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氨基酸代谢
- 格式:ppt
- 大小:861.50 KB
- 文档页数:15
第十章蛋白质的酶促降解及氨基酸代谢一、名词解释1、氨基酸代谢库2、必需氨基酸、非必需氨基酸、半必需氨基酸3、氧化脱氨基作用4、转氨基作用5、联合脱氨基作用6、嘌呤核苷酸循环7、鸟氨酸循环8、生糖氨基酸、生酮氨基酸、生糖兼生酮氨基酸9、泛素10、S-腺苷甲硫氨酸11、一碳单位二、填空1、氨基酸代谢库中的内源氨基酸是由和组成。
2、多肽链经胰蛋白酶降解后,产生新肽段羧基端主要是和氨基酸残基。
3、胰凝乳蛋白酶专一性水解多肽链由氨基酸端形成的肽键。
4、氨基酸的最主要脱氨基方式是。
5、转氨酶和脱羧酶的辅酶通常是。
6、谷氨酸经脱氨后产生和氨,前者进入进一步代谢。
7、尿素循环中产生的和两种氨基酸不是蛋白质氨基酸。
8、尿素分子中两个N原子,分别来自和。
9、在人体中氨在中通过循环生成经排泄。
10、体内最重要的转氨酶有和。
11、肝细胞线粒体中的氨基甲酰磷酸合成酶Ⅰ的催化作用需要______﹑_____,______参与。
12、精氨酸在的催化下,生成尿素和。
13、氨基酸脱下氨的主要去路有、和。
14、不同氨基酸与之间通过作用生成谷氨酸,这是氨基酸分解代谢反应,催化这一反应的酶叫酶,其辅酶是。
15、嘌呤核苷酸循环将氨基酸的和结合,生成,随后裂解为和延胡索酸。
16、人体内合成尿素的直接前体是,它水解后生成尿素和,后者又与反应,生成,这一产物再与反应,最终合成尿素,这就是尿素循环,尿素循环的后半部是在中进行的。
17、嘌呤核苷酸循环最终将氨释放出的化合物称,催化此反应的酶是。
18、氨甲酰磷酸合成酶Ⅰ定位于细胞内的,它催化和合成氨甲酰磷酸。
19、人体内不能合成而需要从食物供应的氨基酸称为。
20、是除氨的主要器官,它可通过将NH3和CO2合成无毒的,而禽类则合成的是。
21、合成一分子尿素需消耗分子的高能键。
22、生酮氨基酸经代谢后可产生,它是合成酮体的原料。
23、提供一碳单位的氨基酸有、、和等。
常见的一碳单位有、、、、和等。
24、生物体中活性蛋氨酸是,它是活泼的供应者。
氨基酸代谢习题第十章氨基酸代谢习题一、是非题1.在一般的情况下,氨基酸不用来作为能源物质。
2.组氨酸脱羧产生的组胺可使血管舒张、血压降低。
3.酪氨酸脱羧产生的酪胺可使血管收缩、血压升高。
4.芳香族氨基酸生物合成的前体是酵解和柠檬酸循环途径的中间物。
5.酪氨酸可以由苯丙氨酸直接生成,所以不是必需氨基酸。
6.苯丙氨酸的分解主要是通过酪氨酸分解途径来完成。
7.植物可以直接吸收空气中的氮。
8.氨基酸通过氧化脱去α-氨基的过程中都生成FADH2。
9.必需氨基酸是指在生活细胞中不能合成,需要人工合成的氨基酸。
10.“代谢库”是指细胞、组织或生物个体内储存某种物质的总量。
11.所有氨基酸的转氨反应,都需要磷酸吡哆醛作辅酶。
12.尿素在肾脏细胞内合成,由肾小管排出。
13.肌酸是指肌肉中的有机酸,是糖类分解代谢的中间物。
14.血红素、细胞色素和叶绿素分子中的卟琳环是由甘氨酸和琥珀酰CoA合成的。
15.去甲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素都是酪氨酸的衍生物。
二、填空题1.Ala、Ap和Glu都是生糖氨基酸,它们脱去氨基分别生成、和2.Trp脱羧后生成,其生理作用是;在脑组织中,在外周组织中3.分解生成丙酮酸的氨基酸有、、、和五种。
4.分解生成乙酰乙酰辅酶A的氨基酸有、、、和五种。
6.分解生成琥珀酰辅酶A的氨基酸有、和三种。
7.通过生成草酸乙酸进行分解的氨基酸有和两种。
8.多巴(二羟苯丙氨酸)和多巴醌(苯丙氨酸3,4醌)是酪氨酸在酶的作用下转变为的中间产物。
9.参与肌酸合成的三种氨基酸是、和10.谷氨酸脱去羧基后生成,它的生理作用是11.亮氨酸、和是三种分枝氨基酸,它们分解的过程是先生成相应的酮酸,然后由酶催化脱氢,生成相应的酰基CoA。
12.腐胺是、脱羧后的产物,由腐胺衍生的精胺和亚精胺合称多胺,这是因为。
13.人体尿素的合成在脏中进行。
14.三种芳香族氨基酸有一段共同的合成途径,起始物是和,经过若干步骤生成莽草酸,然后在转变为15.脯氨酸的合成是由通过几步反应后,而成。
第十章氨基酸代谢氨基酸代谢包括氨基酸的分解代谢和合成代谢。
氨基酸分解代谢总是先脱去氨基。
L-谷氨酸脱氢酶催化的氧化脱氨基作用普遍存在于动植物中。
转氨基作用是氨基酸脱去氨基的一种重要方式。
转氨酶以磷酸吡哆醛为辅酶。
氨基酸的氧化脱氨基作用和嘌呤核苷酸循环与转氨基作用相偶联,称为联合脱氨基作用,它是生物体内脱去氨基的主要方式。
氨的运输方式是谷氨酰胺。
在哺乳动物中,氨以尿素的形式排出体外。
谷氨酰胺在肝脏中脱下的氨与二氧化碳、ATP合成氨甲酰磷酸,然后与鸟氨酸作用生成瓜氨酸。
瓜氨酸在天冬氨酸参与下形成精氨酸,精氨酸水解形成鸟氨酸和尿素。
尿素随尿排出体外。
氨基酸碳骨架氧化分解时,可通过形成5种产物进入三羧酸循环,最后氧化为二氧化碳和水。
这5种物质是:乙酰-CoA、α-酮戊二酸、琥珀酰-CoA、延胡索酸和草酰乙酸。
大多数氨基酸都是生糖氨基酸,两种是生酮氨基酸,少数是生酮生糖氨基酸。
不同生物合成氨基酸的能力和种类都有所不同。
机体维持正常生长所必需,又不能自身合成,需从外界摄入的氨基酸称必需氨基酸。
人和大白鼠需10种必需氨基酸。
氨基酸生物合成中,氮的来源起始于无机氮的生物固氮和氨的同化作用。
碳骨架来源于柠檬酸循环、糖酵解及磷酸戊糖途径这几条主要的代谢途径。
按碳来源的不同,氨基酸的生物合成可归为五族:丙酮酸族、谷氨酸:唉、天冬氨酸族、丝氨酸族、芳香氨基酸及组氨酸族。
氨基酸的生物合成根据需要有严格的调控机制。
其中最有效的是终产物对反应系列第一个酶活性的抑制作用。
氨基酸是一碳单位的直接提供者,同时也是多种生物活性物质的前体。
氨基酸代谢第十单元氨基酸代谢植物、微生物从环境中吸收氨、铵盐、亚硝酸盐、硝酸盐等无机氮,合成各种氨基酸、蛋白质、含氮化合物。
人和动物消化吸收动、植物蛋白质,得到氨基酸,合成蛋白质及含氮物质。
有些微生物能把空气中的N2转变成氨态氮,合成氨基酸。
一、蛋白质消化、降解及氮平衡1.蛋白质消化吸收哺乳动物的胃、小肠中含有胃蛋白酶、胰蛋白酶、胰凝乳蛋白酶、羧肽酶、氨肽酶、弹性蛋白酶。
经上述酶的作用,蛋白质水解成游离氨基酸,在小肠被吸收。
被吸收的氨基酸(与糖、脂一样)一般不能直接排出体外,需经历各种代谢途径。
肠粘膜细胞还可吸收二肽或三肽,吸收作用在小肠的近端较强,因此肽的吸收先于游离氨基酸。
2.蛋白质的降解体内蛋白质处于不断降解和合成的动态平衡。
成人每天有总体蛋白的1%~2%被降解更新。
不同蛋白的半寿期差异很大,人血浆蛋白质的t1/2约10天,肝脏的t1/2约1~8天,结缔组织蛋白的t1/2约180天,许多关键性的调节酶的t1/2均很短。
真核细胞中蛋白质的降解有两条途径:一条是不依赖A TP的途径,在溶酶体中进行,主要降解外源蛋白、膜蛋白及长寿命的细胞内蛋白。
另一条是依赖A TP和泛素的途径,在胞质中进行,主要降解异常蛋白和短寿命蛋白,此途径在不含溶酶体的红细胞中尤为重要。
泛素是一种8.5KD(76a.a.残基)的小分子蛋白质,普遍存在于真核细胞内。
一级结构高度保守,酵母与人只相差3个a.a残基,它能与被降解的蛋白质共价结合,使后者活化,然后被蛋白酶降解。
3.氨基酸代谢库食物蛋白经消化而被吸收的氨基酸(外源性a.a)与体内组织蛋白降解产生的氨基酸(内源性a.a)混在一起,分布于体内各处,参与代谢,称为氨基酸代谢库。
氨基酸代谢库以游离a.a总量计算,肌肉中a.a占代谢库的50%以上,肝脏中a.a占代谢库的10%,肾中a.a占代谢库的4%,血浆中a.a占代谢库的1~6%,肝、肾体积小,它们所含的a.a浓度很高,血浆a.a是体内各组织之间a.a转运的主要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