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农村地区民办幼儿园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_李玲
- 格式:pdf
- 大小:799.32 KB
- 文档页数:1
论农村幼儿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英文版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hina's economy and society, the issue of rural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has attracted increasing attention. However, there are still many problems and challenges in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In this article, we will analyze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propose corresponding strategies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Firstly, one of the main problems in rural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is the lack of qualified teachers. Due to the low salary and poor working conditions in rural areas, it is difficult to attract and retain qualified early childhood educators. As a result, the quality of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in rural areas is often lower than in urban areas.Secondly, the lack of adequate facilities and resources is another major issue in rural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Many rural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centers lack basic facilities such as classrooms, playgrounds, and teaching materials. This hinders the effective delivery of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and limits the learning opportunities for rural children.Furthermore, the lack of parental awareness and support for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is also a significant challenge in rural areas. Many parents in rural areas do not understand the importance of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or do not have the time and resources to support their children's learning. This lack of parental involvement can have a negative impact on children's development and learning outcomes.To address these challenges, several strategies can be implemented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Firstly, the government should increase investment in rural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including improving teacher salaries, providing training and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pportunities, and upgrading facilities and resources in rural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centers.Secondly, community-based initiatives can be established to promote parental awareness and involvement in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These initiatives can include parenting workshops, home visit programs, and community events that promote the importance of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and provide parents with the knowledge and skills to support their children's learning.In conclusion,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faces many challenges, including the lack of qualified teachers, inadequate facilities and resources, and low parental awareness and support. However, by implementing targeted strategies and interventions, we can overcome these challenges and promote the quality and accessibility of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in rural areas.中文翻译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农村幼儿教育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
农村幼儿园问题分析与解决策略探讨一、问题现状农村幼儿园作为农村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培养孩子们的基本素质和适应社会的重要任务。
然而,与城市幼儿园相比,农村幼儿园面临着许多问题,如资源匮乏、师资力量薄弱、教学条件落后等。
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孩子们的教育质量,也制约了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
1.资源匮乏由于农村地区经济条件欠佳,农村幼儿园的建设、教学设备和教学资源相对匮乏。
很多农村幼儿园面临着场地狭小、教学器材简陋等问题,严重制约了孩子们的教育体验。
2.师资力量薄弱相比城市,农村地区的教师资源更加紧缺。
很多农村幼儿园的教师水平参差不齐,一些幼儿园甚至存在教师素质低、培训不足等问题,导致孩子们的教育质量无法得到保障。
3.教学条件落后农村幼儿园的教学条件较为落后,教学设备更新换代速度慢,信息技术应用较为滞后,难以满足孩子们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以上种种问题,凸显了农村幼儿园的困境和教育发展的不平衡现状。
二、解决方案针对农村幼儿园存在的问题,需要综合施策,从资源、师资和教学条件等多个方面着手,才能够为农村幼儿园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1.资源保障政府应加大对农村幼儿园的投入,优先保障农村幼儿园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教学资源更新。
可以通过引入社会资本,扶持农村幼儿园的发展,营造良好的教育投入环境。
2.师资培训加强对农村幼儿园教师的培训和管理,提升他们的专业水平。
建立健全农村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机制,吸引优秀教师前往农村地区任教,提高教师队伍整体水平。
3.教学条件改善做好教学设备的更新与维护工作,推动信息技术在农村幼儿园的应用,提升教学质量和多元化教学手段,以满足孩子们的学习需求。
三、个人观点农村幼儿园问题的解决需要全社会的关注和共同努力。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需要积极参与到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中,为农村孩子们提供更好的教育资源和教学条件。
只有这样,才能够逐步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实现教育均衡发展的目标。
农村幼儿园问题的解决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社会力量的投入和教育者的努力。
农村幼儿园教育的现状与对策在我国,农村幼儿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农村儿童的成长和未来发展。
然而,受限于经济、文化、师资等多方面因素,农村幼儿园教育现状令人担忧。
本文将从农村幼儿园教育的现状入手,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农村幼儿园教育的现状1.师资力量薄弱农村幼儿园教师队伍普遍存在学历低、专业素质不高的问题。
很多教师没有接受过正规的学前教育专业培训,难以满足幼儿教育的需求。
农村幼儿园教师待遇较低,导致优秀人才流失,师资队伍不稳定。
2.教育资源匮乏农村幼儿园教育资源配置不足,教学设施简陋。
许多幼儿园没有标准的教室、活动场地和户外设施,严重影响了幼儿的学习和生活。
农村幼儿园图书、玩具等教育资源也严重缺乏。
3.教育观念滞后部分农村家长和教师对幼儿教育缺乏正确认识,认为幼儿阶段主要是“看孩子”,不重视幼儿教育。
这种观念导致农村幼儿园教育质量低下,难以满足幼儿成长的需要。
4.教育管理不规范农村幼儿园管理混乱,部分幼儿园存在安全隐患。
一些幼儿园没有合法办学许可证,教师队伍不稳定,教学质量无法保证。
二、农村幼儿园教育的对策1.提高师资素质政府应加大对农村幼儿园教师的培训力度,提高其专业素质。
同时,提高农村幼儿园教师的待遇,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投身农村幼儿教育事业。
2.优化教育资源政府应加大投入,改善农村幼儿园基础设施,提供充足的教育资源。
可以通过城乡教育资源整合,共享优质教育资源,提高农村幼儿园教育质量。
3.更新教育观念加强农村幼儿教育宣传,提高家长和教师的教育观念。
通过开展家长学校、教育讲座等形式,让家长认识到幼儿教育的重要性,支持幼儿教育发展。
4.规范教育管理加强对农村幼儿园的监管,规范办学行为。
严格执行幼儿园办学许可制度,确保幼儿园具备基本的办学条件。
同时,加强幼儿园安全管理,消除安全隐患。
5.创新教育模式结合农村实际,探索适合农村幼儿的教育模式。
如开展农村特色教育、民间艺术教育等,丰富幼儿教育内容,提高幼儿教育质量。
农村幼儿园发展:问题研究与解决策略探讨农村幼儿园发展:问题研究与解决策略探讨在当今社会,农村幼儿园发展面临着诸多问题,这不仅是一个教育问题,更是一个关乎社会稳定和整体发展的大问题。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深入研究农村幼儿园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并讨论解决策略,以期为农村幼儿园的发展提供一些启示。
一、农村幼儿园的现状1.资源匮乏农村幼儿园的场地和设施相对落后,教师队伍薄弱,教育资源匮乏。
2.师资力量不足缺乏高素质的教师,导致教育教学质量不高。
3.课程不规范缺乏针对性、科学性和实用性的课程设计,导致幼儿接受的教育内容不够全面和系统。
二、解决策略探讨1.加大政府投入政府可以增加对农村幼儿园的经济支持,提高农村幼儿园的办园条件,改善幼儿园设施和教学资源,提高教师福利待遇,吸引更多高素质的教师。
2.提高师资素质加强对农村幼儿园教师的培训和提高,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促进教育质量的提升。
3.优化课程设置结合幼儿的实际情况,设计出更加符合农村幼儿特点的教育内容,丰富孩子们的学习内容,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
三、个人观点和理解针对农村幼儿园发展问题,我们不能简单地将城市的教育模式搬到农村,而应该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提出解决方案。
对于农村幼儿园的发展,我们更应该注重其对孩子综合素质的培养,而不是单纯追求知识的传授。
总结回顾农村幼儿园发展问题的研究,不仅仅是一个教育问题,更是一个关系到国家未来发展的大问题。
解决农村幼儿园发展问题需要全社会的关注和参与,政府、社会、学校和家庭都应该为之贡献力量。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共同为农村幼儿园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让每一个农村孩子都能够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健康成长。
了解农村幼儿园发展问题的现状和解决策略之后,我们可以继续深入探讨一些具体的举措和实践经验,以期为农村幼儿园的发展提供更多的启示。
一些成功的农村幼儿园发展案例可以给我们提供一些宝贵的经验。
在一些地方,政府和社会组织积极投入,利用各种资源改善农村幼儿园的办学条件,例如修建标准化幼儿园建筑、配备教学设备和教材、加强师资培训等。
农村幼儿教育发展现状问题与政策建议农村幼儿教育发展现状——问题与政策建议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城市教育资源的改善,农村幼儿教育的发展也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焦点。
然而,与城市地区相比,农村幼儿教育面临着许多问题。
本文将重点探讨农村幼儿教育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一、农村幼儿教育现状1. 教育基础设施滞后农村地区由于经济发展不平衡,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幼儿园建筑条件不佳,课堂设施简陋,影响了教育质量和教学环境。
2. 师资力量不足农村地区幼儿教师整体素质较低,专业知识和教育技能欠缺,导致教学质量无法得到有效保障。
3. 教育资源不均衡与城市地区相比,农村地区的教育资源匮乏。
教学用品、教辅材料和教育技术设备等方面的不足,影响了幼儿教学效果的提升。
4. 家庭教育环境差在农村地区,由于家庭经济条件较差,家长的教育观念和教育能力有限,无法为孩子提供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限制了孩子的全面发展。
二、农村幼儿教育问题1. 资金投入不足农村地区的教育经费严重不足,导致幼儿园无法配备足够的教育资源和教学设备,限制了幼儿教育的发展。
2. 教学质量不高由于师资力量和教学资源的不足,农村地区的幼儿教育教学质量无法得到有效提升,严重影响了农村幼儿的全面发展。
3. 平台建设不完善农村地区缺乏完善的教育管理机构,缺乏专业的教育管理人员,无法形成有效的教育监控体系,限制了教育改革的推进。
4. 农村教师培训不足农村地区的教师培训机制相对薄弱,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技能无法得到及时提升,限制了幼儿教育质量的提高。
三、农村幼儿教育政策建议1. 加大教育经费投入政府应该加大对农村幼儿教育的资金投入力度,确保教育经费到位,提供足够的教学资源和设备,改善农村幼儿教育条件。
2. 建立健全教师培训体系加强对农村幼儿教师的培训力度,提高其专业素质和教育技能。
建立健全的培训机制,重视教师的教育职业发展,吸引优秀人才从事农村幼儿教育工作。
3. 加大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政府应该加大对农村幼儿园基础设施的投入,改善教育环境,提高幼儿园建筑设计和设施设备的标准,为孩子们提供更好的学习条件。
陕西省幼儿园小学化现状分析与应对策略1. 引言1.1 陕西省幼儿园小学化现状概述陕西省是中国西部地区的重要省份,幼儿园小学化问题在这里也是比较突出的。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家长对幼儿园教育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导致了幼儿园小学化现象的加剧。
在陕西省,幼儿园小学化表现为幼儿园教育过度注重学术成绩,过早引入课本内容,忽略了幼儿的身心发展需求,教学方法单一,缺乏针对幼儿的个性化教学,学前教育和小学教育之间的衔接不够紧密等问题。
幼儿园小学化现状的概述表明了在陕西省,幼儿园教育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挑战,需要及时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本文旨在对陕西省幼儿园小学化现状进行深入分析,找出产生问题的原因和影响,提出有效的应对策略和建议,同时探讨教育政策的调整对于解决幼儿园小学化问题的重要性。
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为改善陕西省幼儿园教育水平和促进幼儿全面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建议。
1.2 问题意识与研究目的在陕西省幼儿园小学化现状逐渐呈现出来的背景下,我们需要深入研究这一现象的成因和影响,以便提出有效的应对策略。
问题意识是指我们对这一现象的认识和思考,也是我们研究的出发点。
幼儿园小学化现象的出现,既有其历史原因,也受到社会发展、教育体制改革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我们需要认真分析这些成因,深入挖掘问题的本质,为制定相应的政策提供依据。
研究目的则是明确我们进行研究的目标和意义。
通过对陕西省幼儿园小学化现状进行全面分析,我们旨在为改善幼儿园教育质量、保障儿童健康成长提供有效的对策和建议。
我们也希望通过这一研究,引起社会各界对幼儿园小学化问题的重视,推动相关部门出台更为科学合理的政策措施,促进幼儿园教育的健康发展。
问题意识与研究目的是我们开展这一研究工作的基本动力和目标,也是我们努力的方向和依据。
2. 正文2.1 陕西省幼儿园小学化现状分析幼儿园教育过度强调学前教育的考试化和功利性。
很多幼儿园为了应对升学考试和家长的要求,过度注重学习内容和技能的灌输,忽视了对儿童身心发展的全面关注。
农村幼儿园教育问题调研及应对策略一、问题背景在中国农村地区,幼儿园教育一直以来都存在着一些问题。
与城市地区相比,农村幼儿园的师资力量较为匮乏,师资水平不够稳定,甚至出现过多师资差、缺师情况。
农村地区的幼儿园教学设施和教学资源相对匮乏。
农村家长教育意识相对薄弱,他们对孩子的教育投入不够,甚至存在着一些文化观念的落后,对孩子的教育乃至幼儿园的重视程度不足。
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农村幼儿园教育的水平和质量,迫切需要找到有效的解决办法。
二、问题调研1. 师资力量调研通过对农村地区幼儿园师资力量的实地调查发现,大多数幼儿园的教师学历仅为高中或中专,较少拥有学前教育专业的大学学历。
而且由于薪酬待遇较低,部分优秀的教师往往转移到城市或者其他单位从事其他职业。
2. 教学设施和资源调研在农村地区,幼儿园教学设施和资源的不足问题同样十分突出。
很多农村的幼儿园面积较小,教学用具、玩具等资源匮乏,甚至许多幼儿园没有符合国家标准的活动场地和操场,无法保证孩子的安全和健康成长。
3. 家长教育意识调研调研显示,农村地区家长的教育意识相对薄弱,他们大多数是农民,缺乏关于幼儿教育的科学知识,对孩子教育投入不够,往往因为生计忙碌而忽视了对孩子的陪伴和教导。
三、应对策略1. 增加师资培训力度通过加大对农村幼儿园教师的培训投入,提高其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向农村幼儿园派驻资深教师或专业教育指导员,积极组织教师进行各类学科、心理、园务管理等方面的培训,提升幼儿园教师整体素质。
2. 改善教学设施和资源政府应该加大对农村幼儿园的经费支持力度,改善农村幼儿园的场地布局和教学设施,完善各类教学资源的更新和补充,以提高教学水平和质量。
3. 宣传普及家庭教育知识政府、学校和社会应该通过各种途径,如线上线下教育宣传、家长学校等形式,向农村家长宣传普及科学的家庭教育知识,引导家长正确对待孩子教育,提高他们对幼儿园教育的重视程度。
四、个人观点农村幼儿园教育问题的解决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农村民办幼儿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标签:幼儿园;资金投入;管理;师资力量;督查近年来,国家对学前教育工作高度重视,出台了一系列学前教育的优惠政策,家长对幼儿的健康成长期盼极高,随着二孩政策的放开,学前幼儿人数将逐年增加,群众入园需求急增,農村公办幼儿园幼儿容量有限,不能满足入园需求,民办幼儿园急待发展。
但是,在农村民办幼儿园快速发展的背后,也存在办园标准低、管理不规范、保育质量不高等困难和问题,这就需要加强监督管理,提升农村民办幼儿园办园水平和保育质量。
一、农村民办幼儿园存在的主要问题1. 资金投入不足。
虽然民办幼儿园国家规定门槛较高,部分农村民办幼儿园投入不足,条件不达标,地方政府财力有限无法全部支持,但由于农村公办幼儿园容量无法满足群众需求,学前教育市场需求较大,部分农村民办幼儿园没有达到标准,因生源需求匆匆投入运营,民办幼儿园生均建筑物面积、活动面积、玩具设施、人员配置等条件不达标,管理水平低,保育质量不高,不利于幼儿健康成长,只要安全不出问题,教育行政部门也大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2. 管理不规范。
农村民办幼儿园聘任学前教育管理专业人才比例低,园长多是一些在事业单位招录中落榜的高校毕业生,学前教育管理经验缺乏,办园业主不重视管理,自身业务素质和业务能力有限,由于经费原因不愿通过组织培训提升教师业务素质和管理水平;另一方面农村民办幼儿园竞争相对较小,没有加强管理的主动性,造成农村民办园安全管理、后勤管理、保育管理等制度不健全,措施不细不实,制度执行随意性大、安全隐患突出,保育质量较低。
3. 师资队伍不强。
农村民办幼儿园教师数量不足、专业师资比较缺乏,专业素质不强,而且流动性比较大,严重地影响了民办幼儿园的管理水平和保育质量。
由于农村民办幼儿园入园幼儿人数不稳定,办园业主多从经济利益负面考虑问题,为保育员支付的薪酬不高,吸引不来管理水平高、专业素质强的人才,专业素质较好的高校毕业生大都被录用到公办学校任教,优秀师资很难进入农村民办幼儿园,即使进来了也很难留得住,多数是参加招考未能录取的毕业生,要么就是其他非专业人员,保教知识水平有限,多是暂时性的,流动性大,造成农村民办幼儿园师资不稳定,素质偏低,保教质量无法保证。
农村幼儿园的现状分析及对策农村幼儿教育是农村教育体系中的一环,但与城市幼儿园相比,农村幼儿园在教育资源、师资力量、教育设施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距。
本文将从农村幼儿园现状分析入手,探讨改进幼儿园教育质量的对策。
首先,农村幼儿园的现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教育资源不足:农村地区资源匮乏,教育资源更是有限。
许多农村幼儿园缺少教育教学设备、教具以及图书、玩具等资源,限制了幼儿园教育的发展。
2.师资力量薄弱:农村地区由于各种原因,教师队伍普遍不够专业化。
由于缺乏受过正规幼儿教育培训的教师,一些农村幼儿园师资力量薄弱,无法提供高质量的教育服务。
3.教育设施简陋:农村幼儿园教育设施一般较简陋,比如教室面积小、缺少户外活动场所、玩耍设备不足等。
这些问题影响了幼儿园教育的质量。
针对农村幼儿园的现状,我们可以提出以下对策:1.政府加大对农村幼儿园的投入:政府应该加大资金投入,改善农村幼儿园的教育资源。
提供更多的教育设备、教具,改善教育环境,提升农村幼儿园的教育质量。
2.加强师资培训:加强农村幼儿园教师的专业培训,提高他们的教育教学水平。
可以通过开展各种培训班、提供培训教材,帮助教师了解最新的教育方法和理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3.增加教育设施:政府可以加大对农村幼儿园建设的投入,提供更好的教育设施。
扩大教室面积,建设户外活动场所,增加玩耍设备,为幼儿提供更好的学习和成长环境。
4.加强家庭教育指导:农村幼儿园可以通过组织家长会、家长培训等方式,加强与家庭的合作,提醒家长关注幼儿的教育,促进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有机结合。
5.倡导社会参与农村幼儿园:政府可以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农村幼儿园的建设与管理,如鼓励企事业单位支持农村幼儿园,提供教育资源和志愿者支持。
综上所述,农村幼儿园的现状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但通过政府加大投入、加强师资培训、改善设施、加强家庭教育指导以及倡导社会参与,可以逐步改善农村幼儿园的教育质量,为农村幼儿提供更好的成长环境和教育机会。
232
周刊学
教育科学2016年第2期
陕西省农村地区民办幼儿园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李 玲 (咸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712000)
(责编 张文娟)
摘要:对陕西省农村民办幼儿园的调
查发现,农村幼儿园存在布局不合理、硬件指标不达标、家园共育难度大、教师队伍不稳定、校车问题突出、小学化倾向严重、政策扶持不足、部分职能部门认识不到位等问题。
对此,我们提出通过建设政府主导、家园配合、保障教师、多管并下的农村学前教育发展新格局来解决现存问题。
关键词:农村地区 民办幼儿园 发展现状 对策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05.220随着中央和地方一系列政策的出台和实施,农村学前教育成为我国教育改革的重点。
2010年陕西省农村民办幼儿园与公办幼儿园的比例为7.5:1,民办幼儿园已与公办幼儿园平分秋色。
为了研究陕西省农村学前教育发展现状,我们对陕西省咸阳市马庄镇的民办幼儿园进行调查。
一、民办幼儿园发展现状
(一)布局不合理,硬件不达标
全镇现有民办幼儿园7所,其中注册4所,无证3所。
注册的幼儿园中100人以上的1所,200人以上的2所,300人以上的1所。
四所幼儿园中,最小间距3千米,最大间距10千米。
最大的一所吸纳了周边27个行政村的适龄儿童,服务半径约8千米。
调查发现,该镇幼儿园班额普遍过大,有的已超30人。
幼儿园每班只配备2名教师,1名教师负责保育和教育工作,保育功能严重弱化。
另外,幼儿园园舍总建筑面积、生均建筑面积、活动用房、办公用房和生活用房等不达标。
幼儿的教学活动、用餐及午休在一间教室进行,生均建筑面积均值1.52平方米。
(二)家长消极配合,家园共育维艰该镇地处城市边缘,留守和准留守儿童占三分之二以上。
由老人组成的实际监护大军普遍缺乏科学的幼儿教育知识。
他们重视幼儿在园的伙食情况和知识教育,却忽视幼儿的全面发展,对于幼儿园布置的活动和任务配合消极。
因此,家园共育进展困难。
(三)教师队伍不稳定,培训少而空幼儿教师队伍不稳定是制约学前教育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
幼儿教师队伍不稳定的原因主要是幼儿教师工资低、
劳动强度大、社会认可度低。
幼儿教师既无法享受中小学教师的待遇,又无法得到社会的身份认可。
此外,过高的社会期望及媒体热炒的“虐童事件”给幼儿教师带来较大的心理负担。
幼教专业毕业生都不愿到农村幼儿园就业。
另外,以女性为主的教师队伍常常因婚、孕等原因流失。
因此,幼儿教师队伍极不稳定。
另外,幼儿教师接受培训的机会更少,而且收益不大。
培训机会少、覆盖面小、缺少进修学习机会严重制约农村幼儿教师的专业成长。
(四)政策口惠实不至,校车安全遇瓶颈
与蓬勃发展的农村学前教育相比,有关的政策和制度在农村地区缺乏现实操作性。
民办幼儿园遭受到来自国家幼教政策和农村幼教市场的双重压力。
他们在 “公益性”与“营利性”的夹缝中顽强地挣扎。
陕西省教育厅提出的“幼儿每生200元的标准的补助机制”及《校车安全管理条例》没有真正落实到位。
受资金限制,农村民办幼儿园无力购置足够的校车,同时,较低的交通费难以维持正常的校车运营。
所以,儿园只好通过超载来解决幼儿的接送问题。
(五)恶性竞争激烈,小学化倾向严重
民办幼儿园之间竞争激烈。
为了争取生源,各幼儿园大打价格战。
这迫使正规的幼儿园不得不降低收费标准。
幼儿园小学化倾向愈演愈烈。
为了迎合农村家长的心理需求,幼儿园小班开始识字和识数教学,中班开始进行写字和拼音教学。
这严重违背了幼儿的认知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对幼儿身心健康造成很大的危害。
(六)政府部门认识缺位
地方政府没有把幼儿园建设和发展作通盘考虑,导致辖区内园点分布不合理。
此外,一些职能部门管理不力,校园安全事故频发。
由于主观部门的认识不到位,一些好的农村学前教育发展方案不能得到真正落实。
二、发展农村学前教育的对策
针对上述农村民办幼儿园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建立政府主导、家园配合、保障教师、多管并下的农村学前教育发展新格局。
(一)加大投入,加强监管
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体的农村学前教育发展模式,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格局,并按照“先普及,再提高”的原则进行资金投入和建设。
对幼儿园实行统一管理,统一待遇,幼儿教师实行统一招聘,统一分配,将民办学前教育机构纳入统一规划中。
同时,合理的布局既可降低幼儿园的运输成本,又能有效保证幼儿的乘车安全。
通过立法来遏制小学化倾向。
加大对幼儿园指导、监督、管理的力度,通过提高教师业务素质来规范幼儿教学行为。
另外,主管部门应从源头治理抓起,从而扭转小学化蔓延的局面。
(二)加强家园共育,实现因材施教加强家园共育,通过各种形式和家长沟通,让家长逐步树立正确的幼儿发展观。
同时,教师在整体教学的同时,必须注意幼儿间的个体差异,并根据幼儿的个体差异,进行个别教育,使幼儿的身心得到均衡发展,促进幼儿身心健康成长。
通过家园共育促进农村幼儿园园长、幼儿教师与幼儿家长的沟通和对话,增强幼儿教育合力,促进农村幼儿园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加大扶持力度
建立幼儿教师职称评定体系,参照中小学教师的工资标准制定相应职称幼儿教师的工资标准,实行幼儿教师资格证准入制度,全面提高幼儿教师的专业水平和层次。
增加农村幼儿园教师培训机会,改革培训方式,创新培训内容,强化教师科学教育观念,提高其教育教学实践能力,使得培训更具时效性。
创设城乡幼儿园教师交流平台,实现教师资源共享,合作共赢。
参考文献:
[1]宋炜,李兆平.陕西农村学前教育的现状与对策研究[J].陕西教育学院学报,2011(12).
[2]宋卓雯.从农村民办幼儿园教育现状浅析与政府利益矛盾关系——以东明县镇为例[J].法制与社会,2007(3).作者简介:
李玲:(1970- ),女,陕西耀县人,讲师,研究方向:幼儿教育。
幼教研究。