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实验报告单
- 格式:doc
- 大小:29.00 KB
- 文档页数:1
____ 年级—班—组
学生实验报告单
年级—班—组
年级—班—组
学生实验报告单
年级—班—组
学生实验报告单
年级—班—组
学生实验报告单
年级—班—组
年级—班组
学生实验报告单
年级—班—组
学生实验报告单
年级—班—组
学生实验报告单
年级—班组
学生实验报告单
年级—班组
学生实验报告单
年级—班组
学生实验报告单
年级—班—组
学生实验报告单
年级—班—组
学生实验报告单
年级班组
学生实验报告单
年级班组
学生实验报告单
六年级班组
学生实验报告单
年级班组
学生实验报告单
年级班组
学生实验报告单
左年级班组
观察到的现象
实验结论
学生实验报告单
六年级班组
实验结论。
学生实验报告(通用9篇)学生实验报告第1篇思考:把一根筷子插入装着米的杯子中,然后将筷子上提,筷子会把米和杯子提起吗?材料:塑料杯一个、米一杯、竹筷子一根操作:1、将米倒满塑料杯。
2、用手将杯子里的米按一按。
3、用手按住米,从手指缝间插入筷子。
4、用手轻轻提起筷子,杯子和米一起被提起来了。
讲解:由于杯内米粒之间的挤压,使杯内的空气被挤出来,杯子外面的压力大于杯内的压力,使筷子和米粒之间紧紧地结合在一起,所以筷子就能将成米的杯子提起来。
学生实验报告第2篇一、实验目的通过本实验,使学生能够掌握各种会计核算方法,真正领会各种方法在反映经济业务至报出会计信息这一过程中的内在联系,实现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升华,并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独立完成科目设置、登记账簿、编制会计报表(简表)的能力,使之达到会计从业人员的水平,为会计从业资格做准备。
二、实验内容和步骤第一部分会计凭证的认识和填制方法教学目的与要求:会计基础知识中的“七大”核算方法,期中重要的方法之一是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
本部分内容是要求学生认识实物,在实验己身临其境的模拟环境对会计凭证的种类、格式及填制方法有直观的感性认识,并能够掌握具体操作,为后几部分的实验内容奠定基础。
原始凭证的认识和填制记账凭证的认识和填制第二部分会计账簿的认识和登记方法教学目的与要求:“登记会计账簿”也是会计基础的重要方法之一,本部分内容的实验要求学生了解各种会计账簿的格式和种类,并能够理解其用途,熟练掌握几种主要账簿的登记方法,并了解“账簿”与“凭证”的关系。
日记账的认识和登记总分类账的认识和登记明细分类账的认识和登记第三部分会计业务的处理教学目的与要求:本部分实验是在运用会计凭证和账簿进行业务处理后,要求学生对以下内容进行会计实务的处理。
要求学生能够理解“凭证”、“账簿”与“业务处理”的关系,并熟练的按程序进行会计业务的处理。
资金筹集业务采购业务生产销售业务损益计算业务第四部分会计报表的编制教学目的与要求:本部分实验内容只对“三大”会计报表中的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得编制进行实务模拟,要求学生理解“凭证”、“账簿”、“业务处理”、“报表”之间的关系,熟练掌握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编制程序与方法。
班级小组实验日期年月日实验名称:解剖和观察哺乳动物的长骨实验目的:解剖观察长骨的主要结构、认识长骨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特征实验器材:哺乳动物的长骨、解剖盘、解剖刀、镊子班级小组实验日期年月日实验名称:观察酵母菌的出芽生殖实验目的:认识酵母菌的形态结构及酵母菌的芽体、练习用显微镜观察酵母菌的出芽生殖。
实验器材:锥型瓶、鲜酵母、清水、糖、显微镜、载玻片等班级小组实验日期年月日实验名称:观察霉菌的孢子生殖实验目的:练习制作霉菌的孢子和菌丝的临时装片、用显微镜观察霉菌的孢子和菌丝、认识霉菌的孢子生殖方式。
实验器材:面包、培养皿、剪刀、镊子、载玻片、盖玻片、显微镜、透明胶带、甘油。
班级小组实验日期年月日实验名称:观察鸡卵的结构实验目的:认识鸡卵的形态结构,认识鸟卵的形态结构与鸟类在陆地上生活相适应的特点。
实验器材:鸡卵、培养皿、剪刀、镊子、放大镜。
班级小组实验日期年月日实验名称:观察鸡卵的结构实验目的:认识鸡卵的形态结构,认识鸟卵的形态结构与鸟类在陆地上生活相适应的特点。
实验器材:鸡卵、培养皿、剪刀、镊子、放大镜。
班级小组实验日期年月日实验名称:练习使用显微镜实验目的:认识显微镜的主要结构的名称、练习使用显微镜。
学会规范的操作方法、尝试使用低倍镜观察生物玻片标本。
实验器材:显微镜、载玻片、擦镜纸、纱布班级小组实验日期年月日实验名称:练习使用显微镜实验目的:认识显微镜的主要结构的名称、练习使用显微镜。
学会规范的操作方法、尝试使用低倍镜观察生物玻片标本。
实验器材:显微镜、载玻片、擦镜纸、纱布班级小组实验日期年月日实验名称:观察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实验目的:练习使用显微镜、制作植物细胞的临时装片、练习绘制植物细胞结构图实验器材:洋葱鳞片叶、清水、碘液、显微镜、载(盖)玻片、镊子、吸水纸。
学生小实验报告单学生小实验报告单一、引言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实验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学习方式。
通过实验,学生能够亲自动手,观察现象,探索问题,培养实践能力和科学精神。
本次实验报告旨在总结学生进行小实验的经验和成果,为今后的学习提供参考。
二、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目的是通过观察和实践,探究某一特定现象或验证某一假设。
实验的目的是明确的,能够指导学生在实验中进行具体的操作和观察。
三、实验器材和材料实验器材和材料是进行实验的基础,也是保证实验结果准确性的重要因素。
在本次实验中,我们使用了以下器材和材料:(列举实验所需的器材和材料)四、实验步骤实验步骤是进行实验的关键,它决定了实验的顺利进行和结果的准确性。
在本次实验中,我们按照以下步骤进行实验:(详细描述实验的步骤)五、实验结果实验结果是实验的最终产出,它反映了实验的效果和目标是否达到。
在本次实验中,我们得出了以下结果:(描述实验的结果,并配以数据、图表等)六、实验分析实验分析是对实验结果进行解释和推理的过程,通过分析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并对实验中的问题进行探讨。
在本次实验中,我们对实验结果进行了深入分析,得出了以下结论:(分析实验结果,解释原因,并提出自己的见解)七、实验总结实验总结是对整个实验过程的反思和总结,通过总结实验,我们可以发现实验中的不足和问题,并提出改进的措施。
在本次实验中,我们总结出以下几点经验:(总结实验的经验和教训,并提出改进意见)八、实验心得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不仅学到了知识,还培养了实践能力和科学精神。
实验让我们亲自动手,去观察和思考,培养了我们的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验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科学的魅力,也为我们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九、参考文献在进行实验报告时,我们要注重引用和参考文献的使用,这样可以提高报告的可信度和学术性。
在本次实验报告中,我们参考了以下文献:(列举参考文献,但不包含具体链接)十、致谢在进行实验报告时,我们要感谢给予我们帮助和支持的人,包括老师、同学和家人等。
小学生科学实验报告单小学生科学实验报告单科学实验是小学生学习科学知识的重要方式之一,通过实践操作,学生能够更深入地理解科学原理,培养科学思维和实验技能。
而科学实验报告单则是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的重要工具,下面是一份典型的小学生科学实验报告单。
实验名称:水的沸点实验实验目的:探究水的沸点与海拔高度的关系。
实验材料:1. 一个透明玻璃烧杯2. 水3. 温度计4. 火源(可以使用煤气灶或酒精灯)实验步骤:1. 将透明玻璃烧杯放在平稳的桌面上。
2. 向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注意不要加满。
3. 将温度计放入水中,并确保温度计完全浸没在水中。
4. 将火源放在烧杯的下方,点燃火源。
5. 观察水的变化,并记录温度计上显示的温度。
6. 当水开始沸腾时,记录下此时的温度。
实验结果: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发现水的沸点与海拔高度有关。
当我们在海平面进行实验时,水的沸点约为100°C。
然而,当我们将实验地点改为高海拔地区时,水的沸点会相应降低。
例如,在海拔2000米的地方进行实验时,水的沸点可能只有90°C左右。
实验分析: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随着海拔的升高,水的沸点会降低。
这是因为海拔高度的增加,会导致大气压力的降低。
而水的沸点与大气压力有关,大气压力越低,水的沸点就越低。
因此,当我们在高海拔地区进行实验时,由于大气压力较低,水的沸点会相应降低。
实验结论: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水的沸点与海拔高度有关,随着海拔的升高,水的沸点会降低。
这是因为海拔高度的增加导致大气压力的降低,而水的沸点与大气压力有关。
实验总结:通过这个实验,我们不仅学到了水的沸点与海拔高度的关系,还培养了实验观察和记录的能力。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要注意安全,遵守实验室规则,确保火源的使用安全。
同时,我们也要谨慎操作温度计,以免破碎或损坏。
通过这个实验,我们不仅学到了科学知识,还培养了科学思维和实验技能。
希望今后能够继续进行更多有趣的科学实验,探索更多奥秘的科学世界。
学生实验报告单篇一: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实验报告单――学生抄写样本编写者:黔西县思源实验学校白晋阳实验时间:指导教师:实验名称1: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实验目的:1、培养观察和描述的能力。
2、自学科学探究的方法。
实验器材:蜡烛、小木条、烧杯2个、澄清石灰水实验步骤:1、熄灭前,观测蜡烛的颜色、状态、形状和硬度;观测把蜡烛资金投入水中的情况。
2、插满时,火焰分后几层,用小木条比较火焰相同部分温度的多寡,用烧杯推断冷却后的生成物。
3、燃灭后,用火柴回去点白烟,蜡烛若想再次冷却。
实验现象:1、蜡烛是乳白色,柱状固体、无味,能被轻易切成处,放于水中飘浮于水面上。
2、火焰分成三层。
大木条上外焰碰触的部分被着火得最难受,潮湿的烧杯内壁存有水珠,涂抹存有石灰水的烧杯变小混浊。
3、白烟能够被熄灭。
分析及结论:1、蜡烛难溶于水、质软。
2、外焰温度最低,蜡烛冷却存有水和co2分解成。
3、点燃蜡烛后的白烟就是可燃物。
教师评语:编写者:黔西县思源实验学校白晋阳实验时间:指导教师:实验名称2: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实验目的:探究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何不同实验器材:水槽、集气瓶4个、玻璃片4块、滴管、石灰水、饮料管、大木条实验步骤:1、用吹气排水法收集两瓶呼出的气体。
2、收集两瓶空气。
3、在1瓶空气和1瓶怒弗勒利歇尔中倒入石灰水、震荡。
4、将插满的木条分别填入空气和怒弗勒利歇尔中。
5、对着潮湿的玻璃片呼气。
实验现象:1、滴入石灰水后,充满呼出气的集气瓶更浑浊一些;2、填入呼弗勒利歇尔中的木条立即点燃,填入空气中的木条正常冷却过了一会儿才点燃;3、呼气后潮湿的玻璃片上存有较多的水珠。
分析及结论:人体呼出的气体中有co2含量较高,吸入的空气中o2含量较高,呼出气中h2o含量较高。
教师评语:编写者:黔西县思源实验学校黑晋阳实验时间:指导教师:实验名称3: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实验目的:熟练掌握药品的取用,给物质的加热,仪器洗涤的操作实验器材:镊子、药匙、试管、量筒、滴管、酒精灯、试管夹、试管刷、锌粒、盐酸、碳酸纳粉末、氢氧化钠溶液、硫酸铜溶液实验步骤:一、药品的取用1、用镊子托盘了粒锌放进试管中,并将试管放到试管架上。
四年级科学实验报告单五年级科学实验报告单1、唾液能消化淀粉的验证实验:实验仪器:碘酒,滴管,试管,淀粉液、馒头等。
实验过程:取两个试管,分别加入等量的淀粉液,在其中一个试管中加入少量唾液,并摇晃,使其均匀混合。
将两个试管放入温度为40摄氏度左右的温水中。
过一会儿,分别往两个试管中放入一滴碘酒,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加入唾液的淀粉液没有变化,没有加入唾液的淀粉变蓝了。
实验结论:淀粉遇到碘酒会变成蓝色.2、吸进的气体与呼出的气体是否相同的实验实验仪器:水槽、玻璃吸管、集气瓶、烧杯、蜡烛、澄清的石灰水、火柴等。
实验一步骤:1、用排水法收集呼出的气体,在水中用玻璃片将瓶口盖严,然后将瓶子从水中取出;2 把瓶盖声上的玻璃片打开一个小口,将燃烧着的火柴慢慢放入瓶内,看到什么现象?这说明什么?实验一现象:燃烧的火柴熄灭了。
实验一结论:呼出的气体是不支持燃烧的气体。
实验二步骤:1、按课本中的装置,经过弯玻璃管吸气,让瓶外空气经石灰水进入人体,石灰水有变化吗?(没有变化)2经过直玻璃管向石灰水内吹气,石灰水有变化吗?(有变化)这说明什么?实验二结论:呼出的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概括出呼出的气体中含氧气少、二氧化碳多。
推想出人体需要氧气,排出二氧化碳。
3、凸透镜成像实验仪器:凸透镜、纸屏、蜡烛、火柴等。
实验步骤:1、将点燃的蜡烛放于凸透镜和纸屏中间,立在桌上,使它们在一条直线上,并使火焰、镜面、纸屏的中心高度大体相同。
2、适当调整凸透镜与纸屏的距离,在纸屏上可以看到蜡烛的像吗?像是什么样的?3、研究像的大小与成像的规律是怎样的?实验结论:利用凸透镜形成的像都是倒立的。
1、当凸透镜距纸屏近,距蜡烛远时,形成的是缩小的像。
2、当凸透镜距纸屏远,距蜡烛近时,形成的是放大的像。
3、当凸透镜距纸屏和距蜡烛相等时,形成的是相等的像。
4、种子发芽条件的对比试验方案通过验证试验,观察记录种子发芽的过程。
种子萌发需要水、空气、营养等条件;影响种子萌发的主要因素是阳光、水分、空气、温度等。
学生实验报告单篇一:学生实验报告单学生实验报告单班级姓名实验日期实验课题:电磁铁的磁力实验目的:通过实验,使学生知道电磁铁的磁力大小是可以改变的,它与串联电池的数量、线圈的圈数等有关系。
实验器材:电池、漆包线、铁钉、大头针或回形针。
实验原理:改变电磁铁的电池数量和缠绕圈数,可以改变电磁铁的磁力。
实验步骤:1、在铁钉上缠绕一定圈数的漆包线,然后串联不同数量的电池,分别观察吸起大头针的数量。
2、在同一个铁钉上先后缠绕不同圈数的漆包线,然后串联相同节数的电池,分别观察吸起大头针的数量。
实验现象:改变电磁铁的电池数量和缠绕圈数,可以改变电磁铁的磁力。
实验结果:1、串联电池数量多的电磁铁,吸起的大头针多,说明它的磁力大一些。
2、缠绕圈数多的电磁铁,吸起的大头针多,说明它的磁力大一些。
备注:电磁铁的磁力强度是由四种因素决定的。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年级六、一班时间 20xx.10.21 实验类型分组:(演示:(∨ ∨ ))实验名称通电直导线和通电线圈使指南针磁针偏转的实验实验器材:电池、电池盒、小灯泡、灯座、2根导线、指南针猜测:电和磁有关系一、通电直导线使指南针磁针偏转的实验 1、组装一个点亮小灯泡的电路。
2、在桌面上放一个指南针,是指针保持正常。
3、把电路中的导线拉直,靠在指南针的上方,与磁针指的方向一致。
4、接通电流,看看指南针有何变化?断开电流看看指南针有何变化?反复做几次,看看结果如何。
5、在短路的情况下再做几次上面的实验效果会怎样?二、通电线圈使指南针磁针偏转的实验 1、做一个线圈(10 圈左右在)。
2、给线圈通上电,然后移向指南针,改变不同的放法,看看线圈如何放,指南针偏转的角度最大。
制作过程:观察到的现象或实验的结果:通电导线和通电线圈能够使指南针发生偏转评定等级:优秀指导教师:康天旺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年级六、一班时间 20xx.10.25 实验类型分组:(演示:(∨ ∨ ))实验名称通电直导线和通电线圈使指南针磁针偏转的实验电池、电池盒、多股绝缘胶线,大铁钉、小块砂纸、胶带、大头针、指南针实验器材:猜测:导线和铁钉绕在一起能够产生磁性一、制作电磁铁的实验1、将导线在大铁钉上缠绕 30 圈。
班级:姓名:指导教师:日期:实验题目:观察和描述一对蜡烛及期燃烧的探索1 、培养观察和描述的能力。
2 、学习科学探索的方法。
蜡烛、小木条、烧杯2 个、澄清石灰水1、点燃前,观察蜡烛的颜色、状态、形状和硬度;观察把蜡烛投入水中的情况。
2、燃着时,火焰分几层,用小木条比较火焰不同部份温度的高低,用烧杯猜测燃烧后的生成物。
3 、燃灭后,用火柴去点白烟,蜡烛能否重新燃烧。
班级:姓名:指导教师:日期:实验题目: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索探索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何不同水槽、集气瓶4 个、玻璃片4 块、滴管、石灰水、饮料管、小木条1 、用吹气排水法采集两瓶呼出的气体。
2 、采集两瓶空气。
3、在1 瓶空气和1 瓶呼出气中滴入石灰水、振荡。
4 、将燃着的木条分别插入空气和呼出气中。
5 、对着干燥的玻璃片呼气。
班级:姓名:指导教师:日期:实验题目: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熟练掌握药品的取用,给物质的加热,仪器洗涤的操作镊子、药匙、试管、量筒、滴管、酒精灯、试管夹、试管刷、锌粒、盐酸、碳酸纳粉末、氢氧化钠溶液、硫酸铜溶液一、药品的取用1 、用镊子夹取了粒锌放入试管中,并将试管放在试管架上。
2 、取少量碳酸钠粉末放入试管中,并半试管放在试管架上。
3、量取2ml 盐酸加入到试管2 中,往试管一中滴加盐酸。
二、结物质的加热取2ml 氢氧化钠溶液倒入试管中,滴加硫酸铜溶液,然后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
三、洗涤仪器将本实验中所用的试管、量筒洗干净。
班级:姓名:指导教师:日期:实验题目:制取氧气及氧气的性质1、掌握用KmnO 制取O 的方法4 22、了解O 的化学性质。
2铁架台、酒精灯、试管、水槽、集气瓶、镊子、KmnO、木炭、石灰4水、细铁丝、酒精一、氧气的制取,1、查,先在水槽中装适量的水,再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2、装,往试管中装入KMnO ,并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
3、定,固定4各仪器(注意,铁夹夹在试管中上部,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酒精灯与试管底部的距离)。
科学实验报告记录单————————————————————————————————作者:————————————————————————————————日期:班级四年级班实验者全体学生时间实验名称一、体验静电现象实验器材塑料梳子或笔、碎纸屑实验步骤1、用梳过干燥头发的塑料梳子慢慢接近碎纸屑,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
2、用梳过干燥头发的塑料梳子再一次靠近头发,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
实验结论带电体能吸引轻小物体。
实验注意事项指导教师:评定等级班级四年级班实验者全体学生时间实验名称二、让小灯泡发光实验器材导线1根、电池1节、小灯泡1个。
实验步骤选择连接方式使小灯泡发光。
1、导线连接小灯泡的螺纹与电池底部的锌壳,电池铜帽与小灯泡的锡粒接触,观察现象。
2、导线连接小灯泡的锡粒与电池底部的锌壳,电池铜帽与小灯泡螺纹接触,观察现象。
3、导线连接电池铜帽与小灯泡螺纹,小灯泡的锡粒与电池底部的锌壳接触,观察现象。
4、整理器材。
实验结论小灯泡亮了。
实验注意事项选择两种连接方式,正确连接并点亮小灯泡。
指导教师:评定等级科学实验报告单班级四年级班实验者全体学生时间实验名称三、连接带灯座的电路实验器材小灯泡、小灯座、电池、电池盒各1个、导线2根。
实验步骤组装电路1、在电池盒的两端各连接好一根导线,把电池正确安装在电池盒里。
2、用连接电池的两根导线的另一端接触小灯泡,确定能使小灯泡发光。
3、将小灯泡安装在灯座上,再连接上导线---小灯泡亮了。
4、拆分器材5、整理器材。
实验结论小灯泡亮了实验注意事项1、正确连接电路,认清电池正、负极。
2、放置电路短路或者断路。
指导教师:评定等级班级四年级班实验者全体学生时间实验名称四、连接串联电路实验器材电池、电池盒、灯泡、灯座各2个、导线4根。
实验步骤1、把电池装入电池盒里,把灯泡装在灯座上。
2、用导线把电池、灯泡、逐个串接法连起来。
使2个小灯泡同时亮起来。
3、拆分器材4、整理器材。
实验结论串联是电路的一种连接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