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科学五上第7课《燕子南飞》word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16.00 KB
- 文档页数:3
燕子南飞教案
教案:
目标:通过学习《燕子南飞》这首古诗,培养学生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兴趣,提升学生的诗歌欣赏能力。
一、导入(5分钟)
1.放一段背景音乐,引导学生进入诗歌的世界。
2.出示一幅插图,让学生根据插图猜测本课将学习的内容。
二、学习课文(20分钟)
1.听课文录音,让学生跟读。
2.师生共同解读课文,理解其中的意境和情感。
3.学生分组朗读课文,师生共同欣赏。
三、理解课文(15分钟)
1.教师提问:“诗中的‘燕子南飞’是指什么?”
2.学生讨论,展示出自己的理解。
3.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诗歌中的景物和情感的表达方式。
四、感悟诗意(15分钟)
1.教师出示一些图片,学生根据诗中的意境以及自己的联想,进行写作表达。
2.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欣赏和讨论。
五、拓展(10分钟)
1.了解燕子在中国文化中的象征意义。
2.欣赏其他与燕子相关的诗词和歌曲,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
六、总结反思(5分钟)
1.教师和学生共同总结学习到的知识和体会。
2.学生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评价自己在诗歌学习中的表现。
七、作业(5分钟)
1.布置课后作业:写一个对燕子的描写,并用诗歌形式表达。
2.提醒学生查找了解燕子的相关资料,为写作提供素材。
八、课堂结束(2分钟)
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并展望下节课的学习内容。
2.学生整理好课桌,准备离开教室。
燕子南飞教案教案标题:燕子南飞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燕子南飞的生态现象和原因。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描述能力。
3.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教案步骤:引入活动:1. 让学生观看一段关于燕子南飞的视频,并引发学生对于燕子南飞的好奇心。
2. 引导学生提出自己对于燕子南飞的问题和猜测。
探究活动:3. 分组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对于燕子南飞的了解和猜测。
4. 学生在小组内互相交流并整理出他们的结论,然后向全班汇报。
知识讲解:5. 教师向学生介绍燕子南飞的生态现象和原因,包括燕子的迁徙习性和南飞的原因。
6. 教师通过图片和图表等形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相关知识。
阅读理解:7. 教师分发一篇关于燕子南飞的阅读材料给学生,并提出一些问题,要求学生阅读并回答问题。
8. 学生独立阅读并回答问题,然后与同桌分享自己的答案。
写作练习:9. 教师给学生提供一个写作任务:请你以燕子南飞为题材,写一篇短文。
10.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写作练习,并互相交流修改。
总结活动:11. 学生向全班展示自己的短文,并互相评价和提出改进建议。
12. 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并给予肯定和鼓励。
拓展活动:13. 邀请一位鸟类专家或者野生动物保护人士来学校进行讲座,进一步拓宽学生对于燕子南飞和鸟类保护的了解。
教案评估:1. 学生在小组讨论和汇报中的参与度和表现。
2. 学生在阅读理解和写作练习中的表现。
3. 学生对于燕子南飞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教案特点:1. 通过引入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
2. 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描述能力。
3. 结合阅读理解和写作练习,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4. 拓展活动和实践环节,增加学生对于燕子南飞和生态保护的了解。
7、《燕子南飞》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能通过头脑风暴说出人们抵抗严寒的各种办法。
2.能提出与鸟类迁徙相关的问题。
3.能对鸟类进行迁徙的原因提出自己的假设。
4.能对搜集到的各种关于动植物迁移的资料进行整理并妥善存。
5.能解释动植物变化与环境变化的关系。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指导学生对动物各种迁移方式的研究。
难点:通过收集和整理资料,指导学生了解环境对生物生长及生活习性方面的影响及生物是如何与外境相适应的。
活动一:抵御严寒的方式一、活动目标:1.能通过头脑风暴说出人们抵抗严寒的各种办法2.能联想到动植物适应生活环境变化的一些生活习性二、活动过程:1.教学开始用轻松的语气请学生谈谈所知道的抵御严寒的方法有哪些选择有代表性的填写在教材中的相关位置如增添棉衣、羽绒服等减少外出活动适当增加热量高的食品2.在讨论人类抵御严寒的基础上联想到其他生物请学生说一说己都知道哪些动物和植物抵御严寒的方式方法动物和植物有哪些生活习性与其所生活的环境相适应3.作为本课其他活动的引子一定要充分挖掘学生已有的感性经验调动学生参与本课探究活动的兴趣活动二:鸟类的迁徒一、活动目标:1.能用自己的话举例说出什么是动物的迁徙2.能与小组其他同学共同搜集有关本地具有迁徙行为的鸟类资料并进行统计3.能对鸟类进行迁徙的原因提出自己的假设4.能与同学交流自己的假设5.能提出与鸟类迁徙相关的研究小课题6.能对搜集到的各种关于动植物迁移的资料进行整理并妥善保存7.能感受到生物(鸟类)种类及其生活习性的多样性二、活动准备:有关动物迁徙的资料片三、活动过程:1.播放鸟类迁徙的资料片或课件,唤起学生记忆中曾经提出过的问题.如每年春秋两季:“它们从哪儿来?它们要到哪儿去?”在学生尝试回答的基础上根据教材内容向学生介绍迁徙的概念2.介绍了迁徙的概念后要求学生统计本地的哪些鸟有迁徙的习性让学生熟悉本地鸟类的机会3.除课上的汇报外鼓励学生在课下继续开展鸟类调查活动使学生感受到生物(鸟类)种类及其生活习性的多样性4.学生猜想许多鸟类具有迁徙这一生活习性的原因是一个开放性的问题让学生之间展开质疑和争论并开展探究活动5. 阅读教材中的资料指导学生认识鱼类的洄游6.学生初步了解了鸟类的迁徙、鱼类的洄游习性后用小鼠标的话将这种习性概括为动物的迁移帮助学生提升概念7.最后将收集到的动物通过迁移方式适应环境变化的例子进行分析并记录在教材提供的表格中8.指导学生阅读科学在线“植物的迁移”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生活举出更多的例子活动三:动物的冬眠一、活动目标:1、能举例说明冬眠对冬眠有什么好处2、能通过比较说出冬天和夏天动植物的外形和生活习性有哪些不同3、能从各种动植物对环境变化的适应现象中总结出动植物变化与环境变化的关系二、活动准备:有关动植物过冬方法的视频资料、记录表三、活动过程:1、展示一些有关动物冬眠的图片或视频资料问学生是否了解这些现象2、学生尝试回答后可组织学生看小鼠标的话及教材中的叙述对冬眠有一个初步的认识进而让学生再列举一些冬眠动物的名称3、指导学生仔细观察教材27页图在此图启发下引导学生认识动植物过冬的其他方法如熊、狮等皮毛增多脂肪增厚;有的动物体表颜色变为灰白色与雪地颜色接近;树叶落地等4、组织学生讨论:“与夏天相比冬天里的一些动植物在外部形态或生活习性上会发生哪些变化?”在讨论过程中指导学生用列表的方式将比较的结果记录下来5、交流总结让学生畅所欲言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从生物的生活习性和外部形态等方面加以分析、归纳从而得出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的结论。
7.燕子南飞精彩点题本课教材从学生熟知的御寒方式入手,引导学生探究当自然环境(气候、温度)发生变化时,给生物带来哪些影响,生物的生活习性又是怎样与环境相适应。
目标认定:1能通过头脑风暴说出人们抵抗严寒的各种办法。
2呢部分提出与鸟类迁徙相关的问题。
3能关爱生物,感受到生物生活习性的多样性名师伴我行1.当冬天来临时,我们是怎样抵御严寒的?(1)用炉火、暖气来提高室内温度。
(2)增添棉衣、羽绒服老抵御寒冷。
(3)减少户外活动。
(4)去温暖的地方过冬。
(5)适量增加热量高的食品。
自然界中的动植物油哪些与环境相适应的生活习性?2.鸟类的迁徙许多鸟类每年要进行两次“旅行”。
春天,它们陆续从温暖的南方飞回北方繁殖后代;秋天,它们又陆续飞到南方度过寒冬。
生物雪茄们把动物这种依季节不同变更栖息地区的习性,称为迁徙。
在迁徙过程中,大多数鸟类会有规律的停下来休息和进食。
`3.有哪些鸟有迁徙?温馨提示:燕子为什么许多鸟类都具有迁徙的生活习性呢?我的猜想:为了躲避寒冷的低温。
还想研究的问题4.鸟类有迁徙的特性。
鱼有什么习性呢?什么是洄游?有哪些鱼有洄游习性?得出结论:像鸟类的迁徙、鱼类的洄游这样的习性都可以称为动物的迁移。
有哪些动物通过迁移以适应环境呢?将分析的结果填入表中。
植物虽然不像动物一样自由运动,但也有迁移现象。
4.动物的冬眠冬眠是动物适应大自然变化的一种生理现象。
东面是动物能够在恶劣的自然条件下保护自己,生存下来。
冬眠时,动物的体温下降,血液循环速度减慢,每分钟的呼吸次数显著降低,营养物质和能量的消耗也大大减少。
5.除迁移和冬眠以外,动物和植物还有哪些过冬的办法?随堂检测一仔细填一填1.( )叫做迁徙。
在此过程中,大多数鸟类有规律地停下来()和()2.像鸟类一样,一些鱼类有()行为,例如()和()。
3.()是动物适应大自然变化的一种生理现象。
冬眠时,动物的体温(),血液循环速度(),每分钟的呼吸次数显著(),(),和()的消耗也大大减少。
7、《燕子南飞》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能通过头脑风暴说出人们抵抗严寒的各种办法。
2.能提出与鸟类迁徙相关的问题。
3.能对鸟类进行迁徙的原因提出自己的假设。
4.能对搜集到的各种关于动植物迁移的资料进行整理并妥善存。
5.能解释动植物变化与环境变化的关系。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指导学生对动物各种迁移方式的研究。
难点:通过收集和整理资料,指导学生了解环境对生物生长及生活习性方面的影响及生物是如何与外境相适应的。
活动一:抵御严寒的方式一、活动目标:1.能通过头脑风暴说出人们抵抗严寒的各种办法2.能联想到动植物适应生活环境变化的一些生活习性二、活动过程:1.教学开始用轻松的语气请学生谈谈所知道的抵御严寒的方法有哪些选择有代表性的填写在教材中的相关位置如增添棉衣、羽绒服等减少外出活动适当增加热量高的食品2.在讨论人类抵御严寒的基础上联想到其他生物请学生说一说己都知道哪些动物和植物抵御严寒的方式方法动物和植物有哪些生活习性与其所生活的环境相适应3.作为本课其他活动的引子一定要充分挖掘学生已有的感性经验调动学生参与本课探究活动的兴趣活动二:鸟类的迁徒一、活动目标:1.能用自己的话举例说出什么是动物的迁徙2.能与小组其他同学共同搜集有关本地具有迁徙行为的鸟类资料并进行统计3.能对鸟类进行迁徙的原因提出自己的假设4.能与同学交流自己的假设5.能提出与鸟类迁徙相关的研究小课题6.能对搜集到的各种关于动植物迁移的资料进行整理并妥善保存7.能感受到生物(鸟类)种类及其生活习性的多样性二、活动准备:有关动物迁徙的资料片三、活动过程:1.播放鸟类迁徙的资料片或课件,唤起学生记忆中曾经提出过的问题.如每年春秋两季:“它们从哪儿来?它们要到哪儿去?”在学生尝试回答的基础上根据教材内容向学生介绍迁徙的概念2.介绍了迁徙的概念后要求学生统计本地的哪些鸟有迁徙的习性让学生熟悉本地鸟类的机会3.除课上的汇报外鼓励学生在课下继续开展鸟类调查活动使学生感受到生物(鸟类)种类及其生活习性的多样性4.学生猜想许多鸟类具有迁徙这一生活习性的原因是一个开放性的问题让学生之间展开质疑和争论并开展探究活动5. 阅读教材中的资料指导学生认识鱼类的洄游6.学生初步了解了鸟类的迁徙、鱼类的洄游习性后用小鼠标的话将这种习性概括为动物的迁移帮助学生提升概念7.最后将收集到的动物通过迁移方式适应环境变化的例子进行分析并记录在教材提供的表格中8.指导学生阅读科学在线“植物的迁移”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生活举出更多的例子活动三:动物的冬眠一、活动目标:1、能举例说明冬眠对冬眠有什么好处2、能通过比较说出冬天和夏天动植物的外形和生活习性有哪些不同3、能从各种动植物对环境变化的适应现象中总结出动植物变化与环境变化的关系二、活动准备:有关动植物过冬方法的视频资料、记录表三、活动过程:1、展示一些有关动物冬眠的图片或视频资料问学生是否了解这些现象2、学生尝试回答后可组织学生看小鼠标的话及教材中的叙述对冬眠有一个初步的认识进而让学生再列举一些冬眠动物的名称3、指导学生仔细观察教材27页图在此图启发下引导学生认识动植物过冬的其他方法如熊、狮等皮毛增多脂肪增厚;有的动物体表颜色变为灰白色与雪地颜色接近;树叶落地等4、组织学生讨论:“与夏天相比冬天里的一些动植物在外部形态或生活习性上会发生哪些变化?”在讨论过程中指导学生用列表的方式将比较的结果记录下来5、交流总结让学生畅所欲言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从生物的生活习性和外部形态等方面加以分析、归纳从而得出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的结论。
《燕子南飞》教案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能通过头脑风暴说出人们抵抗严寒的各种办法。
2、能提出与鸟类迁徙相关的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1、能对鸟类进行迁徙的原因提出自己的假设。
2、能对搜集到的各种关于动物迁徙的资料进行整理并妥善保存。
3、能解释动植物变化与环境的变化的关系。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了解动植物变化与环境的关系,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二、教学重难点(一)重点:指导学生通过对动物各种迁徙方式的研究,知道环境对生物生长及生活习性方面的影响以及生物是如何是与环境相适应的。
(二)难点:指导学生通过对动物各种迁徙方式的研究,知道环境对生物生长及生活习性方面的影响以及生物是如何是与环境相适应的。
三、课前准备有关动物迁徙的资料片或自制的课件。
四、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师:同学们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生:秋季。
师:没错,11月就是秋季了,秋天到了,冬天也很快就会来的,接下来,我们通过一个视频提前感受一下寒冷的冬季吧!多媒体播放视频师:视频看完了。
同学们有什么感受?生:冷!师:其实现在大家已经可以感受到冬天的气息了,天气是越来越冷了,冬天来临,我们是怎样抵抗严寒,与周围的环境相适应的呢?生:穿棉衣、在屋里里呆着、多吃热量高的食物、多运动、用炉火暖气来提高室内温度、去温暖的地方过冬。
师:当我们穿上了厚厚的衣服,守在火炉旁,度过寒冷的冬天,我们适应了周围寒冷的环境,在大自然中还有很多动植物,他们为了与环境相适应,也想尽了各种各样的办法。
接下来我们就来研究一下动植物都采取了哪些办法来适应周围的环境。
师:同学们看!这是什么?播放燕子图片生:小燕子。
师:现在这个季节大家还能看到小燕子吗?生:不能。
师:那燕子们都去哪了?你们知道吗?生:去南方!师:去南方干什么呀?生:过冬!师:同学们真聪明,咱们这节课就来学习《燕子南飞》。
板书:燕子南飞(二)学习新课1、师生合作,探究“迁徙”师:(播放小燕子歌曲)歌里唱的“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来这里”。
课题:7.燕子南飞主备人:孙维坤
课型:新授课时: 1 累计课时:9
4.汇报交流
5.将我们获得的信息填写到科学活动手册第9页中
6.得出结论
燕子生活周期图
北迁求偶筑巢孵化
越冬南迁集群育雏
播放:燕子迁徙规律的录像。
师:每到天气变冷的秋天,燕子总会成群结队地飞往天气温暖的南方;每到天气渐暖的春天,燕子又成群结队地从南方飞回北方,我们把动物的这种因季节不同而变更栖息地的行为叫做迁徙。
活动二查阅燕子迁徙路线图
1.提出问题
燕子是怎样迁徙的?在迁徙过程中,燕子在繁殖地、迁徙距离、越冬地会进行哪些主要活动?停留多长时间?
请大家根据视频和阅读资料完成书中的表格。
2.汇报整理后的资料
3.得出结论
讨论:迁徙对燕子生存有什么意义?
小结:迁徙是鸟类对不断变化的环境的一种。
燕子南飞
【教学目标】
1.能通过头脑风暴说出人们抵抗严寒的各种办法。
2.能提出与鸟类迁徙相关的问题。
3.能对鸟类进行迁徙的原因提出自己的假设。
4.能对搜集到的各种关于动物迁徙的资料进行整理并妥善保存。
5.能解释动植物变化与环境的变化的关系。
【教学重点难点】
指导学生通过对动物各种迁徙方式的研究,知道环境对生物生长及生活习性方面的影响以及生物是如何是与环境相适应的。
【课前准备】
有关动物迁徙的资料片或自制的课件。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冬天的时候,人们是怎样过冬的?动物是怎样过冬的。
二、指导学生认识鸟类的迁徙。
1.我们这里一年四季都可以见到燕子吗?
2.让学生展开讨论。
3.学生汇报讨论结果。
4.当地的哪些鸟有迁徙的习性。
5.学生讨论:为什么许多鸟类都具有迁徙的习性。
6.学生汇报讨论结果。
三、指导学生认识动物的冬眠。
1.让学生观看课文的插图。
2.哪些动物有冬眠的习性?
3.当地有哪些动物用冬眠的办法过冬的?
四、指导学生认识动物过冬的其他办法。
1.与夏天相比,一些动物的外部形态或生活习惯在冬天会发生哪些变化?
2.学生展开讨论。
3.学生汇报讨论结果。
4.学生将结果记录在表格中。
【板书设计】
燕子南飞
迁徙:燕子、大雁……
动物过冬的办法冬眠:蛇、青蛙……。
小学科学冀教版五年级上册高效课堂资料《燕子南飞》教案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一)能用自己的话举例说出什么是动物的迁徙、洄游等习性。
(二)能提出与鸟类迁徙相关的问题。
(三)能对鸟类进行迁徙的原因提出自己的假设。
(四)能对搜集到的各种关于动植物迁移的资料进行整理并妥善存。
二、过程与方法(一)我们根据动物或植物的习性,应采取哪些措施保护好动植物(二)能与提出与鸟类迁徙相关的研究小课题。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一)在多数情况下,能与其他同学进行合作完成探究活动。
(二)关爱生物,感受到生物生活习性的多样性。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对动物各种迁移方式的研究。
教学难点环境对生物生长及生活习性方面的影响及生物是如何与外境相适应的。
教学方法教师讲授与学生活动相结合的互动教学法。
课前准备多媒体设备,有关动物迁移、过冬的视频和图片。
课时建议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播放有关冬季的视频,感受严寒的冬季。
教师:在寒冷的冬季我们是怎样抵御严寒的?学生谈抵御严寒的方法。
教师:同学们可知道的真多,那么自然界中的动物们是怎样抵御严寒的冬天?学生回答自己对动物们抵御严寒的冬天已有的了解。
教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七课——燕子南飞。
二、新课教学活动1:鸟类的迁徙教师:大家都知道燕子吧?它们从哪儿来?它们又要到哪儿去?教师:许多鸟类每年要进行两次“旅行”。
春天,它们陆续从温暖的南方飞回北方繁殖后代;秋天,它们又陆续飞到南方度过寒冬。
鸟类的这种生活习性叫做什么呀?学生回答。
(迁徙)教师:同学们回答的很好,生物学家们把动物这种依季节不同而变更栖息地区的习性,称为迁徙(板书)。
在迁徙过程中,大多数鸟类会有规律地停下来休息和进食。
教师:关于鸟类的迁徙,你还据了解些什么?学生回答。
教师:请大家观看有关动物迁徙的录像片,将自己发现的能够迁徙的鸟记录下来。
学生活动。
讨论:为什么许多鸟类都具有迁徙的生活习性?(鸟类的迁徙主要是为了躲避寒冬的低温和由此而引起的食物短缺。
7、燕子南飞山海关区南园小学李全奇一、本课概述:《燕子南飞》从学生熟知的御寒方式入手,引导学生探究当自然环境发生变化时,给生物带来哪些影响,生物的生活习性又是怎样与环境相适应的。
活动1“鸟类的迁徙”,通过了解当地动物和鸟的迁徙进行分析,激发学生研究兴趣,扩大知识面。
活动2“动物的冬眠”通过对冬眠活动进行了解,分析动物的这种生活习性对自身的影响。
二、教学目标:科学探究目标:1、能说出人们抵抗严寒的各种办法。
2、能提出与鸟类迁徙相关的问题3、能对鸟类进行迁徙的原因提出自己的假设4、能对搜集到的各种关于动植物迁移的资料进行整理。
5、能根据各种动植物对环境变化的适应现象,总结出动植物生长与生活习性和环境的变化有关。
科学知识目标:1、在多数情况下,能与其他学生进行合作完成探究活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5、能用自己的话举例说出什么是动物的迁徙、洄游等习性。
6、能关爱生物,感受到生物生活习性的多样性。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目标:1、能举例说明我们根据动物或植物的习性,应采取哪些措施保护好动植物。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指导学生对动物各种迁移方式的研究。
难点:环境对生物生长及生活习性方面的影响及生物是如何与外境相适应的。
四、教学方法:教师讲授与学生活动相结合的互动教学法。
五、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课件、学生搜集的资料。
六、教学过程(一)谜语挑战、引入新课师:听说咱们五(1)班的孩子都很聪明,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我想出个谜语考考大家敢不敢挑战?生:敢。
师:仔细听:‘像只大雁两翅膀,银光闪闪爱飞翔,展翅能飞千万里,起飞就把歌儿唱。
’生:这是“飞机”。
师:真厉害,一下就猜对了。
机会给你们,谁给大家出一个?指名学生出谜语,师生互动。
师:看来咱班同学可真聪明呀,这还有一条多年前我就非常喜欢的谜语,想不想猜猜?生:想。
师:那你就竖起耳朵仔细听(课件出示谜语:小小姑娘黑又黑,秋天走了春天回,带着一把小剪刀,半空之中飞呀飞。
教师口念。
7燕子南飞一教学目标:1.能说出人类抵抗严寒的各种方法2、了解迁徙、洄游、动物的迁移概念,以及植物迁移的现象3、了解更多迁徙的鸟类3、能对鸟类进行迁徙的原因提出自己的假设二教学重点:指导学生通过对动物各种迁移方式的研究,指导环境对生物生长及生活习性的影响以及生物市如何与环境相适应的。
教学难点:让学生了解动物习性及习性对动物的影响。
四教学准备多媒体五教学过程导入:今天我们来学习第7课《燕子南飞》。
师:我想问同学们一个问题,当冬天来临时,我们是怎样抵御严寒的?(炉火,暖气提高室内温度。
去温暖的地方过冬。
穿棉衣等厚衣服,多运动,盖棉被,开空调等)师:说了这么多抵御严寒的方法,这是人类为了生存,为了适应严寒的环境想出来的办法,那自然界中的动物和植物怎样与环境相适应呢?它们有哪些生活习性?我们来学习第一小结——鸟类的迁徙(播放幻灯片)介绍鸟类的迁徙。
1默读2找同学读一读师:什么叫做迁徙(板书)?很多鸟类在春天会从()飞回()繁殖后代,在秋天,从()飞回到()度过寒冷的冬天。
动物学家,将动物们这种依季节不同而变更栖息地的习性叫做迁徙。
(板书)师:这有一个关于迁徙的小知识我们来了解一下(播放幻灯片)候鸟(喜鹊、麻雀)候鸟(大雁、燕子)(板书)师:你还知道哪些鸟是候鸟?有迁徙的习性?(播放幻灯片)黄鹂等这些鸟都是候鸟,都有迁徙的习性。
还有很多候鸟,以后你们要多观察多积累。
(观看鸟类迁徙的影片)师:为什么鸟类都有迁移的生活习性?(幻灯片)鸟类迁徙主要是为了躲避寒冬的低温和因此而引起的食物短缺。
师:默读动物的迁徙,并找出什么叫做洄游(板书)?什么叫做动物的迁移?汇报交流。
观看图片师:动物通过迁移来适应生存环境,植物会不会迁移呢?(幻灯片)默读文字。
通过读,我们知道了植物也有迁移的现象,但是呢?植物的迁移跟动物的迁移不一样,不是通过运动来迁移。
而是植物的花粉,果实,种子被风,水,动物甚至是人带到其他地方从而生根发芽。
《燕子南飞》教学设计一、学情分析《小燕子》这首童谣是学生唱着长大的,同学们也有一定的观察能力。
燕子是学生比较了解的鸟类,但其他能迁移的动植物学生却知之甚少,同学们可以在课外搜集有关资料,提高学习兴趣。
教师需要为学生准备生动直观的图片和视频资料,让学生逐步形成生物迁徙是一种适应环境的行为这一概念。
这就需要教师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不断引领学生思考和认识,培养学生探究科学的兴趣。
二、教学目标(一)科学探究目标:1.能提出鸟类迁徙有关的问题并提出自己的假设。
2.能根据搜集各种动植物迁移的资料,得出结论。
3.能根据动植物的迁移习性总结出动植物生长与其生活习性和环境的变化有关。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能和其他同学合作完成探究活动,关爱动植物,感受生物生活环境的多样性。
(三)科学知识目标:1.能用自己的话说什么是鸟的迁徙,鱼的洄游,举一些动物冬眠的实例。
2.能解释动植物变化与环境变化的关系。
3.能根据动植物的习性总结动植物生长与其生活习性和环境变化有关。
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通过对动物的各种迁徙方式研究,知道环境对动物生长及其生活习性方面有影想及动物是如何适应环境的。
难点:搜集整理动物和植物适应环境的资料。
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今天我们看一段《小燕子》儿歌视频,看之前老师有个要求,结合生活实际现象思考这段视频里反应出一种什么样的科学(自然)现象?(播放视频)生:小燕子刚刚飞回北方;希望小燕子长期住在这里;小燕子每年冬春都要搬家;……师:小燕子每年到了冬天飞到南方,到了春天又飞回来。
你们春天见过小燕子吗?生:见过;我还看到它们垒窝哪……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燕子南飞》这课内容。
(板书课题)(二)探究新知,培养能力1.播放深秋群鸟南飞的视频。
(展示部分画面)结合生活经验分组讨论:猜想哪些鸟春秋两季爱搬家?哪些鸟一年四季都可以看到?讨论(猜想)结果记录在报告单上。
一组学生代表汇报,其余组可以补充。
2019秋冀教版科学五上第7课《燕子南飞》word教案教学目标:1、能说出人们抵抗严寒的各种办法。
2、能提出与鸟类迁徙相关的问题3、能对鸟类进行迁徙的原因提出自己的假设4、能对搜集到的各种关于动植物迁移的资料进行整理。
5、能用自己的话举例说出什么是动物的迁徙、洄游等习性。
6、能关爱生物,感受到生物生活习性的多样性。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指导学生对动物各种迁移方式的研究。
难点:环境对生物生长及生活习性方面的影响及生物是如何与外境相适应的。
教学方法:教师讲授与学生活动相结合的互动教学法。
教学准备:课件、学生搜集的资料。
课时建议:2课时。
;同学们这几天的天气怎么样呀,感受严寒的冬季。
教师:在寒冷的冬季我们是怎样抵御严寒的?(学生谈抵御严寒的方法)教师:同学们可知道的真多,那么自然界中的动物们是怎样抵御严寒的?教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七课——燕子南飞。
(课件/ 板书课题)活动11教师:燕子是我们这里常见的鸟类,你对燕子了解多少呢?(学生说说)放假了,我们都喜欢出去旅行,许多鸟类也喜欢旅行,每年要进行两次“旅行”。
回北方繁殖后代;过寒冬。
生物学家们把动物这种依季节不同而变更栖息地区的习性称为迁徙(板书),在迁徙过程中,大多数鸟类会有规律地停下来休息和进食。
2教师:关于鸟类的迁徙,你还了解些什么?(课前搜集资料,回答)教师:请大家观看有关动物迁徙的图片,讨论:为什么许多鸟类都具有迁徙鸟类的迁徙主要是为了躲避寒冬的低温和由此而引起的食物短缺。
3教师讲解迁移的概念:像鸟类一样,一些鱼类有洄游行为。
例如:多种鲑鱼和大马哈鱼。
有些鱼平日生活在海里,到了生殖季节,它们会逆着河流返回淡水中去产卵。
还有一些鱼类大部分时间栖居淡水,只是在生殖季节入海产卵。
如:鳗鲡像鸟类一样,有些鱼平日生活在海里,到生殖季节,它们会逆着河流返回淡水中去产卵,称为洄游(板书)像鸟类迁徙、鱼类洄游这样的习性都可以称为动物的迁移。
观看动物迁移的图片(课件)4还有哪些动物通过迁移以适应生存环境?(举出实例,并将分析结果填入到P25下表中)实例:多种雁鸭类.5通过科学在线你得到了什么信息?介绍植物迁移的现象(板书)例如:蒲公英的种子,像一把降落伞,随风飘扬,把种子散播远方;郁金香6? (学生举例)7 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三、第七课燕子南飞迁徙:动物依季节不同而变更栖息地区的习性称为迁徙洄游:像鸟类一样,有些鱼平日生活在海里,到生殖季节,它们会逆着河流返回淡水中去产卵,称为洄游迁移:像鸟类迁徙、鱼类洄游这样的习性都可以称为动物的迁移植物迁移教学反思:本课教材从学生熟知的御寒方式入手,引导学生探究当自然环境、气附送:2019秋冀教版科学五上第7课《燕子南飞》word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你们好!说教材《燕子南飞》是河北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7课内容。
7
教学目标:
1、能说出人们抵抗严寒的各种办法。
2、能提出与鸟类迁徙相关的问题
3、能对鸟类进行迁徙的原因提出自己的假设
4、能对搜集到的各种关于动植物迁移的资料进行整理。
5、能用自己的话举例说出什么是动物的迁徙、洄游等习性。
6、能关爱生物,感受到生物生活习性的多样性。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指导学生对动物各种迁移方式的研究。
难点:环境对生物生长及生活习性方面的影响及生物是如何与外境相适应的。
教学方法:
教师讲授与学生活动相结合的互动教学法。
教学准备:
课件、学生搜集的资料。
课时建议:2课时。
;
同学们这几天的天气怎么样呀,感受严寒的冬季。
教师:在寒冷的冬季我们是怎样抵御严寒的?
(学生谈抵御严寒的方法)
教师:同学们可知道的真多,那么自然界中的动物们是怎样抵御严寒的?
教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七课——燕子南飞。
(课件/ 板书课题)
活动1
1
教师:燕子是我们这里常见的鸟类,你对燕子了解多少呢?(学生说说)放假了,我们都喜欢出去旅行,许多鸟类也喜欢旅行,每年要进行两次“旅行”。
回北方繁殖后代;
过寒冬。
生物学家们把动物这种依季节不同而变更栖息地区的习性称为迁徙(板书),在迁徙过程中,大多数鸟类会有规律地停下来休息和进食。
2
教师:关于鸟类的迁徙,你还了解些什么?(课前搜集资料,回答)
教师:请大家观看有关动物迁徙的图片,讨论:为什么许多鸟类都具有迁徙
鸟类的迁徙主要是为了躲避寒冬的低温和由此而引起的食物短缺。
3
教师讲解迁移的概念:像鸟类一样,一些鱼类有洄游行为。
例如:多种鲑鱼和大马哈鱼。
有些鱼平日生活在海里,到了生殖季节,它们会逆着河流返回淡水中去产卵。
还有一些鱼类大部分时间栖居淡水,只是在生殖季节入海产卵。
如:鳗鲡
像鸟类一样,有些鱼平日生活在海里,到生殖季节,它们会逆着河流返回淡水中去产卵,称为洄游(板书)
像鸟类迁徙、鱼类洄游这样的习性都可以称为动物的迁移。
观看动物迁移的图片(课件)
4
还有哪些动物通过迁移以适应生存环境?(举出实例,并将分析结果填入到P25下表中)实例:
类.
5
通过科学在线你得到了什么信息?
介绍植物迁移的现象(板书)
例如:蒲公英的种子,像一把降落伞,随风飘扬,把种子散播远方;郁金香
6? (学生举例)
7 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三、
第七课燕子南飞
迁徙:动物依季节不同而变更栖息地区的习性称为迁徙
洄游:像鸟类一样,有些鱼平日生活在海里,到生殖季节,它们会逆着河流返回淡水中去产卵,称为洄游
迁移:像鸟类迁徙、鱼类洄游这样的习性都可以称为动物的迁移
植物迁移
教学反思:本课教材从学生熟知的御寒方式入手,引导学生探究当自然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