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东莞市医疗卫生机构和医院床位数量情况3年数据专题报告2020版
- 格式:pdf
- 大小:511.51 KB
- 文档页数:24
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广东省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2016―2020年)的通知【法规类别】卫生综合规定【发文字号】粤府函[2016]128号【发布部门】广东省政府【发布日期】2016.05.24【实施日期】2016.05.24【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XP10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广东省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2016-2020年)的通知(粤府函〔2016〕128号)各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现将《广东省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2016-2020年)》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请径向省卫生计生委反映。
广东省人民政府2016年5月24日广东省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2016-2020年)为贯彻落实《全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纲要(2015-2020年)》(国办发〔2015〕14号)和《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建设卫生强省的决定》(粤发〔2015〕15号)精神,进一步优化全省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提高医疗卫生资源利用效率,提升医疗卫生综合服务可及性和能力,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规划背景(一)现状分析。
近年来,我省医疗卫生资源总量稳步增长,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健全完善,服务可及性持续提升,区域卫生发展不平衡逐步改善。
1.医疗卫生资源状况。
2015年全省医疗卫生机构4.8万个,其中医院1323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45016个、专业公共卫生机构1877个。
卫生技术人员62万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22.9万人、注册护士25.4万人。
医疗机构床位43.6万张,其中医院34.5万张、基层医疗卫生机构6.4万张、妇幼保健院及专科疾病防治院2.5万张。
医疗卫生机构万元以上设备50万台。
第五次全国卫生服务调查显示,全省96.2%的家庭可以在20分钟内到达最近的医疗机构。
2.服务利用和需求状况。
全省2015年医疗机构总诊疗人次达7.89亿人次,其中医院3.55亿人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3.91亿人次、其它医疗机构0.43亿人次。
广东省医疗卫生机构(医院)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工作方案(2020年)目录一、工作目标 (2)二、主要任务 (2)三、工作要求 (5)附件1 广东省检查检验结果互认项目 (8)附件2 广东省检查检验结果不进行互认的10种情形 (11)为做好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工作的质量控制,进一步推动全省医疗卫生机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工作,我委决定在全省医疗卫生机构开展质量控制下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工作,现将有关工作通知如下:一、工作目标以优化资源配置、规范医疗行为和控制医疗费用为目标,按照科学、安全、有效、合理和必需的原则,完善管理制度和保障措施,发挥质量控制中心的作用,在确保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基础上,不断提升可以实现互认的检查检验项目(见附件1,以下简称互认项目)的同质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医疗机构的诊疗效率和医疗资源的共享利用率,方便患者就医,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检查检验,有效控制医疗费用的不合理增长。
二、主要任务(一)明确互认范围质量控制是实现检查检验结果一致化和同质化的有效手段,是实现医联体内、同级医疗机构之间、与第三方独立检查检验机构之间结果互认的基础。
有条件的区域应积极探索在强化质量控制的基础上,推动区域内不同级别医疗机构之间的结果一致化,实现区域内互认。
(二)调整互认项目互认项目在原广东省卫生厅《关于开展同级医疗机构医学检验影像检查结果互认工作的通知》(粤卫办〔2010〕73号)明确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项目范围基础上进行调整,调整后的互认项目仍然包括医学检验和医学影像检查两大类别,并综合考虑了病种和当前的同质化水平因素,主要选取结果相对稳定、费用较高、对疾病诊断治疗短期影响不大的项目(见附件1)。
存在附件2情形的可不列入互认范围或不受互认限制。
探索增加多发病、常见病病理结果的互认项目。
(三)推动检查检验资源共享结合医联体建设工作,医疗集团、县域医共体内应根据合理设置、科学管理、资源共享的原则,整合影像检查、检验仪器设备和人力资源共享平台,增强业务协作,探索建立共享、共建机制,提高检查检验设备利用效率;专科联盟内应加强专科内检查结果质量控制,在提高本专科检查结果同质化水平的基础上实现互认。
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24》,以下是2024年全国各省市区的医疗卫生机构医疗服务及床位利用情况的相关数据。
在医疗床位方面,全国各类医疗卫生机构总床位数量为693.45万张,综合医院床位数为415.03万张,卫生院床位数为191.31万张,诊所床位数为87.11万张。
全国医疗机构床位利用率为75.3%,其中综合医院床位利用率为69.1%,卫生院床位利用率为75.7%,诊所床位利用率为83.3%。
从区域角度来看,北京市、上海市、广东省、江苏省是综合医院数量最多的地方,分别为584家、584家、5008家、4118家;而青海省、西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则是综合医院数量最少的地方,分别为41家、10家、117家、126家。
床位数量上,广东省、山东省、四川省、江苏省是床位数量最多的地方,分别为37.87万张、37.73万张、35.64万张、35.13万张;而澳门特别行政区、香港特别行政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则是床位数量最少的地方,分别为2416张、4394张、6236张、8158张。
除了综合医院,全国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的数量和床位利用情况也非常重要。
根据数据,北京市、上海市、广东省在卫生院数量和床位数量上占据较大优势,分别为445家、1349家、8473家(卫生院),床位数量分别为43.62万张、30.05万张、56.76万张。
而西藏自治区、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在卫生院数量和床位数量上较少,分别为41家、126家、200家(卫生院),床位数量为5.28万张、7.26万张、2.42万张。
诊所在全国各省市区医疗卫生机构中数量最多,其中广东省、山东省、江苏省、浙江省诊所数量较大,分别为47.7万家、30.08万家、20.98万家、19.52万家;而青海省、西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甘肃省诊所数量较少,分别为1119家、862家、769家、97.03万家。
综合医院床位利用率在全国各省市区中普遍较低,其中西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综合医院床位利用率最低,分别为47.2%、48.9%、52.4%;而上海市、浙江省、福建省综合医院床位利用率相对较高,分别为75.2%、74.2%、72.5%。
东莞医疗事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东莞市积极推进医疗事业的发展,不断完善医疗体系,提升医疗服务质量,为居民提供更好的健康服务。
目前,东莞医疗事业发展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东莞市的医疗机构数量逐渐增加。
目前,东莞已建立了多家大型综合医院和专科医院,满足了居民日益增长的医疗需求。
同时,东莞还引进了一些国内外知名医院品牌,提高了医疗服务水平和技术水平,吸引了更多患者前来就医。
其次,东莞市加大了医疗设施建设力度。
近年来,东莞相继建成了一批新的医疗设施,包括大型医疗中心、诊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为居民提供了更加便捷的医疗服务。
此外,东莞还推行了电子病历系统、电子医疗支付等信息化建设,提高了医疗服务的效率和质量。
此外,东莞市也注重医疗人才的培养和引进。
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吸引了一大批医疗人才来到东莞工作。
目前,东莞拥有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医疗队伍,医生的服务态度和技术水平得到了广大患者的认可和好评。
然而,东莞医疗事业的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医疗资源分布不均衡,城市地区医疗资源相对较好,但农村地区医疗服务相对薄弱。
此外,医疗服务价格不断上涨,给一些困难家庭带来了经济负担。
同时,公立医院的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亟待提高,一些医生缺乏职业道德意识,导致了医患之间的矛盾和纠纷。
综上所述,东莞医疗事业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
未来,东莞将进一步加大医疗事业的投入力度,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为居民提供更好的健康服务。
传染病监测预警必修和选修答案2024年全国疾控系统“大学习”活动答案一、国内外传染病监测预警现状1.下列哪项不是单病例预警的病种参考答案:手足口病2.用于应对传染病聚集或暴发、食物中毒、预防接种和预防服药群体性不良反应等的事件管理系统是参考答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系统3.传染病多渠道监测预警主要数据来源不包括参考答案:广告数据4.下列哪项不是传染病五大症候群参考答案:发热伴咳嗽症候群5.不属于传染病预测预警新技术方法应用范畴有参考答案:纸质报告系统6.下列哪些属于我国现行传染病监测系统参考答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系统;重点传染病强化监测系统;不明原因肺炎监测系统;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7.传染病监测的主要用途参考答案:ABCDE8.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系统的特征有参考答案:对于当地已经发生并由疾控机构开展调查后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报告;全国所有地区均需报告,包括传染病、食物中毒等各类事件;每类事件均有报告标准9.建立智慧化传染病预警多点触发机制的要素参考答案:ABCDE10.改进我国公共卫生安全监测预警思路有参考答案:疾控体系的改革、重塑与能力建设;加强传染病实验室监测体系;改进不明原因疾病和异常健康事件监测机制;完善立法,明确法律要求和责任11.传染病自动预警系统仅用于新发传染病预警,不能用于法定传染病预警参考答案:错误12.建立不明原因肺炎监测系统是为了发现和识别新发病毒性呼吸道传染病参考答案:正确13.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是最基本的传染病监测系统参考答案:正确14.D MOSS是一个实时登革热预报系统参考答案:正确15.监测是预警的基础,预警即预测参考答案:错误二、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2015年版)1.对于其他乙、丙类传染病报告卡,由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核对无误后,于()内通过网络完成确认审核参考答案:24小时2.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及具备网络直报条件的医疗机构应()对报告信息进行查重,对重复报告信息进行删除参考答案:每日3.《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2015年版)》自()年1月1日起执行参考答案:20164.责任报告单位和责任疫情报告人发现甲类传染病和乙类传染病中的肺炭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等按照甲类管理的传染病人或疑似病人时,或发现其他传染病和不明原因疾病暴发时,应于()小时内将传染病报告卡通过网络报告参考答案:2小时5.以下哪个组织机构负责本辖区内传染病信息报告工作的业务指导和技术支持参考答案:疾病预防控制机构6.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的职责单位包括参考答案:ABCDE7.当收到以下哪些传染病的报告信息,需要在2小时内通过网络完成报告信息的三级确认审核参考答案:肺炭疽;霍乱;传染性非典型肺炎;鼠疫8.根据不同传染病诊断分类,分为()、()、()和()四类参考答案:病原携带者;确诊病例;临床诊断病例;疑似病例9.以下属于甲类传染病的是参考答案:鼠疫;霍乱10.关于报告信息的订正,以下说法正确的是参考答案:实行专病报告管理的传染病,由相应的专病管理机构或部门对报告的病例进行追踪调查;已具备电子病历、电子健康档案数据自动抽取交换功能时,以唯一身份标识实现传染病个案报告与专病的数据动态管理;专病管理机构发现传染病报告卡信息有误或排除病例时应当在24小时内订正;医疗卫生机构发生报告病例诊断变更、已报告病例因该病死亡或填卡错误时,应由该医疗卫生机构及时进行订正报告11.采供血机构按《艾滋病和艾滋病病毒感染诊断标准》对最终检测结果为阳性的病例可不进行报告参考答案:错误12.医疗机构传染病报告管理人员须对收到的纸质传染病报告卡或电子病历、电子健康档案系统中抽取的电子传染病报告卡的信息进行错项、漏项、逻辑错误等检查,对有疑问的报告卡必须及时向填卡人核实参考答案:正确13.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的纸质《传染病报告卡》及传染病报告记录保存3年参考答案:正确14.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执行职务的人员和乡村医生、个体开业医生均为责任疫情报告人参考答案:正确15.不具备网络直报条件的医疗机构可不进行传染病报告卡信息报告参考答案:错误三、国内外传染病监测预警案例分析1.目前,美国CDC将流感活动强度分为()级参考答案:13级2.目前,欧洲CDC针对流感活动的预测指标有参考答案:ILI和ARI3.目前,美国CDC针对流感住院人数的预测采用哪种工作模式参考答案:CDC负责提供数据,与多个预测团队合作,每周CDC 公布一个集合预测结果4.目前,中国传染病自动预警系统(CIDARS)采用的预警方法包括参考答案:以上均包括5.目前,欧洲CDC获得流感活动分级所采用的主要的模型是参考答案:MEM模型6.传染病发生的呈现类型包括参考答案:ABCD7.传染病苗头预警场景可包括参考答案:ABCDE8.下列关于美国CDC与欧盟CDC针对流感流行严重性预警说法正确的是参考答案:与美国CDC相比,欧盟CDC使用的模型灵活性更强;均首先通过历史数据拟合回归方程,再应用到目标时间段获得预值作为基线阈值9.中国传染病自动预警系统存在的不足包括参考答案:ABCD10.传染病多源数据预警平台建立和应用的意义包括参考答案:ABCD11.美国CDC在计算流感活动的基线阈值时,仅考虑了一个指标参考答案:错误12.中国传染病自动预警系统(CIDARS)的预警信号响应工作流程主要包括接收预警信号、预警信息分析与核实、现场调查、确认事件后按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有关规定开展防控工作参考答案:正确13.以呼吸道疾病为例,与ILI流感病毒阳性率相比,社会数据(如百度症状指数,以及药店退热药物零售量等)往往能更及时地反映出疾病流行态势已经出现了异常参考答案:正确14.判断进入流行期的阈值与流行期结束的阈值可以不一样参考答案:正确15.Google流感趋势(Google Flu Trend,GFT)至今仍在使用参考答案:错误四、国家传染病智能监测预警前置软件--总体设计与实施策略1.国家传染病智能监测预警前置软件主要用于哪个方面的监测参考答案:传染病疫情2.国家传染病智能监测预警前置软件部署应用的底线原则是什么参考答案:逐级数据推送3.国家传染病智能监测预警前置软件通常结合哪些技术来进行工作参考答案: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4.国家传染病智能监测预警前置软件在疫情监测中,最重要的业务目标是什么参考答案:智能疫情报告与风险提醒5.以下哪个功能是国家传染病智能监测预警前置软件的核心功能参考答案:疫情数据分析与预警6.影响国家传染病智能监测预警前置软件准确性的数据因素有哪些参考答案:EMR数据交互的及时性和完整性;EMR数据的标准化程度;医院外送病原检测结果数据的缺失;7.在疫情监测中,国家传染病智能监测预警前置软件提供哪些功能参考答案:实时数据监测;动态风险评估;风险预警提醒8.国家传染病智能监测预警前置软件可以通过哪些方式与相关部门与人员提供信息交互参考答案:医院调用API接口实时推送;通过电子疾病档案(EDR)赋能提醒;移动应用程序工作协同9.国家传染病智能监测预警前置软件使用哪些数据来源进行分析参考答案:医疗机构电子病历(EMR)的数据;政府部门的人口统计数据;其它相关部门的协同共享数据10.国家传染病智能监测预警前置软件可以应用于哪些领域参考答案:公共卫生管理;传染病监测与防控;医防数据融合与工作协同11.国家传染病智能监测预警前置软件只针对特定的传染病进行监测参考答案:错误12.疫情预警报告可以通过国家传染病智能监测预警前置软件自动生成参考答案:正确13.国家传染病智能监测预警前置软件主要依靠手动输入数据来进行监测参考答案:错误14.该软件的可视化展示功能能够帮助用户更好地理解疫情监测数据和监测系统的运行状况参考答案:正确15.人工智能模型训练与应用可以帮助识别潜在的疑似传染病风险病例参考答案:正确五、污水监测与防控1.污水流行病学采集的污水样本通常是()的混合样品参考答案:24h2.离心超滤法富集浓缩污水中病毒的原理是参考答案:尺寸截留3.一般来讲,取样量()能够保证污水中常见物质分析参考答案:500mL4.下列哪项指标是污水特征中最能反映人类代谢的指标参考答案:氨氮5.PEG沉淀法富集浓缩污水中病毒的原理是参考答案:空间排阻6.铝盐沉淀法富集浓缩污水中病毒的原理是参考答案:絮凝沉淀7.通过监测污水中特定的暴露和效应标志物来监测覆盖范围内的人群健康和行为监测的优势是参考答案:ABCDE8.《污水中新型冠状病毒富集浓缩和核酸检测方法标准》(WS/T799-2022)中污水中病毒核酸富集浓缩方法有参考答案:超滤;铝盐沉淀;PEG9.污水流行病学涉及的学科包括参考答案:ABCD10.适宜的生物标志物需要有较大的水溶解度,具有较大的颗粒物水分配系数,不易被污水中的悬浮颗粒物吸附参考答案:错误11.我国新冠病毒多渠道监测预警体系包括抗原检测、发热门诊监测、污水监测、哨点医院监测、病毒变异监测、疫苗接种监测、住院诊疗情况监测参考答案:正确12.污水流行病学的研究对象是市政污水参考答案:正确13.美国环保署局Christian博士首次提出污水流行病学概念参考答案:正确14.污水流行病学起源于违禁药品的消费调查参考答案:正确15.美国于2020年9月启动国家污水监测系统(NWSS),监测污水中的病毒(新冠、猴痘和甲型流感病毒)和细菌参考答案:错误六、全球传染病智能化监测预警1.世卫组织发布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快速风险评估文件中指出,某一事件的风险水平取决于参考答案:可能(或已知)的危害;事件发生的背景;暴露于危害的可能性2.全球传染病监测事件信息来源可以包括参考答案:ABCDEF3.全球传染病监测预警的系统性思维包括哪些方面参考答案:援外输出层;信息驱动层;国内服务层4.影响全球新冠疫情的影响因素包括哪些参考答案:ABCDE5.哪些人工智能技术会在传染病监测预警中发挥应用参考答案:ABCD6.风险矩阵法是风险描述的有效辅助工具,它包括哪些维度参考答案:后果严重性;发生可能性7.全球新发突发传染病监测预警平台的建立和应用,将有助于我国参与全球卫生治理参考答案:正确8.疾病防控理念和智慧的输出,不是我国公共卫生援外的目标参考答案:错误9.全球传染病监测不能采用开源信息,需要依靠各国卫生部门的上报数据参考答案:错误10.全球新发突发传染病监测预警平台需要依托多源数据融合以及人工智能技术的支撑参考答案:正确11.全球新发突发传染病监测预警平台不仅仅在风险识别方面发挥作用,也将为科研和科普发挥巨大作用参考答案:正确12.世卫组织的EIOS监测系统包含来自Pro MED-mail、Health map、GPHIN等多个数据源参考答案:正确13.全球传染病智能化监测预警的核心与数据来源和质量关系不大,主要取决于模型算法参考答案:正确14.智能化的传染病监测,包括基于指标的传染病监测和基于事件的传染病监测参考答案:正确15.大语言模型不属于人工智能领域,目前还无法用于全球传染病的监测参考答案:错误。
各级医疗机构(医院)发热门诊规范化建设指引(2020年版)根据国家《发热门诊建筑装备技术导则(试行)》(国卫办规划函〔2020〕683号)和《广东省公立医疗机构发热门诊和发热诊室规范化建设方案》(粤卫规划函〔2020〕32号)等相关要求,为指导医疗机构发热门诊规范化建设,强化发热门诊对急性传染性疾病的筛查﹑预警和防控作用,制定本建设指引。
一、基本原则(一)统筹规划。
县级以上卫生健康行政部门依据当地医疗卫生资源分布情况和工作需要,按照“数量适当、布局合理”的原则统筹辖区内医疗机构发热门诊的设置。
(二)统一标准。
医疗机构发热门诊必须纳入医院总体建设规划,按照统一的设置标准进行规范新建或升级改造,合理布局。
(三)分级管理。
县级以上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应按属地管理原则,负责辖区内医疗机构发热门诊的建设、监督、指导及管理工作。
(四)平战结合。
发热门诊的各类功能用房应具备良好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突发重大疫情等应急状态下全面开放用于发热、传染病病例筛查、留观和诊治等,疫情解除后的平时状态可在保留普通发热病例和感染性疾病诊治等功能的情况下,用于其他相关用途。
用于其他相关用途时必须确保必要时能迅速恢复发热门诊应有的功能。
二、建筑设计(一)发热门诊选址。
1.发热门诊应当设置在医疗机构内相对独立的区域(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应将发热门诊设置在独栋建筑内),在规划上避免设置在其他人流密集公共区域的上风向,与普通门(急)诊相对隔离,并宜临近急诊,远离儿科等区域,与其他建筑、公共场所保持一定距离。
不具备距离条件的,应设置有实际物理隔离屏障。
2.发热门诊应设立相对独立的出入口,与普通门(急)诊分开并间隔合理物理距离,门前应预留足够场地条件以满足患者筛查、转运需求。
3.有条件的发热门诊宜预留室外场地及设备管线条件,为以后快速扩建、转运等提供基础条件。
4.设有发热门诊和发热筛查点的医疗机构、院区主入口和门急诊大厅外应当设置醒目的发热门诊告示与标识,内容应包括接诊范围、发热门诊位置、行走路线及注意事项等,院区内应有引导患者到达发热门诊的明确指示标识,尽量避免发热患者穿越其他建筑,避免发热患者与其他患者相交叉。
中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总诊疗人次、入院人数及住院费用分析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站点、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主要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其诊疗科目、床位数量、科室设置、人员配备、基础设施建设和设备配备要与其功能定位相适应。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包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街道卫生院、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门诊部、诊所(医务室)。
2015年以来,我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数量呈逐年上涨趋势;2020年,全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97万个,较上年增加1.56万个,同比增长1.64%。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3.54万个,较上年增加0.04万个,占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3.65%;乡镇卫生院3.58万个,较上年减少0.03万个,占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 3.69%;诊所和医务室25.98万个,较上年增加 1.88万个,占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26.79%;村卫生室60.88万个,较上年减少0.73万个,占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62.77%。
《2021-2027年中国医疗机构行业市场全景调查及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数据显示:2017年以来,我国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床位数逐年放缓,这与国家政策控制医院规模有很大关系。
2020年,全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164.9万张,床位较上年增加1.8万张,同比增长1.1%,占医疗卫生机构床位的18.1%。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床位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床位数23.8万张,占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床位的14.45%,其中政府办床位数18.00万张;乡镇卫生院床位数139万张,占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床位的84.31%,其中政府办床位数137万张;诊所(医务室)床位数0.1万张,占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床位的0.03%。
随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推进,我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员紧张的情况逐步得到缓解。
2020年,全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434.0万人,较上年增加17.9万人,同比增长32.2%,占卫生人员总数的32.2%;其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人员数64.8万人,乡镇卫生院人员数148.1万人。
东莞医疗机构基本标准东莞市是中国广东省的一个大城市,医疗行业发展势头强劲,涉及到人民健康和生命安全,因此,医疗机构的基本标准显得尤为重要。
以下是东莞市医疗机构基本标准,按照不同方面划分:1. 医疗机构的设立标准(1) 门诊部设立标准: 包括医师、护士站、挂号收费室、药房等。
(2) 专科门诊部设立标准: 住院病房需符合规定 1:1 的病房与净室比例。
(3)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设立标准: 需要分为预防接种、传染病防治、健康教育、卫生监督等部门。
(4)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标准: 卫生站或卫生所设立,医师至少需一名,药师和护士根据需要设置。
2. 医疗机构的人员配备标准(1) 门诊部门:医师至少2名,药师1名,护士至少2名。
(2) 急诊科:医师2-3名,护士2名。
(3) 内科:医师3-4名,护士3-4名。
(4) 外科:医师3-4名,护士2-3名。
(5) 妇产科:医师2名,护士2名。
(6) 儿科:医师2名,护士2名。
(7) 感染科:医师2名,护士2名。
3. 医疗器械设备标准(1) 手术室必备:输液泵、监护仪、呼吸机,等等。
(2) 住院部必备: 包括病床、床头柜、床单、被子等,管理需要做到严格规范。
(3) 门诊部必备: 对于年龄分布不同的患者可以分别配置专业医疗仪器。
(4) 科室设备标准: 需要按照临床需求配置相应的专业医疗仪器。
4. 医疗机构的卫生环境标准(1) 医疗场所应该干净整洁、通风明亮,应该加强消毒和垃圾处理措施。
(2) 医疗机构宜设置严格的环境管理制度,包括处理医疗垃圾和病患排泄物的规定。
(3) 医疗机构应每年对所有设施进行大规模、全面的清洗和消毒。
总之,东莞市医疗机构的基本标准包括设立标准、人员配备标准、医疗器械设备标准和卫生环境标准等,这是为了保障医疗机构提供高质量、安全、有效的医疗服务。
广东省预防接种单位建设标准为加快推进我省预防接种标准化建设和规范化管理,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疫苗管理法》和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改革和完善疫苗管理体制的意见》(中办发〔2018〕70号)等要求,结合工作实际,就我省预防接种单位建设制定如下标准。
一、预防接种单位及分类预防接种单位是从事预防接种工作的医疗卫生机构,主要包括预防接种门诊、产科接种点、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门诊、成人接种门诊、特需人群接种门诊和集体单位接种门诊等六类。
二、预防接种单位设置原则(一)预防接种门诊。
是指依据街镇行政区划设置,承担辖区免疫规划疫苗接种任务,并提供非免疫规划疫苗接种服务的接种门诊。
每个镇街至少设置1家预防接种门诊,原则上应设在镇街一级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县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要根据人口密度、服务半径、地理条件和医疗卫生资源配置等情况适当增减门诊数量并明确门诊的服务范围。
预防接种门诊按照硬件配置标准设置数字化预防接种门诊。
数字化预防接种门诊是在预防接种门诊的基础上配置数字化管理系统,将计算机、通讯、多媒体、互联网、物联网等信息技术应用于预防接种的预约、健康询问、登记、候诊、接种、留观等各环节,确保预防接种工作高效、便捷、安全、规范以及能准确、实时记录预防接种服务过程中各类信息或数据。
新建的预防接种门诊按照数字化预防接种门诊的标准进行建设。
(二)产科接种点。
是指设置在开展助产服务的医疗机构内,为该助产服务医疗机构内出生的新生儿提供首剂乙肝疫苗、卡介苗接种和乙肝免疫球蛋白注射服务的接种点。
所有开展助产服务的医疗机构均应设置产科接种点。
(三)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门诊。
是为可能接触狂犬病病毒的高危人群和疑似狂犬病病毒暴露者提供伤口处置、狂犬病疫苗接种、狂犬病被动免疫制剂注射服务,以及为有外伤感染风险的人群开展破伤风疫苗接种、破伤风被动免疫制剂的注射服务的接种门诊。
该门诊根据伤口处置能力、门诊规模、硬件配置和接诊时间的不同分为甲、乙两级。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
全国卫生健康系统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全力以赴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统筹推进卫生健康各方面工作取得积极进展,健康中国建设全面推进,健康中国行动稳步实施,深化医改持续发力,疾病防治成效巩固拓展,医疗服务质量和水平继续提升,重点人群健康保障有效落实,居民健康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
一、卫生资源 (一)医疗卫生机构总数。
2020年末,全国医疗卫生机构总数达1022922个,比上年增加15377个。
其中:医院35394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970036个,专业公共卫生机构14492个。
与上年相比,医院增加1040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增加15646个(见表1)。
医院中,公立医院11870个,民营医院23524个。
医院按等级分:三级医院2996个(其中:三级甲等医院1580个),二级医院10404个,一级医院12252个,未定级医院9742个(见表1)。
医院按床位数分:100张以下床位医院21246个,100-199张床位医院5297个,200-499张床位医院4761个,500-799张床位医院2005个,800张及以上床位医院2085个。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35365个,乡镇卫生院35762个,诊所和医务室259833个,村卫生室608828个。
专业公共卫生机构中,疾病预防控制中心3384个,其中:省级31个、市(地)级403个、县(区、县级市)级2762个。
卫生监督机构2934个,其中:省级25个、市(地)级387个、县(区、县级市)级2459个。
妇幼保健机构3052个,其中:省级29个、市(地)级376个、县(区、县级市)级2563个。
表1 全国医疗卫生机构及床位数机构类别机构数(个)床位数(张)2019202020192020总计1007545102292288069569100700医院343543539468665467131186 公立医院119301187049756335090558 民营医院224242352418909132040628医院中:三级医院2749299627779323002503 二级医院96871040426659742718116 一级医院1126412252651045712732基层医疗卫生机构95439097003616311321649384#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3501335365237445238343#政府办1737417330169887179967 乡镇卫生院361123576213699141390325 #政府办356553525913531991370674村卫生室616094608828--诊所(医务室)240993259833400564专业公共卫生机构1592414492285018296063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34033384--专科疾病防治机构112810484107742323妇幼保健机构30713052243232252920卫生监督所(中28352934--心)计划生育技术服务42752810--机构其他机构287730002426024067注:#系其中数。
河北省各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量具体情况3年数据分析报告2020版前言本报告主要收集权威机构数据如中国国家统计局,行业年报等,通过整理及清洗,从数据出发解读河北省各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量具体情况现状及趋势。
河北省各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量具体情况数据分析报告知识产权为发布方即我公司天津旷维所有,其他方引用我方报告均需注明出处。
本报告深度解读河北省各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量具体情况核心指标从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总数量,医院床位数量,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总数量,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床位数量,乡镇卫生院床位数量,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床位总数量,妇幼保健院(所、站)床位数量等不同角度分析并对河北省各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量具体情况现状及发展态势梳理,相信能为你全面、客观的呈现河北省各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量具体情况价值信息,帮助需求者提供重要决策参考及借鉴。
目录第一节河北省各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量具体情况现状 (1)第二节河北省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总数量指标分析 (3)一、河北省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总数量现状统计 (3)二、全国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总数量现状统计 (3)三、河北省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总数量占全国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总数量比重统计 (3)四、河北省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总数量(2017-2019)统计分析 (4)五、河北省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总数量(2018-2019)变动分析 (4)六、全国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总数量(2017-2019)统计分析 (5)七、全国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总数量(2018-2019)变动分析 (5)八、河北省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总数量同全国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总数量(2018-2019)变动对比分析 (6)第三节河北省医院床位数量指标分析 (7)一、河北省医院床位数量现状统计 (7)二、全国医院床位数量现状统计分析 (7)三、河北省医院床位数量占全国医院床位数量比重统计分析 (7)四、河北省医院床位数量(2017-2019)统计分析 (8)五、河北省医院床位数量(2018-2019)变动分析 (8)六、全国医院床位数量(2017-2019)统计分析 (9)七、全国医院床位数量(2018-2019)变动分析 (9)八、河北省医院床位数量同全国医院床位数量(2018-2019)变动对比分析 (10)第四节河北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总数量指标分析 (11)一、河北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总数量现状统计 (11)二、全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总数量现状统计分析 (11)三、河北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总数量占全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总数量比重统计分析 (11)四、河北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总数量(2017-2019)统计分析 (12)五、河北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总数量(2018-2019)变动分析 (12)六、全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总数量(2017-2019)统计分析 (13)七、全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总数量(2018-2019)变动分析 (13)八、河北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总数量同全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总数量(2018-2019)变动对比分析 (14)第五节河北省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床位数量指标分析 (15)一、河北省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床位数量现状统计 (15)二、全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床位数量现状统计 (15)三、河北省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床位数量占全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床位数量比重统计15三、河北省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床位数量占全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床位数量比重统计 (15)四、河北省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床位数量(2017-2019)统计分析 (16)五、河北省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床位数量(2018-2019)变动分析 (16)六、全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床位数量(2017-2019)统计分析 (17)七、全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床位数量(2018-2019)变动分析 (17)八、河北省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床位数量同全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床位数量(2018-2019)变动对比分析 (18)第六节河北省乡镇卫生院床位数量指标分析 (19)一、河北省乡镇卫生院床位数量现状统计 (19)二、全国乡镇卫生院床位数量现状统计 (19)三、河北省乡镇卫生院床位数量占全国乡镇卫生院床位数量比重统计 (19)四、河北省乡镇卫生院床位数量(2017-2019)统计分析 (20)五、河北省乡镇卫生院床位数量(2018-2019)变动分析 (20)六、全国乡镇卫生院床位数量(2017-2019)统计分析 (21)七、全国乡镇卫生院床位数量(2018-2019)变动分析 (21)八、河北省乡镇卫生院床位数量同全国乡镇卫生院床位数量(2018-2019)变动对比分析22 第七节河北省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床位总数量指标分析 (23)一、河北省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床位总数量现状统计 (23)二、全国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床位总数量现状统计分析 (23)三、河北省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床位总数量占全国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床位总数量比重统计分析 (23)四、河北省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床位总数量(2017-2019)统计分析 (24)五、河北省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床位总数量(2018-2019)变动分析 (24)六、全国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床位总数量(2017-2019)统计分析 (25)七、全国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床位总数量(2018-2019)变动分析 (25)八、河北省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床位总数量同全国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床位总数量(2018-2019)变动对比分析 (26)第八节河北省妇幼保健院(所、站)床位数量指标分析 (27)一、河北省妇幼保健院(所、站)床位数量现状统计 (27)二、全国妇幼保健院(所、站)床位数量现状统计分析 (27)三、河北省妇幼保健院(所、站)床位数量占全国妇幼保健院(所、站)床位数量比重统计分析 (27)四、河北省妇幼保健院(所、站)床位数量(2017-2019)统计分析 (28)五、河北省妇幼保健院(所、站)床位数量(2018-2019)变动分析 (28)六、全国妇幼保健院(所、站)床位数量(2017-2019)统计分析 (29)七、全国妇幼保健院(所、站)床位数量(2018-2019)变动分析 (29)八、河北省妇幼保健院(所、站)床位数量同全国妇幼保健院(所、站)床位数量(2018-2019)变动对比分析 (30)第九节河北省专科疾病防治院(所、站)床位数量指标分析 (31)一、河北省专科疾病防治院(所、站)床位数量现状统计 (31)二、全国专科疾病防治院(所、站)床位数量现状统计 (31)三、河北省专科疾病防治院(所、站)床位数量占全国专科疾病防治院(所、站)床位数量比重统计 (31)四、河北省专科疾病防治院(所、站)床位数量(2017-2019)统计分析 (32)五、河北省专科疾病防治院(所、站)床位数量(2018-2019)变动分析 (32)六、全国专科疾病防治院(所、站)床位数量(2017-2019)统计分析 (33)七、全国专科疾病防治院(所、站)床位数量(2018-2019)变动分析 (33)八、河北省专科疾病防治院(所、站)床位数量同全国专科疾病防治院(所、站)床位数量(2018-2019)变动对比分析 (34)图表目录表1:河北省各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量具体情况现状统计表 (1)表2:河北省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总数量现状统计表 (3)表3:全国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总数量现状统计表 (3)表4:河北省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总数量占全国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总数量比重统计表 (3)表5:河北省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总数量(2017-2019)统计表 (4)表6:河北省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总数量(2018-2019)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4)表7:全国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总数量(2017-2019)统计表 (5)表8:全国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总数量(2018-2019)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5)表9:河北省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总数量同全国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总数量(2018-2019)变动对比统计表 (6)表10:河北省医院床位数量现状统计表 (7)表11:全国医院床位数量现状统计表 (7)表12:河北省医院床位数量占全国医院床位数量比重统计表 (7)表13:河北省医院床位数量(2017-2019)统计表 (8)表14:河北省医院床位数量(2018-2019)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8)表15:全国医院床位数量(2017-2019)统计表 (9)表16:全国医院床位数量(2018-2019)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9)表17:河北省医院床位数量同全国医院床位数量(2018-2019)变动对比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10)表18:河北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总数量现状统计表 (11)表19:全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总数量现状统计分析表 (11)表20:河北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总数量占全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总数量比重统计表 (11)表21:河北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总数量(2017-2019)统计表 (12)表22:河北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总数量(2018-2019)变动分析表(比上年增长%)..12 表23:全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总数量(2017-2019)统计表 (13)表24:全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总数量(2018-2019)变动分析表(比上年增长%) (13)表25:河北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总数量同全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总数量(2018-2019)变动对比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14)表26:河北省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床位数量现状统计表 (15)表27:全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床位数量现状统计表 (15)表28:河北省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床位数量占全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床位数量比重统计表 (15)表29:河北省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床位数量(2017-2019)统计表 (16)表30:河北省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床位数量(2018-2019)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16 表31:全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床位数量(2017-2019)统计表 (17)表32:全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床位数量(2018-2019)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17 表33:河北省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床位数量同全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床位数量(2018-2019)变动对比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18)表34:河北省乡镇卫生院床位数量现状统计表 (19)表35:全国乡镇卫生院床位数量现状统计表 (19)表36:河北省乡镇卫生院床位数量占全国乡镇卫生院床位数量比重统计表 (19)表37:河北省乡镇卫生院床位数量(2017-2019)统计表 (20)表38:河北省乡镇卫生院床位数量(2018-2019)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20)表39:全国乡镇卫生院床位数量(2017-2019)统计表 (21)表40:全国乡镇卫生院床位数量(2018-2019)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21)表41:河北省乡镇卫生院床位数量同全国乡镇卫生院床位数量(2018-2019)变动对比统计表 (22)表42:河北省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床位总数量现状统计表 (23)表43:全国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床位总数量现状统计表 (23)表44:河北省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床位总数量占全国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床位总数量比重统计表 (23)表45:河北省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床位总数量(2017-2019)统计表 (24)表46:河北省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床位总数量(2018-2019)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24 表47:全国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床位总数量(2017-2019)统计表 (25)表48:全国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床位总数量(2018-2019)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25)表49:河北省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床位总数量同全国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床位总数量(2018-2019)变动对比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26)表50:河北省妇幼保健院(所、站)床位数量现状统计表 (27)表51:全国妇幼保健院(所、站)床位数量现状统计分析表 (27)表52:河北省妇幼保健院(所、站)床位数量占全国妇幼保健院(所、站)床位数量比重统计表 (27)表53:河北省妇幼保健院(所、站)床位数量(2017-2019)统计表 (28)表54:河北省妇幼保健院(所、站)床位数量(2018-2019)变动分析表(比上年增长%)28 表55:全国妇幼保健院(所、站)床位数量(2017-2019)统计表 (29)表56:全国妇幼保健院(所、站)床位数量(2018-2019)变动分析表(比上年增长%)..29 表57:河北省妇幼保健院(所、站)床位数量同全国妇幼保健院(所、站)床位数量(2018-2019)变动对比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30)表58:河北省专科疾病防治院(所、站)床位数量现状统计表 (31)表59:全国专科疾病防治院(所、站)床位数量现状统计表 (31)表60:河北省专科疾病防治院(所、站)床位数量占全国专科疾病防治院(所、站)床位数量比重统计表 (31)表61:河北省专科疾病防治院(所、站)床位数量(2017-2019)统计表 (32)表62:河北省专科疾病防治院(所、站)床位数量(2018-2019)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32)表63:全国专科疾病防治院(所、站)床位数量(2017-2019)统计表 (33)表64:全国专科疾病防治院(所、站)床位数量(2018-2019)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33 表65:河北省专科疾病防治院(所、站)床位数量同全国专科疾病防治院(所、站)床位数量(2018-2019)变动对比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34)。
广东省东莞市医疗卫生机构和医院床位数量情况3年数据专题报告2020版
前言
东莞市医疗卫生机构和医院床位数量情况数据专题报告围绕核心要素医疗卫生机构数量,医院数量,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量,医院床位数量等展开深入分析,深度剖析了东莞市医疗卫生机构和医院床位数量情况的现状及发展脉络。
东莞市医疗卫生机构和医院床位数量情况专题报告中数据来源于中国国家统计局等权威部门,通过整理和清洗等方法分析得出,具备权威性、严谨性、科学性。
东莞市医疗卫生机构和医院床位数量情况数据专题报告知识产权为发布方即我公司天津旷维所有,其他方引用此报告需注明出处。
本报告从多维角度借助数据客观反映当前东莞市医疗卫生机构和医院床位数量情况真实状况,趋势、规律,东莞市医疗卫生机构和医院床位数量情况数据专题报告必能为大众提供有价值的指引,提供更快速的效能转化。
目录
第一节东莞市医疗卫生机构和医院床位数量情况现状 (1)
第二节东莞市医疗卫生机构数量指标分析 (3)
一、东莞市医疗卫生机构数量现状统计 (3)
二、全省医疗卫生机构数量现状统计 (3)
三、东莞市医疗卫生机构数量占全省医疗卫生机构数量比重统计 (3)
四、东莞市医疗卫生机构数量(2017-2019)统计分析 (4)
五、东莞市医疗卫生机构数量(2018-2019)变动分析 (4)
六、全省医疗卫生机构数量(2017-2019)统计分析 (5)
七、全省医疗卫生机构数量(2018-2019)变动分析 (5)
八、东莞市医疗卫生机构数量同全省医疗卫生机构数量(2018-2019)变动对比分析 (6)
第三节东莞市医院数量指标分析 (7)
一、东莞市医院数量现状统计 (7)
二、全省医院数量现状统计分析 (7)
三、东莞市医院数量占全省医院数量比重统计分析 (7)
四、东莞市医院数量(2017-2019)统计分析 (8)
五、东莞市医院数量(2018-2019)变动分析 (8)
六、全省医院数量(2017-2019)统计分析 (9)
七、全省医院数量(2018-2019)变动分析 (9)
八、东莞市医院数量同全省医院数量(2018-2019)变动对比分析 (10)
第四节东莞市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量指标分析 (11)
一、东莞市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量现状统计 (11)
二、全省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量现状统计分析 (11)
三、东莞市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量占全省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量比重统计分析 (11)
四、东莞市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量(2017-2019)统计分析 (12)
五、东莞市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量(2018-2019)变动分析 (12)
六、全省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量(2017-2019)统计分析 (13)
七、全省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量(2018-2019)变动分析 (13)
八、东莞市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量同全省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量(2018-2019)变动对比分
析 (14)
第五节东莞市医院床位数量指标分析 (15)
一、东莞市医院床位数量现状统计 (15)
二、全省医院床位数量现状统计 (15)
三、东莞市医院床位数量占全省医院床位数量比重统计 (15)
四、东莞市医院床位数量(2017-2019)统计分析 (16)
五、东莞市医院床位数量(2018-2019)变动分析 (16)
六、全省医院床位数量(2017-2019)统计分析 (17)
七、全省医院床位数量(2018-2019)变动分析 (17)
八、东莞市医院床位数量同全省医院床位数量(2018-2019)变动对比分析 (18)
图表目录
表1:东莞市医疗卫生机构和医院床位数量情况现状统计表 (1)
表2:东莞市医疗卫生机构数量现状统计表 (3)
表3:全省医疗卫生机构数量现状统计表 (3)
表4:东莞市医疗卫生机构数量占全省医疗卫生机构数量比重统计表 (3)
表5:东莞市医疗卫生机构数量(2017-2019)统计表 (4)
表6:东莞市医疗卫生机构数量(2018-2019)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4)
表7:全省医疗卫生机构数量(2017-2019)统计表 (5)
表8:全省医疗卫生机构数量(2018-2019)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5)
表9:东莞市医疗卫生机构数量同全省医疗卫生机构数量(2018-2019)变动对比统计表 (6)
表10:东莞市医院数量现状统计表 (7)
表11:全省医院数量现状统计表 (7)
表12:东莞市医院数量占全省医院数量比重统计表 (7)
表13:东莞市医院数量(2017-2019)统计表 (8)
表14:东莞市医院数量(2018-2019)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8)
表15:全省医院数量(2017-2019)统计表 (9)
表16:全省医院数量(2018-2019)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9)
表17:东莞市医院数量同全省医院数量(2018-2019)变动对比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10
表18:东莞市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量现状统计表 (11)
表19:全省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量现状统计分析表 (11)
表20:东莞市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量占全省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量比重统计表 (11)
表21:东莞市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量(2017-2019)统计表 (12)
表22:东莞市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量(2018-2019)变动分析表(比上年增长%) (12)
表23:全省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量(2017-2019)统计表 (13)
表24:全省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量(2018-2019)变动分析表(比上年增长%) (13)
表25:东莞市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量同全省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量(2018-2019)变动对比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14)
表26:东莞市医院床位数量现状统计表 (15)
表27:全省医院床位数量现状统计表 (15)
表28:东莞市医院床位数量占全省医院床位数量比重统计表 (15)
表29:东莞市医院床位数量(2017-2019)统计表 (16)
表30:东莞市医院床位数量(2018-2019)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16)
表31:全省医院床位数量(2017-2019)统计表 (17)
表32:全省医院床位数量(2018-2019)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17)
表33:东莞市医院床位数量同全省医院床位数量(2018-2019)变动对比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