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皇岛市经济分析
- 格式:docx
- 大小:24.94 KB
- 文档页数:4
秦皇岛地区旅游产业对区域经济贡献分析目录1引言 (2)1.1研究背景和意义 (2)1.2文献综述 (2)1.3理论基础 (3)1.3.1旅游收入分配理论 (3)1.3.2旅游乘数效应理论 (4)1.4研究方法 (4)1.4.1数据搜集方法 (4)1.4.2数据分析方法 (4)2秦皇岛市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发展概况 (4)2.1秦皇岛市经济发展概况 (4)2.2秦皇岛市旅游产业发展概况 (4)2.2.1旅游资源概况 (4)2.2.2旅游产业概况 (6)3秦皇岛市旅游产业对区域经济贡献分析 (6)3.1旅游收入依存度分析 (6)3.2旅游业贡献率分析 (7)3.3旅游业拉动率分析 (8)3.4旅游收入乘数分析 (8)3.4.1旅游收入乘数整体求解模型 (8)3.4.2旅游收入产出弹性测算 (9)3.4.3旅游收入乘数测算与分析 (10)4 结论与建议 (11)4.1结论 (11)4.2建议 (11)4.2.1加快发展全域旅游 (11)4.2.2发展国际旅游 (11)4.2.3突出精品并挖掘新的旅游资源 (11)参考文献 (12)摘要:秦皇岛市是著名的旅游城市,旅游业已成为其支柱产业之一。
在发展全域旅游、打造国际滨海康养度假旅游名城背景下,开展对旅游产业贡献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文章利用秦皇岛市2001-2018年旅游与地区生产总值数据,通过建立旅游收入生产函数模型,估计秦皇岛市旅游收入产出弹性,运用旅游收入乘数模型测算了秦皇岛市旅游收入乘数。
分析结果显示,秦皇岛旅游产业在区域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对区域经济做出了重要贡献。
2001-2018年旅游收入乘数平均为1.4649,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较强拉动作用。
但随着大众旅游需求的提高,旅游收入乘数呈现出下降趋势,表明秦皇岛市旅游供给逐渐显露发展瓶颈。
在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快发展全域旅游、发展国际旅游等建议。
关键词:旅游产业;经济贡献;生产函数;旅游收入乘数;秦皇岛Analysis of the Contribution of Tourism Industry to Regional Economyin Qinhuangdao AreaAbsrtact: In the well known tourism city Qinhuangdao, tourism industy has been one of the contribute-most industrie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developing regional tourism integration and creating international costal health and wellness tourism destination,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carry out the research on the contribution of tourism industryt. In this paper, gross product data on total output value of both regional and tourism in Qinhuangdao from 2001 to 2018 has been collected, by building an income-production function, the elastic of tourism income-production in Qinhuangdao can be estimated, and tourism income multiplier of Qinhuangdao was calculated by tourism income multiplier model. The analysis results show that in Qinhuangdao, tourism industry of is important and promote largely for regional economy. The average value of tourism income multiplier from 2001 to 2018 was 1.4649, which means tourism is a significant pull factor of regional economy. However, with the advancement of public requirement on tourism, the tourism income multiplier indicates a decline trend, which illustrates the supply on tourism in Qinhuangdao resches a stable level especially on resource. Based on analysis, it is advised that to accelerate regional tourism integration and expand international tourism.Key words: tourism industry; economic contribution; production function; tourism income multiplie; Qinhuangdao1引言1.1研究背景和意义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到来,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以及科技革命带来的技术创新,人们的可支配收入以及闲暇时间逐渐增多,加之交通条件的改善,旅游已经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青睐。
统计与管理 二○一五·一区域发展产业结构是一地区经济发展到某一阶段三次产业间的比例关系,其结构优劣关系今后经济增长,是经济与社会事业发展的重要基础。
它的变动主要表现为产业结构高度化的趋势,并要求在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基础上,不断推进经济增长。
本文以2000年以来的统计数据资料为基础,对秦皇岛市产业结构的演进历程和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就产业结构调整提出对策与建议。
一、新世纪以来三次产业结构总体的变化2000年以来,秦皇岛市产业结构遵循产业结构演进的一般规律性变化,即第一产业产出和就业人数占比逐步降低,第二、三产业比重逐步提高;这反映了秦皇岛自身资源禀赋的特殊性,即港口优势和旅游产业特色。
2013年,全市生产总值为1168.75亿元,比上年增长7.0%。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70.09亿元,增长4.4%;第二产业增加值444.75亿元,增长6.5%;第三产业增加值553.91亿元,增长8.0%。
三次产业占比为14.5:38.1:47.4。
(一)第一产业内部结构变化突出种植业、渔业、林业比重齐降,畜牧业成为新的增长点。
2013年,种植业增加值为96.55亿元,占第一产业的比重为56.8%,比2000年下降3.2个百分点;畜牧业增加值56.36亿元,比重为33.1%,比2000年提高5.4个百分点;渔业增加值为14.93亿元,比重为8.8%,比2000年下降1.1个百分点。
林业增加值3.25亿元,比重为1.3%,比2000年下降1.1个百分点。
(二)二产中工业内部结构变化明显2013年,在全市第二产业中,工业增加值占二产的84%。
工业结构的演进一般分为四个阶段:第一,轻型工业结构阶段。
秦皇岛市在六十年代中期以前基本处在这个阶段。
第二,重工业阶段。
秦皇岛市目前正处于工业化中期的初级阶段,重工业为主导。
第三,高加工度化阶段。
指工业化进入后期,整个工业结构由以原材料等基础工业为中心向以加工、组装工业为中心的阶段推进,出现高加工度化的结构特征。
秦皇岛发展现状秦皇岛是河北省唯一的沿海城市,地处渤海之滨,是河北省对外开放的窗口城市之一。
近年来,秦皇岛在经济、旅游、文化等方面取得了较大的发展,成为中国东北地区重要的经济增长极。
经济方面,秦皇岛以港航、海洋产业、钢铁、煤炭、建材等传统产业为支撑,同时也不断推进新兴产业的发展。
城市迅速发展的标志之一是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的设立,该开发区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集汇聚创新资源、培育高新技术企业、提供服务等功能于一体,为秦皇岛经济发展增添了新动力。
旅游方面,秦皇岛被誉为“中国第一海滨度假胜地”,拥有著名的秦皇岛海滨旅游度假区和北戴河风景名胜区。
这两个景区以其优美的自然景观和独特的人文风情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休闲度假。
秦皇岛还积极发展旅游业,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举办各类旅游活动,提升了旅游服务质量和游客体验,促进了旅游业的快速发展。
文化方面,秦皇岛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
秦皇岛市文化馆、秦皇岛市图书馆、秦皇岛博物馆等文化设施成为城市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同时,秦皇岛还举办了一系列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活动,如音乐节、艺术展览、文艺演出等,推动了本土文化的创作和传承。
此外,秦皇岛在城市建设、交通基础设施、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也取得了显著进展。
城市规划和建设注重保护海岸线和海洋生态环境,追求宜居、宜业、宜游的城市发展理念。
交通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截至目前,秦皇岛已建成高速公路、城市轨道交通等现代化交通系统,方便了人民群众的出行。
然而,秦皇岛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例如,经济结构尚未实现全面升级,传统产业仍然占据主导地位,新兴产业发展仍面临各种困难。
环境保护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城市发展快速,但环境承载能力有限,需要注重可持续发展并加强环境保护工作。
总体来说,秦皇岛发展现状是积极向好的。
政府积极推动经济结构升级、加大新兴产业的扶持力度,提升城市形象和软实力,努力打造更具竞争力和吸引力的发展中心。
秦皇岛经济调研报告秦皇岛是中国沿海重要的经济城市之一,具有独特的地理位置和资源优势。
经过对秦皇岛市经济的调研分析,可以发现该市的经济发展潜力巨大。
首先,秦皇岛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
秦皇岛市位于渤海湾畔,拥有丰富的渔业资源和海洋资源,是全国一流的渔业生产基地。
此外,秦皇岛还拥有大片的海岸线和沙滩,是一个重要的旅游目的地。
这些自然资源为秦皇岛市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潜力和机遇。
其次,秦皇岛市具有良好的交通条件。
该市拥有秦皇岛港,是中国重要的沿海港口之一。
秦皇岛港具有深水良港和多功能性的特点,可以加强秦皇岛与世界其他地区的经济联系。
此外,秦皇岛市还有多个高速公路和铁路连接着北京等大城市,交通便利,为该市的产业发展提供了便利条件。
第三,秦皇岛市着力发展以制造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
该市拥有多个产业园区和工业区域,吸引了大量的制造业企业。
其中,汽车制造、钢铁、化工等行业在秦皇岛市占有重要的地位。
随着政府对制造业的支持力度加大,秦皇岛市的制造业发展前景广阔。
第四,秦皇岛市注重发展现代服务业。
该市积极推动金融、旅游、物流等服务业的发展。
秦皇岛的金融机构不断增多,为企业提供了多样化的金融支持。
同时,秦皇岛市以其美丽的海滨景区和温泉资源吸引了大量的游客,为旅游业的发展注入了新动力。
综上所述,秦皇岛市具备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良好的交通条件和多样化的产业结构,为该市的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秦皇岛市政府应继续加大对制造业和服务业的支持力度,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此外,还应加强与周边地区的合作,扩大市场的影响力。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秦皇岛市将成为中国沿海重要的经济中心之一。
秦皇岛市建筑业经济效益分析【摘要】本文介绍了建筑业的发展现状,在对其经济效益分析的基础上,主要通过对比分析2005—2007年建筑业的偿债能力、营运能力和盈利能力,发现该行业运行中的问题,提出应对措施及建议。
【关键词】秦皇岛;建筑业;经济效益分析abstract: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in its cost-effectiveness analysis based on comparative analysis,mainly through the solvency of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2005-2007,the trading and profitability found in the operation of the industry put forward to deal with measures and suggestions.keywords:qinhuangdao;construction industry;cost-effectiveness analysis前言建筑业近年来得到迅速的发展,在国民经济中的支柱作用日益明显。
建筑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部门,在西方经济发达国家,与钢铁、汽车工业并列为三大支柱产业,这充分说明了建筑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地位的重要性,更说明了对建筑业经济效益分析的必要性。
一、偿债能力分析偿债能力分析是企业财务分析的一个重要方面,通过这种分析可以揭示企业的财务风险。
企业财务管理人员、企业债权人及投资者都十分重视企业的偿债能力分析。
现通过分析比率指标,对秦皇岛市建筑业的偿债能力做如下分析。
流动比率是衡量企业短期偿债能力的一个重要财务指标,这个比率越高,说明企业偿还流动负债的能力越强,流动负债得到偿还的保障越大[1]。
秦皇岛自然、社会经济概况秦皇岛是位于中国河北省东北部,渤海之滨的一个市,是首批沿海对外开放城市之一,也是京津冀地区经济中心城市之一。
秦皇岛市的总面积是7,965平方千米,人口总数约为305.9万。
秦皇岛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
市内有由八达岭至鸦雀楼的金山岭山脉组成的山脉,足迹也深入了400公里的海滨线,有丰富的海洋生物资源和海鲜。
秦皇岛市还坐落在黄河下游平原,土地肥沃,适宜农业和园林业的发展。
此外,秦皇岛市还修建了许多公园和自然保护区,保护了珍稀野生动植物和自然遗产。
秦皇岛市是一个发展迅速的区域经济中心。
它被誉为中国北方的“明珠”之一,也是中国渤海沿海地区的一座重要的轮渡城市和物流中心。
直到今天,秦皇岛市主要的经济支柱是交通、能源、港口和旅游。
截至2019年,全市GDP总量已接近1000亿元,其中外贸出口额为120亿元以上。
秦皇岛市的重点产业包括海洋产业、科技产业、着名的索契冬奥会体育产业、交通建设及旅游业。
海洋产业是秦皇岛的特色行业。
市内有渤海湾现代渔港、秦皇岛核电站、航空、润联高科技产业园等。
此外,秦皇岛市也致力于推动数字经济和高科技产业的发展。
国际会议、制造业、IT管理业、游戏和媒体行业也正在快速增长。
此外,市内有多个现代化的城市公园和遗址保护地点,已成为全国各地旅游者的必访之地。
数据显示,秦皇岛市对外贸易发展较为快速,出口市场遍及了世界多个地区。
主要出口商品包括鸡蛋、海产品、钢管、建材、家具、电子产品等多种产品。
同时,该市与众多大中城市都有合作关系,秦皇岛是京津冀地区多么极具发展潜力和吸引力的城市之一。
尽管秦皇岛市经济发展很快,但还没有失去她自然的原生态美丽,包括山川、海滩、房山、浴场、工业区区域保护和发展协同发展,为她的繁忙因素注入了生长魂魄。
总的来说,秦皇岛市是一个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中心地区经济、快速发展的特色产业和重要的交通枢纽的城市。
由于其在全球和国内经济的显著地位,有不容忽视的未来发展前途。
浅谈对秦皇岛经济发展的研究摘要:秦皇岛市是我过最早开放的十四个沿海城市之一,自1984年成为全国首批的对外沿海开放城市以来,秦皇岛市凭借地理优势,成为我国对外开放的“排头兵”。
然而经过这20多年来的发展,秦皇岛市在经济发展中却出现了很多问题和发展障碍,反倒成为了目前我国沿海开发城市里发展最落后的一个,本文主要分析近几年来秦皇岛市发展的状况,找出其存在的问题,并对今后几年的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和意见。
关键词:秦皇岛,经济发展问题,建议一,研究秦皇岛经济发展的历史背景秦皇岛历史悠久,古称“碣石”。
公元前215年,秦始皇第四次东巡至碣石,驻跸于此,派燕人卢生、方士韩终入海求仙,刻“碣石门辞”,秦皇岛由此得名。
我国封建社会历史上共有340位皇帝,而秦皇岛是惟一一处以皇帝名号命名的地方.1984年,大连、秦皇岛、天津、烟台、青岛、连云港、南通、上海、宁波、温州、福州、广州、湛江、北海等14个沿海城市,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首批对外开放城市。
上述城市交通方便,工业基础好,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比较高,科研文教事业比较发达,既有开展对外贸易的经验,又有进行对内协作的网络,经济效益较好,是中国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
这些城市实行对外开放,能发挥优势,更好利用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资金、技术、知识和市场,推动老企业的更新改造和新产品、新技术的开发创造,增强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促使这些城市从内向型经济向内外结合型经济转化;将四大经济特区和海南包括在内,从南到北形成一条对外开放的前沿阵地;实现从东到西,从沿海到内地的信息、技术、人才、资金的战略转移,以便发展对内对外的辐射作用,带动内地经济的发展。
然而,秦皇岛并没有因为是首批开放城市就发展起来,他没有应有的更加繁荣的景象。
其中政策的制定与实施都是造成这种局面的重要因素.纵观秦皇岛市经济发展现状,尽管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大潮的发展,全市的各个指的都已经取得了极大的发展,但是我们也还是能从中看出,面对着越来越多的如青岛、大连等沿海城市的竞争,秦皇岛市在经济发展过程当中还是有许多问题需要亟待解决的: 第一、消费结构不合理。
秦皇岛市城市旅游经济发展战略分析摘要:本文以秦皇岛城市旅游经济发展为例,通过对秦皇岛城市旅游经济发展中旅游资源、旅游服务质量和行业人力资源现状阐述分析,结合外部环境影响pest分析,得出秦皇岛城市旅游经济发展应该采取的几点有益建议。
关键词:城市发展城市旅游旅游经济休闲度家旅游21世纪旅游业在中国的蓬勃发展,各地旅游业不断兴起,秦皇岛市将旅游产业也作为全市经济发展的一大支柱产业。
秦皇岛城市旅游业发展的时间比较长,但是相对于大连、青岛、烟台和天津等相邻的沿海城市而言,发展速度缓慢,与前述城市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
近年来,秦皇岛市建立完善了大旅游规划体系,把旅游发展规划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组织开展了秦皇岛海岸线利用、京东环线旅游、北戴河风景名胜区重点景源保护等规划编制修订工作,形成了城市总体规划为核心、各专项规划相配套的旅游发展规划体系。
一、秦皇岛城市旅游产业现状分析秦皇岛位于河北省东北部,秦皇岛濒临渤海海湾,夏季气温偏低,全年平均气温也在10℃左右,是东北、华北两大经济区的综合部位和环渤海经济圈的中间地带,也是全国首批十四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
秦皇岛给游客的印象多是一个避暑的胜地。
而在秋冬季节,特别是冬季,因为此时气候寒冷,秦皇岛的冬季旅游业处于半停滞状态。
事实上在秦皇岛除了北戴河海滨景区、南戴河景区和山海关以外还有很多值得游人观光游览的地方,很多景点并不会因季节影响而无法接待游客。
1.秦皇岛城市旅游资源现状分析秦皇岛的旅游资源是融山、河、湖、海、沙、洞、关、港、寺庙、园林、别墅、侯鸟与珍稀动植物等为一体,旅游资源类型十分丰富。
旅游资源在分布上呈两条相对平行的带状分布,大部分精品资源均衡分布在以北戴河和海港区为中心的50公里范围内,各个景区之间距离适中。
其中,山海关景区是全国首批5a级景区之一。
旅游景区(点)40余家,a级景区21家,其中4a以上景区11家。
秦皇岛大部分的旅游资源空间分布的特点有利于自驾车旅游,旅行社组织旅游线路和统筹安排交通和食宿。
秦皇岛调查报告前言秦皇岛调查报告是一个对秦皇岛市各个领域进行了全面的调查报告,发表于当前国内经济社会发展现状下。
本文将对该报告进行介绍并探讨其后续发展和实践。
调查报告的背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各个城市都在快速发展。
秦皇岛市,在这种大势环境下,也在积极开展现代化建设。
然而,还存在很多问题,如生态破坏、基础设施过时等,这些问题已经影响到了市民的生活。
针对这些问题,秦皇岛市政府委托了一家专业的调查研究公司进行了综合调查。
该调查报告对当前市场、经济、社会、环境等方面进行了全面深入的分析。
进一步明确了秦皇岛市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调查报告的内容秦皇岛市是一个美丽的海滨城市,拥有众多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人文资源。
但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城市环境也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该调查报告从市场、经济、社会、环境等多个方面,对秦皇岛市的发展状况进行了全面的调查。
市场秦皇岛市有着比较良好的旅游资源和港口产业。
但目前市场经济在这里仍然相对滞后,尤其是在招商引资方面,市政府需要进一步加强力度,推动市场开放。
经济秦皇岛市经济正在逐年增长,但短期内,尚无法发挥出全面的效应。
市政府在此方面也有所行动,积极吸引大型企业前来投资和发展,促进本地经济的快速增长。
但对于小中型企业的扶持政策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和落实。
社会秦皇岛市社会治安相对稳定,人民生活基本有保障。
但在建设社会和谐方面仍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已经着手加大对社会建设的投入,但效果并不明显。
对于中青年群体的压力缓解、文化交流、社会交往等问题还需要进一步加大研究和投入力度。
环境近年来,由于地球温度升高和自然环境破坏,城市环境恶化已成为全球性问题。
秦皇岛市从环境保护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如加强污染物排放控制、鼓励绿色出行等。
但仍存在很多不足之处,如工业排放、交通状况等。
市政府需加强对环境治理方面的投入,努力营造宜居、适宜的环境。
调查报告的后续发展和实践该调查报告的出台,对于秦皇岛市的发展方向和政策制定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秦皇岛市场调查报告秦皇岛市场调查报告一、引言秦皇岛市位于河北省东北部,是中国重要的港口城市之一。
作为沿海城市,秦皇岛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旅游景点,同时也是河北省的经济中心之一。
本篇市场调查报告将重点关注秦皇岛市的消费市场情况,以及当地居民的消费习惯和偏好。
二、消费市场概况1. 零售业秦皇岛市的零售业非常活跃,主要集中在市中心的商业街区和购物中心。
这些商业区域汇集了各类品牌的服装、饰品、家居用品等商品,吸引了大量消费者。
此外,秦皇岛还有一些传统的集市,如开发区的农贸市场,供应新鲜的农产品和海鲜。
2. 餐饮业秦皇岛市的餐饮业也非常发达,提供了丰富多样的美食选择。
无论是传统的河北菜还是海鲜,都能在秦皇岛找到。
此外,随着旅游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特色餐厅和小吃摊位也涌现出来,满足了不同消费者的口味需求。
三、消费习惯和偏好1. 品牌意识秦皇岛市的消费者对品牌有一定的认知和追求。
他们更倾向于购买知名品牌的产品,认为品牌代表了质量和信誉。
在购买衣物、化妆品和电子产品等方面,消费者更愿意选择知名品牌。
2. 健康与环保意识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秦皇岛市的消费者对健康和环保的重视程度也在逐渐增加。
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重健康饮食,选择有机食品和绿色食品。
此外,对于环保产品和环保包装的需求也在增长。
3. 旅游消费秦皇岛市是一个重要的旅游目的地,每年吸引着大量的游客。
旅游消费在当地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
游客们在秦皇岛市不仅购买纪念品和特色产品,还会在当地的餐饮和住宿等方面进行消费。
四、市场机会与挑战1. 市场机会秦皇岛市的消费市场潜力巨大,尤其是在旅游、餐饮和零售业方面。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市场将继续扩大。
此外,随着电商的兴起,线上线下的结合也为市场带来了新的机会。
2. 市场挑战尽管市场潜力巨大,但秦皇岛市的消费市场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是竞争激烈,各类品牌和商家争夺有限的消费者资源。
其次,由于秦皇岛市的地理位置,物流成本较高,这也给一些企业带来了困扰。
秦皇岛旅游发展现状
秦皇岛旅游发展现状:秦皇岛市位于中国河北省,是一个著名的海滨城市,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人文景观。
近年来,秦皇岛的旅游业蓬勃发展,成为全国知名的旅游目的地之一。
现在,秦皇岛的旅游业已经从传统的“避暑胜地”发展到了全年四季都能吸引游客的多元化旅游产业。
旅游资源丰富,以金秦海岛、老虎石、北戴河等景点为代表的自然景观,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光游玩。
秦皇岛旅游业的发展主要得益于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投资,城市基础设施不断改善,交通便利度大幅提高。
同时,各类旅游设施和服务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酒店、景区、餐饮等服务业的充实不断提高游客的满意度。
在旅游业的推动下,秦皇岛的经济也迎来了快速增长。
旅游业的兴盛带动了周边产业的发展,如餐饮、住宿、交通等,为城市带来了新的经济增长点。
此外,旅游业还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提供了可观的经济收入,为居民带来了更好的生活条件。
然而,秦皇岛的旅游发展也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一方面,受限于自然资源的有限和环境保护的压力,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旅游开发规划,保护好自然生态环境。
另一方面,旅游业还需要进一步提升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以满足不断增长的游客需求。
总的来说,秦皇岛作为一个充满魅力的旅游城市,已经取得了
显著的旅游业成就。
然而,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和提高竞争力,秦皇岛还需要不断创新和改进,加强旅游资源的保护和开发,提升服务质量,促进旅游与其他产业的融合,为游客提供更好的旅游体验。
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策略研究一、关于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是中国对外开放地区的组成部分。
在开放城市划定的一块较小的区域,集中力量建设完善的基础设施,创建符合国际水准的投资环境。
通过吸收利用外资,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的现代工业结构,成为所在城市及周边地区发展对外经济贸易的重点区域。
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qinhuangdao economic &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缩写为qetdz),是1984年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首批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之一,是河北省唯一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地处正在迅速崛起的环渤海经济圈中心地带,毗邻京津,联结华北和东北两大经济区,距首都北京280公里,距天津220公里,距石家庄480公里。
全区规划控制面积56.72平方公里。
分东西两区,东区位于万里长城的起点山海关老龙头东侧,西区紧邻著名避暑胜地北戴河。
拥有海岸线6公里,海域面积23.81平方公里。
全区规划总面积到达128平方公里(三区之和)。
二、基于swot分析的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现状秦皇岛开发区从无到有,由小到大,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在秦皇岛市经济总量中的比重逐步提高,成为秦皇岛市经济发展最具活力的增长极,一个经济发达、功能完备、环境优雅,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现代化工业园区正在形成。
省委、省政府开展的城市三年大变样活动,使处在燕山脚下、渤海之滨的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得以充分发挥首批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示范、辐射、带动作用。
在区域经济发展中面临机会的同时也面临着挑战。
1、开发区发展的优势首先是环境优势,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经过多年的建设,以其靓丽的姿态伫立在渤海之滨,天蓝、水碧、地绿、城净是其经过努力的真实写照。
加大了对污染源的严格治理,对空气的有效呵护,二氧化硫浓度年平均值从2007年的0.065毫克/立方米降到2009年的0.05毫克/立方米,二氧化氮浓度也从0.037毫克/立方米降到了0.027毫克/立方米。
秦皇岛市发展低碳经济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学生论文秦皇岛市发展低碳经济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学生论文摘要:低碳经济是目前国内和全球的热点研究问题。
文章在对秦皇岛市低碳经济发展现状及问题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应该通过大力开发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倡导低碳生活、鼓励低碳技术的研发等措施发展秦皇岛市的低碳经济建设。
关键词:低碳经济;秦皇岛;节能减排;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基本特征的低碳产业、低碳技术等经济形态的总称,是高碳能源时代向低碳能源时代演进的一种经济发展模式。
发展低碳经济是一场涉及生产模式、生活方式、消费方式、国家权益的全球性革命。
秦皇岛市作为旅游和港口城市,对发展低碳经济拥有最大的潜力市场,空间极其巨大。
一、秦皇岛市发展低碳经济现状近几年来秦皇岛市虽先后制定了一系列的低碳政策,如有:《秦皇岛市“十一五”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总量控制目标方案》、《秦皇岛市“十一五”污染物排放总量分配指标》、《秦皇岛市“十一五”主要污染物总量削减目标责任书》、《秦皇岛市主要污染物减排“71030”工程实施方案》等等。
但近年来,秦皇岛市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2009年,全市生产总值达877亿元,比上年增长10%,三次产业的比例关系为11.4:36.8:51.8;旅游业逆势上扬,接待国内外游客1638.4万人次,比上年增长33.6%。
全年港口吞吐量接近上年水平,达到2.46亿吨。
“十一五”全市能源消费增长初期高于经济发展,总量由06年的495万吨标准煤增长到09年的745万吨标准煤,年均增长12.6%,增幅略低于生产总值0.8个百分点。
全社会用电量到09年增加到17.63亿千瓦时,年均增长7.5%,万元生产总值能耗由06年1.15吨标准煤上升到09年的1.18吨标准煤。
秦皇岛市“十一五”能源消费情况表指标2006年2007年2008年生产总值(亿元)571.56665.1808.95877.01全社会能源消耗总量(万吨标准煤) 495530663745全社会电力消费总量(亿千瓦时) 13.5816.2917.2117.63万元生产总值能耗(吨标煤)1.151.261.221.18能源消费弹性系数0.531.24电力消费弹性系数1.541.490.470.25数据来源:秦皇岛统计年鉴二、秦皇岛市发展低碳经济面临的问题1、能源供需矛盾较突出。
(一)自然环境状况1.地理位置秦皇岛沿海地区地处河北省的东部,位于东经118º33'~119º51'、北纬39º23'~40º37'之间,北依燕山,南临渤海,东临辽宁,西北分别与唐山、承德相毗,是一座美丽的、集旅游与避暑一体的现代化港口城市。
规划区辖海港、北戴河、山海关三个城市区,昌黎、抚宁两个县,总面积4037.73平方公里,总人口192.86万,其中市区面积482平方公里,市区人口84.4万。
海岸线长162.7公里。
秦皇岛沿海地区范围位置示意图见2-1。
图2-1 秦皇岛沿海地区行政区划图2.气候气象秦皇岛沿海地区属于东部季风区暖温带湿润气候,主要的特点是:年均气温在8.9~10.9℃之间,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在-9.3~-5.4℃之间,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在24.1~25.2℃之间。
极端最低气温为-27.2℃,极端最高气温为37.4℃。
无霜期162~188天。
气温高于0℃期间积温为3953~4373℃,可满足二年三熟种植制度对热量的要求。
气温低于0℃期间负积温为-375~-722℃,对小麦越冬有较大影响。
年平均降水量为700~770毫米,是华北地区降水丰沛地区之一。
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749~2876小时,日照百分率为61%~65%。
年平均相对湿度为59%~63%。
四季分明:春季(3~5月)风力强大,降雨稀少;夏季(6~8月)盛行偏南风,气温高,湿度大,降水多。
本季降水为510~585mm,占全年的75%;平均气温为22.8~24.1℃。
在本季里暴雨、大风、冰雹时有发生;秋季(9~11月)气温迅速下降,降水锐减,降水占全年的13%左右。
冬季(12~2月)盛行西-西北风,天气寒冷干燥,降雪稀少。
3.水文水系秦皇岛沿海地区内地表水、地下水都很丰富,而且东临渤海,水文条件很好。
(1)地表水境内流域面积在3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共有48条,它们分属于滦河水系及冀东沿海独流入海诸河。
河北省沿海经济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以秦皇岛市为例
秦皇岛是中国唯一一座以皇帝名号而得名的城市,古有碣石之称,今有夏都美誉。
1984年经国务院批准,成为全国首批十四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
风光秀丽,气候宜人的避暑胜地北戴河,历史名城山海关驰名中外。
秦皇岛港是中国北方天然不冻不淤良港,是国内最大的能源输出港,兼营杂货和集装箱,年吞吐量过亿;目前已初步形成粮油食品、机械制造、玻璃建材和金属压延四大支柱产业加现代物流和高新技术产业的产业格局。
秦皇岛市旅游现状分析
秦皇岛的旅游资源是融山、河、湖、海、沙、洞、关、港、寺庙、园林、别墅、侯鸟与珍稀动植物等为一体,旅游资源类型十分丰富。
旅游资源在分布上呈两条相对平行的带状分布,大部分精品资源均衡分布在以北戴河和海港区为中心的50公里范围内,各个景区之间距离适中。
其中,山海关景区是全国首批5A级景区之一。
旅游景区(点)40余家,A级景区21家,其中4A以上景区11家。
秦皇岛大部分的旅游资源空间分布的特点有利于自驾车旅游,旅行社组织旅游线路和统筹安排交。
通和食宿。
但是对于自助游的旅客来说就存在交通和食宿安排方面的问题。
秦皇岛位于河北省东北部,秦皇岛濒临渤海海湾,夏季气温偏低,全年平均气温也在10℃左右,是东北、华北两大经济区的综合部位和环渤海经济圈的中间地带,也是全国首批十四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
秦皇岛给游客的印象多是一个避暑的胜地。
而在秋冬季节,特别是冬季,因为此时气候寒冷,秦皇岛的冬季旅游业处于半停滞状态。
事实上在秦皇岛除了北戴河海滨景区、南戴河景区和山海关以外还有很多值得游人观光游览的地方,很多景点并不会因季节影响而无法接待游客
一、秦皇岛城市旅游服务设施现状分析
初步统计,2008年末秦皇岛市旅行社达140家,其中国际旅行社8家,出境旅游组团社4家;秦皇岛市有星级饭店64家,其中,海景假日酒店和秦皇岛大酒店已经被评为五星级酒店,使秦皇岛的星级酒店服务档次有了进一步的提升。
同时,秦皇岛的入境旅游包机直飞也实现了零的突破。
此外,秦沈高速铁路、京哈、京秦、大秦四条铁路干线和京秦高速公路、102、205国道都在不同程度上增加了秦皇岛的可进入性。
近年来,秦皇岛市不断完善旅游服务设施,城市旅游功能进一步完善,并荣膺"中共老年旅游首选目的地"称号。
但是在众多旅行社中,拥有完善的管理机制和高信誉度的旅行社数量并不多。
同时,与旅游业息息相关的饭店业的管理也存在很多的缺陷,而且受季节影响,酒店入住率存在很大的波动,稳定性不强,并且服务质量存在很大问题。
二、秦皇岛城市旅游服务人力资源现状分析
秦皇岛的城市旅游服务硬件设施不断完善的过程中,还存在旅游业和饭店业的人力资源供给方面的很多问题。
由于季节性因素的影响,大部分旅行社在聘用导游方面没有具体的规章制度和素质能力要求,存在很多临时导游不能胜任接待游客的任务。
而目前我国旅游者的受教育程度在普遍上升,因此,在提供旅游服务时会因为导游水平的局限影响游客的旅游兴致和对秦皇岛整体城市印象的评价,同时会给城市旅游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三、岛市休闲度假旅游产业外部环境分析
所谓外部环境是指国家和一个地区与外部的客观条件、组织及其他外部环境因素之间处于一个相互作用、相互联系,不断变化的动态过程之中,这些影响其成败,但又在其外部而非它能全部控制的外部因素。
以下是基于PEST分析法的基础上对秦皇岛市的休闲度假旅游产业的外部环境进行分析。
1.政治法律环境
秦皇岛市从2002年起每年投入300万元用于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非经营性旅游项目及重点新建旅游项目的引导性补助投资, 在2005年又增加了200万元用于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同时政府的政策支持力度还在不断加大。
2009年10月,由秦皇岛市市委、市政府委托阿特金斯顾问有限公司编制的《秦皇岛市休闲度假旅游产业发展规划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已经出台,该方案为秦皇岛市未来几年休闲旅游产业发展提供了行动纲领和实施"旅游立市"战略行动指南。
此《方案》是在研究秦皇岛市经济社会发展基础、自身资源与外部环境、产业现状与发展前景的基础上,提出了以构筑滨海旅游、国际田园旅游、长城(山地)生态旅游三大产业集群为主导,同时引入高尔夫、游艇、会展、文化创意等新兴要素,补充滨海旅游产业发展,以解决秦皇岛休闲度假旅游产业空间和时间发展不平衡的问题。
"旅游立市"战略的提出和《方案》的出台使得秦皇岛的旅游业可以促进秦皇岛城市旅游突破避暑的概念,从而打造" 运动之春、浪漫之夏、时尚之秋、休闲之冬"旅游主题,为城市全年发展旅游产业奠定了坚实的政策基础。
此外,2009年10月底,在北京开幕的以"北京后花园、魅力秦皇岛"为主题的"北京o秦皇岛周"招商推介会上,秦皇岛与北京市旅游局签署了旅游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达成联合开发客源市场,推动旅游企业合作,建立广泛的旅游协作系统。
2.经济环境
在2009年金融危机的严重影响下,秦皇岛市围绕建设"宜居宜业宜游、富庶文明和谐"奋斗目标,国民经济一直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态势,经初步核算,实现生产总值808.95 亿元,比上年增长12.0%。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91.12亿元,增长9.1%,第二产业增加值327.96亿元,增长10.5%,第三产业增加值389.87亿元,增长13.7%。
人均生产总值达到28426元,比上年增长10.9%。
据秦皇岛市旅游局统计,截至今
年9月底,秦皇岛共接待国内游客1647.9万人次,入境游客18.97万人次,实现社会旅游总收入118.55亿元,分别增长13.9%、6%和42.3%,突破了秦皇岛市城市旅游发展的历史记录的目标。
但是从秦皇岛城市旅游整体方面来看其经济运行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例如:旅游产业结构有待进一步调整优化和开放,新兴旅游产业基础比较薄弱,国际旅游客源市场结构单一,自主创新能力和资源有效利用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等。
3.社会文化环境
因为旅游者在进行游览活动时对文化层次的需求,要求城市旅游发展的同时也要关注文化的因素,不能忽略文化在旅游资源中的影响力。
秦皇岛在建设"滨海文化产业强市"发展战略中已经取得初步成效,2009年北戴河区文化产业创造的产值已经占到全市GDP的5%,全市的文化产业增加值在2005年到2008年之间增长了三倍。
其中,北戴河区把发展旅游品牌和打造地域特色文化品牌相结合,不断推进运作"运动之春、浪漫之夏、时尚之秋、休闲之冬"四季主题活动,做大做强轮滑节、时尚沙滩节、国际摄影节、健走等知名活动品牌,完善了以奥林匹克大道公园浮雕墙、2008奥运冠军榜等为内容的奥运文化建设。
4.技术环境
秦皇岛市旅游资源开发有一定的技术要求,要在满足游览娱乐需求的同时满足游客时间安排的需要,这就要求在开发、设计和宣传旅游产品组合和线路时要有一定的技术支持。
与大连、青岛、烟台等环渤海的旅游城市相比秦皇岛市在这方面存在很大不足。
四、济发展面临的问题
1、基础设施不够完善
现代化交通网络还没有完全形成。
如与京津冀其他的地区城际快速通道还没有完全形成,缺少民航机场等影响了与周边地区的交流和整个京津冀一体化发展。
城市公用设施有待提高。
目前仅有南北戴河东西部和海港区两个建成的污水处理厂,昌黎污水处理厂正在建设中,其他县区还无污水处理厂,城市污水处理率仅为64.1%。
缺少清洁型能源等。
目前秦皇岛市三个城区之间,有许多待开发区域,海岸线利用率较低。
2、与京津协作力不太强
自改革开放以来,秦皇岛市与京津开展过多方面合作,但京津对秦皇岛的辐射作用不强,协作有待进一步加强。
同时与辽宁连接的前沿作用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
秦皇岛作为京津冀都市圈与东北的连接点,还没有形成京津冀区域与东北地区经济与技术交流的前沿地区。
3、企业规模较小
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面临的竞争逐渐加强。
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领优势,就要积极拓展企业的规模。
截止到2004年,秦皇岛有大中型企
业49家,而在这些大中型企业里,真正有规模有实力的大公司也不过十余家,除个别产业的集中度较高意外,其他产业集中度普遍较低,很难形成强劲的竞争优势。
同时,已经形成区域性的产业趋同格局,也制约了企业竞争力的提高。
4、科技创新水平较低
秦皇岛市2003年大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高新技术产值为20.52亿元,占秦皇岛市大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工业生产总值的7%,比例较低。
虽然秦皇岛市近年来一直提倡以技术创新为动力,提高术水平,但实际却没有挨打的提高和发展。
这是因为企业起点低,资金缺乏,人才缺乏,技术创新投入较少,从而严重削弱了企业的持续竞争能力,导致企业缺乏成长潜力,制约了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壮大。
5、海洋经济发展缓慢
秦皇岛市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但是海洋经济发展缓慢。
海岸线资源利用不合理,效益低,每公里产生的效益远远低于山东等沿海地区。
海洋化工,海洋食品发展缓慢。
远洋渔业、海洋运输业需要进一步加强。
港口与城市在港口功能、临港产业、集疏运、用地等方面都缺乏沟通和协调,没有形成合力。
临港产业发展对全市经济发展拉动力弱。
港口运输处黑重白轻,散货,集装箱比例偏低的发展状态。
6、与京津发展落差较大
在与北京市,天津市等GDP的比较中,差距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