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2014年中传艺术学综合考试考研真题
- 格式:doc
- 大小:51.01 KB
- 文档页数:9
2005年中国传媒大学综合考试(艺术学)试卷及其答案点评一、填空1、“大音希声”之说出自《道德经》一书。
2、《闲情偶寄》的作者是李渔。
3、法国丹纳在《艺术哲学》一书认为影响文艺发展的三种主要因素是时代、环境和种族。
4、《拍案惊奇》的编著者是凌濛初。
5、最早的文人词总集是五代赵崇祚所编的《花间集》。
6、小说《百年孤独》的作者是哥伦比亚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
7、舞剧《睡美人》、《胡桃夹子》的作曲者是柴可夫斯基。
8、宋代山水画《溪山行旅图》的作者范宽。
9、明传奇《牡丹亭》的作者是汤显祖。
10、前苏联影片《战舰波将金号》的导演是谢尔盖·爱森斯坦。
二、简释1、写意【概述】这个词最早源于中国绘画,俗称“粗笔”。
与“工笔”对称。
中国画技法名。
属于简略一类的画法。
要求通过简练概括的笔墨,着重描绘物象的意态神韵,故名。
在处理形神关系时都要求“神形兼备”,在造型和意境的表达上都要求“气韵生动”。
中国画总体上的美学追求,不在于将物象画得逼真、肖似,而是通过笔墨情趣抒发胸臆、寄托情思,强调“立意”和“传神”。
东晋顾恺之提出“以行写神”和“迁想妙得”,谢赫的“气韵生动”“意存笔先,画尽意在”。
写意画有写意人物、写意山水、写意花鸟等类。
【相关】东西方文化哲学意识的相异,决定了古典时代的绘画艺术中的西方写实,东方写意的形态。
如果中国绘画尚意,那么西方绘画则尚形;中国绘画重表现、重情感,西方绘画则重再现、重理性;中国绘画以线条作为主要造型手段,西方绘画则主要是由光和色来表现物象;中国绘画不受空间和时间的局限,西方绘画则严格遵守空间和时间的界限。
后来又用于艺术理论。
在这个层面上,与“写实”相对。
艺术中的写意则是指在艺术作品中注重心理、感情的描摩,而非对社会的现实描述。
2、有意味的形式【概述】这是从艺术本质对艺术的定义,由20世纪英国美学家、艺术鉴赏家克莱夫·贝尔在其《艺术》一书提出,认为艺术的本质在于“有意味的形式”。
中国传媒大学813 艺术学综合一、分析艺术学综合考试的变化趋势四大趋势由偏重文学转向偏重艺术学美学由原题照搬转向独立分析由艺术的概论到具体门类的基础知识考察首次显现美学差不多理论题1、由偏重文学转向偏重艺术学美学第一我们来看一下分专业答题的情形:2005年,分为前90分和后60分,在此之后和之前,全部是和卷答题,也确实是每个艺术类专业的题全部一样。
那么我们现在第一抛开2005年的题目不管,先来看03、04年的题目,看看我们能发觉些什么。
03年6道名词讲明,全部是文学题,30分。
5道填空题有3道是文学题,18分。
简答题有2道是文学题,20分。
论述题是文学题,20分。
总共文学题的分值是88分。
04年的6道名词讲明,4道是文学题,20分。
单项选择有4道,8分。
简答题前两道是文学题,30分。
解析古文是15分。
总共文学题的分值是73分。
然后我们来看05年的题目。
名词讲明2道,10分。
论述40分,艺术形式还不限于文学。
将就确实是50分。
从88分——73分——50分,大伙儿看出什么趋势了吗。
如果觉得还不够明显的话,我们来看看2006年的题目。
除了填空题的第二题之外,有谁能找到更多的文学题吗。
因此,请大伙儿记下第一个趋势:由偏重文学转向偏重艺术学美学事实上,从考卷的命名上我们也能够看出这种趋势。
03、04年的考卷叫文学、艺术理论试题,05、06年叫综合考试艺术学试题。
那么,这种趋势的变化对我们的意义何在?确实是要我们更加偏重于艺术综合能力的考察,弱化文学思维的衡量。
如果讲往常中文系的考生更容易考到高分的话,那现在就不一定了。
这种趋势反映到我们的复习上来,确实是要适当的侧重于美学、文艺美学以及艺术各门类的明白得和学习,有关的复习方法我会在后面详细讲明。
2、由原题照搬转向独立分析所谓原题照搬,我们能够用04年的题目来举一个例子。
大伙儿能够把出处标上名词讲明文艺学——文理教程3不平稳关系——文理教程47艺术的审美娱乐功能——艺术学概论62虚实相生——文理226情感把握——艺术学概论239 即情感体验共鸣——文理教程347大题如何明白得“文学的审美意识形状性质”——文理教程58-68什么缘故讲“文学制造的主体是专门的艺术生产者”——文理117什么是艺术的主体性特点——艺术学概论121影视艺术的逼真性和假定性——艺术学概论360一共90分,全部都能从参考书上找到答案出处。
中国传媒大学2005年硕士研究生考试综合考试【艺术学】试题考试说明:答案一律写在答题纸上,不需抄题,标明题号即可,答在试题上无效。
本卷试题分两部分:第一部分,各专业(音乐学、设计艺术学、戏剧戏曲学、电影学、广播电视艺术学)考生都做,共90分;第二部分,各专业考生分别选做自己专业的试题(跨专业做题不给分),共60分。
两部分共计150分。
第一部分(共90分)一、填空(每空1分,共10分)1、“大音希声”出自一书。
2、《闲情偶记》的作者是。
3、法国的丹纳在其一书认为影响文艺发展的三种主要因素是种族、时代和环境。
4、《拍案惊奇》编著者是。
5、最早的文人词总集是五代赵崇祚所编的。
6、小说《百年孤独》作者是哥伦比亚作家。
7、舞剧《睡美人》、《胡桃夹子》作曲者是。
8、宋代山水画《溪山行旅图》作者是。
9、明传奇《牡丹亭》作者是。
10、前苏联影片《战舰波将金号》的导演是。
二、简释每题(每题5分,共20分)1、写意2、有意味的形式3、象征4、通感三、对下面一则短文作艺术分析(共20分)要求:从阅读时的真实感受出发,重点赏析艺术刻画的精妙之处,表述力求精炼,无需面面俱到、长篇大论。
《湖心亭看雪》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矣,余拿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雾淞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见余大惊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四、论述(共40分)谈谈你对法国文学家J•里卡尔杜的“古典小说是对冒险的叙事,现代小说是对叙事的冒险”之说的理解。
(从你自己的阅读或艺术欣赏经验出发,所举艺术形式不必限于小说。
)第二部分(共60分)电影学考生在下列三题中任选两题(每题30分,共60分)1、论述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的理论主张及其创作。
2005年中国传媒大学设计艺术学考研试题(回忆版)
一、名词解释:7分每题
1.洛可可艺术
2.计白当黑
3.行为艺术
4.“哭既是笑,笑既是哭”请问这是谁的签名,他为什么要这么签名〉?
5.孟菲斯
6.印象主义
7.‘流线型运动“
8.装饰艺术运动
二、简答题(好像是4选吧,不能肯定,只能把我能记起来的都写出来)
1.请试着回答以美国文化为首的西方文化对当代动画的影响,请发表自己的理解和观点,不必赘述。
2.请比较印象主义和后印象主义的特点,并比较其相同和不同。
举例说明
3.请试着比较悉尼奥运会(反正是某一届奥运会的标志,哪一届不敢肯定了)和中国2008奥运会的标志!你喜欢哪一个?请说明原因。
4.请回答万宝路香烟的广告设计特点。
三、论述题(好像是3选2)分值很重!好像也是3、40分一题
1.蔡元培先生曾经提出过一个“美育兴国的”概念!请考生发表自己的理解并结合国内现在的艺术教育情况发表自己的观点!要求论述要翔实,有自己的观点!不必人云亦云!2.红、黄、蓝请你比较这三种颜色!并分别发表你对他们的看法和理解
3.实在想不起来了!应该还有一题可以选
四、手绘40分
以金、木、水、火、土其中的任何一个字为素材~创作一幅想象画草图~ 单色铅笔即可~。
2014年中国传媒大学考研艺术硕士(艺术综合)真题试卷(总分:46.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填空题(总题数:10,分数:20.00)1.17世纪起,西方音乐进入著名的“ 1”时代。
(分数:2.00)填空项1: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巴洛克)解析:2.藏族的箭歌多流行于西藏东南部,歌唱时伴有简单的舞蹈动作,广泛流行的 1就是一首箭歌。
(分数:2.00)填空项1: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北京的金山上》)解析:3.马致远是 1四大家之一。
(分数:2.00)填空项1: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元曲)解析:4.法国作家阿波利奈尔把自己的剧本《蒂蕾西亚的乳房》称为“ 1主义戏剧”。
(分数:2.00)填空项1: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超现实主义)解析:5.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中国电影《巴山夜雨》的导演是 1。
(分数:2.00)填空项1: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吴贻弓)解析:6.1961年亨利.科尔皮的电影《长别离》属于 1派电影。
(分数:2.00)填空项1: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左岸)解析:7.从被拍摄物体背面照射的光线,用于勾勒被拍摄物体边缘的光被称为 1。
(分数:2.00)填空项1: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轮廓光)解析:8.米芾是哪个朝代的画家 1。
(分数:2.00)填空项1: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宋朝)解析:9.米开朗基罗被誉为 1之一。
(分数:2.00)填空项1: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文艺复兴三杰”)解析:10.1984年获“飞天奖”的电视剧《今夜有暴风雪》的导演是 1。
(分数:2.00)填空项1: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孙周)解析:二、名词解释(总题数:10,分数:20.00)11.旋律(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旋律是指由一系列不同音高(也可以是相同的)的音以特定的高低关系和节奏关系联系起来的一种音的序列。
中国传媒大学研究生综合考试(艺术学)真题及标准答案2010年中国传媒大学研究生综合考试【艺术学】真题及答案2010-01-26 16:09:04 阅读292 评论1 字号:大中小订阅一、填空(每题1分,共10分)1、榆树下的欲望的作者是(尤金.奥尼尔)2、《白毛女》的执笔是丁毅和(贺敬之)3、天下第一行书是王羲之的(《兰亭序》)4、《亚威农少女》的作者是(毕加索)5、《悲情城市》的导演是(侯孝贤)6、《威廉退尔》是19世纪意大利歌剧家(罗西尼)的代表作7、新凤霞和赵丽蓉为代表人物源于唐山的剧种是(评剧)8、《党同伐异》的导演是(D.W 格里菲斯)9、中国电视剧的最高政府奖(中国电视剧飞天奖)10、《中国艺术精神》一书的作者是(徐复观)二、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1、壁画----------------以绘制、或其他造型手段在天然或人工壁面上制作的画。
作为建筑物的附属部分,它的装饰和美化功能使它成为的一个重要方面。
壁画为人类历史上最早的绘画形式之一。
2、诗无达诂------------------诗无达诂,古代诗论的一种释诗观念,发展为对诗歌及文艺的一种鉴赏观念。
语出董仲舒《春秋繁露》卷三《精华》。
“达诂”的意思是确切的训诂或解释。
在艺术鉴赏中,又由于诗的含义常常并不显露,甚至于“兴发于此,而义归于彼”(白居易《与元九书》),加上鉴赏者的心理、情感状态的不同,对同一首诗,常常因鉴赏者的不同而会有不同的解释。
所以,“诗无达诂”在后世又被引申为审美鉴赏中的差异性。
3、国际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最著名的一首歌。
这首歌也曾经是世界上最被广泛传唱的歌曲之一。
原文(法语)的歌词由欧仁·鲍狄埃在1871年所作,皮埃尔·狄盖特于1888年为其谱曲。
4、梅兰芳-----------梅兰芳(1894~1961),京剧大师。
形成自己的艺术风格,世称“梅派”。
代表戏京剧有《贵妃醉酒》、《霸王别姬》等;昆曲有《思凡》、《游园惊梦》等。
目 录
2015年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研究院714艺术学基础考研真题
2014年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研究院714艺术学基础考研真题
2014年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研究院714艺术学基础考研真题及详解2013年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研究院714艺术学基础考研真题
2013年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研究院714艺术学基础考研真题及详解2011年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研究院714艺术学基础考研真题
2011年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研究院714艺术学基础考研真题及详解2009年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研究院714艺术学基础考研真题
2008年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研究院714艺术学基础考研真题
2007年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研究院714艺术学基础考研真题
2015年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研究院714艺术学
基础考研真题
2014年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研究院714艺术学
基础考研真题
一、名词解释(每题6分,共30分)
1.空灵
2.想象
3.意大利新现实主义
4.装置艺术
5.阿伦•雷乃
二、简答题(任选两题,每题20分,40分)
1.简述“美在典型”。
2.何谓“艺术”?
3.简述“艺术体制(The Institutional Nature of Art)”理论。
三、论述题(任选两题,每题40分,80分)
1.王国维曾经说:“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
入乎其内,故有生气。
出乎其外,故有高致。
”结合实际,谈谈你对这段话的理解。
2.宋代严羽在《沧浪诗话》中说:“诗者,吟咏情性也。
盛唐诸人,惟在兴趣,羚羊挂角,无迹可求。
故其妙处,透彻玲珑,不可凑泊。
”结合实际,谈谈你对这段话的理解。
中国传媒大学《广播电视艺术基础》2005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2005年中国传媒大学广播电视艺术基础真题一、简述题1、电视艺术片电视艺术片,主要是指遵循电视艺术的创作规律,利用电视的技术和艺术手段,将多种艺术样式:文学、戏剧、音乐、舞蹈、绘画、摄影等兼容在一起,创造一种诗的意境,以期达到以情感人为目的的特殊屏幕艺术样式。
电视艺术片分为:电视风光艺术片、电视风情艺术片、电视民俗艺术片、电视音乐艺术片、电视舞蹈艺术片、电视专题艺术片、电视文献艺术片、风光艺术片。
2、电视综艺晚会电视综艺晚会是指以电视播出的技术手段,文艺晚会的艺术样式,对各种文艺节目进行再创作,经过节目主持人的组织和串联,将文艺与娱乐融为一体,给观众以综合审美的电视节目形态。
按照综艺晚会的特点,大体可以分为节庆晚会、主题晚会、行业晚会等。
3、中国广播文艺的发展阶段是指新时期以来我国广播文艺进入商业化的发展阶段。
这个阶段的显著特征是节目专业化、听众细分化、和经营商业化。
例如北京交通台成立北京音乐广播,开办专业文化公司。
音乐之声的开播、Hit-FM开播都是专业频道的尝试。
同时引入广告代理。
03年被广电总局定为“中国广播发展年”。
4、视听元素是指影视作品中包含的视觉和听觉的元素。
画面的视觉元素包括:摄像(构图、景别、角度和运动)、光线和色彩。
听觉元素包括:人声、音响和音乐。
另外还要考虑音画结合方式:声画同步、声画并行和声画对位。
5、电视频道包装电视频道包装是指“对电视节目、栏目、频道甚至是电视台的整体形象进行一种外在形式要素的规范和强化。
”频道包装是指节目主管部门适应电视媒体发展规律和观众收视需求,根据节目具体内容和频道特点,采用鲜明的节目形式,对频道进行整体介绍和宣传,并对节目内容进行精心编排和美化。
频道包装由以下几部分组成:频道标识、频道形象片、频道宣传片、频道广告语以及频道个性化的音乐、片花、字幕、色彩和衬底等识别元素。
电视频道包装就是电视频道的品牌标志,而这种标志就像企业识别系统CIS一样,是经过设计制作而建立的一种完善的频道形象,是对包括理念、行为、视觉等频道外在形式要素的规范和强化。
中国传媒大学05—08专业课真题2005年1 传播的角度分析形象决定命运2 品牌的附加值从哪里来,举例3 人际传播动机4 信息环境的信息化5 使用和满足与广告创意有效性6 哪些传播学代表人物2006年1 国际品牌本土化的理解2 怀旧手法的运用3 广告的道德尺度4 分众时代的媒体选择2媒体融合时代的营销传播新特点3从广告的社会影响谈谈广告人的社会道德09传播学:问答题(30分*5):1、对“受众即市场”的看法2、“内容分析”在传播调查研究中的作用意义3、双重偶然性分析4、以网络为例,谈“群体意识”的成因5、“象征符”在品牌传播中的作用和意义广告学:一:名词解释1、广告创意2、概念评估3、角色扮演法4、竞争性广告5、双重代理6、媒介即人的延伸二:问答1、“三鹿百度门”事件中,竞价排名与竞价屏蔽产生的深层原因(答案参考《中国广告》09年第二期)2、“广告创意传播的沟通是一种文化的沟通”。
如何理解这句话(答案参考《广告创意学》)3、“广告机将消亡”辨析4、汉字在广告创意(或传播)中的意义(答案参考《广告创意学》)10年传播学1.媒介发展对于人类传播进化的作用2 象征性符号对于虚拟经济的作用3 什么叫做“拷贝的支配”,如何理解这一理论4 什么是李普曼的“刻板的成见”理论,这个理论对于传播学理论有什么意义5 论述传播“多媒体化”对社会的影响广告传播学名解AE-AP广告目标外部定位与内部定位广告活动背景分析广告的心理变化效果活动传播1.广告与生活方式的关系2.如何理解广告作为一种传播活动3.论述媒介机会增加的原因4.给了一个媒介费投放的材料,康师傅、娃哈哈、哈药六、肯德基和中移动五家企业在电视、平面、电台、户外投放的不同数额,谈谈品牌投放对广告公司和媒介发展趋势的影响。
【温馨提示】现在很多小机构虚假宣传,育明教育咨询部建议考生一定要实地考察,并一定要查看其营业执照,或者登录工商局网站查看企业信息。
目前,众多小机构经常会非常不负责任的给考生推荐北大、清华、北外等名校,希望广大考生在选择院校和专业的时候,一定要慎重、最好是咨询有丰富经验的考研咨询师.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硕士考研真题一.1.连线题。
每个一分。
亚里士多德《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黑格尔《人间词话》丹纳《美学》王国维《诗学》毛泽东《艺术哲学》2——6都是选择题,选择所写的句子作者是谁。
2.“内容非他,即形式之回转到内容;形式非他,即内容之回转到形式。
”作者是~~~3.“太似为媚俗,不以为欺世”4.“诗人的愿望应该是给人益处和乐趣,他写的东西应该给人以快感,同时对生活有帮助,寓教于乐,即劝谕读者,又使他喜爱……”5.“任何人,即使是最坏的人,他们身上都会或多或少地反映出上帝的影子来。
”6.“任何神话都是用想象和借助想象以征服自然力,支配自然力。
”二.名词解释1.艺术流派2.艺术思维3.典型人物4.共鸣5.艺术作品的内容三.简答1.如何理解艺术的审美属性?2.古典主义的艺术特征是什么?3.何为表现艺术?试举例说明。
4.什么是艺术接受?艺术接受的意义何在?四.论述题1.试评述艺术与传媒的关系。
2.如何理解当代艺术的商品化倾向?请结合实际加以评述。
专业课的复习和应考有着与公共课不同的策略和技巧,虽然每个考生的专业不同,但是在总体上都有一个既定的规律可以探寻。
以下就是针对考研专业课的一些十分重要的复习方法和技巧。
一、专业课考试的方法论对于报考本专业的考生来说,由于已经有了本科阶段的专业基础和知识储备,相对会比较容易进入状态。
但是,这类考生最容易产生轻敌的心理,因此也需要对该学科能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做到知己知彼。
跨专业考研或者对考研所考科目较为陌生的同学,则应该快速建立起对这一学科的认知构架,第一轮下来能够把握该学科的宏观层面与整体构成,这对接下来具体而丰富地掌握各个部分、各个层面的知识具有全局和方向性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