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各种假期汇总表2(病假规定)
- 格式:xls
- 大小:19.00 KB
- 文档页数:1
一、产假、哺乳假假期及待遇参考文号:浙政[988]3l号、浙人薪「1994」67号、浙人薪[1997]163号、《浙江省计划生育条例》为了维护女职工的合法权益,保护女职工在生产劳动中的安全和健康,推动计划生育,促进优生优育,提高民族素质,国家制定了女职工产假、哺乳假的规定。
具体如下:(一)符合计划生育规定生育的女职工假期(1)正常分娩者,给予产假90天。
其中产前要求安排适当天数休息的,休息天数计算在90天产假之内。
(2)提前分娩或超期分娩的,均按90天计算。
难产或双生以上的,增加产假15天。
(3)妊娠三个月内自然(人工)流产的,给予产假20~30天;三个月以上七个月以下自然流产或人工引产的,给予产假50天。
七个月以上早产的按正常产假处理。
2、产假期间的工资待遇:产假期间基本工资、职务岗位津贴、省直补贴等津补贴照发,不影响晋级、调整工资。
(二)女职工妊娠期间的待遇1、妊娠七个月后,给予每天工间休息1小时,并扣除相应的劳动定额,不安排夜班工作。
2、妊娠未满七个月,不能胜任夜班工作的,可凭医疗保健机构的证明,酌情照顾不上夜班。
3、妊娠七个月以上的女职工,若体力不支,经本人申请,领导批准,可请假休息,工资以不低于百分之八十的标准发给,不影响晋级、调整工资。
4、女职工妊娠期间,应按有关医疗保健机构的要求进行产前检查,所花费的时间作公假处理。
5、女职工符合计划生育规定妊娠,经县(区)级以上医疗保健机构开具证明,需要保胎休息的,保胎期间的待遇按本单位实行的疾病待遇规定办理。
(三)对计划外分娩和妊娠的,按《浙江省计划生育条例》的规定办理。
(四)哺乳假假期及待遇女职工符合计划生育规定分娩,产假期满后抚育婴儿有困难的,经本人申请,领导批准,可请哺乳假。
1、生育第一个子女并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的,哺乳假6个月,独生子女父母奖励费照发(发至子女满14周岁)。
2、生育第二个子女,哺乳假3个月(按计划生育条例允许生育第二个子女的)。
浙江省病假工资规定
根据浙江省劳动法相关规定,浙江省病假工资规定如下:
1. 病假工资支付对象:符合劳动法规定的劳动者,包括正式员工和劳务派遣工等。
2. 病假工资支付条件:劳动者因病或非工伤原因需要请假治疗时,经过医疗机构或企、事业单位医疗保健部门的诊断确认,并提供相应的病假证明。
3. 病假工资支付比例:在享受带薪病假期间,劳动者的工资待遇按照正常工资的100%支付。
4. 病假工资支付期限:病假工资支付期限原则上为病假期间,即请假期间劳动者应当按照规定享受的带薪病假期间。
5. 病假工资支付方式:雇主应按月支付劳动者的病假工资,将病假工资合并计入月工资发放。
6. 病假工资支付扣减: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劳动合同及单位规章制度等规定,劳动者在病假期间享受病假工资,除基本工资外,其他奖金、津贴等应根据具体制度规定进行扣减或不予支付。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是浙江省劳动法规定的基本病假工资规定,但具体的病假工资标准等细节问题可能会因不同企业、行业、岗位等而有所不同,可以通过与企业劳动合同中的规定或相关
法律法规进行参考与核对,以确保劳动者在请假期间能够合法享受到相应的病假工资待遇。
浙江假期制度规定浙江假期制度规定一、产假、哺乳假假期及待遇参考文号:浙政[988]3l号、浙人薪「1994」67号、浙人薪[1997]163号、《浙江省计划生育条例》为了维护女职工的合法权益,保护女职工在生产劳动中的安全和健康,推动计划生育,促进优生优育,提高民族素质,国家制定了女职工产假、哺乳假的规定。
具体如下:(一)符合计划生育规定生育的女职工假期(1)正常分娩者,给予产假90天。
其中产前要求安排适当天数休息的,休息天数计算在90天产假之内。
(2)提前分娩或超期分娩的,均按90天计算。
难产或双生以上的,增加产假15天。
(3)妊娠三个月内自然(人工)流产的,给予产假20~30天;三个月以上七个月以下自然流产或人工引产的,给予产假50天。
七个月以上早产的按正常产假处理。
2、产假期间的工资待遇:产假期间基本工资、职务岗位津贴、省直补贴等津补贴照发,不影响晋级、调整工资。
(二)女职工妊娠期间的待遇1、妊娠七个月后,给予每天工间休息1小时,并扣除相应的劳动定额,不安排夜班工作。
2、妊娠未满七个月,不能胜任夜班工作的,可凭医疗保健机构的证明,酌情照顾不上夜班。
3、妊娠七个月以上的女职工,若体力不支,经本人申请,领导批准,可请假休息,工资以不低于百分之八十的标准发给,不影响晋级、调整工资。
4、女职工妊娠期间,应按有关医疗保健机构的要求进行产前检查,所花费的时间作公假处理。
5、女职工符合计划生育规定妊娠,经县(区)级以上医疗保健机构开具证明,需要保胎休息的,保胎期间的待遇按本单位实行的疾病待遇规定办理。
(三)对计划外分娩和妊娠的,按《浙江省计划生育条例》的规定办理。
(四)哺乳假假期及待遇女职工符合计划生育规定分娩,产假期满后抚育婴儿有困难的,经本人申请,领导批准,可请哺乳假。
1、生育第一个子女并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的,哺乳假6个月,独生子女父母奖励费照发(发至子女满14周岁)。
2、生育第二个子女,哺乳假3个月(按计划生育条例允许生育第二个子女的)。
医院各类假期管理与审批的规定医院各科室(部门):为了严格工作纪律,提高工作效率,加强规范管理,按照我院有关规定,经研究,现对**研究院肿瘤医院各类假期的管理与审批程序做以下规定。
一、各类假期(-)病假:职工因病需要休息的,应持有三级甲等医院的诊断证明办理请假手续。
1、7天以内(含7天)由科室负责人审核,分管领导批准;8天以上由科室负责人审核,经分管领导核准后,报院长批准;经领导批准的《请假条》需交综合办公室备案。
2、病假三个月以上或全年累计病假66天以上者不参加年终考核,病假三个月以上视为长期病假。
3、长期病假需要恢复上班的,需有三级甲等医院证明,并经医院院长批准。
(二)事假:职工因事必须由本人去处理的,应事先办理请假手续。
1、3天以内(含3天)由科室负责人审核,分管领导批准;4天以上由科室负责人审核,经分管领导核准后,报院长批准;经领导批准的《请假条》需交综合办公室备案。
2、事假一个月以上或全年累计事假超过44天者不参加年终考核。
(三)婚丧假1、职工本人结婚或职工的直系亲属(父、母、配偶和子女)丧葬时,给假3天。
符合男25岁、女23岁晚婚条件的初婚者,增加20天晚婚假。
2、职工结婚时,双方不在一地工作的;职工在外地的直系亲属死亡,需要本人去外地料理丧事的。
都可以根据路程远近,另给予路途假。
3、以上假期经科室负责人审核,分管领导批准同意后,《请假条》交综合办公室备案。
(四)计划生育假1、女职工生育享受98天产假,其中产前可以休假15天;难产的,增加产假15天;生育多胞胎的,每多生育1个婴儿,增加产假15天。
2、女职工怀孕未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15天产假;怀孕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42天产假。
3、以上正常假期经科室负责人审核,分管领导批准同意即可;符合延长产假条件并需要延长休假的,需另行申请并报院长审批;经领导批准的《请假条》需交综合办公室备案。
(五)调休假1、由于医疗业务工作需要进行加班的人员,其调休由各科室负责人统筹负责安排,调休假当月有效。
浙江省劳动厅关于转发劳动部《企业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医疗期规定》的通知各市、地、县劳动局(劳动人事局),省级(直)各单位:现将劳动部《关于发布〈企业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医疗期规定〉的通知》(劳部发[1994]479号)、《关于贯彻〈企业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医疗期规定〉的通知》(劳部发[1995]236号)转发给你们,并结合我省的实际情况,提出如下补充意见,请一并贯彻执行。
一、关于本单位工作年限的确定问题。
1、因组织委派的,以及复员退伍军人,军转干部首次与单位建立劳动关系的,对确立医疗期时,按国家规定计算的连续工龄应视作本单位工作年限。
2、因企业合资、合并、兼并或者分立,与职工解除劳动合同并随即与新单位签订劳动合同的,在确定医疗期时,职工在原单位的工龄应视作本单位工作年限。
二、关于病假工资的计发问题1、职工因病或非因工负伤,病假在六个月以内的,按其连续工龄的长短发给病假工资。
其标准为:连续工龄不满十年的,为本人工资(不包括加班加点工资、奖金、津贴、物价生活补贴,下同)的百分之五十;连续工龄满十年不满二十年的,为本人工资的百分之六十;连续工龄满二十年不满三十年的为本人工资的百分之七十;连续工龄满三十年以上的为本人工资的百分之八十。
连续病假在六个月以上的,按其连续工龄的长短改发疾病救济费。
其标准为:连续工龄不满十年的,为本人工资的百分之四十;连续工龄满十年不满二十年的,为本人工资的百分之五十;连续工龄满二十年不满三十年的,为本人工资的百分之六十;连续工龄满三十年以上的为本人工资的百分之七十。
2、职工因病或非因工负伤病假期间,物价生活补贴计发问题。
职工因病或非因工负伤,在病假期间,物价补贴照发,如发生职工的病假工资与物价生活补贴之和低于最低工资标准百分之八十的,按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百分之八十发给。
疾病救济费与物价生活补贴之和低于当地城镇企业职工基本生活费标准的,按当地城镇企业职工基本生活费标准发给。
三、关于特殊疾病延长医疗期的审批问题某些患特殊疾病的职工,医疗期满尚未治愈确需延长医疗期的,凡实行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市、县,由企业提出意见,报社会保险管理机构批准;未实行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市、县,由所在的企业批准。
各类休息休假汇总表
但是,职工与父亲或与母亲一方能够在公休假日团聚的,不能享受本规定探
望父母的待遇.
第三条职工探亲假期:
〔一〕职工探望配偶的,每年给予一方探亲假一次,假期为三十天.
〔二〕未婚职工探望父母,原那么上每年给假一次,假期为二十天. 如果由于工作需要,本单位当年不能给予假期,或者职工自愿两年探亲一次的,可以两年给假一次,假期为四十五天.
〔三〕已婚职工探望父母的,每四年给假一次,假期为二十天.
探亲假期是指职工与配偶、父、母团聚的时间,另外,根据实际需要给予路
程假.上述假期均包括公休假日和法定节日在内.
第四条凡实行休假制度的职工〔例如学校的教职工〕,应该在休假期间探亲;如果休假期较短,可由本单位适当安排,补足其探亲假的天数.
第五条职工在规定的探亲假期和路程假期内,根据本人的标准工资发给工资.
第六条职工探望配偶和未婚职工探望父母的往返路费,由所在单位负担.
已婚职工探望父母的往返路费,在本人月标准工资百分之三十以。
浙江省劳动厅关于转发劳动部《企业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医疗期规定》的通知正文:---------------------------------------------------------------------------------------------------------------------------------------------------- 浙江省劳动厅关于转发劳动部《企业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医疗期规定》的通知(浙劳险[1995]231号)各市、地、县劳动局(劳动人事局),省级(直)各单位:现将劳动部《关于发布〈企业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医疗期规定〉的通知》(劳部发[1994]479号)、《关于贯彻〈企业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医疗期规定〉的通知》(劳部发[1995]236号)转发给你们,并结合我省的实际情况,提出如下补充意见,请一并贯彻执行。
一、关于本单位工作年限的确定问题。
1、因组织委派的,以及复员退伍军人,军转千部首次与单位建立劳动关系的,在确定医疗期时,按国家规定计算的连续工龄应视作本单位工作年限。
2、因企业合资、合并、兼并或者分立,与职工解除劳动合同并随即与新单位签订劳动合同的,在确定医疗期时,职工在原单位的工龄应视作本单位工作年限。
二、关于病假工资的计发问题1、职工因病或非因工负伤,病假在六个月以内的,按其连续工龄的长短发给病假工资。
其标准为:连续工龄不满十年的,为本人工资(不包括加班加点工资、奖金、津贴、物价生活补贴;下同)的百分之五十;连续工龄满十年不满二十年的,为本人工资的百分之六十;连续工龄满二十年不满三十年的,为本人工资的百分之七十;连续工龄满三十年以上的,为本人工资的百分之八十。
职工因病或非因工负伤,连续病假在六个月以上的,按其连续工龄的长短改发疾病救济费。
其标准为:连续工龄不满十年的,为本人工资的百分之四十;连续工龄满十年不满二十年的。
为本人工资的百分之五十;连续工龄满二十年不满三十年的,为本人工资的百分之六十;连续工龄满三十年以上的,为本人工资的百分之七十。
?员工各类假期参考法规简明列表1)法定节假日《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2)带薪年休假。
1、《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2、《企业职工带薪年休假实施办法》3、《浙江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关于贯彻实施企业职工带薪年休假制度的若干意见》3)婚丧假。
1、婚假、护理假《浙江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2、丧假《国家劳动总局、财政部关于国营企业职工请婚丧假和路程假问题的通知》注:目前全国还没有对非国有企业职工丧假作出具体规定,具体由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确定。
但婚假根据浙江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是享有的。
5)探亲假。
1、《国务院关于职工探亲待遇的规定》2、《国家劳动总局关于制定<国务院关于职工探亲待遇的规定>实施细则的若干问题的意见》注:目前全国还没有对非国有企业职工探亲假作出具体规定,具体由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确定。
4)女职工的特殊假期。
具体包括保胎假、产前假、产假、哺乳假等。
1、《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六十二条规定,女职工生育享受不少于90天的产假。
2、《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3、《浙江省女职工劳动保护办法》4、《浙江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7)病假。
1、《企业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医疗期规定》2、《劳动部关于贯彻<企业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医疗期规定>的通知》3、《浙江省劳动厅关于转发劳动部<企业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医疗期规定>的通知》4、《浙江省企业工资支付管理办法》8)工伤停工留薪期(工伤假)《工伤保险条例》9)事假《浙江省企业工资支付管理办法》注:事假、工伤假、护理假等,在参考法规中仅是文件的一个条款或若干个条款,为便于查看,已用黄色底纹标出。
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第一条为了维护职工休息休假权利,调动职工工作积极性,根据劳动法和公务员法,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等单位的职工连续工作1年以上的,享受带薪年休假(以下简称年休假)。
单位应当保证职工享受年休假。
职工在年休假期间享受与正常工作期间相同的工资收入。
第三条职工累计工作已满1年不满10年的,年休假5天;已满10年不满20年的,年休假10天;已满20年的,年休假15天。
国家法定休假日、休息日不计入年休假的假期。
第四条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享受当年的年休假:(一)职工依法享受寒暑假,其休假天数多于年休假天数的;(二)职工请事假累计20天以上且单位按照规定不扣工资的;(三)累计工作满1年不满10年的职工,请病假累计2个月以上的;(四)累计工作满10年不满20年的职工,请病假累计3个月以上的;(五)累计工作满20年以上的职工,请病假累计4个月以上的。
第五条单位根据生产、工作的具体情况,并考虑职工本人意愿,统筹安排职工年休假。
年休假在1个年度内可以集中安排,也可以分段安排,一般不跨年度安排。
单位因生产、工作特点确有必要跨年度安排职工年休假的,可以跨1个年度安排。
单位确因工作需要不能安排职工休年休假的,经职工本人同意,可以不安排职工休年休假。
对职工应休未休的年休假天数,单位应当按照该职工日工资收入的300%支付年休假工资报酬。
第六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人事部门、劳动保障部门应当依据职权对单位执行本条例的情况主动进行监督检查。
工会组织依法维护职工的年休假权利。
第七条单位不安排职工休年休假又不依照本条例规定给予年休假工资报酬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人事部门或者劳动保障部门依据职权责令限期改正;对逾期不改正的,除责令该单位支付年休假工资报酬外,单位还应当按照年休假工资报酬的数额向职工加付赔偿金;对拒不支付年休假工资报酬、赔偿金的,属于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人员所在单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以及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属于其他单位的,由劳动保障部门、人事部门或者职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A great company will always be cautious about its achievements, like a thin layer of ice.悉心整理祝您一臂之力(WORD文档/A4打印/可编辑/页眉可删)浙江省教职工请假制度为了加强教职工队伍建设,进一步规范工作制度,提高工作效率,使我校教职工队伍的管理逐步走上科学化、规范化的轨道,促进学校各项工作的有序进行。
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教职工请假制度。
一、请假的类别与期限1.病假:因病无法坚持正常上班的可申请病假,教职工请病假3天以上者应附区级以上医院的医生诊断证明与病历卡,患严重疾病长期无法上班,需请长假的,按上级及学校规定办理。
2.事假:私事应尽量安排在双休日、节假日,有急事应事先提出。
3.婚假、产假、丧假: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4.函授、进修学习请假,需凭通知办理请假手续。
5.出差、外出参加会议请假,需凭通知办理请假手续。
6.因其他原因无法正常上班需要请假的,按上级有关规定办理。
二、请假的程序和手续1.请假在半天以内的,由部门或级部批准;请假1天以上3天以内的,由部门或级部核签后报分管校长批准,有课务的到教务处办理课务调整手续;请假3天以上的,由部门或级部核签经分管校长审签后报校长批准,有课务的到教务处办理课务调整手续。
请假3天以上的班主任,除履行上述请假手续外,还要到级部办理班务代理手续,并报告德育处。
2.行政干部因公外出,1天以内的,由分管校长批准;1天以上的,由分管校长核签后报校长批准。
3.请假的教职工,返岗后,要及时到批准领导和部门或级部销假。
4.各类会议请假。
学校会议,向校长请假;部门会议,向部门负责人请假;级部会议,向级部主任请假。
其他会议,谁组织就向谁请假。
因故不能参加会议的,会后要主动向会议组织者了解会议内容,不得影响工作。
5.教研活动请假者,需经教研组长核签后报教务处批准。
一、背景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教育改革不断深入,学校休假制度作为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障师生身心健康、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适应时代发展需要,杭州市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了一系列学校休假制度。
二、休假种类1.寒暑假寒暑假是学校休假制度的核心,分为两个学期,每个学期大约6周。
具体安排如下:(1)春季学期:1月20日至2月28日(共40天);(2)秋季学期:9月1日至9月15日(共15天)。
2.周末杭州市实行双休日制度,即每周六、日休息。
学校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周末安排,但每周至少保证1天休息。
3.法定节假日按照国家法定节假日安排,学校放假时间如下:(1)元旦:1月1日至1月3日(共3天);(2)春节:2月11日至2月17日(共7天);(3)清明节:4月4日至4月6日(共3天);(4)劳动节:5月1日至5月3日(共3天);(5)端午节:6月7日至6月9日(共3天);(6)中秋节:9月13日至9月15日(共3天);(7)国庆节:10月1日至10月7日(共7天)。
4.其他节假日根据国家和地方政策,学校可适当安排其他节假日,如教师节、世界环境日等。
三、休假时间调整1.学校可根据实际情况,对寒暑假、周末、法定节假日进行适当调整,但不得影响教育教学质量。
2.学校调整休假时间需提前向社会公布,并报教育行政部门备案。
3.学校调整休假时间应充分尊重师生意见,广泛征求家长和社会各界意见。
四、保障措施1.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师生对休假制度的认识,确保休假制度顺利实施。
2.建立健全休假制度监督机制,对违反休假制度的行为进行严肃处理。
3.加强学校与家庭、社会的沟通,形成休假制度合力,共同保障师生权益。
4.学校应合理安排教学任务,确保学生在休假期间有充足的休息时间。
总之,杭州市学校休假制度旨在保障师生身心健康,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各学校应认真贯彻落实,切实保障师生权益,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创造良好条件。
浙江省劳动厅关于转发劳动部《企业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医疗期规定》的通知各市、地、县劳动局(劳动人事局),省级(直)各单位:现将劳动部《关于发布〈企业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医疗期规定〉的通知》(劳部发[1994]479号)、《关于贯彻〈企业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医疗期规定〉的通知》(劳部发[1995]236号)转发给你们,并结合我省的实际情况,提出如下补充意见,请一并贯彻执行。
一、关于本单位工作年限的确定问题。
1、因组织委派的,以及复员退伍军人,军转干部首次与单位建立劳动关系的,对确立医疗期时,按国家规定计算的连续工龄应视作本单位工作年限。
2、因企业合资、合并、兼并或者分立,与职工解除劳动合同并随即与新单位签订劳动合同的,在确定医疗期时,职工在原单位的工龄应视作本单位工作年限。
二、关于病假工资的计发问题1、职工因病或非因工负伤,病假在六个月以内的,按其连续工龄的长短发给病假工资。
其标准为:连续工龄不满十年的,为本人工资(不包括加班加点工资、奖金、津贴、物价生活补贴,下同)的百分之五十;连续工龄满十年不满二十年的,为本人工资的百分之六十;连续工龄满二十年不满三十年的为本人工资的百分之七十;连续工龄满三十年以上的为本人工资的百分之八十。
连续病假在六个月以上的,按其连续工龄的长短改发疾病救济费。
其标准为:连续工龄不满十年的,为本人工资的百分之四十;连续工龄满十年不满二十年的,为本人工资的百分之五十;连续工龄满二十年不满三十年的,为本人工资的百分之六十;连续工龄满三十年以上的为本人工资的百分之七十。
2、职工因病或非因工负伤病假期间,物价生活补贴计发问题。
职工因病或非因工负伤,在病假期间,物价补贴照发,如发生职工的病假工资与物价生活补贴之和低于最低工资标准百分之八十的,按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百分之八十发给。
疾病救济费与物价生活补贴之和低于当地城镇企业职工基本生活费标准的,按当地城镇企业职工基本生活费标准发给。
三、关于特殊疾病延长医疗期的审批问题某些患特殊疾病的职工,医疗期满尚未治愈确需延长医疗期的,凡实行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市、县,由企业提出意见,报社会保险管理机构批准;未实行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市、县,由所在的企业批准。
浙江省的年休假规定是有多少天年休假是在职职工的休息权利的一种,那浙江省的年休假是怎么规定?职工能申请休多少天?以下是店铺为你整理的浙江省年休假规定的天数相关资料,希望大家喜欢!浙江省年休假规定的天数所有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的职工,连续工作满12个月以上,都能享受到带薪年休假,其中,累计工作满1年不满10年的,年休假5天;已满10年不满20年的,年休假10天;已满20年的,年休假15天。
《企业职工带薪年休假实施办法》第四条规定:“年休假天数根据职工累计工作时间确定。
职工在同一或者不同用人单位工作期间,以及依照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规定视同工作期间,应当计为累计工作时间。
”这里的“累计工作时间”,包括职工在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等单位从事全日制工作期间,以及依法服兵役和其他按照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规定可以计算为工龄的期间。
职工的累计工作时间可以根据档案记载、单位缴纳社保费记录、劳动合同、离职证明或者其他具有法律效力的证明材料确定。
另外,如果单位因某原因不能安排员工休年假的情况下,在员工同意的基础上,需要按照该职工日工资的收入的300%支付年休假工资报酬。
如果遇到员工离职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的情况,企业也需要根据职工当年已工作时间折算应休未休的年假天数来支付年假工资报酬。
年假折算计算方法:(当年度在本单位已过日历天数÷365天)×职工本人全年应当享受的年休假天数-当年度已安排年休假天数(不足1整天的部分不支付未休年休假工资)。
浙江省年休假的实施办法第一条为了维护职工休息休假权利,调动职工工作积极性,根据劳动法和公务员法,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等单位的职工连续工作1年以上的,享受带薪年休假(以下简称年休假)。
单位应当保证职工享受年休假。
职工在年休假期间享受与正常工作期间相同的工资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