神和泥综字[2012]文件精神,特拟定本活动方案:一、指导思想按照中央综治委和国家毒毒委的要求,坚持“四禁”并举的原则,以社区彻底无吸毒、无贩毒、无种毒为总目标,把禁毒工作的各项目标任务、措施和责任分解到各创建单位,使禁毒工作成为党总支、社居委统一领导,各创建单位齐抓共管,全社会积极参与的工作格局,在全社区范围内禁绝毒品,促进社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创建平安社区,更好地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实践“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思想。
二、组织领导社区成立了“无毒社区”创建工作领导组。
组长由邢晓红同志担任。
副组长朱大山、邢浩鸣、刘式华、王启山、黄进、李曙光、张福琳同志为成员。
三、创建目标1、对本辖区、本单位涉(吸)毒人员和从外地流入本辖区涉(吸)毒人员情况掌握具体明了。
2、对辖区内发现的涉(吸)毒人员全中进行依法处理。
3、对戒毒出所人员全面落实帮教措施,帮教率达100%。
4、对帮教对象每三个月进行一次谈话和尿检,并做好记录,一旦发现帮教对象复吸,立即上报公安机关处理。
5、与相关部门和单位签订禁毒责任状。
6、每年集中开展两次以上毒品预防教育活动。
四、方法步骤社(居)委对创建“无毒单位”、“无毒小区”、“无毒家庭”进行自查,并将自查结果报告社区创建工作领导组,由领导组组织验收。
泥河社区居委会2012年3月庐江县平安创建工作集中帮扶活动被帮扶单位摸底排查情况登记表注:①帮扶方式包括:重点帮扶、对口帮扶、结队帮扶。
②备注栏应注明单位是否属于重点帮扶单位或一般帮扶单位。
审核人:填表人:庐江县平安创建工作集中帮扶活动被帮扶家庭摸底排查情况登记表注:①帮扶方式包括:重点帮扶、对口帮扶、结队帮扶。
吸毒人员动态管控详细信息基本信息发现情况管控记录社区康复协议书协议签订时间:2010 年9 月10 日甲方:省(自治区、直辖市)榆中县县(市、区)金崖∕乡镇人民政府或者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指定的(基层组织名称)乙方:姓名:金海元性别:男,出生日期:1972、12、7身份证件及号码:联系电话:,户籍所在地:榆中县金崖镇寺隆沟224号现住址:,服务处所:,社区康复地点:金崖镇人民政府戒毒治疗机构及所在地:。
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第三十四条的规定,根据公安局责令社社区戒毒决定书(文号:),为了保证乙方完成社区戒毒,甲方与乙方签订协议如下:一、甲方的职责:(一)帮助乙方制定并监督执行戒毒计划;(二)向乙方提供有资质的戒毒治疗机构及戒毒治疗途径的信息;(三)对乙方在入学、就业、享受社会保障等方面依照有关规定予以指导和帮助;(四)每周至少与乙方约见一次,了解相关戒毒情况,督促乙方根据公安机关的要求定期接受检测;(五)对申请短期离开社区社区戒毒地点的予以审批;对提出变更社区社区戒毒地点的,协调有关部门予以审批;(六)对乙方违反协议规定的行为进行告诫,对严重违反协议或吸食、注射毒品的,及时向执行地公安机关报告。
二、乙方的权利和义务(一)权利1、乙方在入学、就业、享受社会保障等方面遇到困难和歧视时,可以向甲方提出求助;2、乙方无职业且缺乏就业能力的,可以申请甲方协调有关部门提供职业技能培训、就业指导和就业援助。
(二)义务乙方应当遵守法律法规,自觉履行本协议:1、自觉遵守社区戒毒管理制度,服从甲方管理,接受甲方监督,定期向甲方如实报告戒毒情况,主动接受全程解毒治疗;2、根据公安机关的要求,在规定时间内主动接受检测;3、变更就医、就学、就业地点和联系电话等相关信息,应当及时向甲方报告;4、申请变更社区戒毒执行地点的,应当提前天向甲方报告;5、不得吸食、注射毒品,不得与有吸毒等不良行为的人接触。
三、本协议年月日起执行,至年月日止。
社区在册吸毒人员情况汇报根据最新的统计数据显示,社区在册吸毒人员数量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这一情况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
吸毒问题不仅对个人健康和家庭幸福造成了严重影响,也给社会治安和稳定带来了一定的压力。
因此,及时了解社区在册吸毒人员的情况,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干预和帮助,对于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我们对社区在册吸毒人员的基本情况进行了梳理和统计。
截至目前,社区共有吸毒人员XXX名,其中男性XXX名,女性XXX 名。
年龄分布主要集中在18-40岁之间,其中青少年吸毒人员占比较高。
吸毒人员的职业分布较为广泛,包括学生、农民工、服务业人员等。
此外,我们还发现了一些吸毒人员在社区中的流动情况,他们可能会频繁更换住所,以躲避监管和打击。
其次,我们对吸毒人员的吸毒情况进行了深入调查和分析。
调查显示,吸毒人员主要吸食海洛因、冰毒等毒品,其中以海洛因为主。
吸毒人员的吸毒频率和剂量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有的人每天都需要吸食毒品来维持生活,而有的人则是偶尔吸食。
此外,我们还发现了一些吸毒人员在吸毒后的行为表现,他们可能会出现情绪不稳、行为异常等情况,对社区治安和居民生活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针对社区在册吸毒人员的情况,我们已经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来加以干预和帮助。
首先,我们建立了吸毒人员档案,对其进行了详细的登记和记录,以便于监管和管理。
其次,我们加强了对吸毒人员的宣传教育工作,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宣传活动,提高吸毒人员的自我保护意识和拒绝毒品的能力。
同时,我们还建立了吸毒人员的康复机构和社会帮扶组织,为吸毒人员提供戒毒康复、心理辅导、职业培训等服务,帮助他们重新融入社会。
总的来说,社区在册吸毒人员情况的汇报显示了吸毒问题的严峻性和复杂性。
我们将继续加大对吸毒问题的治理力度,加强社区吸毒人员的监管和帮助工作,努力减少吸毒人员数量,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
同时,我们也呼吁社会各界关注吸毒问题,共同努力,共同为建设一个清朗的社会环境而努力。
禁毒管控情况汇报表一、禁毒工作总体情况。
近年来,我国禁毒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
各级政府高度重视禁毒工作,加大了对毒品犯罪的打击力度,加强了禁毒宣传教育,提高了全社会禁毒意识。
同时,我国还积极参与国际禁毒合作,加强了与周边国家的禁毒联合行动,有效遏制了跨国毒品走私活动。
二、禁毒管控情况。
1. 毒品走私情况。
根据最新数据显示,我国边境地区毒品走私情况呈现出多样化趋势,毒品走私方式日益隐蔽,走私分子手段愈发狡猾。
同时,一些新型毒品的走私活动也在不断增加,给禁毒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
2. 毒品滥用情况。
我国各地仍然存在一些毒品滥用的情况,尤其是在一些青少年和学生群体中,毒品滥用呈现出年轻化趋势。
同时,一些城市地区的夜店、KTV等娱乐场所也存在毒品滥用现象,对社会治安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3. 禁毒宣传教育情况。
针对毒品问题,我国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积极开展禁毒宣传教育活动,通过举办禁毒知识讲座、开展禁毒主题宣传活动等方式,提高了公众对禁毒工作的关注度和参与度。
同时,一些学校也加强了禁毒教育,通过课堂教育和校园宣传,增强了学生们的禁毒意识。
三、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1. 毒品走私管控仍需加强。
针对毒品走私情况,需要进一步加大边境地区的巡逻力度,加强对毒品走私活动的打击力度,加强与周边国家的禁毒合作,共同遏制毒品走私活动。
2. 加强社会防范和救助体系建设。
针对毒品滥用问题,需要加强社会防范和救助体系建设,提高社会各界对毒品滥用问题的关注度,加强对滥用者的救助和康复工作,帮助他们重新回归社会。
3. 深化禁毒宣传教育。
针对禁毒宣传教育工作,需要进一步深化禁毒宣传教育,加大宣传力度,创新宣传方式,提高宣传效果,使禁毒宣传教育工作更加深入人心。
四、禁毒工作展望。
未来,我国将继续加大对毒品犯罪的打击力度,加强边境地区的毒品走私管控工作,加强社会防范和救助体系建设,深化禁毒宣传教育工作,努力构建起一张密不透风的禁毒网,为实现国家长治久安、人民安居乐业作出更大的贡献。
查实吸毒人员情况汇报根据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我市吸毒人员数量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这一情况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
为了更好地了解和掌握吸毒人员的情况,我市公安机关积极开展了吸毒人员情况的排查和汇报工作。
以下是对吸毒人员情况的汇报:一、吸毒人员的基本情况。
经过深入排查,吸毒人员主要集中在18-35岁之间,占比超过70%。
其中男性吸毒人员占比较大,女性吸毒人员也呈现出逐年增加的趋势。
此外,吸毒人员主要分布在市区和一些人口密集的乡镇地区,其中城市边缘地带的吸毒人员数量较多。
二、吸毒人员的吸毒情况。
针对吸毒人员的吸毒情况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发现大部分吸毒人员主要通过注射毒品的方式进行吸毒,其中以冰毒和海洛因为主。
同时,也有部分吸毒人员通过吸食、鼻吸等方式吸毒。
吸毒人员的吸毒频率不一,但大部分人都有持续吸毒的情况,这对于他们的身体健康和社会稳定都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三、吸毒人员的社会影响。
吸毒人员的存在不仅对个人和家庭造成了严重的伤害,也对社会治安和稳定造成了严重威胁。
据统计,吸毒人员涉及的违法犯罪案件占比较高,其中盗窃、抢劫、故意伤害等案件与吸毒人员有着密切的关联。
吸毒人员的行为不仅危害自身,也危害他人,给社会治安带来了不小的压力。
四、吸毒人员的帮教和救助工作。
针对吸毒人员的情况,我市公安机关已经积极开展了帮教和救助工作。
通过开展吸毒人员的康复救助、社区矫正等工作,帮助吸毒人员尽快摆脱毒品的依赖,重新回归社会。
同时,也加大了对毒贩的打击力度,严厉打击毒品犯罪活动,净化社会环境。
五、吸毒人员情况的预防和控制。
针对吸毒人员情况的严峻形势,我市将进一步加强吸毒人员情况的预防和控制工作。
通过加强社会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毒品防范意识,加大对吸毒人员的排查力度,及时发现并帮助吸毒人员戒毒康复,从根本上减少吸毒人员的数量,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
六、结语。
吸毒人员情况的排查和汇报工作,是一项重要的社会治安工作,也是维护社会稳定和人民安宁的重要举措。
新发现吸毒人员调研报告吸毒人员调研报告一、调查目的:本次调查的目的是为了了解吸毒人员群体的特征、使用毒品的原因以及对吸毒的认知与态度,从而为吸毒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二、调查对象与调查方法:本次调查的对象为年龄在18至45岁之间的吸毒人员,采用的调查方法是匿名问卷调查。
共计调查了1000名吸毒人员,调查时间为2022年1月至3月。
三、调查结果:1. 吸毒人员的性别分布:男性占比79%,女性占比21%。
吸毒人员中男性占绝大多数。
2. 吸毒人员的年龄分布:18至25岁占比30%,26至35岁占比47%,36至45岁占比23%。
其中以26至35岁的人群占据最大比例。
3. 吸毒人员的吸毒频率:每天吸毒占比23%,每周吸毒占比41%,每月吸毒占比16%,偶尔吸毒占比20%。
4. 吸毒人员的毒品种类:冰毒占比58%,海洛因占比21%,大麻占比13%,合成大麻占比8%。
5. 吸毒人员的吸毒原因:- 好奇心驱使:占比32%的吸毒人员表示出于好奇心试用毒品。
- 逃避现实:占比26%的吸毒人员表示吸毒是为了逃避现实的问题和压力。
- 社交需求:占比18%的吸毒人员表示吸毒是为了社交、结交朋友。
- 疼痛缓解:占比15%的吸毒人员表示吸毒是为了减轻身体疼痛或病症。
- 缺乏幸福感:占比9%的吸毒人员表示吸毒是为了寻求幸福感和快乐。
6. 吸毒人员对吸毒的认知和态度:- 后悔程度:占比64%的吸毒人员表示吸毒后感到后悔和自责。
- 对身体影响的认知:占比72%的吸毒人员表示清楚吸毒对身体健康的危害。
- 对社会影响的认知:占比56%的吸毒人员表示清楚吸毒对家庭和社会产生负面影响。
- 戒毒意愿:占比43%的吸毒人员表示有戒毒的意愿,希望能改变自己的生活。
四、调查结论:通过本次调查,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 吸毒人员主要以男性为主,年龄集中在26至35岁之间。
2. 大部分吸毒人员为偶尔吸毒者,而非长期每天吸毒者。
3. 冰毒是吸毒人员使用最广泛的毒品,其次是海洛因和大麻。
镇社会面吸毒人员高、中、低风险分类情况报告社会面吸毒人员高、中、低风险分类情况报告为进一步规范和加强社会面吸毒人员动态管控工作,摸清我镇吸毒人员底数和现状,最大限度地提高对我镇吸毒人员的动态管控能力,切实预防和减少吸毒人员肇事肇祸,降低毒品社会危害,维护社会稳定。
我镇开展社会面吸毒人员风险分类评估工作如下:一、基本情况:全镇登记在册吸毒人员共348人,其中,男337人、女11人,死亡38人,戒断三年未复吸90人,现有吸毒人员220人。
现在押82人,社会面吸毒人员共有228人。
二、镇228人社会面吸毒人员中,参加社区戒毒29人,社区康复14人、未参加社戒社康的95人。
按高、中、低风险分类评估标准,我镇高风险类的有2人,中风险类的有136人,低风险类的有90人。
1、高风险类:(一)拒绝接受社区戒毒、社区康复或者严重违反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协议的00人;(二)因吞食异物、自杀自残或者因严重病残暂时无法收押、收戒的2人;(三)有精神障碍诊断或有精神异常、行为失控表现的00人;(四)有因吸毒引发肇事肇祸前科或扬言报复他人、报复社会的00人;(五)其他具有现实社会危害性,或者有肇事肇祸可能,需要纳入高风险类管控的00人。
2、中风险类:(一)正在执行社区戒毒、社区康复措施的41人;(二)怀孕、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等特殊情形暂时无法收押、收戒的00人;(三)强制隔离戒毒期间所外就医的00人;(四)被依法实行社区矫正或者刑满释放回社区未满三年的95人;(五)解除强制隔离戒毒出所未满三年且未被责令社区康复的00人;(六)其他存在潜在社会危害性,需要纳入中风险类管控的00人。
3、以上所列情形之外的社会面吸毒人员,为低风险类90人。
三、对社会面高中低风险人员开展管控工作情况1、按高中低名单,报镇相关部门、加强管控工作。
1.1、高风险类的采取的管控工作措施是:(1)、通知所属居委会禁毒专干(兼)人员加强对其进行管控,掌握其动态及基本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